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說春秋之一:齊楚崛起

9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第一章 天仙妹妹


岐山地震


地震震級芮氏七點九級,震央在岐山,史稱岐山地震。岐山在哪裡?今天的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境內是也。
岐山地震的後果是什麼?《史記》記載:「幽王二年(前780年),西州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哪三川?涇水、黃河、洛水。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呢?不必形容了,請參照汶川地震,岐山與汶川屬於同一地質斷裂帶。三川為什麼斷流?堰塞湖。
整個周朝為之震恐,為什麼?因為岐山是周朝發家的福地,用後來的話說,那就是周朝的龍脈。龍脈崩了,那不是要倒楣了?太史伯陽父第一時間唱衰周朝。太史主要是掌管史籍的,那時候地位很高。


「國家要完蛋了,老百姓靠土地和水生活,沒水了,那不是要完蛋了?」身為高級公務員,伯陽父說話很不注意社會影響,他還舉了例證:「當年伊、洛斷流,夏朝完蛋;黃河斷流,商朝完蛋。如今,唉……」「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征也。若國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天之所棄,不過其紀。」(《史記˙周本紀》)伯陽父連時間都給預測了:十年亡國。果真如此嗎?


周朝的偉大首都鎬京在今天的西安,與岐山的距離相當於成都與汶川的距離。鎬京也有強烈震感,好在破壞不大。周朝太師、周公和太保召公連忙組織軍民,前往岐山抗震搶險救人。半個月後,抗震救災勝利結束,周公、召公從岐山回來,怒氣沖沖地去找周幽王。


周幽王是誰?就是周朝天子,那個年頭還不叫皇帝,叫王。幽王,一個很糟糕的名字是嗎?是的,因為他的事蹟很糟糕,後人就叫他幽王。記住一個原則,古時的王或者皇帝的稱號都是後人給的,幽王活著的時候並不叫幽王,他也不知道自己死後會被稱為幽王。我們常常在電影電視上,看見皇帝直接地被稱作「唐太宗」、「漢武帝」等,那只能說明編劇不懂歷史。


周公、召公為什麼要怒氣沖沖地去找周幽王?因為他們要罵他。
「大王,你看你,不務正業,整天就知道勞民傷財、修建宮室、大興土木,惹怒了上天,這才用地震來懲戒我們。」周公毫不客氣,上來就是一通訓斥。
「哎,周叔,可不能這麼說,修宮室說明咱國家富裕啊。再者說,多虧重修宮室了,原來那個,說不定這次就塌了。」周幽王可不吃這套。
「大王,你選美女的事情也放放吧,關心關心老百姓的疾苦吧。」召公說話了,稍微客氣一點。
「哎,召叔,你說這地震,這屬於天災啊,自然災害知道不?這關我什麼事?」幽王更不服氣了。登基之後就開始選美女,全天下海選啊,跟超女選秀一樣,可是就這麼選了一年多,也沒選個中意的,正煩著呢。說起來,周幽王是選秀的祖師爺。他萬萬沒有想到,幾千年以後,全世界都在選秀。
為什麼周幽王對周公和召公這麼忍耐?因為這兩位德高望重,極有勢力;而且從輩分上論,都是他的叔叔。所以,周幽王儘管不愛聽,也只能聽著。


周公、召公走了,周幽王一肚子悶氣正無處發,太宰虢(音國)石父來了。太宰是什麼?總理。
「老虢,你也來鳥我?」周幽王瞪著眼問,要拿虢石父出氣。
「大王,您說哪兒去了?我是來祝賀大王的。」虢石父笑嘻嘻地說。
「祝賀?祝賀什麼?」
「我們大周朝在大王的領導下,取得了抗震救災的全面勝利,難道不該祝賀?」
周幽王一聽,心情好了許多。
虢石父見幽王的臉色見好,繼續發揮:「大王,咱們這次抗震救災那是及時全面,不遺餘力,救出來無數的災民。現在,災民們對大王感恩戴德,齊聲歌頌。這不,歌頌大王的民歌都出來了。」
「什麼民歌?」周幽王一聽,來了興趣。
「那可多了,我給您隨便唱一首。」虢石父清了清嗓子,開始唱起來:「天災臨兮死何訴,周公喚兮召公呼,天子疼兮諸侯哭,縱做鬼兮也幸福。烈馬戰車兮救雛犢,左一鍬兮右一鋤,感恩大王兮齊歡呼,再死一次兮心也足。」
周幽王聽完,咧開嘴笑了。


「縱做鬼兮也幸福。真的?做我的臣民,冤死了也幸福?」
「那還用說,這不,再死一次心也足啊。」
「好,好,傳唱下去。」周幽王高興,決定把這個搞成流行歌曲,給周公、召公看看。
虢石父十分得意,這個馬屁算是拍對了,正要繼續,幽王突然對著他大笑起來。幽王邊笑邊說:「老虢啊,你要是出門就被車撞死的話,寡人一定去親自呼你喚你,讓你也死得幸福,哈哈哈哈,你真是太有才了。」
幽王不是傻瓜,他知道這是虢石父自己編來拍馬屁的。不過,他喜歡這首民歌,也喜歡虢石父。(待續)
第十章 人鶴情未了


衛懿公養鶴


衛國的荒誕劇並沒有結束。
在衛惠公被趕走八年以後,齊襄公終於決定要把外甥弄回衛國去。齊國發兵了,衛國根本不是對手,直接被攻佔。於是左右公子被殺,黔牟逃往偉大首都投奔周王去了,而大夫甯跪逃到了秦國。
衛惠公復辟了,十二年之後,他怨恨周朝收留了黔牟,於是攻打周朝,趕走了周惠王,立王子頹為周王。又過了六年,衛惠公鞠躬盡瘁了,他的兒子衛懿公繼位,這一年是西元前669年。


衛懿公繼承了衛國的偉大傳統——荒唐。與他爺爺的極端好色不同,衛懿公一點也不好色,他只好一點:鶴。
衛懿公是個很變態的人,他不喜歡女人,他瘋狂地喜歡鶴。他並不看重金錢,為了一隻喜歡的鶴,他肯花重金購買。於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許多人來獻鶴。後宮裡,宮女不多,鶴多,比宮女還多。而宮女們的主要工作不是伺候後妃們,而是伺候鶴們。如果到現代來當個動物保護協會的會長,衛懿公會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衛懿公養了幾百隻鶴,只要不出門,就跟鶴們在一起遊戲;只要出門,就帶著鶴們一同出去,鶴們排成兩排,井然有序。於是,只要衛懿公出門,那就是天下奇觀。
如果僅僅是這樣倒也不算什麼,衛懿公偏偏想像力豐富,他給鶴們加官晉爵,鶴大夫、鶴將軍、鶴夫人等等。《史記》記載:「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衛懿公封的各種官爵那不是虛的,是有相關待遇的。鶴官員們出門,都要享受相應級別的待遇,譬如公車,譬如保衛等級,譬如交通管制等。鶴夫人有自己的宮室,衛懿公還會臨幸它們,做出些禽獸不如的事情來。


這架勢下去,衛懿公恨不得生個鶴寶寶就好了,死了好把寶座傳給鶴寶寶。每一次鶴下蛋,衛懿公都盼望著能夠孵出一個人頭鶴身的「天使」來。如果有鶴被臨幸致死,衛懿公就會以夫人的級別隆重安葬。
衛懿公一門心思在養鶴上,百姓的死活就不聞不問,百姓吃不上飯,鶴卻吃山珍海味。將軍打了仗立了功沒得升遷,鶴將軍作為文職官員卻動不動漲半級,上朝的時候一站,鶴比人還靠前。更可氣的是,鶴有的時候還騎在人的頭上拉屎。


怨聲載道。除了鶴,只要是人,沒有不恨衛懿公的。其實,鶴們也不是都滿意衛懿公,譬如那些公鶴們就很吃醋。
「衛鶴公」,衛國的人們都這樣稱呼衛懿公。
你說衛康叔挺好的人,怎麼生了這麼一幫衣冠禽獸的不肖子孫呢?


涼拌鶴肉


報應總是會來的,報應遲早都要來的。
衛懿公九年(前661年),北方的狄人赤翟決定進攻衛國。他們穿越衛國北面的邢國,大軍南下,衛國全境震動。養鶴的衛懿公也慌了,現在他知道,除了養鶴,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應該去做。徵兵、練兵,雖然晚了,但是還是要做。


可是,老百姓跑了,沒有人來當兵。你平時不把老百姓當人,老百姓憑什麼為你賣命?將軍們一個個託病不肯出來,既然打仗也沒有功勞,誰還願意打仗?
衛懿公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這些草民和將軍這個時候都不愛國了?都不肯為國效力了?都不為了大家捨棄小家了?難道保衛國家不光榮嗎?


「為什麼?」衛懿公怒斥他的大臣們。
「君好鶴,鶴可令擊翟。」《史記》裡這樣記載大臣們的回答。這個時候,大臣們也忍不住他們的憤怒了。是啊,鶴將軍什麼也不用幹,就是扭扭屁股擺擺羽毛,就比我們軍銜還高,工資還高,讓牠們上戰場啊!


「各位愛卿,寡人知錯了,怎麼辦?」衛懿公老實了,趕緊求教。
「怎麼辦?涼拌。」大夫石祁子應聲說道,他是石碏的孫子,他經常在反思爺爺當初大義滅親是不是滅對了,因為大義滅親的後果他都看到了。
「怎麼涼拌?」這個時候衛懿公是真急了,連諷刺也沒有聽出來。
「老百姓第一恨你,第二恨你的鶴們,要保全你,就得把鶴們殺了,剁巴剁巴,煮熟了,做成涼拌菜給大家吃,以解大家心頭之恨。」石祁子的涼拌也就這個意思。


「那還等啥,殺鶴。」在老命和寵物之間,衛懿公毫不猶豫選擇了老命。歷來的君王們都是這樣,自己的命是命,別人的命不是命。鶴何辜?
鶴將軍、鶴大夫、鶴夫人,凡是鶴,都慘遭毒手。唉,人生禍福相依,鶴生也是一樣啊。屠殺。在鶴的歷史上,這大概是最慘烈的一次大屠殺。涼拌鶴肉出街了,衛國的老百姓們都搶著吃它們,那時候不用擔心禽流感。其實,鶴們能幹什麼?不管怎樣,老百姓出了一口惡氣,有人願意為國效力了,涼拌鶴肉起到了效果。替罪鶴,典型的替罪鶴。(待續)
第十五章 美女是禍水


美女真是禍水


蔡哀侯被帶回了郢,按著楚文王的意思,把他殺了,洗乾淨了用來祭祀祖先。
「大王不可,蔡侯再怎麼說也是一方諸侯,沒有什麼罪過就殺他,不吉祥。再說,若是殺了他,中原諸侯必然齊心協力來對付我們。因此,不如放了他,讓他回去宣揚大王的威嚴和仁慈。」季梁出來為蔡哀侯說話了,他現在是楚國大夫,不忍心看著中原諸侯被殺。
楚文王想想,也是這麼回事。


於是,蔡哀侯不殺了,不僅不殺,還要設宴款待,熱烈歡送。歡送晚宴上,賓主進行了友好的交談。楚文王用蠻歌蠻舞招待蔡哀侯,一曲「辣妹子辣」讓蔡哀侯傾倒。
「老蔡,怎麼樣?我這裡的美女如何?」楚文王高興,問道。
「好,真好,實在是好。」蔡哀侯一個勁地拍馬屁,怕什麼說得不好,南蠻子再反悔了,就麻煩了。
「哎,你說句實話,是你中原的美女漂亮,還是我這裡的美女漂亮?」楚文王對這個挺有興趣,雖然南面都是他的,但北面他去不了啊,挺想知道。


蔡哀侯靈機一動,計上心頭。心說:老挑啊,你不仁,別怪我不義。你不把我當親戚,我也不把你當親戚。
「大王啊,說起來呢,是你這裡的美女漂亮。不過,中原有一個最漂亮的,那是美若天仙。恕我直言,大王這裡的美女與她相比,就是一堆狗屎。」
「那個美女在哪裡?」楚文王眼前一亮,哪個男人不愛美女?
「唉,算了,還是不要告訴大王,告訴了大王,大王也沒辦法弄到手。」
「快說。」楚文王急了。
「這——」
「快說,若是不說,殺了你!」楚文王真急了。
蔡哀侯就是要這個效果,他笑一笑,說了:「那就是我小姨子,息侯的夫人息媯。」
「真的?」
「我怎麼敢騙大王?不瞞大王說,我上次見到息媯之後,三天茶飯不思,一個月不碰女人,到現在做夢還夢見她。大王看,我一說到她的名字,就忍不住咽口水。」
「嗯。」楚文王點點頭,他已經沒有心思再喝酒了。


十天之後,楚文王率領大軍來到息國,名義上是聽說齊國有意南侵,特來巡視。大營紮在城外,楚文王說了:「上次來讓息侯破費了,這次帶了楚國特產前來,請息侯全家過來赴宴。」
息侯敢不來?來吧,不僅來,還帶了老婆。
與隨侯相比,息侯的一大不足是他缺少季梁這樣的賢臣。如果有季梁這樣的人物,上一次就會阻止他引狼入室,這一次一定會提醒他「找個宮女假扮息媯」。息侯夫婦進了大營,敘過禮,還沒落座,楚王的眼睛已經直了,口水就要流下來了,盯著息媯對息侯說話了:「別、別吃了,夫人留下,你可以回家收拾行李了。」
「啊?」息侯沒聽明白。
他聽沒聽明白其實都一樣。


楚王看到息媯的那一瞬間,他知道蔡哀侯的話並沒有誇張,自己宮中的那幫美女們在息媯的面前真的就是一堆狗屎。在那一瞬間他已經作出了決定:滅了息國,把息媯帶回去。就這樣,息媯成了楚王的夫人,就是在楚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夫人,而息侯帶著祖先的牌位搬出了城裡,楚王給了他一塊地和三十戶農民的賦稅,讓他做了個小地主。
因為美女,一個男人亡國了。教訓,多麼深刻的教訓啊。
你娶漂亮老婆了嗎?
你還敢娶漂亮老婆嗎?


美女還是禍水


美女帶來的災難結束了?沒有。
楚文王喜滋滋樂顛顛將息媯帶回了楚國,寵愛無比。從那以後,後宮的其他女人們就倒楣了,因為楚文王再不正眼看她們一下。但是,楚文王面臨了當年周幽王類似的難題:文夫人基本不說話。
「夫人,你怎麼總是不說話?」楚文王對別人兇惡,對文夫人那是百依百順。
「哼,國家滅亡了,一女嫁二夫,不死就算不錯了,還說什麼話?」別說,文夫人還挺剛烈。


楚文王反思了。
反思的結果是,楚文王決定攻打蔡國,因為害得息國亡國的就是蔡哀侯。
多麼「偉大」的反思啊。
強國一反思,弱國就遭殃。
楚國大軍一到,蔡國迎風而破。為什麼?因為蔡國的戰車上次在息國都被楚國人繳獲了。於是,蔡哀侯沒跟老婆團圓幾天,就又登上了南下的馬車。這一次,楚王沒有殺他,也沒有放他。九年之後,也就是如今一個義務制教育的週期之後,蔡哀侯在楚國壽終正寢。
因為美女,一個男人背井離鄉,死在他鄉了。


就此結束了?
沒有,還有家破人亡,死無葬身之地的呢。
轉眼到了楚文王十三年(前677年),楚文王鞠躬盡瘁了。為什麼說他鞠躬盡瘁了,因為弄不懂他該用「崩」還是該用「薨」。
雖說文夫人很少說話,但是孩子該生還是要生的。兩個兒子,大的叫熊艱,小的叫熊惲。楚文王死的時候,兩個孩子都不大,熊艱繼位為楚王。文夫人喜歡小兒子,小兒子聰明大度果斷,怎麼看怎麼比大兒子順眼。我們來算一算,楚文王搶回文夫人之後七年就鞠躬盡瘁了。往大裡說,熊艱繼位那年也就六歲,弟弟熊惲也就五歲。
五年以後,熊艱十一歲,他不知聽了什麼人的建議,決定殺掉弟弟熊惲。可是,文夫人和熊惲早有防備,熊惲跑了,跑去了隨國。
怎麼辦?出兵隨國去抓自己的弟弟?沒道理,別說文夫人打死不會同意,就是大臣們也不會幹。只好乾瞪眼。再者說,十一歲的小屁孩懂什麼?(待續)
第十七章 美男也是禍水


超男選秀


打仗打得多了,手下大將也就多了,誰當先鋒也就要費思量了,這也算是幸福的煩惱。偏偏莊公是個講公道的人,凡事一碗水端平。怎麼辦?
有困難,找祭足。
正在家裡洗腳的祭足被莊公找來了,劈頭就問:「我們猛將太多,誰當先鋒頗費心思,不讓誰當都不好,你有什麼好辦法?」
「選秀啊。」洗腳的祖師爺只說了三個字。
「好主意。」鄭莊公大聲叫好。


選秀大會開始,鄭國各路大將都來爭奪先鋒。
具體操作是這樣的:
莊公制作了一面大旗,旗杆三丈三尺,大旗旗面長寬均為一丈二尺,上綴金鈴二十四個,旗上繡著「奉天討罪」四個大字。按說,一丈為三米,旗杆不是足足十米長?不然,春秋年代的丈比後來的要短。但是,即使如此,那旗杆也夠長。
旗杆插在一乘嶄新的戰車上,這乘戰車是新訂做的新款式,號稱「魯莊公八八型戰車」,由軍工大國魯國的一家兵工廠製作,應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製造工藝,堪稱「車霸」。據說,這種型號的戰車整個周朝只有三乘,分別屬於魯國國君、楚國國君和鄭國國君。而且,製作此乘戰車的師傅已經去世,再也沒有人能製作同樣的戰車。
絕版,絕對的絕版。


「各位愛卿,這乘車霸大家都看到了,這不是我的。那麼,是誰的?誰能把車上的大旗拿下來,能夠手持大旗步履如常,這車就歸誰了,先鋒的大印也歸誰了。」北風刮起,大旗次喇喇叮鈴鈴地響,若不是被箍在車上,肯定被放風箏了。


第一個超男出場了,大將瑕叔盈。只見他跳上車去,將大旗取了下來,手持大旗,前進三步,後退三步,氣不長喘,臉不變色,仍然將大旗插回車上。瑕叔盈面露笑容,這車該歸自己了。這麼好的車用起來好用,就算將來不打仗了,做個紀念版,也能賣出個好價錢。


得意得太早了,就算莊公給他,別人也不會答應的,要不怎麼叫選秀呢?
「這有何難?你那是規定動作,我還有自選動作呢。」又一個超男出場了,誰?考叔,潁考叔。總有人議論說考叔就靠著當初「黃泉相見」混上去了,是個沒屁本事只會孝敬老娘的啃老族,考叔早就想給自己正名了。
考叔躍上戰車,一隻手將大旗提在手中,跳下車來。「嘩——」一片掌聲,就憑著兩個動作,考叔已經在瑕叔盈之上了。風兒還在吹,考叔開始自選動作。考叔將大旗舞了起來,只見大旗在他手中上下翻飛,前後亂舞,舞了一陣,這才放下。再看考叔,臉色微紅——那是活動開了;胸膛起伏——那是心情激動。
「好!」一片叫好聲。


「好什麼好!你那自選動作算什麼?我還有難度更高的。」第三個超男出列了。
這個超男是天生的超男,誰?公孫子都,天下第一美男。公孫子都要來爭奪先鋒,場上頓時沒有人說話了,為什麼?因為沒有人願意得罪他,他是個心胸狹隘的人,沒有人喜歡他。


考叔知道,如果把大旗交給子都,那麼他一定會想方設法搶走戰車和先鋒大印。怎麼辦?考叔急中生智,將大旗揮兩揮,裹成一條槍,之後將「車霸」的車轅一把抓了過來,起身就跑。車轅是什麼?就是車與馬之間控制馬的一條棍子。為什麼要搶車轅?因為車轅象徵著這乘車,換句話說,車轅上有車架號,上面刻上了車的型號和編號。


子都一看,大怒,去兵器架上順手抄了一條長戟,就去追考叔。結果,兩個人繞著考場跑了一圈,子都愣沒有追上。
「別追了!」莊公下令,當即將「車霸」給了考叔,令他為先鋒大將,先行率軍會合魯齊二國軍隊,進攻許國。
「哼!」子都氣得眼都紅了。(待續)
第二十八章 管子思想


齊桓公的三大缺點


三天三夜過去,齊桓公徹底被管子思想折服,他覺得非常好,不是一般的好,只要按照管仲說的去做,和諧社會就一定會實現。
可是,他有顧慮。齊桓公的性格就是,有一說一,決不掩飾。所以,他把自己的顧慮說出來了。
「管老師,您說的都是對的。可是,我有三個缺點,不知道能不能把國家治理好。」齊桓公說。
「請講,主公能夠承認自己的缺點,那就是一大優點了。」儘管不是一個善於拍馬屁的人,適當的時候,管仲還是會給一點勉勵。


「我喜歡打獵,打上癮的時候,就在野地裡一直等到天黑,等到看不見野獸了才回來,什麼國家大事都顧不上。」第一個缺點,愛打獵,玩物喪志類型。
「這雖然不好,還不算什麼要緊的缺點。」是啊,打獵沒關係,別打人就行。
「我喜歡喝酒,喝起來黑天昏地,喝多了就睡覺,也很耽誤事情。」第二個缺點,酗酒,因酒誤事類型。
「這雖然不好,也不算什麼大問題。」是啊,喝多了沒關係,別撒酒瘋就行。
「我還好色,喜歡泡妞,看見漂亮妞就走不動路。不瞞老師說,我哥哥襄公那是太過分,跟我姐姐文姜玩亂倫,我比他們好一點,不過也泡了幾個表姐。」第三個缺點,泡妞,見色忘命類型。
「這雖然不好,也算不上什麼。」當國君的,誰不喜歡泡妞?只要別泡自己的親妹妹就行。幸虧齊桓公沒有生在現代,否則還會有兩個缺點:網上聊天和打麻將。


齊桓公聽說自己的三大缺點竟然都算不上什麼,心說這老師不是在忽悠我吧?這三個缺點都不算什麼,那什麼缺點才是致命的?
「老師,那你說說,這些都不算大缺點,什麼才是不能幹的?」
「人君唯優與不敏為不可,優則亡眾,不敏不及事。」(《管子˙小匡》)什麼意思?當君主的,只有優柔寡斷和不奮勉不可以,優柔寡斷則無人給你賣命,不奮勉就成不了事。
齊桓公想想,這兩樣缺點自己似乎還真沒有。


管子的要求


對管子有信心了,對自己也有信心了,齊桓公覺得這事情可以幹了。
「管老師,你就當上卿吧。」齊桓公二話沒說,就要任命。
換了別人,這時候就該謝恩了。但是,管仲不是別人,他是管仲。在戰場上他怕敵人,因為敵人是不講理的。而在殿堂上他不怕國君,因為國君是講理的。


「我幹不了。」管仲這樣說。
「為什麼?」齊桓公很驚訝,什麼革命道理都明白的管仲竟然說自己幹不了。
「我不夠高貴,地位低的人不能管理地位高的人。」管仲說。有道理,人間現狀。
「別介,我馬上發佈命令讓你的地位僅僅次於我,連國、高兩家也在你之下。」
「我有地位了,但是我不夠有錢,有權沒錢,我怕自己會貪污腐敗,包藏私心,假公濟私。」管仲說。有道理,人之常情。


「別介意,我給你三處封邑,再把齊國國有資產一年的稅收給你,夠你隨便花。」
「俗話說:『疏不間親。』您是國君,有大把公族親戚。我是外來工子女,咱們之間關係疏遠,我怕有公族在你面前說我壞話,我怎麼辦?」管仲說。還是有道理,現實就是如此。
「這個容易,從今天開始,您就不僅僅是我的老師,還是我的義父,就像當年武王叫我祖先尚父一樣,您就是我的仲父。」
管仲的三點要求都得到了滿足,他感受到齊桓公的誠意了,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有要求。管仲知道,醜話要說在前面。
看來,管仲不是焦裕祿式的好幹部。


管仲的內閣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我還要用自己看好的人。」管仲進一步提要求。
「沒問題啊,你是上卿,內閣你自己組織啊。」
「思維敏捷,言辭得當,不卑不亢,有理有利有節,這方面,我不如隰朋,他做大司行(相當於外交部長);熟悉農時,瞭解田地,懂得灌溉,在這方面,我不如寧越,他做大司田(相當於農業部長);行軍打仗,作戰勇敢,愛兵如子,這一點上,王子成父獨一無二,他做大司馬(相當於國防部長);公正執法,熟悉法律,這一點上,賓須無做得最好,大司理(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是他的;實話實說,有錯必糾,剛正不阿,這個人是東郭牙,大諫官(相當於監察部長)非他莫屬。這五個人,就是我的內閣成員。」管仲早已經有了自己理想的內閣人選,可是,沒有鮑叔牙。


「鮑老師呢?難道他不能進內閣?」齊桓公感到驚訝,依著他,就算是出於對哥們的報恩,管仲也該給鮑叔牙安排個位置。
「沒有,老師是老師,朋友是朋友,內閣是內閣,不要攪在一起。」管仲答道,並沒有一點慚愧的意思,「主公,還有一句話要說在前面,雖然你是國君,但是管理國家是我的事情,主公不可以隨意干預。」


齊桓公愣了一愣,還是點點頭,同意了。
你會說,這不是成了內閣負責制?這麼現代?吹吧。
這絕不是吹牛,這是歷史事實,《管子》中有明文記載。而且,從任何史料中我們都看不到齊桓公干預內閣事務的記載,齊桓公也從來沒有殺過一個大臣。(待續)
第三十二章 好心害死人


管仲的方法


轉眼三年,三年時間,管仲內閣全方位推行新政,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除了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之外,管仲還展現了出色的個人能力,在權謀的運用上令人歎為觀止,許多在別人看來十分困難的問題,在他的面前都能迎刃而解。
萊地的經濟一向比較差,老百姓是出名的懶惰,號稱「三不歸」。怎麼個三不歸?趕集的人們在回家路上閒聊,不回家;男女在外面約會談戀愛,不回家;親戚朋友在外面侃大山,不回家。大家都不回家,自然沒有人幹活。
整個齊國的經濟被萊拖著後腿。怎麼辦?齊桓公沒有辦法。


「把路邊的樹枝都給砍掉。」管仲的方法令人看不懂,這不破壞綠化嗎?
樹枝砍了一年,第二年,萊地豐收,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一倍,都說齊桓公的富民政策就是好。
齊桓公傻眼了,什麼富民政策?他自己都不知道。
「仲父啊,你變戲法呢?怎麼砍了樹枝就讓萊地富了?」齊桓公上門請教。
「我注意到了萊人三不歸有一個共同的去處,就是路邊的大樹下面,在陰涼裡談情說愛,胡天胡地,聚眾賭博。這不,我把樹枝都給砍了,沒有陰涼了,大太陽曬著,誰能待下去?所以,大家都跑回家了。回到家裡,當然就要幹活,大家都幹活,自然就富裕了。」


你說這管仲,他怎麼想出來這樣的招數呢?
一次,齊桓公打獵來到一個山谷,遇上一個老頭,問:「大爺,這叫什麼地方?」
「愚公谷。」老頭說。
「說笑了。」齊桓公笑了,愚公移山的故事聽過,人家愚公那是山西人,山東怎麼會有愚公谷?
「不說笑,因為我就是愚公,這裡就叫愚公谷。」老頭說,不像開玩笑。
「你愚公?那我還東海龍王呢。」
「你不信?那我告訴你。」老頭娓娓道來。
原來,老頭養了一頭母牛,母牛生了一頭小牛,他用小牛換了一匹小馬。後來來了一個年輕人,說「牛不能生馬」,就把他的馬給牽走了。村裡的人都說老頭傻,所以把這個山谷就叫愚公谷了。
「這麼說來,你真是傻。」齊桓公說。


回到朝廷,齊桓公把這件事告訴了管仲,管仲一拍桌子,站起來說:「這是我的過錯,如果我們把普法工作做好了,誰還敢明目張膽欺負老人?如果老頭對政府有信心,他又怎麼會不來告發那個年輕人?這不是老頭傻,是我傻。」
管仲立馬親自去向老頭道歉,然後派人調查取證,將那個搶馬的年輕人繩之以法,將馬還給了老頭。
知錯必改,從小事中看到自己的工作失誤,管仲怎麼能不進步呢?


商業的力量是無窮的,有的時候,戰爭沒有做到的,商業可以做到。很多人以為是美國人發明了商戰法,實際上,他們應該到中國來認祖師爺,跪倒在管仲的塑像面前,恭恭敬敬地說:「May GuanZhong bless us(管仲保佑我們)。」


齊國的北面有一個小國叫做代國,齊桓公想要吞併他們,但是沒有藉口。於是,管仲給他出主意。代國的山裡有狐狸,管仲派人去代國高價收購狐狸皮。過了一段時間,代國全國都知道齊國在收購高價狐狸皮。到了這個時候,管仲派人去代國收購狐白,就是狐狸腋窩那一小撮白毛,說是要湊夠一張皮的話,齊國出天價收購。
代國國君知道之後,高興壞了,於是動員全國人民進山裡捉狐狸,都不種地了。結果一年下來也沒湊夠一張皮,反而國家空虛,被令支侵略,抵擋不住。沒辦法,代國國君率領全國人民投靠了齊國,成了齊國的屬國。
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管仲歷來講究先給後得,這就是典型的例子。
這一類的招數難免有些陰損,後來的縱橫家們就學到了管仲的這一點。


浩浩乎白水


管仲不是共產黨員,管仲不是優秀共產黨員,管仲不是張思德、雷鋒那樣的優秀共產黨員。所以,吃喝玩樂還是有的,貴族的腐朽生活是免不了的。
齊桓公是個好色的人,每次不管幹什麼,總要帶著美女同行。管仲與齊桓公在一起的次數多了,漸漸感覺自己也需要一個美女陪在身邊,以便能夠與齊桓公身邊的美女相配。怎麼說呢,譬如管仲約了齊桓公吃晚飯,齊桓公一高興說「搓一把麻將」,結果發現三缺一,豈不是很掃興?或者齊桓公和管仲談得入港,齊桓公的美女在旁邊睡著了,那也很沒勁。


所以,在老婆之外,管仲也發展了一個紅顏知己,名叫婧,長得漂亮,又會說話,打牌織毛衣無所不通。有了婧之後,管仲跟齊桓公出去都會帶著她,打麻將隨時湊起一桌,不打麻將也可以陪著齊桓公的美女聊天解悶。當然,那時候沒有麻將,也沒有毛衣,只是說這麼個意思。


討伐宋國,管仲帶著婧隨軍。大軍離開臨淄三十裡,路過一座山。突然從山腳下傳來一陣歌聲,蒼涼啊,蒼涼得不能再蒼涼,讓人聽了都想進棺材裡躺一會。管仲忍不住探頭去看,結果看見一個放牛的人一邊敲著牛角一邊唱歌,這個人頭髮又髒又亂,臉上一塊黑一塊白,身穿一件破爛衣服,連肚臍眼都露在外面,腳上根本就沒有鞋,簡直就是個流浪漢。
「哎,這個人挺有意思,打扮成這樣,唱的歌倒頗有學問,去,給他送點酒肉。」管仲覺得此人有些不同凡響,下令手下士兵給流浪漢送點吃的,大軍並不停留。


酒肉送過去了,流浪漢餓得翻白眼,三下兩下吃喝完了,問:「還有沒有?」
「沒有了。」那士兵等著收盤子呢。
「給我酒肉的是管總理嗎?」
「是。」
「我要見他。」
「不行,他已經走遠了。」士兵心說你這一身比廁所還臭,怎麼見總理?
「那你幫我傳一句話給他吧:浩浩乎白水。」
士兵收了盤子,上馬加鞭,追上了管仲。
「總理,那人讓我給您帶一句話。」
「說。」
「浩浩乎白水。」
管仲一愣,這詞兒聽起來耳熟啊,在哪兒聽過?一時想不起來。
「寶貝,你知道什麼意思嗎?」管仲順口問婧。
「我聽說古詩《白水》這樣寫道:浩浩白水,儵儵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我估摸著,他是想出仕。」婧說。她的意思是,這個人想當高級公務員。
管仲吃了一驚,有學問哪。一個流浪漢,就這麼有學問;一個美女,又這麼有學問。


「傳令,大軍就地稍息,你去把那放牛的哥們兒給請來。」管仲下令。
放牛的流浪漢來了,長揖不拜。什麼是長揖不拜?就是鞠躬,不下跪。這是一個經常見到的詞,一般在民間高人見到高官時候用。
「尊姓大名?何處人氏?」管仲問。
「老子坐不更姓,行不改名……」錯了,張飛武松之流的武夫才這樣說,此人不會這樣說。
「我姓甯名戚。」這裡考試一下,根據前面的章節,他應該是哪國人?鄭國人?錯;楚國人?錯;衛國人?終於答對了。第八章的時候說了,甯姓是衛國公族。


「聽口音,你是衛國的。」管仲聽出來了。
甯戚,衛國公族,到他這輩已經是士,家道中落,也就是破落戶,淪為一般農民,但是家中有祖傳圖書若干,因此利用農閒時間自學成才。聽說齊國在全球範圍內招納賢士,因此賣了家裡的牛前來齊國尋求發展,誰知來了之後,竟然沒有門路見到齊桓公和管仲,不能獲得面試機會。時間一長,流落鄉野,以替人放牛混口飯吃。


管仲一聽,果然被婧說中了,是來求職的。既然如此,就地面試吧。
兩個人一交談,管仲發現,這真是一個人才啊。怎樣的人才?在齊國還沒有發現過這麼好的人才。
「兄弟,這樣,齊侯三天之後也會路過這裡,我給你一封推薦信,到時候你給他,必有重用。」管仲當時寫了一封推薦信,交給了甯戚。
甯戚謝過了,拿了信,依舊回去放牛。
有人問,為什麼管仲不當場錄用甯戚,他沒有這個權力嗎?不然。管仲是一個為人做事很講究的人,甯戚這樣分量的人才,必須由最高領導人來任用,一來是對甯戚的尊重,二來也是把人情留給齊桓公。(待續)
第四十章 南征,目標楚國


出師有名


第二年,也就是齊桓公二十九年(前657年),齊國終於決定伐楚。二十九年,管仲二十九年裡一直在謀劃著這一天。
說起來,齊國也是被逼的。楚國自從楚成王登基之後,十五年沒有侵略過中原國家。這十五年,楚國跟齊國一樣在發展經濟。可是,當齊桓公名聲大噪、威風八面的時候,楚成王坐不住了。


「喂,看看人家齊國,人家都當盟主了,諸侯們都聽他的。可是咱們南蠻子的帽子還沒摘掉,還是流氓國家啊。不行啊,怎麼說咱們也要躋身中原,咱們也要當盟主。」楚成王發話了。
「這個,這個,」總理子文有些尷尬,在總理這個位置上,他顯然不如管仲那麼優秀,但是如今楚成王提到了這個問題,也不能回避,「大王,齊國人家勵精圖治三十年了,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咱們還是別惹他們。」
「不行,咱的實力也不比齊國差,憑什麼不如他們風光?」
「那,那這樣吧,鄭國就是咱們的鄰國,又是中原的中心地帶,咱們如果拿下鄭國,不是就等於拿下一個橋頭堡了?」子文出了這麼個主意。按著子文的想法,鄭國離楚國近離齊國遠,而且跟齊國的關係一般,齊國未必會來救鄭國,這樣不是就能避開跟齊國正面衝突了?
打心眼裡,子文有些懼怕齊國。
「也好。」成王想想,貿然去跟齊國拼命還真沒有把握,不如先拿鄭國開刀。就這麼著,楚國出兵車四百乘,由國防部長鬬廉及其弟弟鬥章率領,討伐鄭國。一仗下來,活捉鄭國大將聃伯。
鄭國急忙派人前往齊國求救。


「怎麼辦?」齊桓公問管仲。
「怎麼辦?辦了楚國。」管仲咬著牙說。
……


管仲妙計


鄭國求救,管仲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倒讓齊桓公有些驚奇。
「仲父,我們怎麼救鄭國?」齊桓公問。
「我們不救鄭國。」管仲的話音剛落,齊桓公的眼珠子就瞪上來了,怎麼老管又要掉鏈子?
「我們直接打楚國,」管仲接著說,不僅沒有掉鏈子,反而更強橫,「我們攻打楚國,楚國必然從鄭國撤軍,也就等於我們救了鄭國。」


齊桓公一聽,這個主意好。
「我們怎麼打楚國?」齊桓公又問。
「我們不打楚國。」管仲又說不打楚國,把齊桓公弄得發愣,心說老管吃錯藥了?怎麼東一句西一句的。
「我們打蔡國。」管仲又要打蔡國。
「仲父,一會打楚國,一會打蔡國,到底打誰?是不是我要再問,就該打魯國了?」齊桓公真有點生氣了,氣得想笑出來。
「主公,當然是打楚國。不過,打蔡國就是打楚國。我們以打蔡國為名,召集諸侯出兵,打了蔡國,向南邁一步不就是楚國了?我們不說打楚國,就是要麻痹楚國,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齊桓公服了,拐這麼多彎的主意,也就是管仲這樣檔次的人能想到啊。
可是,憑什麼打蔡國?打蔡國的理由不用管仲提醒,齊桓公自己也知道。
原來,蔡穆公的妹妹嫁給了齊桓公,算是齊桓公的三號夫人,就叫蔡姬。蔡姬長得還不錯,只有一點不好,就是直腸子沒心眼。有一天齊桓公高興,帶著蔡姬在湖裡划船,蔡姬故意把船搖來晃去,以為齊桓公喜歡。齊桓公受不了,他本就是個旱鴨子,他害怕啊。
「親愛的,別搖了。」齊桓公小聲說。
「那多不刺激,我偏搖,嘻嘻。」蔡姬說,還搖。
「不要搖了。」齊桓公有些不高興。
「我就要搖,嘻嘻嘻嘻。」蔡姬覺得自己挺可愛。
「你他媽的別搖了。」齊桓公急了,大罵起來。
船靠了岸,齊桓公的臉色嚇得煞白。下了船第一句話就是:「妳回老家去吧,齊國不歡迎妳。」得,就為這個,齊桓公把蔡姬趕回蔡國了。浪漫過頭了,就容易鬧離婚。


原本呢,齊桓公也是一時生氣,趕走了蔡姬還挺後悔。雖說蔡姬缺心眼,但缺心眼有缺心眼的好處啊。後宮這麼多女的,像蔡姬這樣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還真沒有第二個。這麼說吧,蔡姬就屬於那種看著挺討厭,但是看不見了還真有點想的類型。


如果蔡穆公能夠好好溝通一下,替妹妹認個錯,齊桓公也就派人去把蔡姬接回來了。可是這蔡穆公跟他妹妹一樣屬於一根筋,一看妹妹哭哭啼啼給退貨了,火就大了。
「妹妹,別哭,三條腿的豬不好找,兩條腿的男人滿大街都是,他不要妳,咱們找更好的,絕不當活寡婦。」蔡穆公說到做到,還挺有辦法,沒過多久,把妹妹弄去楚國,給楚成王當小老婆了。多好的哥哥啊。
齊桓公本來還等著蔡姬回來呢,聽說蔡姬被轉嫁給楚成王了,十分惱火,早就憋著勁要去打蔡國了。如今,這正好就是一個討伐蔡國的藉口。自古以來,要打仗,藉口都是能找到的。
南北雙雄終於要親密接觸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