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京城來的消息
秋後的氣溫涼爽宜人,打的糧食已經入囤,忙碌了一個秋天的沈家莊的農戶們,也難得的過上了幾天悠閒日子。
和其他人家的悠閒不同,沈安筠家過了秋收才算是迎來忙碌的季節。
沈安筠家做的是糧食生意,家裡有十二輛大車,由父親沈勝洲帶著人到其他地方收了糧食,回頭再賣給固定合作的糧店。
現在村裡跟著出去收糧食的有十五個人,每次出去都是每輛車跟一個人,照管騾子和貨物,車隊前面一人,後面一人,還有一人配合著沈勝洲調度整個車隊。
沈安筠的家在村口,院子寬敞得很,家裡十幾間的房子,有一半都是倉庫,後院還養了十幾頭騾子和兩匹馬。
明天是車隊出發的日子,跟車的人今天就過來了,大家把沈安筠圍了個水泄不通,詢問這次去收糧,車上裝什麼貨。
被十幾個彪形大漢圍著,沈安筠既不發急也不發怵,淡定得很,畢竟從小就是被這樣圍著長大的,這群人對於別人來說或許很有壓迫感,在沈安筠看來卻是再正常不過的體格。
「這次我們拉過去的是布匹,貨已經在倉庫了,大家明天直接裝車就成。」
沈家莊距離京城不遠,雖不屬於京郊,距離京城卻也只有一天的路程,沈家莊所處的豐漳縣物資可以說是非常豐富。
每次車隊出發去收糧,沈安筠都會根據要去的地方置辦好相應的貨物,到了當地直接就能出手,掙的利潤比糧食生意還可觀。
清亮的說話聲一出,讓大家為之一振。
一個滿臉絡腮鬍子的大漢就問:「之前不是說往那邊運食材嗎,怎麼變成布匹了?」
沈安筠笑了一下,「叔,拉食材哪有拉布匹省心。」
那大漢有些著急,「不是,我的意思是,布匹這個生意,妳談下來了?」
有那機靈人就說:「叔,瞧你這話問的,安筠要是談不下來,倉庫裡怎麼會有布?」
大漢撓了撓頭,嘿嘿笑著,說:「也對啊。」
機靈人就問沈安筠,「最近只顧得忙地裡的事了,竟然不知道妳已經把生意談下來了,到底怎麼談下來的啊?給我們說說唄。」
這人一提,大家也都紛紛附和,「對啊安筠,說說唄,那幾家幹染布的,可不會輕易賣給生客,這麼十幾車的貨,妳是怎麼談下來的?」
然而沈安筠只說是自己去的次數多了,最後才談下這一家。
至於真實的原因,她覺得還是等以後慢慢再說吧。
從第一次去談布匹生意被拒絕之後,沈安筠就一直在找會染布的老師傅,現在倉庫裡的布,就是自己染房裡染出來的。
其實開染房並不是不能見人的事,是因為自家開的這個染房要瞞著娘親。
娘親不讓自己再管外面的事,可是眼睜睜的看著發家的路子不走,真的不是自己的風格,現在事情做成了,只能先瞞著她,家裡只有自己和父親知道,當然也不能告訴村裡其他人。
院子另一邊的梧桐樹下,父親沈勝洲正和他從兄沈勝川坐在那裡說話。
兩兄弟年齡雖差了四五歲,關係卻是最好,沈勝川是殺豬的,身上自帶一股悍氣,當初沈安筠家剛幹糧食生意時,他擔心跟著兄弟出去的那些人到了外面不好管束,糧隊每次出發前他都會過來震懾一番,現在雖然早就沒了那種隱患,可每次出門前他還是會習慣性地過來一趟。
沈勝川看著和眾人一起說話的沈安筠,問坐在一旁的從弟,「你真的打算把咱們家安筠配給施行方家那個大小子?」
聽到要配閨女,沈勝洲的眉頭又不自覺地皺了起來,這恐怕是每個有閨女的父親最討厭的話題。
可再討厭,面對著從兄的問話,他還是回答道:「施家不算大族,族裡沒那麼多規矩,施行方那一家子,每天忙著填飽肚子的時間都不太夠,家裡更沒有那麼多規矩,安筠到了他家,比嫁到別家多少能自在些。」
沈勝洲的媳婦在生二女兒的時候傷了身子,當時大夫斷定以後很難再有子嗣,於是沈勝洲就把長女沈安筠當兒子養,準備以後讓閨女招個女婿,頂住門庭。
誰能想得到,後來他媳婦不但又生了個閨女,下面還接連生了兩個兒子,這讓沈勝洲不得不改了讓閨女招女婿的想法。
可是沈安筠被當成男孩子養到十二歲,別說沈家莊的少年,就連整個豐漳縣,比她優秀的少年郎都難找出來幾個!
這就導致了三年來,沈勝洲都沒找到合適的女婿人選。
自家閨女能力太強,那些家裡兒子優秀的,擔心自己閨女嫁過去壓過他家兒子。
沈勝洲心想,優秀的不成,找個一般差不多的,自家閨女嫁過去後繼續當家,也不是不行。
可誰知道,那樣的人家,孩子不夠優秀也是家庭的原因,他們一邊貪圖自家閨女的能力,一邊又說什麼女子最好還是在家相夫教子,不能讓別人知道家裡女人摻和了外面的事。
別人只要有一點挑揀自家閨女,沈勝洲就氣得不行,覺得找這樣的人家,還不如直接找那些真的規矩大的人家。
可是真把閨女嫁到規矩大的人家,沈勝洲又哪裡捨得?
挑挑揀揀,從沈安筠十二歲,一直到現在她十五歲,愣是沒有一個讓沈勝洲滿意的,直到村裡和沈安筠同齡的姑娘們都開始出嫁了,沈勝洲再捨不得,也不得不認真了起來。
他心想,既然那些和自家條件差不多的人家都不行,那我就找一個條件不好的人家,只要有人,我閨女嫁過去就能把他們家的日子過起來。
不說閨女以後自己掙起來的家業,就只憑著她帶過去的嫁妝,還有什麼不能當家的道理?
於是沈勝洲就看中了同村、一個家裡有五個兒子,卻連十畝地都沒有的施家。
沈勝川看向人群中的施傳豐,高大健壯的小夥子,模樣長得也周正,除了家裡窮了點,別的……也還算是個能嫁的人。
「準備啥時候定下來?」
提到定下來,沈勝洲就覺得割肉的疼,「再看看吧,看完了再說。」
沈勝川就笑他,「這小子就在咱們眼皮底下長大的,最是忠厚老實,你還有什麼沒看清的。」
沈勝洲搖頭道:「這可說不準,他在外面表現的是不錯,可誰知道以後成了親會是什麼樣子呢。」
沈勝川一想也對,自家那兩個姑爺不就是例子嗎?成親前也是沒少打聽了,可是成親後,多少還是有讓人不滿意的地方。
這麼一想,他也跟著皺起了眉頭,「咱們把閨女送到別人家,真是再小心謹慎也不為過!」
沈安筠把自己編撰的談生意經過說完,就帶著眾人去了梧桐樹那邊。
沈勝洲早已結束剛才的話題,等閨女帶著人過來,就說起了出門後的注意事項,說完又挨個的說起了出去後每個人需要負責的事。
在說到施傳豐的時候,沈安筠和看之前那些人一樣,只看了他一眼就移開了目光。
父親想給自己定下施傳豐,沈安筠是知道的,她對施傳豐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當然,她對別人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
其實在沈安筠看來,只要嫁個不過分管束自己的人家就行,至於嫁給誰,倒沒父親那麼糾結。
嫁誰不是嫁呢?男人,遠遠沒有事業吸引人。
聽父親交代完,沈安筠就去了廚房,每次出去收糧食,大家聚過來,都會在家裡吃頓飯。
鍋裡燉的肉已經差不多了,香味撲鼻,母親程敏正在另一個灶上炒菜,二妹沈雯可在案板上切菜。
程敏見沈安筠進了廚房,直接往外攆,「這裡用不著妳,廚房嗆得慌,趕緊出去吧。」
沈安筠沒出去,直接淨了手,說:「我搭把手還能快一點,不能您在廚房嗆著,我在外面自在啊。」說完,她就把摘好的菜放在水盆裡,開始清洗。
沈安筠被當男孩子養大,小時候就沒進過廚房,這幾年雖然也學了女孩子都應該會的東西,到現在也只能算是會,和幹習慣的人比起來,還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她一邊洗菜,一邊想著怎麼勸母親同意給家裡添一房下人,把大家都從這可惡的家務中解脫出來。
母親雖然身體不好,灶上功夫卻沒丟,二妹手下也不慢,沒等沈安筠想出來怎麼勸,二妹已經把她洗菜的活接了過去,幾下就把菜洗了出來,又沖了一遍,直接拿到桌子上切好。
那邊,程敏也把剛才切好的菜炒了出來,俐落地把鍋刷了,開始炒最後這道菜。
飯既然都做好了,那就往外端吧。
秋天的天氣,直接在院子的梧桐樹下擺了兩張桌子,那些年輕的小夥子見開始往外端菜倒也挺有眼色,一個個都跟著幫忙,沒兩趟,兩張桌子就擺滿了。
因為都是自己村裡人,不是長輩就是從小一起玩的,程敏也就沒管著,還是讓沈安筠在院子裡和他們一起吃飯。
和在廚房時的笨拙不同,在飯桌上的沈安筠可靈活多了,先給兩張桌上的長輩倒酒、敬酒,再和大家說起外面的事,說話做事進退有度,身上不見一絲在廚房時的笨拙。
因為明天就出發了,所以大家都沒多喝,不過氣氛卻很好。
正熱熱鬧鬧的吃著飯,大門口突然傳來一句——
「是沈勝洲家嗎?」
沈安筠應了聲,「是。」
於是一個二十多歲的男子就來到了院子裡。
沈勝洲問:「我就是沈勝洲,你有什麼事嗎?」
那人道:「我是隔壁王家屯的,受沈安銳所託,來給您送個信。」
話說完,院子裡的人都看向沈安銳他爹沈勝川,大家都好奇,安銳是不是交代錯人了?
沈安筠從那人手裡接過信,道了一聲謝,看信封上是沈安銳的筆跡,也確實是給父親的,這才把信送到父親手裡。
沈勝洲拆開信,剛看了幾行,猛地一下就站了起來。
程敏在屋裡領著幾個孩子吃飯,院子裡的動靜也都知道,在聽到是來給沈勝洲送信的時候,她也出來了。
見沈勝洲看了信就猛地站起來,她心裡就咯噔一下,幾步來到他跟前,問:「當家的,出什麼事了?」
沈勝洲知道自己沒穩住,露了異樣,現在想搪塞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只能照實說:「黃元冬黃大人因為頂撞皇上,全家都被下了大獄!」
程敏聽完腦子轟的一聲,人就懵了,如果不是沈安筠及時扶住,得直接栽到地上。
沈安筠扶著母親坐下,掐了人中,程敏這口氣才喘了過來,然後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程敏十歲時和母親去外婆家的路上,被幾個人販子給搶了去,幸遇黃元冬的母親進京,這才獲救。
程敏感恩,每年都會去給黃老夫人請安,今年正準備這一趟出車回來就去看望老夫人,沒想到老人家富貴了一輩子,臨老竟然被下了大獄。
沈安筠就問父親,「信上還寫了什麼?」
沈勝洲搖頭,「安銳聽到這個消息就寫了信過來,其他的並未多說。」
沈安筠便安慰母親,「黃大人是皇上近臣,聖上只是把人下了大獄,再往後估計也不會再降罪,我這就帶足了銀子去京城,不管怎麼說也不會讓老夫人在獄中受罪。」
程敏雖然心裡著急,卻也知道自家現在只能做到這些,也顧不得哭了,趕緊進屋收拾東西去了。
沈勝洲不放心閨女,可是車隊明天就出發,自己是必須跟著的,只能安排同族裡的一個侄子跟著。
沈安筠讓那位族兄先趕緊再吃點飯,自己去後院把馬牽了出來,又進屋拿了東西,出來後和族兄直接上馬,告別父母直接奔著京城而去。
京城外的大道上,夕陽的餘暉灑在上面,無端的添了一絲金色,杜鈺竹坐在馬車裡,一邊悠閒的喝了口果酒,一邊欣賞這短暫的夕陽美景。
前世的杜鈺竹,對外扮演了十多年的紈褲,每天不是去玩樂,就是在去玩樂的路上。
其實腦子裡無時無刻不裝著其他事,多少次路上的風光都被自己忽略了。
品完一杯,再抬頭,就見餘暉中有兩人騎著馬向這邊奔馳而來。
這裡已接近城門,再近前,那兩人也放慢了速度。
杜鈺竹一開始以為是兩個青年男子,直到兩人緩緩靠近,他才發現前面那位穿烏青色衣服的少年,原來是一位少女。
也不是杜鈺竹男女不分,實在是剛才離得遠,沈安筠今天穿的又是男裝,遠處看著就是妥妥的一位少年郎。
不過她今日出門太急,並未特意掩蓋女性特徵,離得近了,不管是瓷白的肌膚還是秀美的五官,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出她的真實性別。
沈安筠放慢了馬速,排在一輛馬車後面,馬車一天的路程,兩人快馬半天就到了。
族兄擔心她身體吃不消,沈安筠只笑了笑,「只是半天,還能撐得住,今天趕在城門關閉之前進去,能儘早知道更多的消息,方便安排明日行程。」
杜鈺竹透過紗窗看後面的女孩,不可否認她絕對是個美人,可人家自遠處打馬而來,身體應該並不嬌弱,近到跟前更能發現她眼神堅定,笑著和身邊的男子說話時透出一種果敢和堅韌,讓人覺得比她的美貌還要吸引人。
杜鈺竹知道一直盯著人家瞧實在太過失禮,於是低下頭為自己又斟了一杯酒。
沈安筠總感覺被人注視著,這才突然想到今天出門急,樣貌上沒有做掩飾,便趕緊向四周觀察。
京城外的大路上周圍並無建築,道路兩旁沒什麼人,前面排隊入城的隊伍也沒有人往後看,唯有自己前面的馬車裡坐著個人。
沈安筠透過紗窗往裡看,一位身穿藕色偏白綢衣、年齡不到弱冠的男子正坐在馬車裡垂首斟酒,白淨的皮膚、墨色的頭髮,哪怕是微低著頭,也能看出五官很是出彩。
沈安筠也算經常出門,這樣好樣貌的男子卻也不多見。
她覺得剛才那道強烈的視線應該不是他,畢竟相貌好的人家裡的人長得都不會差,在外見到樣貌出眾的人,實不必逮著人家猛瞧。
看了一圈也沒發現特殊的人,沈安筠懷疑自己有些多疑了,可母親年少時的教訓畢竟還在,不小心不行。
沈安筠這樣想真不是自戀,實在是父母長相都出眾,她又像是挑著父母的優勢長似的,小時候當男孩子養,摔打著長大還不顯。
但這兩年哪怕是穿男裝也掩蓋不住相貌上的出眾,每次出門都不得不把眉毛畫粗、皮膚擦黑,畢竟沒有一定的實力,頂著這樣的樣貌出門,實在太過危險。
沈安筠進了城門,先找了個客棧把自己收拾了一番,這才帶著族兄出門去找沈安銳。
沈安銳是沈勝川的次子,因為要把殺豬的營生傳給長子,沈勝川就多方託人,把次子送到了京城四季酒樓裡學藝。
沈安銳打小就機靈,又有天賦,頗得師傅喜歡,他從十二歲出來做學徒,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年功夫,但現在已經做到二把手了。
沈安筠到的時候,沈安銳剛從外面打探完消息回來。
見了面,沈安筠也沒說啥客氣話,直接問:「二哥,人現在關到哪了,允許探望嗎?」
因著兩家關係走得近,兩人又只差兩歲,小時候沈安筠都是沈安銳領著玩的。
沈安銳就道:「黃大人是不能見的,女眷那邊倒是聽說可以往裡送東西,想見面應該不難。」
沈安筠一聽就苦笑道:「我怎麼敢奢望能見到黃大人呢!只要女監能送進去東西,見一見老夫人就行。」
秋後的氣溫涼爽宜人,打的糧食已經入囤,忙碌了一個秋天的沈家莊的農戶們,也難得的過上了幾天悠閒日子。
和其他人家的悠閒不同,沈安筠家過了秋收才算是迎來忙碌的季節。
沈安筠家做的是糧食生意,家裡有十二輛大車,由父親沈勝洲帶著人到其他地方收了糧食,回頭再賣給固定合作的糧店。
現在村裡跟著出去收糧食的有十五個人,每次出去都是每輛車跟一個人,照管騾子和貨物,車隊前面一人,後面一人,還有一人配合著沈勝洲調度整個車隊。
沈安筠的家在村口,院子寬敞得很,家裡十幾間的房子,有一半都是倉庫,後院還養了十幾頭騾子和兩匹馬。
明天是車隊出發的日子,跟車的人今天就過來了,大家把沈安筠圍了個水泄不通,詢問這次去收糧,車上裝什麼貨。
被十幾個彪形大漢圍著,沈安筠既不發急也不發怵,淡定得很,畢竟從小就是被這樣圍著長大的,這群人對於別人來說或許很有壓迫感,在沈安筠看來卻是再正常不過的體格。
「這次我們拉過去的是布匹,貨已經在倉庫了,大家明天直接裝車就成。」
沈家莊距離京城不遠,雖不屬於京郊,距離京城卻也只有一天的路程,沈家莊所處的豐漳縣物資可以說是非常豐富。
每次車隊出發去收糧,沈安筠都會根據要去的地方置辦好相應的貨物,到了當地直接就能出手,掙的利潤比糧食生意還可觀。
清亮的說話聲一出,讓大家為之一振。
一個滿臉絡腮鬍子的大漢就問:「之前不是說往那邊運食材嗎,怎麼變成布匹了?」
沈安筠笑了一下,「叔,拉食材哪有拉布匹省心。」
那大漢有些著急,「不是,我的意思是,布匹這個生意,妳談下來了?」
有那機靈人就說:「叔,瞧你這話問的,安筠要是談不下來,倉庫裡怎麼會有布?」
大漢撓了撓頭,嘿嘿笑著,說:「也對啊。」
機靈人就問沈安筠,「最近只顧得忙地裡的事了,竟然不知道妳已經把生意談下來了,到底怎麼談下來的啊?給我們說說唄。」
這人一提,大家也都紛紛附和,「對啊安筠,說說唄,那幾家幹染布的,可不會輕易賣給生客,這麼十幾車的貨,妳是怎麼談下來的?」
然而沈安筠只說是自己去的次數多了,最後才談下這一家。
至於真實的原因,她覺得還是等以後慢慢再說吧。
從第一次去談布匹生意被拒絕之後,沈安筠就一直在找會染布的老師傅,現在倉庫裡的布,就是自己染房裡染出來的。
其實開染房並不是不能見人的事,是因為自家開的這個染房要瞞著娘親。
娘親不讓自己再管外面的事,可是眼睜睜的看著發家的路子不走,真的不是自己的風格,現在事情做成了,只能先瞞著她,家裡只有自己和父親知道,當然也不能告訴村裡其他人。
院子另一邊的梧桐樹下,父親沈勝洲正和他從兄沈勝川坐在那裡說話。
兩兄弟年齡雖差了四五歲,關係卻是最好,沈勝川是殺豬的,身上自帶一股悍氣,當初沈安筠家剛幹糧食生意時,他擔心跟著兄弟出去的那些人到了外面不好管束,糧隊每次出發前他都會過來震懾一番,現在雖然早就沒了那種隱患,可每次出門前他還是會習慣性地過來一趟。
沈勝川看著和眾人一起說話的沈安筠,問坐在一旁的從弟,「你真的打算把咱們家安筠配給施行方家那個大小子?」
聽到要配閨女,沈勝洲的眉頭又不自覺地皺了起來,這恐怕是每個有閨女的父親最討厭的話題。
可再討厭,面對著從兄的問話,他還是回答道:「施家不算大族,族裡沒那麼多規矩,施行方那一家子,每天忙著填飽肚子的時間都不太夠,家裡更沒有那麼多規矩,安筠到了他家,比嫁到別家多少能自在些。」
沈勝洲的媳婦在生二女兒的時候傷了身子,當時大夫斷定以後很難再有子嗣,於是沈勝洲就把長女沈安筠當兒子養,準備以後讓閨女招個女婿,頂住門庭。
誰能想得到,後來他媳婦不但又生了個閨女,下面還接連生了兩個兒子,這讓沈勝洲不得不改了讓閨女招女婿的想法。
可是沈安筠被當成男孩子養到十二歲,別說沈家莊的少年,就連整個豐漳縣,比她優秀的少年郎都難找出來幾個!
這就導致了三年來,沈勝洲都沒找到合適的女婿人選。
自家閨女能力太強,那些家裡兒子優秀的,擔心自己閨女嫁過去壓過他家兒子。
沈勝洲心想,優秀的不成,找個一般差不多的,自家閨女嫁過去後繼續當家,也不是不行。
可誰知道,那樣的人家,孩子不夠優秀也是家庭的原因,他們一邊貪圖自家閨女的能力,一邊又說什麼女子最好還是在家相夫教子,不能讓別人知道家裡女人摻和了外面的事。
別人只要有一點挑揀自家閨女,沈勝洲就氣得不行,覺得找這樣的人家,還不如直接找那些真的規矩大的人家。
可是真把閨女嫁到規矩大的人家,沈勝洲又哪裡捨得?
挑挑揀揀,從沈安筠十二歲,一直到現在她十五歲,愣是沒有一個讓沈勝洲滿意的,直到村裡和沈安筠同齡的姑娘們都開始出嫁了,沈勝洲再捨不得,也不得不認真了起來。
他心想,既然那些和自家條件差不多的人家都不行,那我就找一個條件不好的人家,只要有人,我閨女嫁過去就能把他們家的日子過起來。
不說閨女以後自己掙起來的家業,就只憑著她帶過去的嫁妝,還有什麼不能當家的道理?
於是沈勝洲就看中了同村、一個家裡有五個兒子,卻連十畝地都沒有的施家。
沈勝川看向人群中的施傳豐,高大健壯的小夥子,模樣長得也周正,除了家裡窮了點,別的……也還算是個能嫁的人。
「準備啥時候定下來?」
提到定下來,沈勝洲就覺得割肉的疼,「再看看吧,看完了再說。」
沈勝川就笑他,「這小子就在咱們眼皮底下長大的,最是忠厚老實,你還有什麼沒看清的。」
沈勝洲搖頭道:「這可說不準,他在外面表現的是不錯,可誰知道以後成了親會是什麼樣子呢。」
沈勝川一想也對,自家那兩個姑爺不就是例子嗎?成親前也是沒少打聽了,可是成親後,多少還是有讓人不滿意的地方。
這麼一想,他也跟著皺起了眉頭,「咱們把閨女送到別人家,真是再小心謹慎也不為過!」
沈安筠把自己編撰的談生意經過說完,就帶著眾人去了梧桐樹那邊。
沈勝洲早已結束剛才的話題,等閨女帶著人過來,就說起了出門後的注意事項,說完又挨個的說起了出去後每個人需要負責的事。
在說到施傳豐的時候,沈安筠和看之前那些人一樣,只看了他一眼就移開了目光。
父親想給自己定下施傳豐,沈安筠是知道的,她對施傳豐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當然,她對別人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
其實在沈安筠看來,只要嫁個不過分管束自己的人家就行,至於嫁給誰,倒沒父親那麼糾結。
嫁誰不是嫁呢?男人,遠遠沒有事業吸引人。
聽父親交代完,沈安筠就去了廚房,每次出去收糧食,大家聚過來,都會在家裡吃頓飯。
鍋裡燉的肉已經差不多了,香味撲鼻,母親程敏正在另一個灶上炒菜,二妹沈雯可在案板上切菜。
程敏見沈安筠進了廚房,直接往外攆,「這裡用不著妳,廚房嗆得慌,趕緊出去吧。」
沈安筠沒出去,直接淨了手,說:「我搭把手還能快一點,不能您在廚房嗆著,我在外面自在啊。」說完,她就把摘好的菜放在水盆裡,開始清洗。
沈安筠被當男孩子養大,小時候就沒進過廚房,這幾年雖然也學了女孩子都應該會的東西,到現在也只能算是會,和幹習慣的人比起來,還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她一邊洗菜,一邊想著怎麼勸母親同意給家裡添一房下人,把大家都從這可惡的家務中解脫出來。
母親雖然身體不好,灶上功夫卻沒丟,二妹手下也不慢,沒等沈安筠想出來怎麼勸,二妹已經把她洗菜的活接了過去,幾下就把菜洗了出來,又沖了一遍,直接拿到桌子上切好。
那邊,程敏也把剛才切好的菜炒了出來,俐落地把鍋刷了,開始炒最後這道菜。
飯既然都做好了,那就往外端吧。
秋天的天氣,直接在院子的梧桐樹下擺了兩張桌子,那些年輕的小夥子見開始往外端菜倒也挺有眼色,一個個都跟著幫忙,沒兩趟,兩張桌子就擺滿了。
因為都是自己村裡人,不是長輩就是從小一起玩的,程敏也就沒管著,還是讓沈安筠在院子裡和他們一起吃飯。
和在廚房時的笨拙不同,在飯桌上的沈安筠可靈活多了,先給兩張桌上的長輩倒酒、敬酒,再和大家說起外面的事,說話做事進退有度,身上不見一絲在廚房時的笨拙。
因為明天就出發了,所以大家都沒多喝,不過氣氛卻很好。
正熱熱鬧鬧的吃著飯,大門口突然傳來一句——
「是沈勝洲家嗎?」
沈安筠應了聲,「是。」
於是一個二十多歲的男子就來到了院子裡。
沈勝洲問:「我就是沈勝洲,你有什麼事嗎?」
那人道:「我是隔壁王家屯的,受沈安銳所託,來給您送個信。」
話說完,院子裡的人都看向沈安銳他爹沈勝川,大家都好奇,安銳是不是交代錯人了?
沈安筠從那人手裡接過信,道了一聲謝,看信封上是沈安銳的筆跡,也確實是給父親的,這才把信送到父親手裡。
沈勝洲拆開信,剛看了幾行,猛地一下就站了起來。
程敏在屋裡領著幾個孩子吃飯,院子裡的動靜也都知道,在聽到是來給沈勝洲送信的時候,她也出來了。
見沈勝洲看了信就猛地站起來,她心裡就咯噔一下,幾步來到他跟前,問:「當家的,出什麼事了?」
沈勝洲知道自己沒穩住,露了異樣,現在想搪塞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只能照實說:「黃元冬黃大人因為頂撞皇上,全家都被下了大獄!」
程敏聽完腦子轟的一聲,人就懵了,如果不是沈安筠及時扶住,得直接栽到地上。
沈安筠扶著母親坐下,掐了人中,程敏這口氣才喘了過來,然後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程敏十歲時和母親去外婆家的路上,被幾個人販子給搶了去,幸遇黃元冬的母親進京,這才獲救。
程敏感恩,每年都會去給黃老夫人請安,今年正準備這一趟出車回來就去看望老夫人,沒想到老人家富貴了一輩子,臨老竟然被下了大獄。
沈安筠就問父親,「信上還寫了什麼?」
沈勝洲搖頭,「安銳聽到這個消息就寫了信過來,其他的並未多說。」
沈安筠便安慰母親,「黃大人是皇上近臣,聖上只是把人下了大獄,再往後估計也不會再降罪,我這就帶足了銀子去京城,不管怎麼說也不會讓老夫人在獄中受罪。」
程敏雖然心裡著急,卻也知道自家現在只能做到這些,也顧不得哭了,趕緊進屋收拾東西去了。
沈勝洲不放心閨女,可是車隊明天就出發,自己是必須跟著的,只能安排同族裡的一個侄子跟著。
沈安筠讓那位族兄先趕緊再吃點飯,自己去後院把馬牽了出來,又進屋拿了東西,出來後和族兄直接上馬,告別父母直接奔著京城而去。
京城外的大道上,夕陽的餘暉灑在上面,無端的添了一絲金色,杜鈺竹坐在馬車裡,一邊悠閒的喝了口果酒,一邊欣賞這短暫的夕陽美景。
前世的杜鈺竹,對外扮演了十多年的紈褲,每天不是去玩樂,就是在去玩樂的路上。
其實腦子裡無時無刻不裝著其他事,多少次路上的風光都被自己忽略了。
品完一杯,再抬頭,就見餘暉中有兩人騎著馬向這邊奔馳而來。
這裡已接近城門,再近前,那兩人也放慢了速度。
杜鈺竹一開始以為是兩個青年男子,直到兩人緩緩靠近,他才發現前面那位穿烏青色衣服的少年,原來是一位少女。
也不是杜鈺竹男女不分,實在是剛才離得遠,沈安筠今天穿的又是男裝,遠處看著就是妥妥的一位少年郎。
不過她今日出門太急,並未特意掩蓋女性特徵,離得近了,不管是瓷白的肌膚還是秀美的五官,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出她的真實性別。
沈安筠放慢了馬速,排在一輛馬車後面,馬車一天的路程,兩人快馬半天就到了。
族兄擔心她身體吃不消,沈安筠只笑了笑,「只是半天,還能撐得住,今天趕在城門關閉之前進去,能儘早知道更多的消息,方便安排明日行程。」
杜鈺竹透過紗窗看後面的女孩,不可否認她絕對是個美人,可人家自遠處打馬而來,身體應該並不嬌弱,近到跟前更能發現她眼神堅定,笑著和身邊的男子說話時透出一種果敢和堅韌,讓人覺得比她的美貌還要吸引人。
杜鈺竹知道一直盯著人家瞧實在太過失禮,於是低下頭為自己又斟了一杯酒。
沈安筠總感覺被人注視著,這才突然想到今天出門急,樣貌上沒有做掩飾,便趕緊向四周觀察。
京城外的大路上周圍並無建築,道路兩旁沒什麼人,前面排隊入城的隊伍也沒有人往後看,唯有自己前面的馬車裡坐著個人。
沈安筠透過紗窗往裡看,一位身穿藕色偏白綢衣、年齡不到弱冠的男子正坐在馬車裡垂首斟酒,白淨的皮膚、墨色的頭髮,哪怕是微低著頭,也能看出五官很是出彩。
沈安筠也算經常出門,這樣好樣貌的男子卻也不多見。
她覺得剛才那道強烈的視線應該不是他,畢竟相貌好的人家裡的人長得都不會差,在外見到樣貌出眾的人,實不必逮著人家猛瞧。
看了一圈也沒發現特殊的人,沈安筠懷疑自己有些多疑了,可母親年少時的教訓畢竟還在,不小心不行。
沈安筠這樣想真不是自戀,實在是父母長相都出眾,她又像是挑著父母的優勢長似的,小時候當男孩子養,摔打著長大還不顯。
但這兩年哪怕是穿男裝也掩蓋不住相貌上的出眾,每次出門都不得不把眉毛畫粗、皮膚擦黑,畢竟沒有一定的實力,頂著這樣的樣貌出門,實在太過危險。
沈安筠進了城門,先找了個客棧把自己收拾了一番,這才帶著族兄出門去找沈安銳。
沈安銳是沈勝川的次子,因為要把殺豬的營生傳給長子,沈勝川就多方託人,把次子送到了京城四季酒樓裡學藝。
沈安銳打小就機靈,又有天賦,頗得師傅喜歡,他從十二歲出來做學徒,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年功夫,但現在已經做到二把手了。
沈安筠到的時候,沈安銳剛從外面打探完消息回來。
見了面,沈安筠也沒說啥客氣話,直接問:「二哥,人現在關到哪了,允許探望嗎?」
因著兩家關係走得近,兩人又只差兩歲,小時候沈安筠都是沈安銳領著玩的。
沈安銳就道:「黃大人是不能見的,女眷那邊倒是聽說可以往裡送東西,想見面應該不難。」
沈安筠一聽就苦笑道:「我怎麼敢奢望能見到黃大人呢!只要女監能送進去東西,見一見老夫人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