好書試閱

聊齋志異九.莫逆之契

9特價2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畫馬

【原文】
臨清(1)崔生,家窶(2)貧。圍垣不修。每晨起,輒見一馬臥露草間,黑質白章(3);惟尾毛不整,似火燎斷者。逐去,夜又復來,不知所自。崔有好友,官於晉(4),欲往就之,苦無健步(5),遂捉馬施勒(6)乘去。囑屬家人曰:「倘有尋馬者,當如晉以告。」既就途,馬騖駛(7),瞬息百里。夜不甚餤芻豆(8),意其病。次日緊啣不令馳;而馬蹄嘶噴沫,健怒(9)如昨。復縱之,午已達晉。時騎入市廛(10),觀者無不稱歎。晉王聞之,以重直(11)購之。崔恐為失者所尋,不敢售。居半年,無耗,遂以八百金貨於晉邸,乃自市健騾以歸。後王以急務,遣校尉(12)騎赴臨清。馬逸,追至崔之東鄰,入門,不見。索諸主人。主曾姓,實莫之睹。及入室,見壁間挂子昂(13)畫馬一幀(14),內一匹毛色渾似,尾處為香炷所燒,始知馬,畫妖也。校尉難復王命,因訟曾。時崔得馬貲(15),居積盈萬,自願以直貸曾,付校尉去。曾甚德之,不知崔即當年之售主也。

【白話翻譯】
山東臨清縣有個姓崔的書生,家境很貧窮,連圍牆破損也無力修補。崔生每天早晨起來,常見一匹馬躺在附近草叢中,那匹馬生得黑底白紋,只是尾毛不整齊,像被火燒斷一樣。崔生將牠趕走,夜晚又跑過來,不知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崔生有個好朋友在山西做官,他常常想前去拜訪,正愁沒有能代步的坐騎,於是就把這匹馬捉過來,裝上馬鞍轡頭,將牠騎走了。他囑咐家人說:「假如有來尋馬的,就到山西來找我。」崔生剛啟程,馬兒健步如飛,眨眼就跑了上百里路;夜晚也不怎麼吃飼料,崔生懷疑牠生病,第二天就勒緊馬韁不讓牠跑得太快,但是馬兒又嘶叫又噴沫,氣勢勇猛同昨日一般。崔生乾脆鬆開馬韁,任牠飛馳,中午就到了山西。崔生騎馬入市集,見到駿馬的人無不歎賞稱讚。
晉王聽說後,願出高價買馬。崔生恐怕丟馬的人來尋,不敢自行出售,過了半年卻一直沒有聽說尋馬的消息,便以八百兩銀子的高價把馬兒賣給晉王府,自己另外買了頭雄健的騾子騎回家。後來,晉王有緊急要事,派一員校尉騎著那匹馬到臨清縣。馬在途中逃跑了,校尉直追到崔生鄰居家,發現馬進門後便不見蹤影。校尉向主人索取,那戶主人家姓曾,表示自己實在沒有看到馬。校尉走進大廳,看見他家牆上掛了一幅趙子昂畫的馬,其中一匹馬的毛色完全相符,尾巴香火燒掉,才恍然大悟這匹馬原來是個畫妖。校尉因無法向晉王交差,就向曾某提出訴訟。這時崔生用賣馬得來的錢做生意,早已經積累過萬,他自願代曾某將八百兩銀子交付校尉。曾某很感激他的恩德,卻不知崔生就是當年把馬賣給晉王的人。

【評點原文】
但明倫評點:今子昂畫馬,贋幀頗多,豈惟不能妖,抑且不似馬。

【評點白話】
現今所流傳趙孟頫畫馬像,贗品頗多,豈只不能化妖,連馬都不像。

【注釋】

(1)臨清:古代縣名。今山東省臨清市。
(2)窶:讀作「具」,貧窮、窮困。
(3)黑質白章:黑底白紋。
(4)晉:指山西省。因春秋時期,晉國位於山西,故簡稱山西為晉。
(5)健步:此指速度快的坐騎。
(6)勒:此指勒、馬轡、馬鞍等裝備。
(7)騖駛:急速奔馳。騖,讀作「務」,疾速。
(8)餤芻豆:吃馬飼料。餤,讀作「但」。吃。同「啖」、「啗」。芻豆,馬的飼料。
(9)怒:氣勢強盛。
(10)市廛:市集。廛,讀作「禪」,熱鬧的街市。
(11)直:通「值」,價值。
(12)校尉:古代官名。漢時始有此官,職位略次於將軍的武官。
(13)子昂:元朝書畫家趙孟頫(西元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年)。本為宋宗室,南宋亡後歸隱,元朝時被推薦出仕,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工於書畫,擅長行楷,筆墨圓潤蒼秀,兼之善畫山水、人物、墨竹與花鳥。頫,讀作「府」。
(14)幀:讀作「正」。量詞,計算照片、字畫等的單位。
(15)貲:通「資」,錢財。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