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蒲文指要
中原板蕩
  中嶽嵩山,號稱古陸之最,天下之中。
  嵩山的右側為西嶽華山,左鄰是東嶽泰山,一條黃河浩浩蕩蕩從三山身旁流過。河山一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中原。
  考古發現,距今4,000餘年的龍山文化的分佈,從山東淄博河流域的桐林遺址,到河南三門峽陝州區廟底溝,再到陝西渭河流域的客省莊,縱橫千里,應是大中原的原始版圖。
  儒、道、釋,這裡還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發源地。
  當孟子、鄒衍、慎到、淳於髡、申不害在淄博的稷下學宮開堂授徒時,登封嵩陽書院山坡上的那棵大柏樹已經綠雲靉靆,在恭候千年後程顥、程頤、司馬光、范仲淹的到來。
  從萬裡以外的太空看地球,那只是一個漂浮在星海裡的藍色球體,一位生物學家說遠遠看去像一個單細胞,單純而美麗。那也就是著名哲學家老子讚頌的化生萬物的「一」,萬物歸一的「自然」。
  但是,如果潛入地球上的人世,其複雜性就立刻超過宇宙間人們所能觀察到的任何星球。
  僅僅從五千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看,在大中原這片土地上,就曾經演繹出多少時代變遷、王朝更替,記載了多少盛世光景、離亂血淚,累積多少文化典藏、情緒記憶!
  我們這裡將要說到的《聊齋志異》,就是中原沃土培植的一枝文學奇葩,而出生於山東臨淄縣的作者蒲松齡先生,就是大中原養育出的一位文化奇人。
  小說家對於中華社會的評價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史學家的判斷是「從治到亂,從亂到治」。
  西元十七世紀中期,蒲松齡出生時的前後正是一個改朝換代、戰亂頻仍、中原糜爛、生靈塗炭的時代,也是一個漸進由亂到治的時代。
  在那時,在中原大地上角逐較量的是三股政治軍事力量。
  一是位居正統、老態龍鍾,貌似龐大實則已經人心渙散、危機四伏、內裡完全腐敗蛀空的朱姓王朝;
  一是由努爾哈赤統領的崛起於東北邊地的滿族部落,其兵強馬壯、野心勃勃,正揮師南下,志在消滅明朝以代之;
  一是長期遭受壓榨、奴役,掙紮於死亡邊緣的底層百姓,他們懷著對官府的深仇大恨揭竿而起,如燎原烈火般摧毀著明王朝統治的根基。
  三股力量狼奔豕突、燒殺擄掠,遂將中原大地變成一座人間地獄!西元1627年秋,蒲松齡出生前13年。信王朱由檢繼皇帝位,年號崇禎。新皇帝上位後立即處死老皇帝的親信寵臣魏忠賢,並將屍體肢解,將人頭割下示眾,引起朝野震動。
  1630年,滿族鐵騎由皇太極統領揮師南下,長驅直入兵臨北京永定門外。忠臣良將袁崇煥受誣被崇禎皇帝淩遲處死,家產抄沒,家人流徙三千里,宮掖噤若寒蟬。
  1636年,皇太極稱帝,建都盛京,國號大清。
  1640年,蒲松齡誕生。清軍攻陷山東16城,入濟南,俘虜德王朱由樞。同年,河南、山東等地遭遇旱災、蝗災,「年大飢,人相食」、「樹皮皆盡,發痤肉以食」。
  1641年,蒲松齡2歲。李自成攻克河南洛陽,殺福王朱常洵;攻佔南陽,殺唐王朱聿鏌。張獻忠攻取湖北襄陽,殺襄王朱翊銘。據說,義軍還將福王的肉割下與鹿肉一起燉而食之,戲稱「福祿宴」,以宣洩淤積已久的仇恨。
  1642年,蒲松齡3歲。清軍突破長城南侵,連破67城,直抵山東兗州。明朝上將洪承疇、祖大壽兵敗投降清軍。李自成強攻河南開封,圍城5月不克,挖開黃河堤防。河決,大水由北門入,城中水深數丈,浮屍如魚,30餘萬生靈葬身水底。
  1644年,蒲松齡5歲。明朝政府軍開赴東北抗清前線,死傷慘重。
  4月25日子夜,李自成趁機攻取北京。絕望的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先是命皇后、嬪妃自殺,然後親手砍死兩個女兒,自己則吊死在皇宮的一棵歪脖樹上,多位大臣從死。戍邊大將吳三桂降清。6月3日,李自成稱帝,國號大順,第二天便率軍隊出離北京。5日,多爾袞入主北京,並派大軍追擊西撤的李自成。
  同年,朱由崧在南京繼皇帝位,佞臣馬士英勸進有功深受皇帝重用,東林黨人受挫,宮廷內鬥更加激烈。
  1645年,蒲松齡6歲。5月20日,揚州失守,史可法被捕拒降遇害,清軍屠城十日,城裡居民死傷殆盡。接著南京淪陷,臨時皇帝朱由崧被俘喪命。清軍下江陰,屠江陰民眾十餘萬。6月,清軍擊潰大順軍隊,李自成落荒而逃,在湖北九宮山遇害。7月,清廷在南京釋出剃髮令。
  1646年,蒲松齡7歲。清軍攻取福州,明朝第二任臨時皇帝朱聿鍵被捕殺。南安侯鄭芝龍叛變投清,其子鄭成功苦諫不成泛海走廈門。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焚毀成都,逃離四川,被清軍狙殺。
  1658年,蒲松齡19歲,得中秀才。南明王朝苟延殘喘,永曆皇帝朱由榔攜殘部數百人潛逃緬甸,三年後被緬王交付清朝藩王吳三桂。皇帝連同小兒子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在臺灣,39歲的鄭成功有志難酬,英年早逝。
  持續300年的明王朝至此徹底滅亡,清王朝的統治地位日益牢固。對於這場社會變革、生靈塗炭、蔓延近半個世紀的大動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時有披露。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