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現在祈禱還太早
我在某人的祈禱聲中醒來。
我望著天花板,上面斜斜劃過令人擔心的裂痕。我在哪裡?房間仍舊昏暗,牆壁呈現深灰色。我聽到細微的音樂,是因為有人在遠處唱歌。我知道這個歌聲是祈禱。當我發覺到陌生的焚香氣味,總算才想起這裡是異鄉的旅館。
我掙脫糾纏著手腳的被單起身。縱紋窗簾在搖晃。昨晚我是不是沒有關窗?或者風是從窗縫中吹進來的?我並不感覺冷。這裡並非寒冷的土地。小椅子的椅背上掛著白色襯衫和窄管卡其褲。我緩緩穿上它們。我的身體動作沉重而遲鈍,腦袋的運作也一樣。我想要再持續一會兒這樣的朦朧狀態,直接穿上運動鞋就走出房間。
日晒土磚堆砌的走廊比房間裡還要暗。祈禱歌聲已經停止了,不過卻傳來其他聲音:水聲、腳步聲、陶器碰撞的聲音。我現在還不想要和人見面,因此便踮腳走路。我走下色調暗沉的木階梯,穿過空無一人的大廳,直到走出旅館之前都沒人看到我。
外面天空微亮,看不清往左右延伸的狹窄道路盡頭。路面是裸露的泥土,雖然很乾燥,鞋子踩上去卻是軟的。我聽到鳥叫聲。遠處也傳來類似人群喧嘩的聲音。不過不知是否偶然,放眼望去,此刻道路上只有我一個人。不知現在是幾點──我把手錶放在房間裡了。
旅館斜對面有座小小的神祠。塗泥的三角屋頂上放著素燒陶製寶珠,前方供奉著蠟燭與紅花。我不認識這種花。彷彿在證實我在房間聽到的歌聲不是幻覺,這束花還很新鮮。花的旁邊放置著鐵盤,還有焚香釋出細細的一縷煙。剛剛有人在這裡祈禱。
神祠沒有門,可以直接看到神像。象頭神葛內舍以躍動的姿態翹起腳,大大的腹部往外突出。神像塗著好幾層祝福的紅粉。我不知道這個國家的禮拜方式,因此便用自己唯一知道的方式,合掌閉上眼睛並低下頭。
我知道象頭神是保佑生意興隆的神。我現在對於自己的生意有什麼可以祈禱的嗎?我的工作該怎麼樣才算成功呢?
也就是說,我甚至不知道應該向象頭神祈禱什麼。現在求神也太早了。
霧霾般的睡意仍舊揮之不去。先前無人的街道上逐漸出現一個又一個人影。穿著紗麗服的年輕女性捧著紅色的花走近神祠。我在擦身而過時打了招呼。她顯得有些詫異,接著露出輕盈的微笑。
我和出門時同樣躡手躡腳地回到旅館。先前醒來時還很昏暗的房間已經透入朝陽,原本看起來是灰色的牆壁也變成白色。我脫下運動鞋,輕輕地躺在被單凌亂的床上。或許是因為旅途疲勞,我一閉上眼睛意識就變得模糊。
在陷入夢鄉之前,為了不要因為忘記現在是何時、自己在何處而感到不安,我像是念咒語般說出口。
二〇〇一年六月一日。加德滿都。東京旅舍二〇二號房。
我的嘴唇和眼瞼同樣沉重。所以我的喃喃自語大概不成聲音。
第二章 東京旅舍二〇二號房
這片土地據說過去曾經是湖底。
根據神話,釋迦牟尼誕生之時,有一位神明為了祝賀而劈開了山。湖水流出之後,留下肥沃的土壤,於是便建立起加德滿都這座城市。加德滿都盆地過去是湖底的說法似乎是真的,聽說還有淡水魚的化石出土。
諷刺的是,當我投宿這家旅舍的時候,年輕的女主人卻叮嚀我:「請少用點水。」加德滿都此時正逢缺水。尼泊爾國營自來水不足以供應七十萬居民的生活。過去曾是水底的土地上居住的人民,竟然必須從供水車買水。
我用濕毛巾擦臉。四個角落泛黃的鏡子映照著我的身影。黑色的長髮或許因為這幾天舟車勞頓,變得很難整理。常被人說好像在瞪人的細眼睛下方浮現隱約的黑眼圈。薄薄的嘴唇因為乾燥而幾乎裂開。我塗了防曬乳和護唇膏,大致整理好儀容。
東京旅舍位於廉價旅館集中的喬珍區(注一)外圍,坐落在窄小的巷弄中,沒有任何指引招牌。這裡的地點很不方便,日照也不佳,房間狹小到讓人有些透不過氣。不過我在住宿一晚之後就喜歡上這間旅舍。
從天花板和牆壁上的裂痕也能看出,這棟建築顯然並不是很高級。不過彈簧床墊不會太硬也不會太軟,床單也洗得很乾淨。衛浴設施雖然無法掩藏長年使用的痕跡,不過並沒有累積厚厚一層水垢。室內也有電話機,只是不知道能否撥打外線。最棒的是窗框。窗戶是網目很密的斜格子木窗,每一格的交叉點都有植物或幾何圖案的纖細雕刻,替這間小房間增色不少。代表歲月痕跡的泛黑色調也反而予人好感。
我把敞開的窗戶關上。當我把縱紋的窗簾也拉上,房間就籠罩在靜謐的陰影中。我背起丟在桌上的單肩斜背包。我突然想要檢視護照,便打開背包內部口袋的拉鍊,取出紅色的護照。
¬──MACHITACHIARAI
太刀洗萬智。發行年份是二〇〇一年。因為之前護照過期了,我上個月才去重新申請。照片拍得並不怎麼好。望著鏡頭的眼神非常冷漠。
話說回來,即使不是面對鏡頭而是面對人,我也不只兩三次被說眼神很冷淡。
東京旅舍是四層樓的建築。
這座城市有許多高挑的樓房。即使是看似普通民宅的建築,從外觀來看也有三、四層樓。東京旅舍雖然是四層樓,不過和周圍比起來並不算太高,也不算太矮。
這裡的一樓是小小的大廳。從建築的深度來看,應該還有更多空間,所以或許也兼作經營者的住處。客房在二樓和三樓,餐廳則在四樓。階梯是木製的。
我邊轉動脖子邊走上發出嘎嘎聲的階梯。床雖然睡得舒服,但是枕頭似乎不太合適,害得我脖子有點痛。
光線映入我的眼睛。餐廳的窗戶是敞開的,讓陽光和乾燥的風透入室內。餐廳的牆壁是天空色,但處處都有掉漆,露出下方白色的壁面,不知是底漆還是灰泥,看上去很像一團團的雲。
在溫和的逆光中,有兩名先到之客。
一個是禿頭男子,身上纏著灰僕僕的黃布。他坐在折疊椅,左手放在圓形餐桌上,右手拿著馬克杯,緩緩將杯子端到嘴邊。黃色的布大概是袈裟,整個人看起來就是個佛僧。他的肌膚晒得有點黑,從寬鬆布料露出的手臂肌肉很結實。
這個人不知道幾歲。只要是落在三十五歲到五十五歲之間,不管說是幾歲似乎都不奇怪。他既然住在以外國旅客為經營對象的旅舍,應該不是尼泊爾人,但也不知道是哪裡人。我猜想他是泰國人,不過與其說是直覺,或許是從袈裟和禿頭的外型硬作連結吧。他瞥了我一眼,但彷彿沒有看到我,再度把馬克杯舉到嘴前。
另一個人則是明顯對比。他劈頭就對我打招呼:
「嗨。妳是昨天住進來的人吧?這間旅館很不錯。妳打算住幾天?」
他說的是英語。開朗的聲音有點做作。他是一名年輕男子,白色肌膚因紫外線而泛紅,臉上同樣帶著有些做作的笑容。髮色雖然是黑色,但仔細看有些偏褐色。他穿著深綠色素面T恤和牛仔褲,雖然不算瘦,可是第一印象不知為何給人纖細的感覺。他大概二十出頭,不過我幾乎沒有推測白人年齡的經驗,所以也不是很確定。他抬起嘴角,用開玩笑的口吻說:
「妳別這樣瞪我。還是說妳不懂英文?Namaste(尼泊爾語:你好)!」
「我聽得懂英文。」
雖然我知道說了也沒用,不過還是補充一句:
「而且我也沒有瞪你。」
「是嗎?」
他再度揚起嘴角。
「那就好──雖然看起來真的很像。對了,我大致上很喜歡這個國家,不過有幾個習慣不是很喜歡,譬如不吃早餐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妳不是為了喝奶茶、而是為了找尋食物而上來,那就得失望了。」
他還挺銳利的。我點點頭。我的確是因為想吃東西而上來的,但是我不知道旅舍沒有供應早餐。仔細想想,入住的時候好像也沒有聽到關於早餐的說明。
「話說回來,我從兩天前就到這座城市,找到幾家從早上就開始營業的食堂。我建議我們一起去吧?妳可以不費力氣找到用餐的地方,而我……會感到很快樂。」
他的話雖然輕佻,不過想到他是為了享受旅行,也不禁讓人莞爾。
「說得也是。拜託你了。」
他聽了之後,這回露出很自然的笑容。
「太好了!那麼我們立刻出發吧!」
我們走出餐廳時,另一個男人回頭。如果他顯露出感興趣的表情,我原本打算問他要不要一起來,但他依舊擺出不聞不問的樣子。雖然看起來也像是事不關己的態度,不過也可能是他真的聽不懂英文。
我們離開餐廳走下階梯。青年在昏暗的走廊自我介紹:
「我叫羅柏特.佛斯威爾。請多多指教。」
「我叫太刀洗萬智。請多多指教。」
青年搔搔頭問:
「太刀……什麼?」
「太刀洗(TACHIARAI),萬智(MACHI)。」
「我該怎麼稱呼妳?」
「萬智。」
雖然我覺得以發音來說,五個音節的姓氏不算長,但不知為何從來沒有人稱呼過我太刀洗。青年顯得格外開心,說:
「萬智!聽起來真特別,感覺很有東洋味。」
「是嗎?」
「妳可以稱呼我羅柏。」
我們從三樓走到二樓。我不經意地用眼角數了旅舍的客房數。三樓和二樓大概各有四間客房,合計八間。一樓和四樓或許也有客房。不過即便如此,這間旅舍的規模還是很小。我不認為住宿客人只有我、羅柏以及佛僧三人,不過我們走下階梯的途中,每一間房間都靜悄悄的。
我們來到樓下的大廳。從格子門透進來的斑駁光線落在花紋繁複的編織地毯。類似三夾板的板子圍起來的櫃檯也沒有人。玄關的門是鐵製雙門板的樣式,塗上帶點淺藍的綠色油漆。採光窗裝了鐵窗。羅柏伸手握住門把,突然高喊:
「糟糕,我忘了拿錢包了。」
我盯著他的臉。
「你都用這招維持旅行生活嗎?」
「怎麼可能!」
我只是想開個玩笑,但羅柏似乎不這麼想。他的臉變紅了。
「我馬上去拿。妳在外面等我一下下。」
他彷彿要挽回名譽般飛奔上樓。
我不小心嚴重取笑了搞不好比我小十歲左右的青年。為了彌補錯誤,最起碼也該照他說的在外面等。
陽光還沒有照射到狹小的巷子裡。不過抬起頭仍舊可以看到淺色的天空。加德滿都的海拔超過一千三百公尺,天空應當比較近才對,不過從天空的顏色並不能感受到這一點。這裡的天空和東京或名古屋沒有太大的差別。或者也可能只是因為我在東京很少仰望天空。
我感受著乾燥泥土的氣息關上門,靠在東京旅舍的磚牆。
我現在穿在身上的卡其褲只有一條可供換洗。雖然說真的需要也可以去隨便買條褲子,不過我還是不太想弄髒。我把手夾在接觸牆壁的部位。手掌感受到冰冷而堅硬的觸感,感覺很舒服。
「哈囉。」
這聲招呼從斜下方傳來。我把漫不經心朝著上方的視線垂下來。
站在我眼前的是褐色肌膚的小孩。自然捲的黑髮只有在右耳上方翹起來。他臉上堆著笑容,長相很端正,幾乎令人感到可愛,但他的眼神卻與表面上的稚氣不符,顯得有些陰沉而拚命。
他一隻手放在背後。我猜到其中的理由:這孩子是來向我兜售商品的。不過他在「哈囉」之後說的話卻讓我瞠目結舌。雖然不是很流轉,但他說出口的確實是日語。
「你好。妳是日本人吧?」
我沒有回答。他毫不在意,滔滔不絕地說下去:
「我喜歡日本人。我有好東西。妳看。」
他把右手伸到前方。就如我所料到的,他的手中握著東西,不過我沒有具體想像到會是什麼東西。男孩遞給我的是灰黑色的菊石化石。
「很稀奇。當做尼泊爾記念,很棒。日本人,大家都買這個。兩百盧比。很便宜。很稀奇。」
化石表面很平滑,大概是仔細擦掉了泥土。以菊石化石來說不算大,不過也沒有小到可以放入口袋裡。
「日本人,大家都喜歡。大家都買。」
他強調很多次同樣的話,或許是有人教他這是最有效的推銷方式。不過我不知道自己要在這裡待幾天。我不打算從實質上的旅途第一天就購買太笨重的紀念品。我用日語告訴他:
「我現在要去用餐。」
男孩沉默了瞬間,但立刻又向我推銷化石。
「一百八十盧比。很便宜。」
不管我說什麼,他大概都不想聽。我雖然這麼想,不過又重新想到,或許他除了背起來的幾句話之外不懂日語。為了保險起見,我又以英語同樣地說:
「我現在要去用餐。」
意外的是這句話很有效果。男孩聳了聳肩,說:
「OK。」
他小心翼翼地用雙手包覆化石,再度對我笑了笑,轉身跑走了。我原本以為他會再糾纏一陣子。我目送男孩的背影時,臉上大概帶著微笑。
大門往外推開,羅柏走了出來。他似乎想要對我表示他不是故意忘記帶錢,因此把薄薄的錢包舉到臉旁揮動。
「抱歉。我們走吧。」
他注意到我凝視著巷尾,似乎感到奇怪,望著同樣的方向問我:
「那裡有什麼?」
「沒有。沒什麼。我肚子餓了。」
「我也是。沒關係,不會很遠。」
我們並肩走在一起。他的步伐很快,並且很愉快地談起許多自己的事。
羅柏說自己是美國人,二十歲。他在加州上大學,不過他或許覺得即使說了我也不會知道,因此沒有提到大學名字。他自稱是優秀的學生,不過「就像我常做的,因為心血來潮」就休學,開始當背包客旅遊海外。首先到土耳其,接著到沙烏地阿拉伯、印度,然後來到尼泊爾。他以愉快的口吻說:「我心想,美國文化欠缺的關鍵要素或許就在東方。」雖然不知道他是否補足了母國文化欠缺的要素,不過他自己顯然非常滿足。
「我將來也想到日本。我聽說日本是很安全的國家。」
「嗯,歡迎。」
「如果日本有什麼一定要去的地方,請妳告訴我。我可以當做參考目標。」
「這個嘛,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過我第一個就想到京都塔。」
「我知道京都。原來那裡有座塔。」
「嗯。」
「真期待。」
我們邊走邊聊天,出了東京旅舍所在的後巷。走在稍微寬敞些的路上,不久就來到廣場。這座城市有幾處交叉口成為廣場,稱作「chok」或「chowk」。這裡似乎也是這樣的chok之一。
我看看手錶。我的手錶已經調整為尼泊爾時間,此刻顯示早上八點半。不過廣場中已經湧入人潮。角落高聳著一座大約七、八公尺高的三重塔,乍見之下很像奈良的三重塔。另一個角落則有一座很大的神祠,令人聯想到佛堂。賣布的商人隨處陳列商品,幾乎把這些建築完全覆蓋。另外也有賣壺、賣花的商人。另外也有在牆上掛著成串鍋子、平底鍋的店家。
商品堆積的方式和瀰漫的熱氣吞沒了我的氣勢。羅柏似乎發覺到了,露出得意的笑容說:
「很厲害吧?」
「嗯。」
「這才剛剛開始而已。不過要買東西待會再說。先依照約定吃早餐吧。」
我們穿過廣場,進入另一條巷子。巷子入口附近任意堆放著木箱,每一個木箱都裝滿了可樂瓶。
這裡就是羅柏要來的店。
店的屋簷下有個小小的攤子,上面擺了瓦斯爐和鍋子,有個年輕女人在炸甜甜圈。仔細看,這個甜甜圈比一般的稍細,而且沒有確實連成環狀,大概原本就是這樣的食物吧?羅柏注意到我的視線,告訴我:
「這個叫做selroti。」
高溫油炸的氣味混合著肉桂香氣飄來。
就在我觀望的同時,行人絡繹不絕地來買甜甜圈。店內似乎也提供食物,但看起來頗為陰暗,六張餐桌當中只有兩張有客人,和攤子的盛況比起來顯得很安靜。我以為要站在店門口吃,可是羅柏卻毫不猶豫地進入店內。他拉了中間餐桌的椅子,坐在椅子邊緣,把身體靠在椅背上翹起二郎腿。
他朝著留了大鬍子的男人舉手,用英語說:
「給我們和旁邊那桌一樣的料理。」
看似店員的男子立刻點頭。這個國家的英語通行率很高。
我窺探隔壁桌的人在吃什麼。沒有裝飾的金屬盤中盛著很像印度烤餅的扁平麵包。另一個小器皿中盛了幾乎滿出來的燉蔬菜。我看出其中有豆子,但隔著這段距離看不出另外還有什麼料。
男人把麵包撕成一口大小,浸在燉蔬菜中,然後放入嘴裡。我原本以為這是正確的吃法,但另一個男人卻把麵包和燉蔬菜分開來吃,所以看來怎麼吃都可以。兩人都以熟練的方式用手在吃。我雖然沒有看得入迷,但還是不經意地繼續窺視。這時羅柏問我:
「萬智,妳怎麼會來到這個國家?」
他快活地笑著。
「來觀光嗎?我來猜猜看:妳應該跟我一樣。妳是日本的大學生,想要追求不同的經驗,來到山間的這個國度。對不對?」
不知是否被他的笑臉和談話誘發,我也不禁露出微笑。這時羅柏突然湊向前說:
「喔,妳笑了。我正開始以為妳不會笑。」
「高興時我就會笑,而且為了慎重起見,我必須告訴你,我並不是老是在發脾氣。我只是表情比較僵硬,希望你不要因此感到不愉快。」
「我才不會感到不愉快。我覺得妳的表情很有東方味。話說回來,到底是什麼事情這麼好玩,連妳都笑出來了?」
看到他如此天真的樣子,我難得產生惡作劇的念頭,想要跟他說「沒什麼」;不過這大概仍舊屬於虛榮心吧?
「你說我是學生這回事。」
「妳不是學生?」
「我不是學生,也不是學生的年齡。關於年齡,你大概有很大的誤解。我已經二十八歲了。」
「二十八歲?」
「沒錯。」
羅柏毫不保留地盯著我。他似乎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吃驚。在他猶疑不定的表情傾向任何一方之前,店員端著兩人份的盤子過來了。他依照指定,端來和隔壁桌一樣的麵包與燉蔬菜組合。料理放在面前,香辛料的氣味便撲鼻而來。
羅柏垂下肩膀說:
「既然早餐端來了,關於妳是不是在開玩笑,我先保留結論吧。」
「請便。」
接著羅柏舉手向店員示意。
「我要湯匙。」
兩支湯匙立刻送來。當我面對食物,便重新想起自己肚子很餓。我合掌說「開動了」,羅柏便露出笑容。他大概覺得這是很有東方味的舉動吧?
燉蔬菜是暗沉混濁的綠色,看起來並不美觀。不過我舀了一湯匙放入嘴裡,不知為何就覺得這個味道很熟悉。豆子是小扁豆,另外也加入少許紅蘿蔔。最多的是一種白色蔬菜。我雖然覺得自己知道這種蔬菜,但卻想不起來。我在日本應該吃過這種蔬菜才對。
調味只有鹹味,而香辛料的風味則扮演湯頭的角色。味道雖然樸素,但卻令人喜愛,只不過有點太鹹,因此我忍不住用日語喃喃自語:
「應該很下飯。」
「嗯?」
羅柏抬起頭。
「萬智,妳剛剛說什麼?」
「我說的是日語,『很好吃』的意思。」
「哦。妳可以再說一次嗎?」
我依照他的要求,重覆了幾次。羅柏生硬地模仿這句話,最後終於勉強進步到聽得出是:
「應該很下飯。」
於是我稱讚他「就是這樣」,他便像小孩子一樣開心地笑了。
扁平的麵包表面雖然有奶油之類的光澤,但味道卻非常平淡,只能說是小麥的味道。雖然不覺得美味,但也因此不會吃膩,就算每天吃應該也沒問題。我將其中一半沒沾東西直接吃,另一半則和燉蔬菜一起吃。
羅柏停住正在舀燉蔬菜的湯匙,說:
「我雖然大致上滿喜歡這個國家,但是有幾點卻無法喜歡。」
我抬起視線,催促他繼續說下去。
「譬如說這道湯,還有麵包。」
「哪裡不討你喜歡?」
「味道不討厭,只是覺得有些不滿。我不知道為什麼都是這樣。萬智,妳沒注意到嗎?」
我沒有說話。羅柏似乎挺起了胸膛,把麵包舉到眼睛的高度。
「這兩者都涼掉了。既不冷,也不熱。麵包就算了,但是湯有什麼理由是溫的?」
「我還以為美國人對食物都不講究。」
「我很想說這是偏見,不過這種人的確很多。可是我不一樣。我喜歡熱的食物是熱的、冷的食物是冷的。萬智,我跟妳說,不只是這家店如此。我從兩天前就在這個國家,但好像都沒有吃到熱的食物或冷的食物。」
我邊聽邊用湯匙舀起燉蔬菜,把白色的蔬菜放入嘴裡。這時我終於想起來了。這個蔬菜是白蘿蔔,或者至少是口感和味道非常接近白蘿蔔的某種蔬菜。我壓根沒想到在尼泊爾會吃到白蘿蔔的燉煮料理。
「一般旅客大概不會注意到食物的溫度。可是我不論任何細節都不想要錯過。」
羅柏邊說邊露出得意的笑容。
我悄悄指著隔壁的餐桌。他們吃著跟我們同樣的早餐。羅柏望向我指的方向,但似乎沒有想到什麼,只顯得很詫異。
「我們雖然在用湯匙,可是他們卻用手在吃。在這個國家,應該是很正常的吃法吧?」
「嗯,我當然知道。總有一天我也想要嘗試看看,可是現在還辦不到。」
羅柏歪著頭,似乎想問我那又如何。
我躊躇了片刻,然後用手抓起只剩下一點的燉蔬菜咬下去。當我想到這蔬菜很像白蘿蔔,就覺得它一定是白蘿蔔。
「如果端出熱湯,顧客的手就會燙傷。你說你吃到任何食物都是溫的,大概就是因為這個理由吧?」
羅柏的表情變得僵硬。
在旅途淡薄的人際關係中,對於他小小的發現,或許我應該隨口敷衍一句「的確」就算了。不過他帶我來到這家店,我才能吃到早餐,因此我原本是為了要報答他,才對他的見解提出別的看法。
但是他或許不這麼想。
他笑了笑,露出口中小小的牙齒。讓我感到有些意外的是,他的牙齒潔白而整齊。
男孩從沒有塞入油炸麵包的另一個口袋再度掏出剛剛的菊石化石。
「我改變心意了。一百五十盧比。我沒有賺錢,可是妳會喜歡。日本人都喜歡。尼泊爾在山上,可是有貝殼化石,很不可思議。在日本很受歡迎。」
他的說服方式增加了變化,很難讓人硬下心腸。而且剛剛我說要去吃飯時他立刻停止推銷,這樣的爽快態度也讓我抱持好感。我向前彎腰,對他說:
「你剛剛也在這裡。這裡是你的地盤嗎?」
我用日語問他,但他卻歪著頭。我想用英語再問一次,但這回輪到我想不出相當於「地盤」這個詞的單字。最後只能用曖昧不明的方式問:
「這裡是你的地方嗎?」
男孩也切換為英文。不過就如我的疑問偏離了最初的意圖,他的回答也有些不對題:
「我?嗯,我是在加德滿都出生的。」
「是嗎?」
他說的「加德滿都」聽起來像「加德滿路」。
「菊石化石。一百五十盧比。」
我搖搖頭說:
「我不要菊石化石。」
「沒關係。日本人都很喜歡。很有名。」
不知道他是跟誰學的,一直重複著「日本人都喜歡」的說法。我感到有些火大,但更感到悲哀,不禁脫口而出:
「我不要那個化石。你沒有其他東西可以推薦給我嗎?」
「推薦……」
他似乎聽得懂我說的話,也不像是要當耳邊風的態度。他仍舊想要遞出菊石化石,但又突然縮回去。
「我不知道推薦什麼。我不認識妳。」
「哦,說得也是。」
這就像是對初次見面的酒保要求調一杯適合自己的酒,感覺太厚臉皮了。既然不打算買東西,繼續浪費他的時間對他也過意不去。我心裡這麼想,正打算轉身離開,男孩又說:
「妳叫什麼名字?」
「名字?」
「我去找推薦給妳的東西。」
這孩子大概是以這一帶為地盤,或者他家就住在附近,今後大概會常常見到面。如果他只是用固定宣傳詞來推銷化石,我並不打算買;不過如果他要替我找推薦商品,會讓我有些期待。
我把手放在自己胸前,說:
「太刀洗。」
他歪著頭說:
「太……?」
「太刀洗。」
「太刀洗。」
「沒錯。」
男孩又露出小小的牙齒笑了。
「太刀洗。我知道了。」
接著他也把手放在自己胸前說:
「撒卡爾。」
「這是你的名字?」
「對。撒卡爾,要去找推薦給太刀洗的東西。」
撒卡爾說完就飛奔出去。我目送他的背影,將因為落枕而仍舊酸痛的脖子轉了一圈,然後拉開東京旅舍的門。
這時我突然想到一件事。
撒卡爾怎麼會知道我是日本人?
我回到房間鎖上門,打開波士頓包。
我沒有特別做準備就匆匆來到這座城市,不過深褐色的包包裡仍舊有效率地塞了行李。這幾年來,我對於打包行李已經掌握不少訣竅。
換洗衣服並不多。除了現在身上穿的之外,我只帶了襯衫、褲子和針織開襟衫。必要的東西可以在街上購買。我多帶了幾件內衣,畢竟貼身衣物還是從日本帶來比較不用擔心過敏,更重要的是好穿。
我也帶了止痛藥、消毒藥等幾種慣用藥品。昨天在機場我也換了現金。至於這座城市的旅行書,我在日本大致翻過也記得,不過還是姑且帶來了。旅行書所附的市區地圖則剪下來,放在單肩背包裡。另外還有幾隻原子筆、一隻螢光筆,還有筆記本。這些東西就算沒有從日本帶來,在加德滿都應該也能買得到,不過工作用具最好還是使用習慣的東西。
我又檢查了數位相機、錄音機、雙筒望遠鏡、記事本、信紙、電池、指南針等工作用具。我從包包取出變壓器和轉接插頭,然後暫停整理的動作。我拿起數位相機撫摸它。我會在這座城市拍下什麼樣的照片?
我展開行李,放置在房間裡容易辨識的位置,把換洗衣物掛在衣櫃。我把現金移入單肩背包,將藥品分為隨身攜帶與放在房間裡的份量。當我再度整理儀容時,已經過了將近一小時。
其實我並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我抬起頭望著天花板,思索著要不要回到剛剛經過的市集。這時我聽到很大的聲音。是男人怒吼的聲音,而且是從旅館內傳來的。我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決定去看發生了什麼事。為了保險起見,我把放入貴重物品的單肩背包帶在身上。
我打開門張望左右。昏暗的走廊上沒有人。羅柏似乎還沒有從市集回來。原本在房間裡聽不清楚的怒罵語言也變得稍微清晰。我只知道不是日語或英語,也不是中文,想必是尼泊爾語吧?聲音雖然滔滔不絕地在斥責,不過卻是稍微偏高而平穩的聲音。
不久之後,我發現說話者只有一個人。看樣子不是在吵架。我伸出腳踏在階梯上,靜悄悄地移動重心。
當我走下三、四級階梯,看到大廳一角有個男人聳著肩膀,好像很無可奈何。果然只有一個人。我原本以為有可能是說話對象的聲音太小,無法傳到二樓,但並非如此。男人是朝著電話在怒吼。
我看到了他的臉。
晒成褐色的臉孔有著南亞人的特色,五官很深。雖然因為憤怒而嘴唇扭曲、皺著眉頭,但仍看得出他長得相當英俊。他穿著白襯衫和黑色長褲,卷髮修剪得短而整齊。瘦削的臉上沒有留鬍子。他給人很乾淨的印象,在東京旅舍這間僻巷裡的廉價旅館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電話似乎是旅舍的設備。我並沒有注意到有這支電話。我的房間裡應該也有電話,不過這個人既然需要使用大廳的電話,那麼房間裡的電話或許無法撥打外線吧?
當我思索著這些瑣事時,男人不知為何發覺到我,突然轉頭。我們的視線正面交接。褐色肌膚的男人想必也察覺到我在觀察他。
他朝著電話說了一句話,然後笑臉面對我。這個爽朗的笑容完全驅走了先前憤怒的表情,幾乎令人感到神奇。
「嗨,真抱歉。」
他以英語對我說。
「妳想要使用電話嗎?我正在談生意,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
「不用了。」
「如果我知道會講這麼久,即使電話費很高也應該用手機的。如果妳趕時間,在前往因陀羅廣場的路上有電話店,可以用那裡的電話。」
「謝謝你告訴我。請別在意。」
他有對我笑了一下,然後繼續在電話裡對談。他又開始以嚴厲的語氣朝著電話筒說話,但語氣比先前稍微和緩了一點。
電話的確很重要。住宿在陌生的旅館時,除了要確認逃生門所在,也要確保通信手段。旅舍的電話似乎也能撥打國際電話,不過為了慎重起見,也必須準備其他方法。
既然決定目標,就沒有必要再回房間。我從背對著我的男人後方溜出去。
因陀羅廣場是這座城市特別著名的地區。旅舍房間的簡略地圖和放在單肩背包裡的地圖上,都以特別醒目的粗體字標出這個地名。即使稍微迷路也不用擔心找不到那裡。
六月的加德滿都正逢雨季,不過今天卻是晴朗的好天氣。隨著太陽升高,空氣也變得乾燥,巷子裡也已經開始揚起塵土。看著近處還察覺不出來,但是望向巷口,就會看到淡黃色的煙霧。說好聽點是感受得到泥土的氣息,可是這種沙塵瀰漫的空氣很危險。如果每天持續這種狀態,任誰都會出現喉嚨問題。我感覺粗粒的沙子好像進入了口中,很想要漱口。
在地圖上,從東京旅舍所在的喬珍區到因陀羅廣場只有一公里不到的距離。話說加德滿都雖然有將近七十萬人口,但幾乎完全落在半徑五公里圈內,城市面積很小。我邊走邊尋找電話店,但事實上我並不知道電話店是什麼樣子。應該和公共電話不一樣吧?
巷弄兩旁的房子逐漸夾雜著商店。我還沒有注意到以何處為界線,周圍已經是市集了。建築一樓敞開,販售地毯、衣服、帽子、水桶、洗潔劑、盆子、茶、香料……等等,每一種商品都多到幾乎溢滿出來。路上的女人大多穿著民族服飾,男人則大多穿著Polo衫和牛仔褲。買賣雙方的喊聲不斷交錯,不知從何處還傳來敲鐘聲。
在喧囂當中,我看到路上放著寫了「STD」的招牌。其他家店的店面都堆滿了商品,只有這塊招牌周圍沒有任何商品。我從狹窄的門口窺探店內,看到一名晒得黝黑的年輕男子打了個大呵欠,旁邊則擺了兩台白色電話。這裡就是電話店嗎?
「你好。」
我用英語打招呼。男子繼續打完呵欠,然後擺出面對客人的笑臉。
「你好。要打電話嗎?」
「是的。這裡是電話店嗎?」
「沒錯。我們是這一帶最便宜的店。」
電話是按鍵式的,附有英文說明。電話上看不到投幣口。看起來就像一般民宅用的電話。
店員似乎察覺到我不知道該如何使用,笑容可掬地對我說明:
「請告訴我妳想要打的電話號碼。我來幫妳操作。」
「我知道電話的使用方式,只是不知道費用要如何支付。」
他聽了便把手放入口袋,然後得意地向我遞出碼錶。
「五分鐘五盧比。」
日幣對尼泊爾幣的匯率大約是一比一。五分鐘五日圓實在是太便宜了。
「這是打到尼泊爾國內的價錢吧?」
「沒錯。妳想要打到國外嗎?」
「是的。」
店員依舊維持笑容,繼續說:
「本店只有經營國內電話和網路。可以打國際電話的店在招牌上會寫ISTD。」
「網路?」
加德滿都有普及的網路也不稀奇,但我沒想到可以在街角借用網路。店員挺起胸膛說:
「沒錯。我們的網路很穩定,不會輸給新街的店。妳要使用嗎?」
「不……我只是有些驚訝。」
店員臉上仍舊堆滿笑容。
「那也難怪。旅客幾乎都這麼說。話說回來,妳要不要順便打一通電話呢?」
這大概是尼泊爾式的玩笑話吧?我笑著拒絕了。
我走出店,佇立在人群中。
不論如何,我已經來到了加德滿都。我一邊享受街上的風情,一邊緩緩回到東京旅舍。
撒卡爾靠在紅磚牆等著我。
當他看到我,便緩緩將背部抬離牆壁。
今天早上他來賣菊石化石的時候,看起來就像天真的小孩。第二次見面的時候,他則顯露出商人的表情。
第三次見面,撒卡爾端正的臉上則帶著類似從容的大膽無畏態度,眼神透露出明顯不同的光芒。我並不覺得他是變了一個人。今天早上的他大概只是為了討好旅客,扮演貧窮而天真無邪的當地孩子。現在他似乎不覺得有必要演戲。
我發現撒卡爾的右手藏在背後。他究竟幾歲呢?從身高來看,應該是十歲左右,可是也可能稍微年長一些。至少我並不覺得他現在的眼神是稚氣或無邪的。
「推薦給太刀洗的東西。」
他說完把右手伸向前方。
他拿的是插入刀鞘中的刀子。
這把刀的刀刃像軍刀般有些彎曲。刀刃長十二、三公分,包含刀柄的長度也不到三十公分。由於刀刃頗寬,看起來也有點像柴刀。
「這是庫克力彎刀吧?」
這是主要居住在尼泊爾境內的廓爾喀人使用的短刀。
「沒錯。」
撒卡爾改用左手拿庫克力彎刀,從刀鞘抽出刀子,展露出金屬光芒。刀子前端很尖銳,黑得發亮的刀柄和刀鞘上有金工鑲嵌般精緻的圖案,不過沒有實際摸到無從判斷材質。或許是塑膠玩具也不一定。
我伸出手,撒卡爾卻不客氣地把刀子收回刀鞘,不打算遞給我,並說:
「四百盧比。」
「你真有自信。」
「因為這是推薦商品。」
他不只是表情,連英文的發音都變了。他原本可以說得更流利,先前卻故意裝做不太會說的樣子。那大概也是他兜售特產的策略之一吧?
「你為什麼要推薦這個給我?」
撒卡爾抬起嘴角露出笑容,說:
「妳叫太刀洗。太刀在日本是指『刀子』吧?所以我推薦妳買刀。我有自信選到好貨。有些店的做工很差勁。」
撒卡爾明確地指出庫克力彎刀和我之間唯一的關連。我內心有一半感到驚訝,不過也有一半覺得果不其然。
「而且在這個國家,庫克力彎刀可以當護身符,驅走惡魔。」
「真的?」
「假的。別被騙了。不過做為旅途回憶還不錯吧?我是為了妳去找的。三百八十盧比。」
我嘆了一口氣。他說得的確有理。
「好吧,我輸了。」
我從單肩背包拿出錢包。
討價還價的遊戲對我不利。我已經打算要買這把庫克力彎刀,而撒卡爾也知道這一點。我猜庫克力彎刀的價格頂多只有兩百盧比左右,不過我最後還是以三百五十盧比報答撒卡爾的努力。
「多謝。」
撒卡爾說完這句話就走了。我目送他一陣子,然後回到旅舍。白色襯衫的男子似乎已經打完電話。大廳裡沒有人。我看看手中的庫克力彎刀。我原先懷疑刀鞘的材質是塑膠,不過卻是某種動物的角。金色的鑲嵌裝飾也不只是塗上顏色,而是確實雕刻了圖案。
我到了二〇二號房,把手放在門上,忽然想到一件事而停住了。我走上樓梯。旅舍悄然無聲。雖然應該有人會來清掃房間,但時間似乎還有些早。或者也可能是因為耳朵習慣了外面的喧鬧,因此無法聽見細微的聲音。
我沒有停留在三樓,繼續爬上四樓。漆成天空色的餐廳和今天早上呈現同樣的構圖。
穿著袈裟、僧侶打扮的男人拿著馬克杯。他瞥了站在餐廳入口的我一眼,又默默無言地把視線放回馬克杯。這點也和今天早上相同。
我用日語對他說:
「你好。」
男人緩緩地抬起頭。粗眉毛下方清澈的黑眼珠凝視著我。
他的表情轉眼間變得柔和。
「嗯,你好。」
他的語調帶著些許關西腔。
告訴撒卡爾「太刀」語意的,一定是他。
我在某人的祈禱聲中醒來。
我望著天花板,上面斜斜劃過令人擔心的裂痕。我在哪裡?房間仍舊昏暗,牆壁呈現深灰色。我聽到細微的音樂,是因為有人在遠處唱歌。我知道這個歌聲是祈禱。當我發覺到陌生的焚香氣味,總算才想起這裡是異鄉的旅館。
我掙脫糾纏著手腳的被單起身。縱紋窗簾在搖晃。昨晚我是不是沒有關窗?或者風是從窗縫中吹進來的?我並不感覺冷。這裡並非寒冷的土地。小椅子的椅背上掛著白色襯衫和窄管卡其褲。我緩緩穿上它們。我的身體動作沉重而遲鈍,腦袋的運作也一樣。我想要再持續一會兒這樣的朦朧狀態,直接穿上運動鞋就走出房間。
日晒土磚堆砌的走廊比房間裡還要暗。祈禱歌聲已經停止了,不過卻傳來其他聲音:水聲、腳步聲、陶器碰撞的聲音。我現在還不想要和人見面,因此便踮腳走路。我走下色調暗沉的木階梯,穿過空無一人的大廳,直到走出旅館之前都沒人看到我。
外面天空微亮,看不清往左右延伸的狹窄道路盡頭。路面是裸露的泥土,雖然很乾燥,鞋子踩上去卻是軟的。我聽到鳥叫聲。遠處也傳來類似人群喧嘩的聲音。不過不知是否偶然,放眼望去,此刻道路上只有我一個人。不知現在是幾點──我把手錶放在房間裡了。
旅館斜對面有座小小的神祠。塗泥的三角屋頂上放著素燒陶製寶珠,前方供奉著蠟燭與紅花。我不認識這種花。彷彿在證實我在房間聽到的歌聲不是幻覺,這束花還很新鮮。花的旁邊放置著鐵盤,還有焚香釋出細細的一縷煙。剛剛有人在這裡祈禱。
神祠沒有門,可以直接看到神像。象頭神葛內舍以躍動的姿態翹起腳,大大的腹部往外突出。神像塗著好幾層祝福的紅粉。我不知道這個國家的禮拜方式,因此便用自己唯一知道的方式,合掌閉上眼睛並低下頭。
我知道象頭神是保佑生意興隆的神。我現在對於自己的生意有什麼可以祈禱的嗎?我的工作該怎麼樣才算成功呢?
也就是說,我甚至不知道應該向象頭神祈禱什麼。現在求神也太早了。
霧霾般的睡意仍舊揮之不去。先前無人的街道上逐漸出現一個又一個人影。穿著紗麗服的年輕女性捧著紅色的花走近神祠。我在擦身而過時打了招呼。她顯得有些詫異,接著露出輕盈的微笑。
我和出門時同樣躡手躡腳地回到旅館。先前醒來時還很昏暗的房間已經透入朝陽,原本看起來是灰色的牆壁也變成白色。我脫下運動鞋,輕輕地躺在被單凌亂的床上。或許是因為旅途疲勞,我一閉上眼睛意識就變得模糊。
在陷入夢鄉之前,為了不要因為忘記現在是何時、自己在何處而感到不安,我像是念咒語般說出口。
二〇〇一年六月一日。加德滿都。東京旅舍二〇二號房。
我的嘴唇和眼瞼同樣沉重。所以我的喃喃自語大概不成聲音。
第二章 東京旅舍二〇二號房
這片土地據說過去曾經是湖底。
根據神話,釋迦牟尼誕生之時,有一位神明為了祝賀而劈開了山。湖水流出之後,留下肥沃的土壤,於是便建立起加德滿都這座城市。加德滿都盆地過去是湖底的說法似乎是真的,聽說還有淡水魚的化石出土。
諷刺的是,當我投宿這家旅舍的時候,年輕的女主人卻叮嚀我:「請少用點水。」加德滿都此時正逢缺水。尼泊爾國營自來水不足以供應七十萬居民的生活。過去曾是水底的土地上居住的人民,竟然必須從供水車買水。
我用濕毛巾擦臉。四個角落泛黃的鏡子映照著我的身影。黑色的長髮或許因為這幾天舟車勞頓,變得很難整理。常被人說好像在瞪人的細眼睛下方浮現隱約的黑眼圈。薄薄的嘴唇因為乾燥而幾乎裂開。我塗了防曬乳和護唇膏,大致整理好儀容。
東京旅舍位於廉價旅館集中的喬珍區(注一)外圍,坐落在窄小的巷弄中,沒有任何指引招牌。這裡的地點很不方便,日照也不佳,房間狹小到讓人有些透不過氣。不過我在住宿一晚之後就喜歡上這間旅舍。
從天花板和牆壁上的裂痕也能看出,這棟建築顯然並不是很高級。不過彈簧床墊不會太硬也不會太軟,床單也洗得很乾淨。衛浴設施雖然無法掩藏長年使用的痕跡,不過並沒有累積厚厚一層水垢。室內也有電話機,只是不知道能否撥打外線。最棒的是窗框。窗戶是網目很密的斜格子木窗,每一格的交叉點都有植物或幾何圖案的纖細雕刻,替這間小房間增色不少。代表歲月痕跡的泛黑色調也反而予人好感。
我把敞開的窗戶關上。當我把縱紋的窗簾也拉上,房間就籠罩在靜謐的陰影中。我背起丟在桌上的單肩斜背包。我突然想要檢視護照,便打開背包內部口袋的拉鍊,取出紅色的護照。
¬──MACHITACHIARAI
太刀洗萬智。發行年份是二〇〇一年。因為之前護照過期了,我上個月才去重新申請。照片拍得並不怎麼好。望著鏡頭的眼神非常冷漠。
話說回來,即使不是面對鏡頭而是面對人,我也不只兩三次被說眼神很冷淡。
東京旅舍是四層樓的建築。
這座城市有許多高挑的樓房。即使是看似普通民宅的建築,從外觀來看也有三、四層樓。東京旅舍雖然是四層樓,不過和周圍比起來並不算太高,也不算太矮。
這裡的一樓是小小的大廳。從建築的深度來看,應該還有更多空間,所以或許也兼作經營者的住處。客房在二樓和三樓,餐廳則在四樓。階梯是木製的。
我邊轉動脖子邊走上發出嘎嘎聲的階梯。床雖然睡得舒服,但是枕頭似乎不太合適,害得我脖子有點痛。
光線映入我的眼睛。餐廳的窗戶是敞開的,讓陽光和乾燥的風透入室內。餐廳的牆壁是天空色,但處處都有掉漆,露出下方白色的壁面,不知是底漆還是灰泥,看上去很像一團團的雲。
在溫和的逆光中,有兩名先到之客。
一個是禿頭男子,身上纏著灰僕僕的黃布。他坐在折疊椅,左手放在圓形餐桌上,右手拿著馬克杯,緩緩將杯子端到嘴邊。黃色的布大概是袈裟,整個人看起來就是個佛僧。他的肌膚晒得有點黑,從寬鬆布料露出的手臂肌肉很結實。
這個人不知道幾歲。只要是落在三十五歲到五十五歲之間,不管說是幾歲似乎都不奇怪。他既然住在以外國旅客為經營對象的旅舍,應該不是尼泊爾人,但也不知道是哪裡人。我猜想他是泰國人,不過與其說是直覺,或許是從袈裟和禿頭的外型硬作連結吧。他瞥了我一眼,但彷彿沒有看到我,再度把馬克杯舉到嘴前。
另一個人則是明顯對比。他劈頭就對我打招呼:
「嗨。妳是昨天住進來的人吧?這間旅館很不錯。妳打算住幾天?」
他說的是英語。開朗的聲音有點做作。他是一名年輕男子,白色肌膚因紫外線而泛紅,臉上同樣帶著有些做作的笑容。髮色雖然是黑色,但仔細看有些偏褐色。他穿著深綠色素面T恤和牛仔褲,雖然不算瘦,可是第一印象不知為何給人纖細的感覺。他大概二十出頭,不過我幾乎沒有推測白人年齡的經驗,所以也不是很確定。他抬起嘴角,用開玩笑的口吻說:
「妳別這樣瞪我。還是說妳不懂英文?Namaste(尼泊爾語:你好)!」
「我聽得懂英文。」
雖然我知道說了也沒用,不過還是補充一句:
「而且我也沒有瞪你。」
「是嗎?」
他再度揚起嘴角。
「那就好──雖然看起來真的很像。對了,我大致上很喜歡這個國家,不過有幾個習慣不是很喜歡,譬如不吃早餐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妳不是為了喝奶茶、而是為了找尋食物而上來,那就得失望了。」
他還挺銳利的。我點點頭。我的確是因為想吃東西而上來的,但是我不知道旅舍沒有供應早餐。仔細想想,入住的時候好像也沒有聽到關於早餐的說明。
「話說回來,我從兩天前就到這座城市,找到幾家從早上就開始營業的食堂。我建議我們一起去吧?妳可以不費力氣找到用餐的地方,而我……會感到很快樂。」
他的話雖然輕佻,不過想到他是為了享受旅行,也不禁讓人莞爾。
「說得也是。拜託你了。」
他聽了之後,這回露出很自然的笑容。
「太好了!那麼我們立刻出發吧!」
我們走出餐廳時,另一個男人回頭。如果他顯露出感興趣的表情,我原本打算問他要不要一起來,但他依舊擺出不聞不問的樣子。雖然看起來也像是事不關己的態度,不過也可能是他真的聽不懂英文。
我們離開餐廳走下階梯。青年在昏暗的走廊自我介紹:
「我叫羅柏特.佛斯威爾。請多多指教。」
「我叫太刀洗萬智。請多多指教。」
青年搔搔頭問:
「太刀……什麼?」
「太刀洗(TACHIARAI),萬智(MACHI)。」
「我該怎麼稱呼妳?」
「萬智。」
雖然我覺得以發音來說,五個音節的姓氏不算長,但不知為何從來沒有人稱呼過我太刀洗。青年顯得格外開心,說:
「萬智!聽起來真特別,感覺很有東洋味。」
「是嗎?」
「妳可以稱呼我羅柏。」
我們從三樓走到二樓。我不經意地用眼角數了旅舍的客房數。三樓和二樓大概各有四間客房,合計八間。一樓和四樓或許也有客房。不過即便如此,這間旅舍的規模還是很小。我不認為住宿客人只有我、羅柏以及佛僧三人,不過我們走下階梯的途中,每一間房間都靜悄悄的。
我們來到樓下的大廳。從格子門透進來的斑駁光線落在花紋繁複的編織地毯。類似三夾板的板子圍起來的櫃檯也沒有人。玄關的門是鐵製雙門板的樣式,塗上帶點淺藍的綠色油漆。採光窗裝了鐵窗。羅柏伸手握住門把,突然高喊:
「糟糕,我忘了拿錢包了。」
我盯著他的臉。
「你都用這招維持旅行生活嗎?」
「怎麼可能!」
我只是想開個玩笑,但羅柏似乎不這麼想。他的臉變紅了。
「我馬上去拿。妳在外面等我一下下。」
他彷彿要挽回名譽般飛奔上樓。
我不小心嚴重取笑了搞不好比我小十歲左右的青年。為了彌補錯誤,最起碼也該照他說的在外面等。
陽光還沒有照射到狹小的巷子裡。不過抬起頭仍舊可以看到淺色的天空。加德滿都的海拔超過一千三百公尺,天空應當比較近才對,不過從天空的顏色並不能感受到這一點。這裡的天空和東京或名古屋沒有太大的差別。或者也可能只是因為我在東京很少仰望天空。
我感受著乾燥泥土的氣息關上門,靠在東京旅舍的磚牆。
我現在穿在身上的卡其褲只有一條可供換洗。雖然說真的需要也可以去隨便買條褲子,不過我還是不太想弄髒。我把手夾在接觸牆壁的部位。手掌感受到冰冷而堅硬的觸感,感覺很舒服。
「哈囉。」
這聲招呼從斜下方傳來。我把漫不經心朝著上方的視線垂下來。
站在我眼前的是褐色肌膚的小孩。自然捲的黑髮只有在右耳上方翹起來。他臉上堆著笑容,長相很端正,幾乎令人感到可愛,但他的眼神卻與表面上的稚氣不符,顯得有些陰沉而拚命。
他一隻手放在背後。我猜到其中的理由:這孩子是來向我兜售商品的。不過他在「哈囉」之後說的話卻讓我瞠目結舌。雖然不是很流轉,但他說出口的確實是日語。
「你好。妳是日本人吧?」
我沒有回答。他毫不在意,滔滔不絕地說下去:
「我喜歡日本人。我有好東西。妳看。」
他把右手伸到前方。就如我所料到的,他的手中握著東西,不過我沒有具體想像到會是什麼東西。男孩遞給我的是灰黑色的菊石化石。
「很稀奇。當做尼泊爾記念,很棒。日本人,大家都買這個。兩百盧比。很便宜。很稀奇。」
化石表面很平滑,大概是仔細擦掉了泥土。以菊石化石來說不算大,不過也沒有小到可以放入口袋裡。
「日本人,大家都喜歡。大家都買。」
他強調很多次同樣的話,或許是有人教他這是最有效的推銷方式。不過我不知道自己要在這裡待幾天。我不打算從實質上的旅途第一天就購買太笨重的紀念品。我用日語告訴他:
「我現在要去用餐。」
男孩沉默了瞬間,但立刻又向我推銷化石。
「一百八十盧比。很便宜。」
不管我說什麼,他大概都不想聽。我雖然這麼想,不過又重新想到,或許他除了背起來的幾句話之外不懂日語。為了保險起見,我又以英語同樣地說:
「我現在要去用餐。」
意外的是這句話很有效果。男孩聳了聳肩,說:
「OK。」
他小心翼翼地用雙手包覆化石,再度對我笑了笑,轉身跑走了。我原本以為他會再糾纏一陣子。我目送男孩的背影時,臉上大概帶著微笑。
大門往外推開,羅柏走了出來。他似乎想要對我表示他不是故意忘記帶錢,因此把薄薄的錢包舉到臉旁揮動。
「抱歉。我們走吧。」
他注意到我凝視著巷尾,似乎感到奇怪,望著同樣的方向問我:
「那裡有什麼?」
「沒有。沒什麼。我肚子餓了。」
「我也是。沒關係,不會很遠。」
我們並肩走在一起。他的步伐很快,並且很愉快地談起許多自己的事。
羅柏說自己是美國人,二十歲。他在加州上大學,不過他或許覺得即使說了我也不會知道,因此沒有提到大學名字。他自稱是優秀的學生,不過「就像我常做的,因為心血來潮」就休學,開始當背包客旅遊海外。首先到土耳其,接著到沙烏地阿拉伯、印度,然後來到尼泊爾。他以愉快的口吻說:「我心想,美國文化欠缺的關鍵要素或許就在東方。」雖然不知道他是否補足了母國文化欠缺的要素,不過他自己顯然非常滿足。
「我將來也想到日本。我聽說日本是很安全的國家。」
「嗯,歡迎。」
「如果日本有什麼一定要去的地方,請妳告訴我。我可以當做參考目標。」
「這個嘛,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過我第一個就想到京都塔。」
「我知道京都。原來那裡有座塔。」
「嗯。」
「真期待。」
我們邊走邊聊天,出了東京旅舍所在的後巷。走在稍微寬敞些的路上,不久就來到廣場。這座城市有幾處交叉口成為廣場,稱作「chok」或「chowk」。這裡似乎也是這樣的chok之一。
我看看手錶。我的手錶已經調整為尼泊爾時間,此刻顯示早上八點半。不過廣場中已經湧入人潮。角落高聳著一座大約七、八公尺高的三重塔,乍見之下很像奈良的三重塔。另一個角落則有一座很大的神祠,令人聯想到佛堂。賣布的商人隨處陳列商品,幾乎把這些建築完全覆蓋。另外也有賣壺、賣花的商人。另外也有在牆上掛著成串鍋子、平底鍋的店家。
商品堆積的方式和瀰漫的熱氣吞沒了我的氣勢。羅柏似乎發覺到了,露出得意的笑容說:
「很厲害吧?」
「嗯。」
「這才剛剛開始而已。不過要買東西待會再說。先依照約定吃早餐吧。」
我們穿過廣場,進入另一條巷子。巷子入口附近任意堆放著木箱,每一個木箱都裝滿了可樂瓶。
這裡就是羅柏要來的店。
店的屋簷下有個小小的攤子,上面擺了瓦斯爐和鍋子,有個年輕女人在炸甜甜圈。仔細看,這個甜甜圈比一般的稍細,而且沒有確實連成環狀,大概原本就是這樣的食物吧?羅柏注意到我的視線,告訴我:
「這個叫做selroti。」
高溫油炸的氣味混合著肉桂香氣飄來。
就在我觀望的同時,行人絡繹不絕地來買甜甜圈。店內似乎也提供食物,但看起來頗為陰暗,六張餐桌當中只有兩張有客人,和攤子的盛況比起來顯得很安靜。我以為要站在店門口吃,可是羅柏卻毫不猶豫地進入店內。他拉了中間餐桌的椅子,坐在椅子邊緣,把身體靠在椅背上翹起二郎腿。
他朝著留了大鬍子的男人舉手,用英語說:
「給我們和旁邊那桌一樣的料理。」
看似店員的男子立刻點頭。這個國家的英語通行率很高。
我窺探隔壁桌的人在吃什麼。沒有裝飾的金屬盤中盛著很像印度烤餅的扁平麵包。另一個小器皿中盛了幾乎滿出來的燉蔬菜。我看出其中有豆子,但隔著這段距離看不出另外還有什麼料。
男人把麵包撕成一口大小,浸在燉蔬菜中,然後放入嘴裡。我原本以為這是正確的吃法,但另一個男人卻把麵包和燉蔬菜分開來吃,所以看來怎麼吃都可以。兩人都以熟練的方式用手在吃。我雖然沒有看得入迷,但還是不經意地繼續窺視。這時羅柏問我:
「萬智,妳怎麼會來到這個國家?」
他快活地笑著。
「來觀光嗎?我來猜猜看:妳應該跟我一樣。妳是日本的大學生,想要追求不同的經驗,來到山間的這個國度。對不對?」
不知是否被他的笑臉和談話誘發,我也不禁露出微笑。這時羅柏突然湊向前說:
「喔,妳笑了。我正開始以為妳不會笑。」
「高興時我就會笑,而且為了慎重起見,我必須告訴你,我並不是老是在發脾氣。我只是表情比較僵硬,希望你不要因此感到不愉快。」
「我才不會感到不愉快。我覺得妳的表情很有東方味。話說回來,到底是什麼事情這麼好玩,連妳都笑出來了?」
看到他如此天真的樣子,我難得產生惡作劇的念頭,想要跟他說「沒什麼」;不過這大概仍舊屬於虛榮心吧?
「你說我是學生這回事。」
「妳不是學生?」
「我不是學生,也不是學生的年齡。關於年齡,你大概有很大的誤解。我已經二十八歲了。」
「二十八歲?」
「沒錯。」
羅柏毫不保留地盯著我。他似乎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吃驚。在他猶疑不定的表情傾向任何一方之前,店員端著兩人份的盤子過來了。他依照指定,端來和隔壁桌一樣的麵包與燉蔬菜組合。料理放在面前,香辛料的氣味便撲鼻而來。
羅柏垂下肩膀說:
「既然早餐端來了,關於妳是不是在開玩笑,我先保留結論吧。」
「請便。」
接著羅柏舉手向店員示意。
「我要湯匙。」
兩支湯匙立刻送來。當我面對食物,便重新想起自己肚子很餓。我合掌說「開動了」,羅柏便露出笑容。他大概覺得這是很有東方味的舉動吧?
燉蔬菜是暗沉混濁的綠色,看起來並不美觀。不過我舀了一湯匙放入嘴裡,不知為何就覺得這個味道很熟悉。豆子是小扁豆,另外也加入少許紅蘿蔔。最多的是一種白色蔬菜。我雖然覺得自己知道這種蔬菜,但卻想不起來。我在日本應該吃過這種蔬菜才對。
調味只有鹹味,而香辛料的風味則扮演湯頭的角色。味道雖然樸素,但卻令人喜愛,只不過有點太鹹,因此我忍不住用日語喃喃自語:
「應該很下飯。」
「嗯?」
羅柏抬起頭。
「萬智,妳剛剛說什麼?」
「我說的是日語,『很好吃』的意思。」
「哦。妳可以再說一次嗎?」
我依照他的要求,重覆了幾次。羅柏生硬地模仿這句話,最後終於勉強進步到聽得出是:
「應該很下飯。」
於是我稱讚他「就是這樣」,他便像小孩子一樣開心地笑了。
扁平的麵包表面雖然有奶油之類的光澤,但味道卻非常平淡,只能說是小麥的味道。雖然不覺得美味,但也因此不會吃膩,就算每天吃應該也沒問題。我將其中一半沒沾東西直接吃,另一半則和燉蔬菜一起吃。
羅柏停住正在舀燉蔬菜的湯匙,說:
「我雖然大致上滿喜歡這個國家,但是有幾點卻無法喜歡。」
我抬起視線,催促他繼續說下去。
「譬如說這道湯,還有麵包。」
「哪裡不討你喜歡?」
「味道不討厭,只是覺得有些不滿。我不知道為什麼都是這樣。萬智,妳沒注意到嗎?」
我沒有說話。羅柏似乎挺起了胸膛,把麵包舉到眼睛的高度。
「這兩者都涼掉了。既不冷,也不熱。麵包就算了,但是湯有什麼理由是溫的?」
「我還以為美國人對食物都不講究。」
「我很想說這是偏見,不過這種人的確很多。可是我不一樣。我喜歡熱的食物是熱的、冷的食物是冷的。萬智,我跟妳說,不只是這家店如此。我從兩天前就在這個國家,但好像都沒有吃到熱的食物或冷的食物。」
我邊聽邊用湯匙舀起燉蔬菜,把白色的蔬菜放入嘴裡。這時我終於想起來了。這個蔬菜是白蘿蔔,或者至少是口感和味道非常接近白蘿蔔的某種蔬菜。我壓根沒想到在尼泊爾會吃到白蘿蔔的燉煮料理。
「一般旅客大概不會注意到食物的溫度。可是我不論任何細節都不想要錯過。」
羅柏邊說邊露出得意的笑容。
我悄悄指著隔壁的餐桌。他們吃著跟我們同樣的早餐。羅柏望向我指的方向,但似乎沒有想到什麼,只顯得很詫異。
「我們雖然在用湯匙,可是他們卻用手在吃。在這個國家,應該是很正常的吃法吧?」
「嗯,我當然知道。總有一天我也想要嘗試看看,可是現在還辦不到。」
羅柏歪著頭,似乎想問我那又如何。
我躊躇了片刻,然後用手抓起只剩下一點的燉蔬菜咬下去。當我想到這蔬菜很像白蘿蔔,就覺得它一定是白蘿蔔。
「如果端出熱湯,顧客的手就會燙傷。你說你吃到任何食物都是溫的,大概就是因為這個理由吧?」
羅柏的表情變得僵硬。
在旅途淡薄的人際關係中,對於他小小的發現,或許我應該隨口敷衍一句「的確」就算了。不過他帶我來到這家店,我才能吃到早餐,因此我原本是為了要報答他,才對他的見解提出別的看法。
但是他或許不這麼想。
他笑了笑,露出口中小小的牙齒。讓我感到有些意外的是,他的牙齒潔白而整齊。
男孩從沒有塞入油炸麵包的另一個口袋再度掏出剛剛的菊石化石。
「我改變心意了。一百五十盧比。我沒有賺錢,可是妳會喜歡。日本人都喜歡。尼泊爾在山上,可是有貝殼化石,很不可思議。在日本很受歡迎。」
他的說服方式增加了變化,很難讓人硬下心腸。而且剛剛我說要去吃飯時他立刻停止推銷,這樣的爽快態度也讓我抱持好感。我向前彎腰,對他說:
「你剛剛也在這裡。這裡是你的地盤嗎?」
我用日語問他,但他卻歪著頭。我想用英語再問一次,但這回輪到我想不出相當於「地盤」這個詞的單字。最後只能用曖昧不明的方式問:
「這裡是你的地方嗎?」
男孩也切換為英文。不過就如我的疑問偏離了最初的意圖,他的回答也有些不對題:
「我?嗯,我是在加德滿都出生的。」
「是嗎?」
他說的「加德滿都」聽起來像「加德滿路」。
「菊石化石。一百五十盧比。」
我搖搖頭說:
「我不要菊石化石。」
「沒關係。日本人都很喜歡。很有名。」
不知道他是跟誰學的,一直重複著「日本人都喜歡」的說法。我感到有些火大,但更感到悲哀,不禁脫口而出:
「我不要那個化石。你沒有其他東西可以推薦給我嗎?」
「推薦……」
他似乎聽得懂我說的話,也不像是要當耳邊風的態度。他仍舊想要遞出菊石化石,但又突然縮回去。
「我不知道推薦什麼。我不認識妳。」
「哦,說得也是。」
這就像是對初次見面的酒保要求調一杯適合自己的酒,感覺太厚臉皮了。既然不打算買東西,繼續浪費他的時間對他也過意不去。我心裡這麼想,正打算轉身離開,男孩又說:
「妳叫什麼名字?」
「名字?」
「我去找推薦給妳的東西。」
這孩子大概是以這一帶為地盤,或者他家就住在附近,今後大概會常常見到面。如果他只是用固定宣傳詞來推銷化石,我並不打算買;不過如果他要替我找推薦商品,會讓我有些期待。
我把手放在自己胸前,說:
「太刀洗。」
他歪著頭說:
「太……?」
「太刀洗。」
「太刀洗。」
「沒錯。」
男孩又露出小小的牙齒笑了。
「太刀洗。我知道了。」
接著他也把手放在自己胸前說:
「撒卡爾。」
「這是你的名字?」
「對。撒卡爾,要去找推薦給太刀洗的東西。」
撒卡爾說完就飛奔出去。我目送他的背影,將因為落枕而仍舊酸痛的脖子轉了一圈,然後拉開東京旅舍的門。
這時我突然想到一件事。
撒卡爾怎麼會知道我是日本人?
我回到房間鎖上門,打開波士頓包。
我沒有特別做準備就匆匆來到這座城市,不過深褐色的包包裡仍舊有效率地塞了行李。這幾年來,我對於打包行李已經掌握不少訣竅。
換洗衣服並不多。除了現在身上穿的之外,我只帶了襯衫、褲子和針織開襟衫。必要的東西可以在街上購買。我多帶了幾件內衣,畢竟貼身衣物還是從日本帶來比較不用擔心過敏,更重要的是好穿。
我也帶了止痛藥、消毒藥等幾種慣用藥品。昨天在機場我也換了現金。至於這座城市的旅行書,我在日本大致翻過也記得,不過還是姑且帶來了。旅行書所附的市區地圖則剪下來,放在單肩背包裡。另外還有幾隻原子筆、一隻螢光筆,還有筆記本。這些東西就算沒有從日本帶來,在加德滿都應該也能買得到,不過工作用具最好還是使用習慣的東西。
我又檢查了數位相機、錄音機、雙筒望遠鏡、記事本、信紙、電池、指南針等工作用具。我從包包取出變壓器和轉接插頭,然後暫停整理的動作。我拿起數位相機撫摸它。我會在這座城市拍下什麼樣的照片?
我展開行李,放置在房間裡容易辨識的位置,把換洗衣物掛在衣櫃。我把現金移入單肩背包,將藥品分為隨身攜帶與放在房間裡的份量。當我再度整理儀容時,已經過了將近一小時。
其實我並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我抬起頭望著天花板,思索著要不要回到剛剛經過的市集。這時我聽到很大的聲音。是男人怒吼的聲音,而且是從旅館內傳來的。我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決定去看發生了什麼事。為了保險起見,我把放入貴重物品的單肩背包帶在身上。
我打開門張望左右。昏暗的走廊上沒有人。羅柏似乎還沒有從市集回來。原本在房間裡聽不清楚的怒罵語言也變得稍微清晰。我只知道不是日語或英語,也不是中文,想必是尼泊爾語吧?聲音雖然滔滔不絕地在斥責,不過卻是稍微偏高而平穩的聲音。
不久之後,我發現說話者只有一個人。看樣子不是在吵架。我伸出腳踏在階梯上,靜悄悄地移動重心。
當我走下三、四級階梯,看到大廳一角有個男人聳著肩膀,好像很無可奈何。果然只有一個人。我原本以為有可能是說話對象的聲音太小,無法傳到二樓,但並非如此。男人是朝著電話在怒吼。
我看到了他的臉。
晒成褐色的臉孔有著南亞人的特色,五官很深。雖然因為憤怒而嘴唇扭曲、皺著眉頭,但仍看得出他長得相當英俊。他穿著白襯衫和黑色長褲,卷髮修剪得短而整齊。瘦削的臉上沒有留鬍子。他給人很乾淨的印象,在東京旅舍這間僻巷裡的廉價旅館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電話似乎是旅舍的設備。我並沒有注意到有這支電話。我的房間裡應該也有電話,不過這個人既然需要使用大廳的電話,那麼房間裡的電話或許無法撥打外線吧?
當我思索著這些瑣事時,男人不知為何發覺到我,突然轉頭。我們的視線正面交接。褐色肌膚的男人想必也察覺到我在觀察他。
他朝著電話說了一句話,然後笑臉面對我。這個爽朗的笑容完全驅走了先前憤怒的表情,幾乎令人感到神奇。
「嗨,真抱歉。」
他以英語對我說。
「妳想要使用電話嗎?我正在談生意,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
「不用了。」
「如果我知道會講這麼久,即使電話費很高也應該用手機的。如果妳趕時間,在前往因陀羅廣場的路上有電話店,可以用那裡的電話。」
「謝謝你告訴我。請別在意。」
他有對我笑了一下,然後繼續在電話裡對談。他又開始以嚴厲的語氣朝著電話筒說話,但語氣比先前稍微和緩了一點。
電話的確很重要。住宿在陌生的旅館時,除了要確認逃生門所在,也要確保通信手段。旅舍的電話似乎也能撥打國際電話,不過為了慎重起見,也必須準備其他方法。
既然決定目標,就沒有必要再回房間。我從背對著我的男人後方溜出去。
因陀羅廣場是這座城市特別著名的地區。旅舍房間的簡略地圖和放在單肩背包裡的地圖上,都以特別醒目的粗體字標出這個地名。即使稍微迷路也不用擔心找不到那裡。
六月的加德滿都正逢雨季,不過今天卻是晴朗的好天氣。隨著太陽升高,空氣也變得乾燥,巷子裡也已經開始揚起塵土。看著近處還察覺不出來,但是望向巷口,就會看到淡黃色的煙霧。說好聽點是感受得到泥土的氣息,可是這種沙塵瀰漫的空氣很危險。如果每天持續這種狀態,任誰都會出現喉嚨問題。我感覺粗粒的沙子好像進入了口中,很想要漱口。
在地圖上,從東京旅舍所在的喬珍區到因陀羅廣場只有一公里不到的距離。話說加德滿都雖然有將近七十萬人口,但幾乎完全落在半徑五公里圈內,城市面積很小。我邊走邊尋找電話店,但事實上我並不知道電話店是什麼樣子。應該和公共電話不一樣吧?
巷弄兩旁的房子逐漸夾雜著商店。我還沒有注意到以何處為界線,周圍已經是市集了。建築一樓敞開,販售地毯、衣服、帽子、水桶、洗潔劑、盆子、茶、香料……等等,每一種商品都多到幾乎溢滿出來。路上的女人大多穿著民族服飾,男人則大多穿著Polo衫和牛仔褲。買賣雙方的喊聲不斷交錯,不知從何處還傳來敲鐘聲。
在喧囂當中,我看到路上放著寫了「STD」的招牌。其他家店的店面都堆滿了商品,只有這塊招牌周圍沒有任何商品。我從狹窄的門口窺探店內,看到一名晒得黝黑的年輕男子打了個大呵欠,旁邊則擺了兩台白色電話。這裡就是電話店嗎?
「你好。」
我用英語打招呼。男子繼續打完呵欠,然後擺出面對客人的笑臉。
「你好。要打電話嗎?」
「是的。這裡是電話店嗎?」
「沒錯。我們是這一帶最便宜的店。」
電話是按鍵式的,附有英文說明。電話上看不到投幣口。看起來就像一般民宅用的電話。
店員似乎察覺到我不知道該如何使用,笑容可掬地對我說明:
「請告訴我妳想要打的電話號碼。我來幫妳操作。」
「我知道電話的使用方式,只是不知道費用要如何支付。」
他聽了便把手放入口袋,然後得意地向我遞出碼錶。
「五分鐘五盧比。」
日幣對尼泊爾幣的匯率大約是一比一。五分鐘五日圓實在是太便宜了。
「這是打到尼泊爾國內的價錢吧?」
「沒錯。妳想要打到國外嗎?」
「是的。」
店員依舊維持笑容,繼續說:
「本店只有經營國內電話和網路。可以打國際電話的店在招牌上會寫ISTD。」
「網路?」
加德滿都有普及的網路也不稀奇,但我沒想到可以在街角借用網路。店員挺起胸膛說:
「沒錯。我們的網路很穩定,不會輸給新街的店。妳要使用嗎?」
「不……我只是有些驚訝。」
店員臉上仍舊堆滿笑容。
「那也難怪。旅客幾乎都這麼說。話說回來,妳要不要順便打一通電話呢?」
這大概是尼泊爾式的玩笑話吧?我笑著拒絕了。
我走出店,佇立在人群中。
不論如何,我已經來到了加德滿都。我一邊享受街上的風情,一邊緩緩回到東京旅舍。
撒卡爾靠在紅磚牆等著我。
當他看到我,便緩緩將背部抬離牆壁。
今天早上他來賣菊石化石的時候,看起來就像天真的小孩。第二次見面的時候,他則顯露出商人的表情。
第三次見面,撒卡爾端正的臉上則帶著類似從容的大膽無畏態度,眼神透露出明顯不同的光芒。我並不覺得他是變了一個人。今天早上的他大概只是為了討好旅客,扮演貧窮而天真無邪的當地孩子。現在他似乎不覺得有必要演戲。
我發現撒卡爾的右手藏在背後。他究竟幾歲呢?從身高來看,應該是十歲左右,可是也可能稍微年長一些。至少我並不覺得他現在的眼神是稚氣或無邪的。
「推薦給太刀洗的東西。」
他說完把右手伸向前方。
他拿的是插入刀鞘中的刀子。
這把刀的刀刃像軍刀般有些彎曲。刀刃長十二、三公分,包含刀柄的長度也不到三十公分。由於刀刃頗寬,看起來也有點像柴刀。
「這是庫克力彎刀吧?」
這是主要居住在尼泊爾境內的廓爾喀人使用的短刀。
「沒錯。」
撒卡爾改用左手拿庫克力彎刀,從刀鞘抽出刀子,展露出金屬光芒。刀子前端很尖銳,黑得發亮的刀柄和刀鞘上有金工鑲嵌般精緻的圖案,不過沒有實際摸到無從判斷材質。或許是塑膠玩具也不一定。
我伸出手,撒卡爾卻不客氣地把刀子收回刀鞘,不打算遞給我,並說:
「四百盧比。」
「你真有自信。」
「因為這是推薦商品。」
他不只是表情,連英文的發音都變了。他原本可以說得更流利,先前卻故意裝做不太會說的樣子。那大概也是他兜售特產的策略之一吧?
「你為什麼要推薦這個給我?」
撒卡爾抬起嘴角露出笑容,說:
「妳叫太刀洗。太刀在日本是指『刀子』吧?所以我推薦妳買刀。我有自信選到好貨。有些店的做工很差勁。」
撒卡爾明確地指出庫克力彎刀和我之間唯一的關連。我內心有一半感到驚訝,不過也有一半覺得果不其然。
「而且在這個國家,庫克力彎刀可以當護身符,驅走惡魔。」
「真的?」
「假的。別被騙了。不過做為旅途回憶還不錯吧?我是為了妳去找的。三百八十盧比。」
我嘆了一口氣。他說得的確有理。
「好吧,我輸了。」
我從單肩背包拿出錢包。
討價還價的遊戲對我不利。我已經打算要買這把庫克力彎刀,而撒卡爾也知道這一點。我猜庫克力彎刀的價格頂多只有兩百盧比左右,不過我最後還是以三百五十盧比報答撒卡爾的努力。
「多謝。」
撒卡爾說完這句話就走了。我目送他一陣子,然後回到旅舍。白色襯衫的男子似乎已經打完電話。大廳裡沒有人。我看看手中的庫克力彎刀。我原先懷疑刀鞘的材質是塑膠,不過卻是某種動物的角。金色的鑲嵌裝飾也不只是塗上顏色,而是確實雕刻了圖案。
我到了二〇二號房,把手放在門上,忽然想到一件事而停住了。我走上樓梯。旅舍悄然無聲。雖然應該有人會來清掃房間,但時間似乎還有些早。或者也可能是因為耳朵習慣了外面的喧鬧,因此無法聽見細微的聲音。
我沒有停留在三樓,繼續爬上四樓。漆成天空色的餐廳和今天早上呈現同樣的構圖。
穿著袈裟、僧侶打扮的男人拿著馬克杯。他瞥了站在餐廳入口的我一眼,又默默無言地把視線放回馬克杯。這點也和今天早上相同。
我用日語對他說:
「你好。」
男人緩緩地抬起頭。粗眉毛下方清澈的黑眼珠凝視著我。
他的表情轉眼間變得柔和。
「嗯,你好。」
他的語調帶著些許關西腔。
告訴撒卡爾「太刀」語意的,一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