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舅母來做客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偶爾發出幾聲淒厲的鳴叫,在充斥血色的夜裡越發顯得滲人。
一個瘦弱的小姑娘蜷縮在狹窄逼仄的木櫃裡,透過櫃門的縫隙往外看去,只見陳設精緻的房間內,四五個身穿黑衣的彪形男子手持刀劍,將一對只穿著白色裡衣的中年夫婦逼至木櫃前。
那刀鋒猶自滴著刺目的鮮血,小姑娘緊緊地咬著自己的唇,紅著眼眶,不敢發出一丁點兒的聲響。
忽而,黑衣人手起刀落,淒厲的尖叫聲響起,小姑娘雙目瞳孔瞬間睜大,半晌後,她呆呆地撫上自己的臉頰,指尖的觸感滾燙而黏膩。
「匡」的一聲,隨即光亮襲來,小姑娘驚恐抬頭,恰對上一雙泛著冷光的鳳眸。
被那雙眼睛如此注視著,小姑娘只覺得自己和不遠處地上躺著、死不瞑目的年輕夫婦一樣。
「妳很害怕?」
仿若數九寒雪的聲音響起,小姑娘臉色刷白,下意識地往後縮了縮,可是後背一下子就抵上了木櫃,再無退路。
「呵,啞巴了?」
那人的話音剛落,手中握著的劍便挽了一個漂亮而又凌厲的劍花,直直地朝櫃子裡蜷縮成一團的小姑娘刺來……
「姑娘,姑娘!」
一陣焦急的呼喚聲傳來,容嬿寧緩緩地睜開眼睛,入目是熟悉的鵝黃色繡著蘭草的帳頂,面上哪裡還有半分血色。
她微微撇過頭,看見榻邊傾著身子、滿臉擔憂的婢女,扯出一抹淡淡的笑,「天亮了?」
那婢女一邊扶著她起身,一邊輕聲道:「已經卯時末了,姑娘可是又被魘住了?」
聞言,容嬿寧臉色又白了幾分,卻只道:「該去給母親請安了。」見婢女張口還欲說話,她立即笑了笑,「檀香,我昨日繡完的抹額呢?」
「奴婢都給姑娘好好收著呢。」仔細地覷著自家姑娘的臉色,見她瑩白的小臉上慢慢恢復了些血色,檀香才稍稍安下心來,伺候著人洗漱更衣,又忍不住小聲念叨,「如今春暮夏初,天氣反覆,姑娘身子弱,總該多注意些。前幾日才見著睡得安穩了幾分,倒為著一條抹額勞神費心。莫怪奴婢多嘴,那些針線活又哪裡急在這一時半會兒。」
一針一線費盡心神,可在旁人眼中卻從來算不得什麼,雖不至於棄若敝屣,但也不曾珍視半分。
這些話檀香說不出口,只能幽幽地歎了口氣,加快了手裡的動作。
等主僕二人收拾妥當到了主院時,只見昔日清淨的院落這會兒正格外熱鬧,站在院門口便能聽見屋內傳來的說話聲。
守在廊簷下的婆子看見容嬿寧,挑了挑眉,起身迎上來將人攔住,壓低聲音道:「夫人正在見客呢,二姑娘還是晚些時辰再過來吧。」說完,也不拿眼去看容嬿寧的反應,只不住地搖著手裡的扇子。
雖只是初夏,但空氣中的熱意卻惱人得很。
檀香看了看漸漸升起來的日頭,又看了看自家姑娘氣喘吁吁的嬌弱模樣,忍不住小聲道:「方大娘,再折騰一來回,姑娘的身子哪裡禁受得住,您就勞累些,進去通稟一聲。」
「妳這丫頭聽不明白話呢。」方婆子翻了個白眼,沒好氣地道,「裡頭是打京城裡來的貴人,沒有夫人召喚,哪個敢進去打擾。」說著,她看向面色蒼白的容嬿寧,「有這說話的功夫,二姑娘不如尋一僻靜清涼的地兒歇歇。」
容嬿寧拉住還想說話的檀香,幾不可見地朝她搖了搖頭,而後才迎上方婆子的目光,輕柔柔一笑,「如此,我一會兒再來與母親請安。」
她的話音才剛落,臺階上正屋門口的珠簾便被人從內挑起,清脆的聲音響起又落下,一個身穿桃紅夾襖杏色褶裙的丫鬟面上攢著笑走了出來。
「二姑娘。」那丫鬟輕笑著喚了一聲,圓乎乎的臉上一片親和之意,「夫人正要奴婢去尋您,可巧您就來了,倒省得奴婢走一趟了。」
這是容夫人身邊的心腹大丫鬟,名喚翠聲。
方婆子見她出來相迎,有些詫異地看了一眼身旁的容嬿寧,心下微微納罕,夫人平日裡最懶怠見這一位,怎的今兒卻惦記起來了?
容嬿寧也有些意外,一雙杏眸微微睜大,水盈盈的,落入翠聲的眼中,教她抿唇微微一笑。
她一邊打簾請人進屋,一邊將聲音壓得極低,在容嬿寧與自己擦身而過時,小聲地道:「姑娘莫怕。」
容嬿寧輕輕頷首,邁步進屋,繞過落地的山水屏風,只聞得一陣環佩輕響,裹挾著馥郁的脂粉香味而來,還不及回神,她便被人拉住了手。
「這就是寧兒了?」
容嬿寧抬頭,眼前的婦人約莫四十出頭的模樣,一身錦繡華裳,滿頭珠玉翡翠,說話時丹鳳眼眼尾挑起,眼底笑意點點,可饒是這婦人看起來面善,她還是有些不安,下意識地朝容夫人望去。
容夫人端坐上首,手裡的佛珠微動,雖未抬眼迎上容嬿寧的視線,但還是不疾不徐地開了口,「這是妳的舅母,還不見禮?」
容嬿寧一聽便了然,自己的母親出身嶺南陸家,一母同胞的兄弟乃是武南王麾下的一名先鋒將。先帝駕崩,新帝即位,武南王交出兵權,解甲歸田,她的舅舅卻被封了個益陽侯,如今正在京中當差。
「嬿寧請舅母安。」容嬿寧福身施禮,很快就被扶住。
胡氏牽著小姑娘的手,將人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回,才笑著道:「上一回見妳時,妳還是個奶娃娃呢,這一轉眼竟也長成了個大姑娘。」因見她不勝怯弱,不由關心一句,「如今還吃藥?」
胡氏記得,當年容夫人生產,為了眼前這個小姑娘可是險些丟了性命,結果小姑娘生下來弱得跟隻貓兒似的,若不是恰逢一位遊歷四方的名醫及時出手搭救,只怕早就夭折了。
容嬿寧應了聲,卻並不多話。
小姑娘乖巧柔順,和自己家裡那個只知道上房揭瓦的丫頭截然相反的性子,讓胡氏平白多了幾分憐惜,「我們寧兒的性子這樣好,將來也不知要便宜了哪家少年郎了。」
此言一出,屋內靜寂了一瞬。
瞥見容夫人僵住的面色,容嬿寧抿了抿唇,低下頭去。
卻聽到胡氏又自顧自地道:「哎,瞧瞧我這記性,寧兒和林家公子是有婚約的。」
容夫人的臉色越發僵硬,終於,她將手中的佛珠擱置在几案上,開口道:「嫂嫂記錯了。」她眄了眼垂首不語的小女兒,語氣冷淡,「時辰不早了,妳先回房去。」
等到容嬿寧福身退了出去,容夫人才在胡氏疑惑目光注視下,道:「和林家結親的是我的欣兒。」
「欣兒?」胡氏的聲音微微拔高,顯然沒料到她會如此說,「妹夫在世時,和林家指腹為婚的不是寧兒嗎?」
容林兩家乃是世交,容夫人被診出喜脈時恰在林家做客,容嶸高興不已,恰逢年幼的林家公子在旁玩著,林家夫人一時湊趣,便指著容夫人未顯懷的小腹許諾,若得的是兒郎,便結做異姓金蘭,若不然便定下百年之好。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容家得女。然而,彼時容嶸意外殞身,容家白事當頭,忙亂之際並無人顧及這樁指腹為婚,後來林家舉家外遷,事情便也不了了之。
胡氏原先只當婚事波折作罷,卻未料到時隔十五年,容林兩家履行了婚約,嫁去林家的人卻換成了容嬿寧的長姊。
想起自己此行南下的目的,胡氏只覺得自己一顆心沉甸甸的,眉頭也忍不住皺了起來。
容夫人雖然長居深宅後院,但是十幾年來獨自一人拉扯一子二女,早就鍛煉出識人心的本領,她看著胡氏的模樣,想到自己那兄長十五年都沒想起他們孤兒寡母來,不聞不問,不可謂不涼薄,如今時過境遷,容家依舊是破落門庭,陸家卻青雲直上,真難為他這時候惦記起來了。
想起容嬿寧過來請安之前,胡氏幾次三番探聽欣兒的婚事著落,容夫人不由蹙了蹙眉。
至於胡氏,她雖和容夫人多年未見,卻深諳小姑子的脾性,這會兒見她蹙眉,索性不再隱瞞,直接將自己真正的來意和盤托出。
原來陸家早些日子得了消息,溍王府有意給二公子沈臨淵娶妻,正相看京中各府適齡的姑娘,而陸家嫡女陸寶朱的生辰八字也一早就被王府的管事給要了去。
要說益陽侯之女能夠嫁入王府也是高攀的好事,可偏偏那溍王府二公子的名聲糟糕透頂,陰鷙狠辣、嗜殺冷血,提名可止小兒夜啼。
除了性子乖戾外,那二公子更是命硬剋親之人,溍王爺曾為其訂過的三樁親事,每一回都是新娘子還沒過門就香消玉殞了,坊間甚至還有傳聞,二公子年逾弱冠,院子裡卻乾乾淨淨,平日又不近女色,實非潔身自好,而是有些見不得人的癖好。
諸此種種,哪一家還願意將自己嬌養長大的女兒嫁過去?
胡氏只陸寶朱這麼一個女兒,寵得如寶似珍,自然不忍心也不情願將女兒推入深淵,思來想去,倒是斗膽想到了一齣李代桃僵。
當然,意如此,話卻不能這麼說。
胡氏避重就輕,容夫人靜靜地聽著,心裡卻跟明鏡一樣,胡氏這是看中了她的長女呢。
容夫人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淡得不能再淡的嘲諷弧度,端起手邊的茶盞,慢悠悠地呷了一口,淡聲道:「我容家雖然敗落,但是也做不出賣女求榮的勾當。」
胡氏被落了顏面,心裡不免升起一絲火氣,可她按捺住了,依舊陪著一張笑臉,幽幽地道:「妹妹不為自己著想,難道連大哥兒的前程也不顧了嗎?當年妹夫那樁事……」
「啪」茶盞扣在桌面發出沉悶的一聲,容夫人眉目冷,聲音更冷,「我容家可沒有第二個跟貴府小姐同歲的姑娘了。」
「鷗鷺眠沙,漁樵唱晚,不管人間半點愁。危欄外,渺滄波無極,去去歸休。」
輕輕的低吟聲響起,端茶進艙的檀香順著窗前女子的視線向窗外望去,只見煙波浩渺的江面上染著夕色,偶有成群成陣的鷗鳥撲棱著翅膀從船邊掠過,又飛向遠處的沙渚,側耳聽時,江風中似乎還裹挾著依稀可聞的歌聲,那是暮歸的漁夫唱著豐收的歡歌。
可女子吟詩的語氣懨懨,連不大通文墨的檀香都聽得出來,適才幾句悲得很、愁煞人。
她心裡歎惋一聲,捧了香茶遞到女子跟前,柔聲勸道:「姑娘,您多顧著些身子。」
容嬿寧接了茶,輕呷一口,是江陵盛產的雲霧茶。
「檀香,我們離江陵多遠了?」
「前日裡清晨登船,到今兒已經行了兩日船程。」檀香頓了頓,繼續道:「奴婢跟船上的船夫打聽過,說是過了前頭的嶽城,再行上四五日就能到京城了。」
暮風裹著江上的水氣越窗而來,容嬿寧放目遠眺,朝著來時的方向回望而去,眼前是萬頃煙波浩蕩無邊,可她的腦海裡卻慢慢浮現起兩日前小院場景來——
那是容夫人多年裡第一回踏足她住的西小院。
當時容嬿寧聽見小丫鬟的通報,久久不敢相信,直到容夫人進了屋才堪堪回過神來,面上是如何也掩不住的受寵若驚,連向來行雲流水的請安動作也磕磕絆絆了幾回。
只是容夫人卻沒有像舊日那樣皺眉挑剔,反而靜默了一瞬,淡淡地開口問道:「妳……今年十五了?」
這話問出口,在場的人面色各異,唯有容嬿寧還是一如既往,低眉順眼,十分乖巧地應了聲,「八月初六才算足歲。」說話的語氣平平,彷彿被自己的親娘遺忘生辰年歲是再正常不過了。
容夫人頷首,盯著小姑娘的臉問:「妳可還在記恨當初換婚一事?」
這是時隔兩年,容夫人第一次提及那樁幾乎要被容嬿寧遺忘了的指腹為婚。
容嬿寧愣了愣,回過神後只是搖搖頭。
見她如此,容夫人一笑,語氣中的冷淡減了兩分,轉而增添了幾分溫和慈善,「當初算命大師測算時說妳的姻緣不在林家,妳姊姊多少也是為著妳好才答應換婚。這兩年為娘心中存著愧意,可今兒妳舅母來了,為娘心中方能釋然。明日妳舅母回京,妳且隨她同去,屆時自有妳舅舅和舅母為妳做主。」說著一歎,「侯府鐘鳴鼎食,京中繁華勝地,想來也該是妳的運道了。」
江水流動的聲音入耳,容嬿寧從窗外收回視線,嘴角的弧度慢慢往下壓了稍許,那會兒容夫人說話,除了聲音是暖的,眼神、表情……所有的一切都是冷的。
她的運道?容嬿寧苦笑,她的運道不過就是安安分分地活著,能為容家再次振興發揮一點可憐的作用罷了。
一旁的檀香覷著自家姑娘的神色,想到她們主僕離開江陵前,翠聲曾瞞著容夫人來過一趟西小院,告訴她們,此去京城非是時來運轉,而是容夫人和胡氏之間達成了一項交易。
心裡的不忿再次湧出來,她替自家姑娘委屈得緊。
「姑娘,既然知道舅夫人的打算,您為何還要答應上京呢?」檀香終於忍不住問道。
容嬿寧道:「留在江陵又能夠改變什麼呢?」
最好的結局,不過是繼續被遺忘於西小院罷了。
檀香有些憤憤不平,「您和大姑娘明明都是嫡親的姑娘,夫人怎麼可以如此、如此偏心呢。」說著,竟然落下淚來,「要是、要是大少爺在家就好了,他一定會護著您,不會答應這樣荒唐的事情。」
小丫鬟哭得梨花帶雨的模樣,容嬿寧頓覺無奈,起身,掏出絹帕替她擦了淚珠,才笑了笑道:「好丫頭,哭什麼呢?」
「我替姑娘委屈。」
「檀香,我知道的。」容嬿寧鼓了鼓臉頰,「可是這麼多年,妳幾時見過我真的吃了虧?」
檀香聞言,打了一個哭嗝,細細一思索,發現果真如自家姑娘所說的一般。
她們西小院雖不受夫人待見,可姑娘到底是容家嫡小姐,下人們心裡如何想或許難說,但平日伺候著的哪敢真的輕慢?即便是兩年前大姑娘哭鬧著設計搶了林家的親事,攀高枝成了江陵第一世家的嫡長媳,看上去風光無限,一襯托之下,被換親的容嬿寧彷彿成了所有人眼裡的可憐蟲,但檀香卻知道,大姑娘亦不過是表面風光罷了。
她幾次外出採買繡線,偶遇林家下人一處閒話,卻聽說大姑娘在林家過得並不自在,和大姑爺也是貌合神離呢。
「可是翠聲姊姊不是說,舅老爺一家接了您進京去,是要您去……」
檀香的話尚未說完,原本平穩行駛的船陡然一晃,她整個人朝前撲去,若非容嬿寧眼疾手快地將人拉住,險些都撞上了船柱子。
勉強站穩身體後,她連忙扶住容嬿寧,發現船依然在劇烈晃動,不由抖著聲音道:「這是怎麼了?」
就在這時,外面一陣喧譁聲起,待聽到「水匪來了」的呼喊聲驟起,容嬿寧和檀香頓時臉色刷白。
沒過多久,船頭的動靜越發大了,男女老少的哭喊聲摻雜著粗裡粗氣的叫罵聲,打破了風平浪靜的江夜。
容嬿寧和檀香被推搡扭送到船頭時,那個一直衣著光鮮亮麗的胡氏此刻正蓬頭垢面、幾欲厥倒在身邊婆子的懷裡。
容嬿寧身著一襲淡青色襦裙,面上覆著月白色面紗,在賊人粗魯的推搡下,如弱柳扶風一般落到眾人眼裡,喧鬧聲在一剎那間寂了幾瞬,但很快,一個左頰橫著道刀疤的水匪就粗聲笑了起來,「看來老子今天還真是行了大運了,船上居然還藏著這麼個美人兒。」
他身旁的一個小嘍囉聽見,小聲說了一句,「老大,萬一摘了面紗是個醜八怪呢。」
「你看那腰,嘖嘖嘖,就算是長了一臉的麻子,蠟燭一吹,還不都是一樣,嘿嘿。」
「老大說得對!」
不堪的話語聲聲入耳,容嬿寧面紗下的小臉氣得通紅,可強弱之分懸殊,她只能死死地咬住唇。
一旁的檀香眼見那刀疤臉伸手,竟是要去拉扯自家主子,連忙不管不顧地撲上前去阻攔,卻是蚍蜉撼樹,一下子就被推倒在地,被嘍囉們控制住。
側身躲開刀疤臉伸過來的手,容嬿寧飛快地朝一邊避逃而去,可船上水匪勢眾,眨眼間,她便被逼退到船舷邊。
身後是滾滾江流,身前是不懷好意的刀疤臉,容嬿寧絕望地閉上了眼,一隻腳向後踏空,才要轉身投入江流,便聞得清笛聲起,一道疾風從耳側襲過,隨即她感到腰上被什麼力道一帶,回過神來,人已經站回到了甲板上。
容嬿寧倉惶睜眸,入目是一片月白色繡著暗紋的衣角,獵獵風中,衣角翩躚,她抬頭,眼前赫然多了一道頎長挺拔的身影,而那刀疤臉此刻正蜷縮著身體,滿地打滾。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眾水匪本來打算提刀迎上去,可眼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在「程咬金」一招之下就狼狽不堪的自家老大,一個個臉上都露出了驚恐之色,還來不及讓他們四散而逃,就見原本黑漆漆的江面上忽然火光大亮,張懸著官府旗帆的兵船四合而來,恰似天羅地網一般。
「是朝廷的人,快逃!」
可此等情形,哪怕是肋下生翅也在劫難逃。
一眾水匪很快被押走,胡氏並船上的一眾奴僕無不劫後餘生地拍著心口念佛,江面漸漸歸於平靜。
「姑娘受驚了。」
聲音溫潤清朗,落入容嬿寧的耳中,她下意識地抬眸朝轉身而來的人望去,眼前人的形容入眸,只見那是一張極俊秀的面龐,狐狸眼中含著笑意卻不顯輕佻,反而讓人觀之可親。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偶爾發出幾聲淒厲的鳴叫,在充斥血色的夜裡越發顯得滲人。
一個瘦弱的小姑娘蜷縮在狹窄逼仄的木櫃裡,透過櫃門的縫隙往外看去,只見陳設精緻的房間內,四五個身穿黑衣的彪形男子手持刀劍,將一對只穿著白色裡衣的中年夫婦逼至木櫃前。
那刀鋒猶自滴著刺目的鮮血,小姑娘緊緊地咬著自己的唇,紅著眼眶,不敢發出一丁點兒的聲響。
忽而,黑衣人手起刀落,淒厲的尖叫聲響起,小姑娘雙目瞳孔瞬間睜大,半晌後,她呆呆地撫上自己的臉頰,指尖的觸感滾燙而黏膩。
「匡」的一聲,隨即光亮襲來,小姑娘驚恐抬頭,恰對上一雙泛著冷光的鳳眸。
被那雙眼睛如此注視著,小姑娘只覺得自己和不遠處地上躺著、死不瞑目的年輕夫婦一樣。
「妳很害怕?」
仿若數九寒雪的聲音響起,小姑娘臉色刷白,下意識地往後縮了縮,可是後背一下子就抵上了木櫃,再無退路。
「呵,啞巴了?」
那人的話音剛落,手中握著的劍便挽了一個漂亮而又凌厲的劍花,直直地朝櫃子裡蜷縮成一團的小姑娘刺來……
「姑娘,姑娘!」
一陣焦急的呼喚聲傳來,容嬿寧緩緩地睜開眼睛,入目是熟悉的鵝黃色繡著蘭草的帳頂,面上哪裡還有半分血色。
她微微撇過頭,看見榻邊傾著身子、滿臉擔憂的婢女,扯出一抹淡淡的笑,「天亮了?」
那婢女一邊扶著她起身,一邊輕聲道:「已經卯時末了,姑娘可是又被魘住了?」
聞言,容嬿寧臉色又白了幾分,卻只道:「該去給母親請安了。」見婢女張口還欲說話,她立即笑了笑,「檀香,我昨日繡完的抹額呢?」
「奴婢都給姑娘好好收著呢。」仔細地覷著自家姑娘的臉色,見她瑩白的小臉上慢慢恢復了些血色,檀香才稍稍安下心來,伺候著人洗漱更衣,又忍不住小聲念叨,「如今春暮夏初,天氣反覆,姑娘身子弱,總該多注意些。前幾日才見著睡得安穩了幾分,倒為著一條抹額勞神費心。莫怪奴婢多嘴,那些針線活又哪裡急在這一時半會兒。」
一針一線費盡心神,可在旁人眼中卻從來算不得什麼,雖不至於棄若敝屣,但也不曾珍視半分。
這些話檀香說不出口,只能幽幽地歎了口氣,加快了手裡的動作。
等主僕二人收拾妥當到了主院時,只見昔日清淨的院落這會兒正格外熱鬧,站在院門口便能聽見屋內傳來的說話聲。
守在廊簷下的婆子看見容嬿寧,挑了挑眉,起身迎上來將人攔住,壓低聲音道:「夫人正在見客呢,二姑娘還是晚些時辰再過來吧。」說完,也不拿眼去看容嬿寧的反應,只不住地搖著手裡的扇子。
雖只是初夏,但空氣中的熱意卻惱人得很。
檀香看了看漸漸升起來的日頭,又看了看自家姑娘氣喘吁吁的嬌弱模樣,忍不住小聲道:「方大娘,再折騰一來回,姑娘的身子哪裡禁受得住,您就勞累些,進去通稟一聲。」
「妳這丫頭聽不明白話呢。」方婆子翻了個白眼,沒好氣地道,「裡頭是打京城裡來的貴人,沒有夫人召喚,哪個敢進去打擾。」說著,她看向面色蒼白的容嬿寧,「有這說話的功夫,二姑娘不如尋一僻靜清涼的地兒歇歇。」
容嬿寧拉住還想說話的檀香,幾不可見地朝她搖了搖頭,而後才迎上方婆子的目光,輕柔柔一笑,「如此,我一會兒再來與母親請安。」
她的話音才剛落,臺階上正屋門口的珠簾便被人從內挑起,清脆的聲音響起又落下,一個身穿桃紅夾襖杏色褶裙的丫鬟面上攢著笑走了出來。
「二姑娘。」那丫鬟輕笑著喚了一聲,圓乎乎的臉上一片親和之意,「夫人正要奴婢去尋您,可巧您就來了,倒省得奴婢走一趟了。」
這是容夫人身邊的心腹大丫鬟,名喚翠聲。
方婆子見她出來相迎,有些詫異地看了一眼身旁的容嬿寧,心下微微納罕,夫人平日裡最懶怠見這一位,怎的今兒卻惦記起來了?
容嬿寧也有些意外,一雙杏眸微微睜大,水盈盈的,落入翠聲的眼中,教她抿唇微微一笑。
她一邊打簾請人進屋,一邊將聲音壓得極低,在容嬿寧與自己擦身而過時,小聲地道:「姑娘莫怕。」
容嬿寧輕輕頷首,邁步進屋,繞過落地的山水屏風,只聞得一陣環佩輕響,裹挾著馥郁的脂粉香味而來,還不及回神,她便被人拉住了手。
「這就是寧兒了?」
容嬿寧抬頭,眼前的婦人約莫四十出頭的模樣,一身錦繡華裳,滿頭珠玉翡翠,說話時丹鳳眼眼尾挑起,眼底笑意點點,可饒是這婦人看起來面善,她還是有些不安,下意識地朝容夫人望去。
容夫人端坐上首,手裡的佛珠微動,雖未抬眼迎上容嬿寧的視線,但還是不疾不徐地開了口,「這是妳的舅母,還不見禮?」
容嬿寧一聽便了然,自己的母親出身嶺南陸家,一母同胞的兄弟乃是武南王麾下的一名先鋒將。先帝駕崩,新帝即位,武南王交出兵權,解甲歸田,她的舅舅卻被封了個益陽侯,如今正在京中當差。
「嬿寧請舅母安。」容嬿寧福身施禮,很快就被扶住。
胡氏牽著小姑娘的手,將人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回,才笑著道:「上一回見妳時,妳還是個奶娃娃呢,這一轉眼竟也長成了個大姑娘。」因見她不勝怯弱,不由關心一句,「如今還吃藥?」
胡氏記得,當年容夫人生產,為了眼前這個小姑娘可是險些丟了性命,結果小姑娘生下來弱得跟隻貓兒似的,若不是恰逢一位遊歷四方的名醫及時出手搭救,只怕早就夭折了。
容嬿寧應了聲,卻並不多話。
小姑娘乖巧柔順,和自己家裡那個只知道上房揭瓦的丫頭截然相反的性子,讓胡氏平白多了幾分憐惜,「我們寧兒的性子這樣好,將來也不知要便宜了哪家少年郎了。」
此言一出,屋內靜寂了一瞬。
瞥見容夫人僵住的面色,容嬿寧抿了抿唇,低下頭去。
卻聽到胡氏又自顧自地道:「哎,瞧瞧我這記性,寧兒和林家公子是有婚約的。」
容夫人的臉色越發僵硬,終於,她將手中的佛珠擱置在几案上,開口道:「嫂嫂記錯了。」她眄了眼垂首不語的小女兒,語氣冷淡,「時辰不早了,妳先回房去。」
等到容嬿寧福身退了出去,容夫人才在胡氏疑惑目光注視下,道:「和林家結親的是我的欣兒。」
「欣兒?」胡氏的聲音微微拔高,顯然沒料到她會如此說,「妹夫在世時,和林家指腹為婚的不是寧兒嗎?」
容林兩家乃是世交,容夫人被診出喜脈時恰在林家做客,容嶸高興不已,恰逢年幼的林家公子在旁玩著,林家夫人一時湊趣,便指著容夫人未顯懷的小腹許諾,若得的是兒郎,便結做異姓金蘭,若不然便定下百年之好。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容家得女。然而,彼時容嶸意外殞身,容家白事當頭,忙亂之際並無人顧及這樁指腹為婚,後來林家舉家外遷,事情便也不了了之。
胡氏原先只當婚事波折作罷,卻未料到時隔十五年,容林兩家履行了婚約,嫁去林家的人卻換成了容嬿寧的長姊。
想起自己此行南下的目的,胡氏只覺得自己一顆心沉甸甸的,眉頭也忍不住皺了起來。
容夫人雖然長居深宅後院,但是十幾年來獨自一人拉扯一子二女,早就鍛煉出識人心的本領,她看著胡氏的模樣,想到自己那兄長十五年都沒想起他們孤兒寡母來,不聞不問,不可謂不涼薄,如今時過境遷,容家依舊是破落門庭,陸家卻青雲直上,真難為他這時候惦記起來了。
想起容嬿寧過來請安之前,胡氏幾次三番探聽欣兒的婚事著落,容夫人不由蹙了蹙眉。
至於胡氏,她雖和容夫人多年未見,卻深諳小姑子的脾性,這會兒見她蹙眉,索性不再隱瞞,直接將自己真正的來意和盤托出。
原來陸家早些日子得了消息,溍王府有意給二公子沈臨淵娶妻,正相看京中各府適齡的姑娘,而陸家嫡女陸寶朱的生辰八字也一早就被王府的管事給要了去。
要說益陽侯之女能夠嫁入王府也是高攀的好事,可偏偏那溍王府二公子的名聲糟糕透頂,陰鷙狠辣、嗜殺冷血,提名可止小兒夜啼。
除了性子乖戾外,那二公子更是命硬剋親之人,溍王爺曾為其訂過的三樁親事,每一回都是新娘子還沒過門就香消玉殞了,坊間甚至還有傳聞,二公子年逾弱冠,院子裡卻乾乾淨淨,平日又不近女色,實非潔身自好,而是有些見不得人的癖好。
諸此種種,哪一家還願意將自己嬌養長大的女兒嫁過去?
胡氏只陸寶朱這麼一個女兒,寵得如寶似珍,自然不忍心也不情願將女兒推入深淵,思來想去,倒是斗膽想到了一齣李代桃僵。
當然,意如此,話卻不能這麼說。
胡氏避重就輕,容夫人靜靜地聽著,心裡卻跟明鏡一樣,胡氏這是看中了她的長女呢。
容夫人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淡得不能再淡的嘲諷弧度,端起手邊的茶盞,慢悠悠地呷了一口,淡聲道:「我容家雖然敗落,但是也做不出賣女求榮的勾當。」
胡氏被落了顏面,心裡不免升起一絲火氣,可她按捺住了,依舊陪著一張笑臉,幽幽地道:「妹妹不為自己著想,難道連大哥兒的前程也不顧了嗎?當年妹夫那樁事……」
「啪」茶盞扣在桌面發出沉悶的一聲,容夫人眉目冷,聲音更冷,「我容家可沒有第二個跟貴府小姐同歲的姑娘了。」
「鷗鷺眠沙,漁樵唱晚,不管人間半點愁。危欄外,渺滄波無極,去去歸休。」
輕輕的低吟聲響起,端茶進艙的檀香順著窗前女子的視線向窗外望去,只見煙波浩渺的江面上染著夕色,偶有成群成陣的鷗鳥撲棱著翅膀從船邊掠過,又飛向遠處的沙渚,側耳聽時,江風中似乎還裹挾著依稀可聞的歌聲,那是暮歸的漁夫唱著豐收的歡歌。
可女子吟詩的語氣懨懨,連不大通文墨的檀香都聽得出來,適才幾句悲得很、愁煞人。
她心裡歎惋一聲,捧了香茶遞到女子跟前,柔聲勸道:「姑娘,您多顧著些身子。」
容嬿寧接了茶,輕呷一口,是江陵盛產的雲霧茶。
「檀香,我們離江陵多遠了?」
「前日裡清晨登船,到今兒已經行了兩日船程。」檀香頓了頓,繼續道:「奴婢跟船上的船夫打聽過,說是過了前頭的嶽城,再行上四五日就能到京城了。」
暮風裹著江上的水氣越窗而來,容嬿寧放目遠眺,朝著來時的方向回望而去,眼前是萬頃煙波浩蕩無邊,可她的腦海裡卻慢慢浮現起兩日前小院場景來——
那是容夫人多年裡第一回踏足她住的西小院。
當時容嬿寧聽見小丫鬟的通報,久久不敢相信,直到容夫人進了屋才堪堪回過神來,面上是如何也掩不住的受寵若驚,連向來行雲流水的請安動作也磕磕絆絆了幾回。
只是容夫人卻沒有像舊日那樣皺眉挑剔,反而靜默了一瞬,淡淡地開口問道:「妳……今年十五了?」
這話問出口,在場的人面色各異,唯有容嬿寧還是一如既往,低眉順眼,十分乖巧地應了聲,「八月初六才算足歲。」說話的語氣平平,彷彿被自己的親娘遺忘生辰年歲是再正常不過了。
容夫人頷首,盯著小姑娘的臉問:「妳可還在記恨當初換婚一事?」
這是時隔兩年,容夫人第一次提及那樁幾乎要被容嬿寧遺忘了的指腹為婚。
容嬿寧愣了愣,回過神後只是搖搖頭。
見她如此,容夫人一笑,語氣中的冷淡減了兩分,轉而增添了幾分溫和慈善,「當初算命大師測算時說妳的姻緣不在林家,妳姊姊多少也是為著妳好才答應換婚。這兩年為娘心中存著愧意,可今兒妳舅母來了,為娘心中方能釋然。明日妳舅母回京,妳且隨她同去,屆時自有妳舅舅和舅母為妳做主。」說著一歎,「侯府鐘鳴鼎食,京中繁華勝地,想來也該是妳的運道了。」
江水流動的聲音入耳,容嬿寧從窗外收回視線,嘴角的弧度慢慢往下壓了稍許,那會兒容夫人說話,除了聲音是暖的,眼神、表情……所有的一切都是冷的。
她的運道?容嬿寧苦笑,她的運道不過就是安安分分地活著,能為容家再次振興發揮一點可憐的作用罷了。
一旁的檀香覷著自家姑娘的神色,想到她們主僕離開江陵前,翠聲曾瞞著容夫人來過一趟西小院,告訴她們,此去京城非是時來運轉,而是容夫人和胡氏之間達成了一項交易。
心裡的不忿再次湧出來,她替自家姑娘委屈得緊。
「姑娘,既然知道舅夫人的打算,您為何還要答應上京呢?」檀香終於忍不住問道。
容嬿寧道:「留在江陵又能夠改變什麼呢?」
最好的結局,不過是繼續被遺忘於西小院罷了。
檀香有些憤憤不平,「您和大姑娘明明都是嫡親的姑娘,夫人怎麼可以如此、如此偏心呢。」說著,竟然落下淚來,「要是、要是大少爺在家就好了,他一定會護著您,不會答應這樣荒唐的事情。」
小丫鬟哭得梨花帶雨的模樣,容嬿寧頓覺無奈,起身,掏出絹帕替她擦了淚珠,才笑了笑道:「好丫頭,哭什麼呢?」
「我替姑娘委屈。」
「檀香,我知道的。」容嬿寧鼓了鼓臉頰,「可是這麼多年,妳幾時見過我真的吃了虧?」
檀香聞言,打了一個哭嗝,細細一思索,發現果真如自家姑娘所說的一般。
她們西小院雖不受夫人待見,可姑娘到底是容家嫡小姐,下人們心裡如何想或許難說,但平日伺候著的哪敢真的輕慢?即便是兩年前大姑娘哭鬧著設計搶了林家的親事,攀高枝成了江陵第一世家的嫡長媳,看上去風光無限,一襯托之下,被換親的容嬿寧彷彿成了所有人眼裡的可憐蟲,但檀香卻知道,大姑娘亦不過是表面風光罷了。
她幾次外出採買繡線,偶遇林家下人一處閒話,卻聽說大姑娘在林家過得並不自在,和大姑爺也是貌合神離呢。
「可是翠聲姊姊不是說,舅老爺一家接了您進京去,是要您去……」
檀香的話尚未說完,原本平穩行駛的船陡然一晃,她整個人朝前撲去,若非容嬿寧眼疾手快地將人拉住,險些都撞上了船柱子。
勉強站穩身體後,她連忙扶住容嬿寧,發現船依然在劇烈晃動,不由抖著聲音道:「這是怎麼了?」
就在這時,外面一陣喧譁聲起,待聽到「水匪來了」的呼喊聲驟起,容嬿寧和檀香頓時臉色刷白。
沒過多久,船頭的動靜越發大了,男女老少的哭喊聲摻雜著粗裡粗氣的叫罵聲,打破了風平浪靜的江夜。
容嬿寧和檀香被推搡扭送到船頭時,那個一直衣著光鮮亮麗的胡氏此刻正蓬頭垢面、幾欲厥倒在身邊婆子的懷裡。
容嬿寧身著一襲淡青色襦裙,面上覆著月白色面紗,在賊人粗魯的推搡下,如弱柳扶風一般落到眾人眼裡,喧鬧聲在一剎那間寂了幾瞬,但很快,一個左頰橫著道刀疤的水匪就粗聲笑了起來,「看來老子今天還真是行了大運了,船上居然還藏著這麼個美人兒。」
他身旁的一個小嘍囉聽見,小聲說了一句,「老大,萬一摘了面紗是個醜八怪呢。」
「你看那腰,嘖嘖嘖,就算是長了一臉的麻子,蠟燭一吹,還不都是一樣,嘿嘿。」
「老大說得對!」
不堪的話語聲聲入耳,容嬿寧面紗下的小臉氣得通紅,可強弱之分懸殊,她只能死死地咬住唇。
一旁的檀香眼見那刀疤臉伸手,竟是要去拉扯自家主子,連忙不管不顧地撲上前去阻攔,卻是蚍蜉撼樹,一下子就被推倒在地,被嘍囉們控制住。
側身躲開刀疤臉伸過來的手,容嬿寧飛快地朝一邊避逃而去,可船上水匪勢眾,眨眼間,她便被逼退到船舷邊。
身後是滾滾江流,身前是不懷好意的刀疤臉,容嬿寧絕望地閉上了眼,一隻腳向後踏空,才要轉身投入江流,便聞得清笛聲起,一道疾風從耳側襲過,隨即她感到腰上被什麼力道一帶,回過神來,人已經站回到了甲板上。
容嬿寧倉惶睜眸,入目是一片月白色繡著暗紋的衣角,獵獵風中,衣角翩躚,她抬頭,眼前赫然多了一道頎長挺拔的身影,而那刀疤臉此刻正蜷縮著身體,滿地打滾。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眾水匪本來打算提刀迎上去,可眼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在「程咬金」一招之下就狼狽不堪的自家老大,一個個臉上都露出了驚恐之色,還來不及讓他們四散而逃,就見原本黑漆漆的江面上忽然火光大亮,張懸著官府旗帆的兵船四合而來,恰似天羅地網一般。
「是朝廷的人,快逃!」
可此等情形,哪怕是肋下生翅也在劫難逃。
一眾水匪很快被押走,胡氏並船上的一眾奴僕無不劫後餘生地拍著心口念佛,江面漸漸歸於平靜。
「姑娘受驚了。」
聲音溫潤清朗,落入容嬿寧的耳中,她下意識地抬眸朝轉身而來的人望去,眼前人的形容入眸,只見那是一張極俊秀的面龐,狐狸眼中含著笑意卻不顯輕佻,反而讓人觀之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