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旅行的幻覺(上)
《東京新聞》舉行的「東京遺產」讀者投票結果,第一名是東京火車站。第二名以下,有淺草地區、上野地區、東京塔、皇居、銀座地區等,大多為著名老鬧區或者觀光地點。在頭五十名內,看不到其他火車站。可見,在東京人心目中,這個火車站多麼特別。 維多利亞時期的風格 東京火車站是日本的中央停車場。東海道、山陽、東北、長野、秋田、山形的各新幹線,均從這裡出發,連接首都與全國各城市。往新東京國際機場的成田EXPRESS快車、去迪士尼樂園的京葉線也以東京站為起點。另外,日本最重要的通勤列車中央線快速,每幾分鐘有一班車離開第一、第二號月台,橫斷東京市區而往天狗守護的靈峰高尾山去。東京火車站由明治時代的著名建築家辰野金吾設計,一九一四年十二月二十日落成,至今有九十年歷史。辰野採用了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建築風格:左右對稱的鋼骨三層樓,從北到南長達三三五米,總面積有六萬七千坪,主要材料為八九○萬塊紅磚頭,用白石頭加的裝飾猶如淑女禮服上的絲帶,看樣子壯大華麗。何況中間出口本來有八角形大屋頂,南北兩個出口則有拜占庭式圓頂,剛落成時候有人竟形容為「宮廷一般」。這車站不僅漂亮而且結實,連一九二三年的關東大地震都毫無造成損害。可是,四五年的美軍空襲中,畢竟逃不了火燄。兩年後,基本修建完成;然而,南北兩個圓頂卻不再了。戰後,改建計畫幾次被提出來,每次都遭到了市民的強烈反對。日本各地的重要火車站大多都變成了沒有個性的現代化大樓,唯獨東京火車站一貫保留著二十世紀初的紅磚頭建築,古色古香又充滿泰西浪漫氣氛,實在令人捨不得。一九八七年日本泡沫經濟時期,政府各部門和JR鐵路公司攜手宣布將要拆掉老東京站,並且建造超高層大樓,引起了空前大的反響。包括建築家、作家、音樂家、演員等名人在內的「愛護紅磚頭東京站市民會」展開了大規模的反對運動;在短短半年內,來自全國各地的反對簽名超過了十萬。不僅是東京市民,而且其他地方居民都對這個火車站有特殊的關懷,因為它代表東京,日本很多人都有個人化的回憶。有人在這兒送走了赴戰場的同學們;有人為了買回家鄉過年的車票,在紅磚頭站房外露宿過兩夜。如果老車站被拆掉,大家的記憶和情感都會受重傷。關於那一次的改建計畫,總共一二三名國會議員加入反對運動,議會上幾次質問了負責官員。當時的首相也公開聲明不得輕易破壞老建築。東京站構成都市景觀,做為首都地標的重要性,以此成了廣大日本人的共識,最後導致有關部門正式取消改建計畫了。後來,東京市政府和鐵路公司進一步決定,將復原車站最初時候的原貌,包括南北兩個出口上邊「宮廷一般」的拜占庭式圓頂。二○○三年四月,國家更指定紅磚頭東京火車站為重要文化財。它當上「東京遺產」投票第一名,可以說有充分的理由。 三一七號房間,創作者的最愛
東京站是日本最大的火車站,是東京巨蛋棒球的一倍半。在二十八個月台上,出發、到達的列車共有四八七四次。每天搭各線的乘客全加起來,竟超過兩百萬人。 光講乘客人數,其實新宿車站多出一倍。新宿站是東京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利用的火車站。每天早晨為了上班、上課換車,白天辦事情,傍晚回家的路上相約朋友在附近吃飯、喝酒、購物、看戲等。東京站可不同,它屬於「非日常」。紅磚頭火車站是首都居民坐長途列車去外地時候的出發點,也是他們剛從鄉下來東京上學、工作之際,邁出了f新生活第一步的難忘地點:重要性和故事性都無比大。難怪,很多作家以這兒為背景寫了小說。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和推理小說大師松本清張了。川端的《女身》和松本的《點與線》中,關於東京火車站的描述相當多。其實,兩位文豪都有一段時間在車站內住過。是的,東京火車站可以住宿!所謂「紅磚頭車站」,指的是鐵路西邊面對皇居的「丸之內出口」站房;在一樓和地下,各有南、中央、北三個剪票處。(後來在東邊加添的「八重洲出口」面對著舊江戶平民區日本橋一帶,也同樣有六個剪票處。)由「丸之內南出口」一樓走出來,馬上注意到,票務廳頂棚呈著非常美麗的半球形,也就是原圓頂內側。然後,把視線慢慢往下,在牆壁上邊,會看到玻璃窗戶俯視著票務廳,乃屬於「東京STATION HOTEL」的。這家飯店僅比火車站晚一年開業,當初由高級西餐廳精養軒經營,有整整九十年歷史,今天還在營業中。雖然內部裝修了幾次,古典氣氛卻從未變過。大約佔有火車站大樓南一半的二及三樓部分,現在一共有五十八間客房和十一個宴會廳。川端康成曾長期逗留的是三樓「三一七」號房間,隔著玻璃窗戶,直接面對「丸之內南出口」剪票處。大部分旅客恐怕連想像都想像不到,有人從他們頭上偷看著;這簡直是合法窺探的設施,一本書卻說成「理想的潛藏處」。對小說家來說,這樣的設計,倒是極具刺激想像力的。歌德式推理小說家江戶川亂步、戀愛小說家森瑤子等,對「三一七」號房間情有獨鍾的作家向來不勝枚舉。一九五○年代,川端在這兒書寫的《女身》本來連載於《朝日新聞》,後來東映公司拍成電影,由一代美女原節子飾主角。眾多影迷蜂擁而到東京STATION HOTEL來,一時場面混亂不堪。 今天,東京STATION HOTEL仍然是很受歡迎的西式旅館,由日本全國慕名而來的文藝愛好者從未斷過。即使不住宿,到二樓咖啡廳或酒吧坐一會兒,保證感覺滿不俗。
《東京新聞》舉行的「東京遺產」讀者投票結果,第一名是東京火車站。第二名以下,有淺草地區、上野地區、東京塔、皇居、銀座地區等,大多為著名老鬧區或者觀光地點。在頭五十名內,看不到其他火車站。可見,在東京人心目中,這個火車站多麼特別。 維多利亞時期的風格 東京火車站是日本的中央停車場。東海道、山陽、東北、長野、秋田、山形的各新幹線,均從這裡出發,連接首都與全國各城市。往新東京國際機場的成田EXPRESS快車、去迪士尼樂園的京葉線也以東京站為起點。另外,日本最重要的通勤列車中央線快速,每幾分鐘有一班車離開第一、第二號月台,橫斷東京市區而往天狗守護的靈峰高尾山去。東京火車站由明治時代的著名建築家辰野金吾設計,一九一四年十二月二十日落成,至今有九十年歷史。辰野採用了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建築風格:左右對稱的鋼骨三層樓,從北到南長達三三五米,總面積有六萬七千坪,主要材料為八九○萬塊紅磚頭,用白石頭加的裝飾猶如淑女禮服上的絲帶,看樣子壯大華麗。何況中間出口本來有八角形大屋頂,南北兩個出口則有拜占庭式圓頂,剛落成時候有人竟形容為「宮廷一般」。這車站不僅漂亮而且結實,連一九二三年的關東大地震都毫無造成損害。可是,四五年的美軍空襲中,畢竟逃不了火燄。兩年後,基本修建完成;然而,南北兩個圓頂卻不再了。戰後,改建計畫幾次被提出來,每次都遭到了市民的強烈反對。日本各地的重要火車站大多都變成了沒有個性的現代化大樓,唯獨東京火車站一貫保留著二十世紀初的紅磚頭建築,古色古香又充滿泰西浪漫氣氛,實在令人捨不得。一九八七年日本泡沫經濟時期,政府各部門和JR鐵路公司攜手宣布將要拆掉老東京站,並且建造超高層大樓,引起了空前大的反響。包括建築家、作家、音樂家、演員等名人在內的「愛護紅磚頭東京站市民會」展開了大規模的反對運動;在短短半年內,來自全國各地的反對簽名超過了十萬。不僅是東京市民,而且其他地方居民都對這個火車站有特殊的關懷,因為它代表東京,日本很多人都有個人化的回憶。有人在這兒送走了赴戰場的同學們;有人為了買回家鄉過年的車票,在紅磚頭站房外露宿過兩夜。如果老車站被拆掉,大家的記憶和情感都會受重傷。關於那一次的改建計畫,總共一二三名國會議員加入反對運動,議會上幾次質問了負責官員。當時的首相也公開聲明不得輕易破壞老建築。東京站構成都市景觀,做為首都地標的重要性,以此成了廣大日本人的共識,最後導致有關部門正式取消改建計畫了。後來,東京市政府和鐵路公司進一步決定,將復原車站最初時候的原貌,包括南北兩個出口上邊「宮廷一般」的拜占庭式圓頂。二○○三年四月,國家更指定紅磚頭東京火車站為重要文化財。它當上「東京遺產」投票第一名,可以說有充分的理由。 三一七號房間,創作者的最愛
東京站是日本最大的火車站,是東京巨蛋棒球的一倍半。在二十八個月台上,出發、到達的列車共有四八七四次。每天搭各線的乘客全加起來,竟超過兩百萬人。 光講乘客人數,其實新宿車站多出一倍。新宿站是東京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利用的火車站。每天早晨為了上班、上課換車,白天辦事情,傍晚回家的路上相約朋友在附近吃飯、喝酒、購物、看戲等。東京站可不同,它屬於「非日常」。紅磚頭火車站是首都居民坐長途列車去外地時候的出發點,也是他們剛從鄉下來東京上學、工作之際,邁出了f新生活第一步的難忘地點:重要性和故事性都無比大。難怪,很多作家以這兒為背景寫了小說。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和推理小說大師松本清張了。川端的《女身》和松本的《點與線》中,關於東京火車站的描述相當多。其實,兩位文豪都有一段時間在車站內住過。是的,東京火車站可以住宿!所謂「紅磚頭車站」,指的是鐵路西邊面對皇居的「丸之內出口」站房;在一樓和地下,各有南、中央、北三個剪票處。(後來在東邊加添的「八重洲出口」面對著舊江戶平民區日本橋一帶,也同樣有六個剪票處。)由「丸之內南出口」一樓走出來,馬上注意到,票務廳頂棚呈著非常美麗的半球形,也就是原圓頂內側。然後,把視線慢慢往下,在牆壁上邊,會看到玻璃窗戶俯視著票務廳,乃屬於「東京STATION HOTEL」的。這家飯店僅比火車站晚一年開業,當初由高級西餐廳精養軒經營,有整整九十年歷史,今天還在營業中。雖然內部裝修了幾次,古典氣氛卻從未變過。大約佔有火車站大樓南一半的二及三樓部分,現在一共有五十八間客房和十一個宴會廳。川端康成曾長期逗留的是三樓「三一七」號房間,隔著玻璃窗戶,直接面對「丸之內南出口」剪票處。大部分旅客恐怕連想像都想像不到,有人從他們頭上偷看著;這簡直是合法窺探的設施,一本書卻說成「理想的潛藏處」。對小說家來說,這樣的設計,倒是極具刺激想像力的。歌德式推理小說家江戶川亂步、戀愛小說家森瑤子等,對「三一七」號房間情有獨鍾的作家向來不勝枚舉。一九五○年代,川端在這兒書寫的《女身》本來連載於《朝日新聞》,後來東映公司拍成電影,由一代美女原節子飾主角。眾多影迷蜂擁而到東京STATION HOTEL來,一時場面混亂不堪。 今天,東京STATION HOTEL仍然是很受歡迎的西式旅館,由日本全國慕名而來的文藝愛好者從未斷過。即使不住宿,到二樓咖啡廳或酒吧坐一會兒,保證感覺滿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