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企業委託徵信社跟私人偵探社調查的個人身家報告書,性質與暗地裡偵查比如說玩女人啦、金錢揮霍無度等等品行,性質是大不相同,內容其實也相當無趣。企業主欲調查的對象,有的是出於私人恩怨,或以經營者的角度評估不適任的員工,其實多半是徵信預定招募的新人。情況若屬於後者委託,目的則十分明確,除此之外,委託人通常不會明示其目的,僅只吩咐徵信社調查調查而已。可能是不想給調查單位先入為主的偏見,期待得到更客觀的資料吧。
調查報告書也如出一轍,滿篇鋪陳著枯燥無味的字句。即便是外遇的調查報告也可以寫成「約X日午後X時X分,男士XXXX於XX車站前與女士XXX子會合,乘計程車前往X鎮的溫泉旅館,入住XX莊。時至X時XX分兩人仍未有離開的打算,調查人員結束本日的暗中跟監」諸如此類的制式文章。用乏味的字句描寫被跟蹤對象的桃色事件,反而讓人有無邊的遐想空間,但只要一寫成描述平凡人類品行的調查報告書,肯定能讓人悶到打呵欠的地步。
笠井平太郎便是記載於一丁點兒也不聳動的調查報告書中的男子。一開始是A徵信社受某電機產業之託調查笠井平太郎這個人,委託要點如下:
1.本公司十分在意此被調查人,不知其品格如何。
2.被調查人目前任職於S縣的D汽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請查明此人是否滿足於目前的職涯規劃。
3.是否有受到別家公司的挖角。
4.是否為開出跳槽條件讓別家公司挖角的搶手人才。
5.經歷、家族成員、交友關係。
─光看這些要求很明顯地可以發覺,雖然某電機產業的委託人用「十分在意」笠井平太郎這個人來帶過,其實內含想挖角的意志十分強烈。字裡行間總能間接讓人推測出調查的真正目的。
笠井平太郎這名男子到底擁有怎樣的經歷、性格如何,調查員到當地後還需一週的時間蒐集情報,委託人讀過調查報告書後就可以獲得解答了。這是一篇描寫一個人類的文章,淡淡的字句分門別類依項目列舉出來,沒有多餘的文字綴飾,竟然是不可思議的寫實。
只不過舉凡寫實的事物本來就沒啥趣味可言,第一、笠井平太郎本身就是個無趣的男子,以報告書形式來描述他這個人則更加枯燥,我就不直接引用原文介紹這個人了。而由這家老牌徵信社調查出來的資訊,各位不妨信之。笠井平太郎已滿三十五歲(調查當時)。看他條列出來的學歷,東京某大學自然科學組數學系畢業,進入同大學自然科學組研究所,同大學退學,申請入同大學理工組三年制精密工學系,年二十七歲時由同系所畢業。學業成績十分優異。
畢業當年即進入東京市內的M光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照相機產業中的一流企業。
遺憾的是,調查報告書中並沒有記載笠井平太郎在大學時代的動向。調查員對於學校這方面僅查到「學業優秀」這一層就滿足了,至於跟同學的互動如何,應該沒有辦法一個個巨細靡遺的探問。反而對其在M光學任職時的事蹟調查得很仔細。
剛進公司的笠井平太郎,抱著新人的企圖心與鬥志。他是學校推薦到該社的唯一人選。進公司前一年的暑假曾到該社實習。
工廠是位於中部地方一座空氣清新的高原。在這次實習中,他對鏡頭的設計特別感興趣,並下定決心要進公司成為正式員工。畢業論文的靈感也是來自於實習中的體驗,研究主題為「鏡頭的設計與測試」。
笠井平太郎一進公司,即隸屬於技術部光學課中的研究部門,負責設計鏡頭。他那偏白,不,應該說是蒼白的臉龐,高個兒垂肩,近乎神經質地將頭髮一絲不苟地分邊,長長的臉上掛一副黑框眼鏡,那未免也太高了點的鼻梁與薄薄的嘴唇,讓原本就給人知性印象的他顯得更為柔弱,給人一看就知道是位青年技師。因為在工廠內工作的女性員工多於男性,其中有不少是偷偷愛慕著他的女性,毫不客氣地朝他送過來秋波與奚落。這座小鎮位於夾在高原與湖泊之間的盆地中,或許這兒某處還殘留著紡織工廠時代少女們隱諱的熱情呢。不過,笠井平太郎對這些誘惑可是連正眼都不瞧一眼。
他進公司的時候,M光學剛好引進一組尚未經過測試的電腦。這組繼電器式的電算機,現在看起來很初階。但他用這部機器寫出來的程式,讓光學技術向前邁進了不少。此公司採雙人制,除了他之外,一起實習的還有另一位同事,他從事鏡頭設計的技術開發早笠井約六個月,其能力同樣受到公司的認同。
過了三個月的試用期時,M光學希望笠井平太郎寫下對於本社的感想,當時的他寫了以下這番想法。〈去年夏天與跟自己同大學的畢業生A參加實習。A去應徵B光學公司時,主考官面試時針對他在M光學實習時的內容、印象等等,做追根究柢的試探。雖然A曖昧的回應主考官,但鏡頭設計部門在光學工業公司中應該是最重視保密的單位。由此可見,讓學生在正式進入公司前先來實習的風險,豈不太大了嗎?〉
站在公司的立場思考,這是一個恰到好處的忠告。接著,他還寫了這些。
〈一般人大學畢業後,會像自己一樣再進研究所攻讀兩年,深入鑽研自己的專業領域,即所謂的碩士班或博士班,與從事相同職業的同事在相較之下,待遇上若沒做出區隔,實在太不合情理。再者,貴公司對於在東京本社服務的同仁,以及在鄉下地方的工廠工作的技術人員,竟然完全不考慮其地區消費水準的差別,來給予合理的補助津貼,這點也不公平。在美國等國極度重視新進員工的學歷,貴公司在待遇方面很明顯的輕視學歷。鏡頭製作原本倚靠手工藝工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代益發精密的鏡頭設計,測試上需要精密頭腦與器械的完美結合才能生產出來,然而在薪資結構上卻將此等技術人員與傳統工匠等同視之,又一不合理之處。〉
這些批判雖得到公司的讚賞,但讓主管單位感到為難的是,他才進公司第四個月呀,說明白一點,他在公司裡還只像顆小鳥蛋般微不足道呀。這篇文章卻直言不諱,用字遣詞相當激烈。
不過公司想投資笠井平太郎的未來性,推測這只是一名剛出大學不久不知世事人情的青年,因為血氣方剛,急躁地想一顯身手所寫出的文章。期待有一天他能磨掉心中的稜稜角角。
事情不是這樣就算嘍,笠井平太郎不僅僅向上層反應,在同事間也毫不掩飾地宣揚自己的理念,這股聲音自然間接傳到人事部與主管耳裡。與他同時進公司的技術人員中,只有他公然發出不平之鳴。因為其他人都十分老實,笠井因而顯得格外醒目。
水間隆吉,與他同時間進公司,畢業於不同大學但擁有相同學歷,也同樣分派在同一個部門。水間的個性老實認分。雖然贊同笠井平太郎所提倡的待遇不平等之說,自己卻不隨之起舞到處跟旁人散布這個想法。理由之一,據推測水間隆吉面對笠井平太郎時多少有點自卑。水間這男子,個子矮,有稜有角的臉型,與笠井壯美的身材相較之下,輸的可不只一大截,在外型上更可能有兩、三個級距之差。再論大學或研究所成績,很明顯的也不及笠井優秀,進公司後對於技術的掌握度也輸他。在公司裡的排名,嚴格說來水間次於笠井。雖然如此,他對成績優秀的笠井卻毫無不平衡的心態,對於笠井的主張消極的贊成,卻並不積極的發表自己的論點。
笠井平太郎既不特別在意是否能拉攏水間,也不特別期望他與自己聯手抗議不合理的薪資。由此明顯可見,笠井毫不關心他人的動向,僅僅意識到切身利害關係的性格。
一段時間之後,笠井的抱怨聲終於傳到公司主管耳裡,才進公司這麼短的資歷,實在無法只為他開特例給予特別待遇。再說當時相機業正處於經營慘澹的谷底,全體的薪資都調降了不少。然而笠井的忿忿不滿在他任職的兩年期間,持續不斷的引爆。
當時住在公司單身宿舍的笠井平太郎並無特殊嗜好,他只喜歡做一樣事,那就是跟東京的進口書店訂購美國的技術書籍或技術專業雜誌,笠井常常閱讀這類讀物,與其說是光學產業相關文章,其實裡頭講述電腦相關的文章還更多呢。似乎從那時候起,笠井平太郎已經對不景氣的光學產業界失望透頂,開始思量著轉行了吧。
笠井就是這麼樣的一個學習者,對周遭沉迷於麻將、下棋、登山、高爾夫球之類玩物喪志的人,總投以輕蔑的眼光。對他而言,這些皆被歸類為完全虛耗光陰的舉動。
水間隆吉休假邀笠井出外釣魚的時候,同樣被他碎碎念了一頓。水間來這間工廠上班前就相當熱中釣魚,此地正巧有廣大的湖泊,山間也有不少小池塘,高聳的山岳重疊地帶溪流最多了。一到假日,水間便去釣成群逆流而上的鱒魚。他將戰利品裝進魚簍裡帶回宿舍,此時若見到面前攤著外文專業雜誌的笠井,總是脹紅了臉,露出羞愧的表情。肯定是因為水間無法捨棄釣魚這項嗜好,才會讓笠井平太郎領先他一大步。
笠井平太郎進公司兩年後,終於放棄說服主管加薪,乾脆離職一走了之,一方面也是因為光學產業不景氣,讓他對其前景失去了希望。之後反省起來,他是很明顯的失算了。一年後這行業的景氣再度復甦,從谷底熬過來的從業人員無不開心地迎接這空前絕後的大榮景。水間隆吉當然沒這等能耐洞察這產業未來的興衰,只是惋惜如此優秀的同事不該離去,所以出聲挽留他。可想而知,他絲毫無法讓笠井回心轉意。當時水間詢問笠井未來的打算時,不經意透露出他想轉往汽車產業發展。那個時期的汽車產業也正好進入全面電腦化的時代,笠井說他想活用自己的技術。照這口吻判斷,應該離職前就已經跟新公司聯絡好就職相關細節了。
笠井以輕蔑的眼光來回掃視幾次死巴著不景氣的M光學不放、亂沒骨氣的水間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那座被壯麗高山與湖泊包圍的盆地小鎮。
二
─根據徵信社對笠井平太郎所做的調查報告,他進入S縣的D汽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兩年後,擔任會計課電腦組組長,三年後高升為會計課課長。
笠井平太郎的電腦知識出眾,所以D汽車公司十分認同他的能力,基於這個原因,他的升遷一路走來十分順暢。
只不過笠井的個性跟他在M光學時沒什麼兩樣,常常把「合理‧不合理」這些用語掛在嘴邊。他把判斷所有事物價值的辭彙就歸類為「合理」、「不合理」這兩大類。這個觀念主要來自於以科學性思考為重的美式思維,笠井即便面對同事或部下時,也是用這種應對方式,舉例如下。
〈你們呀,為什麼這麼迷麻將這些玩意兒呢,這些會讓人類滅亡的玩樂最好別碰,對增進知識一點幫助也沒有,除此之外還危害健康。熬夜增加身體的負擔,拖著疲憊的身體上班影響隔日的工作,令主管、家人與朋友對你產生不信任感。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浪費時間更是最大的致命傷,在美國呀,他們認為時間是最寶貴的資產唷!〉
雖然他說得一點兒也沒錯,但未免也太愛說教了吧。對笠井平太郎而言,理論永遠擺第一,即便牽扯到人情義理,若不舉起理論的尺度計來測量一番,那顆心便懸在那兒永無寧日。與他鎮日鑽研電腦的態度一模一樣,無論什麼事情他都以具體的理論為優先考量,這種思考模式從沒改變過,並徹底服膺將理論具體化後的行動方針。笠井平太郎總愛用輕蔑的口吻說著「日本呀」、「日本人呀」之類的話語,此時多半是為了稍後發表關於「美國呀」、「美國人呀」之類的言論埋下伏筆。身為一位電腦技術人員、英文底子又強,這名男子說出來的話乍聽之下並非全無道理,但深談之後,卻也找不出任何嶄新的觀點或特異之處。再說,只要能被歸納成理論的東西,總脫不了平凡與井然有序,雖然非常容易聽入耳,但過於正經八百反而讓說服力薄弱、魄力全無。
不過他本人倒挺執著於自己的論調,一旦曾主張過的理論絕不輕易放棄,甚至到處為之奔走捍衛。聽他說教的人若半途感到厭煩想用「這是公司的方針啦」或「上頭指示本就如此嘛」等等理由含混過去,是完全行不通的唷。那些試圖說服他服從公司方針的人,即將面臨他頑強的抵抗並陷入一場唇槍舌劍之中。
〈不合理就是不合理。雖然我能理解此乃出自於人情上的考量,但所謂的人情原本就是日本獨特的產物,有時簡直就是不合理事物的偽裝,在美國,他們根本沒辦法縱容不合理的人、事、物。若行動悖離理論,即便是一名小小作業員,也會跟上司爭論到底。如果部屬長期處於大氣不敢吭只知盲從的管理方式之下,這家公司絕對無法長久發展下去。〉
他會這麼反駁對方。
以公司的立場,笠井平太郎實在是個難纏的人物,在人際關係方面也是如此。大概是太愛訓話的緣故吧,跟他相處起來總覺得綁手綁腳,所以大家也就紛紛走避。笠井也從不挽留那些離他而去的人們,因為苦追求去的人們是不合理的行為。基於他不願受人恩惠也不願欠下人情的這個中心思想,他從不請同事或部下吃飯,就為了排除一切無意義的行為。幾乎找不到誰與他有私交,而他本人也不特別覺得孤單。在笠井眼裡,辛辛苦苦維繫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這件事,實在沒什麼道理可言。
外人看笠井活得孤獨,其實他壓根兒就不喜歡侵犯他人領域,更不願他人踏入自己的堡壘,倒從沒做出什麼有損名譽的舉動而壞了周遭的氣氛,也並非是刻意攪亂表面和平的搗蛋者,但更不會為了促進和平而積極努力。基本上,笠井對於融入職場與他人協調共事全然漠不關心,永遠抱著我是我,他只是他的態度。性格雖不至於極端封閉,但他很堅持工作以外的人際關係都是不必要的。〈如果這個人夠優秀,時機到了,一定會在某個領域與他有所接觸,到時再與之交際即可。〉笠井常常這麼訓誡部下,字裡行間簡直就在說他自己嘛。他專心致志地把與工作相關的知識不斷往自己身上攬,而大家給笠井的評價就是:「他是位非常努力的苦讀者」。
所有的鑽研與努力都是為了自己,並非是想為公司貢獻創造收益。這麼說好了,他徹底利用自己的職位、公司設備與辦公用品做研究,完全只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
笠井平太郎在擔任D汽車產業的會計課電子部門的股長前不久結婚了。他不苟同暗藏著許多不合理情感因素的戀愛結婚,於是選擇了以結婚為前提的相親。對方家庭是地方上的望族,擁有許多土地。剛娶的老婆名叫房子,比他小十歲,畢業於地方女子短大,沒什麼特殊才能,臉蛋也很普通。總歸一句話,是名毫不起眼的女子。
他對自己的行事作風非常有自信,妻子雙親的社會地位對他來說並不成問題,再說妻子也不是個特別搶眼的女子,這點令他十分滿意,只要對方父母出得起生活費,並能資助他的研究經費就夠了。自己的薪水一點兒也不給老婆,全供自己花用,妻子也從不發牢騷,認為那是他專心研究必要的花費,仍開開心心的支持他。
結婚這件事對笠井平太郎而言,讓他之前熟知的世界起了大變動。不與人交際、也可說無法順利交際的他,在非得與人發展深度關係的婚姻中,更覺得煩不勝煩,笠井會踏上這條路實在讓人跌破眼鏡。
以他那奇特的性格,該不會只想試試看這種婚姻生活到底可以維持多久吧,一切都只是好奇心作祟,似乎期待著什麼實驗結果似的,直到最後揭曉之前絕不露出任何破綻,也不讓人看出任何徵兆。這麼說來,他對妻子的愛意等於零。他對自己的老婆跟對其他人沒什麼兩樣,近乎漠不關心的淡然情感,像這樣平凡的婚姻生活,或許運作起來意外順利也說不定。
笠井平太郎對妻子沒有熱情,同樣的,對其他的鶯鶯燕燕也一樣冷感。這麼說好了,原本該跟其他人飲酒應酬的場合他全推掉了,哪會有機會遇到對彼此有興趣的異性呢。
可想而知他與別人談話時也十分冷靜。即便偶爾遇到僵持不下的議題,讓雙方陷入一場激烈的辯論,他也絕不讓自己的感情慷慨激昂,蒼白的臉龐一如往常,這點讓上級對他這個人感到十分棘手。〈雖然表面看起來神經質、不是很強壯的模樣,卻令人意外地沒什麼大毛病,不過還是應該稍微注意自己的健康管理。〉
徵信社在笠井平太郎的調查報告書中如此記載著。
企業委託徵信社跟私人偵探社調查的個人身家報告書,性質與暗地裡偵查比如說玩女人啦、金錢揮霍無度等等品行,性質是大不相同,內容其實也相當無趣。企業主欲調查的對象,有的是出於私人恩怨,或以經營者的角度評估不適任的員工,其實多半是徵信預定招募的新人。情況若屬於後者委託,目的則十分明確,除此之外,委託人通常不會明示其目的,僅只吩咐徵信社調查調查而已。可能是不想給調查單位先入為主的偏見,期待得到更客觀的資料吧。
調查報告書也如出一轍,滿篇鋪陳著枯燥無味的字句。即便是外遇的調查報告也可以寫成「約X日午後X時X分,男士XXXX於XX車站前與女士XXX子會合,乘計程車前往X鎮的溫泉旅館,入住XX莊。時至X時XX分兩人仍未有離開的打算,調查人員結束本日的暗中跟監」諸如此類的制式文章。用乏味的字句描寫被跟蹤對象的桃色事件,反而讓人有無邊的遐想空間,但只要一寫成描述平凡人類品行的調查報告書,肯定能讓人悶到打呵欠的地步。
笠井平太郎便是記載於一丁點兒也不聳動的調查報告書中的男子。一開始是A徵信社受某電機產業之託調查笠井平太郎這個人,委託要點如下:
1.本公司十分在意此被調查人,不知其品格如何。
2.被調查人目前任職於S縣的D汽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請查明此人是否滿足於目前的職涯規劃。
3.是否有受到別家公司的挖角。
4.是否為開出跳槽條件讓別家公司挖角的搶手人才。
5.經歷、家族成員、交友關係。
─光看這些要求很明顯地可以發覺,雖然某電機產業的委託人用「十分在意」笠井平太郎這個人來帶過,其實內含想挖角的意志十分強烈。字裡行間總能間接讓人推測出調查的真正目的。
笠井平太郎這名男子到底擁有怎樣的經歷、性格如何,調查員到當地後還需一週的時間蒐集情報,委託人讀過調查報告書後就可以獲得解答了。這是一篇描寫一個人類的文章,淡淡的字句分門別類依項目列舉出來,沒有多餘的文字綴飾,竟然是不可思議的寫實。
只不過舉凡寫實的事物本來就沒啥趣味可言,第一、笠井平太郎本身就是個無趣的男子,以報告書形式來描述他這個人則更加枯燥,我就不直接引用原文介紹這個人了。而由這家老牌徵信社調查出來的資訊,各位不妨信之。笠井平太郎已滿三十五歲(調查當時)。看他條列出來的學歷,東京某大學自然科學組數學系畢業,進入同大學自然科學組研究所,同大學退學,申請入同大學理工組三年制精密工學系,年二十七歲時由同系所畢業。學業成績十分優異。
畢業當年即進入東京市內的M光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照相機產業中的一流企業。
遺憾的是,調查報告書中並沒有記載笠井平太郎在大學時代的動向。調查員對於學校這方面僅查到「學業優秀」這一層就滿足了,至於跟同學的互動如何,應該沒有辦法一個個巨細靡遺的探問。反而對其在M光學任職時的事蹟調查得很仔細。
剛進公司的笠井平太郎,抱著新人的企圖心與鬥志。他是學校推薦到該社的唯一人選。進公司前一年的暑假曾到該社實習。
工廠是位於中部地方一座空氣清新的高原。在這次實習中,他對鏡頭的設計特別感興趣,並下定決心要進公司成為正式員工。畢業論文的靈感也是來自於實習中的體驗,研究主題為「鏡頭的設計與測試」。
笠井平太郎一進公司,即隸屬於技術部光學課中的研究部門,負責設計鏡頭。他那偏白,不,應該說是蒼白的臉龐,高個兒垂肩,近乎神經質地將頭髮一絲不苟地分邊,長長的臉上掛一副黑框眼鏡,那未免也太高了點的鼻梁與薄薄的嘴唇,讓原本就給人知性印象的他顯得更為柔弱,給人一看就知道是位青年技師。因為在工廠內工作的女性員工多於男性,其中有不少是偷偷愛慕著他的女性,毫不客氣地朝他送過來秋波與奚落。這座小鎮位於夾在高原與湖泊之間的盆地中,或許這兒某處還殘留著紡織工廠時代少女們隱諱的熱情呢。不過,笠井平太郎對這些誘惑可是連正眼都不瞧一眼。
他進公司的時候,M光學剛好引進一組尚未經過測試的電腦。這組繼電器式的電算機,現在看起來很初階。但他用這部機器寫出來的程式,讓光學技術向前邁進了不少。此公司採雙人制,除了他之外,一起實習的還有另一位同事,他從事鏡頭設計的技術開發早笠井約六個月,其能力同樣受到公司的認同。
過了三個月的試用期時,M光學希望笠井平太郎寫下對於本社的感想,當時的他寫了以下這番想法。〈去年夏天與跟自己同大學的畢業生A參加實習。A去應徵B光學公司時,主考官面試時針對他在M光學實習時的內容、印象等等,做追根究柢的試探。雖然A曖昧的回應主考官,但鏡頭設計部門在光學工業公司中應該是最重視保密的單位。由此可見,讓學生在正式進入公司前先來實習的風險,豈不太大了嗎?〉
站在公司的立場思考,這是一個恰到好處的忠告。接著,他還寫了這些。
〈一般人大學畢業後,會像自己一樣再進研究所攻讀兩年,深入鑽研自己的專業領域,即所謂的碩士班或博士班,與從事相同職業的同事在相較之下,待遇上若沒做出區隔,實在太不合情理。再者,貴公司對於在東京本社服務的同仁,以及在鄉下地方的工廠工作的技術人員,竟然完全不考慮其地區消費水準的差別,來給予合理的補助津貼,這點也不公平。在美國等國極度重視新進員工的學歷,貴公司在待遇方面很明顯的輕視學歷。鏡頭製作原本倚靠手工藝工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代益發精密的鏡頭設計,測試上需要精密頭腦與器械的完美結合才能生產出來,然而在薪資結構上卻將此等技術人員與傳統工匠等同視之,又一不合理之處。〉
這些批判雖得到公司的讚賞,但讓主管單位感到為難的是,他才進公司第四個月呀,說明白一點,他在公司裡還只像顆小鳥蛋般微不足道呀。這篇文章卻直言不諱,用字遣詞相當激烈。
不過公司想投資笠井平太郎的未來性,推測這只是一名剛出大學不久不知世事人情的青年,因為血氣方剛,急躁地想一顯身手所寫出的文章。期待有一天他能磨掉心中的稜稜角角。
事情不是這樣就算嘍,笠井平太郎不僅僅向上層反應,在同事間也毫不掩飾地宣揚自己的理念,這股聲音自然間接傳到人事部與主管耳裡。與他同時進公司的技術人員中,只有他公然發出不平之鳴。因為其他人都十分老實,笠井因而顯得格外醒目。
水間隆吉,與他同時間進公司,畢業於不同大學但擁有相同學歷,也同樣分派在同一個部門。水間的個性老實認分。雖然贊同笠井平太郎所提倡的待遇不平等之說,自己卻不隨之起舞到處跟旁人散布這個想法。理由之一,據推測水間隆吉面對笠井平太郎時多少有點自卑。水間這男子,個子矮,有稜有角的臉型,與笠井壯美的身材相較之下,輸的可不只一大截,在外型上更可能有兩、三個級距之差。再論大學或研究所成績,很明顯的也不及笠井優秀,進公司後對於技術的掌握度也輸他。在公司裡的排名,嚴格說來水間次於笠井。雖然如此,他對成績優秀的笠井卻毫無不平衡的心態,對於笠井的主張消極的贊成,卻並不積極的發表自己的論點。
笠井平太郎既不特別在意是否能拉攏水間,也不特別期望他與自己聯手抗議不合理的薪資。由此明顯可見,笠井毫不關心他人的動向,僅僅意識到切身利害關係的性格。
一段時間之後,笠井的抱怨聲終於傳到公司主管耳裡,才進公司這麼短的資歷,實在無法只為他開特例給予特別待遇。再說當時相機業正處於經營慘澹的谷底,全體的薪資都調降了不少。然而笠井的忿忿不滿在他任職的兩年期間,持續不斷的引爆。
當時住在公司單身宿舍的笠井平太郎並無特殊嗜好,他只喜歡做一樣事,那就是跟東京的進口書店訂購美國的技術書籍或技術專業雜誌,笠井常常閱讀這類讀物,與其說是光學產業相關文章,其實裡頭講述電腦相關的文章還更多呢。似乎從那時候起,笠井平太郎已經對不景氣的光學產業界失望透頂,開始思量著轉行了吧。
笠井就是這麼樣的一個學習者,對周遭沉迷於麻將、下棋、登山、高爾夫球之類玩物喪志的人,總投以輕蔑的眼光。對他而言,這些皆被歸類為完全虛耗光陰的舉動。
水間隆吉休假邀笠井出外釣魚的時候,同樣被他碎碎念了一頓。水間來這間工廠上班前就相當熱中釣魚,此地正巧有廣大的湖泊,山間也有不少小池塘,高聳的山岳重疊地帶溪流最多了。一到假日,水間便去釣成群逆流而上的鱒魚。他將戰利品裝進魚簍裡帶回宿舍,此時若見到面前攤著外文專業雜誌的笠井,總是脹紅了臉,露出羞愧的表情。肯定是因為水間無法捨棄釣魚這項嗜好,才會讓笠井平太郎領先他一大步。
笠井平太郎進公司兩年後,終於放棄說服主管加薪,乾脆離職一走了之,一方面也是因為光學產業不景氣,讓他對其前景失去了希望。之後反省起來,他是很明顯的失算了。一年後這行業的景氣再度復甦,從谷底熬過來的從業人員無不開心地迎接這空前絕後的大榮景。水間隆吉當然沒這等能耐洞察這產業未來的興衰,只是惋惜如此優秀的同事不該離去,所以出聲挽留他。可想而知,他絲毫無法讓笠井回心轉意。當時水間詢問笠井未來的打算時,不經意透露出他想轉往汽車產業發展。那個時期的汽車產業也正好進入全面電腦化的時代,笠井說他想活用自己的技術。照這口吻判斷,應該離職前就已經跟新公司聯絡好就職相關細節了。
笠井以輕蔑的眼光來回掃視幾次死巴著不景氣的M光學不放、亂沒骨氣的水間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那座被壯麗高山與湖泊包圍的盆地小鎮。
二
─根據徵信社對笠井平太郎所做的調查報告,他進入S縣的D汽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兩年後,擔任會計課電腦組組長,三年後高升為會計課課長。
笠井平太郎的電腦知識出眾,所以D汽車公司十分認同他的能力,基於這個原因,他的升遷一路走來十分順暢。
只不過笠井的個性跟他在M光學時沒什麼兩樣,常常把「合理‧不合理」這些用語掛在嘴邊。他把判斷所有事物價值的辭彙就歸類為「合理」、「不合理」這兩大類。這個觀念主要來自於以科學性思考為重的美式思維,笠井即便面對同事或部下時,也是用這種應對方式,舉例如下。
〈你們呀,為什麼這麼迷麻將這些玩意兒呢,這些會讓人類滅亡的玩樂最好別碰,對增進知識一點幫助也沒有,除此之外還危害健康。熬夜增加身體的負擔,拖著疲憊的身體上班影響隔日的工作,令主管、家人與朋友對你產生不信任感。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浪費時間更是最大的致命傷,在美國呀,他們認為時間是最寶貴的資產唷!〉
雖然他說得一點兒也沒錯,但未免也太愛說教了吧。對笠井平太郎而言,理論永遠擺第一,即便牽扯到人情義理,若不舉起理論的尺度計來測量一番,那顆心便懸在那兒永無寧日。與他鎮日鑽研電腦的態度一模一樣,無論什麼事情他都以具體的理論為優先考量,這種思考模式從沒改變過,並徹底服膺將理論具體化後的行動方針。笠井平太郎總愛用輕蔑的口吻說著「日本呀」、「日本人呀」之類的話語,此時多半是為了稍後發表關於「美國呀」、「美國人呀」之類的言論埋下伏筆。身為一位電腦技術人員、英文底子又強,這名男子說出來的話乍聽之下並非全無道理,但深談之後,卻也找不出任何嶄新的觀點或特異之處。再說,只要能被歸納成理論的東西,總脫不了平凡與井然有序,雖然非常容易聽入耳,但過於正經八百反而讓說服力薄弱、魄力全無。
不過他本人倒挺執著於自己的論調,一旦曾主張過的理論絕不輕易放棄,甚至到處為之奔走捍衛。聽他說教的人若半途感到厭煩想用「這是公司的方針啦」或「上頭指示本就如此嘛」等等理由含混過去,是完全行不通的唷。那些試圖說服他服從公司方針的人,即將面臨他頑強的抵抗並陷入一場唇槍舌劍之中。
〈不合理就是不合理。雖然我能理解此乃出自於人情上的考量,但所謂的人情原本就是日本獨特的產物,有時簡直就是不合理事物的偽裝,在美國,他們根本沒辦法縱容不合理的人、事、物。若行動悖離理論,即便是一名小小作業員,也會跟上司爭論到底。如果部屬長期處於大氣不敢吭只知盲從的管理方式之下,這家公司絕對無法長久發展下去。〉
他會這麼反駁對方。
以公司的立場,笠井平太郎實在是個難纏的人物,在人際關係方面也是如此。大概是太愛訓話的緣故吧,跟他相處起來總覺得綁手綁腳,所以大家也就紛紛走避。笠井也從不挽留那些離他而去的人們,因為苦追求去的人們是不合理的行為。基於他不願受人恩惠也不願欠下人情的這個中心思想,他從不請同事或部下吃飯,就為了排除一切無意義的行為。幾乎找不到誰與他有私交,而他本人也不特別覺得孤單。在笠井眼裡,辛辛苦苦維繫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這件事,實在沒什麼道理可言。
外人看笠井活得孤獨,其實他壓根兒就不喜歡侵犯他人領域,更不願他人踏入自己的堡壘,倒從沒做出什麼有損名譽的舉動而壞了周遭的氣氛,也並非是刻意攪亂表面和平的搗蛋者,但更不會為了促進和平而積極努力。基本上,笠井對於融入職場與他人協調共事全然漠不關心,永遠抱著我是我,他只是他的態度。性格雖不至於極端封閉,但他很堅持工作以外的人際關係都是不必要的。〈如果這個人夠優秀,時機到了,一定會在某個領域與他有所接觸,到時再與之交際即可。〉笠井常常這麼訓誡部下,字裡行間簡直就在說他自己嘛。他專心致志地把與工作相關的知識不斷往自己身上攬,而大家給笠井的評價就是:「他是位非常努力的苦讀者」。
所有的鑽研與努力都是為了自己,並非是想為公司貢獻創造收益。這麼說好了,他徹底利用自己的職位、公司設備與辦公用品做研究,完全只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
笠井平太郎在擔任D汽車產業的會計課電子部門的股長前不久結婚了。他不苟同暗藏著許多不合理情感因素的戀愛結婚,於是選擇了以結婚為前提的相親。對方家庭是地方上的望族,擁有許多土地。剛娶的老婆名叫房子,比他小十歲,畢業於地方女子短大,沒什麼特殊才能,臉蛋也很普通。總歸一句話,是名毫不起眼的女子。
他對自己的行事作風非常有自信,妻子雙親的社會地位對他來說並不成問題,再說妻子也不是個特別搶眼的女子,這點令他十分滿意,只要對方父母出得起生活費,並能資助他的研究經費就夠了。自己的薪水一點兒也不給老婆,全供自己花用,妻子也從不發牢騷,認為那是他專心研究必要的花費,仍開開心心的支持他。
結婚這件事對笠井平太郎而言,讓他之前熟知的世界起了大變動。不與人交際、也可說無法順利交際的他,在非得與人發展深度關係的婚姻中,更覺得煩不勝煩,笠井會踏上這條路實在讓人跌破眼鏡。
以他那奇特的性格,該不會只想試試看這種婚姻生活到底可以維持多久吧,一切都只是好奇心作祟,似乎期待著什麼實驗結果似的,直到最後揭曉之前絕不露出任何破綻,也不讓人看出任何徵兆。這麼說來,他對妻子的愛意等於零。他對自己的老婆跟對其他人沒什麼兩樣,近乎漠不關心的淡然情感,像這樣平凡的婚姻生活,或許運作起來意外順利也說不定。
笠井平太郎對妻子沒有熱情,同樣的,對其他的鶯鶯燕燕也一樣冷感。這麼說好了,原本該跟其他人飲酒應酬的場合他全推掉了,哪會有機會遇到對彼此有興趣的異性呢。
可想而知他與別人談話時也十分冷靜。即便偶爾遇到僵持不下的議題,讓雙方陷入一場激烈的辯論,他也絕不讓自己的感情慷慨激昂,蒼白的臉龐一如往常,這點讓上級對他這個人感到十分棘手。〈雖然表面看起來神經質、不是很強壯的模樣,卻令人意外地沒什麼大毛病,不過還是應該稍微注意自己的健康管理。〉
徵信社在笠井平太郎的調查報告書中如此記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