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之夜
往壁櫥裡一看,二手家具店的店員打包帶走的,只有一個座鐘。舊書店的青年收下了一箱舊書,但是一臉抱歉地說:「這些書都不值錢,無法收購。」留下一張書店傳單就走了。
這是母親過去獨居的公寓。良美雙手抱膝,坐在房間裡斷裂起毛的榻榻米上。
過了頭七之後,來祭弔的人一口氣少了許多。這間房間也得在月底前交還給房東。
屋內沒有任何稱得上貴重物品的東西。取而代之的是裝滿舊衣服的衣櫥和收有破損餐具的架子。看似購自百元商店的塑膠不求人與按摩用具散落在房間角落。
不帶感情地整理就行了,良美這麼告訴自己。問題是,到底該從哪裡著手才好呢?身體倦怠而沉重。
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一個多月前,良美才剛把開在出租大樓裡、費心經營許久的補習班收掉。因為一直賠錢,連撤離的費用都差點付不出來。現在,自家公寓的房間裡堆滿了那些來不及處理的教材和辦公用具,空間狹窄得連床都鋪不開,良美和丈夫只能弓著身體睡覺。丈夫用計較的眼神嚴厲叮嚀:「媽的東西拜託不要帶回來。」
雖說母親留下的都是些便宜貨,但這些遺物無論是請專門業者處理,或是申請區公所的回收服務,都得花上一筆不小的錢。給葬儀社的費用以分期的方式支付,勉強還付得出來,問題是在這之前,還有丈夫的債務和公寓貸款等著償還。丈夫現在的債務,比當初經營的印刷公司倒閉時多了更多。老實說,目前已經是火燒屁股的狀態了。
良美嘆了一口氣, 身體怎麼樣都動不起來。她橫躺著, 腰部以下完全使不上
力,滲出汙漬的天花板映入眼簾。
「正子,妳什麼都沒有耶。」
沒說出口的下一句是「沒有半點能換錢的東西」。良美再次出神地望向母親的遺照。那種為了逗笑別人,自己先抿嘴偷笑的獨特表情。
表情如此安詳。
可是……良美又想起了這個。辦完葬禮之後,每次看見遺照,腦中就會浮現的問題。
正子,妳曾經幸福過嗎?
放在遺照旁的, 是一個用來代替書櫃的三層櫃, 裡面的書和雜物已經處理掉了,只剩下幾卷錄音帶。每一卷錄音帶上都有母親的字跡,寫著「火焰太鼓」、「妖怪長屋」等名稱,大概是錄了廣播裡的相聲節目吧。
不知道能否稱得上興趣,總之母親很愛聽相聲。老人會舉辦活動時,也曾在母親的號召下,邀請相聲家到河川對岸那間飯館演出。
「正子很喜歡講玩笑話呢。」
那間飯館的老闆來為母親上香時,談起她開朗的一面。
「不管怎麼說, 她講的話都快比相聲家還多了呢。我曾想過, 上了年紀之後,真想變成像她那樣的老人。怎麼說,那或許是正子表達貼心的方式吧。」
「家母很喜歡在大幸運食堂喝的酒,她也經常說,那裡的飯菜很好吃。」
「感激不盡。她這人哪,也是幾杯黃湯下肚,話匣子就打開了呢。」
確實如此。母親是個多話的人。良美覺得,直到葬禮結束之後的現在,她才總算接觸到這房間裡原本的空氣。在那之前,母親叨叨絮絮說個沒完的話語塞滿了整個空間。
到了傍晚,來了一位弔唁的客人。
「這樣啊,沒想到正子會走得這麼倉促。」
那位名叫吉澤的先生,年紀與母親差不多。他說前幾天回老家新潟去了,一回東京才得知這個消息。
對著母親的遺照,吉澤先生雙手合十。良久,這才拿起手帕擦拭眼角和臉頰。
「實在是……太突然了。」
「家母打了電話給我, 說自己可能感冒了…… 結果那竟成了我和家母最後一次通話。接到里長的聯絡,已經是那三天後的事了。」
用手帕摀著嘴的吉澤先生聽良美這麼說了之後, 難以置信地低喃:「整整三天
都……」吉澤先生肯定還有話想說,良美從氣氛中察覺到這一點,反而不為自己疏於關心母親一事找藉口了。
最近,因為收掉補習班的關係,良美的日子過得兵荒馬亂,和老是用偏激眼光看社會的丈夫也多有爭執。在那之前,良美至少每週會和母親好好聯絡一次,前陣子卻連這最基本的事都做不到。
「不好意思,請問您和家母的關係是?」
「哎,就是一起喝茶聊天的朋友吧。」
「家母是從別的地方搬過來的外地人, 能有幾位像您這樣的朋友,真是太感恩了。」
良美端了杯茶給吉澤先生。吉澤先生低垂著頭,接過茶杯。
「我還不是從新潟搬來的, 也算是外地人啊。退休之後在片場的停車場做事。搬來這附近時,已經上了年紀了。」
「哇,在片場工作啊?」
「只是個管理員罷了。」
提到這個,良美才想起母親說過,認識了一個在片場工作的朋友,好像還和對方一起參加過當日來回的巴士旅行團。那個朋友,應該就是吉澤先生了吧。
「請問,您是不是跟家母一起參加過巴士旅行團?」
「是啊,是有這麼回事。」
「謝謝您。」
良美深深低下頭。
「那時是好幾個朋友一起出遊的……去了山梨喔。」
吉澤先生一臉懷念地看著遠方。
「然後…… 行程就是參觀位在甲府的葡萄酒窖, 在牧場用餐什麼的, 總之都是些稱不上觀光勝地的地方,很便宜的旅行團啦。一起出去玩的時候,正子總是負責搞笑,去程與回程的巴士上氣氛都很愉快,連司機先生都被她逗笑了。」
「讓大家見笑了。其實您是希望她安靜點吧?」
「不是這樣的。」
吉澤先生搖搖頭。
「以後聽不到她說的那些話,真教人寂寞啊。」
吉澤先生再次掏出手帕,仰了起頭
「《昂首向前走》是正子經常唱的歌。不行啊,就算昂首眼淚還是會掉下來。」
「家母真的很常唱這首歌呢。」
吉澤先生用手帕摀住整張臉,像是洗臉一樣擦拭滿溢的淚水。
「我說啊,小姑娘。」
「是。」
「我剛不是說, 去參加巴士旅行團的時候在牧場用了餐嗎? 那種地方可以看到很多親子同樂的畫面吧。看到年輕的父母開心地牽著小孩子走路的樣子,正子難得感傷地說了一些話。我剛才才想起來,正子她說……女兒還小的時候,一直很想像這樣帶她出來玩。」
「家母這麼說的嗎?」
「我到現在都記得正子說這話時的表情。」
「我家經濟一直不是很寬裕,很難有機會母女倆出門遊玩。不過,我自己也沒生小孩……沒能盡孝讓家母抱孫子。就這點來說,我才覺得對不起她。」
「沒這回事。正子經常提起妳啊,說妳從小就是個努力向上的孩子,是她自豪的女兒。」
「不,我才不像她說的那樣……」
良美搖頭否認,接著從三層櫃上取下幾卷錄音帶,裝進紙袋。
「那個…… 身為女兒的我很明白, 家母和吉澤先生在一起的時候是很開心
的。」「不不不, 我也死了老婆, 彼此都是孤家寡人, 多的是時間, 只是這樣而已啦。」
「我明白的,因為家母是個什麼都寫在臉上的人。話雖如此,實在沒有留下什麼能拿來紀念的遺物。這些, 我想應該是錄了相聲節目的錄音帶,好像是她的寶貝,請您代替她欣賞吧。我想這樣,家母一定也會感到欣慰。」
吉澤搖著手婉拒,在良美一再請求下,他才說:「那我就不客氣了。」將錄音帶收下。
「家母也真是的,似乎直到最後的最後還在聽這些相聲,枕頭邊的錄音機電源
都沒關呢。」
「這樣啊,真像正子會做的事呢。」
吉澤先生凝視著遺照, 喃喃說道:「妳一定是笑著離開的吧。」彷彿她本人就
在眼前。
天色暗下來後,良美打手機給丈夫,告知會晚點回家。因為隔天是大型垃圾的回收日,她想一口氣把能丟的東西都丟掉。留下幾件衣服作紀念就好,其他的全部處理掉。良美把餐具和烹飪用具等一一裝進紙箱裡,搬到多摩川河堤旁的垃圾場丟棄。
反覆丟了幾次後,屋子裡的東西總算減少了。這時,良美從壁櫥中清出了一張折疊式的小矮桌。她凝視著那張已有裂痕的矮桌,深深嘆了一口氣。
不知何時,滿月已掛在天空。多摩川水面有銀色的波光蕩漾,連堤防上的枯草堆也染上一層朦朧的月光。
良美抱著小矮桌, 站在堤防旁的道路上。月光照亮了前方丟置大型垃圾的垃圾場。衣服、餐具、電子鍋和柳編行李箱等,前幾趟運過來丟棄的東西沐浴在月光下,從周遭的黑暗中浮現。
「真沒辦法……」
忍不住脫口而出的這句話,是從身體深處發出的低喃。良美心想,要是現在身邊有個人,能聽見自己說這句話,心情不知道該有多麼輕鬆。不過,那個人絕對不會是丈夫。
良美重新抱穩小矮桌,一步步走向垃圾收集場。不知為何,她感覺喉頭一陣抽搐,腳也使不上力。即使如此,她仍懷著斬斷過去的心情,把小矮桌靠著垃圾堆放下。父親離家出走後,母女倆每天都倚著這張小矮桌吃晚飯。昭和時代的菜餚,母親做的每一道菜,一直都是放在這張桌上的。
良美先是逃離般地離開垃圾場,接著又回頭轉身。小矮桌全面承受著月光的照耀,閃爍著青白色的光芒。
她彷彿看見母親就坐在那透明的光芒之中,身邊還有一個連筷子都不太會拿的小學女生。
良美向前跑,口中喃喃說著「抱歉」,今天忍耐了一整天的情緒,再也壓抑不住。她衝回垃圾場,拿起小矮桌,緊緊抱在懷中。她的喉嚨顫抖著,就這麼蹲了下去。
良美用臉頰摩挲在河風吹拂下變得冰冷的小矮桌,當年的記憶紛紛湧上心頭。
(未完)
往壁櫥裡一看,二手家具店的店員打包帶走的,只有一個座鐘。舊書店的青年收下了一箱舊書,但是一臉抱歉地說:「這些書都不值錢,無法收購。」留下一張書店傳單就走了。
這是母親過去獨居的公寓。良美雙手抱膝,坐在房間裡斷裂起毛的榻榻米上。
過了頭七之後,來祭弔的人一口氣少了許多。這間房間也得在月底前交還給房東。
屋內沒有任何稱得上貴重物品的東西。取而代之的是裝滿舊衣服的衣櫥和收有破損餐具的架子。看似購自百元商店的塑膠不求人與按摩用具散落在房間角落。
不帶感情地整理就行了,良美這麼告訴自己。問題是,到底該從哪裡著手才好呢?身體倦怠而沉重。
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一個多月前,良美才剛把開在出租大樓裡、費心經營許久的補習班收掉。因為一直賠錢,連撤離的費用都差點付不出來。現在,自家公寓的房間裡堆滿了那些來不及處理的教材和辦公用具,空間狹窄得連床都鋪不開,良美和丈夫只能弓著身體睡覺。丈夫用計較的眼神嚴厲叮嚀:「媽的東西拜託不要帶回來。」
雖說母親留下的都是些便宜貨,但這些遺物無論是請專門業者處理,或是申請區公所的回收服務,都得花上一筆不小的錢。給葬儀社的費用以分期的方式支付,勉強還付得出來,問題是在這之前,還有丈夫的債務和公寓貸款等著償還。丈夫現在的債務,比當初經營的印刷公司倒閉時多了更多。老實說,目前已經是火燒屁股的狀態了。
良美嘆了一口氣, 身體怎麼樣都動不起來。她橫躺著, 腰部以下完全使不上
力,滲出汙漬的天花板映入眼簾。
「正子,妳什麼都沒有耶。」
沒說出口的下一句是「沒有半點能換錢的東西」。良美再次出神地望向母親的遺照。那種為了逗笑別人,自己先抿嘴偷笑的獨特表情。
表情如此安詳。
可是……良美又想起了這個。辦完葬禮之後,每次看見遺照,腦中就會浮現的問題。
正子,妳曾經幸福過嗎?
放在遺照旁的, 是一個用來代替書櫃的三層櫃, 裡面的書和雜物已經處理掉了,只剩下幾卷錄音帶。每一卷錄音帶上都有母親的字跡,寫著「火焰太鼓」、「妖怪長屋」等名稱,大概是錄了廣播裡的相聲節目吧。
不知道能否稱得上興趣,總之母親很愛聽相聲。老人會舉辦活動時,也曾在母親的號召下,邀請相聲家到河川對岸那間飯館演出。
「正子很喜歡講玩笑話呢。」
那間飯館的老闆來為母親上香時,談起她開朗的一面。
「不管怎麼說, 她講的話都快比相聲家還多了呢。我曾想過, 上了年紀之後,真想變成像她那樣的老人。怎麼說,那或許是正子表達貼心的方式吧。」
「家母很喜歡在大幸運食堂喝的酒,她也經常說,那裡的飯菜很好吃。」
「感激不盡。她這人哪,也是幾杯黃湯下肚,話匣子就打開了呢。」
確實如此。母親是個多話的人。良美覺得,直到葬禮結束之後的現在,她才總算接觸到這房間裡原本的空氣。在那之前,母親叨叨絮絮說個沒完的話語塞滿了整個空間。
到了傍晚,來了一位弔唁的客人。
「這樣啊,沒想到正子會走得這麼倉促。」
那位名叫吉澤的先生,年紀與母親差不多。他說前幾天回老家新潟去了,一回東京才得知這個消息。
對著母親的遺照,吉澤先生雙手合十。良久,這才拿起手帕擦拭眼角和臉頰。
「實在是……太突然了。」
「家母打了電話給我, 說自己可能感冒了…… 結果那竟成了我和家母最後一次通話。接到里長的聯絡,已經是那三天後的事了。」
用手帕摀著嘴的吉澤先生聽良美這麼說了之後, 難以置信地低喃:「整整三天
都……」吉澤先生肯定還有話想說,良美從氣氛中察覺到這一點,反而不為自己疏於關心母親一事找藉口了。
最近,因為收掉補習班的關係,良美的日子過得兵荒馬亂,和老是用偏激眼光看社會的丈夫也多有爭執。在那之前,良美至少每週會和母親好好聯絡一次,前陣子卻連這最基本的事都做不到。
「不好意思,請問您和家母的關係是?」
「哎,就是一起喝茶聊天的朋友吧。」
「家母是從別的地方搬過來的外地人, 能有幾位像您這樣的朋友,真是太感恩了。」
良美端了杯茶給吉澤先生。吉澤先生低垂著頭,接過茶杯。
「我還不是從新潟搬來的, 也算是外地人啊。退休之後在片場的停車場做事。搬來這附近時,已經上了年紀了。」
「哇,在片場工作啊?」
「只是個管理員罷了。」
提到這個,良美才想起母親說過,認識了一個在片場工作的朋友,好像還和對方一起參加過當日來回的巴士旅行團。那個朋友,應該就是吉澤先生了吧。
「請問,您是不是跟家母一起參加過巴士旅行團?」
「是啊,是有這麼回事。」
「謝謝您。」
良美深深低下頭。
「那時是好幾個朋友一起出遊的……去了山梨喔。」
吉澤先生一臉懷念地看著遠方。
「然後…… 行程就是參觀位在甲府的葡萄酒窖, 在牧場用餐什麼的, 總之都是些稱不上觀光勝地的地方,很便宜的旅行團啦。一起出去玩的時候,正子總是負責搞笑,去程與回程的巴士上氣氛都很愉快,連司機先生都被她逗笑了。」
「讓大家見笑了。其實您是希望她安靜點吧?」
「不是這樣的。」
吉澤先生搖搖頭。
「以後聽不到她說的那些話,真教人寂寞啊。」
吉澤先生再次掏出手帕,仰了起頭
「《昂首向前走》是正子經常唱的歌。不行啊,就算昂首眼淚還是會掉下來。」
「家母真的很常唱這首歌呢。」
吉澤先生用手帕摀住整張臉,像是洗臉一樣擦拭滿溢的淚水。
「我說啊,小姑娘。」
「是。」
「我剛不是說, 去參加巴士旅行團的時候在牧場用了餐嗎? 那種地方可以看到很多親子同樂的畫面吧。看到年輕的父母開心地牽著小孩子走路的樣子,正子難得感傷地說了一些話。我剛才才想起來,正子她說……女兒還小的時候,一直很想像這樣帶她出來玩。」
「家母這麼說的嗎?」
「我到現在都記得正子說這話時的表情。」
「我家經濟一直不是很寬裕,很難有機會母女倆出門遊玩。不過,我自己也沒生小孩……沒能盡孝讓家母抱孫子。就這點來說,我才覺得對不起她。」
「沒這回事。正子經常提起妳啊,說妳從小就是個努力向上的孩子,是她自豪的女兒。」
「不,我才不像她說的那樣……」
良美搖頭否認,接著從三層櫃上取下幾卷錄音帶,裝進紙袋。
「那個…… 身為女兒的我很明白, 家母和吉澤先生在一起的時候是很開心
的。」「不不不, 我也死了老婆, 彼此都是孤家寡人, 多的是時間, 只是這樣而已啦。」
「我明白的,因為家母是個什麼都寫在臉上的人。話雖如此,實在沒有留下什麼能拿來紀念的遺物。這些, 我想應該是錄了相聲節目的錄音帶,好像是她的寶貝,請您代替她欣賞吧。我想這樣,家母一定也會感到欣慰。」
吉澤搖著手婉拒,在良美一再請求下,他才說:「那我就不客氣了。」將錄音帶收下。
「家母也真是的,似乎直到最後的最後還在聽這些相聲,枕頭邊的錄音機電源
都沒關呢。」
「這樣啊,真像正子會做的事呢。」
吉澤先生凝視著遺照, 喃喃說道:「妳一定是笑著離開的吧。」彷彿她本人就
在眼前。
天色暗下來後,良美打手機給丈夫,告知會晚點回家。因為隔天是大型垃圾的回收日,她想一口氣把能丟的東西都丟掉。留下幾件衣服作紀念就好,其他的全部處理掉。良美把餐具和烹飪用具等一一裝進紙箱裡,搬到多摩川河堤旁的垃圾場丟棄。
反覆丟了幾次後,屋子裡的東西總算減少了。這時,良美從壁櫥中清出了一張折疊式的小矮桌。她凝視著那張已有裂痕的矮桌,深深嘆了一口氣。
不知何時,滿月已掛在天空。多摩川水面有銀色的波光蕩漾,連堤防上的枯草堆也染上一層朦朧的月光。
良美抱著小矮桌, 站在堤防旁的道路上。月光照亮了前方丟置大型垃圾的垃圾場。衣服、餐具、電子鍋和柳編行李箱等,前幾趟運過來丟棄的東西沐浴在月光下,從周遭的黑暗中浮現。
「真沒辦法……」
忍不住脫口而出的這句話,是從身體深處發出的低喃。良美心想,要是現在身邊有個人,能聽見自己說這句話,心情不知道該有多麼輕鬆。不過,那個人絕對不會是丈夫。
良美重新抱穩小矮桌,一步步走向垃圾收集場。不知為何,她感覺喉頭一陣抽搐,腳也使不上力。即使如此,她仍懷著斬斷過去的心情,把小矮桌靠著垃圾堆放下。父親離家出走後,母女倆每天都倚著這張小矮桌吃晚飯。昭和時代的菜餚,母親做的每一道菜,一直都是放在這張桌上的。
良美先是逃離般地離開垃圾場,接著又回頭轉身。小矮桌全面承受著月光的照耀,閃爍著青白色的光芒。
她彷彿看見母親就坐在那透明的光芒之中,身邊還有一個連筷子都不太會拿的小學女生。
良美向前跑,口中喃喃說著「抱歉」,今天忍耐了一整天的情緒,再也壓抑不住。她衝回垃圾場,拿起小矮桌,緊緊抱在懷中。她的喉嚨顫抖著,就這麼蹲了下去。
良美用臉頰摩挲在河風吹拂下變得冰冷的小矮桌,當年的記憶紛紛湧上心頭。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