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祕的入幫儀式
「耶!終於到了。」汽車一停,林志達便迫不及待的開了車門,尋找他們要去的大飯店。
為了期待已久的這一天,志達興奮的整晚失眠,天未亮就起床,把拳腳功夫演練了無數次,然後催促家人上車。一路上他好奇的問東問西,又不時殷殷的望著車窗外,活蹦亂跳的模樣像喝了什麼強效興奮劑。
他的媽媽陳淑美跟著下車,伸手拉住他說:「喂!別跑,等大家一起走啊!」
「噢!」志達回頭打量媽媽的神情,關心的問:「媽,你會緊張嗎?」
媽媽還沒開口,阿姨來到一旁板起臉說:「當然不會!你這小子,別故意製造緊張氣氛。」
「我才沒有。」志達按著自己狂跳的胸口,坦承的說,「我本來就很緊張。」
外公把車子停妥,下車整理好儀容,笑說:「平常心,平常心。」
媽媽看看大家,便吸口氣挺起胸膛說:「走吧!」
這一日是農曆臘月二十四,民間送灶王爺上天庭說好話的日子,卻也是神祕組織「灶幫」一年一度的聚會日。
每年這一日,年滿十三歲的少男少女要拜祖師爺,進行入幫儀式,而今年更是難得,因為二十年才舉辦一次的「武藝大會」總決賽也將同時舉行。大會上將選拔出新任幫主,由於攸關全球餐飲食品界的權力分配,因此備受矚目。
入幫儀式是十點半開始,然而十點未到,停車場已經塞滿車輛,來自全球各地的幫員魚貫進入了大飯店,在報到處簽到。
一進入飯店,志達便衝向大片落地玻璃窗前,興奮大叫:「哇!快來看, 外面就是有名的無邊際游泳池。」
媽媽嚴肅的對他使眼色,並壓低聲音說:「都已經上國中了,表現得成熟一點。」但志達難掩興奮之情,繼續又跳又叫。媽媽回過頭去跟阿姨周旋在眾多來客中,交遊廣闊的外公更是左攀右談,應酬不止。
今年共有二十五位少年少女要入幫,他們必須在灶王爺面前展現灶幫的拳腳功夫,方有拜祖入幫的資格,志達正是其中之一。他的媽媽陳淑美則是這一屆最熱門的兩位幫主人選之一。
為了這一天,志達每天清早就起床劈柴用大灶燒煮出鹽水之氣,讓媽媽在廚房裡吐納練功,而他則在廚房外練丹田、蹲馬步,不斷重複演練君子掌與果拳。
母子倆目標不同,但一樣用心。
志達的媽媽陳淑美是臺南百年老餐館的小女兒,他的外公陳晉塗沿襲了自明清以來的精緻料理技藝,並悉心傳授給自己的女兒。他的爸爸林耀雄,生前是臺中清水區有名的總鋪師,廚藝傳承自「總鋪師巢」的高雄內門區。
兩夫妻無論是廚藝或武藝,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婚後兩人在臺中辦桌營生,三年後生下志達,恩恩愛愛的過了八年。
不幸的是林耀雄在志達五歲的時候車禍身亡,陳淑美便帶志達回到臺南娘家,接手外公的「新府城辦桌團」,經營得有聲有色,享譽南臺灣。
陳淑美常常對志達說:「你爸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廚俠,常常以自身的武功,濟弱扶貧,為人排紛解難,你長大後要向爸爸學習。」志達從小就把爸爸當作偶像,熱烈期待著入幫的這一天,好跟爸爸一樣當一位大廚俠。
好動的他喜歡練功,對於武功之源的廚藝也很有興趣,耳濡目染之下學會了好多道菜。這時,一陣菜香飄來,他不禁抬高鼻子,轉移了目標。
離開大片落地玻璃窗,他跑到廚房外想探看裡面在料理什麼山珍海味,不料卻被一位穿著雪白廚師服,六十歲左右的老先生擋在門外。老先生滿面紅光,雙眼炯炯不怒而威,他坐在凳子上,伸出右手,不客氣的對志達說:「廚房重地,非請勿入。」
他朝廚房內偷瞄,發現裡面聚集了許多廚師,有人在切菜,有人在油炸, 有人在熱炒,有人在擺盤,個個熟練的忙活著,根本沒有他駐足的餘地。
這位老廚師竟然躲在門外不工作?不過奇怪的是,似乎有好多人想上前跟他搭訕,卻被兩位西裝筆挺的保全人員勸離。他們回頭發現志達這個漏網之魚,很快的也將他趕走了。
他到處閒晃,覺得這間有名的高級飯店富麗堂皇,處處叫人驚喜,果然名不虛傳。十點一到,一位男士在報到處喊說:「參加入幫儀式的少年們,請到大廳集合。」
志達聽到後連忙過去,看見不少和他年齡相仿的少男少女也在那兒,在那位男士的帶領下,一起前往十二樓的階梯會議室,進行走位與預演。
會議室是由二十層臺階和最底下的舞臺所組成,舞臺中央掛著灶王爺畫像,足足有兩個人高,畫像前方擺有一長桌香案,案上有個哥窯冰裂紋粉青瓷大香爐,而案前放置了一張紫檀大理石山水紋太師椅。
不久灶幫成員們陸續就座,現場人聲鼎沸。十點半一到,司儀便大聲宣布:「各位女士,各位先生,第兩千一百六十二屆全球灶幫大會,正式開始──」隨即燈光一暗,只剩聚光燈打在舞臺中央的少男少女身上,空氣一時肅靜下來。
咚咚!咚咚!耳邊響起的是節奏明快的武術進行曲,少男少女們蹲好馬步,凝神調息,專注一致的開始出掌。
司儀是知名的電視美食節目主持人,他拿著麥克風,一邊詳細的介紹: 「請大家跟著孩子們一同溫習本幫的基本功法之一──梅蘭菊竹君子掌。先是破冰梅花掌,五指彎曲如梅開五瓣,內力加諸指尖,隨意念加以抓、刮、繞、攪、纏,指勁凌厲如寒梅開破澈骨冰雪,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源自整備元寶餃子的菜肉餡……」
「喝──喝──啊──」
正如司儀所言,這是基本功,每一家的孩子無不是練熟了,才敢在這拜祖之日上臺見人,否則眾目睽睽之下可會丟盡家族的臉。志達為了表現凌厲的態勢,不禁咬緊牙根,豎起眉毛,臺上的其他孩子也都展現自信,張臂如弓,使勁的舞動雙掌。
「接著是翻雲蘭花掌,迅捷轉動手腕,以內力帶動手掌靈活躍動,讓對手眼花撩亂難以接招,源自撥筍殼之靈巧翻轉手。再來是御風竹葉掌,源自包粽子的握壓巧勁……托月菊花掌,來自甩獅子頭肉團之姿。熟練灶幫君子掌到了第七層級, 鼻竅中自然會聞到深妙不可言的香氣……」
觀眾之中不乏內力深厚者,因而心領神會的讚嘆著:「香啊……空谷幽蘭……清新高雅……」
「七○年代瓦斯爐普及之後,灶幫中人便不用再日日劈柴練氣了,許多人因此疏於基本功,漸漸把功夫都荒廢了,只剩少數後繼有人,就是這些年輕人了,請大家給予熱烈掌聲。」司儀語重心長的說。
臺下的灶幫成員們踴躍鼓掌。
「接下來是果拳。」司儀認真的介紹,「第一招是磅礡鳳梨拳,實招直拳的代表,僅以雙拳磅礡之力給予對手迎面痛擊,是不得已的保命之拳。再來是雷厲釋迦拳,凸出中指指節之側擊勾拳,目標是對手的頸脈,殺傷力強大,使用之前務必三思。緊接著,霹靂南瓜拳……同樣的,練到第七層級,如入悠悠然百果千香之室……」
許多觀眾又輕抬下巴深呼吸,陷入陶醉之狀。
表演完畢,全場報以熱烈掌聲。「現在,有請現任的范衛襄幫主,引領大家一同參拜祖師──灶王爺。」
幫主走上舞臺向眾人抱拳作揖,志達一愣,因為幫主就是他在廚房門口遇見的那位老廚師,而兩位保全人員竟是他的隨身護駕。
臺上的少男少女們向後轉,面向祖師爺,只見幫主從懷中拿出一顆雞蛋大小的石頭,端端正正的擺在案頭中央。接著轉身接過隨從剛點燃的一柱長香, 白煙裊裊騰起。
「莫非他就是外公說過的,人稱『通灶』的最高級廚師?」志達心想,佩服不已。「身兼各大飯店的總廚,負責檢查廚師們送出的成品,而且只消望一眼不用試吃,就能看出成品的色香味是否正確到位。」
「拜祖三鞠躬。」司儀令下,眾人起立跟著幫主鞠躬。
緊接著,便是孩子們的入幫儀式。
幫主面向大家,坐上太師椅,二十五位孩子依照司儀的指引,規規矩矩的向灶王爺和幫主行三跪九叩大禮。
「禮成──」行禮完畢,這儀式便簡單隆重的完成了。
許多家長感動的頻頻拭淚,因為這不只是孩子的成年禮,還是克紹箕裘的開始。從這一天起,他們必須肩負光榮的義務與使命,正式傳承廚藝和武藝給孩子,扮演起「師父」的角色。
陳淑美聽見「禮成」兩字,欣慰的微笑。
舞臺上,孩子們仍然跪在神案前,準備聽訓。
幫主接過麥克風,懇切的說:「恭喜大家成為灶幫的新弟子。」
「好啊!」現場再度響起熱烈的掌聲。
幫主等掌聲停息後又說:「自燧人氏鑽木取火以來,祖先火烤而食,到了新石器時代,從燒烤進化到烹煮,專職的廚人應運而生。商周時期,青銅器取代了陶器,春秋末年,鐵器又取代青銅,後來人們在鐵鍋旁加上把手,變成輕巧方便移動與清洗的廚具,於是與它搭配的『土灶』便誕生了……」
志達聽這些歷史聽得有點膩,加上一夜沒睡好,不禁打了個呵欠。
「春秋戰國時期,廚人供奉灶王爺為祖師爺,自稱『火土之人』,簡稱『灶人』。到了秦朝統一天下,灶人為了抗暴而團結,因而有了『灶幫』的組成, 而後代代相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幫主又說。
「哇!」眾人紛紛響起讚嘆聲,志達這才醒過來。
「我們灶幫乃是武林各幫各派的鼻祖,只是幫規一再要求幫員們謙沖自牧, 世人因此對我們所知不多。然而,祖輩先賢有先見之知,因為在血腥爭鬥的江湖中,低調才是明哲保身的智慧之舉。」
幫主站起身,整理衣冠,回身向祖師爺一鞠躬,接著又轉回來,鄭重的對剛入幫的少男少女們說:「我灶幫成員又分『民灶派』與『官灶派』,廚藝和武功多有不同。因此為了分出彼此,也為了與自家人相應和,先祖傳有暗號來分辨,現在我就要傳授給你們,仔細聽好了。第一組暗號是:『三日下廚房,洗手做羹湯』,而其相應的暗號是:『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哈,」志達忍不住偷笑,小聲的自言自語,「竟然用牛頭去對馬嘴。」
幫主眉尾輕動,但沒有理會,倒是志達前方的少女,回頭朝他不悅的「噓」 了一聲。
接著,幫主繼續說:「第二組暗號是:『開門七俗務,柴米油鹽醬醋茶』, 相應的回答是:『閉戶七高古,琴棋書畫詩酒花』。」
「這回對得好。」志達開心的點點頭說。
那女孩又回頭,但沒出聲,而是白了志達一眼。志達不甘示弱,張嘴揚眉,回她一個鬼臉。
「第三組暗號是……」幫主若無其事的繼續傳授,卻假裝手摸袖口,像是捏起衣服上的毛球,然後一指彈開。
志達忽然感到有股強風灌進他的嘴巴,宛如一顆老拳噎在喉嚨裡,讓他發不出聲,想吐又吐不出來,很不舒服。
「『中國八大菜系,閩、浙、粵、魯、蘇、湘、徽』,接下來,相應的本來只有一個『川』字,但是前任的幫主湯之鮮老前輩將其更改為『川、京、臺』。這三組暗號請大家默記,終生不可忘。」
「咳──咳──」志達反射性的揉揉脖子,試著清清喉嚨。
「你還好嗎?」一旁有個少年主動拍他後背,關心的問。
「還好。」志達點頭致意,這時不舒服感消失,聲音也恢復正常,他看看前面的女生,覺得事情不單純,因此不敢再開口。
幫主誠摯的繼續說:「期盼大家恪守本幫幫訓:清、靜、和、寂、澹、薄、隱,默默的為人類的飲食文化貢獻心力。你們要勤練功夫,團結合作,發揚本幫的武學精華。今後這繼往開來的重擔,就落在你們這些新血身上了。」
幫主致詞結束,向大家深深鞠躬,眾人又回以掌聲。
幫主將神案上的石頭收進懷中,隨即令孩子們解散入席。志達依照座位表找到自己的座位,回到家人身邊。
司儀在臺上興奮的說:「各位來賓,今天的重頭戲是二十年才一次,幫主選拔的『武藝大會』。這一屆共有三百多位灶幫成員報名,初賽之後有五十六人進入複賽,再經過激烈的競爭選出十位進入決賽,最後剩下兩位高手魏興先生和陳淑美女士,將在今天進行總決賽。一位是官灶派,一位是民灶派,恰恰是『官民對決』,下午兩點即將在杏壇舉行,請大家準時前往觀戰。」
現場一陣歡呼。
接著,司儀又說:「范衛襄幫主為了舉辦這盛會,不僅包下了餐廳,也包下了廚房,一手包辦宴會中所有美食,務必要讓每個人都吃得盡興。現在用餐時刻也到了,請大家前往一樓『快雪時晴餐廳』用餐。」
語罷,臺下的幫員們紛紛往餐廳移動。
宴席上,幫主精心安排了滿漢料理,有蛋餃和魚丸組成的「金餃魚珠」, 娃娃菜墊炸乳鴿的「金鳥入林」,燴炒黃白兩鱔魚的「二龍相會」,還有雞胸肉與燕窩合蒸的「鳳還巢」……眾人吃得津津有味,讚不絕口。
席間大家上前向魏興和陳淑美表達支持,也向魏興的父親魏鼎辛長老、陳淑美的父親陳晉塗長老祝賀,整間餐廳鬧烘烘的,比結婚喜宴還要熱鬧。
灶幫在飯店樓上為參賽者準備了休息的套房,午餐進行到一半,志達發現媽媽摀著肚子臉色發青,阿姨發覺不對,急忙帶她上樓去休息。
志達見狀,跟去想要幫忙,但來到房門口阿姨卻對他說:「你媽情緒太激動而動了真氣,我要幫她運功調理,你不要進來,否則反而礙事。」
志達只好聽話轉回餐廳,但心中憂慮不已。
「耶!終於到了。」汽車一停,林志達便迫不及待的開了車門,尋找他們要去的大飯店。
為了期待已久的這一天,志達興奮的整晚失眠,天未亮就起床,把拳腳功夫演練了無數次,然後催促家人上車。一路上他好奇的問東問西,又不時殷殷的望著車窗外,活蹦亂跳的模樣像喝了什麼強效興奮劑。
他的媽媽陳淑美跟著下車,伸手拉住他說:「喂!別跑,等大家一起走啊!」
「噢!」志達回頭打量媽媽的神情,關心的問:「媽,你會緊張嗎?」
媽媽還沒開口,阿姨來到一旁板起臉說:「當然不會!你這小子,別故意製造緊張氣氛。」
「我才沒有。」志達按著自己狂跳的胸口,坦承的說,「我本來就很緊張。」
外公把車子停妥,下車整理好儀容,笑說:「平常心,平常心。」
媽媽看看大家,便吸口氣挺起胸膛說:「走吧!」
這一日是農曆臘月二十四,民間送灶王爺上天庭說好話的日子,卻也是神祕組織「灶幫」一年一度的聚會日。
每年這一日,年滿十三歲的少男少女要拜祖師爺,進行入幫儀式,而今年更是難得,因為二十年才舉辦一次的「武藝大會」總決賽也將同時舉行。大會上將選拔出新任幫主,由於攸關全球餐飲食品界的權力分配,因此備受矚目。
入幫儀式是十點半開始,然而十點未到,停車場已經塞滿車輛,來自全球各地的幫員魚貫進入了大飯店,在報到處簽到。
一進入飯店,志達便衝向大片落地玻璃窗前,興奮大叫:「哇!快來看, 外面就是有名的無邊際游泳池。」
媽媽嚴肅的對他使眼色,並壓低聲音說:「都已經上國中了,表現得成熟一點。」但志達難掩興奮之情,繼續又跳又叫。媽媽回過頭去跟阿姨周旋在眾多來客中,交遊廣闊的外公更是左攀右談,應酬不止。
今年共有二十五位少年少女要入幫,他們必須在灶王爺面前展現灶幫的拳腳功夫,方有拜祖入幫的資格,志達正是其中之一。他的媽媽陳淑美則是這一屆最熱門的兩位幫主人選之一。
為了這一天,志達每天清早就起床劈柴用大灶燒煮出鹽水之氣,讓媽媽在廚房裡吐納練功,而他則在廚房外練丹田、蹲馬步,不斷重複演練君子掌與果拳。
母子倆目標不同,但一樣用心。
志達的媽媽陳淑美是臺南百年老餐館的小女兒,他的外公陳晉塗沿襲了自明清以來的精緻料理技藝,並悉心傳授給自己的女兒。他的爸爸林耀雄,生前是臺中清水區有名的總鋪師,廚藝傳承自「總鋪師巢」的高雄內門區。
兩夫妻無論是廚藝或武藝,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婚後兩人在臺中辦桌營生,三年後生下志達,恩恩愛愛的過了八年。
不幸的是林耀雄在志達五歲的時候車禍身亡,陳淑美便帶志達回到臺南娘家,接手外公的「新府城辦桌團」,經營得有聲有色,享譽南臺灣。
陳淑美常常對志達說:「你爸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廚俠,常常以自身的武功,濟弱扶貧,為人排紛解難,你長大後要向爸爸學習。」志達從小就把爸爸當作偶像,熱烈期待著入幫的這一天,好跟爸爸一樣當一位大廚俠。
好動的他喜歡練功,對於武功之源的廚藝也很有興趣,耳濡目染之下學會了好多道菜。這時,一陣菜香飄來,他不禁抬高鼻子,轉移了目標。
離開大片落地玻璃窗,他跑到廚房外想探看裡面在料理什麼山珍海味,不料卻被一位穿著雪白廚師服,六十歲左右的老先生擋在門外。老先生滿面紅光,雙眼炯炯不怒而威,他坐在凳子上,伸出右手,不客氣的對志達說:「廚房重地,非請勿入。」
他朝廚房內偷瞄,發現裡面聚集了許多廚師,有人在切菜,有人在油炸, 有人在熱炒,有人在擺盤,個個熟練的忙活著,根本沒有他駐足的餘地。
這位老廚師竟然躲在門外不工作?不過奇怪的是,似乎有好多人想上前跟他搭訕,卻被兩位西裝筆挺的保全人員勸離。他們回頭發現志達這個漏網之魚,很快的也將他趕走了。
他到處閒晃,覺得這間有名的高級飯店富麗堂皇,處處叫人驚喜,果然名不虛傳。十點一到,一位男士在報到處喊說:「參加入幫儀式的少年們,請到大廳集合。」
志達聽到後連忙過去,看見不少和他年齡相仿的少男少女也在那兒,在那位男士的帶領下,一起前往十二樓的階梯會議室,進行走位與預演。
會議室是由二十層臺階和最底下的舞臺所組成,舞臺中央掛著灶王爺畫像,足足有兩個人高,畫像前方擺有一長桌香案,案上有個哥窯冰裂紋粉青瓷大香爐,而案前放置了一張紫檀大理石山水紋太師椅。
不久灶幫成員們陸續就座,現場人聲鼎沸。十點半一到,司儀便大聲宣布:「各位女士,各位先生,第兩千一百六十二屆全球灶幫大會,正式開始──」隨即燈光一暗,只剩聚光燈打在舞臺中央的少男少女身上,空氣一時肅靜下來。
咚咚!咚咚!耳邊響起的是節奏明快的武術進行曲,少男少女們蹲好馬步,凝神調息,專注一致的開始出掌。
司儀是知名的電視美食節目主持人,他拿著麥克風,一邊詳細的介紹: 「請大家跟著孩子們一同溫習本幫的基本功法之一──梅蘭菊竹君子掌。先是破冰梅花掌,五指彎曲如梅開五瓣,內力加諸指尖,隨意念加以抓、刮、繞、攪、纏,指勁凌厲如寒梅開破澈骨冰雪,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源自整備元寶餃子的菜肉餡……」
「喝──喝──啊──」
正如司儀所言,這是基本功,每一家的孩子無不是練熟了,才敢在這拜祖之日上臺見人,否則眾目睽睽之下可會丟盡家族的臉。志達為了表現凌厲的態勢,不禁咬緊牙根,豎起眉毛,臺上的其他孩子也都展現自信,張臂如弓,使勁的舞動雙掌。
「接著是翻雲蘭花掌,迅捷轉動手腕,以內力帶動手掌靈活躍動,讓對手眼花撩亂難以接招,源自撥筍殼之靈巧翻轉手。再來是御風竹葉掌,源自包粽子的握壓巧勁……托月菊花掌,來自甩獅子頭肉團之姿。熟練灶幫君子掌到了第七層級, 鼻竅中自然會聞到深妙不可言的香氣……」
觀眾之中不乏內力深厚者,因而心領神會的讚嘆著:「香啊……空谷幽蘭……清新高雅……」
「七○年代瓦斯爐普及之後,灶幫中人便不用再日日劈柴練氣了,許多人因此疏於基本功,漸漸把功夫都荒廢了,只剩少數後繼有人,就是這些年輕人了,請大家給予熱烈掌聲。」司儀語重心長的說。
臺下的灶幫成員們踴躍鼓掌。
「接下來是果拳。」司儀認真的介紹,「第一招是磅礡鳳梨拳,實招直拳的代表,僅以雙拳磅礡之力給予對手迎面痛擊,是不得已的保命之拳。再來是雷厲釋迦拳,凸出中指指節之側擊勾拳,目標是對手的頸脈,殺傷力強大,使用之前務必三思。緊接著,霹靂南瓜拳……同樣的,練到第七層級,如入悠悠然百果千香之室……」
許多觀眾又輕抬下巴深呼吸,陷入陶醉之狀。
表演完畢,全場報以熱烈掌聲。「現在,有請現任的范衛襄幫主,引領大家一同參拜祖師──灶王爺。」
幫主走上舞臺向眾人抱拳作揖,志達一愣,因為幫主就是他在廚房門口遇見的那位老廚師,而兩位保全人員竟是他的隨身護駕。
臺上的少男少女們向後轉,面向祖師爺,只見幫主從懷中拿出一顆雞蛋大小的石頭,端端正正的擺在案頭中央。接著轉身接過隨從剛點燃的一柱長香, 白煙裊裊騰起。
「莫非他就是外公說過的,人稱『通灶』的最高級廚師?」志達心想,佩服不已。「身兼各大飯店的總廚,負責檢查廚師們送出的成品,而且只消望一眼不用試吃,就能看出成品的色香味是否正確到位。」
「拜祖三鞠躬。」司儀令下,眾人起立跟著幫主鞠躬。
緊接著,便是孩子們的入幫儀式。
幫主面向大家,坐上太師椅,二十五位孩子依照司儀的指引,規規矩矩的向灶王爺和幫主行三跪九叩大禮。
「禮成──」行禮完畢,這儀式便簡單隆重的完成了。
許多家長感動的頻頻拭淚,因為這不只是孩子的成年禮,還是克紹箕裘的開始。從這一天起,他們必須肩負光榮的義務與使命,正式傳承廚藝和武藝給孩子,扮演起「師父」的角色。
陳淑美聽見「禮成」兩字,欣慰的微笑。
舞臺上,孩子們仍然跪在神案前,準備聽訓。
幫主接過麥克風,懇切的說:「恭喜大家成為灶幫的新弟子。」
「好啊!」現場再度響起熱烈的掌聲。
幫主等掌聲停息後又說:「自燧人氏鑽木取火以來,祖先火烤而食,到了新石器時代,從燒烤進化到烹煮,專職的廚人應運而生。商周時期,青銅器取代了陶器,春秋末年,鐵器又取代青銅,後來人們在鐵鍋旁加上把手,變成輕巧方便移動與清洗的廚具,於是與它搭配的『土灶』便誕生了……」
志達聽這些歷史聽得有點膩,加上一夜沒睡好,不禁打了個呵欠。
「春秋戰國時期,廚人供奉灶王爺為祖師爺,自稱『火土之人』,簡稱『灶人』。到了秦朝統一天下,灶人為了抗暴而團結,因而有了『灶幫』的組成, 而後代代相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幫主又說。
「哇!」眾人紛紛響起讚嘆聲,志達這才醒過來。
「我們灶幫乃是武林各幫各派的鼻祖,只是幫規一再要求幫員們謙沖自牧, 世人因此對我們所知不多。然而,祖輩先賢有先見之知,因為在血腥爭鬥的江湖中,低調才是明哲保身的智慧之舉。」
幫主站起身,整理衣冠,回身向祖師爺一鞠躬,接著又轉回來,鄭重的對剛入幫的少男少女們說:「我灶幫成員又分『民灶派』與『官灶派』,廚藝和武功多有不同。因此為了分出彼此,也為了與自家人相應和,先祖傳有暗號來分辨,現在我就要傳授給你們,仔細聽好了。第一組暗號是:『三日下廚房,洗手做羹湯』,而其相應的暗號是:『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哈,」志達忍不住偷笑,小聲的自言自語,「竟然用牛頭去對馬嘴。」
幫主眉尾輕動,但沒有理會,倒是志達前方的少女,回頭朝他不悅的「噓」 了一聲。
接著,幫主繼續說:「第二組暗號是:『開門七俗務,柴米油鹽醬醋茶』, 相應的回答是:『閉戶七高古,琴棋書畫詩酒花』。」
「這回對得好。」志達開心的點點頭說。
那女孩又回頭,但沒出聲,而是白了志達一眼。志達不甘示弱,張嘴揚眉,回她一個鬼臉。
「第三組暗號是……」幫主若無其事的繼續傳授,卻假裝手摸袖口,像是捏起衣服上的毛球,然後一指彈開。
志達忽然感到有股強風灌進他的嘴巴,宛如一顆老拳噎在喉嚨裡,讓他發不出聲,想吐又吐不出來,很不舒服。
「『中國八大菜系,閩、浙、粵、魯、蘇、湘、徽』,接下來,相應的本來只有一個『川』字,但是前任的幫主湯之鮮老前輩將其更改為『川、京、臺』。這三組暗號請大家默記,終生不可忘。」
「咳──咳──」志達反射性的揉揉脖子,試著清清喉嚨。
「你還好嗎?」一旁有個少年主動拍他後背,關心的問。
「還好。」志達點頭致意,這時不舒服感消失,聲音也恢復正常,他看看前面的女生,覺得事情不單純,因此不敢再開口。
幫主誠摯的繼續說:「期盼大家恪守本幫幫訓:清、靜、和、寂、澹、薄、隱,默默的為人類的飲食文化貢獻心力。你們要勤練功夫,團結合作,發揚本幫的武學精華。今後這繼往開來的重擔,就落在你們這些新血身上了。」
幫主致詞結束,向大家深深鞠躬,眾人又回以掌聲。
幫主將神案上的石頭收進懷中,隨即令孩子們解散入席。志達依照座位表找到自己的座位,回到家人身邊。
司儀在臺上興奮的說:「各位來賓,今天的重頭戲是二十年才一次,幫主選拔的『武藝大會』。這一屆共有三百多位灶幫成員報名,初賽之後有五十六人進入複賽,再經過激烈的競爭選出十位進入決賽,最後剩下兩位高手魏興先生和陳淑美女士,將在今天進行總決賽。一位是官灶派,一位是民灶派,恰恰是『官民對決』,下午兩點即將在杏壇舉行,請大家準時前往觀戰。」
現場一陣歡呼。
接著,司儀又說:「范衛襄幫主為了舉辦這盛會,不僅包下了餐廳,也包下了廚房,一手包辦宴會中所有美食,務必要讓每個人都吃得盡興。現在用餐時刻也到了,請大家前往一樓『快雪時晴餐廳』用餐。」
語罷,臺下的幫員們紛紛往餐廳移動。
宴席上,幫主精心安排了滿漢料理,有蛋餃和魚丸組成的「金餃魚珠」, 娃娃菜墊炸乳鴿的「金鳥入林」,燴炒黃白兩鱔魚的「二龍相會」,還有雞胸肉與燕窩合蒸的「鳳還巢」……眾人吃得津津有味,讚不絕口。
席間大家上前向魏興和陳淑美表達支持,也向魏興的父親魏鼎辛長老、陳淑美的父親陳晉塗長老祝賀,整間餐廳鬧烘烘的,比結婚喜宴還要熱鬧。
灶幫在飯店樓上為參賽者準備了休息的套房,午餐進行到一半,志達發現媽媽摀著肚子臉色發青,阿姨發覺不對,急忙帶她上樓去休息。
志達見狀,跟去想要幫忙,但來到房門口阿姨卻對他說:「你媽情緒太激動而動了真氣,我要幫她運功調理,你不要進來,否則反而礙事。」
志達只好聽話轉回餐廳,但心中憂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