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二、禿頭港的廢屋

往左轉個彎,我們又來到一片泥濘之處。這條路只有單邊蓋了房子,沿著馬路是一堵石牆,一棵大榕樹的樹枝從石牆彼端往外延伸到路上來。我們精疲力盡地站在樹蔭下。脫掉上衣、點起菸,再次環視周圍,這才發現剛才走來的路,比先前經過的侷促貧民區更有街市模樣了。眼前我們背倚的石牆雖已老舊,但若非一定規模的宅子,附近很少看見屋外環繞著如此雄偉的石牆。想到這裡,我又往四周一望,發現這一帶用了大量石頭。所有石頭都顯得古舊,顯得黯淡,但這一帶跟剛才經過的所有地方感覺都大不相同,儘管髒亂,卻讓人感到莫名的寬裕,似乎也是因為運用很多石頭之故。

這條街長度其實也不過百來公尺,我們站在這條單邊有房舍的路上,附近有五、六間圍著石牆的住家,而對面、也就是我們所站之處的彼端,正是那灘散發惡臭的泥濘。黑色泥土上泛著些許積水,較淺處有五、六隻豬和弄著泥巴來去嬉戲,稍微深一點的地方則有一群家鴨浮在稠如污油的水面上,滑出道道水波。這個水窪和其他一般水窪不同之處在於,它是濠(編註:護城河)底殘留的部分。大塊切石仔細圍起這片泥池,寬約七、八間(譯註:一間為六尺),長度大概沿著這整條街,深度至少有十尺。這個濠塹對面有一堵臨水而立的石頭高堤,長長的石牆約略中段幾乎崩塌。不,其實也不是完全瓦解。看來那個部分原本就故意沒砌石牆,而轉角那處應是傾頹無疑。幾塊崩落的石頭重疊堆積,幾處尚未被泥水完全淹埋的邊角從水面探出頭來。看著這些大石、巨溝,彷彿看見了一座小規模古城的廢墟。不,說不定這裡還真的曾是古城――崩塌石牆另一邊的遠處,有一顆大龍眼樹,樹冠飽滿渾圓、顏色深濃,襯著藍空伸展著茂密的枝葉。龍眼樹蔭下有一棟高聳的灰白色建築,儘管規模小,看來應該是銃樓不會有錯。那棟圓形建築物的平坦屋頂邊緣有呈規則性凹凸的雉堞(編註:古代城牆上掩護守城人用的短牆),下方開著正方形射口。

「你看!」

我搖搖又攤開古地圖看的世外民肩膀,喚起他的注意,指向我發現的那個地方――

「那是什麼地方啊?」說著,我逕自跨出腳步,走向那座小小的防禦望樓。――仔細一看,宅院裡還能看見其他屋舍的屋頂,從屋頂長度大概可以想見宅邸結構之大。我想去看看那宅院。我心想,從那石牆崩毀之處一定看得到。什麼都好,如果沒能看到一些特別的東西,這禿頭港也未免太索然無味了。

我們走到石牆坍塌處,果然,從這裡望去不但能看到房子,而且還是正面。我想這絕不是巧合。房子想是原本就刻意設計成由這個方向望去。另外,那石牆從中斷絕也並不是因為崩塌,隱約可見那裡本來就留有一處缺口。大概是水門吧。因為溝渠一直延伸到宅子的庭院裡,崩塌石牆的那一端,仍留有一塊長方形的小濠溝。那濠溝的寬度,剛好足夠讓十艘舢舨並列停放。濠溝正面還搭了三級石階,方便直接靠近水邊。而現在濠中的水已經乾涸,從濠溝袒露的底部到這石階之間,少說也有七尺以上的高度。――假如當時水曾經高及石階,那麼現在豬隻和鴨群嬉戲的偌大空蕩水濠,過去想必整面都泛著水吧。話說回來,能在庭院內外挖出這樣大的濠溝,這座宅邸從正面望去是由三棟房舍連成一個倒凹字形,剛好沿著凸字形濠溝相對而建。正面望去的的屋宅正身長約五間,形成其左右雙翼、有著山形牆的護龍屋頂約有四間長。整棟皆為兩層樓建築。――支那住宅向來習慣排列數間小規模平房,依此原則看來,這應該算是相當雄偉氣派的住家了吧。我蹲下來歇歇腿,順便就地試畫了這房子的概略圖,接著根據目測的間數計算出此建築物的總坪數,不下於一百五十坪。我這個人對於非做不可的要緊事總是邋遢推拖到極點,但對毫無意義的事卻莫名地熱中,這種怪癖最近愈來愈嚴重了。

「你在幹什麼?」

我聽到世外民的聲音,他正站在我身後。不知為什麼,我就像惡作劇被逮個正著的小孩一樣,覺得很是尷尬,遂站了起來用腳把地上的圖線抹掉。

「沒什麼……。――這房子真大。」

「是啊。果然是棟廢屋呢。」

不用他說我也看得出來。也沒什麼特別理由,任誰看了都能感覺到它的頹圮荒廢。房子上許多扇窗皆一一緊閉,若有沒關上的,必定是由於窗框皆已腐朽而不復存在所導致。「這房子真是豪華。你看那二樓的亞字欄杆,作工實在精巧。還有那道牆。這房子可不是直接用紅磚砌成而已,外面還刷了一層美麗的顏色。這整面都是用淡紅色灰泥塗的,周圍還用水藍色鮮明勾勒出纖細的輪廓。現在褪色泛白,卻更顯得夢幻不是嗎?走馬樓(譯者注:二樓陽台)屋簷下沒被雨打到的部分,還略略留有原本的色澤。」

在我推算總坪數時,世外民也從他的角度觀察著同一棟房子。經他這麼一提醒,我又仔細觀察了一番。的確,二樓的走馬樓――也就是陽台後方牆壁上,儘管顏色淡淺,依然留有帶著濃厚時代風情的鮮明色彩。看得愈久,愈覺得這座廢屋各個角落都滿溢著令人讚歎的豪華細節。比如說地基。一般支那人住在泥土地板的房子裡,地基通常很低,往往只高出地面一步距離。然而現在我們眼前的廢屋地基卻有三尺左右高,還是用尺寸整齊的切石堆疊起來的。再仔細看看,剛剛已經知道水門盡頭臨水處有三級石階,而後方宅邸高起的地基,一樣也有兩、三級石階。在這寬約兩間長的石階兩側,立著兩根圓柱,用來支撐二樓的走馬樓,而這兩根圓柱――儘管離得稍遠,無法看得太清楚,但的確比外面一般常見的柱子來得壯麗。柱子上方好像還有一些複雜的雕刻。柱子下方的地面,看來好像左右對稱地設置了類似大水盤的精雕石頭。――這些東西都讓宅邸正面顯得特別富麗堂皇,深深吸引我的注意。我猜想,那裡應該就是宅邸的入口吧。

我把自己的疑問告訴世外民――

「這裡是房子的正面玄關嗎?」

「應該是吧。」

「大門朝著濠溝嗎?」

「濠溝?――是面對著港口啊。」聽到世外民說出「港口」這兩個字,我這才驚醒。我在口中喃喃低唸著「禿頭港」。明明是來看禿頭港,怎麼竟不知不覺中忘了這是個港口呢!其中一個原因是我為眼前的奇妙廢屋深深著迷,另一個原因是,這附近物換星移,幾乎看不出曾經是大海、是港口的痕跡了。不過在這一點上世外民與我不同。他是跟這個港口興亡與共的種族,不像我是跟這塊土地毫無干係的人,就算不談這層關係,他直到剛才還攤開古圖專心研究,想必已在腦中描繪出這一帶往昔的風貌了吧。「港口」這兩個字對我來說好比一種靈氣。原本只覺這座廢屋一片死寂,現在彷彿終於被賦予了靈魂。那再也不是充斥泥水的濠溝。昔日的這道廢渠,晨昏滿潮時海水都會直逼那石階下。走馬樓正對著波光粼粼的港口敞開。所以這棟宅邸是以海為玄關所建嗎?――雖然不清楚這戶人家靠什麼事業營生,但由此看來,這裡豈不是安平極盛時期的最佳殘影嗎?我眼裡只看到它的龐大、古老、美麗,卻全然沒注意到它的意義。(未完待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