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身為正港(真正的)的臺灣囡仔,在文化認同上,老實說,「南海一號」的發現多少引發我的好奇心,這次參加歷史與文物研究所舉辦的,到浙江一個月的移地教學,心裡並沒有某些人會有的,回到想像的祖國的興奮。
下榻的飯店與上課的地點(浙江博物館)均位處西湖邊,逛遍西湖十景,認識浙江七千年的歷史,看看唐代時又稱錢塘又叫杭州的地方,才是我學習的初衷,至於西湖,對我來說只有跟蘇東坡有關的蘇堤,以及馮夢龍在《警世通言》編的,跟白素貞、許仙有關的雷峰夕照、斷橋殘雪才是我想一睹為快的傳說。
機場裡漫長的待機,才一踏上空橋就感到「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搭飛機最怕的是起飛跟落地,有次從花蓮飛越中央山脈回台中,艙壓讓平日開車到大度山就開始耳鳴,坐車一看到彎路頭就暈的我,只祈禱滿天神佛能與我同行。
想到康德從來沒離開他生活了一輩子的小鎮,生活作息跟時鐘一樣準;想到法國最高齡的人瑞(126歲),據說是足不出家鄉,一個身體異於常人且不怎麼好的還想出遠門,還真有點像豬八戒啃豬蹄——故意自殘。
從臺北飛香港,飽覽窗外的白雲故鄉,憑空回想從書本、電視獲得的西湖印象,前些時看張藝謀拍的《印象陽朔》,想到《印象西湖》正在實地演出,兩口子唱《西廂》,旁人不必去管其中的真真假假,我只管猜不論白天黑夜,任是神仙,恐怕會想學道士跳法場,裝神弄鬼也要下來西湖逛逛。
抵港時已是下午,赤鱲角機場與海爭地要證明人力勝天,早上出門前看了香港回歸十年的特別節目,胡錦濤拜訪香港民家,證明人心真的是慣於思「變」,十年前出走的香港人,有八成都回來了,一變再變都過了十年,這原本就不是紅蘿蔔田裡長出蔥,會無中生有的事,人民在乎的永遠是貧富差距,就這最現實的一點,兩岸還真沒什麼大不同。
曾聽過這麼個笑話:一個中國人遇到一個美國人,中國人說:中國歷史悠久,有好幾千年,幾個學期都學不完,你們才兩百年,一節課就講完了。美國人想了想說:我們國家年輕,但有一樣東西很古老,兩百多年來,我們的《憲法》沒變過,不像你們,一會兒就出一部新《憲法》。
共產黨建國已超過百年,《憲法》至少換了五、六遍,雖號稱有言論自由,公民權利等等好東西,但是沒用,公務人員辦事不以它為凖繩,上焉者老想冒充李逵學李鬼劫路,目的是想欺世盜名;下焉者就如同王府的管家,專會欺上瞞下,毛澤東曾對省部級的官員,說辦事的原則和方法是:「大權獨攬,小權分散,黨委決定,分頭去幹。」
直到今天中國依然如此運作,任何事由最高級別的常委討論決定,各系統的事由某常委最後裁決,胡錦濤主張《憲法》治國,看來還需要很長時間,現在的中國有智囊團跟專家提供方案,情況是比毛大人時代科學多了,可當市委書記比市長權力更大時,事實說明依然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香港轉飛杭州,我忍不住對旁座一位猛吃零食,不斷對我報以微笑,說著我猜不出何處方言的小姐,開始我的第一次「學習」。我猜她可能是在地的浙江人,或許可以打聽到讓我「寤寐思服」將近二十年的,唐朝詩人寒山的隱居地——天台山國清寺附近的明岩,若能在明岩洞中掬一抔土回台供著,說不定計畫中的,下一本有關寒山的著作能順利催生。
念頭一轉話題就來,曾聽人說不可以稱大陸的小姐為「小姐」,「小姐」在宋代是妓女的別稱,這位任職於公交公司的女士,很熱心的告訴我從杭州到天台山國清寺怎麼走,一聽我是臺灣來的,馬上一副天牌壓地牌:喔!就是那個小小的島啊?
我鳥入籠中腦門一轟,開始碰撞迴響的,是鄭成功第十一代孫——鄭愁予先生的〈小小的島〉,從沒有親耳乍聽人說「小小的島」時當下的震悸,我這個一點就著的硫磺腦袋,猜臺灣在大陸人眼裡,應該不是普通的「小」!
老洋芋充天麻,那是公開作假,中華民國就算面臨海枯石爛地老天荒,臺灣島的面積還依舊只是3.6萬平方公里,島上雖沒老虎獼猴也沒變得瘋狂,頂多是雞爪子炒菜,七拱八翹的鬧意見,這也正是臺灣社會的活力所在,這活力是大陸人無法想像的「大」,嘴巴老喊愛臺灣的,不是爛木頭刻戳章的不能勝任,就是讓人懷疑叫了出來才會開心,要是政治立場不同,那就狐狸金錢豹,各走各的路,彼此懂得尊重就好。
公交公司是負責杭州市公車的內部營運,換個說法,就是幫杭州市公車打理門面,從公司能招待員工到香港旅遊,可見其財力絕非水蘿蔔的表裡不一,我說:妳們公司明年可以考慮來臺灣看阿里山、日月潭。
杭州女士說:當然希望啊!兩邊本來就是一家人啊!還分什麼分啊!
薄情郎休妻是因為另結新歡,大陸人對臺灣的「不離不棄」,讓我忍不住想知道她對臺灣「人物」的看法,女士說:馬英九長得帥,講話又有教養,可是妳們那兒很多新聞我們這兒是看不到的。
聽這最後一句,我立刻想學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也要裝懂,首先想到民主,蘇格拉底說:「民主就是用修辭來煽動暴民,所以決不能把國家交給民眾。」蘇格拉底會說這話是因他的切膚之痛,他是被民眾投票給決定處死的。
我接著想到言論自由,對我來說,那就像每天呼吸的空氣一樣,但對世上某些地方的人,或許就像綿羊綁在案板上,是得任人擺弄的那麼回事,對許多大陸人來說,談到民主跟言論自由,那就像三色原子筆,是會引人多心的。
女士跟我暫停聊天,因為要搶機上最後幾條香菸,我問:剛在機場的免稅商店為什麼不買?
「免稅商店賣五百左右,飛機上只要二百八,買回去送人划算啊!」
我觀察到普通話帶有廣東口音的空中小姐,晚餐倒茶時對著近七成的,吱喳吃飯的大陸旅客,她臉上有一鍋米飯煮三年的難熬,同樣不耐噪音的我,想到魯迅在《阿Q正傳》裡,提到阿Q在茶館裡說話的音量,兩岸三地要想成為一家人,不是靠民族主義的國家認同,而是人性中該有的同理心。
抵杭州蕭山機場已近午夜,到下榻的飯店車程約一小時,行經西湖邊,看著油裡摻水一定要分離的湖中三島,雖然像肉丸子掉進了煤堆裡的三團漆黑,整車人早已騷動得像小雞踩鍵盤似的亂彈一通,口說指畫還講不清哪個是湖心亭,哪個是三潭印月。
近二十名團員在進飯店之前,全都不由自主興奮起來,對飯店名字先來個顧名思義,以臺灣的標準,有「山莊」之稱的,至少是中高級的飯店,沒想到一屋子全是黴味,味道是從床鋪往上嗆的,三更半夜遇到這種事,那是豬頭抹黃連的苦惱(腦)啊!再怎麼累也只能忍,再怎麼不滿,也不能像螞蟥叮住螺獅腳的不放,輾轉反側不是因為認床,老是翻身只為了能吸到可以忍受的空氣。
身為正港(真正的)的臺灣囡仔,在文化認同上,老實說,「南海一號」的發現多少引發我的好奇心,這次參加歷史與文物研究所舉辦的,到浙江一個月的移地教學,心裡並沒有某些人會有的,回到想像的祖國的興奮。
下榻的飯店與上課的地點(浙江博物館)均位處西湖邊,逛遍西湖十景,認識浙江七千年的歷史,看看唐代時又稱錢塘又叫杭州的地方,才是我學習的初衷,至於西湖,對我來說只有跟蘇東坡有關的蘇堤,以及馮夢龍在《警世通言》編的,跟白素貞、許仙有關的雷峰夕照、斷橋殘雪才是我想一睹為快的傳說。
機場裡漫長的待機,才一踏上空橋就感到「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搭飛機最怕的是起飛跟落地,有次從花蓮飛越中央山脈回台中,艙壓讓平日開車到大度山就開始耳鳴,坐車一看到彎路頭就暈的我,只祈禱滿天神佛能與我同行。
想到康德從來沒離開他生活了一輩子的小鎮,生活作息跟時鐘一樣準;想到法國最高齡的人瑞(126歲),據說是足不出家鄉,一個身體異於常人且不怎麼好的還想出遠門,還真有點像豬八戒啃豬蹄——故意自殘。
從臺北飛香港,飽覽窗外的白雲故鄉,憑空回想從書本、電視獲得的西湖印象,前些時看張藝謀拍的《印象陽朔》,想到《印象西湖》正在實地演出,兩口子唱《西廂》,旁人不必去管其中的真真假假,我只管猜不論白天黑夜,任是神仙,恐怕會想學道士跳法場,裝神弄鬼也要下來西湖逛逛。
抵港時已是下午,赤鱲角機場與海爭地要證明人力勝天,早上出門前看了香港回歸十年的特別節目,胡錦濤拜訪香港民家,證明人心真的是慣於思「變」,十年前出走的香港人,有八成都回來了,一變再變都過了十年,這原本就不是紅蘿蔔田裡長出蔥,會無中生有的事,人民在乎的永遠是貧富差距,就這最現實的一點,兩岸還真沒什麼大不同。
曾聽過這麼個笑話:一個中國人遇到一個美國人,中國人說:中國歷史悠久,有好幾千年,幾個學期都學不完,你們才兩百年,一節課就講完了。美國人想了想說:我們國家年輕,但有一樣東西很古老,兩百多年來,我們的《憲法》沒變過,不像你們,一會兒就出一部新《憲法》。
共產黨建國已超過百年,《憲法》至少換了五、六遍,雖號稱有言論自由,公民權利等等好東西,但是沒用,公務人員辦事不以它為凖繩,上焉者老想冒充李逵學李鬼劫路,目的是想欺世盜名;下焉者就如同王府的管家,專會欺上瞞下,毛澤東曾對省部級的官員,說辦事的原則和方法是:「大權獨攬,小權分散,黨委決定,分頭去幹。」
直到今天中國依然如此運作,任何事由最高級別的常委討論決定,各系統的事由某常委最後裁決,胡錦濤主張《憲法》治國,看來還需要很長時間,現在的中國有智囊團跟專家提供方案,情況是比毛大人時代科學多了,可當市委書記比市長權力更大時,事實說明依然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香港轉飛杭州,我忍不住對旁座一位猛吃零食,不斷對我報以微笑,說著我猜不出何處方言的小姐,開始我的第一次「學習」。我猜她可能是在地的浙江人,或許可以打聽到讓我「寤寐思服」將近二十年的,唐朝詩人寒山的隱居地——天台山國清寺附近的明岩,若能在明岩洞中掬一抔土回台供著,說不定計畫中的,下一本有關寒山的著作能順利催生。
念頭一轉話題就來,曾聽人說不可以稱大陸的小姐為「小姐」,「小姐」在宋代是妓女的別稱,這位任職於公交公司的女士,很熱心的告訴我從杭州到天台山國清寺怎麼走,一聽我是臺灣來的,馬上一副天牌壓地牌:喔!就是那個小小的島啊?
我鳥入籠中腦門一轟,開始碰撞迴響的,是鄭成功第十一代孫——鄭愁予先生的〈小小的島〉,從沒有親耳乍聽人說「小小的島」時當下的震悸,我這個一點就著的硫磺腦袋,猜臺灣在大陸人眼裡,應該不是普通的「小」!
老洋芋充天麻,那是公開作假,中華民國就算面臨海枯石爛地老天荒,臺灣島的面積還依舊只是3.6萬平方公里,島上雖沒老虎獼猴也沒變得瘋狂,頂多是雞爪子炒菜,七拱八翹的鬧意見,這也正是臺灣社會的活力所在,這活力是大陸人無法想像的「大」,嘴巴老喊愛臺灣的,不是爛木頭刻戳章的不能勝任,就是讓人懷疑叫了出來才會開心,要是政治立場不同,那就狐狸金錢豹,各走各的路,彼此懂得尊重就好。
公交公司是負責杭州市公車的內部營運,換個說法,就是幫杭州市公車打理門面,從公司能招待員工到香港旅遊,可見其財力絕非水蘿蔔的表裡不一,我說:妳們公司明年可以考慮來臺灣看阿里山、日月潭。
杭州女士說:當然希望啊!兩邊本來就是一家人啊!還分什麼分啊!
薄情郎休妻是因為另結新歡,大陸人對臺灣的「不離不棄」,讓我忍不住想知道她對臺灣「人物」的看法,女士說:馬英九長得帥,講話又有教養,可是妳們那兒很多新聞我們這兒是看不到的。
聽這最後一句,我立刻想學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也要裝懂,首先想到民主,蘇格拉底說:「民主就是用修辭來煽動暴民,所以決不能把國家交給民眾。」蘇格拉底會說這話是因他的切膚之痛,他是被民眾投票給決定處死的。
我接著想到言論自由,對我來說,那就像每天呼吸的空氣一樣,但對世上某些地方的人,或許就像綿羊綁在案板上,是得任人擺弄的那麼回事,對許多大陸人來說,談到民主跟言論自由,那就像三色原子筆,是會引人多心的。
女士跟我暫停聊天,因為要搶機上最後幾條香菸,我問:剛在機場的免稅商店為什麼不買?
「免稅商店賣五百左右,飛機上只要二百八,買回去送人划算啊!」
我觀察到普通話帶有廣東口音的空中小姐,晚餐倒茶時對著近七成的,吱喳吃飯的大陸旅客,她臉上有一鍋米飯煮三年的難熬,同樣不耐噪音的我,想到魯迅在《阿Q正傳》裡,提到阿Q在茶館裡說話的音量,兩岸三地要想成為一家人,不是靠民族主義的國家認同,而是人性中該有的同理心。
抵杭州蕭山機場已近午夜,到下榻的飯店車程約一小時,行經西湖邊,看著油裡摻水一定要分離的湖中三島,雖然像肉丸子掉進了煤堆裡的三團漆黑,整車人早已騷動得像小雞踩鍵盤似的亂彈一通,口說指畫還講不清哪個是湖心亭,哪個是三潭印月。
近二十名團員在進飯店之前,全都不由自主興奮起來,對飯店名字先來個顧名思義,以臺灣的標準,有「山莊」之稱的,至少是中高級的飯店,沒想到一屋子全是黴味,味道是從床鋪往上嗆的,三更半夜遇到這種事,那是豬頭抹黃連的苦惱(腦)啊!再怎麼累也只能忍,再怎麼不滿,也不能像螞蟥叮住螺獅腳的不放,輾轉反側不是因為認床,老是翻身只為了能吸到可以忍受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