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
這天夜裡,美濃鷺山城的道三失眠了。
(就是明天了。)
他想,就要和那位傻瓜公子會面了,在木曾川河畔的富田聖德寺。信長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見了面就知道了。所以才要去見面的。)
他一遍又一遍地告訴自己,心底卻在默念:
(信長這個傢伙─—)
道三閉著眼睛,覺得自己愚蠢得可笑。
「我和人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從來沒把誰放在心上,這回卻如此在意鄰國的這個小子……)
這是怎麼回事?
(就因為對方是女兒的丈夫嗎?)
他自問是否出自人之常情,然而又好像不只如此。
(那個小子和自己,說不定前世有很深的緣分呢。)
這是僧人經常有的想法。而此刻的心情,也只能用緣分這個似有似無的抽象宗教用語來形容。
天亮了。
道三跳起來大聲喚著貼身侍衛:
「都準備好了嗎?」
城裡一片忙亂。
道三將預定的出發時間提前了半刻鐘。
隨行的有一千名武裝士兵。
人數是雙方約好的,與信長的隨從相同。只是道三挑選了十名武藝高強之人守在自己的駕籠(日式轎子,編按)四周,讓他們徒步跟隨。
這是為了防止萬一織田家偷襲。同時,也是為了道三自己想殺死信長時能夠迅速地下達命令。
這天是天文二十二年的春天。天空晴朗,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明晃晃地十分耀眼。道三的隊伍沿著油菜花間的小道,徐徐南下。
(時代已經不同了。)
道三望著油菜花,心裡想著。
道三年輕時,最好的燈油是用紫蘇榨的。道三的故鄉大山崎的離宮八幡宮神官發明了榨油的機器得到專賣權,用得來的利潤養著軍隊(神人),勢力顯赫一時。道三就是靠賣紫蘇油來到美濃。
而現在,人們發現菜籽可以榨油,於是紫蘇油被替代,大山崎離宮八幡宮也由此而沒落。
就像紫蘇油會被菜籽油代替一般,戰國的當權者,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被新的霸主所替代。
很快,木曾川對岸的村莊就映入眼簾。
一大早,信長吃過泡飯,就來到濃姬的房裡。
「阿濃,那我就去了啊。」
他說。
「見到我父親,就說歸蝶一切都好,不用擔心。」
「也許會忘記。」
信長拈起一顆乾豆放進嘴裡,潔白的牙齒咯嘣咯嘣地嚼著說道:
「我要是平安回來了,今晚就好好抱抱你。」
「淨說些不吉利的話。」
「傻瓜,人活著本來就淨是些不吉利的事。」
「你總是說一些怪話。」
「我說的都是正經話。那些整天祈禱一輩子平安的人才不正常呢。」濃姬只是笑,並不理會他。
信長出了房門。
他吩咐家老青山與三右衛門道:
「我讓你派的探子都去了嗎?」
青山跪地答道:
「二十多人都派出去了,扮成商人模樣混進了富田城裡。」
信長點頭,下人們俐落地為他換好衣服。
「吹號出發吧!」
他跨步出了走廊。
道三出鷺山城走了四里路,晌午前到達了木曾川河畔的富田聖德寺。
(看來尾張人還沒到。)
他仰頭望著山門。
聖德寺四周都有圍牆,就像一座城池。這裡原是一向宗的寺院,太鼓樓牆上塗著白漆,兼有望樓、角樓的功能。
會見的地點選在本堂。
方丈(住持的房間)南北各有一間,北邊的歸美濃用。
道三在房裡休息片刻,喚了堀田道空前來,吩咐道:
「見面前我想看看信長,找一戶能悄悄看見他的人家。」
不久道空就回來了。「我領您去,」他說。
道三一身平常打扮出了山門,進入那戶百姓家。
這戶人家門朝著大街,透過格子窗戶,可以清楚地看到街道。而且屋內光線很暗,從外面根本看不到。
「這兒不錯。」
道三為自己的計策感到得意。只是他未曾想到,這一切早被織田家派出的探子看在眼裡。
接下來是等待。
街道忽然出現小小的騷動,織田家的先頭部隊在驅趕人群。
「大人,尾張人到了!」
堀田道空興奮的聲音與他的年紀太不相稱。不僅是道空,美濃的隨從都盼著看這場好戲。
「在哪兒呢?」
道三湊近窗戶。
陽光照耀著街道。先頭部隊的疾馳揚起一陣輕微的塵埃。
終於過來了。
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尾張的隊伍步伐速度驚人,很快就來到道三的眼前。
信長身在隊伍的中央。
他躍入了視線。
(啊!)
道三不自覺地把臉貼在窗戶上,睜大雙眼,屏住呼吸。
(什麼玩意兒啊!)
馬上的信長正如傳聞中所言,梳著沖天辮,束著鮮豔的嫩綠色髮帶,身上竟然裹著浴衣,露出一邊臂膀,刀鞘倒是貼了喜簽(譯注:將方形彩紙折成六角形貼在物品上,用於喜事或饋贈),刀柄上卻綁著繩子。
他的腰間也纏著好幾圈繩子,吊著葫蘆和七、八個袋子,下面的褲子也出人意料地是用虎皮和豹皮拼成的半截褲,露出兩條長長的腿。
一身瘋子的裝束。
然而,最讓道三不能接受的是,信長的浴袍背上,竟然用油彩畫著一根巨大的男根。
「噗。」
道空拚命忍住笑,其他在土間的隨從也都埋下臉忍著不笑出聲來。
(真是個無可救藥的呆子。)道三心想。只是這個呆子率領的部隊讓他很意外。這些人馬的裝備已經和信秀的時候截然不同。首先,足輕的槍很長,都悉數換成三間(五.四公尺)柄,塗成紅色。共有五百支。弓箭和鐵砲各五百。弓箭還好,問題在鐵砲。恐怕能擁有如此多這種新武器的,放眼天下也只有這個呆子了。
(什麼時候搞來這麼多。)
道三的眼睛開始變得凌厲。當時鐵砲的產量十分有限,不少武將都懷疑其實用程度。而這個呆子卻能在這種時期輕易收集了這麼多的鐵砲。
(紫蘇要被油菜籽取代了。)
道三突然聯想到。
「大人,快從後門離開吧。」
堀田道空一邊忍著笑,一邊給道三帶路。
眾人都上了田間小道,要抄小路趕回聖德寺的後門。
進了北邊的住持間,小姓已準備好禮服等著。
「不用換正裝和長褲了,平常衣服就行。」
道三說。女婿穿得像滿地亂跑的猴子一樣,老丈人卻要一身正裝,太不協調了。
他在窄袖和服上套了一件無袖的羽織,手持一把扇子,來到大殿。
座席的角落安放著屏風,道三緩緩在屏風後坐下。
接著,信長從大殿門口走了進來,道三從屏風的一角注視著他,不禁「啊」地一聲,氣血上湧。
這哪裡是方才的猴子。
頭髮整潔地紮成髮髻,褐色的長袖和服下穿著長袴,佩戴的小刀恰到好處地露出前端,好一位翩翩公子。他悠然地邁步跨過門檻,在適當距離處坐下後,身體靠在後面的柱子上。
他的臉微微向上仰著。
一身平常打扮的道三頓感狼狽,不得不從屏風背後踱步出來,彎腰坐下。
信長卻對他視而不見,仰著臉,自顧自地扇著扇子。
「上總介大人,」堀田道空忍不住挪到信長的身邊,提醒道:「那邊坐的就是山城入道大人。」
「這樣啊。」
信長點點頭。
他的口頭禪「這樣啊」似乎給人留下極深的印象,各種傳記中都有記載。
信長緩緩站起身來,到道三跟前,很尋常地打著招呼:
「我是上總介。」
便坐下了。
道三和信長之間隔著二十來步的距離,說話聲音小的話都互相聽不見。
兩人相對無言。
信長的眉端稍帶鬱悶之色,面無表情。
道三心下不快。竟然被這個傻子耍得團團轉,導致自己一身普通裝束坐在這裡。
很快泡飯就端上來了。
寺裡的下人在旁伺候著用餐。
兩人一言不發地舉起筷子。默默地開始吃著,一直到放下筷子都沒有任何交談。
這場會見就在無言中結束了。
道三踏上歸途,感覺到說不出的疲憊。途中經過一個叫做茜部的村落,祠堂裡供奉著茜部明神。他進到神主的房間休息片刻,喚道:
「兵助。」
他叫的是豬子兵助,道三的侍大將之一,名震鄰國。後來歸附信長、秀吉麾下。順便提一句,豬子家族又侍奉家康門下,擔任旗本。
「兵助。你一向有眼光,怎麼看我女婿?」
道三問道。
兵助側著腦袋回答道:
「大人的女婿,我就不好說什麼了。」
他回頭看了看旁邊的道空,說:
「道空大人怎麼看呢?」
道空屈膝向前,說道:
「要恭喜大人啊!」
一聽到這句話,眾人不禁哄堂大笑。他的意思是對美濃是好事。
「兵助的看法也和道空一樣看嗎?」
道三再次問道。兵助竟也笑嘻嘻地說道:
「是啊!恭喜恭喜!」
道三卻沒有笑。他的表情陰鬱。
「大人怎麼看呢?」
道空問道。
道三扔了手中的扇子道:
「只有你們才會覺得高興。估計過不了多久,我的兒子都要給那個傻瓜公子牽馬呢。」
牽馬的意思是,歸附門下成為家臣。
道三連夜回城,顧不上睡覺,而是拉近燭火,立即給信長寫信。
「我為有個好女婿而高興。」
他本想寫一篇平常的文章,寫著寫著卻情緒高漲起來,字裡行間充滿感情。其中部分字句如下:
「我感到你比我的親兒子還要親。
「本來不必回城後馬上就給你寫信的,卻按捺不住心情。
「我老了,就算再有什麼心願,恐怕也實現不了了。看見你,就想起了我年輕的時候。我想把自己半輩子的體驗、智慧和軍事上的見解,都在今晚傾訴於你。
「雖說半個尾張都是織田家的,要平定它也不是易事。兵馬不足的話儘管向美濃開口,隨時都可以借給你。對你,我願意傾盡所能幫助。」
對平時一向沉穩的道三而言,這封信可真是真情流露。
自己的人生已經遲暮,年少時的夢想連一半都未能實現。交代給後人,可以說是這位老英雄的感傷情懷。
就像是老工匠。這個男人大半生都在玩弄權術,在他身上,與其說是對權力的欲望,不如說是藝術上的表現欲望更為貼切。而他的「藝術」作品尚未完成,卻已步入晚年。剩下的就交給信長吧,他幾乎是顫抖著寫完這封信。
信長回城後,立刻脫了那件描著男根的浴衣,進入澡堂。
出來後讓人端上酒,站著連飲了三杯,便去了濃姬的房裡。
「我見到蝮蛇了。」
他說。
「怎麼樣呢?」
「和我想像的一樣。下次有機會的話,想邊嚼乾豆邊好好聊聊呢。」「那就好。」
濃姬笑了。雖說表達方式不太尋常,不過對信長來說,已經是最高的讚美之辭了。
這天夜裡,美濃鷺山城的道三失眠了。
(就是明天了。)
他想,就要和那位傻瓜公子會面了,在木曾川河畔的富田聖德寺。信長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見了面就知道了。所以才要去見面的。)
他一遍又一遍地告訴自己,心底卻在默念:
(信長這個傢伙─—)
道三閉著眼睛,覺得自己愚蠢得可笑。
「我和人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從來沒把誰放在心上,這回卻如此在意鄰國的這個小子……)
這是怎麼回事?
(就因為對方是女兒的丈夫嗎?)
他自問是否出自人之常情,然而又好像不只如此。
(那個小子和自己,說不定前世有很深的緣分呢。)
這是僧人經常有的想法。而此刻的心情,也只能用緣分這個似有似無的抽象宗教用語來形容。
天亮了。
道三跳起來大聲喚著貼身侍衛:
「都準備好了嗎?」
城裡一片忙亂。
道三將預定的出發時間提前了半刻鐘。
隨行的有一千名武裝士兵。
人數是雙方約好的,與信長的隨從相同。只是道三挑選了十名武藝高強之人守在自己的駕籠(日式轎子,編按)四周,讓他們徒步跟隨。
這是為了防止萬一織田家偷襲。同時,也是為了道三自己想殺死信長時能夠迅速地下達命令。
這天是天文二十二年的春天。天空晴朗,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明晃晃地十分耀眼。道三的隊伍沿著油菜花間的小道,徐徐南下。
(時代已經不同了。)
道三望著油菜花,心裡想著。
道三年輕時,最好的燈油是用紫蘇榨的。道三的故鄉大山崎的離宮八幡宮神官發明了榨油的機器得到專賣權,用得來的利潤養著軍隊(神人),勢力顯赫一時。道三就是靠賣紫蘇油來到美濃。
而現在,人們發現菜籽可以榨油,於是紫蘇油被替代,大山崎離宮八幡宮也由此而沒落。
就像紫蘇油會被菜籽油代替一般,戰國的當權者,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被新的霸主所替代。
很快,木曾川對岸的村莊就映入眼簾。
一大早,信長吃過泡飯,就來到濃姬的房裡。
「阿濃,那我就去了啊。」
他說。
「見到我父親,就說歸蝶一切都好,不用擔心。」
「也許會忘記。」
信長拈起一顆乾豆放進嘴裡,潔白的牙齒咯嘣咯嘣地嚼著說道:
「我要是平安回來了,今晚就好好抱抱你。」
「淨說些不吉利的話。」
「傻瓜,人活著本來就淨是些不吉利的事。」
「你總是說一些怪話。」
「我說的都是正經話。那些整天祈禱一輩子平安的人才不正常呢。」濃姬只是笑,並不理會他。
信長出了房門。
他吩咐家老青山與三右衛門道:
「我讓你派的探子都去了嗎?」
青山跪地答道:
「二十多人都派出去了,扮成商人模樣混進了富田城裡。」
信長點頭,下人們俐落地為他換好衣服。
「吹號出發吧!」
他跨步出了走廊。
道三出鷺山城走了四里路,晌午前到達了木曾川河畔的富田聖德寺。
(看來尾張人還沒到。)
他仰頭望著山門。
聖德寺四周都有圍牆,就像一座城池。這裡原是一向宗的寺院,太鼓樓牆上塗著白漆,兼有望樓、角樓的功能。
會見的地點選在本堂。
方丈(住持的房間)南北各有一間,北邊的歸美濃用。
道三在房裡休息片刻,喚了堀田道空前來,吩咐道:
「見面前我想看看信長,找一戶能悄悄看見他的人家。」
不久道空就回來了。「我領您去,」他說。
道三一身平常打扮出了山門,進入那戶百姓家。
這戶人家門朝著大街,透過格子窗戶,可以清楚地看到街道。而且屋內光線很暗,從外面根本看不到。
「這兒不錯。」
道三為自己的計策感到得意。只是他未曾想到,這一切早被織田家派出的探子看在眼裡。
接下來是等待。
街道忽然出現小小的騷動,織田家的先頭部隊在驅趕人群。
「大人,尾張人到了!」
堀田道空興奮的聲音與他的年紀太不相稱。不僅是道空,美濃的隨從都盼著看這場好戲。
「在哪兒呢?」
道三湊近窗戶。
陽光照耀著街道。先頭部隊的疾馳揚起一陣輕微的塵埃。
終於過來了。
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尾張的隊伍步伐速度驚人,很快就來到道三的眼前。
信長身在隊伍的中央。
他躍入了視線。
(啊!)
道三不自覺地把臉貼在窗戶上,睜大雙眼,屏住呼吸。
(什麼玩意兒啊!)
馬上的信長正如傳聞中所言,梳著沖天辮,束著鮮豔的嫩綠色髮帶,身上竟然裹著浴衣,露出一邊臂膀,刀鞘倒是貼了喜簽(譯注:將方形彩紙折成六角形貼在物品上,用於喜事或饋贈),刀柄上卻綁著繩子。
他的腰間也纏著好幾圈繩子,吊著葫蘆和七、八個袋子,下面的褲子也出人意料地是用虎皮和豹皮拼成的半截褲,露出兩條長長的腿。
一身瘋子的裝束。
然而,最讓道三不能接受的是,信長的浴袍背上,竟然用油彩畫著一根巨大的男根。
「噗。」
道空拚命忍住笑,其他在土間的隨從也都埋下臉忍著不笑出聲來。
(真是個無可救藥的呆子。)道三心想。只是這個呆子率領的部隊讓他很意外。這些人馬的裝備已經和信秀的時候截然不同。首先,足輕的槍很長,都悉數換成三間(五.四公尺)柄,塗成紅色。共有五百支。弓箭和鐵砲各五百。弓箭還好,問題在鐵砲。恐怕能擁有如此多這種新武器的,放眼天下也只有這個呆子了。
(什麼時候搞來這麼多。)
道三的眼睛開始變得凌厲。當時鐵砲的產量十分有限,不少武將都懷疑其實用程度。而這個呆子卻能在這種時期輕易收集了這麼多的鐵砲。
(紫蘇要被油菜籽取代了。)
道三突然聯想到。
「大人,快從後門離開吧。」
堀田道空一邊忍著笑,一邊給道三帶路。
眾人都上了田間小道,要抄小路趕回聖德寺的後門。
進了北邊的住持間,小姓已準備好禮服等著。
「不用換正裝和長褲了,平常衣服就行。」
道三說。女婿穿得像滿地亂跑的猴子一樣,老丈人卻要一身正裝,太不協調了。
他在窄袖和服上套了一件無袖的羽織,手持一把扇子,來到大殿。
座席的角落安放著屏風,道三緩緩在屏風後坐下。
接著,信長從大殿門口走了進來,道三從屏風的一角注視著他,不禁「啊」地一聲,氣血上湧。
這哪裡是方才的猴子。
頭髮整潔地紮成髮髻,褐色的長袖和服下穿著長袴,佩戴的小刀恰到好處地露出前端,好一位翩翩公子。他悠然地邁步跨過門檻,在適當距離處坐下後,身體靠在後面的柱子上。
他的臉微微向上仰著。
一身平常打扮的道三頓感狼狽,不得不從屏風背後踱步出來,彎腰坐下。
信長卻對他視而不見,仰著臉,自顧自地扇著扇子。
「上總介大人,」堀田道空忍不住挪到信長的身邊,提醒道:「那邊坐的就是山城入道大人。」
「這樣啊。」
信長點點頭。
他的口頭禪「這樣啊」似乎給人留下極深的印象,各種傳記中都有記載。
信長緩緩站起身來,到道三跟前,很尋常地打著招呼:
「我是上總介。」
便坐下了。
道三和信長之間隔著二十來步的距離,說話聲音小的話都互相聽不見。
兩人相對無言。
信長的眉端稍帶鬱悶之色,面無表情。
道三心下不快。竟然被這個傻子耍得團團轉,導致自己一身普通裝束坐在這裡。
很快泡飯就端上來了。
寺裡的下人在旁伺候著用餐。
兩人一言不發地舉起筷子。默默地開始吃著,一直到放下筷子都沒有任何交談。
這場會見就在無言中結束了。
道三踏上歸途,感覺到說不出的疲憊。途中經過一個叫做茜部的村落,祠堂裡供奉著茜部明神。他進到神主的房間休息片刻,喚道:
「兵助。」
他叫的是豬子兵助,道三的侍大將之一,名震鄰國。後來歸附信長、秀吉麾下。順便提一句,豬子家族又侍奉家康門下,擔任旗本。
「兵助。你一向有眼光,怎麼看我女婿?」
道三問道。
兵助側著腦袋回答道:
「大人的女婿,我就不好說什麼了。」
他回頭看了看旁邊的道空,說:
「道空大人怎麼看呢?」
道空屈膝向前,說道:
「要恭喜大人啊!」
一聽到這句話,眾人不禁哄堂大笑。他的意思是對美濃是好事。
「兵助的看法也和道空一樣看嗎?」
道三再次問道。兵助竟也笑嘻嘻地說道:
「是啊!恭喜恭喜!」
道三卻沒有笑。他的表情陰鬱。
「大人怎麼看呢?」
道空問道。
道三扔了手中的扇子道:
「只有你們才會覺得高興。估計過不了多久,我的兒子都要給那個傻瓜公子牽馬呢。」
牽馬的意思是,歸附門下成為家臣。
道三連夜回城,顧不上睡覺,而是拉近燭火,立即給信長寫信。
「我為有個好女婿而高興。」
他本想寫一篇平常的文章,寫著寫著卻情緒高漲起來,字裡行間充滿感情。其中部分字句如下:
「我感到你比我的親兒子還要親。
「本來不必回城後馬上就給你寫信的,卻按捺不住心情。
「我老了,就算再有什麼心願,恐怕也實現不了了。看見你,就想起了我年輕的時候。我想把自己半輩子的體驗、智慧和軍事上的見解,都在今晚傾訴於你。
「雖說半個尾張都是織田家的,要平定它也不是易事。兵馬不足的話儘管向美濃開口,隨時都可以借給你。對你,我願意傾盡所能幫助。」
對平時一向沉穩的道三而言,這封信可真是真情流露。
自己的人生已經遲暮,年少時的夢想連一半都未能實現。交代給後人,可以說是這位老英雄的感傷情懷。
就像是老工匠。這個男人大半生都在玩弄權術,在他身上,與其說是對權力的欲望,不如說是藝術上的表現欲望更為貼切。而他的「藝術」作品尚未完成,卻已步入晚年。剩下的就交給信長吧,他幾乎是顫抖著寫完這封信。
信長回城後,立刻脫了那件描著男根的浴衣,進入澡堂。
出來後讓人端上酒,站著連飲了三杯,便去了濃姬的房裡。
「我見到蝮蛇了。」
他說。
「怎麼樣呢?」
「和我想像的一樣。下次有機會的話,想邊嚼乾豆邊好好聊聊呢。」「那就好。」
濃姬笑了。雖說表達方式不太尋常,不過對信長來說,已經是最高的讚美之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