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鞭
偶爾,歷史會造就英雄。
而不是經常。理由是一個穩定的社會根本不需要英雄豪傑這類的特殊人物。或者說,在穩定的社會秩序中,出現一個百年不遇的怪人反而會成為一劑毒藥。
只是,這些秩序總是會變得陳舊。
舊的秩序腐朽潰爛時,如果原有的統治階層喪失了統治能力,人們就會翹首盼望這劑毒藥能夠挽救他們。
在美濃十幾個郡中嶄露頭角的庄九郎就是這劑毒藥。美濃不時會遭遇長良川連年的氾濫、霜凍和蟲害,莊稼歉收,青黃不接的季節連地侍家庭都要挨餓。再加上鄰國的尾張、近江不斷騷擾國境,每逢豐收前夕便將這裡的農田洗劫一空。
「我要拯救美濃。」
庄九郎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漸漸地也滲透到農村。
農村,特別是庄九郎領地的人們都把他尊為神仙,大家都不叫他齋藤大人,而是喜歡他剃度出走時使用過的名字:
「道三大人。」
這個稱呼似乎聽起來更神秘,更接近救世主。
農民這麼愛戴庄九郎是有緣由的。在那場長良川大決堤時,庄九郎在自己的領地中免除了災區五座村莊的年貢。
百姓如獲新生,這個消息傳遍美濃的大小村莊,其他領地的百姓也紛紛表示:
「我們也想去道三大人那裡種地。」
長良川氾濫的第二年遭受霜凍,庄九郎又把當年百分之五十的年貢率降低到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說,庄九郎僅從農民的收成中提取二成。連軍隊都養不起,更別說築城了。既無法養活家丁,也無法採購武器,身居「公職」的庄九郎連維持生計都有困難。
「不過,」庄九郎也向農民開出條件:「你們的油一定要從京都的山崎屋買。」
他是絕不會吃虧的。
不僅如此。為了補充士兵人數的不足,他增加了「無足人」制度。所謂無足,就是沒有領地和俸祿,只要幹活就行。
這些人平時在農村種地,城裡響起號角聲時就扔下犁鍬集合,充做足輕。
「如果是為了道三的話。」
領地上大小村莊的年輕人都踴躍報名。
包圍揖斐五郎和鷲巢六郎等人的軍隊中,就有不少士兵是這種情況。
言歸正傳—─
庄九郎完成對五郎、六郎部隊的包圍工作時,已經是拂曉時分。
庄九郎驅馬前往各個陣營鼓勵士氣,又親自到前線偵察敵情,心裡卻在嘀咕:
(這次能不能一舉殲滅呢?)
這個時代,在戰場上將對方斬盡殺絕也是作戰的手段之一。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敵人是代表美濃舊統治階級的頑固傢伙,他們打著反對庄九郎的旗幟組成聯軍。如果乘機消滅他們就可以免除心腹之患。
反對庄九郎的人,並不是單單因為來自異國他鄉的庄九郎使用非常手段奪取功名而記恨在心。
而是因為他們無法忍受庄九郎打破美濃的舊秩序。
首先在錄用人才上,庄九郎根本不考慮門第,只要從百姓中發現才華出眾的人,立刻就封為武士。
對舊勢力而言,這些無疑是對舊秩序的破壞。美濃以及日本中世時期的社會都以血統為貴,統治者的後代仍舊是統治者,秩序由此得以維持。
而庄九郎在守護職土岐賴藝的管轄領地以及自己身為小守護的領地都廢除了這些制度,對美濃的其他領土造成很大的影響。
其他地方的百姓開始動搖。
─—道三大人的領地內只要有能力,農民也能當上官。
他們由此羡慕庄九郎的領民,而對自己的領主心生不滿。
不僅如此。
雖還未正式實施,庄九郎正打算在自己的領地內開設自由市場:
「樂市。」
「樂座。」
當時,縱觀天下,經商一律需要批准,可以說是一種專賣制度。
比如說庄九郎在京都的家業油鋪,就需要大山崎八幡宮的批准,漆和蠟則歸石清水八幡宮管。京都的三條、七條開設綿座的人擁有棉花的專賣權,和服腰帶有京都的帶問丸這一專賣協會,斗笠由攝津的四天王寺掌管。如果有人敢隨便賣,擁有許可權(專賣權)的神社寺院等就會派人前往打砸加以制裁,或是委託將軍或地方守護出兵搶奪,甚至殺人滅口。
(沒有比這個更霸道的了。)
庄九郎從賣油時就有著切身體會。不但要把銷售額的一部分無條件地上交給大山崎八幡宮,銷售區域也受到八幡宮的嚴格限制,決不能越界。
「最起碼要在我自己的領地開辦自由市場。」
庄九郎一直叨念著。
受到打擊的是擁有各種物品許可權的神社寺院。
這些舊秩序下的商業機構的統治者驚聞此事後,連忙託付美濃的舊勢力採取推翻庄九郎的軍事行動,於是造成這次的會戰。
商業統治者多數是京都、攝津和奈良的神社寺院,與各國的守護和豪族關係十分微妙。
這次揖斐五郎和鷲巢六郎能從越前、近江請來「外國勢力」,大概也離不開這些神社寺院的側面推動。
總之,庄九郎真正的敵人並不是美濃國內反對他的那些地侍,而是已經開始走向滅亡的中世紀的權威。晌午已過。
庄九郎讓人吹響號角發出信號,開始逐漸縮小包圍圈。
他的旗幟在猛烈的西風中飄舞。
旗上印著黑色的二頭波頭。
它象徵著庄九郎的戰術思想:進攻時如怒濤,撤退時如退潮般無聲無息。
要推翻庄九郎的聯軍大將揖斐五郎生得一對細眉。
只可惜長在男人臉上。眼睛上的彎彎蛾眉襯得額頭格外清秀。
「我想把眉毛剃了。」
他不小心說漏了嘴。
剃眉、用黑漿染齒、淡描唇、臉刷白粉,就能變成一張美濃守護職的臉。幾乎所有地方的守護職都模仿京都公卿使用胭脂。可見,「剃眉」這句話具有重大的意義。也就是表明要趕跑自己的親哥哥土岐賴藝,自己佔據守護職之位。
這次舉兵也有此意。先除掉庄九郎,再趕走賴藝。
弟弟鷲巢六郎前來相助。六郎貌似狡猾,經常耍一些小聰明。
─—六郎乃小智之人,適合當雜兵。
庄九郎這樣嘲笑過他。此人只有雜兵水準,卻由於出身名門而當上一軍之統帥,庄九郎實在不服氣。
「弟弟,」揖斐五郎慌了陣腳:「山上山下全是敵人,再打下去也不是辦法。撐到晚上就撤退吧。」
「說什麼傻話!」
弟弟向東遠眺著。油商的二頭波頭旗正迎風飄揚。
他慌忙轉移視線,望著眼前的城樓。
柵欄對面的溝勉強能稱得上護城河,泥土砌成的土壘上插著木楯,角樓是用廢舊木材建的,看上去不堪一擊。
「先攻下城抓住那人的老婆孩子當作人質,其他的再說吧。」
「曹司(譯注:官職名,指住在宮中的貴族子弟)大人。」
他們的同夥齋藤彥九郎宗雄開口道。此人年近四十,比五郎、六郎老謀深算得多。
「我們的目標不是這座小城,而是旗下的那個人。把越前、近江兵召集到此,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打贏。大敵當前,猶豫不決只會降低士氣。而且,」他接著說:「雖說敵人人多勢眾,卻大多是那個傢伙領地上的百姓扛槍上陣而已。我們這邊卻個個驍勇善戰,還有越前和近江的援軍。請您下令吧!」
五郎、六郎於是開始部署決戰的陣容,鳴笛擊鼓,傳令將校奔相走告。
且說庄九郎。
他正勒馬立於大軍陣前。
(敵人開始有動靜了。)
他看出敵人想把兵馬集中到一處的打算,也下達了軍令。
既然已經看出敵人的陣法,他下令每隊的物頭(隊長)都記住進退的信號。隨後,他下令點起烽火。一股黑煙立刻升上天空。
瞬間,原先的包圍圈立即分散,遠近的部隊都集合到一處。
整個過程無聲無息。打仗時必用的號角、戰鼓、銅鑼都避之不用。
庄九郎知道,無聲的進退更有利於造成敵人的恐怖心理。
按照事先的安排,他的人馬靈活敏捷地各就各位。
陣已布好。採用的是鶴翼之陣,就像鶴張開翅膀一樣。
他手下的部隊最大的特點是足輕人數多。從中世紀騎兵為主的戰術中解脫出來,以步兵(足輕)為中心,為了避免步兵遭到騎兵踩踏,把他們所持的槍加長到三間長。
另外,他還成立「斬馬」的特殊部隊。敵人的騎兵入侵時,每組二十五人就像螞蚱一樣跳上去,手持六尺棍,棍尖上綁著三尺長的刀,專削敵人的馬腿。
「齊吼!」
庄九郎一聲令下。
號角一吹響,美濃平原上響起震耳欲聾的吼叫聲,庄九郎又下令道:
「擊鼓!」
一瞬間鼓聲大作,繼而變得有節奏,各隊人馬施展著鶴翼陣形開始如潮水般湧出。
庄九郎坐鎮中軍。
很快的,大軍就越過田野,穿過松林,來到一望無垠的平原上。
和敵軍相隔不到百米。
庄九郎揮了揮手中的金色采配(武將指揮作戰的道具,編按),戰鼓聲頓時變得又快又急。
將士們加快腳步。鼓聲時徐時疾,他們開始奔跑起來。
先頭的五支弓箭隊同時單膝跪地,張弓瞄射。
這是為了攻擊敵軍的前列部隊。敵方的箭也密密麻麻地射了過來。
戰鼓聲更急促了。
與此同時,庄九郎的陣營中衝出數十名騎兵,後面緊跟著扛著長槍的足輕部隊進行突擊。
敵方也衝出數百騎人馬。
短兵相接。
一時陷入混戰。
庄九郎又指揮騎兵隊上前,長槍隊突擊,並命令弓箭隊從側面放箭,採取了靈活的戰術。
然而,敵人是名震天下的美濃騎兵,自己這邊雖也是美濃將士,卻以經驗不足的百姓居多。
敵人的大軍將庄九郎的十三段防守圈衝破了七段。
「斬馬—─」
庄九郎下令。
斬馬隊紛紛縱身向前,瞄準敵人戰馬的馬腳橫掃過去。
落馬的武士無不喪命在其他士兵手中。
這時,庄九郎掏出號角,仰天吹了三聲。
號角聲傳到敵人身後的別府城,赤兵衛指揮著城兵打開柵欄,蜂擁而出。
敵人腹背受敵。
「敵軍必敗,衝啊!」庄九郎親自拎著槍,策馬衝到前鋒。
一直衝到敵軍陣中。
敵軍轟然潰退。
正因為隊伍裡有「外國兵」,才潰退得更為慘烈。越前、近江來的援兵都不想把命丟在異國的戰場,紛紛朝著北國街道逃命。
「不用追,由他們去。」
庄九郎喊道,眾人如同火焰般攻向戰場上躊躇不前的美濃敵軍。
(要讓整個美濃知道我的厲害。)
就這一點而言,這次的戰場可說是宣傳自己的絕好機會。
敵軍的美濃將士頑強抵抗。
然而,他們畢竟也是地侍聯軍,不分勝負時還尚可堅持,一旦敗局已定,他們也就忙不迭地逃回自己的領地去了。
敵軍逃了一批又一批,戰場上剩下的人馬已寥寥無幾。
庄九郎就像突然想起了什麼,兩腿一蹬馬腹,單槍匹馬就朝敵軍的大本營衝去。
有武士中途攔截,庄九郎卻視若無睹。
馬奔跑著。
穿過沼澤,掠過草地,他拚全力衝進戰旗林立的敵軍帳營中,對著扶著案几正要站起來的揖斐五郎揚手揮了一鞭:
「小子,我不請自來了!」
啪的一聲,五郎塗脂抹粉的臉部結結實實地挨了一鞭。
一看五郎倒地,庄九郎勒住馬韁退後,一回頭看到鷲巢六郎,揮手啪的又是一鞭。頓時鼻血直流,六郎當即捂臉倒下。
旗本眾慌忙揮槍要上來抵擋,庄九郎卻已經縱馬躍過柵欄,朗聲道:
「且饒汝等性命。裡通敵國越前、近江,引狼入室本罪大惡極,但念在你們是主公弟弟的情分上饒你們不死。還不快滾!」
他勒馬在柵欄外原地打轉,又道:
「如果還想當武士的話,那就好好練武吧!」
說完,他伏在馬背上,一陣風似的飛馳而去。
庄九郎考慮到,如果殺了美濃守護職的兩個弟弟,國內的輿論一定會對自己不利。
正因如此,他才冒死衝進敵人陣營裡,肆意羞辱。
後來,美濃人提到揖斐五郎和鷲巢六郎時,都說:
──受到如此羞辱尚能苟且偷生,實在有違武士之風。
兩人在美濃的名聲自此一落千丈。
偶爾,歷史會造就英雄。
而不是經常。理由是一個穩定的社會根本不需要英雄豪傑這類的特殊人物。或者說,在穩定的社會秩序中,出現一個百年不遇的怪人反而會成為一劑毒藥。
只是,這些秩序總是會變得陳舊。
舊的秩序腐朽潰爛時,如果原有的統治階層喪失了統治能力,人們就會翹首盼望這劑毒藥能夠挽救他們。
在美濃十幾個郡中嶄露頭角的庄九郎就是這劑毒藥。美濃不時會遭遇長良川連年的氾濫、霜凍和蟲害,莊稼歉收,青黃不接的季節連地侍家庭都要挨餓。再加上鄰國的尾張、近江不斷騷擾國境,每逢豐收前夕便將這裡的農田洗劫一空。
「我要拯救美濃。」
庄九郎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漸漸地也滲透到農村。
農村,特別是庄九郎領地的人們都把他尊為神仙,大家都不叫他齋藤大人,而是喜歡他剃度出走時使用過的名字:
「道三大人。」
這個稱呼似乎聽起來更神秘,更接近救世主。
農民這麼愛戴庄九郎是有緣由的。在那場長良川大決堤時,庄九郎在自己的領地中免除了災區五座村莊的年貢。
百姓如獲新生,這個消息傳遍美濃的大小村莊,其他領地的百姓也紛紛表示:
「我們也想去道三大人那裡種地。」
長良川氾濫的第二年遭受霜凍,庄九郎又把當年百分之五十的年貢率降低到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說,庄九郎僅從農民的收成中提取二成。連軍隊都養不起,更別說築城了。既無法養活家丁,也無法採購武器,身居「公職」的庄九郎連維持生計都有困難。
「不過,」庄九郎也向農民開出條件:「你們的油一定要從京都的山崎屋買。」
他是絕不會吃虧的。
不僅如此。為了補充士兵人數的不足,他增加了「無足人」制度。所謂無足,就是沒有領地和俸祿,只要幹活就行。
這些人平時在農村種地,城裡響起號角聲時就扔下犁鍬集合,充做足輕。
「如果是為了道三的話。」
領地上大小村莊的年輕人都踴躍報名。
包圍揖斐五郎和鷲巢六郎等人的軍隊中,就有不少士兵是這種情況。
言歸正傳—─
庄九郎完成對五郎、六郎部隊的包圍工作時,已經是拂曉時分。
庄九郎驅馬前往各個陣營鼓勵士氣,又親自到前線偵察敵情,心裡卻在嘀咕:
(這次能不能一舉殲滅呢?)
這個時代,在戰場上將對方斬盡殺絕也是作戰的手段之一。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敵人是代表美濃舊統治階級的頑固傢伙,他們打著反對庄九郎的旗幟組成聯軍。如果乘機消滅他們就可以免除心腹之患。
反對庄九郎的人,並不是單單因為來自異國他鄉的庄九郎使用非常手段奪取功名而記恨在心。
而是因為他們無法忍受庄九郎打破美濃的舊秩序。
首先在錄用人才上,庄九郎根本不考慮門第,只要從百姓中發現才華出眾的人,立刻就封為武士。
對舊勢力而言,這些無疑是對舊秩序的破壞。美濃以及日本中世時期的社會都以血統為貴,統治者的後代仍舊是統治者,秩序由此得以維持。
而庄九郎在守護職土岐賴藝的管轄領地以及自己身為小守護的領地都廢除了這些制度,對美濃的其他領土造成很大的影響。
其他地方的百姓開始動搖。
─—道三大人的領地內只要有能力,農民也能當上官。
他們由此羡慕庄九郎的領民,而對自己的領主心生不滿。
不僅如此。
雖還未正式實施,庄九郎正打算在自己的領地內開設自由市場:
「樂市。」
「樂座。」
當時,縱觀天下,經商一律需要批准,可以說是一種專賣制度。
比如說庄九郎在京都的家業油鋪,就需要大山崎八幡宮的批准,漆和蠟則歸石清水八幡宮管。京都的三條、七條開設綿座的人擁有棉花的專賣權,和服腰帶有京都的帶問丸這一專賣協會,斗笠由攝津的四天王寺掌管。如果有人敢隨便賣,擁有許可權(專賣權)的神社寺院等就會派人前往打砸加以制裁,或是委託將軍或地方守護出兵搶奪,甚至殺人滅口。
(沒有比這個更霸道的了。)
庄九郎從賣油時就有著切身體會。不但要把銷售額的一部分無條件地上交給大山崎八幡宮,銷售區域也受到八幡宮的嚴格限制,決不能越界。
「最起碼要在我自己的領地開辦自由市場。」
庄九郎一直叨念著。
受到打擊的是擁有各種物品許可權的神社寺院。
這些舊秩序下的商業機構的統治者驚聞此事後,連忙託付美濃的舊勢力採取推翻庄九郎的軍事行動,於是造成這次的會戰。
商業統治者多數是京都、攝津和奈良的神社寺院,與各國的守護和豪族關係十分微妙。
這次揖斐五郎和鷲巢六郎能從越前、近江請來「外國勢力」,大概也離不開這些神社寺院的側面推動。
總之,庄九郎真正的敵人並不是美濃國內反對他的那些地侍,而是已經開始走向滅亡的中世紀的權威。晌午已過。
庄九郎讓人吹響號角發出信號,開始逐漸縮小包圍圈。
他的旗幟在猛烈的西風中飄舞。
旗上印著黑色的二頭波頭。
它象徵著庄九郎的戰術思想:進攻時如怒濤,撤退時如退潮般無聲無息。
要推翻庄九郎的聯軍大將揖斐五郎生得一對細眉。
只可惜長在男人臉上。眼睛上的彎彎蛾眉襯得額頭格外清秀。
「我想把眉毛剃了。」
他不小心說漏了嘴。
剃眉、用黑漿染齒、淡描唇、臉刷白粉,就能變成一張美濃守護職的臉。幾乎所有地方的守護職都模仿京都公卿使用胭脂。可見,「剃眉」這句話具有重大的意義。也就是表明要趕跑自己的親哥哥土岐賴藝,自己佔據守護職之位。
這次舉兵也有此意。先除掉庄九郎,再趕走賴藝。
弟弟鷲巢六郎前來相助。六郎貌似狡猾,經常耍一些小聰明。
─—六郎乃小智之人,適合當雜兵。
庄九郎這樣嘲笑過他。此人只有雜兵水準,卻由於出身名門而當上一軍之統帥,庄九郎實在不服氣。
「弟弟,」揖斐五郎慌了陣腳:「山上山下全是敵人,再打下去也不是辦法。撐到晚上就撤退吧。」
「說什麼傻話!」
弟弟向東遠眺著。油商的二頭波頭旗正迎風飄揚。
他慌忙轉移視線,望著眼前的城樓。
柵欄對面的溝勉強能稱得上護城河,泥土砌成的土壘上插著木楯,角樓是用廢舊木材建的,看上去不堪一擊。
「先攻下城抓住那人的老婆孩子當作人質,其他的再說吧。」
「曹司(譯注:官職名,指住在宮中的貴族子弟)大人。」
他們的同夥齋藤彥九郎宗雄開口道。此人年近四十,比五郎、六郎老謀深算得多。
「我們的目標不是這座小城,而是旗下的那個人。把越前、近江兵召集到此,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打贏。大敵當前,猶豫不決只會降低士氣。而且,」他接著說:「雖說敵人人多勢眾,卻大多是那個傢伙領地上的百姓扛槍上陣而已。我們這邊卻個個驍勇善戰,還有越前和近江的援軍。請您下令吧!」
五郎、六郎於是開始部署決戰的陣容,鳴笛擊鼓,傳令將校奔相走告。
且說庄九郎。
他正勒馬立於大軍陣前。
(敵人開始有動靜了。)
他看出敵人想把兵馬集中到一處的打算,也下達了軍令。
既然已經看出敵人的陣法,他下令每隊的物頭(隊長)都記住進退的信號。隨後,他下令點起烽火。一股黑煙立刻升上天空。
瞬間,原先的包圍圈立即分散,遠近的部隊都集合到一處。
整個過程無聲無息。打仗時必用的號角、戰鼓、銅鑼都避之不用。
庄九郎知道,無聲的進退更有利於造成敵人的恐怖心理。
按照事先的安排,他的人馬靈活敏捷地各就各位。
陣已布好。採用的是鶴翼之陣,就像鶴張開翅膀一樣。
他手下的部隊最大的特點是足輕人數多。從中世紀騎兵為主的戰術中解脫出來,以步兵(足輕)為中心,為了避免步兵遭到騎兵踩踏,把他們所持的槍加長到三間長。
另外,他還成立「斬馬」的特殊部隊。敵人的騎兵入侵時,每組二十五人就像螞蚱一樣跳上去,手持六尺棍,棍尖上綁著三尺長的刀,專削敵人的馬腿。
「齊吼!」
庄九郎一聲令下。
號角一吹響,美濃平原上響起震耳欲聾的吼叫聲,庄九郎又下令道:
「擊鼓!」
一瞬間鼓聲大作,繼而變得有節奏,各隊人馬施展著鶴翼陣形開始如潮水般湧出。
庄九郎坐鎮中軍。
很快的,大軍就越過田野,穿過松林,來到一望無垠的平原上。
和敵軍相隔不到百米。
庄九郎揮了揮手中的金色采配(武將指揮作戰的道具,編按),戰鼓聲頓時變得又快又急。
將士們加快腳步。鼓聲時徐時疾,他們開始奔跑起來。
先頭的五支弓箭隊同時單膝跪地,張弓瞄射。
這是為了攻擊敵軍的前列部隊。敵方的箭也密密麻麻地射了過來。
戰鼓聲更急促了。
與此同時,庄九郎的陣營中衝出數十名騎兵,後面緊跟著扛著長槍的足輕部隊進行突擊。
敵方也衝出數百騎人馬。
短兵相接。
一時陷入混戰。
庄九郎又指揮騎兵隊上前,長槍隊突擊,並命令弓箭隊從側面放箭,採取了靈活的戰術。
然而,敵人是名震天下的美濃騎兵,自己這邊雖也是美濃將士,卻以經驗不足的百姓居多。
敵人的大軍將庄九郎的十三段防守圈衝破了七段。
「斬馬—─」
庄九郎下令。
斬馬隊紛紛縱身向前,瞄準敵人戰馬的馬腳橫掃過去。
落馬的武士無不喪命在其他士兵手中。
這時,庄九郎掏出號角,仰天吹了三聲。
號角聲傳到敵人身後的別府城,赤兵衛指揮著城兵打開柵欄,蜂擁而出。
敵人腹背受敵。
「敵軍必敗,衝啊!」庄九郎親自拎著槍,策馬衝到前鋒。
一直衝到敵軍陣中。
敵軍轟然潰退。
正因為隊伍裡有「外國兵」,才潰退得更為慘烈。越前、近江來的援兵都不想把命丟在異國的戰場,紛紛朝著北國街道逃命。
「不用追,由他們去。」
庄九郎喊道,眾人如同火焰般攻向戰場上躊躇不前的美濃敵軍。
(要讓整個美濃知道我的厲害。)
就這一點而言,這次的戰場可說是宣傳自己的絕好機會。
敵軍的美濃將士頑強抵抗。
然而,他們畢竟也是地侍聯軍,不分勝負時還尚可堅持,一旦敗局已定,他們也就忙不迭地逃回自己的領地去了。
敵軍逃了一批又一批,戰場上剩下的人馬已寥寥無幾。
庄九郎就像突然想起了什麼,兩腿一蹬馬腹,單槍匹馬就朝敵軍的大本營衝去。
有武士中途攔截,庄九郎卻視若無睹。
馬奔跑著。
穿過沼澤,掠過草地,他拚全力衝進戰旗林立的敵軍帳營中,對著扶著案几正要站起來的揖斐五郎揚手揮了一鞭:
「小子,我不請自來了!」
啪的一聲,五郎塗脂抹粉的臉部結結實實地挨了一鞭。
一看五郎倒地,庄九郎勒住馬韁退後,一回頭看到鷲巢六郎,揮手啪的又是一鞭。頓時鼻血直流,六郎當即捂臉倒下。
旗本眾慌忙揮槍要上來抵擋,庄九郎卻已經縱馬躍過柵欄,朗聲道:
「且饒汝等性命。裡通敵國越前、近江,引狼入室本罪大惡極,但念在你們是主公弟弟的情分上饒你們不死。還不快滾!」
他勒馬在柵欄外原地打轉,又道:
「如果還想當武士的話,那就好好練武吧!」
說完,他伏在馬背上,一陣風似的飛馳而去。
庄九郎考慮到,如果殺了美濃守護職的兩個弟弟,國內的輿論一定會對自己不利。
正因如此,他才冒死衝進敵人陣營裡,肆意羞辱。
後來,美濃人提到揖斐五郎和鷲巢六郎時,都說:
──受到如此羞辱尚能苟且偷生,實在有違武士之風。
兩人在美濃的名聲自此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