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王熙鳳
王熙鳳是一位精彩萬分的人物,甚至有讀者與研究者認為,她比起林黛玉、賈寶玉還更富魅力、更吸引人,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而何以她會如此奪人眼目,如此重要非凡?
先參考學者們統計出來的數據。暫且不去管後四十回,因為續書存在著很多問題,不應該一概而論。以前八十回來說,王熙鳳出現的場景便多達五十二回,約略是六成五,比例之高並不亞於黛玉和寶玉,即使稍微少一點,也相差無幾,所以挪威紅學家艾皓德(Halvor Bøyesen Eifring, 1960-)還主張,除了賈寶玉之外,王熙鳳是支撐《紅樓夢》敘事不可或缺的另一大支柱。乍聽之下很奇怪,因為我們總習慣於把寶、黛的愛情當作小說的主軸,黛玉穩居寶玉之下的第二名,但倘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其實就會有不一樣的認知,一旦不把自己的看法當作唯一的真理,往往便會發現其他人的說法也有道理。姑且不論王熙鳳在整體敘事中的重要性,單單以賈府內部的維繫而言,作為一個龐大家族的支柱,承擔起這般的重責大任,上自賈母下至所有丫鬟僕役,大小事務巨細靡遺,都在她的責任範圍之內,卻處理得穩當周全,讓家務平穩運行,總之這位女性非常能幹、十分精彩,絕對是獨一無二的秀出之輩,此一事實毋庸置疑。
鳳辣子
前面第一卷在分析小說人物的一字定評時,曾推斷王熙鳳的部分是「辣」字。她豈非渾名「鳳辣子」嗎?當第三回王熙鳳第一次出現的時候,賈母便對黛玉介紹道:「他是我們這裏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這個「辣」字真的是畫龍點睛,呂啟祥〈「鳳辣子」辣味辨――關於鳳姐性格的文化反思〉一文裡,有一段話非常精彩,簡潔扼要地概括了王熙鳳最吸引人的地方:
鳳姐之辣,決不是通常所謂厲害、潑辣、狠毒、奸險之類可以窮盡的。讀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體味,比方說它包含著殺伐決斷的威嚴,穿心透肺的識力,不留後路的決絕,出奇制勝的諧謔,等等。
的確,「厲害、潑辣、狠毒、奸險」之類的形容詞都太單薄、太通俗,也太想當然耳,其實對於鳳姐之辣,「讀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體味」,而「它包含著殺伐決斷的威嚴,穿心透肺的識力,不留後路的決絕,出奇制勝的諧謔」,這四句箴言簡直把王熙鳳最重要的人格特質、最關鍵的敘事重量皆涵蓋了,四個面向均能夠切入此一人物最精彩的核心。該文繼續描述鳳姐道:
有時辣得使人可怖,毛骨悚然;有時辣得令人叫絕,痛快淋漓。鳳姐這個人,不論她幹壞事還是幹好事,還是好壞參半的事,都脫不了辣的特色。鳳姐的辣,永遠給人以新鮮感和動態感。
這段話誠然是一道絕佳的引路指標,而其中「殺伐決斷的威嚴」的「殺伐決斷」一詞,乃出自秦可卿亡故後必須籌辦喪禮之際,賈珍特地前來榮國府拜望王夫人商借王熙鳳這位寶玉所推薦的人選,以協理寧國府,在求允的過程中,他特別強調「從小兒大妹妹頑笑着就有殺伐決斷」,顯示鳳姐的性格比較剛強,甚至可以說是強悍,並且從小就有這般的威勢,說一不二、令出必行,這是她天性中與生俱來的一種特質,「如今出了閣,又在那府裏辦事,越發歷練老成了」,難怪賈珍斷定請她過來幫忙治喪絕對沒有問題。另外,當下人們犯了錯,到了王熙鳳面前幾乎都是震顫股栗、惶恐不安,因為不曉得她會使出何等狠毒的手段加以懲罰,正是被殺伐之氣所威脅。
可想而知,「殺伐決斷」是王熙鳳從小即顯露出來的性格主軸之一,當然如果只有殺伐決斷,這個人便實在並不可愛,而且不夠立體,也不會有讓人感到可以共鳴、體諒,甚至值得喝采以及同情的部分。所以除了「殺伐決斷的威嚴」之外,王熙鳳還具有「穿心透肺的識力」,「識力」就是認識力,「穿心透肺」更表示其認識力已達到高度的洞察力,別人在她面前根本無所遁形,心裡打什麼算盤、轉什麼腦筋,甚至動什麼歪主意,在她的一雙銳利眼光之下均是無所遮掩。這位金釵對於人性、當前每一個人背後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所有的利害糾葛,她都十分瞭解而掌握得清清楚楚,足以迅速地探察到對方的動機和盤算,所說的話是不是經過美化裝飾,還是有別的委屈不敢說全,她很快便判斷得極其精准。這一點我們真是難以望其項背,事實上一般人最缺乏的正是這一點。
在「穿心透肺的識力」之範疇裡,《紅樓夢》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案例。第四十五回中,那些開詩社的成員們錢不夠花用了,便一齊前來向鳳姐這位榮國府的「財政大臣」要求補助。探春等人說了一篇冠冕堂皇的理由,指出詩社才剛成立,可是還沒有立下規矩即有脫滑的情況出現,以後詩社恐怕會很難運作,於是想請鐵面無私的鳳姐擔任監社御史。這話說得很好聽,其實是要誆騙她進來,充當「進錢的銅商」。王熙鳳立刻笑著說:「你們別哄我,我猜着了,那裏是請我作監社御史!分明是叫我作個進錢的銅商。」其實只要出錢,人來不來監社都無所謂,接著她又挑明說:「你們弄什麼社,必是要輪流作東道的。你們的月錢不夠花了,想出這個法子來拗了我去,好和我要錢。可是這個主意?」一席話說得眾人都笑起來。
此時李紈笑道:「真真你是個水晶心肝玻璃人。」這句話正是說明王熙鳳具有穿心透肺的識力。水晶和玻璃的共同特色都是透明的,可以清楚穿透,這個比喻並非形容王熙鳳本身玲瓏剔透沒有雜質,而是讚美她的心思眼力能夠映照得別人無所遁形。就此一比喻而言,可以說,「穿心透肺的識力」乃是王熙鳳人格特質中最卓越的一項,而它之所以值得大書特書,正是因為識人很難,以至於諸如「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之類的諺語太多了,我們在日常生活裡也不斷地感嘆,明明認識很久的人或者是當下覺得對方十分誠懇可靠,可是一旦到最後狐狸尾巴露出來時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切皆是要引誘你進入他所設的陷阱中,因而悔恨莫及,心靈也飽受打擊。
原本我們都很願意相信別人,但是太多的例子給出了嚴正的提醒,要相信別人之前首先必須具備識人之明的智慧,固然古人說「君子可欺之以方」,但其實真正的君子並不是容易受騙的,孔子便是一個證明。很多人常常誤以為君子等於笨蛋、傻子,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看法。倘若把「穿心透肺的識力」孤立來看,此乃王熙鳳人格特質中非常精彩而且正面的一項能力,有了難得的人格天賦再加上後來各方面的利益鏈,讓她對人性鍛鍊出超乎一般的犀利又細膩的掌握。此外,當鳳姐殺伐決斷的時候,也往往會搭配「不留後路的決絕」,以致難免做得過度,確實有些做法可以不必那樣極端,但到底這類的「過度」算不算是一種悖德甚至罪惡,還必須謹慎地進行個案檢討,不可以一概而論。
再來是「出奇制勝的諧謔」。「諧謔」其實很不容易做到,比如說,有些人是不能開玩笑的,和這種人相處時真是辛苦,一不小心就冒犯到他,落得不歡而散。另外,大部分的人也根本不懂得如何幽默地開玩笑,即使努力說笑,卻發現都沒什麼回應,那是非常尷尬的場面,所以開玩笑除了要有天賦,後天還必須加以訓練。最重要的是,笑話要說得動聽,其本身有趣與否只是一個必要的條件而已,還得巧妙地觸及在場眾人所共有的某一個笑點,才會產生絕佳的效果。如此一來,又必須對現場中各方人等的生活背景、目前的心理狀態有非常精確及微妙的掌握,因此也必得有「穿心透肺的識力」的協助才可行。
就此可以舉一個很好的例子。基於時代與文化的不同,有些笑話賈府人聽起來會笑得人仰馬翻,但是我們便不知道哪裡好笑,當第四十回劉姥姥逛大觀園的時候,在用餐前一本正經地說了幾句飯前祈禱詞,她鼓著腮幫子說:「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猪不抬頭。」結果賈家在場的女眷先是愣住了,因為從來沒聽過這種話,然後突然之間就爆笑起來,那一場歡樂的盛宴是在劉姥姥的點燃之下才到達空前的高潮,不止空前而且絕後。劉姥姥的幾句話讓大家笑到東倒西歪,那些矜持的、優雅的、嬌貴的小姐們何止笑到人仰馬翻,不但口中的茶噴了旁邊的人一裙子,手上的飯碗又翻倒了,合在鄰近者的身上,還有笑到離開座位的,因為肚子痛要揉一揉腸子,她們從來沒有這般失控過,笑到形象完全走樣。那幾句話真的是一個絕佳的燃點,引爆了整個家庭中從來沒有過的歡樂,然而,劉姥姥的餐前禱詞到底好笑在哪裡呢?大家第一次讀到這一段的時候覺得好笑嗎?應該都沒感覺吧!因此便莫名所以地草草帶過。而我們與賈府成員的反應何以會如此地南轅北轍?原來關鍵在於我們全係平民出身,早已習慣了那一類粗鄙的語言,見怪不怪,所以才難以明白那到底有什麼好笑。可見該段情節之所以會產生巨大效果的原因,真的已經不存在於我們的時代視野裡,以至於無法理解其中的妙處。
由此可見,一個人能夠表現出「出奇制勝的諧謔」,確實非得要有「穿心透肺的識力」不可,而除了鳳姐之外,劉姥姥當然也具備同等的能力。她來到賈府,尤其是第二次時,作者很慷慨地給了她三回多的篇幅,讓她盡情去進行表演,這其實是很大的空間,整個過程中有多少次的見風轉舵、多少次的投其所好,皆是當場要「穿心透肺」,拿捏那些老太太、太太、小姐們的需求,才足以發揮急智編出正中心坎的各種故事,或者粗鄙的笑話,或者新鮮的趣聞,都必須有聰明伶俐的天賦、即席的臨場反應才能夠辦到。所以說,「殺伐決斷的威嚴」、「穿心透肺的識力」、「不留後路的決絕」、「出奇制勝的諧謔」四者之間有時候是互為條件,彼此強化,好比「出奇制勝的諧謔」必須要有「穿心透肺的識力」才可達成,而單單只有「穿心透肺的識力」還不足以出奇制勝。
以「出奇制勝的諧謔」來看,賈母之所以很喜歡王熙鳳,事實上有很多原因,其中極重要的一個就是鳳姐很會說話,無論在任何時候聽到她說的話都非常受用,並且很中肯,第三十五回賈母便坦言:「鳳兒嘴乖,怎麼怨得人疼他。」接著寶玉也笑道:「若是單是會說話的可疼,這些姊妹裏頭也只是鳳姐姐和林妹妹可疼了。」尤其王府的生活非常嚴肅,因此難免呆板乏味,有人很會說笑話,對大家而言是多麼大的一個開心果,所以賈母又當眾對鳳姐說:「明兒叫你日夜跟著我,我倒常笑笑覺的開心,不許回家去。」(第三十八回)一般說來,人只要覺得受用即容易會有一點偏向私情,而失去公正客觀,但賈母並不是這種人,換言之,鳳姐的言談表現確實不但得體大方,又能夠讓每一個人的心裡感到舒坦,最重要的是她很懂得適時說笑,令人開懷。王熙鳳的這一項特質正是讓她獲得長輩喜愛的絕佳條件,對此,第五十四回有一段十分精彩的情節可以充分加以印證。當天過元宵節,府內非常熱鬧,不僅請了女先兒說書,還有擊鼓傳花說笑話的娛樂,此時賈母笑道:
「若到誰手裏住了,吃一杯,也要說個什麼才好。」鳳姐兒笑道:「依我說,誰像老祖宗要什麼有什麼呢。我們這不會的,豈不沒意思。依我說也要雅俗共賞,不如誰輸了誰說個笑話罷。」眾人聽了,都知道他素日善說笑話,最是他肚內有無限的新鮮趣談。今兒如此說,不但在席的諸人喜歡,連地下伏侍的老小人等無不歡喜。那小丫頭子們都忙出去,找姐喚妹的告訴他們:「快來聽,二奶奶又說笑話兒了。」
只因為想要聽王熙鳳說笑話,大家呼朋引伴唯恐錯過,「眾丫頭子們便擠了一屋子」,笑話能說到這種程度還真的是出神入化,也唯有鳳姐才有如此的功力。
以上是用一種代數式的方法,先切入構成王熙鳳性格主軸的四個要項。當然,如此來談一個人是不夠的,想要真正認識一個人,更必須看他的出身背景和成長過程,因為這決定了其現在的狀貌。我們和別人相處的時候,往往只看到他目前的樣態,然而那只不過是其人格中所折射出來的一副短暫的面貌,遠遠不是全部,更何況這副短暫的面貌背後有哪些源遠流長的複雜因素在交互作用,事實上爬梳起來也都可以引人尋幽探勝,從中領悟到人性的奧妙。
										王熙鳳是一位精彩萬分的人物,甚至有讀者與研究者認為,她比起林黛玉、賈寶玉還更富魅力、更吸引人,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而何以她會如此奪人眼目,如此重要非凡?
先參考學者們統計出來的數據。暫且不去管後四十回,因為續書存在著很多問題,不應該一概而論。以前八十回來說,王熙鳳出現的場景便多達五十二回,約略是六成五,比例之高並不亞於黛玉和寶玉,即使稍微少一點,也相差無幾,所以挪威紅學家艾皓德(Halvor Bøyesen Eifring, 1960-)還主張,除了賈寶玉之外,王熙鳳是支撐《紅樓夢》敘事不可或缺的另一大支柱。乍聽之下很奇怪,因為我們總習慣於把寶、黛的愛情當作小說的主軸,黛玉穩居寶玉之下的第二名,但倘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其實就會有不一樣的認知,一旦不把自己的看法當作唯一的真理,往往便會發現其他人的說法也有道理。姑且不論王熙鳳在整體敘事中的重要性,單單以賈府內部的維繫而言,作為一個龐大家族的支柱,承擔起這般的重責大任,上自賈母下至所有丫鬟僕役,大小事務巨細靡遺,都在她的責任範圍之內,卻處理得穩當周全,讓家務平穩運行,總之這位女性非常能幹、十分精彩,絕對是獨一無二的秀出之輩,此一事實毋庸置疑。
鳳辣子
前面第一卷在分析小說人物的一字定評時,曾推斷王熙鳳的部分是「辣」字。她豈非渾名「鳳辣子」嗎?當第三回王熙鳳第一次出現的時候,賈母便對黛玉介紹道:「他是我們這裏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這個「辣」字真的是畫龍點睛,呂啟祥〈「鳳辣子」辣味辨――關於鳳姐性格的文化反思〉一文裡,有一段話非常精彩,簡潔扼要地概括了王熙鳳最吸引人的地方:
鳳姐之辣,決不是通常所謂厲害、潑辣、狠毒、奸險之類可以窮盡的。讀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體味,比方說它包含著殺伐決斷的威嚴,穿心透肺的識力,不留後路的決絕,出奇制勝的諧謔,等等。
的確,「厲害、潑辣、狠毒、奸險」之類的形容詞都太單薄、太通俗,也太想當然耳,其實對於鳳姐之辣,「讀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體味」,而「它包含著殺伐決斷的威嚴,穿心透肺的識力,不留後路的決絕,出奇制勝的諧謔」,這四句箴言簡直把王熙鳳最重要的人格特質、最關鍵的敘事重量皆涵蓋了,四個面向均能夠切入此一人物最精彩的核心。該文繼續描述鳳姐道:
有時辣得使人可怖,毛骨悚然;有時辣得令人叫絕,痛快淋漓。鳳姐這個人,不論她幹壞事還是幹好事,還是好壞參半的事,都脫不了辣的特色。鳳姐的辣,永遠給人以新鮮感和動態感。
這段話誠然是一道絕佳的引路指標,而其中「殺伐決斷的威嚴」的「殺伐決斷」一詞,乃出自秦可卿亡故後必須籌辦喪禮之際,賈珍特地前來榮國府拜望王夫人商借王熙鳳這位寶玉所推薦的人選,以協理寧國府,在求允的過程中,他特別強調「從小兒大妹妹頑笑着就有殺伐決斷」,顯示鳳姐的性格比較剛強,甚至可以說是強悍,並且從小就有這般的威勢,說一不二、令出必行,這是她天性中與生俱來的一種特質,「如今出了閣,又在那府裏辦事,越發歷練老成了」,難怪賈珍斷定請她過來幫忙治喪絕對沒有問題。另外,當下人們犯了錯,到了王熙鳳面前幾乎都是震顫股栗、惶恐不安,因為不曉得她會使出何等狠毒的手段加以懲罰,正是被殺伐之氣所威脅。
可想而知,「殺伐決斷」是王熙鳳從小即顯露出來的性格主軸之一,當然如果只有殺伐決斷,這個人便實在並不可愛,而且不夠立體,也不會有讓人感到可以共鳴、體諒,甚至值得喝采以及同情的部分。所以除了「殺伐決斷的威嚴」之外,王熙鳳還具有「穿心透肺的識力」,「識力」就是認識力,「穿心透肺」更表示其認識力已達到高度的洞察力,別人在她面前根本無所遁形,心裡打什麼算盤、轉什麼腦筋,甚至動什麼歪主意,在她的一雙銳利眼光之下均是無所遮掩。這位金釵對於人性、當前每一個人背後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所有的利害糾葛,她都十分瞭解而掌握得清清楚楚,足以迅速地探察到對方的動機和盤算,所說的話是不是經過美化裝飾,還是有別的委屈不敢說全,她很快便判斷得極其精准。這一點我們真是難以望其項背,事實上一般人最缺乏的正是這一點。
在「穿心透肺的識力」之範疇裡,《紅樓夢》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案例。第四十五回中,那些開詩社的成員們錢不夠花用了,便一齊前來向鳳姐這位榮國府的「財政大臣」要求補助。探春等人說了一篇冠冕堂皇的理由,指出詩社才剛成立,可是還沒有立下規矩即有脫滑的情況出現,以後詩社恐怕會很難運作,於是想請鐵面無私的鳳姐擔任監社御史。這話說得很好聽,其實是要誆騙她進來,充當「進錢的銅商」。王熙鳳立刻笑著說:「你們別哄我,我猜着了,那裏是請我作監社御史!分明是叫我作個進錢的銅商。」其實只要出錢,人來不來監社都無所謂,接著她又挑明說:「你們弄什麼社,必是要輪流作東道的。你們的月錢不夠花了,想出這個法子來拗了我去,好和我要錢。可是這個主意?」一席話說得眾人都笑起來。
此時李紈笑道:「真真你是個水晶心肝玻璃人。」這句話正是說明王熙鳳具有穿心透肺的識力。水晶和玻璃的共同特色都是透明的,可以清楚穿透,這個比喻並非形容王熙鳳本身玲瓏剔透沒有雜質,而是讚美她的心思眼力能夠映照得別人無所遁形。就此一比喻而言,可以說,「穿心透肺的識力」乃是王熙鳳人格特質中最卓越的一項,而它之所以值得大書特書,正是因為識人很難,以至於諸如「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之類的諺語太多了,我們在日常生活裡也不斷地感嘆,明明認識很久的人或者是當下覺得對方十分誠懇可靠,可是一旦到最後狐狸尾巴露出來時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切皆是要引誘你進入他所設的陷阱中,因而悔恨莫及,心靈也飽受打擊。
原本我們都很願意相信別人,但是太多的例子給出了嚴正的提醒,要相信別人之前首先必須具備識人之明的智慧,固然古人說「君子可欺之以方」,但其實真正的君子並不是容易受騙的,孔子便是一個證明。很多人常常誤以為君子等於笨蛋、傻子,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看法。倘若把「穿心透肺的識力」孤立來看,此乃王熙鳳人格特質中非常精彩而且正面的一項能力,有了難得的人格天賦再加上後來各方面的利益鏈,讓她對人性鍛鍊出超乎一般的犀利又細膩的掌握。此外,當鳳姐殺伐決斷的時候,也往往會搭配「不留後路的決絕」,以致難免做得過度,確實有些做法可以不必那樣極端,但到底這類的「過度」算不算是一種悖德甚至罪惡,還必須謹慎地進行個案檢討,不可以一概而論。
再來是「出奇制勝的諧謔」。「諧謔」其實很不容易做到,比如說,有些人是不能開玩笑的,和這種人相處時真是辛苦,一不小心就冒犯到他,落得不歡而散。另外,大部分的人也根本不懂得如何幽默地開玩笑,即使努力說笑,卻發現都沒什麼回應,那是非常尷尬的場面,所以開玩笑除了要有天賦,後天還必須加以訓練。最重要的是,笑話要說得動聽,其本身有趣與否只是一個必要的條件而已,還得巧妙地觸及在場眾人所共有的某一個笑點,才會產生絕佳的效果。如此一來,又必須對現場中各方人等的生活背景、目前的心理狀態有非常精確及微妙的掌握,因此也必得有「穿心透肺的識力」的協助才可行。
就此可以舉一個很好的例子。基於時代與文化的不同,有些笑話賈府人聽起來會笑得人仰馬翻,但是我們便不知道哪裡好笑,當第四十回劉姥姥逛大觀園的時候,在用餐前一本正經地說了幾句飯前祈禱詞,她鼓著腮幫子說:「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猪不抬頭。」結果賈家在場的女眷先是愣住了,因為從來沒聽過這種話,然後突然之間就爆笑起來,那一場歡樂的盛宴是在劉姥姥的點燃之下才到達空前的高潮,不止空前而且絕後。劉姥姥的幾句話讓大家笑到東倒西歪,那些矜持的、優雅的、嬌貴的小姐們何止笑到人仰馬翻,不但口中的茶噴了旁邊的人一裙子,手上的飯碗又翻倒了,合在鄰近者的身上,還有笑到離開座位的,因為肚子痛要揉一揉腸子,她們從來沒有這般失控過,笑到形象完全走樣。那幾句話真的是一個絕佳的燃點,引爆了整個家庭中從來沒有過的歡樂,然而,劉姥姥的餐前禱詞到底好笑在哪裡呢?大家第一次讀到這一段的時候覺得好笑嗎?應該都沒感覺吧!因此便莫名所以地草草帶過。而我們與賈府成員的反應何以會如此地南轅北轍?原來關鍵在於我們全係平民出身,早已習慣了那一類粗鄙的語言,見怪不怪,所以才難以明白那到底有什麼好笑。可見該段情節之所以會產生巨大效果的原因,真的已經不存在於我們的時代視野裡,以至於無法理解其中的妙處。
由此可見,一個人能夠表現出「出奇制勝的諧謔」,確實非得要有「穿心透肺的識力」不可,而除了鳳姐之外,劉姥姥當然也具備同等的能力。她來到賈府,尤其是第二次時,作者很慷慨地給了她三回多的篇幅,讓她盡情去進行表演,這其實是很大的空間,整個過程中有多少次的見風轉舵、多少次的投其所好,皆是當場要「穿心透肺」,拿捏那些老太太、太太、小姐們的需求,才足以發揮急智編出正中心坎的各種故事,或者粗鄙的笑話,或者新鮮的趣聞,都必須有聰明伶俐的天賦、即席的臨場反應才能夠辦到。所以說,「殺伐決斷的威嚴」、「穿心透肺的識力」、「不留後路的決絕」、「出奇制勝的諧謔」四者之間有時候是互為條件,彼此強化,好比「出奇制勝的諧謔」必須要有「穿心透肺的識力」才可達成,而單單只有「穿心透肺的識力」還不足以出奇制勝。
以「出奇制勝的諧謔」來看,賈母之所以很喜歡王熙鳳,事實上有很多原因,其中極重要的一個就是鳳姐很會說話,無論在任何時候聽到她說的話都非常受用,並且很中肯,第三十五回賈母便坦言:「鳳兒嘴乖,怎麼怨得人疼他。」接著寶玉也笑道:「若是單是會說話的可疼,這些姊妹裏頭也只是鳳姐姐和林妹妹可疼了。」尤其王府的生活非常嚴肅,因此難免呆板乏味,有人很會說笑話,對大家而言是多麼大的一個開心果,所以賈母又當眾對鳳姐說:「明兒叫你日夜跟著我,我倒常笑笑覺的開心,不許回家去。」(第三十八回)一般說來,人只要覺得受用即容易會有一點偏向私情,而失去公正客觀,但賈母並不是這種人,換言之,鳳姐的言談表現確實不但得體大方,又能夠讓每一個人的心裡感到舒坦,最重要的是她很懂得適時說笑,令人開懷。王熙鳳的這一項特質正是讓她獲得長輩喜愛的絕佳條件,對此,第五十四回有一段十分精彩的情節可以充分加以印證。當天過元宵節,府內非常熱鬧,不僅請了女先兒說書,還有擊鼓傳花說笑話的娛樂,此時賈母笑道:
「若到誰手裏住了,吃一杯,也要說個什麼才好。」鳳姐兒笑道:「依我說,誰像老祖宗要什麼有什麼呢。我們這不會的,豈不沒意思。依我說也要雅俗共賞,不如誰輸了誰說個笑話罷。」眾人聽了,都知道他素日善說笑話,最是他肚內有無限的新鮮趣談。今兒如此說,不但在席的諸人喜歡,連地下伏侍的老小人等無不歡喜。那小丫頭子們都忙出去,找姐喚妹的告訴他們:「快來聽,二奶奶又說笑話兒了。」
只因為想要聽王熙鳳說笑話,大家呼朋引伴唯恐錯過,「眾丫頭子們便擠了一屋子」,笑話能說到這種程度還真的是出神入化,也唯有鳳姐才有如此的功力。
以上是用一種代數式的方法,先切入構成王熙鳳性格主軸的四個要項。當然,如此來談一個人是不夠的,想要真正認識一個人,更必須看他的出身背景和成長過程,因為這決定了其現在的狀貌。我們和別人相處的時候,往往只看到他目前的樣態,然而那只不過是其人格中所折射出來的一副短暫的面貌,遠遠不是全部,更何況這副短暫的面貌背後有哪些源遠流長的複雜因素在交互作用,事實上爬梳起來也都可以引人尋幽探勝,從中領悟到人性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