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今年的梵天祭開幕在即。
而我已經有三年沒有參加梵天祭了。
照理說梵天祭是我們一族最隆重的節日,整個家族都濟濟一堂。
但我卻半點都不期待它的到來,甚至可以說,寧願不參加。
想要回家,但是回家的話又會被親戚拿來當成反面教材來比較。怕丟人現眼,所以寧可不回家。我想這大概是那些學業受挫、事業失敗、感情空白的人生失敗組的普遍感想吧。
不過當然,我的原因卻跟我在一所默默無聞的普通大學就讀冷門文學系,或者沒有女朋友的歷史長達二十一年都沒有關係。
從三年前考上大學之後,我就以學業繁忙作為藉口,在梵天祭期間躲在學校裡。
而今年的梵天祭,我本來也想照例躲在學校了事,沒想到么弟的一封簡訊,卻讓我收拾行李,準備在梵天祭前回家一趟。
「大哥失蹤一個月了。」
么弟在簡訊裡如是說。
第一幕 雨天裡的來客
龍家老宅的修建年代幾乎跟越城的歷史一樣悠久。
磚瓦結構,木質地板,門口連著迴廊,中間帶著庭院,牆壁上滿滿的爬藤彷彿在訴說它曾經經歷的風霜歲月。深深吸上一口氣,就能聞到過去的時光帶著沉香撲鼻而來。大宅的門口一直掛著一塊門牌。
小小的門牌,遠遠就能看見。曾經那上面有六個人。
自從父母過世之後,上面只剩下我們兄弟四人的名字。
我依然記得送父母的棺柩下葬的那天也在下雨,么弟從墓園回來後就坐在迴廊前望著雨簾發呆。
「好安靜啊,三哥。」那時還是小學生的么弟說:「這麼大的屋子,從現在開始只有我們四個人了嗎?」
而那時還在讀高中的我摸摸他的頭寬慰他:「不要緊的,還有哥哥們在啊。」
「來做頓豐盛的晚餐吧。」一向安安靜靜的二哥突然大聲說道,打破了屋子裡的沉悶氣氛:「吃到好吃的東西,人就會變得有力氣了。」
那已經是五年前的事了。
現在么弟自己也是高中生了,而離家住校的我也好久沒有吃過二哥親手做的料理。
這麼想著,計程車已經在龍家老宅門口停了下來。
我從後車廂裡拿出行李,在雨中撐開傘朝大宅走去。正要抬手去按門鈴,不料腳下像是踩到了什麼。
我抬起腳,發現踩到的是把黑色的傘。
撿起來打量,才發現那是把古傘,有些年代,卻保存得很好。黑色的綢絹傘面搭配鳳骨木的傘架,翻過來,能看見傘柄手握處底部刻著「晚晴」二字。
晚晴?對一把傘來說倒是個恰如其分的名字。只是我不記得家裡有一把叫做晚晴的古傘。
也許是我離家這段時間二哥新添的收藏?我端詳著這把古樸精緻的黑傘,覺得把它放在外婆留下的那把青傘「不沾衣」旁邊倒也相映成趣。
不過這把傘怎麼會在這裡?我想細心的二哥不會做這種事,一定是粗枝大葉的么弟忘在這裡的吧。
鑰匙放在行李箱裡懶得拿出來,於是我按了按門鈴。
門鈴響了好幾聲,門終於開了。
開門的是一個穿著高中制服的男生。他高高的個子,寬寬的肩膀,頭髮短短的,有些不馴服地翹起來。眼角也像他不羈的頭髮一樣微微上翹,因此只要不笑的時候就會顯得整張臉的線條都很犀利。這個人就是我的么弟龍星譚。
「三哥?」門後的么弟眨了眨眼睛。對於被我稱為「面部表情缺乏症」的么弟來說,這個就旁人看來並沒有什麼變化的表情大概也能算是他的驚訝表情之一了。
似乎他期待見到的人不是我。
「不然你以為是誰?」我問。
「客戶。」
「客戶?」我明白過來:「二哥預言到今天會有客戶來?」
「是啊。」么弟回答:「但是到現在也沒出現。」
原來今天一大早二哥就被叫去雀鳴院準備梵天祭的事了,臨走的時候他告訴么弟今天會有客戶上門,據說還應該是個重要的客戶,所以要么弟好好看家。
可是他口中的這個客戶到現在還是沒有出現,不然么弟也不會把我當成是客戶了。
上午曾經聽到門鈴聲,么弟一度以為是二哥說的那個客戶來了。
但是等他打開門來,門外卻什麼人也沒有。也許只是附近小孩的惡作劇吧。
「真麻煩啊。」么弟一邊感嘆,一邊從我手裡接過行李,帶我穿過迴廊往大宅正廳走去。
走進正廳,我把傘插入木製傘架,看著么弟把行李拿去二樓我的房間,然後開始擦身上沾到的雨水。
「不過沒想到三哥真的會回來。」從樓上下來的時候么弟說。
這是什麼話。
「我不是回了你簡訊嘛。」我說。
「是啊,可是之前二哥叫你回來,你每次都推三推四的,很多藉口。」
「那些才不是藉口,大學生很忙的,你們高中生是不會懂的。」我有些臉紅地辯解。
「是啊是啊。」么弟回答。不知道這個怕麻煩的傢伙是真的聽進去我的辯解,還是只得懶得和我爭論。
「所以我這次回來的真正理由你沒告訴二哥吧?」我問么弟。
大哥本來至少一周也會晃回家一次,儘管醉醺醺髒兮兮酒氣沖天,也能找到回家的路,還記得跟二哥拿些酒錢。可這次失去行蹤確實太久了。么弟跟二哥說了是否要去找大哥,二哥卻要他別管大哥的事情,只管好好上學。鑒於么弟還沒成年不能進酒館,所以他才發了簡訊給我,希望我幫忙去越城各家酒館找找大哥的身影。
「沒有。」么弟疑惑看我:「不是你叫我別告訴他的嘛。」
「那就好。」我說:「大哥我會暗中去找,但是你什麼也別對二哥說。」
我不讓么弟告訴二哥是有原因的。二哥繼承當家這個位置,本來在親戚裡面已經議論紛紛。我不希望他覺得就連么弟和我都覺得他沒有盡到責任。說著說著,突然大宅外面傳來了汽車駛近的聲響。
二哥回來了,我知道。因為我能聽出他獨特的引擎聲。
那沉悶的引擎聲來自二哥那輛老爺車。
車是父親年輕的時候買的,因為年代久遠經常壞掉。早叫二哥換輛新的,他卻說要節省開支,反正還能用。
大哥還在的時候,二哥沒有考駕照。他不喜歡開車,覺得坐車更愜意得多。所以我們出門想要用車的時候,他總會說:「大哥不是在嗎?」但是大哥變成那樣之後,二哥什麼也沒有說便去考了駕照。運動無能的二哥對這種鋼鐵之獸並不在行,費了好一番工夫才終於考到駕照。
二哥停好車,收了傘走進門來。即使隔了有點距離,我一眼就看到了他。
二哥穿著整齊的白襯衫和淺色亞麻褲子,戴著他那副彷彿從我記事開始他就一直戴著的鑲銅色細邊眼鏡。
二哥顯然也看到了我。他在那裡愣了一秒,才抬步向我走來。
「你怎麼回來了?」走進正廳的時候他問我。
「三哥是為了……」么弟張口,卻想起我剛剛跟他說的話,連忙住口。
「我想念二哥做的菜了。」我笑嘻嘻地說。
二哥似乎並未被說服,有些狐疑地看向我。好在么弟岔開了話題。
「對了,那個客人到現在都還沒來。」么弟說:「二哥,你的預言會不會出錯?」
「二哥的預言是不會錯的。」我瞪了他一眼。
二哥什麼也沒有說,只是一邊拍打著身上的雨水,一邊朝傘架上插傘。
然後他看見了傘架上那把黑色的古傘,微微皺起眉頭。
「這是誰家的傘?」他問我和么弟。
「不是我家的嗎?我還以為是星譚忘在門口的?」我指著么弟。
「不是啊。」么弟搖頭。
「奇怪。」我說:「剛剛我回來的時候,這把傘就躺在家門口。你們說說,有誰會在下雨天的時候把傘忘在別人家門口的?」
二哥皺著眉頭,然後他的眉頭舒展開了。
「客人看來已經到了。」然後他說。
「客人?」我和么弟面面相覷:「在哪裡?」
「就在這裡。」二哥說。
我順著他的視線望向傘架。
……是那把黑色的傘。
今年的梵天祭開幕在即。
而我已經有三年沒有參加梵天祭了。
照理說梵天祭是我們一族最隆重的節日,整個家族都濟濟一堂。
但我卻半點都不期待它的到來,甚至可以說,寧願不參加。
想要回家,但是回家的話又會被親戚拿來當成反面教材來比較。怕丟人現眼,所以寧可不回家。我想這大概是那些學業受挫、事業失敗、感情空白的人生失敗組的普遍感想吧。
不過當然,我的原因卻跟我在一所默默無聞的普通大學就讀冷門文學系,或者沒有女朋友的歷史長達二十一年都沒有關係。
從三年前考上大學之後,我就以學業繁忙作為藉口,在梵天祭期間躲在學校裡。
而今年的梵天祭,我本來也想照例躲在學校了事,沒想到么弟的一封簡訊,卻讓我收拾行李,準備在梵天祭前回家一趟。
「大哥失蹤一個月了。」
么弟在簡訊裡如是說。
第一幕 雨天裡的來客
龍家老宅的修建年代幾乎跟越城的歷史一樣悠久。
磚瓦結構,木質地板,門口連著迴廊,中間帶著庭院,牆壁上滿滿的爬藤彷彿在訴說它曾經經歷的風霜歲月。深深吸上一口氣,就能聞到過去的時光帶著沉香撲鼻而來。大宅的門口一直掛著一塊門牌。
小小的門牌,遠遠就能看見。曾經那上面有六個人。
自從父母過世之後,上面只剩下我們兄弟四人的名字。
我依然記得送父母的棺柩下葬的那天也在下雨,么弟從墓園回來後就坐在迴廊前望著雨簾發呆。
「好安靜啊,三哥。」那時還是小學生的么弟說:「這麼大的屋子,從現在開始只有我們四個人了嗎?」
而那時還在讀高中的我摸摸他的頭寬慰他:「不要緊的,還有哥哥們在啊。」
「來做頓豐盛的晚餐吧。」一向安安靜靜的二哥突然大聲說道,打破了屋子裡的沉悶氣氛:「吃到好吃的東西,人就會變得有力氣了。」
那已經是五年前的事了。
現在么弟自己也是高中生了,而離家住校的我也好久沒有吃過二哥親手做的料理。
這麼想著,計程車已經在龍家老宅門口停了下來。
我從後車廂裡拿出行李,在雨中撐開傘朝大宅走去。正要抬手去按門鈴,不料腳下像是踩到了什麼。
我抬起腳,發現踩到的是把黑色的傘。
撿起來打量,才發現那是把古傘,有些年代,卻保存得很好。黑色的綢絹傘面搭配鳳骨木的傘架,翻過來,能看見傘柄手握處底部刻著「晚晴」二字。
晚晴?對一把傘來說倒是個恰如其分的名字。只是我不記得家裡有一把叫做晚晴的古傘。
也許是我離家這段時間二哥新添的收藏?我端詳著這把古樸精緻的黑傘,覺得把它放在外婆留下的那把青傘「不沾衣」旁邊倒也相映成趣。
不過這把傘怎麼會在這裡?我想細心的二哥不會做這種事,一定是粗枝大葉的么弟忘在這裡的吧。
鑰匙放在行李箱裡懶得拿出來,於是我按了按門鈴。
門鈴響了好幾聲,門終於開了。
開門的是一個穿著高中制服的男生。他高高的個子,寬寬的肩膀,頭髮短短的,有些不馴服地翹起來。眼角也像他不羈的頭髮一樣微微上翹,因此只要不笑的時候就會顯得整張臉的線條都很犀利。這個人就是我的么弟龍星譚。
「三哥?」門後的么弟眨了眨眼睛。對於被我稱為「面部表情缺乏症」的么弟來說,這個就旁人看來並沒有什麼變化的表情大概也能算是他的驚訝表情之一了。
似乎他期待見到的人不是我。
「不然你以為是誰?」我問。
「客戶。」
「客戶?」我明白過來:「二哥預言到今天會有客戶來?」
「是啊。」么弟回答:「但是到現在也沒出現。」
原來今天一大早二哥就被叫去雀鳴院準備梵天祭的事了,臨走的時候他告訴么弟今天會有客戶上門,據說還應該是個重要的客戶,所以要么弟好好看家。
可是他口中的這個客戶到現在還是沒有出現,不然么弟也不會把我當成是客戶了。
上午曾經聽到門鈴聲,么弟一度以為是二哥說的那個客戶來了。
但是等他打開門來,門外卻什麼人也沒有。也許只是附近小孩的惡作劇吧。
「真麻煩啊。」么弟一邊感嘆,一邊從我手裡接過行李,帶我穿過迴廊往大宅正廳走去。
走進正廳,我把傘插入木製傘架,看著么弟把行李拿去二樓我的房間,然後開始擦身上沾到的雨水。
「不過沒想到三哥真的會回來。」從樓上下來的時候么弟說。
這是什麼話。
「我不是回了你簡訊嘛。」我說。
「是啊,可是之前二哥叫你回來,你每次都推三推四的,很多藉口。」
「那些才不是藉口,大學生很忙的,你們高中生是不會懂的。」我有些臉紅地辯解。
「是啊是啊。」么弟回答。不知道這個怕麻煩的傢伙是真的聽進去我的辯解,還是只得懶得和我爭論。
「所以我這次回來的真正理由你沒告訴二哥吧?」我問么弟。
大哥本來至少一周也會晃回家一次,儘管醉醺醺髒兮兮酒氣沖天,也能找到回家的路,還記得跟二哥拿些酒錢。可這次失去行蹤確實太久了。么弟跟二哥說了是否要去找大哥,二哥卻要他別管大哥的事情,只管好好上學。鑒於么弟還沒成年不能進酒館,所以他才發了簡訊給我,希望我幫忙去越城各家酒館找找大哥的身影。
「沒有。」么弟疑惑看我:「不是你叫我別告訴他的嘛。」
「那就好。」我說:「大哥我會暗中去找,但是你什麼也別對二哥說。」
我不讓么弟告訴二哥是有原因的。二哥繼承當家這個位置,本來在親戚裡面已經議論紛紛。我不希望他覺得就連么弟和我都覺得他沒有盡到責任。說著說著,突然大宅外面傳來了汽車駛近的聲響。
二哥回來了,我知道。因為我能聽出他獨特的引擎聲。
那沉悶的引擎聲來自二哥那輛老爺車。
車是父親年輕的時候買的,因為年代久遠經常壞掉。早叫二哥換輛新的,他卻說要節省開支,反正還能用。
大哥還在的時候,二哥沒有考駕照。他不喜歡開車,覺得坐車更愜意得多。所以我們出門想要用車的時候,他總會說:「大哥不是在嗎?」但是大哥變成那樣之後,二哥什麼也沒有說便去考了駕照。運動無能的二哥對這種鋼鐵之獸並不在行,費了好一番工夫才終於考到駕照。
二哥停好車,收了傘走進門來。即使隔了有點距離,我一眼就看到了他。
二哥穿著整齊的白襯衫和淺色亞麻褲子,戴著他那副彷彿從我記事開始他就一直戴著的鑲銅色細邊眼鏡。
二哥顯然也看到了我。他在那裡愣了一秒,才抬步向我走來。
「你怎麼回來了?」走進正廳的時候他問我。
「三哥是為了……」么弟張口,卻想起我剛剛跟他說的話,連忙住口。
「我想念二哥做的菜了。」我笑嘻嘻地說。
二哥似乎並未被說服,有些狐疑地看向我。好在么弟岔開了話題。
「對了,那個客人到現在都還沒來。」么弟說:「二哥,你的預言會不會出錯?」
「二哥的預言是不會錯的。」我瞪了他一眼。
二哥什麼也沒有說,只是一邊拍打著身上的雨水,一邊朝傘架上插傘。
然後他看見了傘架上那把黑色的古傘,微微皺起眉頭。
「這是誰家的傘?」他問我和么弟。
「不是我家的嗎?我還以為是星譚忘在門口的?」我指著么弟。
「不是啊。」么弟搖頭。
「奇怪。」我說:「剛剛我回來的時候,這把傘就躺在家門口。你們說說,有誰會在下雨天的時候把傘忘在別人家門口的?」
二哥皺著眉頭,然後他的眉頭舒展開了。
「客人看來已經到了。」然後他說。
「客人?」我和么弟面面相覷:「在哪裡?」
「就在這裡。」二哥說。
我順著他的視線望向傘架。
……是那把黑色的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