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紅樓夢(上中下套書不分售)

9特價102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作者曹雪芹(約一七一五~一七六三或六四年),名霑,字夢阮,號雪芹。遠祖原是漢人,居於遼陽,明末被編入滿洲正白旗,身份是「包衣」(滿語音譯,即家奴)。清兵入關後,曹家隨軍遷入北京。高祖曹振彥立有軍功,官至知府、鹽運史。曾祖母孫氏曾是康熙皇帝的乳母。康熙即位後,曾祖父曹璽即成為江寧織造監督,充當皇帝在江南的耳目。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當過康熙的「侍讀」,成年後先後任蘇州織造和江寧織造。康熙六次南巡,曹寅就接駕四次。曹寅是詩人、學者、藏書家,這個「書香門第」的家庭,對曹雪芹的成長有過文化上的熏陶。
曹寅死後,其子曹顒繼任江寧織造。曹顒病故後,康熙選定曹寅之侄曹頫過繼給曹寅為子,承嗣襲職,繼任江寧織造。曹頫即是曹雪芹之父。由於皇室內部的矛盾鬥爭,在雍正五年(一七二七),曹頫以「行為不端」和「織造款項虧空」等罪名被革職抄家。
曹雪芹少年時代在南京度過一段富貴豪華的貴族生活,十二三歲時隨家遷回北京,家境困頓。晚年移居京郊香山附近,以賣畫度日,舉家食粥,生活艱難。
但他以頑強的毅力,堅持《紅樓夢》的創作。由於貧病交加,曹雪芹於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四)的除夕,離開人世,只完成了《紅樓夢》的前八十回,本名《石頭記》。
《紅樓夢》的後四十回是高鶚的續作。高鶚(約一七三八.一八一五),字蘭墅,祖籍今遼寧鐵嶺市,屬漢軍鑲黃旗,官至翰林院侍讀。
續作的後四十回使《紅樓夢》成為一部首尾齊全的「完璧」,它與原著設計的基本情節相符,使書中的核心人物和中心故事得到了合乎邏輯的歸宿。不足之處是安排了「蘭桂齊芳,家道復初」的「大團圓」結局。用賈政「只見白茫茫一片曠野」的自然景色,代替了「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深刻寓意,違背了原著的預判,削弱了作品的思想力度。
《紅樓夢》的思想內容豐富而深刻,它展示了封建社會廣闊的生活畫面,真實而生動地描寫了封建社會末世的種種人情世態,有力地批判了封建制度,多方面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與罪惡,揭示了這個社會必然滅亡的歷史趨勢。賈府由盛而衰的過程,就是一個典型的縮影。
作品有力地揭露了賈府窮奢極侈的享樂生活。府中的一個主子要有十來個奴僕侍奉,寶玉一人的房內就有襲人、晴雯等丫頭十六個、親隨小廝十個。主子們人人過著錦衣玉食的寄生生活。一次螃蟹宴所耗費的銀兩就夠「莊稼人過一年了」。遇到婚喪喜慶之事,其奢侈之舉更是令人咋舌。秦可卿死後,所用的棺材「拿一千兩銀子來只怕也沒處買」;為了元春省親,賈府特意修建了大觀園,其規模與設置,連皇妃也認為「太奢華過費了」。這一切花費全靠賈府的地租、房租和放高利貸,完全建築在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上。
與此同時,作品也無情地揭露了封建大家族的腐化墮落和荒淫無恥。他們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是一代不如一代的「鬚眉濁物」。有的逃避現實奉道求仙,有的姦淫亂倫扒灰養漢,有的偷雞摸狗眠花宿柳,稱得上男盜女娼一片混亂。正如柳湘蓮所說,賈家只有門前的石獅子是乾淨的。






作品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大家族所宣揚的封建道德的虛偽性及其對奴隸們和勞動者所實行的殘酷統治與迫害的揭示,更是入木三分、十分深刻。封建貴族統治者口頭上標榜「仁義道德」,實際上卻是蛇蠍心腸。金釧就因為與寶玉說句玩笑話,就被王夫人打個嘴巴,趕出賈府,逼得跳井而死。病中的晴雯被王夫人羅織罪名,攆出大觀園,含恨死去。興兒沒向鳳姐報告賈璉偷娶尤二姐之事,就被罰跪打自己的嘴巴。這些封建主子在社會上也橫行霸道,為所欲為。賈赦看中了石呆子的二十把扇子,就勾結賈雨村誣陷石呆子,把他送進牢獄,沒收了扇子。王熙鳳為得到三千兩銀子,拆散了張金哥的婚姻,害死了一對年輕戀人。
《紅樓夢》思想內容的深刻意義在於它提供了中國封建社會末世的形象歷史,全面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從而揭示其必然滅亡的歷史命運。
《紅樓夢》之所以成為世界文學之林中的一座不朽的豐碑,不僅由於其思想的深邃、內容的廣闊,而且在於它臻於完美的藝術成就。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大批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作品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四百八十多人,其中個性突出的也有幾十人,他們都含有豐富的社會內蘊。不僅作者用濃墨重彩悉心刻畫的主要人物如此,即使是著墨不多的小人物也都栩栩如生,令人難忘。例如,三進榮國府的劉姥姥,她的樸實憨厚、自我調侃而又老於世故、巴結奉承;老僕人焦大的忠義耿直、敢於直言,被塞了一嘴馬糞仍然責罵主子;小丫頭小紅雖然身居卑位,但在主子面前處處逞能,伶牙俐齒。作者調動了多種藝術手段,把林林總總的人物刻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作品的藝術結構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最為完整與嚴謹。它採用了多線多頭的網狀布局方法,使全書的情節構成復雜多變而又和諧統一。作者以賈府的興衰遭際作為廣闊的背景,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作為主線,把眾多的人物、複雜的事件、紛繁的情節,有機地編織在一起,反映出封建大家族中的種種矛盾與衝突。這些事件與矛盾又前後勾連,彼此制約,縱橫貫通,交錯進行,既互為表裡互相映襯,又明暗相間主次分明。如第六回描寫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得到王熙鳳接見的場面,雖然著筆不多,卻帶動了全書情節的發展、預伏著劉姥姥與王熙鳳的不解之緣,以及劉姥姥救助巧姐的善舉,也暗示了賈府的下場。作品的藝術結構渾然天成,不露斧鑿痕跡,就像生活本身一樣復雜而自然。
作品的語言運用具有很高的造詣,在古典小說中達到了最成熟、最完美的藝術高峰。它以北方口語為基礎,融匯了古典書面語言的精華,形成了準確精練、形象傳神、富有生活氣息的文學語言。
作品的敘述語言通俗淺顯、新鮮生動。描寫人物時,把人物的動作神態、心理活動都精準地表現出來了。描寫場面時,既生動活潑又極富立體感。如第四十四回敘寫劉姥姥受賈母之邀赴宴一段,由她的一句自我貶抑而又詼諧的話引得上上下下都大笑起來,在座的眾人表現出不同的動作與神態,又都符合人物的性格。描寫景物時,展現出濃厚的詩情畫意,具有強烈的抒情韻致。
人物的對話完全是個性化的,準確地表現出人物的地位和身份,以及性格特徵,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作品中有許多章節幾乎全是人物對話,不僅每人的話語各具特色,而且同一個人物在不同的場景中語言的色彩也不相同,展現出人物多樣化、復雜化的性格特徵。
《紅樓夢》中貫徹始終的幾個主要人物,他們在矛盾糾葛中仍然各自表現出獨特的個性,充分體現出作品的中心意旨。
賈寶玉是封建階級的叛逆者,他拒絕走封建家長為他安排的「仕途經濟」的人生道路,厭讀「四書」「五經」,他把追求功名利祿之徒罵為「祿蠹」、「國賊」。賈寶玉還大膽地否定了孔孟之道、程朱理學。他不肯忍受封建綱常的束縛,認為封建禮教倡導的東西都是為了一己之私的沽名釣譽。賈寶玉勇敢地批判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和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制度。他同情下人,尊重女性,認為「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
林黛玉是封建貴族階級女性叛逆者的典型形象。寄人籬下的孤苦生活,致使她不能不「自矜自重,小心戒備」,「孤傲自許,目無下塵」。她不肯屈於命運的安排,堅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她與寶玉的愛情是建立在蔑視功名利祿的共同思想基礎上的。黛玉從不向權勢者獻媚取寵,對封建禮教不妥協、不屈從,也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為了追求個性解放和愛情婚姻的自由,她奮起反抗與鬥爭,但最終被封建禮教所扼殺。
薛寶釵是封建社會大家閨秀的典型形象,與林黛玉的性格相對立。她寬厚大度,循規蹈矩,自覺地用「禮」來約束自己,她信從「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說教,從不逾越封建禮教雷池之一步。她有濃重的封建等級觀念,對金釧的被逼投井之死,對柳湘蓮、尤三姐的人間悲劇,完全採取冷漠置之的態度,被人們稱為「冷美人」。她對自己所鍾愛的賈寶玉,不敢大膽地去追求,而是把這種感情封閉起來。她從維護封建制度的意願出發,勸說寶玉要注重「仕途經濟」,強調男子要「讀書明理,輔國安民」。這自然遭到了寶玉的輕蔑與反對,也造成了寶玉與寶釵沒有愛情的婚姻悲劇。
《紅樓夢》一經問世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了三十年。「當時好事者每傳抄一部,置廟市中,昂其價,得金數十。可謂不脛而走者矣。」(程刻《紅樓夢》程偉元序)當時形成了「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枉然」的社會風氣。
《紅樓夢》刊行後,此後十年間,相繼出現了大批續書,約有三十多種。這些續作或是才子佳人大團圓的翻版,或是宣揚輪回報應,或是倫理綱常的說教,藝術上大多也荒誕不經,文詞褻狎者亦有之。這些續作的大量湧現,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紅樓夢》的巨大影響力。
由於《紅樓夢》深受讀者喜愛,清代就有人將它搬上戲曲舞台,其傳奇,雜劇有二十多種。到了現代,京劇和許多地方劇種、曲種競相搬演紅樓夢故事,其數量不下百餘種。近年來,《紅樓夢》被多次改編為電影、電視劇,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紅樓夢》對後世的文學創作也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清代仿效《紅樓夢》的作品大量出現,形成一股「仿作熱」。五四以後直至現在,仍然有不少作家從《紅樓夢》中汲取創作經驗。
人們對《紅樓夢》的評論和研究,從它問世後一直持續到當前,形成了一門獨特的專門的學問,稱之為「紅學」。《紅樓夢》在國內有多種民族文字的譯本,在國外也有幾十種語種的譯本,它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
紅樓夢主要人物簡介
《紅樓夢》寫了幾十個各有性格的人物,描述得栩栩如生,全書總共出現了七百六十八人之譜,當中丫鬟特多,數以百計,可以說出名的大丫頭有六十餘人,學者指出,《紅樓夢》以丫鬟為中心。
‧賈寶玉―—第一主角,書中的情節主要是以他為中心,故事從他的前世寫起,幾乎就是在寫他一生。厭惡世俗名利,追求浪漫美學情懷的滿足。住在怡紅院,在詩社中號為「怡紅公子」。
金陵十二釵
‧林黛玉―—女主角之一,與賈寶玉相映襯,為「木石前盟」。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性靈形象的典型。林黛玉為賈母外孫女,即寶玉的姑表妹,寄居賈府,父母雙亡,聰明絕頂,品貌風流,體弱多病,多愁善感,才情高捷,同時伶牙俐齒且自尊心強。
‧薛寶釵―—女主角之一,與林黛玉相對,紅樓夢曲中稱紅樓夢的主旨是「懷金悼玉」。薛寶釵為王夫人的外甥女,即寶玉的姨表姊,隨母親薛姨媽、哥哥薛蟠居住賈府。她體態豐豔,才情亦高,為人親和圓融,心思細膩,在賈府眾多下人中,比多情敏感的林黛玉受歡迎得多,也深得賈母喜愛。
‧史湘雲―—重要配角,賈母娘家史家的侄孫女兒,和寶玉黛玉同輩,父母雙亡,由叔父母撫養長大,家道中落,經濟拮据。幼年時因賈母疼愛,也曾在榮府居住一段時日,是寶玉的第一個青梅竹馬,與寶釵交好。性格爽朗明快,為人豁達大度,厭惡忸怩作態,言談舉止自然隨性。
‧賈元春―—寶玉的同胞姐姐,同為王夫人所出,元月一日出生,故名元春,被選入宮中,後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無有子嗣。後來皇帝特許她回家省親,賈家因此造了「大觀園」。
‧賈迎春―—賈寶玉的堂姐,賈赦的女兒,住在紫菱洲里的綴錦樓,在詩社中號為「菱洲」。性格懦弱膽怯,處處克己忍讓,信奉道教,最終被嫁給一個性格暴躁的色狼武官孫紹祖,受虐而死。
‧賈探春―—賈寶玉的庶出妹妺,住在秋爽齋,在詩社中號為「蕉下客」。占花名簽得杏花。有著超卓的才幹,遠大的眼光,以及敢作敢為的個性。
‧賈惜春―—寧府賈珍之妹,在榮府長大,是眾同輩姊妹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住在藕香榭周圍的蓼風軒,在詩社中號為「藕榭」。性情孤僻冷漠,善繪畫,喜佛法,賈家衰敗後修行,終身未嫁。
‧妙玉―—賈府家廟中的年輕帶髮修行尼姑,她實際身份是賈府世交之女,因生父得罪於朝廷被抄家,以尼姑身份避禍於賈家。她生性好潔,穎慧捷悟。
‧王熙鳳―—另一女主角,普遍認為是紅樓夢中最為鮮活的人物,具有強烈的世俗氣息。為賈璉之妻,王夫人的侄女,即寶玉堂嫂及表姐,因此雖然身為邢夫人的媳婦,卻幫王夫人處理榮府家務。精明能幹,口舌伶俐,手腕靈活,手段高超,是個狠角色。
‧賈巧姐―—王熙鳳與賈璉之女,判詞稱「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暗示賈府沒落後被劉姥姥所救。
‧李紈―—字宮裁,寶玉長兄賈珠之妻,李守中之女。賈珠死後,守寡撫養其子賈蘭長大。有別於王熙鳳,李紈性格恬淡守靜,待下寬和,雖是王夫人長媳,但主要工作是陪眾小姑們讀書做女紅,偶爾協理家務。大觀園內,李紈住在稻香村,詩社內號「稻香老農」。
‧秦可卿―—是秦業從養生堂抱來的養女,賈珍之兒媳,賈蓉之妻。名字諧音為「情可輕」,處理寧府家務,待下寬和,不落褒貶。
其他人物
‧賈母―—賈家的大家長,原為史侯家之女,在金陵四大家族最盛時期嫁與賈代善為妻,生下賈赦、賈政二子,政即寶玉之父,另有一女名賈敏,即黛玉之母。賈母和一般的老人一樣,膩愛孫兒,喜歡熱鬧,賈家眾人皆以討賈母歡心為務,不敢拂逆,因此賈母在諸多事件中都是擔任裁決者。
‧劉姥姥―—其女婿之祖輩曾與王家於官場結拜為親,是王家農村的遠房「親戚」,由於其詼諧弄拙,成為賈府眾人取笑逗樂的女清客,王熙鳳曾給予她資金贊助,使她感恩永記,在賈府危機時拯救了王熙鳳唯一的親女兒巧姐。
‧香菱―—甄士隱之女,原名英蓮,幼時被拐走,長大後被賣給薛家,成為服侍薛蟠的小妾。入金陵十二釵副冊。刻劃香菱純真無邪,苦吟學詩,有詩呆子之稱。
‧平兒―—王熙鳳的陪嫁丫鬟,賈璉的妾。對王熙鳳忠心耿耿,並助理榮府諸事,平兒善體人意、懂得應變、聰穎善良,常暗中幫助他人。
‧晴雯―—賈寶玉的大丫鬟,率真靈秀,嘴巧心熱,精於女紅,相貌俊俏,因此與賈寶玉情投意合,但受到寶玉的母親王夫人厭惡,最終被遣送回家病逝,寶玉為她寫弔唁文芙蓉女兒誄。
‧襲人―—賈寶玉房中的大丫鬟,本姓花,名蕊珠(或珍珠),後寶玉因見古詩「花氣襲人知驟暖」而改其名。很得賈寶玉的母親王夫人賞識,月錢(薪水)等級同趙姨娘。
‧紫鵑―—原名鸚哥(脂批雲與賈母另一丫鬟「鴛鴦」成對),是賈母身邊的二等丫環。黛玉來賈家後,賈母將紫鵑派去服侍黛玉,名字與黛玉帶來的小丫頭「雪雁」成對。
‧鴛鴦―—賈母的心腹丫鬟。在賈府眾多丫鬟中,她的地位最高,是賈母身邊不能缺少的人。

‧薛寶琴―—是薛姨媽的侄女,薛蝌的胞妹,薛寶釵的堂妹。後來嫁與梅翰林之子。
‧尤二姐―—是東府賈珍之妻尤氏的異母妹,因家貧隨母住在東府,同賈珍、賈蓉有染。後來嫁給賈璉當小三,不過被王熙鳳知悉後,飽受折磨,吞金自殺。
‧尤三姐―—尤二姐之妹,長相美艷,性格剛強,亦曾與賈珍等狎昵,後由賈璉說媒欲許配柳湘蓮,不久,柳誤信謠傳反悔欲索回定禮鴛鴦劍,三姊為示清白,拔劍自刎。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