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風刀霜劍花空好 骨冷魂飛月自沉
中午,蘭香覷著府中家人開飯時光,便夾著包袱,往掃花別院而來。
她一面走,一面打量四周,偌大個漢府,才走了幾個主人和隨行的下人,怎麼就顯得像壓根沒人似的冷清。她原先編好的應付盤問的話,也都用不著了。
一進掃花別院,便聽得一個聲音說道:
「姐姐怎麼偏在飯口上來,必是到我們這兒趕嘴來了吧?可惜我們已經吃過了。」
隨著聲音,便見妙音、散花二人迎了出來。
蘭香詫異道:「兩位姐姐從哪兒看見我來了?怎麼光聽到聲音,見不到人呢?」
散花道:「虧你還是夫人身邊的呢,連咱們掃花別院的訣竅都不知道。」
蘭香問道:「什麼訣竅?」
妙音忙拉著蘭香往裡走,把話岔開道:「姐姐今兒個怎麼沒隨夫人到西府去?」
蘭香道:「這不,派我到這兒來了。再說,去西府,夫人身邊有拈花姐姐也行了。老太太有話,擺譜也別挑在這時候擺呀!」
大家都笑了。
散花看見蘭香夾著一大包東西,指著問道:「這是什麼?又給我們太小姐送什麼稀罕物來了?」
蘭香笑道:「太小姐什麼稀罕物沒有?還用著夫人送嗎?」隨即放低聲音道:
「是給玥兒小姐送冬衣來的。本來應該告訴太太到大庫去拿,可夫人說,自己箱子早年沒做的料子,放著也是放著,清出幾段,叫我趁空送來。」
散花道:「什麼樣的好料子?我們也見識見識。」
蘭香將包袱放在桌上道:「有幾段特豔的,夫人說以後再用,光選了這幾段清雅的。」
散花手快,便來打開包袱。妙音看到包袱角上用黑緞子鑲銀絲做的如意頭,那麼妥帖自如,讚美道:
「這包袱角,蘭香姐姐,是妳做的活吧?」
蘭香道:「我哪兒有這手藝,這是夫人娘家帶來的。當年,夫人娘家老太夫人請了蘇州有名的高手,到家來做的,做了三十二塊包袱皮……」
散花驚訝道:「這麼多包袱皮,費這麼多功夫?……」
蘭香道:「夫人姐倆,有一半是妹妹的,就是玥兒小姐的媽媽。夫人說他們姐倆在家裡,什麼都是一色一樣,長得也像。夫人說她明明是大兩歲,外邊也還硬傳說她倆是雙胞呢。」
妙音看到包袱角上一根絲絛聯著的撇棍,也讚不絕口。
蘭香道:「妳們看看,這撇子是個什麼?」
妙音道:「是條瑪瑙魚唄。」
蘭香道:「對了!」指著包袱角上的如意和撇子道,「當初,是取吉祥如意,喜慶有餘的意思。可是……」
散花不由嘆了口氣道:「有誰不想好呢?可夫人……」
蘭香道:「都是老天爺不長眼……」猛地想起下面的話不吉利,連忙停住了。
妙音打開包袱,散花拿出料子,鋪開,便見湖藍緞底上,朵朵白牡丹在開放,不禁歡叫道:「真好看!配上玥兒小姐的臉蛋,就更美了!」
蘭香道:「這段銀紅的,才更好看呢。」
三人翻著、看著,嘖嘖稱讚不已。
千江進來,見到蘭香,忙打招呼:「原來是稀客光臨!你們三個唧唧咯咯說什麼呢?有什麼新鮮事,也讓我見識見識。」
蘭香忙站起道:「千江姐姐,快引我給太小姐請安去。」
千江笑道:「我不來,妳也沒說要給太小姐請安,我剛進來,妳就藉個詞要走了。」
蘭香不依道:「就妳會冤枉人!碰見散花、妙音兩位姐姐,能不說一會兒話嗎?要不,我早就給太小姐請安去了。」
說著,眾人又笑了一陣。
千江道:「幸虧妳沒去呢,今天,太小姐興致來了,忙了一上午,畫了一張畫,還被霑哥兒搶走了。剛吃了點粥,和衣在榻上睡著了。我和一月姐姐連大氣都不敢出。這陣子,太小姐總是睡不好,這會兒能睡一覺,也真不容易。」
蘭香忙捂著嘴道:「哎呀,我說話的聲音高了吧?」
散花道:「隔著一進屋子呢,聽不見的。」
千江指著桌上打開的包袱,問道:「這……?」
蘭香用手指指後面道:「是夫人要我送來給玥兒小姐的。」
千江道:「那咱們一塊進去吧。」
散花和妙音忙將包袱包起,交給蘭香。
蘭香道:「兩位姐姐也一起到後邊去吧!」
散花笑道:「我們倆可不能到後邊去。」
蘭香聽話音,也明白了。
妙音忙道:「我們還有事呢,姐姐待會兒出來的時候,咱們再說會子話。」
蘭香夾著包袱,便和千江往裡去了。剛走到遊廊下面,一股花香,撲鼻而來。
蘭香道:「千江姐姐,妳們這兒真成了仙境了。」
千江道:「可不,妳也沒想想,住在這兒的,是什麼樣的人?別人可配?」
蘭香道:「咱們霑哥兒可配呢!」
千江笑而不語。走盡遊廊,輕聲對蘭香道:「妳去停雲亭吧,一會兒來找妳。」說罷,便和蘭香分手到書房去了。
蘭香下了遊廊,繞過池邊的假山和竹林,便看到停雲亭的回欄。
四周靜悄悄的,只有兩隻丹頂鶴在池塘邊漫步。蘭香剛上臺階,鷓鴣便迎了出來,拉著她的手問夫人好,問她和拈花好。知道她是來給玥兒送衣料,忙迎進外屋,輕聲招呼她坐下,送上香茶。
蘭香向屋裡努嘴,悄聲道:「小姐……?」
鷓鴣笑道:「畫畫呢。」
蘭香輕輕走到房門口,向裡望去。
只見玥兒穿著水紅軟緞便裝,秀髮披在背後,腰上鬆鬆紮了一根白絲絛,手上拿著筆,倚在椅背上,正打量桌上的畫。隨即,她將筆在硯臺上舔了兩下,便在畫上題起字來。
蘭香輕嘆一聲,回頭對鷓鴣道:「沒見過這玉雕般的人,她就是一幅畫,還要她畫什麼呀?」
鷓鴣道:「只怕世上還沒有這等大手筆能畫得出呢。」
玥兒聽到門口有人說話,回過頭來見是蘭香,高興道:「蘭香姐姐好!姨媽來了?」
蘭香道:「小姐好!夫人去西府了,要我送料子來為小姐做冬衣的。」
玥兒有點兒不自在道:「怎麼姨媽也去西府了?」
這時,千江也來了,和鷓鴣蘭香一起走進屋內,看見玥兒畫的畫,忙走近桌邊細看道:「小姐這花畫得真好!」
蘭香看了道:「像是小蝴蝶在飛。」
鷓鴣道:「姑娘畫的就是蝴蝶花。」
蘭香看了一眼畫,又看了一眼玥兒的臉龐,笑道:「這畫可畫活了……」
大家都笑了。
千江常看李芸在畫上題詩,這時,看到玥兒在畫上題的兩句詩:「舞帶輕盈曉露滋,非花非雪夢中姿。」覺得似乎未完,便問道:
「小姐,這畫上的詩,還沒題完吧?」
玥兒應道:「嗯!下面那兩句,等霑兒哥哥回來題。」
蘭香笑道:「這就考我們霑哥兒的學問了。」
鷓鴣笑道:「小爺可難不住。不過總是讓著妹妹罷了。」
蘭香道:「姐姐就別客氣了,夫人早告訴我們了,小姐也是才冠蘇州呢。夫人就仗著小姐,來改咱們霑哥兒的怪脾氣呢。」
千江笑道:「往常,霑哥兒脾氣也真怪,自從搬進掃花別院,可改多了。」
蘭香道:「這都是小姐和姐姐來了,這才叫天賜──!」蘭香又覺著說走了嘴,用手猛地把嘴堵住,忙又找補道:「這才叫添詩助韻,可說是詩畫雙絕呢。」
鷓鴣和千江不由對看一眼,看到玥兒並未發覺,千江忙道:
「小姐該歇晌了,我們外屋去吧。」
鷓鴣也道:「姐姐們外屋坐,我安排姑娘歇著就來。」
千江和蘭香答應著走出去了。
玥兒道:「別動我桌上的畫,等哥哥回來,看他怎麼說。」
鷓鴣答應著,侍候玥兒躺下,又換了一枝安息香,便輕輕走了出來。
蘭香道:「這衣服料子還沒給小姐過目呢。」
鷓鴣道:「我們小姐從不問這些,妳做什麼,她就穿什麼。」說著,過來打開包袱時,不由愣住了,望著蘭香道,「這包袱皮怎麼和我們帶來的一樣呢?連這瑪瑙撇子都一樣。」
蘭香笑著解釋了一遍。鷓鴣打開包袱,不由忍住一陣心酸,連忙用話岔開道:「夫人想得真周到。這裡比家裡還疼她。小姐六歲上,就沒了媽媽,直到如今,才落到親人疼她了。」
蘭香問道:「小姐還想蘇州嗎?」
鷓鴣道:「能不想嗎?幾次問我,什麼時候回去呢!她想爺爺了,還說爺爺也一定想她了。小姐至今,還不知道蘇州的事呢。」說著,眼圈又紅了。
千江安慰道:「小姐還小,等過一二年再告訴她也不遲。在這兒,有老太太、太小姐、夫人疼她,比在蘇州還強呢。」
鷓鴣道:「說的可也是。我們老太爺要知道小姐在這兒的這般光景,也更放心了。」
三個丫鬟在一起,又說了一會子話,壁上的自鳴鐘打點了,蘭香忙起身道:
「都未時了,我得到小膳房取銀耳去,去晚了,傅貴家的不在,就麻煩了。」
千江也起身道:「我也要到前邊去了,太小姐沒準醒了。」
鷓鴣送走蘭香和千江,看著送來的衣料,想著自己昨天還為玥兒舊有的衣服小了發愁呢,眼圈禁不住又紅了起來……
蘭香走出掃花別院,穿過花園,直往東南角小膳房走去。
迎面遇到王夫人屋裡的丫鬟竹屏。
蘭香笑著招呼道:「姐姐沒隨太太去西府呀?」
竹屏冷笑道:「這樣的好事,什麼時候能輪到我了?我們這號人,天生下來就是幹那摸不著邊的活的。」
蘭香道:「院裡那麼多嬤嬤丫頭,莫非還要姐姐幹這幹那的?」
竹屏怨氣沖天道:「舅奶奶昨天晌午來,要我領著兩個小丫頭敲核桃……」
蘭香笑道:「敲核桃有啥好埋怨的?」
竹屏道:「敲核桃是沒有什麼可埋怨的,可舅奶奶要的這核桃仁,『個別』!」
「怎麼『個別』?」
「得整個的!還得把核桃仁外面的軟皮剝了,剝完皮,還得是整顆的。一顆一顆象牙雕似的,圓糾糾的,好看是真好看,可把我們折騰苦了。妳看看我的手指頭!」伸出手給蘭香看。
蘭香見竹屏十個手指都泡白泡皺了,同情道:「這真是個細巧活。舅奶奶要整顆的做什麼用?」
「說是老爺和舅老爺用的藥引子。吃湯藥之前,吃這麼七顆整核桃,就能治病,強壯身體。我心裡話:剝那麼整幹什麼?放進嘴裡一嚼,還不是爛了?核桃剝得再整,總得嚼爛才能往下嚥呀。誰知小丫頭才說了一句,就被舅奶奶一嘴巴打過去,說:不剝整顆的,怎麼知道吃下去是整顆的呢?又怎麼知道是吃了七顆呢?……」竹屏嘆了口氣,又接著道,「從昨天晌午,一直剝到今天早晨,總算剝完了這一籃子。舅奶奶早起見了,總算說了一聲好。還說,太太他們去西府了,沒什麼事了,就透透地睡一天吧。我把小丫頭們打發去睡了,舅奶奶還拉著我一起到花園繞了一圈,折了好些桂花,提著一籃整個的核桃仁回去了。這不,我剛送走舅奶奶回來。」
「妳也趕快睡去吧,一宿沒睡可不好過。」
竹屏嘆氣道:「唉──!有什麼法子……」回自己屋裡去了。
蘭香急忙往小膳房走去。還沒到呢,忽然聽見小膳房裡傳出吆五喝六、猜拳行令的聲音。
蘭香詫異起來,腳底下也放慢了,越走近,越聽得清,只聽得傅貴家的尖笑的聲音:
「喝吧,喝吧!這是給皇上上貢的,今天不灌飽了,明天就再也吃不上了……」
又聽到一個男人的聲音道:「酒庫的鑰匙,就掛在嫂子扣襻上,多會兒想喝,只要喊聲嫂子就行了……哈哈……」
蘭香沒想到竟會遇著這種事情。主子不在,他們竟這等放肆。不由停下來思量:這時候,自己去找傅貴家的領銀耳,豈不揭了他們的底?……但又想去看看,除了傅貴家的,還有些什麼人?
蘭香剛想邁步,又怕被別人看見,猶豫了一會兒,便轉身走了。
* * *
戊初時分,一隻小官船,靠攏了漢府花園旁門。只見一個一身青衣的漢子,領著兩個黑衣小廝,抬著一乘小轎,上岸後,便往旁門而來。
旁門「咿呀」一聲,從內開了。
青衣漢子領著這乘小轎,如入無人之境,直奔掃花別院而去。
烏衣吃罷晚飯,裝了一袋煙,便到園子裡轉轉。來到楝亭時,忽然覺著有什麼東西在小道上晃悠。
烏衣覷眯著兩眼四看,從樹幹的間隙中,看見有幾個黑影,飛快地在小道上行走。他不信自己雙眼,怕是老眼昏花,看差了,便急步從樹叢中竄到小道上去,果然,看到三個黑衣人和一乘小轎,往裡急走。
烏衣在後面大聲問道:「誰?幹什麼的?」
沒想這一大聲問,這幫黑東西不但不停住,反而走得更快了。
烏衣覺著不妙,摸摸靴腰裡面的腿匕子,還在裡面,便放心了。快步追上去喊道:
「幹什麼的?快停下!停下!」
青衣漢子聞聲回頭,見一老漢,忙對抬轎小廝道:「快!別理這老不死的!」
烏衣見他們不停,反而加快了腳步,直奔掃花別院。他氣急敗壞,從斜刺小路迫上去,直到掃花別院門前,才將這乘小轎當頭攔住。厲聲問道:
「你們那兒來的?想幹什麼?」
青衣漢子見烏衣雖老,但氣勢不凡,因而賠笑道:
「我們是蘇州李府,派來接李玥小姐回去的!」
這句話,如同炸雷。
烏衣是曹府三代親信老家人,早就知道李煦革職抄家,押解京城、聽候發落,李玥小姐藏入漢府。如今竟來小轎,冒名舅老太爺要接玥兒小姐,看來,藏玥兒於府中之事,已然敗露了。
烏衣強自鎮定,大聲道:「一派胡言!這裡是江寧織造府,那有什麼李玥小姐?你走錯門了,快出去!」
青衣漢子冷笑道:「你是什麼人?今日織造府的主子都不在,你竟敢阻攔蘇州李老太爺來接孫小姐的轎子!」回頭對二小廝喊道,「抬轎進去接人,快!」
兩個小廝剛把轎子抬起,烏衣一個箭步過來,用手壓住,大吼道:
「反了,你們哪!可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老皇上御筆親賜的匾,還掛在廳堂呢,不讓你們磕響頭,就算便宜你們啦,快給我滾出去!滾!滾!」
青衣漢子看看四周,天已然黑下來了。心中橫豎有底。原打算手到擒來,沒想到,突然殺出這麼個老漢來,看那倔強模樣,還得費點口舌呢,因道:
「李老太爺得了重病,急於要見孫小姐李玥一面,晚了怕見不著了,讓我們進去吧!」對小廝喊道,「走!進去接人!快!」
二小廝抬起轎子要往裡闖。
烏衣當門攔住大喊:「來人哪!來人哪!有了強盜啦!」
聲音向四方散去,卻不見有任何回音。
這時,只見從掃花別院跑出妙音來,她一把拉住烏衣道:
「烏衣大爺,這可怎麼好?怎麼好?……」
烏衣忙道:「快!快去門上,叫人來!叫傅貴來,叫朱斌來!叫家丁們來,把這三個強盜抓起來!快去!」
妙音答應著,慌忙向東南方向跑去。
青衣漢子冷笑道:「老看家狗,識相點,閃開!」
烏衣怒吼:「瞎了你的狗眼!有你烏衣大爺在,你休想跨進這道門!」說罷,兩手扠腰,兩腳分開,當門挺立。
青衣漢子是個鏢客出身,壓根沒將烏衣老人看在眼裡,走過去就伸手一拽,沒想到,烏衣像生了根一樣,竟拽不動。
青衣漢子惱羞成怒,使出全副把式,便和烏衣廝打起來……
* * *
李芸吃過藥,從未時睡到戊初,睜開眼了,還不想起來。
一月笑道:「太小姐這一覺睡得真好,身都不曾翻一下。」
李芸舒展一下身子,坐起來微笑道:
「這一覺可真睡到頭了,天都快黑了。」
千江托著漆盤,送上晚飯,正往桌上放,便見散花神色慌張、面容慘白跑了進來。她上氣不接下氣道:
「太小姐,大事不好了!外面來了一乘小轎,說是來接玥兒小姐的,烏衣大爺正攔著呢!」
李芸看著散花,驚問:「什麼?」
散花又清清楚楚地說了一遍。
一月和千江聽了,都愣在那裡,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李芸冷笑道:「沒想到竟來得如此之快!」稍一沉吟,忙道:
「千江,快去告訴鷓鴣,馬上帶玥兒到後面山洞躲藏。妳告訴她,她就知道了,她自會安排的。」
「是!」千江急忙往後走去。
李芸又將千江叫回叮囑道:「你先把鷓鴣叫出來告訴她,千萬不要嚇著玥兒。」
「明白了!」千江飛也似地跑了出去。
李芸對散花道:「妳速去前面,找、找……」她原本想要散花去找曹頫,猛然想起今天漢府主事之人都到西府去了,李芸立即明白過來,臉色發白,改口要散花到掃花別院門前去,告訴烏衣,不用阻攔,讓他們進來!
散花驚詫道:「讓他們進來?」
李芸道:「讓他們進來!」
散花哭道:「太小姐,來者不善哪……」
李芸冷笑道:「善者也不來了。快去吧!」
散花遲疑了一下,只得硬著頭皮往前邊走去。
李芸隨即命一月點燈。
一月驚魂未定,猶豫道:「太小姐,這燈不要點了吧?」
李芸道:「天已經黑了,怎能不點燈?點,把屋裡的燈,全都點上!」
一月只得將燈一一點燃,李芸屋內頓時通明透亮。
「把紙鋪好!」
一月不知李芸作何打算,只得在書桌前將文房四寶都備好。
「取那張琴來。」
一月不由愣住:「太小姐,那張琴,燕子都在上面做了窩了,怎好取下來呢?」
「取下來吧!長久不撫了,今天,也該撫一撫了……」
一月只好遵命,剛把那燕窩輕輕取下,淚水隨即打在燕窩上面。她把窩兒放在茶几上,把琴拂拭乾淨,放在琴臺上,便立在一旁看著李芸。
李芸微笑道:「點香!」
一月又照例焚上一爐香。
李芸若無其事地走至桌前,用當年曹寅寫的詞牌〈貂裘換酒〉,提筆寫下一首詞來:
雪樹飛瓊鶩,煙花明,步搖鳳蹙。通衢頓阻。錦幛珠簾連笑語。越女吳儂無數。踏盡了胭泥脂土。車水馬龍說不得,姐妹們,攜手河橋處。也聽過太平鼓。
白梨紅杏齊噴吐。古到今,喜圓恨缺迎來三五。才到中天偏西去,誰管嫦娥還舞。早轉過朱門綺戶。燭影衣痕香未盡,樹倒猢猻語,猶聞訴。琴迸斷,淚續譜。
旋即在鏡前整了一下剛才睡覺起來稍微有點蓬鬆的髮髻,坐在琴凳上,雙手撫起琴弦。
李芸重又彈起了《廣陵散》,此情此景,使她全副情思都傾注在曲中。
這琴音,像水沫迸飛,像珠落玉盤,隨之又像萬松呼嘯,撼天動地;忽而又似琴弦俱裂,聲息皆無;可是,接著又像風捲狂濤,飛鴻展翼,寒蛩宵鳴,落葉臨風……變化莫測,動人心魄。彷彿雲也為之窺窗,月也要為之墜淚似的……
散花急步走至院門,找不見妙音,只見烏衣和那漢子撲打。她在門前停下,極盼烏衣大爺能將這漢子打跑,玥兒小姐就得救了。
正在這時,烏衣大爺一個踉蹌,摔倒在地,青衣漢子撲上前正要下手,散花急忙跳過去阻攔,大叫一聲:「住手!」
青衣漢子忽見來了一個道姑似的姑娘,不由愣住了。
烏衣倒在地,一陣暈眩,急道:「散花姑娘,快躲開,讓我收拾他們!」
散花扶著烏衣道:「烏衣大爺,不要打了。太小姐要大爺放他們進去。」
「放他們進去?」烏衣不信自己的耳朵。
這時,一股高亢激昂的琴音傳了出來,使外面的人都驚呆了。
烏衣聽了,不禁老淚橫流,對散花道:
「這,這是一曲《廣陵散》啊……」
青衣漢子對二小廝道:「什麼龜苓散,該吃順氣丸了!快抬起轎子隨我進去!」瞅冷子,便闖進了掃花別院。
烏衣掙扎著爬不起來、五內俱焚,叫道:「散花姑娘,不能,不能讓這幫強盜進去啊……!」
散花扶不起來烏衣,無助地哭喊:「天哪!誰來救救我們啊!……」
青衣漢子和二小廝抬著小轎,進了掃花別院,繞過照壁,不知該往哪裡走。
青衣漢子不禁捏著把汗。旁門,花園,小道,掃花別院大門,都心中有數。可這院內模樣如何,卻不摸底。
這時,一陣更高的琴音,從遊廊後面傳出,順著琴音,青衣漢子看到裡面的廳房,通明透亮,琴音便是由此傳出。於是,掏出兇器,要二小廝放下轎子,隨他直奔亮處而去。
一月和千江,浸沉在李芸琴聲之中,以至外面來人也聽不見了。就在青衣漢子等三人走到門口的時候,「哢」的一聲,琴弦斷了。
李芸如夢初醒,將手輕輕放下道:「請進來吧!」
青衣漢子和二小廝聞聲見狀,不由倒吸一口氣,立在門前,呆若木雞:
此情、此景,如此絕色,在人間,別說沒見過,就連想,也想不出,簡直不敢仰視……
青衣漢子不禁想到,怪不得賴保費這麼大氣力,再費上千倍、萬倍的氣力,也值啊!
李芸不慌不忙,問道:「你們是蘇州老太爺派來接我的嗎?」
青衣漢子忙請安道:「是!小姐!老太爺病了,急於見小姐一面,所以連夜派小的趕來接小姐回府上去。」
李芸吩咐千江領青衣漢子等三人到外面喝茶稍候,自己安頓一下就走。
一月和千江,至此才明白了李芸點燈撫琴的用意。待千江領走三人後,一月止不住淚流滿面,跪倒在李芸腳前,輕聲道:
「太,太不該了?小姐,這,這可不能去呀……」
李芸伸手扶起一月,低聲急道:「好妹妹,如今不是哭的時候。我走後,妳們要把事情稟報太夫人和夫人,為什麼偏偏在今天出了這樣的禍事?要照顧好霑兒和玥兒……」說到此,李芸也不免嗚咽起來:「只要能救下他倆,我也無怨了!……我走後,妳們在這裡也不是久留之地,好自為之吧!」說罷,轉身便往外走去。
一月哭著跟在李芸身後道:「我跟小姐一起走!也好有人照顧小姐。」
李芸回身鄭重道:「切不可節外生枝。白搭了妳們不說,誰也救不下,連我也白送了。好妹妹,要明大義呀!」隨即命令道,「去!為我掌燈,送我上轎!」
一月肝膽寸斷,點上燈籠,照著李芸走了出來。燈影一顫一顫的;照著李芸的影子,也一搖一搖的。
青衣漢子和二小廝見李芸出來,急忙起立隨在李芸身後,向外走去。
李芸走出遊廊,見一乘小轎停在照壁旁,便命小廝將轎子抬過來,從容和一月、千江告別後,上轎坐穩,便命上路。
青衣漢子急忙答應,命二小廝抬轎快走。
一月和千江追在後面,不禁哭出聲來。一月想起李芸的囑託,連連大呼:
「玥兒小姐,玥兒小姐你可一路保重啊……」
這時,散花才將烏衣扶起,見到一乘小轎抬了出來,烏衣氣急敗壞,大喊一聲:「不能走!」便撲了過去,又被青衣漢子一拳打倒在地。
老烏衣再也爬不起來,眼巴巴看著小轎被抬走,搶天呼地喊道:「人呢?這漢府的人呢?都死絕了啊!……」
散花急步走至院門,找不見妙音,只見烏衣和那漢子撲打。她在門前停下,極盼烏衣大爺能將這漢子打跑,玥兒小姐就得救了。
正在這時,烏衣大爺一個踉蹌,摔倒在地,青衣漢子撲上前正要下手,散花急忙跳過去阻攔,大叫一聲:「住手!」
青衣漢子忽見來了一個道姑似的姑娘,不由愣住了。
烏衣倒在地,一陣暈眩,急道:「散花姑娘,快躲開,讓我收拾他們!」
散花扶著烏衣道:「烏衣大爺,不要打了。太小姐要大爺放他們進去。」
「放他們進去?」烏衣不信自己的耳朵。
這時,一股高亢激昂的琴音傳了出來,使外面的人都驚呆了。
烏衣聽了,不禁老淚橫流,對散花道:
「這,這是一曲《廣陵散》啊……」
青衣漢子對二小廝道:「什麼龜苓散,該吃順氣丸了!快抬起轎子隨我進去!」瞅冷子,便闖進了掃花別院。
烏衣掙扎著爬不起來、五內俱焚,叫道:「散花姑娘,不能,不能讓這幫強盜進去啊……!」
散花扶不起來烏衣,無助地哭喊:「天哪!誰來救救我們啊!……」
青衣漢子和二小廝抬著小轎,進了掃花別院,繞過照壁,不知該往哪裡走。
青衣漢子不禁捏著把汗。旁門,花園,小道,掃花別院大門,都心中有數。可這院內模樣如何,卻不摸底。
這時,一陣更高的琴音,從遊廊後面傳出,順著琴音,青衣漢子看到裡面的廳房,通明透亮,琴音便是由此傳出。於是,掏出兇器,要二小廝放下轎子,隨他直奔亮處而去。
妙音好不容易找到了傅貴,正要說有強盜來搶玥兒的時候,猛然想起玥兒藏在掃花別院,是死也不能泄露出去的,因而便告訴傅貴,有強盜從花園後門進來搶東西了。傅貴帶信不信地喊了幾個家丁,待走到掃花別院門前時,四周靜悄悄的,絲毫不像發生什麼事故的模樣。
傅貴問道:「妙音姑娘,強盜在哪兒呢?」
妙音看看四周,也覺著蹊蹺道:「剛才,就是在這裡嚷嚷要進掃花別院的。……」
傅貴看看掃花別院門裡,什麼動靜都沒有,便道:「姑娘眼睛看岔了吧?園子這麼大,不先踩了路子,有進無出,哪能此刻就溜得無影無蹤了呢!再說,掃花別院沒你們太小姐的吩咐,誰也不能進去的,誰吃了豹子膽,敢到咱們漢府後花園來搶東西?」
說罷,轉身對眾家丁道:「回去吧,別再推牌九了,一會兒老太太、老爺太太就要回來了。」
「喳!」眾家丁隨著傅貴,搖搖擺擺地走了。
妙音失神地愣在那裡。
一月和千江,浸沉在李芸琴聲之中,以至外面來人也聽不見了。就在青衣漢子等三人走到門口的時候,「哢」的一聲,琴弦斷了。
李芸如夢初醒,將手輕輕放下道:「請進來吧!」
青衣漢子和二小廝聞聲見狀,不由倒吸一口氣,立在門前,呆若木雞:
此情、此景,如此絕色,在人間,別說沒見過,就連想,也想不出,簡直不敢仰視……
青衣漢子不禁想到,怪不得賴保費這麼大氣力,再費上千倍、萬倍的氣力,也值啊!
李芸不慌不忙,問道:「你們是蘇州老太爺派來接我的嗎?」
青衣漢子忙請安道:「是!小姐!老太爺病了,急於見小姐一面,所以連夜派小的趕來接小姐回府上去。」
李芸吩咐千江領青衣漢子等三人到外面喝茶稍候,自己安頓一下就走。
一月和千江,至此才明白了李芸點燈撫琴的用意。待千江領走三人後,一月止不住淚流滿面,跪倒在李芸腳前,輕聲道:
「太,太不該了?小姐,這,這可不能去呀……」
李芸伸手扶起一月,低聲急道:「好妹妹,如今不是哭的時候。我走後,妳們要把事情稟報太夫人和夫人,為什麼偏偏在今天出了這樣的禍事?要照顧好霑兒和玥兒……」說到此,李芸也不免嗚咽起來:「只要能救下他倆,我也無怨了!……我走後,妳們在這裡也不是久留之地,好自為之吧!」說罷,轉身便往外走去。
一月哭著跟在李芸身後道:「我跟小姐一起走!也好有人照顧小姐。」
李芸回身鄭重道:「切不可節外生枝。白搭了妳們不說,誰也救不下,連我也白送了。好妹妹,要明大義呀!」隨即命令道,「去!為我掌燈,送我上轎!」
一月肝膽寸斷,點上燈籠,照著李芸走了出來。燈影一顫一顫的;照著李芸的影子,也一搖一搖的。
青衣漢子和二小廝見李芸出來,急忙起立隨在李芸身後,向外走去。
李芸走出遊廊,見一乘小轎停在照壁旁,便命小廝將轎子抬過來,從容和一月、千江告別後,上轎坐穩,便命上路。
青衣漢子急忙答應,命二小廝抬轎快走。
一月和千江追在後面,不禁哭出聲來。一月想起李芸的囑託,連連大呼:
「玥兒小姐,玥兒小姐你可一路保重啊……」
這時,散花才將烏衣扶起,見到一乘小轎抬了出來,烏衣氣急敗壞,大喊一聲:「不能走!」便撲了過去,又被青衣漢子一拳打倒在地。
老烏衣再也爬不起來,眼巴巴看著小轎被抬走,搶天呼地喊道:「人呢?這漢府的人呢?都死絕了啊!……」
中午,蘭香覷著府中家人開飯時光,便夾著包袱,往掃花別院而來。
她一面走,一面打量四周,偌大個漢府,才走了幾個主人和隨行的下人,怎麼就顯得像壓根沒人似的冷清。她原先編好的應付盤問的話,也都用不著了。
一進掃花別院,便聽得一個聲音說道:
「姐姐怎麼偏在飯口上來,必是到我們這兒趕嘴來了吧?可惜我們已經吃過了。」
隨著聲音,便見妙音、散花二人迎了出來。
蘭香詫異道:「兩位姐姐從哪兒看見我來了?怎麼光聽到聲音,見不到人呢?」
散花道:「虧你還是夫人身邊的呢,連咱們掃花別院的訣竅都不知道。」
蘭香問道:「什麼訣竅?」
妙音忙拉著蘭香往裡走,把話岔開道:「姐姐今兒個怎麼沒隨夫人到西府去?」
蘭香道:「這不,派我到這兒來了。再說,去西府,夫人身邊有拈花姐姐也行了。老太太有話,擺譜也別挑在這時候擺呀!」
大家都笑了。
散花看見蘭香夾著一大包東西,指著問道:「這是什麼?又給我們太小姐送什麼稀罕物來了?」
蘭香笑道:「太小姐什麼稀罕物沒有?還用著夫人送嗎?」隨即放低聲音道:
「是給玥兒小姐送冬衣來的。本來應該告訴太太到大庫去拿,可夫人說,自己箱子早年沒做的料子,放著也是放著,清出幾段,叫我趁空送來。」
散花道:「什麼樣的好料子?我們也見識見識。」
蘭香將包袱放在桌上道:「有幾段特豔的,夫人說以後再用,光選了這幾段清雅的。」
散花手快,便來打開包袱。妙音看到包袱角上用黑緞子鑲銀絲做的如意頭,那麼妥帖自如,讚美道:
「這包袱角,蘭香姐姐,是妳做的活吧?」
蘭香道:「我哪兒有這手藝,這是夫人娘家帶來的。當年,夫人娘家老太夫人請了蘇州有名的高手,到家來做的,做了三十二塊包袱皮……」
散花驚訝道:「這麼多包袱皮,費這麼多功夫?……」
蘭香道:「夫人姐倆,有一半是妹妹的,就是玥兒小姐的媽媽。夫人說他們姐倆在家裡,什麼都是一色一樣,長得也像。夫人說她明明是大兩歲,外邊也還硬傳說她倆是雙胞呢。」
妙音看到包袱角上一根絲絛聯著的撇棍,也讚不絕口。
蘭香道:「妳們看看,這撇子是個什麼?」
妙音道:「是條瑪瑙魚唄。」
蘭香道:「對了!」指著包袱角上的如意和撇子道,「當初,是取吉祥如意,喜慶有餘的意思。可是……」
散花不由嘆了口氣道:「有誰不想好呢?可夫人……」
蘭香道:「都是老天爺不長眼……」猛地想起下面的話不吉利,連忙停住了。
妙音打開包袱,散花拿出料子,鋪開,便見湖藍緞底上,朵朵白牡丹在開放,不禁歡叫道:「真好看!配上玥兒小姐的臉蛋,就更美了!」
蘭香道:「這段銀紅的,才更好看呢。」
三人翻著、看著,嘖嘖稱讚不已。
千江進來,見到蘭香,忙打招呼:「原來是稀客光臨!你們三個唧唧咯咯說什麼呢?有什麼新鮮事,也讓我見識見識。」
蘭香忙站起道:「千江姐姐,快引我給太小姐請安去。」
千江笑道:「我不來,妳也沒說要給太小姐請安,我剛進來,妳就藉個詞要走了。」
蘭香不依道:「就妳會冤枉人!碰見散花、妙音兩位姐姐,能不說一會兒話嗎?要不,我早就給太小姐請安去了。」
說著,眾人又笑了一陣。
千江道:「幸虧妳沒去呢,今天,太小姐興致來了,忙了一上午,畫了一張畫,還被霑哥兒搶走了。剛吃了點粥,和衣在榻上睡著了。我和一月姐姐連大氣都不敢出。這陣子,太小姐總是睡不好,這會兒能睡一覺,也真不容易。」
蘭香忙捂著嘴道:「哎呀,我說話的聲音高了吧?」
散花道:「隔著一進屋子呢,聽不見的。」
千江指著桌上打開的包袱,問道:「這……?」
蘭香用手指指後面道:「是夫人要我送來給玥兒小姐的。」
千江道:「那咱們一塊進去吧。」
散花和妙音忙將包袱包起,交給蘭香。
蘭香道:「兩位姐姐也一起到後邊去吧!」
散花笑道:「我們倆可不能到後邊去。」
蘭香聽話音,也明白了。
妙音忙道:「我們還有事呢,姐姐待會兒出來的時候,咱們再說會子話。」
蘭香夾著包袱,便和千江往裡去了。剛走到遊廊下面,一股花香,撲鼻而來。
蘭香道:「千江姐姐,妳們這兒真成了仙境了。」
千江道:「可不,妳也沒想想,住在這兒的,是什麼樣的人?別人可配?」
蘭香道:「咱們霑哥兒可配呢!」
千江笑而不語。走盡遊廊,輕聲對蘭香道:「妳去停雲亭吧,一會兒來找妳。」說罷,便和蘭香分手到書房去了。
蘭香下了遊廊,繞過池邊的假山和竹林,便看到停雲亭的回欄。
四周靜悄悄的,只有兩隻丹頂鶴在池塘邊漫步。蘭香剛上臺階,鷓鴣便迎了出來,拉著她的手問夫人好,問她和拈花好。知道她是來給玥兒送衣料,忙迎進外屋,輕聲招呼她坐下,送上香茶。
蘭香向屋裡努嘴,悄聲道:「小姐……?」
鷓鴣笑道:「畫畫呢。」
蘭香輕輕走到房門口,向裡望去。
只見玥兒穿著水紅軟緞便裝,秀髮披在背後,腰上鬆鬆紮了一根白絲絛,手上拿著筆,倚在椅背上,正打量桌上的畫。隨即,她將筆在硯臺上舔了兩下,便在畫上題起字來。
蘭香輕嘆一聲,回頭對鷓鴣道:「沒見過這玉雕般的人,她就是一幅畫,還要她畫什麼呀?」
鷓鴣道:「只怕世上還沒有這等大手筆能畫得出呢。」
玥兒聽到門口有人說話,回過頭來見是蘭香,高興道:「蘭香姐姐好!姨媽來了?」
蘭香道:「小姐好!夫人去西府了,要我送料子來為小姐做冬衣的。」
玥兒有點兒不自在道:「怎麼姨媽也去西府了?」
這時,千江也來了,和鷓鴣蘭香一起走進屋內,看見玥兒畫的畫,忙走近桌邊細看道:「小姐這花畫得真好!」
蘭香看了道:「像是小蝴蝶在飛。」
鷓鴣道:「姑娘畫的就是蝴蝶花。」
蘭香看了一眼畫,又看了一眼玥兒的臉龐,笑道:「這畫可畫活了……」
大家都笑了。
千江常看李芸在畫上題詩,這時,看到玥兒在畫上題的兩句詩:「舞帶輕盈曉露滋,非花非雪夢中姿。」覺得似乎未完,便問道:
「小姐,這畫上的詩,還沒題完吧?」
玥兒應道:「嗯!下面那兩句,等霑兒哥哥回來題。」
蘭香笑道:「這就考我們霑哥兒的學問了。」
鷓鴣笑道:「小爺可難不住。不過總是讓著妹妹罷了。」
蘭香道:「姐姐就別客氣了,夫人早告訴我們了,小姐也是才冠蘇州呢。夫人就仗著小姐,來改咱們霑哥兒的怪脾氣呢。」
千江笑道:「往常,霑哥兒脾氣也真怪,自從搬進掃花別院,可改多了。」
蘭香道:「這都是小姐和姐姐來了,這才叫天賜──!」蘭香又覺著說走了嘴,用手猛地把嘴堵住,忙又找補道:「這才叫添詩助韻,可說是詩畫雙絕呢。」
鷓鴣和千江不由對看一眼,看到玥兒並未發覺,千江忙道:
「小姐該歇晌了,我們外屋去吧。」
鷓鴣也道:「姐姐們外屋坐,我安排姑娘歇著就來。」
千江和蘭香答應著走出去了。
玥兒道:「別動我桌上的畫,等哥哥回來,看他怎麼說。」
鷓鴣答應著,侍候玥兒躺下,又換了一枝安息香,便輕輕走了出來。
蘭香道:「這衣服料子還沒給小姐過目呢。」
鷓鴣道:「我們小姐從不問這些,妳做什麼,她就穿什麼。」說著,過來打開包袱時,不由愣住了,望著蘭香道,「這包袱皮怎麼和我們帶來的一樣呢?連這瑪瑙撇子都一樣。」
蘭香笑著解釋了一遍。鷓鴣打開包袱,不由忍住一陣心酸,連忙用話岔開道:「夫人想得真周到。這裡比家裡還疼她。小姐六歲上,就沒了媽媽,直到如今,才落到親人疼她了。」
蘭香問道:「小姐還想蘇州嗎?」
鷓鴣道:「能不想嗎?幾次問我,什麼時候回去呢!她想爺爺了,還說爺爺也一定想她了。小姐至今,還不知道蘇州的事呢。」說著,眼圈又紅了。
千江安慰道:「小姐還小,等過一二年再告訴她也不遲。在這兒,有老太太、太小姐、夫人疼她,比在蘇州還強呢。」
鷓鴣道:「說的可也是。我們老太爺要知道小姐在這兒的這般光景,也更放心了。」
三個丫鬟在一起,又說了一會子話,壁上的自鳴鐘打點了,蘭香忙起身道:
「都未時了,我得到小膳房取銀耳去,去晚了,傅貴家的不在,就麻煩了。」
千江也起身道:「我也要到前邊去了,太小姐沒準醒了。」
鷓鴣送走蘭香和千江,看著送來的衣料,想著自己昨天還為玥兒舊有的衣服小了發愁呢,眼圈禁不住又紅了起來……
蘭香走出掃花別院,穿過花園,直往東南角小膳房走去。
迎面遇到王夫人屋裡的丫鬟竹屏。
蘭香笑著招呼道:「姐姐沒隨太太去西府呀?」
竹屏冷笑道:「這樣的好事,什麼時候能輪到我了?我們這號人,天生下來就是幹那摸不著邊的活的。」
蘭香道:「院裡那麼多嬤嬤丫頭,莫非還要姐姐幹這幹那的?」
竹屏怨氣沖天道:「舅奶奶昨天晌午來,要我領著兩個小丫頭敲核桃……」
蘭香笑道:「敲核桃有啥好埋怨的?」
竹屏道:「敲核桃是沒有什麼可埋怨的,可舅奶奶要的這核桃仁,『個別』!」
「怎麼『個別』?」
「得整個的!還得把核桃仁外面的軟皮剝了,剝完皮,還得是整顆的。一顆一顆象牙雕似的,圓糾糾的,好看是真好看,可把我們折騰苦了。妳看看我的手指頭!」伸出手給蘭香看。
蘭香見竹屏十個手指都泡白泡皺了,同情道:「這真是個細巧活。舅奶奶要整顆的做什麼用?」
「說是老爺和舅老爺用的藥引子。吃湯藥之前,吃這麼七顆整核桃,就能治病,強壯身體。我心裡話:剝那麼整幹什麼?放進嘴裡一嚼,還不是爛了?核桃剝得再整,總得嚼爛才能往下嚥呀。誰知小丫頭才說了一句,就被舅奶奶一嘴巴打過去,說:不剝整顆的,怎麼知道吃下去是整顆的呢?又怎麼知道是吃了七顆呢?……」竹屏嘆了口氣,又接著道,「從昨天晌午,一直剝到今天早晨,總算剝完了這一籃子。舅奶奶早起見了,總算說了一聲好。還說,太太他們去西府了,沒什麼事了,就透透地睡一天吧。我把小丫頭們打發去睡了,舅奶奶還拉著我一起到花園繞了一圈,折了好些桂花,提著一籃整個的核桃仁回去了。這不,我剛送走舅奶奶回來。」
「妳也趕快睡去吧,一宿沒睡可不好過。」
竹屏嘆氣道:「唉──!有什麼法子……」回自己屋裡去了。
蘭香急忙往小膳房走去。還沒到呢,忽然聽見小膳房裡傳出吆五喝六、猜拳行令的聲音。
蘭香詫異起來,腳底下也放慢了,越走近,越聽得清,只聽得傅貴家的尖笑的聲音:
「喝吧,喝吧!這是給皇上上貢的,今天不灌飽了,明天就再也吃不上了……」
又聽到一個男人的聲音道:「酒庫的鑰匙,就掛在嫂子扣襻上,多會兒想喝,只要喊聲嫂子就行了……哈哈……」
蘭香沒想到竟會遇著這種事情。主子不在,他們竟這等放肆。不由停下來思量:這時候,自己去找傅貴家的領銀耳,豈不揭了他們的底?……但又想去看看,除了傅貴家的,還有些什麼人?
蘭香剛想邁步,又怕被別人看見,猶豫了一會兒,便轉身走了。
* * *
戊初時分,一隻小官船,靠攏了漢府花園旁門。只見一個一身青衣的漢子,領著兩個黑衣小廝,抬著一乘小轎,上岸後,便往旁門而來。
旁門「咿呀」一聲,從內開了。
青衣漢子領著這乘小轎,如入無人之境,直奔掃花別院而去。
烏衣吃罷晚飯,裝了一袋煙,便到園子裡轉轉。來到楝亭時,忽然覺著有什麼東西在小道上晃悠。
烏衣覷眯著兩眼四看,從樹幹的間隙中,看見有幾個黑影,飛快地在小道上行走。他不信自己雙眼,怕是老眼昏花,看差了,便急步從樹叢中竄到小道上去,果然,看到三個黑衣人和一乘小轎,往裡急走。
烏衣在後面大聲問道:「誰?幹什麼的?」
沒想這一大聲問,這幫黑東西不但不停住,反而走得更快了。
烏衣覺著不妙,摸摸靴腰裡面的腿匕子,還在裡面,便放心了。快步追上去喊道:
「幹什麼的?快停下!停下!」
青衣漢子聞聲回頭,見一老漢,忙對抬轎小廝道:「快!別理這老不死的!」
烏衣見他們不停,反而加快了腳步,直奔掃花別院。他氣急敗壞,從斜刺小路迫上去,直到掃花別院門前,才將這乘小轎當頭攔住。厲聲問道:
「你們那兒來的?想幹什麼?」
青衣漢子見烏衣雖老,但氣勢不凡,因而賠笑道:
「我們是蘇州李府,派來接李玥小姐回去的!」
這句話,如同炸雷。
烏衣是曹府三代親信老家人,早就知道李煦革職抄家,押解京城、聽候發落,李玥小姐藏入漢府。如今竟來小轎,冒名舅老太爺要接玥兒小姐,看來,藏玥兒於府中之事,已然敗露了。
烏衣強自鎮定,大聲道:「一派胡言!這裡是江寧織造府,那有什麼李玥小姐?你走錯門了,快出去!」
青衣漢子冷笑道:「你是什麼人?今日織造府的主子都不在,你竟敢阻攔蘇州李老太爺來接孫小姐的轎子!」回頭對二小廝喊道,「抬轎進去接人,快!」
兩個小廝剛把轎子抬起,烏衣一個箭步過來,用手壓住,大吼道:
「反了,你們哪!可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老皇上御筆親賜的匾,還掛在廳堂呢,不讓你們磕響頭,就算便宜你們啦,快給我滾出去!滾!滾!」
青衣漢子看看四周,天已然黑下來了。心中橫豎有底。原打算手到擒來,沒想到,突然殺出這麼個老漢來,看那倔強模樣,還得費點口舌呢,因道:
「李老太爺得了重病,急於要見孫小姐李玥一面,晚了怕見不著了,讓我們進去吧!」對小廝喊道,「走!進去接人!快!」
二小廝抬起轎子要往裡闖。
烏衣當門攔住大喊:「來人哪!來人哪!有了強盜啦!」
聲音向四方散去,卻不見有任何回音。
這時,只見從掃花別院跑出妙音來,她一把拉住烏衣道:
「烏衣大爺,這可怎麼好?怎麼好?……」
烏衣忙道:「快!快去門上,叫人來!叫傅貴來,叫朱斌來!叫家丁們來,把這三個強盜抓起來!快去!」
妙音答應著,慌忙向東南方向跑去。
青衣漢子冷笑道:「老看家狗,識相點,閃開!」
烏衣怒吼:「瞎了你的狗眼!有你烏衣大爺在,你休想跨進這道門!」說罷,兩手扠腰,兩腳分開,當門挺立。
青衣漢子是個鏢客出身,壓根沒將烏衣老人看在眼裡,走過去就伸手一拽,沒想到,烏衣像生了根一樣,竟拽不動。
青衣漢子惱羞成怒,使出全副把式,便和烏衣廝打起來……
* * *
李芸吃過藥,從未時睡到戊初,睜開眼了,還不想起來。
一月笑道:「太小姐這一覺睡得真好,身都不曾翻一下。」
李芸舒展一下身子,坐起來微笑道:
「這一覺可真睡到頭了,天都快黑了。」
千江托著漆盤,送上晚飯,正往桌上放,便見散花神色慌張、面容慘白跑了進來。她上氣不接下氣道:
「太小姐,大事不好了!外面來了一乘小轎,說是來接玥兒小姐的,烏衣大爺正攔著呢!」
李芸看著散花,驚問:「什麼?」
散花又清清楚楚地說了一遍。
一月和千江聽了,都愣在那裡,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李芸冷笑道:「沒想到竟來得如此之快!」稍一沉吟,忙道:
「千江,快去告訴鷓鴣,馬上帶玥兒到後面山洞躲藏。妳告訴她,她就知道了,她自會安排的。」
「是!」千江急忙往後走去。
李芸又將千江叫回叮囑道:「你先把鷓鴣叫出來告訴她,千萬不要嚇著玥兒。」
「明白了!」千江飛也似地跑了出去。
李芸對散花道:「妳速去前面,找、找……」她原本想要散花去找曹頫,猛然想起今天漢府主事之人都到西府去了,李芸立即明白過來,臉色發白,改口要散花到掃花別院門前去,告訴烏衣,不用阻攔,讓他們進來!
散花驚詫道:「讓他們進來?」
李芸道:「讓他們進來!」
散花哭道:「太小姐,來者不善哪……」
李芸冷笑道:「善者也不來了。快去吧!」
散花遲疑了一下,只得硬著頭皮往前邊走去。
李芸隨即命一月點燈。
一月驚魂未定,猶豫道:「太小姐,這燈不要點了吧?」
李芸道:「天已經黑了,怎能不點燈?點,把屋裡的燈,全都點上!」
一月只得將燈一一點燃,李芸屋內頓時通明透亮。
「把紙鋪好!」
一月不知李芸作何打算,只得在書桌前將文房四寶都備好。
「取那張琴來。」
一月不由愣住:「太小姐,那張琴,燕子都在上面做了窩了,怎好取下來呢?」
「取下來吧!長久不撫了,今天,也該撫一撫了……」
一月只好遵命,剛把那燕窩輕輕取下,淚水隨即打在燕窩上面。她把窩兒放在茶几上,把琴拂拭乾淨,放在琴臺上,便立在一旁看著李芸。
李芸微笑道:「點香!」
一月又照例焚上一爐香。
李芸若無其事地走至桌前,用當年曹寅寫的詞牌〈貂裘換酒〉,提筆寫下一首詞來:
雪樹飛瓊鶩,煙花明,步搖鳳蹙。通衢頓阻。錦幛珠簾連笑語。越女吳儂無數。踏盡了胭泥脂土。車水馬龍說不得,姐妹們,攜手河橋處。也聽過太平鼓。
白梨紅杏齊噴吐。古到今,喜圓恨缺迎來三五。才到中天偏西去,誰管嫦娥還舞。早轉過朱門綺戶。燭影衣痕香未盡,樹倒猢猻語,猶聞訴。琴迸斷,淚續譜。
旋即在鏡前整了一下剛才睡覺起來稍微有點蓬鬆的髮髻,坐在琴凳上,雙手撫起琴弦。
李芸重又彈起了《廣陵散》,此情此景,使她全副情思都傾注在曲中。
這琴音,像水沫迸飛,像珠落玉盤,隨之又像萬松呼嘯,撼天動地;忽而又似琴弦俱裂,聲息皆無;可是,接著又像風捲狂濤,飛鴻展翼,寒蛩宵鳴,落葉臨風……變化莫測,動人心魄。彷彿雲也為之窺窗,月也要為之墜淚似的……
散花急步走至院門,找不見妙音,只見烏衣和那漢子撲打。她在門前停下,極盼烏衣大爺能將這漢子打跑,玥兒小姐就得救了。
正在這時,烏衣大爺一個踉蹌,摔倒在地,青衣漢子撲上前正要下手,散花急忙跳過去阻攔,大叫一聲:「住手!」
青衣漢子忽見來了一個道姑似的姑娘,不由愣住了。
烏衣倒在地,一陣暈眩,急道:「散花姑娘,快躲開,讓我收拾他們!」
散花扶著烏衣道:「烏衣大爺,不要打了。太小姐要大爺放他們進去。」
「放他們進去?」烏衣不信自己的耳朵。
這時,一股高亢激昂的琴音傳了出來,使外面的人都驚呆了。
烏衣聽了,不禁老淚橫流,對散花道:
「這,這是一曲《廣陵散》啊……」
青衣漢子對二小廝道:「什麼龜苓散,該吃順氣丸了!快抬起轎子隨我進去!」瞅冷子,便闖進了掃花別院。
烏衣掙扎著爬不起來、五內俱焚,叫道:「散花姑娘,不能,不能讓這幫強盜進去啊……!」
散花扶不起來烏衣,無助地哭喊:「天哪!誰來救救我們啊!……」
青衣漢子和二小廝抬著小轎,進了掃花別院,繞過照壁,不知該往哪裡走。
青衣漢子不禁捏著把汗。旁門,花園,小道,掃花別院大門,都心中有數。可這院內模樣如何,卻不摸底。
這時,一陣更高的琴音,從遊廊後面傳出,順著琴音,青衣漢子看到裡面的廳房,通明透亮,琴音便是由此傳出。於是,掏出兇器,要二小廝放下轎子,隨他直奔亮處而去。
一月和千江,浸沉在李芸琴聲之中,以至外面來人也聽不見了。就在青衣漢子等三人走到門口的時候,「哢」的一聲,琴弦斷了。
李芸如夢初醒,將手輕輕放下道:「請進來吧!」
青衣漢子和二小廝聞聲見狀,不由倒吸一口氣,立在門前,呆若木雞:
此情、此景,如此絕色,在人間,別說沒見過,就連想,也想不出,簡直不敢仰視……
青衣漢子不禁想到,怪不得賴保費這麼大氣力,再費上千倍、萬倍的氣力,也值啊!
李芸不慌不忙,問道:「你們是蘇州老太爺派來接我的嗎?」
青衣漢子忙請安道:「是!小姐!老太爺病了,急於見小姐一面,所以連夜派小的趕來接小姐回府上去。」
李芸吩咐千江領青衣漢子等三人到外面喝茶稍候,自己安頓一下就走。
一月和千江,至此才明白了李芸點燈撫琴的用意。待千江領走三人後,一月止不住淚流滿面,跪倒在李芸腳前,輕聲道:
「太,太不該了?小姐,這,這可不能去呀……」
李芸伸手扶起一月,低聲急道:「好妹妹,如今不是哭的時候。我走後,妳們要把事情稟報太夫人和夫人,為什麼偏偏在今天出了這樣的禍事?要照顧好霑兒和玥兒……」說到此,李芸也不免嗚咽起來:「只要能救下他倆,我也無怨了!……我走後,妳們在這裡也不是久留之地,好自為之吧!」說罷,轉身便往外走去。
一月哭著跟在李芸身後道:「我跟小姐一起走!也好有人照顧小姐。」
李芸回身鄭重道:「切不可節外生枝。白搭了妳們不說,誰也救不下,連我也白送了。好妹妹,要明大義呀!」隨即命令道,「去!為我掌燈,送我上轎!」
一月肝膽寸斷,點上燈籠,照著李芸走了出來。燈影一顫一顫的;照著李芸的影子,也一搖一搖的。
青衣漢子和二小廝見李芸出來,急忙起立隨在李芸身後,向外走去。
李芸走出遊廊,見一乘小轎停在照壁旁,便命小廝將轎子抬過來,從容和一月、千江告別後,上轎坐穩,便命上路。
青衣漢子急忙答應,命二小廝抬轎快走。
一月和千江追在後面,不禁哭出聲來。一月想起李芸的囑託,連連大呼:
「玥兒小姐,玥兒小姐你可一路保重啊……」
這時,散花才將烏衣扶起,見到一乘小轎抬了出來,烏衣氣急敗壞,大喊一聲:「不能走!」便撲了過去,又被青衣漢子一拳打倒在地。
老烏衣再也爬不起來,眼巴巴看著小轎被抬走,搶天呼地喊道:「人呢?這漢府的人呢?都死絕了啊!……」
散花急步走至院門,找不見妙音,只見烏衣和那漢子撲打。她在門前停下,極盼烏衣大爺能將這漢子打跑,玥兒小姐就得救了。
正在這時,烏衣大爺一個踉蹌,摔倒在地,青衣漢子撲上前正要下手,散花急忙跳過去阻攔,大叫一聲:「住手!」
青衣漢子忽見來了一個道姑似的姑娘,不由愣住了。
烏衣倒在地,一陣暈眩,急道:「散花姑娘,快躲開,讓我收拾他們!」
散花扶著烏衣道:「烏衣大爺,不要打了。太小姐要大爺放他們進去。」
「放他們進去?」烏衣不信自己的耳朵。
這時,一股高亢激昂的琴音傳了出來,使外面的人都驚呆了。
烏衣聽了,不禁老淚橫流,對散花道:
「這,這是一曲《廣陵散》啊……」
青衣漢子對二小廝道:「什麼龜苓散,該吃順氣丸了!快抬起轎子隨我進去!」瞅冷子,便闖進了掃花別院。
烏衣掙扎著爬不起來、五內俱焚,叫道:「散花姑娘,不能,不能讓這幫強盜進去啊……!」
散花扶不起來烏衣,無助地哭喊:「天哪!誰來救救我們啊!……」
青衣漢子和二小廝抬著小轎,進了掃花別院,繞過照壁,不知該往哪裡走。
青衣漢子不禁捏著把汗。旁門,花園,小道,掃花別院大門,都心中有數。可這院內模樣如何,卻不摸底。
這時,一陣更高的琴音,從遊廊後面傳出,順著琴音,青衣漢子看到裡面的廳房,通明透亮,琴音便是由此傳出。於是,掏出兇器,要二小廝放下轎子,隨他直奔亮處而去。
妙音好不容易找到了傅貴,正要說有強盜來搶玥兒的時候,猛然想起玥兒藏在掃花別院,是死也不能泄露出去的,因而便告訴傅貴,有強盜從花園後門進來搶東西了。傅貴帶信不信地喊了幾個家丁,待走到掃花別院門前時,四周靜悄悄的,絲毫不像發生什麼事故的模樣。
傅貴問道:「妙音姑娘,強盜在哪兒呢?」
妙音看看四周,也覺著蹊蹺道:「剛才,就是在這裡嚷嚷要進掃花別院的。……」
傅貴看看掃花別院門裡,什麼動靜都沒有,便道:「姑娘眼睛看岔了吧?園子這麼大,不先踩了路子,有進無出,哪能此刻就溜得無影無蹤了呢!再說,掃花別院沒你們太小姐的吩咐,誰也不能進去的,誰吃了豹子膽,敢到咱們漢府後花園來搶東西?」
說罷,轉身對眾家丁道:「回去吧,別再推牌九了,一會兒老太太、老爺太太就要回來了。」
「喳!」眾家丁隨著傅貴,搖搖擺擺地走了。
妙音失神地愣在那裡。
一月和千江,浸沉在李芸琴聲之中,以至外面來人也聽不見了。就在青衣漢子等三人走到門口的時候,「哢」的一聲,琴弦斷了。
李芸如夢初醒,將手輕輕放下道:「請進來吧!」
青衣漢子和二小廝聞聲見狀,不由倒吸一口氣,立在門前,呆若木雞:
此情、此景,如此絕色,在人間,別說沒見過,就連想,也想不出,簡直不敢仰視……
青衣漢子不禁想到,怪不得賴保費這麼大氣力,再費上千倍、萬倍的氣力,也值啊!
李芸不慌不忙,問道:「你們是蘇州老太爺派來接我的嗎?」
青衣漢子忙請安道:「是!小姐!老太爺病了,急於見小姐一面,所以連夜派小的趕來接小姐回府上去。」
李芸吩咐千江領青衣漢子等三人到外面喝茶稍候,自己安頓一下就走。
一月和千江,至此才明白了李芸點燈撫琴的用意。待千江領走三人後,一月止不住淚流滿面,跪倒在李芸腳前,輕聲道:
「太,太不該了?小姐,這,這可不能去呀……」
李芸伸手扶起一月,低聲急道:「好妹妹,如今不是哭的時候。我走後,妳們要把事情稟報太夫人和夫人,為什麼偏偏在今天出了這樣的禍事?要照顧好霑兒和玥兒……」說到此,李芸也不免嗚咽起來:「只要能救下他倆,我也無怨了!……我走後,妳們在這裡也不是久留之地,好自為之吧!」說罷,轉身便往外走去。
一月哭著跟在李芸身後道:「我跟小姐一起走!也好有人照顧小姐。」
李芸回身鄭重道:「切不可節外生枝。白搭了妳們不說,誰也救不下,連我也白送了。好妹妹,要明大義呀!」隨即命令道,「去!為我掌燈,送我上轎!」
一月肝膽寸斷,點上燈籠,照著李芸走了出來。燈影一顫一顫的;照著李芸的影子,也一搖一搖的。
青衣漢子和二小廝見李芸出來,急忙起立隨在李芸身後,向外走去。
李芸走出遊廊,見一乘小轎停在照壁旁,便命小廝將轎子抬過來,從容和一月、千江告別後,上轎坐穩,便命上路。
青衣漢子急忙答應,命二小廝抬轎快走。
一月和千江追在後面,不禁哭出聲來。一月想起李芸的囑託,連連大呼:
「玥兒小姐,玥兒小姐你可一路保重啊……」
這時,散花才將烏衣扶起,見到一乘小轎抬了出來,烏衣氣急敗壞,大喊一聲:「不能走!」便撲了過去,又被青衣漢子一拳打倒在地。
老烏衣再也爬不起來,眼巴巴看著小轎被抬走,搶天呼地喊道:「人呢?這漢府的人呢?都死絕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