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智聖諸葛亮(下卷):三國局中局(完結)

9特價2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1.益州人傻錢多

諸葛亮建議劉備嚴詞拒絕,如果孫權一定要取西川,則堅決不讓孫權軍隊經過荊州。他認為,奪取益州必須是劉備方面獨立的行為。


如果說劉表統治下的荊州是一塊人人垂涎的肥肉,那麼在荊州西面的益州就是一塊超大肥肉。

益州在劉璋統治之下,特權階級橫行,民不聊生。史書上用「劉璋暗弱」、「昏庸愚鈍」來形容,一系列的貶義詞昭示著一個事實:這裡地大物博、人傻錢多,速來!

諸葛亮想得到益州,這在「隆中對」裡已經寫好了。

孫權也想得到益州,周瑜在死前已經做了戰略安排。

曹操也想得到益州,而且已經動手,他將曹仁、曹洪安排在荊州,自己也不怕身子骨吃不消,親自帶著隊伍直取關中,打得西涼大將韓遂、馬超躲到漢中張魯那邊去了。曹操想從漢中方向打通到益州的路,然後再對荊州和東吳形成大包圍圈。

這時候,孫權不失時機地給劉備送來了一封信,先是敘述了孫劉兩家交好的重要性(畢竟自己的妹子在劉備這兒,兩家人還算親家呢)。當然,這些都是場面話,孫權最主要的目的是遵照周瑜的遺願西伐益州。

但尷尬的是,魯肅已經撤出了江陵,將江陵借給了劉備,這樣西出益州就不方便了,必須得經過劉備的地盤。因此,孫權寫這封信的意思就是,跟劉備商量,要不咱們哥兒倆一起去益州,吃劉璋這塊肥肉?
孫權在信中很有緊迫感地寫道:「曹操得蜀,則荊州危矣!」意思是說,曹操如果捷足先登,拿下四川,荊州就完了,你看著辦吧!

劉備趕緊召開會議,研究如何給孫權寫回信。有很多人說,這很好啊,大家一起往西川,佔領益州,這樣可以斷了曹操的念想,還可以維持孫劉兩家的聯盟關係。孫劉兩家可以一起經營益州,不是很好嗎?再說,現在僅僅靠荊州士兵的力量,恐怕拿下益州是很吃力的。

聽上去挺有道理。

荊州主簿殷觀強烈反對上述建議,理由很簡單:「若為吳之先驅,進未能克蜀,退必為吳所乘,則大勢去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跟東吳一起去攻打益州,能拿下益州,那也是吳國的功勞;如果拿不下來,東吳士兵趁機在荊州賴著不走,那樣一切都就完了。因為東吳要攻打益州,必須要經過荊州,從荊州長驅直入。面對雙方爭論,諸葛亮始終沒有發言。這跟他一貫的謹慎個性是有關的,當他要發言的時候,也就標誌著他對這件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看法。諸葛亮一般是不會將還沒有成熟的方案端出來的。

孫權的這封信讓諸葛亮眉頭緊鎖,他深深地知道,維護與孫權的聯盟關係對劉備來說至關重要。同時,他也知道,如果跟孫權一起去取益州,那麼「隆中對」跨有荊益兩州的戰略目標將成為泡影。

諸葛亮必須要找到一個平衡。經過再三思考,諸葛亮建議劉備嚴詞拒絕,如果孫權一定要取西川,則堅決不讓孫權軍隊經過荊州。他認為,奪取益州必須是劉備方面獨立的行為。至於什麼時候可以去取益州,現在還不知道。

劉備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給孫權回了信。

在信中,劉備說:「東吳到益州幾千里,就是孫武再世恐怕都無濟於事,更何況現在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隨時關注著東吳軍隊的動向,豈會坐視東吳攻取益州而無動於衷嗎?再說,現在劉璋也相當於是我們的同盟,同盟之間無緣無故打起來,這樣給曹操以可乘之機,可不是一個好辦法!」

孫權一看回信,便知道劉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拿曹操來嚇唬人,真當我孫權是三歲小孩!但是,客觀地說,劉備說得沒有錯啊,當時的劉璋確實算他們的盟友。

劉璋這傢伙是個標準的牆頭草,看誰失勢就踩誰一腳,看誰得勢就拍誰的馬屁。當初,劉璋看到曹操攻下了荊州,勢不可當,於是趕快向曹操稱臣。曹操赤壁戰敗,短短兩年時間,劉璋馬上改變了風向,向曹操宣戰,將「曹賊」罵了個狗血噴頭!

孫權決定不管那麼多,直接來硬的,叫孫瑜派水軍進駐夏口。結果,劉備不讓吳軍通過,孫權碰了一鼻子灰。

劉備還撂了一句狠話:「你們要能得益州,我發誓,我就披髮入山!天下人可以做證!」劉備不是一個光耍嘴皮子的人,也有很多實際的行動。比如,讓關羽屯於江陵,張飛駐紮在秭歸,諸葛亮據南郡,自己則駐紮在公安。這就擺明了不讓孫權過荊州取西川,將益州這塊肥肉暫時留在那兒,不讓別人去啃。

2.兩個醜男人成了劉備的幸運星

張松滿懷激情來到荊州見曹操,結果人家根本就不理。怎麼回去怎麼交差呢?張松定神一想,決定去見見劉備。沒想到劉皇叔雪中送炭,張松心裡真是溫暖啊!諸葛亮之所以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不僅僅在於他自身的智慧和才幹。

劉備自從有了諸葛亮,短短四五年,事業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諸葛亮除能幹之外,最讓人敬佩的是他的人品。比如,當外表醜陋的龐統沒有得到劉備重用時,諸葛亮親自寫信給劉備,推薦龐統。這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尤其是他們兩人才智相當,還是職場上的競爭對手。諸葛亮沒有將競爭對手雪藏,而是帶著欣賞的眼光,向自己的上司劉備舉薦龐統。

龐統獲得重用,一下子就製造了一個實現自己人生價值、被載入歷史的重大事件,那便是隨劉備入川。在說劉備入川之前,我們必須談一些前因後果。你就會發現,歷史有時候真的就是一連串偶然造成的。

先來看看另外一個長得很醜的人:張松。

張松有一個哥哥叫張肅,長得一表人才,張松腦子靈光,卻長得十分難看。

曹操南下荊州進行北方大掃蕩的時候,漢中的張魯和益州的劉璋也沒閑著,兩人正,在死磕。

後來,張魯見曹操初定北方,趕快拍曹操馬屁。

劉璋也不甘示弱,接著向曹操致意,表示願意臣服。為了表明自己的赤子之心,劉璋派張肅帶著幾百號人和很多蜀中珍玩去給曹操助威。曹操高興啊,劉璋這小子真懂事,於是給了劉璋一個振武將軍的榮譽稱號。益州劉璋服軟之後,曹操的氣勢無比壯盛,心想,現在天下,我曹阿瞞已經占了大半。

當曹操拿下荊州,劉備倉皇出逃之後,劉璋更是大開眼界,決定全面、徹底地投向曹操,這一次,劉璋又派了一個人去見曹操,向曹操表示友好之意。這個人就是張肅的弟弟張松。

張松滿懷激情去見曹操,結果曹操見張松賊眉鼠眼,一副小人的樣子,根本不想理他。最關鍵的是,這時候的曹操認為取得天下已經成為定局,不再需要劉璋這小子了。再看張松那副惹人厭的樣子,曹操更懶得說話了。

長得醜也不是我的錯,誰願意長成這副德性!張松由於長得醜,打小就受到很多人嘲笑,自信心嚴重受到了傷害,特別自卑。特別自卑的人,特別容易走極端,更可怕的是,這個走極端的人腦瓜子還不是一般靈光。

張松滿懷激情來到荊州見曹操,結果人家根本就不理。

怎麼回去怎麼交差呢?張松定神一想,決定去見見劉備。沒想到劉備熱情地接待了他,一點都不嫌他長得醜。劉皇叔雪中送炭,張松心裡真是溫暖啊!不久,張松回益州覆命。可以想像,張松將曹操描述得十惡不赦,將劉備描述成劉家的天使,還帶來了劉備對老哥劉璋的深情問候。

劉璋一聽,不禁很納悶!你老哥張肅上一回去見曹操,說這曹操如何兵精糧足,將來的天下一定是曹操的,怎麼還不到一年時間,你張松得到的結論卻是完全相反的?怎麼回事啊?

不能怪劉璋腦筋不夠用,他哪能知道事情的緣由,就是曹操欠張松一頓飯、一個尊重而已。

這時候,就是張松發揮辯才鬼扯的時候了。在辯論這方面,張肅絕對不是弟弟張松的對手。最後的結果是劉璋聽了張松的話,將荊州的劉備當成自己的鐵哥們兒。

幾乎在同一時間,諸葛亮鑑於可能需要向益州用兵這一現實,推舉龐統為軍師中郎將,地位跟自己一樣。剛剛獲得任命的龐統向劉備建議道:「現在荊州地區不再像以前那樣富庶平靜了,經歷了戰火,人民生活十分艱難;而當初匯聚到荊州的眾多人才,現在已經流散各地。

荊州北有曹操,東有孫權,想完全靠荊州這塊土地來贏得天下,那是不可能的。現在亟須開闢新的根據地,那就是益州。這裡有天府之國的稱謂,是一個可以借重的地方!宜早圖之!」

劉備聽了龐統的建議,疑惑地說道:「我們的敵人是曹操,這些年,我所做的就是跟曹操所做的不一樣。曹操急功近利,我則寬和;曹操重視強權,我則講究仁愛;曹操講詭詐,我則講忠誠。再說,我跟孫權、劉璋有過承諾,我擔心這樣做,很可能失信於天下,而且我自己的形象也會受到影響!」

龐統卻不認同劉備的觀點,龐統對劉備端出了「人民權利至上論」,說道:「軍國大事講究權變,不能讓一些固有觀念約束了自己,兼併不道義的國家,是春秋五霸之功業也,只要在奪得政權之後,對人民施行仁政,讓人民安居樂業,這就不算是失信於天下!再說,現在不取西川,等到曹操和孫權參與進來之後,一切就晚了!」

劉備聽了龐統的論述之後,還是有一些顧慮,畢竟他十分愛惜自己的「羽毛」,擔心自己的形象受到損害。不過,這時候,曹操給劉備送來了一個重大的禮物,這個禮物的名字叫:機會。

3.劉璋引狼入室

法正要求劉璋允許劉備帶兵入蜀協助保衛益州,理由還是曹操和張魯。劉璋一聽這兩個人的名字就頭疼,同意劉備入蜀。建安十六年,西元二一一年春天,曹操讓自己的兒子曹丕擔任五官中郎將,開府治事。這個職位相當於副宰相,這是曹操想篡奪政權的強烈信號。

三月份,還是一個乍暖還寒的時候,曹操決定對西北軍閥用兵,馬超、韓遂等人是討伐的對象。不過,曹操打出的口號卻是討伐張魯。看看曹操排出將帥名單,就知道曹操氣勢很盛,夏侯淵、徐晃、鍾繇等赫然在列。

聽說老曹要討伐自己,張魯嚇得直哆嗦。

或許你會納悶,曹操討伐張魯,跟劉璋有什麼關係?跟劉備又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這就是典型的蝴蝶效應。

曹操說要打張魯,給了張松恐嚇劉璋的機會。張松對劉璋說:「曹操來者不善,不只是想對張魯用兵,根本目的在於打通漢中,向益州進發!假設曹操真的打到益州來,我們能夠抵擋嗎?」

劉璋想了想,跟曹操比起來,自己真不算什麼,於是對張松說:「這我也知道啊,問題是有什麼辦法抵擋曹操呢?」

張松還記得,在自己因為相貌醜被曹操羞辱之後,劉備對自己的熱情款待。從來沒有一個人對自己這樣的醜人這麼好過,這麼貼心過。於是,張松發揮了口才,答道:「劉豫州跟主公你同是皇室宗親,你們都姓劉,都是曹操的死敵。而且,劉豫州現在兵精糧足,善於用兵,如果請他來先攻擊張魯,拿下漢中,這樣益州就強大了。即使曹操來了,咱們也不怕了。」

劉璋想了想,是啊,劉備是咱的同宗兄弟,而且還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替我阻止了孫權入侵,還十分仗義地發出了「披髮入山」的誓言。於是,劉璋下定決心,要劉備入蜀幫忙。

對劉備來說,天上掉下了餡餅!

張松向劉璋建議說:「不如讓法正親自去一趟荊州,敦請劉豫州來益州幫忙。」

劉璋答應了。

法正是陜西扶風人,名字的意思就是做人正直、品德端莊。只不過,這哥們做的事實在辜負了他的名字。法正在老家陜西鬧饑荒的時候,來到天府之國益州避難,和他一起來的還有一個後來很有名的人物孟達。

法正學問確實不錯,但不是頂尖的。這種人的特點是總覺得自己很是聰明,常常有種懷才不遇的感覺。他看不起人,人際關係自然不好。但是法正卻跟張松關係十分不錯。一是張松比較聰明,法正不得不服,二是張松的官職比法正要大。張松當時是益州別駕,相當於四川省委秘書長,法正只不過一個軍議校尉的閒職。這兩個人常常在一起聊天,感歎時運不濟,才華不能得到施展。按理說,張松做到了益州別駕,應該很知足了。不過,人的慾望是無窮的,張松自視甚高,覺得自己應該有更大的發展才對。

於是,張松跟法正兩個一壺酒一番感歎!他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瞧不起劉璋,覺得劉璋這人只不過承襲他老爸劉焉的餘蔭,實在沒有本事。他娘的,我們這麼聰明,為什麼得接受笨蛋領導。

引狼入室的事,張松為什麼不去啊?

主要是心虛,張松跟劉備之間有很多見不得人的暗盤,這種事不能由自己出面去幹。

法正很明白張松的心思,堅決推辭。他們兩人這麼做的目的是唱雙簧,不要讓投降造反的事情走漏風聲。

益州牧劉璋這個人很執著,法正不願去,他就偏要法正去,態度很是堅決。最後,法正裝出一副很無辜的樣子,沒辦法,恭敬不如從命了。

法正帶著幾個隨從出發了,目的地是荊州的江陵。

劉備接見了法正,熱情地款待他。法正太感動了。為什麼呢?

因為這時候的法正,依舊是一個小小的軍議校尉,只是一個軍中參謀而已,竟然得到了名滿天下的劉備接見和熱情款待,就好像受到了總統的接見,並且和總統共進晚餐一樣。

但劉備可不是慈善家。酒喝得差不多的時候,龐統便給劉備使了個眼色,劉備明白了,便問了蜀中的錢糧和軍事設施的佈置等問題。這些都是機密,但法正被感動著,什麼都如實說了。一頓酒就得到了很多間諜玩命都刺探不到的情報,太值了。

毫無意外,法正回去之後,將劉備描述成了一個舉世難得,能夠匡扶漢室的好漢,一個重情重義的大英雄!法正的說詞打動了劉璋,這麼偉大的人物,不去向他致敬怎麼說得過去?

於是,劉璋要法正帶著四千士兵和無數的金銀前去協助劉備。這時候的法正恐怕與劉備已經有了秘密協定,法正到荊州待了一段時間,跟張松一合計,咱們不要跟著劉璋這個窩囊的傢伙了,換一個主子吧。

法正回到成都,面見劉璋,要求劉璋允許劉備帶兵入蜀協助保衛益州,理由還是曹操和張魯。劉璋一聽這兩個人的名字就頭疼!這時候,張松也跟著幫腔,劉璋招架不住,同意劉備入蜀。

或許你會納悶,益州就沒有明白人了嗎?益州當然有明白人,比如劉巴,比如益州主簿黃權,問題是,劉璋根本不聽明白人的話。於是,法正又一次來到了荊州,鄭重邀請劉備前去幫助劉璋攻打漢中張魯,這是一次光明正大的邀請。

4.諸葛亮的建議

劉備對荊州的佈置,真正用意是將荊州守軍作為第二梯隊,必要時隨時進入益州。因此,劉備將諸葛亮、趙雲、張飛放在長江之上,隨時待命。

法正再一次到來,劉備自然沒有虧待他。法正又是一陣感動,一狠心,決定乾脆做小人做到底。他對劉備說:「以將軍的能幹和英明,再加上有益州別罵張松做內應,要拿下益州易如反掌。到那時,將軍再以益州作為基地,就能實現統一天下、恢復漢室的願望了。」

說這話的時候,只有劉備在場,連諸葛亮都不知道。

不過,聰明的龐統一看法正又來了,就知道進取益州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此時的諸葛亮在臨蒸,負責荊南三郡的政務。但對於進取益州的大事,不可能不聽一下諸葛亮的建議。劉備於是給諸葛亮去了一封信,叫他火速前來江陵。

天上掉下來大餡餅,得好好商量怎麼吃下去。

在這次會議上,諸葛亮向劉備建議道:進取益州的隊伍,應該以新加入的將領為主。這樣可以讓劉璋放心,給劉璋一個「有限目的」的感覺。再說,荊州還需要有重兵把守,北防曹操,東防孫權。

經過劉備、諸葛亮、龐統反覆磋商,將進入益州的隊伍確定了下來。

總指揮:劉備
總參謀長:龐統
前軍總指揮:黃忠
中軍總指揮:劉備,劉封、關平為領隊
後軍總指揮:魏延

劉備將諸葛亮留下來防守荊州,是對荊州的重視,而讓龐統跟隨自己進取益州,則充分體現了十分善於運用人才。龐統和諸葛亮相比,膽大心細,特別適合攻城拔寨。諸葛亮則是謹慎聰慧,特別適合經營。

劉備對荊州的部署,充分顯示了現階段劉備政權對諸葛亮的倚重。這個時候,諸葛亮的位階還沒有關羽高,但是在劉備心中的重要性卻遠高於關羽。我們看一看劉備對荊州守軍的安排就知道了。

江陵總指揮:諸葛亮(統轄荊州及荊南三郡的安全)
北軍前哨:關羽
長江巡守:張飛
公安總指揮:趙雲

只要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劉備對荊州的佈置,真正用意是將荊州守軍作為第二梯隊,必要時隨時進入益州。因此,劉備將諸葛亮、趙雲、張飛放在長江之上,隨時待命。劉備帶著一萬多人朝蜀中進發了,法正隨行。由於有了益州牧劉璋頒發的特別護照,劉備進入蜀中頗有「入境如歸」的感覺。這是一種很奇怪的親切感,在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竟然有人熱烈歡迎野心份子帶著軍隊去自己的地盤。

這一萬多人一路上浩浩蕩蕩,在蜀中引發了很多議論。黃權、王累,還有巴郡太守嚴顏等人都勸劉璋暗中留一手,以防生變:「劉備恐怕是來者不善。請劉備來益州,猶如引虎自衛啊!」

劉璋聽到了這些議論,但是不好反悔。再說,劉備帶的兵不多,而且是新近投降的黃忠、魏延等人,並沒有帶關羽、張飛等兄弟,應該不是來幹架、併吞的。諸葛亮的建議奏效,劉璋心裡寬慰了許多,因此沒有採納嚴顏等人的意見。

就這樣,劉備很快就來到了涪城,距成都三百多公里。

在涪城,劉備受到了隆重的歡迎。劉璋為了顯示誠意,特地從成都趕來,率領大軍三萬多人,浩浩蕩蕩地到了涪城,迎接劉豫州兄弟。

鳴炮,擁抱。咱們劉家的兄弟總算見面了。

劉璋陪劉備聊天、飲酒,態度比親兄弟還親,渾然不知道有人正暗中密謀,準備把他砍了。

劉璋手下負責接待的,就是當初跟法正一起逃難到益州的孟達。孟達見了龐統,帶來了成都城裡張松的意見,希望劉備趁機殺了劉璋,免得夜長夢多。龐統表示很贊同,並暗中將張松的意思轉告了劉備。

劉備一聽,很嚴正地拒絕了:「這是一件大事,不可倉促行事!」

龐統有些懊惱,認為現在確實是殺劉璋的好時機。

客觀地說,劉備在這時候不殺劉璋,是有深層次的考慮的。首先,初來乍到,就開殺戒,把熱烈歡迎自己的劉璋剁了,很可能引發益州民眾激變,前功盡棄。其次,劉備只有一萬人馬,劉璋的人馬是他的三倍,殺了劉璋,萬一益州軍隊群起報復,打得贏人家嗎?張松為什麼急於讓劉備殺掉劉璋,那是因為張松擔心自己賣國的行為被發現。

綜合考慮之下,劉備拒絕了張松和孟達的建議。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