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小泉八雲怪談

9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食人鬼

禪宗僧侶夢窗國師有次雲遊至美濃國,在不見人影的深山中迷了路,左右徬徨許久,依然找不到出路。他正心想今晚大概找不到可以借宿的地方時,卻在落日最後的餘暉中,看到山頂上有間「庵室」。這間「庵室」是獨自隱居於深山之中的僧侶住所。儘管外觀看來已經荒廢多時,但夢窗禪師仍趕忙走到庵室前,發現裡頭住著一個上了年紀的和尚,便向他懇求能否借宿一晚。老僧冷淡地拒絕了他,不過卻告訴夢窗禪師附近有個村莊,那裡應該能提供一頓溫飽。

夢窗禪師依照老僧的指點下山,找到一個有著十來戶農家的村莊,村長好客地領著他回家,一踏進村長家,夢窗禪師看見正廳裡頭聚集著四、五十人。夢窗禪師被領到一間小客房,馬上有人為他準備膳食以及被褥。旅途十分疲勞,禪師躺倒便睡。子夜時分,隔壁傳來痛哭之聲,禪師醒了過來,不久之後,紙門被輕輕拉開,一名年輕人提著燈籠走進房間,恭敬行了禮,說道:「大師,很抱歉必須告訴您,稍早,我的父親不幸辭世,而我現在是一家之主了。大師剛抵達這裡時,旅途勞頓,怕給您帶來困擾,便沒有多說。您早先在隔壁看到的都是村裡的人,他們為了道別才聚集在這裡。現在,我們得到離本村有一里多的隔壁村去,因為根據本地風俗,一旦有人往生,所有人都不得留在村莊裡。我們備好供品,唱誦經文之後,將會留下遺體離開。據說只剩遺體的房子,總會有怪事發生,所以,大師您還是跟我們一起離開吧。在鄰村,我們也會備妥大師落腳之處。不過,大師為得道高僧,不懼妖魔鬼怪,如果您覺得孤身一人陪伴遺體也無所謂,那敝宅依然歡迎大師留宿,但是,大師您要知道,如果要留,今晚這裡就只有您一個人而已。」

夢窗禪師聞言答道:「施主盡心且盛情的招待,貧僧非常感激。遺憾的是,您沒有告訴我,尊翁今天不幸過世,剛來到這裡的時候,儘管旅途稍有疲累,我或許能夠盡些身為僧侶的責任,如果您早點告知貧僧,我也能在你們離去之前做些法事。既然如此,在你們離去之後,我該盡我的責任,為遺體誦經直到清晨。您剛剛說什麼會有怪事發生,這我不懂,但貧僧並不懼怕鬼怪,請不用擔心。」年輕男子聽了禪師的回答後非常高興,鄭重地道謝。其他家人以及在鄰廳的眾人得知禪師親切的應允,也都前來跟禪師致謝。眾人致謝完畢後,男主人說道:「大師,我們必須離開了,很抱歉留下您一個人。根據本村的規矩,午夜之後就不能再有人待在這。款待不周,希望仁慈的您能夠一切平安。如果您真在我們離去後看到或是聽到什麼奇怪的事情,清晨過後等我們回來,還請您再告訴我們。」

語畢,眾人告辭離去,只剩禪師獨自一人來到遺體安放的房間。四下一望,遺體前擺放的供品尋常不過,還有一盞燈在燃燒。禪師開始誦經,進行喪儀,結束後便開始打坐,就這樣過了幾個靜謐的時辰,寂靜無人的村內毫無一點聲響。等到夜晚最深最靜的時刻,一個模糊而巨大的黑影無聲地進到房間裡,同時,禪師發現自己四肢使不上力,喉嚨間也發不出半點聲音。黑影用它的手抱起遺體,開始啃食起來,那速度比貓吃老鼠還快,從頭開始,頭髮、骨骼,甚至連壽衣都吃下肚裡。那黑影怪物吃完遺體,接著轉向供品,也是吃了個精光。接著,就像來時一樣,神祕地離開了。

清晨,村人回到村莊,看到夢窗禪師就站在村長家門口等待。眾人逐一向禪師示意,然後走進屋內,卻沒有人對遺體以及供品消失不見的光景感到意外。男主人對禪師說道:「大師,您昨晚一定看到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吧,我們都很擔心您,現在看到您平安無恙,真是太好了。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很希望能留下來與您相伴,但村有村規,如同晚輩昨晚所言,村人必須留下遺體,離開這裡。過去一旦有人打破村規,就會發生不幸的事情。而如果我們遵守,隔天就會發現供品跟遺體消失不見,或許大師您有看到這事的來龍去脈?」

夢窗禪師把昨晚駭人黑影來到房內,啃食屍體與供品的經過照實說了一遍。然而村民依然沒有露出吃驚的表情。男主人說道:「大師所說,與村中流傳至今的說法一模一樣。」

夢窗禪師問道:「此地若有喪事,村前山上的老和尚不會幫忙舉辦法事嗎?」

年輕的男主人回問:「哪個和尚?」

「貧僧昨天傍晚就是靠那老和尚指點,才來到貴村的。」禪師回答,「原先是想在他的庵室借宿一晚,但他婉拒,並告訴我可以來這試試。」眾人面面相覷,滿臉驚懼之色,四周沉默了片刻,男主人才再度開口說道:「大師,那山上沒有住著和尚,也沒有什麼庵室才是。此地已經有好幾代沒和尚住在附近了。」

禪師不再多言,很明顯地,眼前這些親切接待他的村民,以為他被什麼鬼怪給誆騙了。禪師與眾人道別,問清去路之後,決意再次走訪山上的那個庵室,好確定自己是否真被鬼怪擺了一道。禪師順利地來到庵室前,這次老僧隨即邀他入內。

一到屋內,老僧當即屈膝下拜,以痛苦的聲調大聲說道:「慚愧,好生慚愧,實是萬分慚愧!」

「不過是拒絕貧僧借宿,何須慚愧?」夢窗禪師回道:「有了您的指點,貧僧才能找到村子,受到村人盛情招待,此事相當感激。」

「這裡實在無法讓人留宿。」老僧回答:「不過感到慚愧的並非此事,而是被禪師看到了我的真面目,昨晚,在您眼前貪婪啃食屍體與供品的,就是老衲啊……禪師,我是個吃人肉的食人鬼,我佛垂憐,請讓老衲一五一十地懺悔。」

「許久以前,我曾是此杳無人煙之地唯一的僧侶,方圓十里,若有人過世,家人便會把遺體抬到這來,有時甚至是跋山涉水,就為了讓我誦經,做個法事。日復一日,我做這些,儀式不過就跟買賣一般。我心想,不過就靠個和尚頭銜混口飯吃,而這自大的不敬,讓我在死後變成了食人鬼,自此之後,老衲就得靠著啃食附近人家的遺體過活,就像您昨晚所見,狼吞虎嚥地吃掉他們……禪師,可憐可憐我,幫我做場施餓鬼的法會吧,若有禪師超渡,我定能離開這萬劫不復的身分。」

老僧語畢,便消失在禪師眼前,定睛一看,連庵室都不見蹤影,只剩禪師獨自跪在長長的草叢中,身旁是遍生青苔的一座古墓,成五輪塔形,想必是某個和尚的墳墓吧。

轆轤首

約莫五百多年前,九州諸侯菊池家有名武士,名叫磯貝平太左衛門武運。磯貝繼承了自己尚武家族的武術天分與卓越體能,弱冠之年便在劍道、弓箭、槍術上凌駕自己的受業恩師,旁人都確信他將來一定可以成為一名大膽而老練的武士。在永享之亂中,磯貝立下彪炳戰功,馳名遠近。但菊池家後來滅亡,磯貝淪落為無主之士,儘管他可以輕易地轉投其他諸侯麾下,但他並不是個貪戀自己聲名的武士,早已全心把自己奉獻給消逝的菊池家,便決心拋棄現世,剃度出家,當個雲遊僧人,法號「回龍」。不過,在一身僧袍之下,回龍仍保持著一顆武士的熱血心靈。武士時期的他,臨危不懼,到了現在,依然心粗膽大,四處說法,不畏天候,不問季節,連其他僧侶不敢去的地方也不怕。當時戰亂頻仍,孤身行旅,就算是個和尚,也是毫無保障。

首次長途旅程之中,他來到甲斐國。時已日暮,回龍身處深山,環顧四周不見人煙,於是回龍決定就在星空下度過此夜,他在路旁隨意找了片草地,和身躺臥,準備入眠。對於艱苦,回龍甘之如飴,裸露的大石可以當床,松柏的根也可以當枕,此人身強力壯,即便風霜雨雪吹打,亦不以為苦。

回龍才剛在草地躺下,便有個持斧負薪的男人走了過去。這樵夫看了回龍躺在那,沉默了片刻,用驚訝的口吻說道:「您是什麼人,居然敢獨自一人躺在這地方!這兒可有鬼魂出沒,還為數不少,難道你不怕那些毛茸茸的東西嗎?」

「不,施主。」回龍愉快地答道:「我雲遊四方,即是所謂的行腳僧,你說的那些毛茸茸物事,如果只是個狐妖、狸狢之流,我是一點也不怕。我就喜歡人跡罕至之地,最適合打坐冥想。餐風露宿可是家常便飯,沒啥好擔憂的。」

「和尚,您一定膽識過人。」樵夫說道:「居然挑這地方露宿,這裡的傳聞可不怎麼吉利,很不好的。俗話有說,『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我得跟您說,睡在這可是很危險的。這樣吧,我住的地方雖然是個破爛的茅屋,請允許我帶您回家去吧,雖然我沒辦法招待您吃的,但至少我能給您一片屋頂,就無須在這危險之地過夜。」

回龍見男子其意甚誠,語氣懇切,便接受了這善意之請。樵夫領著回龍從大路走進小徑,穿過森林。小徑崎嶇不平,險象環生,有時腳踩懸崖峭壁,有時只能讓腳在盤根錯結的樹根上休息,有時則是穿越布滿青苔的巨岩。最後來到山頂一片空曠之地,頭上是一輪明月,眼前則是茅屋一間,燈火通明。樵夫帶著回龍到茅屋後頭的倉庫,兩人用竹管從附近的溪流引來的水洗了腳。倉庫的另一邊則是菜園,再過去則是杉林、竹林,更遠處則可以看到瀑布,自高處一瀉而下,在月光下光影搖曳,有如一襲白袍。

樵夫領著回龍走進小屋,裡頭有四名男女正圍在爐火旁烤手。四人對回龍鞠躬致意,十分恭謹。回龍覺得詫異,畢竟這些人看來一貧如洗,又居此窮鄉僻壤,卻深諳禮節。他心想:「這些是有教養的人,想必他們跟懂規矩的人學過諸般禮節。」他轉身面對樵夫—其他人都叫他主人,說道:「施主,不管是您剛親切的言談,或是在座諸位謙恭有禮的迎接,我想,您不太可能從以前就是個樵夫,而是曾經頗有身分?」

樵夫笑答:「和尚,您是對的。雖然眼前的生活如你所見,但我過去可是小有名望。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就是個沒落的故事,而且還是自己所造成的。過去,我仕於某位諸侯,名列重臣要職。但我縱情酒色,行事放蕩,終於鑄下大錯,一己之過,結果是家破人亡。緊接的報應如影隨形,讓我只能躲到這種地方來。後來,我經常祈禱,希望能贖自己犯下的罪,重振家業,但也擔憂此舉為時已晚。我只能盡力幫助遭逢不幸的人,藉由誠心誠意的懺悔,來超脫因果報應的輪迴。」

回龍聽了樵夫的決心,非常高興,說道:「施主,在下以為,人們總是在年輕氣盛時犯下過錯,但卻能夠在往後有所轉變,將生活導回正軌。這經文也有說過,即便是罪大惡極,只要決心向善,就能有著更大的善舉。您確實懷抱善心,為了讓您在往後獲得好運,就讓愚僧今晚為您誦經,祈禱您能夠獲得超脫業報的力量。」

回龍答應了為樵夫祈福,便道了晚安準備休息,主人領他到狹小的偏房,那裡已經鋪好床鋪。等到眾人盡皆入眠,只剩和尚一人,他湊著燈籠火光開始誦經,直到深夜。回龍想在睡前看看外頭光景,便打開了窗戶。

美麗的黑夜裡,沒半點雲,也沒半點風;皓月千里,樹葉下可以見到清晰的黑影,菜園裡的露水也閃著珍珠般的亮光;蟋蟀與鈴蟲的蟲鳴如樂,附近瀑布水聲在四周迴盪,在寂靜的夜裡顯得更加深沉。回龍聽著水聲,口渴了起來,想起了房子後頭的引水竹管,心想去那兒喝水就不會打擾到屋裡的人了,便起身輕輕地打開偏房與正房之間的拉門,燈籠火光一照,躺在眼前的卻是五具無頭屍身!

回龍瞬間毛骨悚然,莫非有人行兇?不過,回龍隨即發現,四下不見血漬,脖子也沒有被砍斷的痕跡。回龍心道:「要麼這是鬼魂作祟,要麼我就是給騙到轆轤首的居處了。《搜神記》曾經記載,如果有人發現了沒有頭顱的軀體,只要把身體挪到他處,這頭顱就沒辦法再接回脖子上。這書還有提到一件事情,頭顱回到原處,如果發現自己的軀體被移走,就會像顆球般在地面撞擊三次,害怕地不住喘息,最後死去。如果眼前這真是轆轤首,必定不是什麼好東西,我就依照書中所言,來試一試。」

回龍抓住主人的雙腳,把他的身體拖到窗邊,往外推了下去。接著走到後門,發現上了門閂,可見這些頭顱,必定是從屋頂的煙囪離開的。回龍打開門閂,來到後院,小心翼翼地走向樹林。他聽到有人在說話,便沿著樹影謹慎地靠近,找到絕佳的藏身之處,從樹幹後頭可以看到幾顆頭顱飛舞在空中交談,一算之下,果然是五顆。這些頭顱吃著蟲子,不管是地上爬的,還是在樹叢間飛的。這時,主人的頭顱停止進食,開口說道:「今天來的那個和尚,長得多肥啊!要能把他給吃了,定能飽餐一頓……實在不該多言,搞得他得為了我那懺悔誦經祈福,一旦和尚唸經,我們就沒辦法輕易靠近,只要他不停,我們就沒法子動他。不過天也快亮了,說不定和尚早就睡了,你們誰回去看看他正在幹什麼。」

一顆年輕女子的頭顱隨即朝茅屋飛去,輕盈地像隻蝙蝠。不到一盞茶的時光,頭顱飛了回來,用驚慌而沙啞的嗓音大喊:「這雲遊僧不在房裡!不見蹤影!更糟的是,主子你的身體不知道被他搬到哪去了!」

主人的頭顱一聽,在月光照射之下,那駭人的面目清清楚楚:眼珠突出、頭髮直豎、咬牙切齒,接著從他口中爆出一聲哭號,眼淚跟著往下掉。他說道:「既然身子被人移走,無法回復本來的樣貌,那就只有死路一條……這都是那臭和尚搞的鬼!我死之前一定要抓住那和尚!把他咬得四分五裂再吃掉……他就在那!樹的後頭!你們看,這懦弱的肥禿驢!」

說時遲,那時快,主人的頭顱領著其他四顆頭往回龍躲藏之處撲了過來。但回龍可不是好惹的,隨手折斷了小樹的樹枝當作武器,把飛過來的頭顱給一一打退,力道十足。其他四個頭顱落荒而逃,只剩主人的頭顱,就算被不住敲打,仍拚命想要攻擊回龍,最後終於咬到僧袍的左袖,回龍馬上抓住他的髮髻,數記重拳,頭顱仍是咬著不放,挨到最後,發出了長長的呻吟,便不再掙扎。這頭顱就這樣死了,牙齒緊咬著袖子,就算是回龍力大無窮,也無法弄鬆頭顱的下顎。

頭顱就這麼垂掛在他的袖子上,回龍回到茅屋一看,四個轆轤首滿臉傷痕、血跡斑斑,已經接回自己的身體,一起蹲在裡頭,一看到回龍從後門進來,驚慌喊道:「和尚,是和尚!」從前門狼狽地奪門而出,一溜煙地躲進樹林。

遠處東方既白,即將日出。回龍深知這些鬼怪的力量只存在於黑夜,他看了看袖口上的頭顱,血肉模糊,沾滿泥土,忍不住高聲笑道:「妖怪的首級,這土產還真不差!」他收拾行囊,便下山去了。

回龍繼續他的旅程,來到了信濃國諏訪一地。他袖口掛著頭顱,在城鎮大道上昂首闊步。婦女見了,嚇得魂不附體,孩童則是驚叫連連。群眾圍觀,議論不止,直到捕吏(當時的人把警察喚做「捕吏」)現身,把回龍帶回,關進監獄裡。捕吏以為回龍殺了人,而死者在死前用牙齒咬住了回龍的袖口。儘管捕吏厲聲詢問,但回龍只是笑而不答,就這樣在牢房度過了一晚。隔日,回龍被帶到地方官跟前,斥喝他從實招來,為什麼一個僧侶,袖口會掛著一顆人的頭顱,還敢恬不知恥地在眾人面前招搖自己的罪行?

回龍聽了,高聲長笑,說道:「大人,這頭,也不是我自己掛上去的,是頭自己咬上來,可怪不了我,我既沒有殺人,這也算不上是人的頭,這可是鬼怪的頭吶。好吧,如果要說我害死了這鬼怪,我也沒做什麼見血的事情,只不過求自保罷了。」回龍便說起自己的經歷,講到五顆頭顱飛舞的光景時,又是高聲長笑。

然而,眼前這些官吏可笑不出來,他們認定回龍是個慣犯,滿口鬼怪的故事只為了哄騙他們。官吏們於是不再加以詢問,決定當場處決,但是有一位非常年長的官吏出言反對,這人在審判過程不發一語,卻在最後起身說道:「首先,應當仔細調查那顆頭顱。我想,都還沒有人做過吧?如果這雲遊僧所言不虛,頭顱就是最好的證據……把頭給帶過來!」

這頭就算是回龍把衣服從肩膀脫下來,仍是用牙齒緊咬著袖子不放,差役把頭送到了官吏們眼前,老官吏來回翻轉頭顱,細細檢查,發現脖子上有奇妙的紅色痕跡,便要其他官吏看個清楚,這頭可不是被利器給斬斷的,而是有如落葉離枝一般,斷處非常平滑。老官吏說道:「這和尚說的,真是實話。這就是轆轤首。在《南方異物志》有記載,說是『飛頭蠻之項,有赤痕』,眼前這頭顱就是如此,這你們也看過了,這紅色的痕跡不是塗上去的。而且,甲斐山中存在這種鬼怪,是自古以來的傳說。不過呢,你啊……」他轉過頭,對著回龍說道:「還真是膽大的法師,你展現的勇氣,可不是一般僧侶身上可以看到的,感覺起來比較像是個武士,莫非過去曾是武家之人?」

「大人明察。」回龍答道:「在下成為僧侶以前過的是戎馬干戈的日子,當時,既不怕人,也不怕鬼,俗名為磯貝平太左衛門武連,仕於九州諸侯,或許,你們當中有人曾經耳聞。」

此語一出,公堂上是陣陣驚嘆聲,有不少武士聽過磯貝的響亮名號,回龍知道他已經脫離審判,環繞在四周的人們變成了朋友,身為武士,他們忍不住想要和善地表達自身的欽佩之情。眾人恭謹地護送回龍到了當地諸侯的宅邸,諸侯熱情設宴款待,在回龍要離去之前,還送上相當的禮物。在這短暫的俗世之中,身為僧侶,能夠獲得這樣的幸福,也不過就是這樣了吧。至於那顆頭顱,他仍帶在身上—他帶點詼諧地堅持,那是此行的土產。

故事最後,還得說說這頭顱後來去哪了。

離開諏訪一、兩天後,回龍在山裡路絕人稀的地方遇上強盜,對方要他把身上衣物留下來。回龍馬上脫下僧袍,遞給強盜,這時強盜才發現袖口掛的東西。儘管這強盜有點膽子,還是吃了一驚,丟下了僧袍,往後退了一步,喊道:「尊駕是哪門子的和尚,比我還要惡毒,我是殺了不少人,但可沒把人的頭掛在身上招搖……和尚,我倆是同路人,我還真佩服你……這頭顱對我大有用處,可以拿來嚇嚇人,要不要賣給我?我願意用外衣來換你的僧袍,再給你五兩銀子買這顆頭,如何?」

回龍答道:「你要,大可以給你。不過這不是人的首級,是顆妖怪的頭,如果你買下之後有什麼麻煩,可要記得我沒有誑你。」

「你這和尚還真有趣。」強盜接著說:「你殺了人,還說這等玩笑話!我是真的想要這顆人頭,外衣給你,銀兩在這裡,頭給我,何必開這種玩笑。」

「你拿去吧。」回龍說道:「可不是玩笑話吶。這如果可以算是笑話的話,你愚蠢到花錢來買妖怪的頭,才是真正的笑話!」一陣高聲長笑,回龍隨即闊步離去。這麼一來,強盜拿著頭顱與僧袍,扮著鬼和尚嚇唬行旅之人好一段時間,一直到了諏訪附近,才聽到了這頭顱的來龍去脈,開始害怕這轆轤首的鬼怪作祟,便決心要找回頭顱的身軀。他到了甲斐山中的茅屋,卻見空無一人,軀體也不見蹤影,只好把頭顱埋在後頭的森林中,立起墓碑,請僧侶做法事超渡。墓碑上寫著「轆轤首之塚」,而根據日本寫下故事的人所言,現在依然能夠看到這座墳墓。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