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課
臺灣上了年紀的說「做工課」,不是單指學校的功課,還包括生活當中必須面對的工作或要事。
我最愛跟蕭大姐用閩南語交談,她有些遣辭用句在教育部編的《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完全查不到,這辭典分別列有全台十個腔調,我雖是集全台之大成的唯二(台南、高雄)混合腔,偶爾也會聽不懂蕭大姐的臺中偏漳(漳州音),我是耗子啃碟子滿嘴詞(瓷),再怎麼頭頭是道,也比不上她時不時給我的撞擊跟驚奇,讓我老想拉著耳朵擤鼻涕,每次見面就想跟她胡扯,經常學到連我那年過八旬就聰明絕「頂」的阿母沒教給我的「玉詔綸音」。
我們不是在半天雲裡拉家常的說空話,更不是啞巴跟我講說瞎子有看到的亂編造,俗話說:肉要爛在自己的鍋子裡。蕭大姐之所以忍不住要跟我分享她鍋裡燉的「東西」,是因為她老在三十晚上盼月亮,一心期待她的媳婦別再讓她沒指望。對一個年過八旬的老婦來說,老天爺給她人生最後的功課,就是常人最難做到圓滿的——厝內的工課,她的生命軌跡一般女人很難複刻,我雖然經常囿於隱私想冒充是棵蔬菜,偶爾還是忍不住會對她的絮絮家常有所反應。
不管是探討方言或閒聊,我跟蕭大姐一對上口就毫無扞格,用臺灣人普遍的說法就是:遇上了好人。蕭大姐常自謙是:林菝仔袂(不)上三界壇。意思是:低等人進不了高級社。這如同藥王爺的嘴,是吃盡了苦頭才說得出的話,我怎麼也不敢學豬八戒吃人蔘果,不分好壞地一口吞下,我為此挖空心思,準備跟她打一場很費心的戰爭,也就是把自己曾發生的糗事拿來聊以為樂。
我是想讓蕭大姐明白,腦袋裡裝的書越多,越可能像南瓜秧攀上了葫蘆藤,對簡單的事反而經常糾纏不清,我以為1300cc的車子,就代表上了高速公路可以開到時速130,沒常識的代價就是接了罰單貢獻了國庫;到了山裡偶爾會眼力不濟,把擋路的蛇看成是樹枝,我平日的習慣是把路中央的樹枝踢到邊坡,以免騎機車的因閃躲不及而犁田(摔車),幸好當天福至心靈,沒把土地公派來的手下給一腳踢開。民間普遍認為蛇是土地公的使者,我經常一看到就嚇得無法動彈,問了許多同樣也怕蛇的人,我才確定我牛鼻馬目(戇愚)的反應實屬正常。
蕭大姐自謙的林菝仔就是芭樂,芭樂是林菝仔去掉「林」之後的諧音,在有關水果的各種隱喻中可以名列前三,「芭樂歌」指的是很多人都會唱的歌,「香蕉你個芭樂」是代替不想說的髒話,「開芭樂票」是指空頭支票,這個對人的身心都大有裨益的水果,因為常見而被視為普通甚至是低看,小時候就聽大人說,有三種水果不能拿來拜拜:番茄、芭樂跟釋迦。
在日本治理臺灣以前,人們除了一大早會把屎尿往偏僻處倒,還把跑到田裡隨地大小便當作施肥,芭樂和番茄的籽都不容易消化,排泄出來後可能繼續生長,人們因此認為像芭樂、番茄的多籽水果,用來祭拜是對神明跟祖先不敬,釋迦除了外型像佛頭上的肉髻,而且還與釋迦牟尼佛的族名同音,總而言之,類似這種呂洞賓講故事的「神話」,蕭大姐跟阿美可都真是愛聽。
我認為很多的「神話」是在月亮下打牌,沾了神明的光,聽的人若能善體天心,那就不是無稽之談,我說:彰化有一座娘娘廟,老百姓就常拿自家種的芭樂去當供品,妳們說這娘娘多麼與時俱進多會體諒村民,人家生產的芭樂也真的很好吃,第一個拿去當供品的也說是娘娘給他託的夢。
要不是天快黑,蕭大姐擔心眼力不好走路回家會跌倒,我們是不會輕易結束這美好的交流,能讓人每次都有收穫的善知識誰都想跟她攀親戚,我懷疑在宋孝宗時,我跟蕭大姐說不定是三姓一家,可能來自同一個祖先,阿美還因此老拿西瓜皮搓澡,沒完沒了地笑我是在「半路認親情(親戚)」,這位常自誇撿到祖公仔屎,說分了多少財產的富家千金,她那滿身流溢的神氣,完全不輸戲台上的玉帝爺,當蕭大姐用「武腯」來形容阿美的胖大身材我就老想笑,覺得真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蕭大姐沒上過學不認識字,這在二戰結束前出生的那一輩很常見,大都跟悲慘的童年有關,蕭大姐的親生母親是小老婆,所謂一山不容二虎,說的是男人有膽把衙門口的兩尊獅子搬進家裡,一當主人不在家悲劇就很容易發生,蕭大姐她媽一氣之下帶她離家出走,沒多久就發現墊腳尖立正的日子沒法過,決定把她當「新婦仔」隨便送人自己好再嫁人。
新婦仔就是童養媳,沒有「仔」才是明媒正娶的媳婦,早年家境不好的人,會去跟比他日子更難過的人家討女兒回來養,等小孩長大後,通常選除夕夜讓兒子跟新婦仔圓房,這大船載太陽,免強度(渡)日的雙方,會有多少愛情跟親情作為婚姻的基礎,那是外人想都無法想。
我能想到的情況,就好像煮熟的飯不想吃只好悶(燜)著,因為經濟決定命運,歪鍋配扁灶的兩湊合,新婦仔的命運純粹就是生產工具跟生育機器,不僅是啞巴夢見媽說不出的苦,家務跟農事沒做完被打被罵是常事,身疲加上心累,那就有如刀切口被滾水燙的痛上加痛,是臺灣女人最悲慘的命運。
蕭大姐當童養媳的日子沒多久,幸好她爸不想跟她絕緣,四處打聽把她要了回來,我跟蕭大姐的共同外表是囡仔癉,「癉」是形容瘦弱發育不良的小孩,有見識的長輩一看就知道這是鐵鍋裡的螺獅,體內的水深火熱就連親人都難以感同身受,蕭大姐說她一回到家就被同父異母的妹妹笑:別人是放屎,汝是放蝒蟲(蛔蟲)。
囡仔癉在成年之後,十之八九會變成新婦仔癉,臺灣人常說男生長到當兵,女生長到生孩子,新婦仔癉完全可以推翻這種說法,我小時候就曾看同伴拉出一大坨蕭大姐她妹說的蝒蟲,相較於手不動三寶的阿美,她每天都有空去奇怪怎麼抓不到近在眼前的太陽,有了一福想二福,有了肉吃嫌豆腐的,是全然體會不出蕭大姐每天有做不完家務,不僅沒空去好奇太陽如何跟時間賽跑,是人再怎麼轉都感到有四堵牆。
都說三個女人一台戲,在黃昏的公園裡,我們這齣野台戲雖不保證精彩但絕對值得品味,當年跟我一樣是囡仔癉的蕭大姐,她得每天搬凳子才夠得上大灶的邊,我煮的飯經常是米汁滴到了灶口還半生不熟,後來是多虧橫掃全臺的大同電鍋救了我,蕭大姐比我年長許多,自然沒我只搬了一年凳子去搆灶的幸運。
討飯的要趕場是因為分文沒有,蕭大姐被老爸帶回家之後的日子只比討飯好一些,雖然三餐不愁,她每天要煮十口人的飯,外加洗衣跟打掃,因為是庶出加上被母親棄養,雖然是在親爸家裡討生活,日子卻過得跟童養媳沒兩樣,蕭大姐的大娘在經過橫刀奪愛的刺激後,肚子很爭氣地連生了七個,蕭大姐說她的兩個弟弟是在她背上長大的,她能上學認字的機會就這麼長姊如母的沒了。
蕭大姐老家是做米粉的,她唯一能夠擺脫如同粗婢的日子只有嫁人,她的先生是大陸的富戶,抗戰時期還在學校讀書的少爺,被老師不知所以的趕上船,同學有的落海有的死在船艙,來台舉目無親只能當少年兵,他對蕭大姐是一見鍾情,拼命給蕭大姐寫情書,蕭大姐請人讀信後代筆回信,誰知「青鳥」寫著唸著竟然主動求婚,被拒後依然很有風度的好人做到底,是幫蕭大姐脫離苦海的恩人。
被國民政府以反攻大陸為由,不得隨便結婚的臺灣老兵,在政策沒變之前,他們的歸鄉路遙加上無後為大,那心情是糯米粥裡拌芡粉的愁(稠)上加愁,對外是老婆婆吃芋頭不出聲,對內是被封了窯口的磚,除了感覺人快要悶死,所謂的門當戶對是想都不敢想,娶細姨(小老婆)所生而且不識字的女人,稍有條件的男方早就打退堂鼓,況且還有國語跟閩南話雞同鴨講的鴻溝,蕭大姐命中注定要嫁的好男人是這麼說的:左鄰右舍都把妳的事講給我聽,我覺得妳跟我一樣可憐。
同是天涯淪落人結成的姻緣,那是絕對情比金石堅,蕭大姐的語文老師還要身兼數學老師,我能想像身揹著弟弟站上板凳掄鍋鏟的畫面,卻很難理解未嫁之前掌廚快二十年的她,竟然從沒經手錢財買過東西,蕭大姐的先生每天帶她上菜市場,手把手的教她加減,從蕭大姐能說出我聞所未聞的「武腯」,就知道她是個外公早死欠栽培。
婚後的蕭大姐跟先生白手起家,知道不能在籠子裡過日子,不久之後那將會是滿眼窟窿,不管是上山採果子還是進工廠,蕭大姐為了家業到處做女工,她生了兩男兩女,在兒女眼裡的「高度」依然沒半點增加,先生去世後她又得面對人生的新工課,有人說,嫁了人的女人要替男方擔一半的業,這個業還不完全是經濟因素,而是家親眷屬之間如何相處。
有形的家業是動產、不動產,人只要還活著,都不能鐵口直判那是身外物;無形的家業就是俗話說的: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蕭大姐的「家業」真的不輕,政府開放老兵回鄉探親後,她陪先生回老家,買了十個戒指準備要分送親人,後來發現不見了兩個,蕭大姐一度被枕邊人懷疑是賊,事後才知道是兩個侄子搞的鬼,不被最親的人相信還不是她最大的「工課」,蕭大姐的先生去世後她跟老二同住,是貨真價實的奶嬤,親手帶大三個孫子後媳婦就老問她:妳怎麼不去跟老大住?
蕭大姐替父家跟夫家貢獻了一輩子,到頭來卻活得像久病初癒的人全沒勁,她懷疑是不是因為沒了「剩餘價值」才會落得遭人嫌棄?老大脾氣不好,已經趕跑了一個老婆,要說兒子是媽媽上輩子的情人,這恐怖情人誰都怕,蕭大姐把她先生的退休俸全拿來支付三餐,沒有多餘的錢可以走馬看花四處玩,更別說是到外面住養老院,每天看著在家追劇用冷水發不了麵的媳婦臉色,誰都無法說出「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來自欺欺人。
拜電視八點檔之賜出現了「驚世媳婦」這個詞,是形容關門打財神,不知會自己害自己的無腦女人,娶了驚世媳婦的就如同焦贊找楊排風比武,對善使燒火棍的女人,自己永遠只有挨打的份兒,一世梟雄曹操遇到蔣幹是他倒大楣的開始,一中周瑜反間計,二中龐統連環計,蕭大姐沒曹操的聰明反被聰明誤,可遇到像判官的肚腹,一整副鬼心腸的「驚世媳婦」,她只能先學如何自處。
阿美不知從哪裡打聽來的好辦法,她幫蕭大姐出主意:妳在媳婦過生日時送她禮物,也許她就會慢慢想起妳對全家的付出,這一來就不會逼妳去跟老大住。
好在蕭大姐信佛有在聽經做早晚課,不愁沒暫時清心的時刻,我們雖是三教不同流,論虔誠是非她莫屬,相信以蕭大姐的忍術,再加上我們這幫如同螞蟥叮上鷺鷥腳,讓她難以脫身的同道在一旁鼎力支持,只能期待她那位踩著西瓜打排球,會推又很會滑的媳婦,能早日明白不孝父母的下場,不僅是近視眼生瞎子會一代不如一代,因為眼前的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未來所謂的家規,可能會熱湯泡雪花一下子全沒,最後就連想要抾人的死鳥(遺產),不花力氣就能得到好處的機會也都別想。
蕭大姐的人生,整個就是黃連燉豬頭,苦死那些個大嘴愛說的,誰都很難理解一個為家庭貢獻了一輩子,到老卻沒人理的老媽心裡多難受,蕭大姐努力做早晚課,就是不想變成老絲瓜瓤子,藉由信仰讓精神不致於空虛的活法,有人認為這是在月光下點彩燈好看不實用,我覺得蕭大姐很像閩南話說的:雨傘雖破,骨格原在。她很努力完成許多人好幾輩子要做的工課,雖然目前「布面」有些破損,無論如何,有結實的傘骨做基礎,來生定然會是一把能夠遮蔽更多人跟物,不怕烈日跟下雨,俗稱「五百萬」的大傘。
臺灣上了年紀的說「做工課」,不是單指學校的功課,還包括生活當中必須面對的工作或要事。
我最愛跟蕭大姐用閩南語交談,她有些遣辭用句在教育部編的《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完全查不到,這辭典分別列有全台十個腔調,我雖是集全台之大成的唯二(台南、高雄)混合腔,偶爾也會聽不懂蕭大姐的臺中偏漳(漳州音),我是耗子啃碟子滿嘴詞(瓷),再怎麼頭頭是道,也比不上她時不時給我的撞擊跟驚奇,讓我老想拉著耳朵擤鼻涕,每次見面就想跟她胡扯,經常學到連我那年過八旬就聰明絕「頂」的阿母沒教給我的「玉詔綸音」。
我們不是在半天雲裡拉家常的說空話,更不是啞巴跟我講說瞎子有看到的亂編造,俗話說:肉要爛在自己的鍋子裡。蕭大姐之所以忍不住要跟我分享她鍋裡燉的「東西」,是因為她老在三十晚上盼月亮,一心期待她的媳婦別再讓她沒指望。對一個年過八旬的老婦來說,老天爺給她人生最後的功課,就是常人最難做到圓滿的——厝內的工課,她的生命軌跡一般女人很難複刻,我雖然經常囿於隱私想冒充是棵蔬菜,偶爾還是忍不住會對她的絮絮家常有所反應。
不管是探討方言或閒聊,我跟蕭大姐一對上口就毫無扞格,用臺灣人普遍的說法就是:遇上了好人。蕭大姐常自謙是:林菝仔袂(不)上三界壇。意思是:低等人進不了高級社。這如同藥王爺的嘴,是吃盡了苦頭才說得出的話,我怎麼也不敢學豬八戒吃人蔘果,不分好壞地一口吞下,我為此挖空心思,準備跟她打一場很費心的戰爭,也就是把自己曾發生的糗事拿來聊以為樂。
我是想讓蕭大姐明白,腦袋裡裝的書越多,越可能像南瓜秧攀上了葫蘆藤,對簡單的事反而經常糾纏不清,我以為1300cc的車子,就代表上了高速公路可以開到時速130,沒常識的代價就是接了罰單貢獻了國庫;到了山裡偶爾會眼力不濟,把擋路的蛇看成是樹枝,我平日的習慣是把路中央的樹枝踢到邊坡,以免騎機車的因閃躲不及而犁田(摔車),幸好當天福至心靈,沒把土地公派來的手下給一腳踢開。民間普遍認為蛇是土地公的使者,我經常一看到就嚇得無法動彈,問了許多同樣也怕蛇的人,我才確定我牛鼻馬目(戇愚)的反應實屬正常。
蕭大姐自謙的林菝仔就是芭樂,芭樂是林菝仔去掉「林」之後的諧音,在有關水果的各種隱喻中可以名列前三,「芭樂歌」指的是很多人都會唱的歌,「香蕉你個芭樂」是代替不想說的髒話,「開芭樂票」是指空頭支票,這個對人的身心都大有裨益的水果,因為常見而被視為普通甚至是低看,小時候就聽大人說,有三種水果不能拿來拜拜:番茄、芭樂跟釋迦。
在日本治理臺灣以前,人們除了一大早會把屎尿往偏僻處倒,還把跑到田裡隨地大小便當作施肥,芭樂和番茄的籽都不容易消化,排泄出來後可能繼續生長,人們因此認為像芭樂、番茄的多籽水果,用來祭拜是對神明跟祖先不敬,釋迦除了外型像佛頭上的肉髻,而且還與釋迦牟尼佛的族名同音,總而言之,類似這種呂洞賓講故事的「神話」,蕭大姐跟阿美可都真是愛聽。
我認為很多的「神話」是在月亮下打牌,沾了神明的光,聽的人若能善體天心,那就不是無稽之談,我說:彰化有一座娘娘廟,老百姓就常拿自家種的芭樂去當供品,妳們說這娘娘多麼與時俱進多會體諒村民,人家生產的芭樂也真的很好吃,第一個拿去當供品的也說是娘娘給他託的夢。
要不是天快黑,蕭大姐擔心眼力不好走路回家會跌倒,我們是不會輕易結束這美好的交流,能讓人每次都有收穫的善知識誰都想跟她攀親戚,我懷疑在宋孝宗時,我跟蕭大姐說不定是三姓一家,可能來自同一個祖先,阿美還因此老拿西瓜皮搓澡,沒完沒了地笑我是在「半路認親情(親戚)」,這位常自誇撿到祖公仔屎,說分了多少財產的富家千金,她那滿身流溢的神氣,完全不輸戲台上的玉帝爺,當蕭大姐用「武腯」來形容阿美的胖大身材我就老想笑,覺得真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蕭大姐沒上過學不認識字,這在二戰結束前出生的那一輩很常見,大都跟悲慘的童年有關,蕭大姐的親生母親是小老婆,所謂一山不容二虎,說的是男人有膽把衙門口的兩尊獅子搬進家裡,一當主人不在家悲劇就很容易發生,蕭大姐她媽一氣之下帶她離家出走,沒多久就發現墊腳尖立正的日子沒法過,決定把她當「新婦仔」隨便送人自己好再嫁人。
新婦仔就是童養媳,沒有「仔」才是明媒正娶的媳婦,早年家境不好的人,會去跟比他日子更難過的人家討女兒回來養,等小孩長大後,通常選除夕夜讓兒子跟新婦仔圓房,這大船載太陽,免強度(渡)日的雙方,會有多少愛情跟親情作為婚姻的基礎,那是外人想都無法想。
我能想到的情況,就好像煮熟的飯不想吃只好悶(燜)著,因為經濟決定命運,歪鍋配扁灶的兩湊合,新婦仔的命運純粹就是生產工具跟生育機器,不僅是啞巴夢見媽說不出的苦,家務跟農事沒做完被打被罵是常事,身疲加上心累,那就有如刀切口被滾水燙的痛上加痛,是臺灣女人最悲慘的命運。
蕭大姐當童養媳的日子沒多久,幸好她爸不想跟她絕緣,四處打聽把她要了回來,我跟蕭大姐的共同外表是囡仔癉,「癉」是形容瘦弱發育不良的小孩,有見識的長輩一看就知道這是鐵鍋裡的螺獅,體內的水深火熱就連親人都難以感同身受,蕭大姐說她一回到家就被同父異母的妹妹笑:別人是放屎,汝是放蝒蟲(蛔蟲)。
囡仔癉在成年之後,十之八九會變成新婦仔癉,臺灣人常說男生長到當兵,女生長到生孩子,新婦仔癉完全可以推翻這種說法,我小時候就曾看同伴拉出一大坨蕭大姐她妹說的蝒蟲,相較於手不動三寶的阿美,她每天都有空去奇怪怎麼抓不到近在眼前的太陽,有了一福想二福,有了肉吃嫌豆腐的,是全然體會不出蕭大姐每天有做不完家務,不僅沒空去好奇太陽如何跟時間賽跑,是人再怎麼轉都感到有四堵牆。
都說三個女人一台戲,在黃昏的公園裡,我們這齣野台戲雖不保證精彩但絕對值得品味,當年跟我一樣是囡仔癉的蕭大姐,她得每天搬凳子才夠得上大灶的邊,我煮的飯經常是米汁滴到了灶口還半生不熟,後來是多虧橫掃全臺的大同電鍋救了我,蕭大姐比我年長許多,自然沒我只搬了一年凳子去搆灶的幸運。
討飯的要趕場是因為分文沒有,蕭大姐被老爸帶回家之後的日子只比討飯好一些,雖然三餐不愁,她每天要煮十口人的飯,外加洗衣跟打掃,因為是庶出加上被母親棄養,雖然是在親爸家裡討生活,日子卻過得跟童養媳沒兩樣,蕭大姐的大娘在經過橫刀奪愛的刺激後,肚子很爭氣地連生了七個,蕭大姐說她的兩個弟弟是在她背上長大的,她能上學認字的機會就這麼長姊如母的沒了。
蕭大姐老家是做米粉的,她唯一能夠擺脫如同粗婢的日子只有嫁人,她的先生是大陸的富戶,抗戰時期還在學校讀書的少爺,被老師不知所以的趕上船,同學有的落海有的死在船艙,來台舉目無親只能當少年兵,他對蕭大姐是一見鍾情,拼命給蕭大姐寫情書,蕭大姐請人讀信後代筆回信,誰知「青鳥」寫著唸著竟然主動求婚,被拒後依然很有風度的好人做到底,是幫蕭大姐脫離苦海的恩人。
被國民政府以反攻大陸為由,不得隨便結婚的臺灣老兵,在政策沒變之前,他們的歸鄉路遙加上無後為大,那心情是糯米粥裡拌芡粉的愁(稠)上加愁,對外是老婆婆吃芋頭不出聲,對內是被封了窯口的磚,除了感覺人快要悶死,所謂的門當戶對是想都不敢想,娶細姨(小老婆)所生而且不識字的女人,稍有條件的男方早就打退堂鼓,況且還有國語跟閩南話雞同鴨講的鴻溝,蕭大姐命中注定要嫁的好男人是這麼說的:左鄰右舍都把妳的事講給我聽,我覺得妳跟我一樣可憐。
同是天涯淪落人結成的姻緣,那是絕對情比金石堅,蕭大姐的語文老師還要身兼數學老師,我能想像身揹著弟弟站上板凳掄鍋鏟的畫面,卻很難理解未嫁之前掌廚快二十年的她,竟然從沒經手錢財買過東西,蕭大姐的先生每天帶她上菜市場,手把手的教她加減,從蕭大姐能說出我聞所未聞的「武腯」,就知道她是個外公早死欠栽培。
婚後的蕭大姐跟先生白手起家,知道不能在籠子裡過日子,不久之後那將會是滿眼窟窿,不管是上山採果子還是進工廠,蕭大姐為了家業到處做女工,她生了兩男兩女,在兒女眼裡的「高度」依然沒半點增加,先生去世後她又得面對人生的新工課,有人說,嫁了人的女人要替男方擔一半的業,這個業還不完全是經濟因素,而是家親眷屬之間如何相處。
有形的家業是動產、不動產,人只要還活著,都不能鐵口直判那是身外物;無形的家業就是俗話說的: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蕭大姐的「家業」真的不輕,政府開放老兵回鄉探親後,她陪先生回老家,買了十個戒指準備要分送親人,後來發現不見了兩個,蕭大姐一度被枕邊人懷疑是賊,事後才知道是兩個侄子搞的鬼,不被最親的人相信還不是她最大的「工課」,蕭大姐的先生去世後她跟老二同住,是貨真價實的奶嬤,親手帶大三個孫子後媳婦就老問她:妳怎麼不去跟老大住?
蕭大姐替父家跟夫家貢獻了一輩子,到頭來卻活得像久病初癒的人全沒勁,她懷疑是不是因為沒了「剩餘價值」才會落得遭人嫌棄?老大脾氣不好,已經趕跑了一個老婆,要說兒子是媽媽上輩子的情人,這恐怖情人誰都怕,蕭大姐把她先生的退休俸全拿來支付三餐,沒有多餘的錢可以走馬看花四處玩,更別說是到外面住養老院,每天看著在家追劇用冷水發不了麵的媳婦臉色,誰都無法說出「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來自欺欺人。
拜電視八點檔之賜出現了「驚世媳婦」這個詞,是形容關門打財神,不知會自己害自己的無腦女人,娶了驚世媳婦的就如同焦贊找楊排風比武,對善使燒火棍的女人,自己永遠只有挨打的份兒,一世梟雄曹操遇到蔣幹是他倒大楣的開始,一中周瑜反間計,二中龐統連環計,蕭大姐沒曹操的聰明反被聰明誤,可遇到像判官的肚腹,一整副鬼心腸的「驚世媳婦」,她只能先學如何自處。
阿美不知從哪裡打聽來的好辦法,她幫蕭大姐出主意:妳在媳婦過生日時送她禮物,也許她就會慢慢想起妳對全家的付出,這一來就不會逼妳去跟老大住。
好在蕭大姐信佛有在聽經做早晚課,不愁沒暫時清心的時刻,我們雖是三教不同流,論虔誠是非她莫屬,相信以蕭大姐的忍術,再加上我們這幫如同螞蟥叮上鷺鷥腳,讓她難以脫身的同道在一旁鼎力支持,只能期待她那位踩著西瓜打排球,會推又很會滑的媳婦,能早日明白不孝父母的下場,不僅是近視眼生瞎子會一代不如一代,因為眼前的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未來所謂的家規,可能會熱湯泡雪花一下子全沒,最後就連想要抾人的死鳥(遺產),不花力氣就能得到好處的機會也都別想。
蕭大姐的人生,整個就是黃連燉豬頭,苦死那些個大嘴愛說的,誰都很難理解一個為家庭貢獻了一輩子,到老卻沒人理的老媽心裡多難受,蕭大姐努力做早晚課,就是不想變成老絲瓜瓤子,藉由信仰讓精神不致於空虛的活法,有人認為這是在月光下點彩燈好看不實用,我覺得蕭大姐很像閩南話說的:雨傘雖破,骨格原在。她很努力完成許多人好幾輩子要做的工課,雖然目前「布面」有些破損,無論如何,有結實的傘骨做基礎,來生定然會是一把能夠遮蔽更多人跟物,不怕烈日跟下雨,俗稱「五百萬」的大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