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窗外雪花紛飛,彷彿畫框之中在下雪。那是一場由窗框截取出來的雪,無害,值得觀賞。
北國一下起雪來,人人便立刻拱肩縮背,走起路來像個內向的人。不可思議的是,這會令人產生一種心情──若是能夠保住一條小命,其餘別無所求。而這樣的風土也讓犯罪更加陰沉而頑強。
說到下雪只會想到如夢似幻的美景,想必是罕見冰雪之地的人們的想像力使然。在北海道,雪就像強力的麻醉劑,會讓所有的東西陷入假死狀態,化為冷凍魚。
一片片雪花飄落在手心,嬌弱地消融,比櫻花花瓣更加惹人憐愛,卻蘊涵著狂暴的力量,不久便完全奪走臉頰的感覺,讓朝著火爐取暖的手心痛得以為骨頭碎了,讓陡坡化為危險的冰滑梯。
而當這些雪花成為一陣暴風雪,瘋狂肆虐,遮蔽一切視線時,所有生物只能伏拜在地,苟且偷生,偽裝死亡,最後,與真正會致人於死的危險孤獨搏命,深切體認自己的無力。
若有什麼熱情能夠在當中繼續燃燒,毫不稍減,那麼,或許就只有殺意了。
第一章 行李箱中的海
1
那天,昭和五十八年(一九八三年)一月十四日,才剛走出過年氣氛的札幌署刑事局辦公室裡,主任的電話響了。時間是上午十點三十又四分。
面對麻煩,主任懶洋洋地伸長了手。但是,還說不到兩、三句話,語氣就變了。只見他在椅子上端正坐好,左肘靠在辦公桌上。
看在東京眼裡,札幌肯定是鄉下,但就算再怎麼鄉下的警署,一般的強盜、殺人案也不至於讓刑事課的主任改變語氣。
主任耳朵貼著聽筒,就這樣環視辦公室。無論什麼時候,他都不會伸手遮住聽筒。
刑警幾乎都出勤去了,辦公室空盪盪的,像用餐時間過後的蕎麥麵店,只剩下兩個人;一個是雙眼發光、一直盯著主任的舉動的年輕刑警,一個是猛翻辦公桌抽屜的中年刑警。
「我派哞兄和佐竹君去。」主任對電話這麼說,放下聽筒。
主任看著中年刑警一副萬事皆休般垂下雙肩,意興闌珊地關上抽屜,說道:
「哞兄,不好意思打擾你找東西,不過發生一件不得了的大案子。」主任的語氣中有幾分愉快的味道。
「前極北振興的副社長赤渡雄造被殺了。他可是個大人物,得慎重行事才行。哞兄也知道吧?他現在雖然已經退休了,不過在札幌的名聲還是挺響亮的。」
這個被稱為哞兄的中年刑警,名叫牛越佐武郎。
「要我去嗎?不太好吧……」
「很可能是樁大案子。因為疑似赤渡的屍體,是被裝在兩個行李箱裡送回來的。」
兩名刑警對望一眼。這種案子在札幌署可是前所未見。
「赤渡家是在札幌市豐平區豐平,哞兄家那邊。」
「兩個行李箱裝得下一個大男人嗎?」牛越說。
「這個嘛,去看了就知道。佐竹,你也和哞兄一起去。赤渡現在雖然已經退休了,但他以前可是中央退下來的高官。醜聞、怨恨這條線當然不能放過。」
「是。」
「主任,我神經痛的狀況不太好。一個坐等退休的人,實在不適合去辦辛苦的大案子。」
主任做出略微煩惱的動作,然後說:「神經痛啊,那不做點運動不行哪。」
車子駛過洋槐行道樹,然後進入一副儼然宣告「這裡住的可都是有錢人」的住宅區,便看到不怎麼寬的馬路前方,有好幾輛警察的車擠著停在同一個地方。
「就是那裡了。」佐竹朝那裡揚了揚下巴。
這時候,他們的車正駛過一片空地。一片足足有一戶大小、連牆也沒有的空地,就這樣留在那裡,感覺像被豪宅包夾似的,顯然是孩子們打雪仗的最佳戰場。牛越心想:哦,原來這種地方也還有空地啊。
赤渡家門口的柱子上,照例圍上了封鎖線。年輕的佐竹有一次曾對牛越說,每次鑽過這道封鎖線,就覺得渾身是勁,但牛越則總是感到不勝其煩,想念火盆。
踩著院子裡的雪走進去,便看到一輛漆黑的大型進口車,那兩個有問題的行李箱都還放在玄關口的屋簷下。兩個的蓋子都是打開的,裡面露出看似黑色塑膠袋的東西。但袋子裡的東西還不至於令人看見。
正俐落地採取行動的其中一名制服員警看到牛越,便出聲叫道:「啊,牛越先生。」
「唷,好冷啊。」牛越一面回答,一面伸手擋在眉毛上,一副要擋住又開始飄下的雪花的樣子。
「聽說會有暴風雪,這種天氣最難捱了。真希望這種時候別出什麼大案子,要到處問話調查可就辛苦了,真希望能等到春天。」
「東西是用這種黑色塑膠袋包了四層。這可是件不得了的案子呢,可能是札幌有史以來最驚人的。塑膠袋是垃圾袋,每一家超市都有賣。兩個行李箱裡的東西都包了四層,這樣味道就不會傳出來了。再說,札幌又這麼冷。」
「是啊,幸虧是寄到札幌。雖然不知道是哪個混帳幹的,不過如果這戶人家是在鹿兒島,能不能像這樣平安送到就很難說了。」
「也許在車站就會被打開了。」
「會不會是算準了冬天幹的?」佐竹也說。
「再不然就是過年。啊啊,我頭昏昏的,好像快感冒了,也開始流鼻水了。不好意思。」牛越拿出面紙擤了鼻涕。
「那可不行,到這邊屋簷下來吧。」
三人移到玄關的屋簷下。
「事情有點奇怪。這一個行李箱裡只有沒有頭的身體;另一個是只有彎起來的雙腿,不知道為什麼,少了脖子……也就是頭,少了頭部和兩隻手臂。應該要再送一個裝了手臂和頭的行李箱過來才對啊。」
「因為裝不下吧?」
「嗯,所以應該還有第三個行李箱吧?您認為呢?」
「也許晚了,正在路上。」
「嗯,我也是這麼想,所以向國鐵問過有沒有同型的行李箱了。」
「準備得真周到。還有沒有別的意見?」
「關於少了一個行李箱嗎?我猜想,會不會是因為看到雙臂和頭,就能一眼看出行兇方式或是兇手的來歷,所以才把頭手藏了起來。」
「嗯,這個嘛……等一下。」說著,刑警又擤了鼻涕。
「其他還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沒有了。服裝是出門時的樣子……」
「出門時?」
「赤渡雄造計畫這個月四日到十日去旅行,到水戶和東京的女兒家。結果卻塞在行李箱裡回來了。」
「什麼時候寄的?行李箱。」
「一月十一日,大前天。從水戶寄出的。」
「兩個都是?」
「是的。」
「從女兒住的地方寄出來的?唔……被害者應該見過女兒了吧?」
「應該是見過了吧,照理說。他去旅行就是為了看女兒。」
「太太還是家人呢?都在吧?能問話嗎……」
「在是在,不過恐怕不太行……因為畢竟太震驚了。我也是好不容易才向女兒問了一些……所以我再多說明一下,您了解大致的狀況之後再去問可能比較好。」
「這戶人家有幾個人?」
「現在應該有四個人。被害者不在了,所以還有三人。赤渡雄造的妻子靜枝、女兒實子,以及一個叫澤入保的男子,他們讓他住在附近一間房子裡,算是他們的司機兼赤渡的秘書。」
「剛才你還提到東京和水戶的女兒?」
「是的,赤渡總共有三個女兒。」
「哦!都是女的?」
「是的。最大的女兒叫晶子,嫁到東京,現在應該是住在上野附近,鶯谷這個地方。這個女兒應該快四十歲了。二女兒叫裕子,嫁到水戶,應該超過三十了。最小的是在家裡的實子,二十八歲。」
「原來如此,最小的年紀也開始要著急了吧?」
「如果是在牛越先生的年代的話,最近就很難說了。」
「那,這些東西是貨運送來的嗎?」
「不,是鐵路貨運,要到車站取貨。車站打電話來,所以是剛才提過的司機澤入今天早上去取貨的。關於這件事,請您問他本人或是女兒實子。」
「為什麼要問女兒?」
「因為正好順便有事要辦,女兒也一起去了。」
「哦。」
「關於這個行李箱,牛越先生,你們也要看遺體吧?鑑識課很快就會來搬走了。」三人打開了黑色塑膠袋。有一股獨特的臭味──
那真是一幅奇異的景象。打開後露出的黑沉沉的物體,令人很難相信這曾經是人類身體的一部分。所有的東西都又濕又黑。刑警心想,好像火災現場滅火後找出來的棉被。
戴著塑膠手套的員警一翻開上衣交疊的部分,便可見繡著「赤渡」的文字。
「目前我們是靠這個來判斷遺體應該是赤渡雄造本人,因為畢竟沒有頭,而這據說是他離家時所穿的服裝。至於身體特徵方面,以目前的狀態,還無法向妻子詢問。」員警如此說明。
「分屍是連著衣服,隔著衣服動手的吧?」刑警蹲下來,一面仔細查看屍體一面問。
「是的。這應該是用鋸子幹的。多半是死後經過一、兩天分屍的。」
「好濕啊。」年輕刑警說。但對此無人回應。
「對了,這種行李箱叫什麼型?」牛越邊站起來,邊問。
「這我也不知道。」年輕刑警回答。
行李箱是近來在機場等地經常看到的類型,四角做得圓圓的,合成樹脂製的大型行李箱。和牛越年輕時愛用的行李箱外型大不相同。
進了玄關,往裡面喊,於是來了一個年輕女子。她雖然沒有特別消沉的樣子,但看來應該是小女兒實子。
「我是札幌署的牛越,這一位是佐竹。請問是實子小姐嗎?」
「我是。」女兒的語氣很冷漠。
「令堂靜枝夫人在嗎?」
實子似乎早已料到會有此一問,而且也已經準備好回答了。
「家母在,但現在在房裡躺著。」
「是嗎,也難怪……啊,發生這樣的慘事,您想必很難過。在這種時候,還必須向您提出一些冒犯的問題,我們也感到十分過意不去,但這是為了及早逮捕犯人而不得不進行的過程,還請您見諒。」
「當然。有什麼問題請儘管問。」
「令尊遇害,而且以那麼殘忍的方式塞在行李箱寄回家,寄到家人身邊,以我們的常識,這怎麼看都是怨恨。」
「怨恨?」
「是的,這樣的推測應該不會錯。請問,有沒有人對令尊心懷怨恨?」
「絕對沒有這樣的人。」小女兒當下立即斬釘截鐵地說。
「家父……身為女兒的我不該如此自誇,但家父真的是個值得尊敬、善良體貼的人。對我這個女兒當然很溫柔,但對澤入也是,而且很厚待他。家父在工作上也許會有不少競爭對手,但不可能有人會恨得下那種毒手!」女兒的肩膀因憤怒和悲傷而顫抖。
「一定有人尊敬他,但是絕對不會有人恨他。請刑警先生多去問問別人,就會知道我說的都是真的。朝這個方向調查絕對是白費工夫。」
「呣,原來如此。」
「這是因為,家父以前在極北振興的工作和顧問差不多,現在的工作也只是兩、三家公司的顧問而已。家父從事的工作,應該不至於招致這麼深的仇恨。萬一真的有人對家父心懷怨恨,那多半是在東京農林省的時代,可是那已經是二十年前的往事了。就算去問家母,那個時代也沒有這樣的事情,因為父親是個溫和善良、和藹可親的人。絕對不可能有人這麼恨他!」
「噢……原來如此。但是,這就麻煩了……」牛越這句話完全是發自內心。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真的麻煩了……再說,就算當時真的有人對令尊懷恨在心好了,過了十幾年突然以如此兇殘的手段報仇,也很奇怪。那應該就是突發性的報復了。對了,玄關好冷啊。我有點感冒的跡象,能不能給我一杯熱茶?」
「啊,我沒注意到,不好意思。因為太過震驚,方寸大亂……」
「是啊。哎,這也難怪。」
「兩位要進來嗎?請進。」
牛越和佐竹被帶到客廳。兩人迅速掃視每一個角落,看不出有特別花錢裝飾的樣子,也不怎麼大。就一個名人的客廳來說,應該算是簡樸的吧。
等了許久,實子才用托盤端了兩杯茶進來。牛越終於有熱茶可喝了。
「您認為怨恨這條線是絕對不可能的?」這次換年輕的佐竹發問。
「是的,我甚至想向兩位保證絕對沒有。最近的家父總是笑咪咪的,感覺就像活菩薩。」
「不是怨恨……」佐竹也是緊盯住這一點。對他們而言,若是經驗指出的這條線不存在,案子將會非常棘手。
「那麼,您認為兇手是在什麼動機下,才會下這麼狠的毒手?」
這時,女兒一瞬間露出一副被絆倒了似的神情。牛越沒有看漏。
「什麼動機……這種事問我……我怎麼可能知道。」
「您一直強調沒有怨恨的可能性。就算令尊為人再好,在我們看來,您是非常強烈地肯定。那麼,我們就不得不推論您是有什麼想法了。」佐竹稍微加重了措詞。
女兒顯得有些狼狽。她略略降低了音調說:「不,不是這樣的。若是讓兩位有這種感覺,那麼一定是我說得太過分了。我只是想強調家父不是會遭人怨恨的人而已。我想,是我太過強調,讓兩位誤會了。更何況……要去想像家父遭到殺害的原因,我想我沒有這個資格。」最後的話又讓牛越覺得不對勁。但是,他和佐竹對於是否該在此處重複追問都有所猶豫。
「那麼,換個問題吧。」牛越做出決定,開口這麼說。
「突然收到這樣的行李箱,而且還有兩個,想必您相當吃驚吧?」
「那當然,父親被殺誰都會吃驚。」女兒的聲音有些歇斯底里。她的情緒很激動。年輕的佐竹似乎產生了略微不快的印象,但牛越則沉穩地繼續說道:「是啊。但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指當您接到通知,說有行李箱裝的包裹,而且還是兩件,寄到東札幌貨運車站的那時候。」
「哦,那麼答案就是『不』,因為我本來就知道會有東西送到。」
佐竹驚訝得探出上半身。
「哦?怎麼說?」
「明天,一月十五日,是家父和家母的結婚紀念日。每年在一月十五日這一天,嫁到東京和水戶的姊姊和姊夫,都會買家父喜愛的中國骨董當作禮物寄來,這是我們家的慣例。所以我本來就在想,東西應該差不多要寄到了。」
「什麼?」這回連牛越也不禁大聲問:「那麼,那兩個行李箱是令姊夫婦發送的嗎?」
女兒懾於他的氣勢,微微垂下眼睛。牛越再次以「是這樣沒錯嗎」確認,她回道:「是的」,悲傷地點點頭。
「那兩個行李箱都是從水戶寄出的?」佐竹問。
「是的。」
「行李箱上寫的寄件人姓名住址,是在水戶的令姊和令姊夫的,沒有錯吧?」
「沒有錯。」
「借個電話。」佐竹站起來。實子告訴他電話就在走廊盡頭。
佐竹一出去,牛越便陷入沉思。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解釋?
總不可能有哪個笨蛋寄出屍體還註明自己的姓名和住址。而且寄件人是血濃於水的親生女兒和女婿。那麼,是在某處被掉包了嗎──?而那些骨董禮物都到哪裡去了?
是有人要嫁禍於姊姊夫婦嗎?但這種做法實在不算高明。太容易看穿了。就算負責辦案的人再怎麼單純,也不會有哪個刑警會頭腦簡單到認為水戶的姊姊夫婦就是兇手。
但話雖如此,水戶的姊姊夫婦想必還是躲不過一些麻煩。
話說回來,既然如此,立刻就會產生許多疑點,例如用來做為容器的行李箱是誰選的、收件人資料的筆跡是否確實為本人等等。
「嫁到水戶的令姊,呃,大名怎麼稱呼?」
「她叫裕子。」
「好的,裕子小姐夫婦想必特別吃驚吧?因為以他們的立場,很可能被懷疑是他們殺害並寄送自己的父親。」
「大概吧……」
「那兩個行李箱都是從水戶寄出的,沒錯吧?」
「是的。」
「一個是東京夫婦的禮物,另一個是水戶的禮物,不是嗎?」
「是這樣沒錯。」
「那麼,不是應該一個從水戶發送,一個從東京發送嗎?」
「是的,可是水戶的二姊夫婦大概是想先看過東京的大姊夫婦送什麼東西,再決定吧。有很多件小東西的時候,也得借東京大姊夫婦的行李箱來放,而且水戶畢竟不容易找到好東西。所以每年東京的大姊夫婦都會先把自己選的禮物寄到水戶,水戶的二姊夫婦再把大姊的和自己的兩份禮物從水戶寄過來。東京的大姊夫婦也只要付到水戶的運費就好,應該認為這麼做兩全其美吧。」
「請等一下。照您這麼說,那兩個行李箱不是只有這次用,而是每年都會用到?」
「是的。那是姊姊們為了寄給家父和家母的禮物買的。」
「哦……這麼說,每年一月都會用到這兩個行李箱,但不會把行李箱用在其他地方,是嗎?」
「我想是的。」
「那麼,寫了收件人資料的紙……」
「我想其中有一張應該是一直貼著沒有撕下來才對……」
「您說一個?」
「另一個要從東京先寄到水戶,所以應該會撕下來吧。」牛越腦筋有點混亂。
「哦……還有就是關於筆跡,收件人資料的筆跡確實是水戶的令姊,裕子小姐的,沒錯嗎?」
「是我二姊的沒錯。」
這時佐竹回來了。牛越對他使了一個眼色,他便默默在沙發上坐下。
「那麼,這兩個行李箱每年正月都會在關東和北海道之間來回,這件事有很多人知道?」
實子無言點頭。
窗外雪花紛飛,彷彿畫框之中在下雪。那是一場由窗框截取出來的雪,無害,值得觀賞。
北國一下起雪來,人人便立刻拱肩縮背,走起路來像個內向的人。不可思議的是,這會令人產生一種心情──若是能夠保住一條小命,其餘別無所求。而這樣的風土也讓犯罪更加陰沉而頑強。
說到下雪只會想到如夢似幻的美景,想必是罕見冰雪之地的人們的想像力使然。在北海道,雪就像強力的麻醉劑,會讓所有的東西陷入假死狀態,化為冷凍魚。
一片片雪花飄落在手心,嬌弱地消融,比櫻花花瓣更加惹人憐愛,卻蘊涵著狂暴的力量,不久便完全奪走臉頰的感覺,讓朝著火爐取暖的手心痛得以為骨頭碎了,讓陡坡化為危險的冰滑梯。
而當這些雪花成為一陣暴風雪,瘋狂肆虐,遮蔽一切視線時,所有生物只能伏拜在地,苟且偷生,偽裝死亡,最後,與真正會致人於死的危險孤獨搏命,深切體認自己的無力。
若有什麼熱情能夠在當中繼續燃燒,毫不稍減,那麼,或許就只有殺意了。
第一章 行李箱中的海
1
那天,昭和五十八年(一九八三年)一月十四日,才剛走出過年氣氛的札幌署刑事局辦公室裡,主任的電話響了。時間是上午十點三十又四分。
面對麻煩,主任懶洋洋地伸長了手。但是,還說不到兩、三句話,語氣就變了。只見他在椅子上端正坐好,左肘靠在辦公桌上。
看在東京眼裡,札幌肯定是鄉下,但就算再怎麼鄉下的警署,一般的強盜、殺人案也不至於讓刑事課的主任改變語氣。
主任耳朵貼著聽筒,就這樣環視辦公室。無論什麼時候,他都不會伸手遮住聽筒。
刑警幾乎都出勤去了,辦公室空盪盪的,像用餐時間過後的蕎麥麵店,只剩下兩個人;一個是雙眼發光、一直盯著主任的舉動的年輕刑警,一個是猛翻辦公桌抽屜的中年刑警。
「我派哞兄和佐竹君去。」主任對電話這麼說,放下聽筒。
主任看著中年刑警一副萬事皆休般垂下雙肩,意興闌珊地關上抽屜,說道:
「哞兄,不好意思打擾你找東西,不過發生一件不得了的大案子。」主任的語氣中有幾分愉快的味道。
「前極北振興的副社長赤渡雄造被殺了。他可是個大人物,得慎重行事才行。哞兄也知道吧?他現在雖然已經退休了,不過在札幌的名聲還是挺響亮的。」
這個被稱為哞兄的中年刑警,名叫牛越佐武郎。
「要我去嗎?不太好吧……」
「很可能是樁大案子。因為疑似赤渡的屍體,是被裝在兩個行李箱裡送回來的。」
兩名刑警對望一眼。這種案子在札幌署可是前所未見。
「赤渡家是在札幌市豐平區豐平,哞兄家那邊。」
「兩個行李箱裝得下一個大男人嗎?」牛越說。
「這個嘛,去看了就知道。佐竹,你也和哞兄一起去。赤渡現在雖然已經退休了,但他以前可是中央退下來的高官。醜聞、怨恨這條線當然不能放過。」
「是。」
「主任,我神經痛的狀況不太好。一個坐等退休的人,實在不適合去辦辛苦的大案子。」
主任做出略微煩惱的動作,然後說:「神經痛啊,那不做點運動不行哪。」
車子駛過洋槐行道樹,然後進入一副儼然宣告「這裡住的可都是有錢人」的住宅區,便看到不怎麼寬的馬路前方,有好幾輛警察的車擠著停在同一個地方。
「就是那裡了。」佐竹朝那裡揚了揚下巴。
這時候,他們的車正駛過一片空地。一片足足有一戶大小、連牆也沒有的空地,就這樣留在那裡,感覺像被豪宅包夾似的,顯然是孩子們打雪仗的最佳戰場。牛越心想:哦,原來這種地方也還有空地啊。
赤渡家門口的柱子上,照例圍上了封鎖線。年輕的佐竹有一次曾對牛越說,每次鑽過這道封鎖線,就覺得渾身是勁,但牛越則總是感到不勝其煩,想念火盆。
踩著院子裡的雪走進去,便看到一輛漆黑的大型進口車,那兩個有問題的行李箱都還放在玄關口的屋簷下。兩個的蓋子都是打開的,裡面露出看似黑色塑膠袋的東西。但袋子裡的東西還不至於令人看見。
正俐落地採取行動的其中一名制服員警看到牛越,便出聲叫道:「啊,牛越先生。」
「唷,好冷啊。」牛越一面回答,一面伸手擋在眉毛上,一副要擋住又開始飄下的雪花的樣子。
「聽說會有暴風雪,這種天氣最難捱了。真希望這種時候別出什麼大案子,要到處問話調查可就辛苦了,真希望能等到春天。」
「東西是用這種黑色塑膠袋包了四層。這可是件不得了的案子呢,可能是札幌有史以來最驚人的。塑膠袋是垃圾袋,每一家超市都有賣。兩個行李箱裡的東西都包了四層,這樣味道就不會傳出來了。再說,札幌又這麼冷。」
「是啊,幸虧是寄到札幌。雖然不知道是哪個混帳幹的,不過如果這戶人家是在鹿兒島,能不能像這樣平安送到就很難說了。」
「也許在車站就會被打開了。」
「會不會是算準了冬天幹的?」佐竹也說。
「再不然就是過年。啊啊,我頭昏昏的,好像快感冒了,也開始流鼻水了。不好意思。」牛越拿出面紙擤了鼻涕。
「那可不行,到這邊屋簷下來吧。」
三人移到玄關的屋簷下。
「事情有點奇怪。這一個行李箱裡只有沒有頭的身體;另一個是只有彎起來的雙腿,不知道為什麼,少了脖子……也就是頭,少了頭部和兩隻手臂。應該要再送一個裝了手臂和頭的行李箱過來才對啊。」
「因為裝不下吧?」
「嗯,所以應該還有第三個行李箱吧?您認為呢?」
「也許晚了,正在路上。」
「嗯,我也是這麼想,所以向國鐵問過有沒有同型的行李箱了。」
「準備得真周到。還有沒有別的意見?」
「關於少了一個行李箱嗎?我猜想,會不會是因為看到雙臂和頭,就能一眼看出行兇方式或是兇手的來歷,所以才把頭手藏了起來。」
「嗯,這個嘛……等一下。」說著,刑警又擤了鼻涕。
「其他還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沒有了。服裝是出門時的樣子……」
「出門時?」
「赤渡雄造計畫這個月四日到十日去旅行,到水戶和東京的女兒家。結果卻塞在行李箱裡回來了。」
「什麼時候寄的?行李箱。」
「一月十一日,大前天。從水戶寄出的。」
「兩個都是?」
「是的。」
「從女兒住的地方寄出來的?唔……被害者應該見過女兒了吧?」
「應該是見過了吧,照理說。他去旅行就是為了看女兒。」
「太太還是家人呢?都在吧?能問話嗎……」
「在是在,不過恐怕不太行……因為畢竟太震驚了。我也是好不容易才向女兒問了一些……所以我再多說明一下,您了解大致的狀況之後再去問可能比較好。」
「這戶人家有幾個人?」
「現在應該有四個人。被害者不在了,所以還有三人。赤渡雄造的妻子靜枝、女兒實子,以及一個叫澤入保的男子,他們讓他住在附近一間房子裡,算是他們的司機兼赤渡的秘書。」
「剛才你還提到東京和水戶的女兒?」
「是的,赤渡總共有三個女兒。」
「哦!都是女的?」
「是的。最大的女兒叫晶子,嫁到東京,現在應該是住在上野附近,鶯谷這個地方。這個女兒應該快四十歲了。二女兒叫裕子,嫁到水戶,應該超過三十了。最小的是在家裡的實子,二十八歲。」
「原來如此,最小的年紀也開始要著急了吧?」
「如果是在牛越先生的年代的話,最近就很難說了。」
「那,這些東西是貨運送來的嗎?」
「不,是鐵路貨運,要到車站取貨。車站打電話來,所以是剛才提過的司機澤入今天早上去取貨的。關於這件事,請您問他本人或是女兒實子。」
「為什麼要問女兒?」
「因為正好順便有事要辦,女兒也一起去了。」
「哦。」
「關於這個行李箱,牛越先生,你們也要看遺體吧?鑑識課很快就會來搬走了。」三人打開了黑色塑膠袋。有一股獨特的臭味──
那真是一幅奇異的景象。打開後露出的黑沉沉的物體,令人很難相信這曾經是人類身體的一部分。所有的東西都又濕又黑。刑警心想,好像火災現場滅火後找出來的棉被。
戴著塑膠手套的員警一翻開上衣交疊的部分,便可見繡著「赤渡」的文字。
「目前我們是靠這個來判斷遺體應該是赤渡雄造本人,因為畢竟沒有頭,而這據說是他離家時所穿的服裝。至於身體特徵方面,以目前的狀態,還無法向妻子詢問。」員警如此說明。
「分屍是連著衣服,隔著衣服動手的吧?」刑警蹲下來,一面仔細查看屍體一面問。
「是的。這應該是用鋸子幹的。多半是死後經過一、兩天分屍的。」
「好濕啊。」年輕刑警說。但對此無人回應。
「對了,這種行李箱叫什麼型?」牛越邊站起來,邊問。
「這我也不知道。」年輕刑警回答。
行李箱是近來在機場等地經常看到的類型,四角做得圓圓的,合成樹脂製的大型行李箱。和牛越年輕時愛用的行李箱外型大不相同。
進了玄關,往裡面喊,於是來了一個年輕女子。她雖然沒有特別消沉的樣子,但看來應該是小女兒實子。
「我是札幌署的牛越,這一位是佐竹。請問是實子小姐嗎?」
「我是。」女兒的語氣很冷漠。
「令堂靜枝夫人在嗎?」
實子似乎早已料到會有此一問,而且也已經準備好回答了。
「家母在,但現在在房裡躺著。」
「是嗎,也難怪……啊,發生這樣的慘事,您想必很難過。在這種時候,還必須向您提出一些冒犯的問題,我們也感到十分過意不去,但這是為了及早逮捕犯人而不得不進行的過程,還請您見諒。」
「當然。有什麼問題請儘管問。」
「令尊遇害,而且以那麼殘忍的方式塞在行李箱寄回家,寄到家人身邊,以我們的常識,這怎麼看都是怨恨。」
「怨恨?」
「是的,這樣的推測應該不會錯。請問,有沒有人對令尊心懷怨恨?」
「絕對沒有這樣的人。」小女兒當下立即斬釘截鐵地說。
「家父……身為女兒的我不該如此自誇,但家父真的是個值得尊敬、善良體貼的人。對我這個女兒當然很溫柔,但對澤入也是,而且很厚待他。家父在工作上也許會有不少競爭對手,但不可能有人會恨得下那種毒手!」女兒的肩膀因憤怒和悲傷而顫抖。
「一定有人尊敬他,但是絕對不會有人恨他。請刑警先生多去問問別人,就會知道我說的都是真的。朝這個方向調查絕對是白費工夫。」
「呣,原來如此。」
「這是因為,家父以前在極北振興的工作和顧問差不多,現在的工作也只是兩、三家公司的顧問而已。家父從事的工作,應該不至於招致這麼深的仇恨。萬一真的有人對家父心懷怨恨,那多半是在東京農林省的時代,可是那已經是二十年前的往事了。就算去問家母,那個時代也沒有這樣的事情,因為父親是個溫和善良、和藹可親的人。絕對不可能有人這麼恨他!」
「噢……原來如此。但是,這就麻煩了……」牛越這句話完全是發自內心。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真的麻煩了……再說,就算當時真的有人對令尊懷恨在心好了,過了十幾年突然以如此兇殘的手段報仇,也很奇怪。那應該就是突發性的報復了。對了,玄關好冷啊。我有點感冒的跡象,能不能給我一杯熱茶?」
「啊,我沒注意到,不好意思。因為太過震驚,方寸大亂……」
「是啊。哎,這也難怪。」
「兩位要進來嗎?請進。」
牛越和佐竹被帶到客廳。兩人迅速掃視每一個角落,看不出有特別花錢裝飾的樣子,也不怎麼大。就一個名人的客廳來說,應該算是簡樸的吧。
等了許久,實子才用托盤端了兩杯茶進來。牛越終於有熱茶可喝了。
「您認為怨恨這條線是絕對不可能的?」這次換年輕的佐竹發問。
「是的,我甚至想向兩位保證絕對沒有。最近的家父總是笑咪咪的,感覺就像活菩薩。」
「不是怨恨……」佐竹也是緊盯住這一點。對他們而言,若是經驗指出的這條線不存在,案子將會非常棘手。
「那麼,您認為兇手是在什麼動機下,才會下這麼狠的毒手?」
這時,女兒一瞬間露出一副被絆倒了似的神情。牛越沒有看漏。
「什麼動機……這種事問我……我怎麼可能知道。」
「您一直強調沒有怨恨的可能性。就算令尊為人再好,在我們看來,您是非常強烈地肯定。那麼,我們就不得不推論您是有什麼想法了。」佐竹稍微加重了措詞。
女兒顯得有些狼狽。她略略降低了音調說:「不,不是這樣的。若是讓兩位有這種感覺,那麼一定是我說得太過分了。我只是想強調家父不是會遭人怨恨的人而已。我想,是我太過強調,讓兩位誤會了。更何況……要去想像家父遭到殺害的原因,我想我沒有這個資格。」最後的話又讓牛越覺得不對勁。但是,他和佐竹對於是否該在此處重複追問都有所猶豫。
「那麼,換個問題吧。」牛越做出決定,開口這麼說。
「突然收到這樣的行李箱,而且還有兩個,想必您相當吃驚吧?」
「那當然,父親被殺誰都會吃驚。」女兒的聲音有些歇斯底里。她的情緒很激動。年輕的佐竹似乎產生了略微不快的印象,但牛越則沉穩地繼續說道:「是啊。但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指當您接到通知,說有行李箱裝的包裹,而且還是兩件,寄到東札幌貨運車站的那時候。」
「哦,那麼答案就是『不』,因為我本來就知道會有東西送到。」
佐竹驚訝得探出上半身。
「哦?怎麼說?」
「明天,一月十五日,是家父和家母的結婚紀念日。每年在一月十五日這一天,嫁到東京和水戶的姊姊和姊夫,都會買家父喜愛的中國骨董當作禮物寄來,這是我們家的慣例。所以我本來就在想,東西應該差不多要寄到了。」
「什麼?」這回連牛越也不禁大聲問:「那麼,那兩個行李箱是令姊夫婦發送的嗎?」
女兒懾於他的氣勢,微微垂下眼睛。牛越再次以「是這樣沒錯嗎」確認,她回道:「是的」,悲傷地點點頭。
「那兩個行李箱都是從水戶寄出的?」佐竹問。
「是的。」
「行李箱上寫的寄件人姓名住址,是在水戶的令姊和令姊夫的,沒有錯吧?」
「沒有錯。」
「借個電話。」佐竹站起來。實子告訴他電話就在走廊盡頭。
佐竹一出去,牛越便陷入沉思。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解釋?
總不可能有哪個笨蛋寄出屍體還註明自己的姓名和住址。而且寄件人是血濃於水的親生女兒和女婿。那麼,是在某處被掉包了嗎──?而那些骨董禮物都到哪裡去了?
是有人要嫁禍於姊姊夫婦嗎?但這種做法實在不算高明。太容易看穿了。就算負責辦案的人再怎麼單純,也不會有哪個刑警會頭腦簡單到認為水戶的姊姊夫婦就是兇手。
但話雖如此,水戶的姊姊夫婦想必還是躲不過一些麻煩。
話說回來,既然如此,立刻就會產生許多疑點,例如用來做為容器的行李箱是誰選的、收件人資料的筆跡是否確實為本人等等。
「嫁到水戶的令姊,呃,大名怎麼稱呼?」
「她叫裕子。」
「好的,裕子小姐夫婦想必特別吃驚吧?因為以他們的立場,很可能被懷疑是他們殺害並寄送自己的父親。」
「大概吧……」
「那兩個行李箱都是從水戶寄出的,沒錯吧?」
「是的。」
「一個是東京夫婦的禮物,另一個是水戶的禮物,不是嗎?」
「是這樣沒錯。」
「那麼,不是應該一個從水戶發送,一個從東京發送嗎?」
「是的,可是水戶的二姊夫婦大概是想先看過東京的大姊夫婦送什麼東西,再決定吧。有很多件小東西的時候,也得借東京大姊夫婦的行李箱來放,而且水戶畢竟不容易找到好東西。所以每年東京的大姊夫婦都會先把自己選的禮物寄到水戶,水戶的二姊夫婦再把大姊的和自己的兩份禮物從水戶寄過來。東京的大姊夫婦也只要付到水戶的運費就好,應該認為這麼做兩全其美吧。」
「請等一下。照您這麼說,那兩個行李箱不是只有這次用,而是每年都會用到?」
「是的。那是姊姊們為了寄給家父和家母的禮物買的。」
「哦……這麼說,每年一月都會用到這兩個行李箱,但不會把行李箱用在其他地方,是嗎?」
「我想是的。」
「那麼,寫了收件人資料的紙……」
「我想其中有一張應該是一直貼著沒有撕下來才對……」
「您說一個?」
「另一個要從東京先寄到水戶,所以應該會撕下來吧。」牛越腦筋有點混亂。
「哦……還有就是關於筆跡,收件人資料的筆跡確實是水戶的令姊,裕子小姐的,沒錯嗎?」
「是我二姊的沒錯。」
這時佐竹回來了。牛越對他使了一個眼色,他便默默在沙發上坐下。
「那麼,這兩個行李箱每年正月都會在關東和北海道之間來回,這件事有很多人知道?」
實子無言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