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和氏璧 : 附:完璧歸趙

79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魏國使臣惠施也在臺座上,起身離座道:「桑林之舞如此精彩,令人讚歎。臣這次奉魏王之命出使楚國,除了要與大王修好、聯合起來對抗秦國,還有一樁大事,那就是想瞻觀楚國最著名的寶器。今日是雲夢之會,是君民同歡的大喜日子,可否請大王取出寶器,讓臣等一開眼界?」
惠施是宋國人,一直都在魏國為官,很得當今魏王魏惠王的信任。他雖未明指想瞻觀的寶器是什麼,然而旁人都知道那是和氏璧。
天下有兩大公認的奇珍異寶,一是和氏璧,二是隨侯珠,均大有來歷。
「和氏璧」最初只是荊山的一塊玉石,楚國人卞和偶然發現了它,抱去獻給楚厲王。玉工鑑定後,說這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於是楚厲王以欺君之罪砍下了卞和的左腳。楚武王即位後,卞和再次抱著玉石來獻,又被玉工鑑定為石頭,楚武王又砍下其右腳。楚武王死後,楚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玉石在紀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哭乾了,眼角沁出了鮮血。消息傳開後,楚文王很是好奇,派人前去詢問原因。卞和道:「我哭並不是因為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寶玉被當成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
楚文王便命玉工剖開玉石,果真取出一塊稀世璞玉,光彩射人——此璧正看為白色,側看為碧色;若置暗處,閃閃發亮;擱置案上,自卻塵埃;且冬日發暖,夏日生涼。見者無不驚歎。楚文王為紀念卞和獻璧之功,特意為玉璧取名「和氏璧」,從此成為楚國鎮國之寶,歸存楚國王室,世接代傳,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隨侯珠」則是隨國的鎮國之寶。傳說,隨侯出行時遇到一條受傷的大蛇,一時起了憐憫之心,取藥為蛇敷治。大蛇痊癒後,於大江中銜取夜明珠,以報隨侯救命之恩,由此得名隨侯珠,又稱靈蛇珠。此珠徑長一寸,跟和氏璧一樣能在夜色中發光,同時照亮十二輛車子,因此又稱「明月珠」。
楚璧隨珍,遂成為共傳之寶。但楚國滅掉隨國後,並沒有得到隨侯珠,據說已在城破前遺失,不知去向,成為世間一大憾事。和氏璧因而成為一枝獨秀,越發珍貴。
不久之前,昭陽出奇謀,破了韓國聯兵秦國攻打楚國之計,立下大功。他官任令尹,已是位極人臣,又曾因攻魏有功封上爵執珪,爵位也是最高,再無可封賞。但楚威王認為楚國國法獎懲分明,有功必賞,倘若昭陽立下如此奇功尚得不到任何賞賜,怕是日後難以激勵軍民為楚國效力;反覆權衡之下,決意將和氏璧賜給昭陽。這也是和氏璧成為楚國鎮國之寶後,第一次賜給大臣,實象徵至高無上的榮譽。昭陽驚喜交加,感激涕零。楚國上下也一致稱讚楚威王不惜寶器、寧惜賢臣的胸襟和勇氣。
惠施是天下有名的辯者,也是魏國最有智謀的外交大臣,人稱「惠子」,心思機敏,口才出眾,他偏偏在此時提出要看楚國的寶器和氏璧,令人不得不懷疑其別有用意。
令尹昭陽站起身,正要出面解釋和氏璧已歸自己收藏。莫敖屈平卻忽然站了出來,道:「使者君想看我們楚國的寶器,其實寶器近在眼前。」
惠施奇道:「噢?」微一驚愕,旋即會意過來,以為屈平指的是楚王面前那座雲紋銅禁。當時,大型青銅器亦是國之重器,像雲紋銅禁這般精美華貴的器具鑄造不易,難得一見,稱其楚國寶器也不為過。
不料,屈平話鋒一轉,道:「珠玉之類不過清玩而已,算不得什麼寶器,楚國真正的寶器是賢君賢臣。我國有大王體恤百姓,充實府庫,使全國人民豐衣足食,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各得其所;有賢臣治理內政,制定禮節,應對諸侯,排解危難;有良將鎮守楚國門戶,整理軍務,赴湯蹈火,萬死不顧……這些都是我們楚國之寶。他們現在人都在這裡,使者君想要觀看,轉身就能一一看到。」
屈平是司馬屈匄的堂弟,雖然年紀小得多,卻因其父屈庸是長子,世襲了屈氏的莫敖官職,地位反在屈匄之上。他出生於寅年寅月寅日,夏正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寅年寅月寅日真正符合「人」的生辰,大吉大利,是個好兆頭。因生辰與眾不同,特意為他取名「平」,字「原」。平即公正,象徵於天;原即原野,代表大地,以合「天開於子,地闢於丑,人生於寅」的天地人三統。
屈平自小有「神童」之稱,博覽群書、學識淵博且嫺於辭令,但他畢竟才十五歲,驀然挺身而出與天下最有名的辯者侃侃而談,口若懸河,依舊讓眾人大吃了一驚。然其言辭精妙絕倫,不卑不亢,著實令人激賞。
惠施一時無言可對,然仔細思量對方之言,卻句句在理,當即肅然起敬,歎道:「莫敖君年紀輕輕,見識高明,才氣縱橫,實乃可敬可畏。唯楚有才,果真名不虛傳。」頓了頓,便直接了當地表明了用意,道,「請大王恕愚臣淺薄,其實臣之前提及的寶器,指的是貴國鎮國之寶『和氏璧』。魏王派臣來楚國瞻觀和氏璧,其實是要祝賀大王,因為華夏正有讖語流傳道──『得和氏璧者得天下。』」
臺座上的群臣登時發出一陣驚呼聲,隨即不約而同地望向令尹昭陽,目光中各有深意。昭陽正回到座席,預備重新坐下,聞言亦心頭大震,當即跌坐在床榻上。楚威王似亦吃了一驚,挑了一下眼簾,但還是沒有吭聲。
華容夫人到底是婦人,忙追問道:「華夏當真有這種讖語麼?」惠施道:「回夫人話,千真萬確。愚臣的好友宋國人莊子,根據夢中神授,著有〈天下〉一篇,裡頭也曾言道──『郢有天下。』」
莊子名莊周,宋國人,是楚國奇人老子道家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也是當今楚王最仰慕的人。楚威王曾派兩名大夫攜帶重金前去宋國,聘請莊子來楚國任令尹。大夫懇切地道:「我國大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為君王分憂,下以為黎民謀福。」
莊子正在渦水垂釣,持竿不顧,淡然道;「我聽說楚國有隻神龜,被殺死時已經三千歲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錦緞,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二位大夫君,此龜是寧願死後留骨而貴,還是寧願活時在泥水中潛行曳尾呢?」大夫道:「自然是願活著在泥水中。」莊子道:「二位大夫請回吧!我也願意繼續留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如此以龜喻人,巧妙拒絕了楚威王的邀請。
請莊子出山到楚國為相,一直是楚威王心中難以圓滿的夢想,忽聽得那位淡泊名利的世外高人曾有「郢有天下」的預言,在場群臣無不悚然動容。就連楚威王也高高挑起了雙眉,枯瘦的臉上一下子有了些許表情,似是終於從渾噩的僵態中甦醒過來。
惠施瞧在眼裡,又從容續道:「各諸侯國均為此讖語而議論紛紛。聽說秦國正有意發兵攻打楚國,預備用武力奪取和氏璧。這次敝國大王派愚臣出使,一是賀喜楚國有和氏璧這等天賜吉物,二則是要提請大王,須得加緊防範西面的秦國。」
令尹昭陽再也坐不住了,正要起身奏請將和氏璧歸還王宮,楚威王卻及時擺了擺手,沉聲道:「寡人知道了,多謝魏王美意。雲夢之會尚未結束,使者君請暫時歸座,後頭還有精彩好戲。」
臺座上這段關於寶器的小插曲,並未影響廣場上不知情觀眾們的興致。按照傳統,接下來是「尸女表演」──十二對穿戴整齊的男女一齊上場,個個年輕俊美、血氣方剛,相互做出各種挑逗與象徵性的性交動作,情意纏綿,奔放浪漫。音樂急促而緊密,震撼人心,間以舞者身上佩飾「叮叮噹噹」的清脆撞擊聲,舞場上充斥著濃烈的煽情意味和狂野的原始氣息,大多數人看得面紅耳赤,亢奮不止。
但這僅僅只是雲夢之會的開場,尸女表演結束後,才是雲夢之會的真正高潮——春社交歡。先秦時期的楚國沒有男女大防,也沒有什麼性禁忌,適齡男女可以自由約會,歡娛交媾,而雲夢之會則為大眾提供了一個定時定點的公開性社交節日。待高唐觀祭社典禮結束,上至王公貴族,下到黎民百姓,青年男女各自四散開來,擇偶野合,盡情縱慾狂歡。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在溪澗邊,在山林中,情人們或秉蘭以遊,或相贈香草,歡歌曼舞,幽會交合。春水渙渙,亂花迷眼,情懷若詩,佳期如夢。
正當楚威王扶著華容夫人起身、宣布春社交歡開始,眾人正爭相往南、北兩道下山之際,變故發生了!一名站在北首的青衣男子趁亂擠近西首的臺座,變戲法一般從長袍下取出一具精巧的弩器,弩槽中早已扣好一支弩箭,逕直端起來瞄準臺座正中央的王座。
此刻正值散場,是廣場上最紛紛擾擾的時候,衛士們早已放鬆警惕,有些衛士正稀稀落落地朝高唐觀東大門趕去,預備護送楚王進臺館歇息。直到那青衣男子扣動弩機,侍立在楚王背後不遠處的副宮正南杉才驚覺異樣,大喊一聲,飛身奔過去,卻已然來不及。
世事往往奇妙得很,就在弩箭離弦的電光石火剎那間,有條褐色人影從旁側撲了上來,將青衣男子連人帶弩撲倒在地。弩箭雖及時射出,卻被那灰色人影一撲之勢帶得偏了準頭,正好射中楚威王左側的華容夫人腰間。
由於先王楚宣王在位整整三十年,楚威王直到四十餘歲才繼承王位,迄今不過十年光景。他執政的時間雖不長,卻功績赫赫,先後大勝齊國、魏國、越國,又大力開拓西南,使得楚國疆土東至於海,西包巴蜀,南極牂牁,達到全盛時期。但這一年來他疾病纏身,再無昔日叱吒風雲的敏銳和英氣,當看到最心愛的華容夫人軟倒在自己腳下時,竟然呆住了,全身發涼,渾然不知所措。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