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
自從我姥姥去世,已經有十二年了。
她是一九一一年出生的,跟辛亥革命同一年,在日本則是明治四十四年。
姥姥的故鄉千葉縣,今天算是東京郊區,八十多年前倒是很偏僻的地方。她讀完小學四年級,便開始跟父母兄姐一起勞動,在當時的農村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雖然是個鄉下的女孩子,她很嚮往都會生活。有一天她在雜誌上看到一則美容祕訣:在臉上塗無花果的樹液,皮膚會變得很白。於是她花好幾天的時間,一滴一滴地收集了無花果的樹液。有一個晚上,睡覺以前,終於把那液體塗在臉上,她深信翌日早晨睜開眼睛時,自己已變成一個美女。
未料,天還沒亮之前,她已經醒過來,整個臉都痛得要命,是叫樹液咬了的。後來的幾天,她的樣子變成怪物一般,離想像中的美女有一萬八千里。
失敗了一次,她不肯放棄作「摩登美女」的夢。十五歲那年,她一個人離開家鄉,老遠跑到東京去了。
在東京,她先住在江戶川區的親戚家。當年,城裡人都去公共浴池洗澡。姥姥也去了,但是鄉下人不懂怎麼樣用澡堂裡的自來水。
「沒辦法,我只好偷別人的水了。那是多麼尷尬的經驗!」幾十年後回想時,她仍然皺著眉頭。
不過,住在東京,她很快就成為十足的「摩登女人」了。在兩三年裡,她拿到汽車駕駛證,是全東京第十三名的女司機。不久,她當上了公車上的售票員。姥姥後來告訴我說,那個年代的汽車售票員是比二戰後的空姐還要「摩登」的。
大概在那一段時間裡,姥姥有一次穿著純白色的成套西服,戴著大帽子回到老家。鄉下的人從來沒看過那麼﹁摩登﹂的服裝,看到她變成都會女人,大家都非常吃驚,姥姥則是得意洋洋。
一九二○年代,即日本的大正時代到昭和初期,是相當自由的年代。我姥姥不僅自己去首都做個職業女性,而且大談自由戀愛。她的對象是一起工作的公車司機。後來他們結婚,有了兩個女兒。
我沒見過外祖父,因為我媽媽還小的時候,姥姥已經跟他離婚,把大女兒留在婆家,拉著小女兒(我媽媽)的手,她跟別的男人再婚,不久又有了一個女兒。
可是,姥姥的第二次婚姻也沒有維持多久。據我媽媽說,第二任丈夫是給姥姥「踢走」的。
戰爭剛結束的時候,離過兩次婚的單身女人自己把兩個女兒養大,應該是很辛苦的。多年後,姥姥回想那個年代說:「當時,為了生活、為了把孩子養大,我得什麼都做。而的確,除了殺人和偷東西以外,我什麼都做了。」
我懂事的時候,姥姥已經五十多歲,早已退休,悠閒度日。她有一點房產,生活靠房租。可是她本人,戰後四十多年都住在租來的木造房子,沒有洗澡間,廁所也是要掏糞的那種。
她一輩子都沒變成美女,但是性格很豁達,朋友很多。我小時候,每次去她家,一定見到很多阿姨。她們拿起三味線(日本三弦),打開嗓門大聲唱歌,熱鬧得很。我長大以後才發覺,那些寡婦們唱的,其實不少是「春歌」一類的。
直到七十歲左右,姥姥都一個人生活。後來她搬去我小阿姨家一起住,是房東要求騰出房子的緣故。
一九八五年夏天,我在中國大陸念書的時候,姥姥跟我父母弟妹一塊兒來看我。在上海機場看到姥姥的臉,我差一點就笑了出來,因為她把整個臉都塗白了。
「妳不是在電話裡說上海很熱嗎?我才不要曬黑呢。」姥姥說。我想起,從小聽過很多次的,她年輕時把無花果樹液塗在臉上的故事。
那是最後一次我跟姥姥一起旅行。第二年秋天,姥姥去世,享年七十五。至今十二年,我都很想念她。
父親的壽司
住在加拿大時,常有人要我做壽司。
「不。壽司不是家常便飯,非得到餐廳吃專業廚師做的。」我說。
洋朋友們不明白。
「為什麼?壽司看起來很簡單,在小飯糰上放了張生魚片罷了。為什麼不能自己做?」
這是文化問題,很難解釋。最後,我往往做出讓步說:「好吧,那麼我準備材料。你們來我家,每人自己做壽司吃。」
多倫多唐人街有兩家日本食品店。一家賣大塊冷凍鮪魚,另一家賣從日本進口的烤鰻魚、醋鯖魚。我也去中國人開的商店買生蝦、假螃蟹、黃瓜等,再加上紫菜和山葵,自助壽司的準備可算完成了。
在飯桌中間的大缽裡有調味好的米飯,周圍擺了各種魚和佐料。日本人,包括我自己,只敢拿紫菜做手卷壽司吃。洋人則大膽地抓米飯,要做自己的握壽司。怪模怪樣的,一點都不像壽司。人家卻高高興興地,塗了很多山葵,沾著大量醬油,放進嘴裡說:「太棒了!好吃極了!」
到現在,我都不清楚,開那樣的壽司派對,到底算正面的文化交流,還是反面的?因為我沒能讓洋朋友們明白壽司真正的精神,反而加強了他們的誤解。畢竟,壽司不是上面放了生魚片的小飯糰。沒錯,壽司的材料是米飯和生魚片。可是,經專業廚師一弄,就神祕地上一層樓,擁有別具一格的滋味,那才是真正的壽司。
如今在日本,有的是迴轉壽司店、外賣壽司店,超級市場也賣現成的壽司。我小時候,要吃壽司,只能到專門店。其實,小朋友們幾乎沒有機會去壽司店。反之,家中有客時,母親打電話叫鋪子給送現做的壽司,小孩子也有機會吃到了。
壽司好吃、好貴,很少吃到。當時,在日本孩子們的心目中,壽司的地位特別高。
我家的情況很特殊,因為在家裡吃得到父親做的壽司。好幾十年前,爺爺在東京東中野開了家壽司店,但是四十二歲時中了風,以後不能工作了。據習慣,女人不能做壽司廚師,奶奶沒辦法,只好讓兒子們當廚師。大伯做了幾年之後,獨立開了自己的店。二伯則從小不喜歡魚的味道。我父親年輕時當過五年的主廚,結婚後才改行,壽司店由大叔繼承。
一開始,大家想吃壽司,都去大叔的店吃。後來,奶奶不在了,由嬸母管錢,不方便免費吃人家的商品了。可是,在兄弟之間,付錢也很彆扭。最後,乾脆不去大叔的店了,想吃壽司時,父親到魚市場採購去。因為原先是開壽司店的,他習慣買很多魚,結果一下子吃不完,但是鮮魚又不能放久。於是父親說:「叫客人來。」就這樣,家庭壽司店開始了。每次做壽司時,打電話叫朋友、親戚、鄰居、同學等過來一起吃。父母家房子並不很大,有一次卻來了七十多人。到處站著人,擁擠得很,但也很熱鬧。父親想起年輕時當專業廚師的日子,很開心地說:「今天生意特好!」雖然這回是他自己出錢請客人吃壽司。
我從小吃父親做的壽司長大,小時候很少吃過別人做的壽司。大學時代,有個年長的朋友常帶我去吃飯。他很講究吃,知道很多名店。我好吃喝,去哪裡都高高興興地說:「好吃!」只是有一次,他帶我去吃壽司,我從頭到尾默默不語。出來以後,朋友半責備半嘲笑我說:「妳以為壽司是爸爸做的最好吃,是不是?」
這些年頭,我在很多地方吃過壽司,仍然覺得父親做的壽司相當好吃。他的家庭壽司店,現在還偶爾開,但是規模小得多了,一般只有他孩子們和孫兒女,也總共有十多人。去餐廳吃,一份壽司只有七八個。吃父親做的,卻一下子能吃至少二十個。為了使十多人吃飽,父親要兩三個小時一直站著做壽司。他今年六十五歲,身體自然不如以前,開了一次家庭壽司店就會很累。可是,每次我去父母家,他一定說:「做壽司給妳吃。」
冰箱的門
多數女人專門對比自己優秀的男人感興趣。然而她是個例外。
她是有錢人的獨生女,爸爸是日本一家電影公司的大幹部。從小隨父親去海外生活,她會講幾種外語。回東京大學畢業以後,她參加了跟父親同一間公司。幾年後,辭職並成為影評人。
我是在工作上認識她的。一名三十多歲,很能幹,也很會喝酒的女影評人。在人們眼裡,她是個十足的女強人。再說,她長得相當漂亮,而且很會打扮。總而言之,她是個很有魅力的都會女人。
所以,我第一次見到她的同居男朋友時,不能不感到有點意外。他們兩個人在一起的樣子,好比女老師帶著男學生。其實,他們之間的年齡相差只有幾歲而已。但是,無論是外貌還是學識,男朋友比她差得遠了。
後來,女影評人告訴我說:「我是專門對比自己差的男人感興趣的。大學時代,我去南方孤島潛水,認識了當地一名小伙子。他的文化程度只有初中畢業,當時在舞廳工作。我瘋狂地愛上了他。我們甚至訂了婚。只是有一天我發現,除了我以外,他還有幾個女人。
「我剛認識現在的男朋友時,他才二十出頭,而且沒有固定的工作。他幼年時父母雙亡,書也只念到初中畢業為止。說我們兩個人同居,實際上是他來我家以後不走了。他跟小狗一般纏著我,當時我覺得很可愛。現在?都幾年了,沒什麼激情可說。但是,一開始養狗,妳也不能隨便放棄。感情還是有的。
「沒錯。對我來說,男人跟狗一樣。我在工作上,有時認識到優秀的男人。我對他們,當然很尊敬,也很想聊聊天,或者討論問題。但是我從來不想跟他們有肉體的接觸。同優秀的男人,有作為人的、精神上的來往就足夠了。作為動物的、肉體的來往,最好跟狗一樣的男人進行,因為我不需要尊敬他們。」
這些話,如果從一個男人的嘴巴出來,也許不怎麼奇怪。我見過一些男人把「靈」與「肉」完全分開看待。可是,一般來說,女人是很難分開「靈」與「肉」的。
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專門對比自己差的異性感興趣,給人的印象不太健全。當一個人有健康的自尊心,發生興趣的對象應該跟自己對等或者比自己優秀。無論如何,把自己的伙伴比作狗,聽起來令人不舒服。
表面上看來條件很好的女影評人,為什麼如此這般缺乏自尊心?但是這種問題是很難直接問對方的。
有一個線索。那就是喝醉了酒以後,她往往把幾十年前的老照片拿出來,是她父母的結婚照。
「妳看,我母親年輕時多麼漂亮。她是在公司裡最美麗的女職員,有很多男同事追她。最後我父親贏得了她,雖然他的年紀比我母親小,個子也沒有比她高多少。
「哎,如果我長得像媽媽,那該多麼好。可是我長得像爸爸,結果媽媽嫌我醜。聽說,我還是個小娃娃的時候,媽媽不肯抱著我出去,因為我難看。
「爸爸自己知道,他本來就配不上媽媽。所以,不管我母親做事情如何不講道理,他從來沒批評過她。
「我母親管我管得非常嚴。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她跟我說得很清楚,『在我們家,沒有一件東西是屬於妳的。每一件東西都是爸爸和媽媽的。那麼,如果妳想開冰箱,先一定要敲冰箱的門,然後才開。』有一天我去同學家,看到她不敲門就打開冰箱,我非常吃驚。
「我中學的時候,有一次把手放在口袋裡跟母親說話,她特別生氣,一下子把口袋縫掉了。還有一次,我的頭髮有點太長,母親突然間拿起剪刀要剪掉。也有很多次,我同學打來的電話,母親不讓我接,自己掛下。無論她怎麼樣,爸爸從來不敢批評,因為他本來就配不上她。」
談著談著,她不禁流眼淚。每次喝醉了酒,她一定要講這些故事。母親幾年前已經去世,但是女兒的心靈沒得到解放,如今仍跟狗一樣的男人同居,也許是她自虐,也許是為了懲罰當年沒有保護她的父親。
										自從我姥姥去世,已經有十二年了。
她是一九一一年出生的,跟辛亥革命同一年,在日本則是明治四十四年。
姥姥的故鄉千葉縣,今天算是東京郊區,八十多年前倒是很偏僻的地方。她讀完小學四年級,便開始跟父母兄姐一起勞動,在當時的農村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雖然是個鄉下的女孩子,她很嚮往都會生活。有一天她在雜誌上看到一則美容祕訣:在臉上塗無花果的樹液,皮膚會變得很白。於是她花好幾天的時間,一滴一滴地收集了無花果的樹液。有一個晚上,睡覺以前,終於把那液體塗在臉上,她深信翌日早晨睜開眼睛時,自己已變成一個美女。
未料,天還沒亮之前,她已經醒過來,整個臉都痛得要命,是叫樹液咬了的。後來的幾天,她的樣子變成怪物一般,離想像中的美女有一萬八千里。
失敗了一次,她不肯放棄作「摩登美女」的夢。十五歲那年,她一個人離開家鄉,老遠跑到東京去了。
在東京,她先住在江戶川區的親戚家。當年,城裡人都去公共浴池洗澡。姥姥也去了,但是鄉下人不懂怎麼樣用澡堂裡的自來水。
「沒辦法,我只好偷別人的水了。那是多麼尷尬的經驗!」幾十年後回想時,她仍然皺著眉頭。
不過,住在東京,她很快就成為十足的「摩登女人」了。在兩三年裡,她拿到汽車駕駛證,是全東京第十三名的女司機。不久,她當上了公車上的售票員。姥姥後來告訴我說,那個年代的汽車售票員是比二戰後的空姐還要「摩登」的。
大概在那一段時間裡,姥姥有一次穿著純白色的成套西服,戴著大帽子回到老家。鄉下的人從來沒看過那麼﹁摩登﹂的服裝,看到她變成都會女人,大家都非常吃驚,姥姥則是得意洋洋。
一九二○年代,即日本的大正時代到昭和初期,是相當自由的年代。我姥姥不僅自己去首都做個職業女性,而且大談自由戀愛。她的對象是一起工作的公車司機。後來他們結婚,有了兩個女兒。
我沒見過外祖父,因為我媽媽還小的時候,姥姥已經跟他離婚,把大女兒留在婆家,拉著小女兒(我媽媽)的手,她跟別的男人再婚,不久又有了一個女兒。
可是,姥姥的第二次婚姻也沒有維持多久。據我媽媽說,第二任丈夫是給姥姥「踢走」的。
戰爭剛結束的時候,離過兩次婚的單身女人自己把兩個女兒養大,應該是很辛苦的。多年後,姥姥回想那個年代說:「當時,為了生活、為了把孩子養大,我得什麼都做。而的確,除了殺人和偷東西以外,我什麼都做了。」
我懂事的時候,姥姥已經五十多歲,早已退休,悠閒度日。她有一點房產,生活靠房租。可是她本人,戰後四十多年都住在租來的木造房子,沒有洗澡間,廁所也是要掏糞的那種。
她一輩子都沒變成美女,但是性格很豁達,朋友很多。我小時候,每次去她家,一定見到很多阿姨。她們拿起三味線(日本三弦),打開嗓門大聲唱歌,熱鬧得很。我長大以後才發覺,那些寡婦們唱的,其實不少是「春歌」一類的。
直到七十歲左右,姥姥都一個人生活。後來她搬去我小阿姨家一起住,是房東要求騰出房子的緣故。
一九八五年夏天,我在中國大陸念書的時候,姥姥跟我父母弟妹一塊兒來看我。在上海機場看到姥姥的臉,我差一點就笑了出來,因為她把整個臉都塗白了。
「妳不是在電話裡說上海很熱嗎?我才不要曬黑呢。」姥姥說。我想起,從小聽過很多次的,她年輕時把無花果樹液塗在臉上的故事。
那是最後一次我跟姥姥一起旅行。第二年秋天,姥姥去世,享年七十五。至今十二年,我都很想念她。
父親的壽司
住在加拿大時,常有人要我做壽司。
「不。壽司不是家常便飯,非得到餐廳吃專業廚師做的。」我說。
洋朋友們不明白。
「為什麼?壽司看起來很簡單,在小飯糰上放了張生魚片罷了。為什麼不能自己做?」
這是文化問題,很難解釋。最後,我往往做出讓步說:「好吧,那麼我準備材料。你們來我家,每人自己做壽司吃。」
多倫多唐人街有兩家日本食品店。一家賣大塊冷凍鮪魚,另一家賣從日本進口的烤鰻魚、醋鯖魚。我也去中國人開的商店買生蝦、假螃蟹、黃瓜等,再加上紫菜和山葵,自助壽司的準備可算完成了。
在飯桌中間的大缽裡有調味好的米飯,周圍擺了各種魚和佐料。日本人,包括我自己,只敢拿紫菜做手卷壽司吃。洋人則大膽地抓米飯,要做自己的握壽司。怪模怪樣的,一點都不像壽司。人家卻高高興興地,塗了很多山葵,沾著大量醬油,放進嘴裡說:「太棒了!好吃極了!」
到現在,我都不清楚,開那樣的壽司派對,到底算正面的文化交流,還是反面的?因為我沒能讓洋朋友們明白壽司真正的精神,反而加強了他們的誤解。畢竟,壽司不是上面放了生魚片的小飯糰。沒錯,壽司的材料是米飯和生魚片。可是,經專業廚師一弄,就神祕地上一層樓,擁有別具一格的滋味,那才是真正的壽司。
如今在日本,有的是迴轉壽司店、外賣壽司店,超級市場也賣現成的壽司。我小時候,要吃壽司,只能到專門店。其實,小朋友們幾乎沒有機會去壽司店。反之,家中有客時,母親打電話叫鋪子給送現做的壽司,小孩子也有機會吃到了。
壽司好吃、好貴,很少吃到。當時,在日本孩子們的心目中,壽司的地位特別高。
我家的情況很特殊,因為在家裡吃得到父親做的壽司。好幾十年前,爺爺在東京東中野開了家壽司店,但是四十二歲時中了風,以後不能工作了。據習慣,女人不能做壽司廚師,奶奶沒辦法,只好讓兒子們當廚師。大伯做了幾年之後,獨立開了自己的店。二伯則從小不喜歡魚的味道。我父親年輕時當過五年的主廚,結婚後才改行,壽司店由大叔繼承。
一開始,大家想吃壽司,都去大叔的店吃。後來,奶奶不在了,由嬸母管錢,不方便免費吃人家的商品了。可是,在兄弟之間,付錢也很彆扭。最後,乾脆不去大叔的店了,想吃壽司時,父親到魚市場採購去。因為原先是開壽司店的,他習慣買很多魚,結果一下子吃不完,但是鮮魚又不能放久。於是父親說:「叫客人來。」就這樣,家庭壽司店開始了。每次做壽司時,打電話叫朋友、親戚、鄰居、同學等過來一起吃。父母家房子並不很大,有一次卻來了七十多人。到處站著人,擁擠得很,但也很熱鬧。父親想起年輕時當專業廚師的日子,很開心地說:「今天生意特好!」雖然這回是他自己出錢請客人吃壽司。
我從小吃父親做的壽司長大,小時候很少吃過別人做的壽司。大學時代,有個年長的朋友常帶我去吃飯。他很講究吃,知道很多名店。我好吃喝,去哪裡都高高興興地說:「好吃!」只是有一次,他帶我去吃壽司,我從頭到尾默默不語。出來以後,朋友半責備半嘲笑我說:「妳以為壽司是爸爸做的最好吃,是不是?」
這些年頭,我在很多地方吃過壽司,仍然覺得父親做的壽司相當好吃。他的家庭壽司店,現在還偶爾開,但是規模小得多了,一般只有他孩子們和孫兒女,也總共有十多人。去餐廳吃,一份壽司只有七八個。吃父親做的,卻一下子能吃至少二十個。為了使十多人吃飽,父親要兩三個小時一直站著做壽司。他今年六十五歲,身體自然不如以前,開了一次家庭壽司店就會很累。可是,每次我去父母家,他一定說:「做壽司給妳吃。」
冰箱的門
多數女人專門對比自己優秀的男人感興趣。然而她是個例外。
她是有錢人的獨生女,爸爸是日本一家電影公司的大幹部。從小隨父親去海外生活,她會講幾種外語。回東京大學畢業以後,她參加了跟父親同一間公司。幾年後,辭職並成為影評人。
我是在工作上認識她的。一名三十多歲,很能幹,也很會喝酒的女影評人。在人們眼裡,她是個十足的女強人。再說,她長得相當漂亮,而且很會打扮。總而言之,她是個很有魅力的都會女人。
所以,我第一次見到她的同居男朋友時,不能不感到有點意外。他們兩個人在一起的樣子,好比女老師帶著男學生。其實,他們之間的年齡相差只有幾歲而已。但是,無論是外貌還是學識,男朋友比她差得遠了。
後來,女影評人告訴我說:「我是專門對比自己差的男人感興趣的。大學時代,我去南方孤島潛水,認識了當地一名小伙子。他的文化程度只有初中畢業,當時在舞廳工作。我瘋狂地愛上了他。我們甚至訂了婚。只是有一天我發現,除了我以外,他還有幾個女人。
「我剛認識現在的男朋友時,他才二十出頭,而且沒有固定的工作。他幼年時父母雙亡,書也只念到初中畢業為止。說我們兩個人同居,實際上是他來我家以後不走了。他跟小狗一般纏著我,當時我覺得很可愛。現在?都幾年了,沒什麼激情可說。但是,一開始養狗,妳也不能隨便放棄。感情還是有的。
「沒錯。對我來說,男人跟狗一樣。我在工作上,有時認識到優秀的男人。我對他們,當然很尊敬,也很想聊聊天,或者討論問題。但是我從來不想跟他們有肉體的接觸。同優秀的男人,有作為人的、精神上的來往就足夠了。作為動物的、肉體的來往,最好跟狗一樣的男人進行,因為我不需要尊敬他們。」
這些話,如果從一個男人的嘴巴出來,也許不怎麼奇怪。我見過一些男人把「靈」與「肉」完全分開看待。可是,一般來說,女人是很難分開「靈」與「肉」的。
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專門對比自己差的異性感興趣,給人的印象不太健全。當一個人有健康的自尊心,發生興趣的對象應該跟自己對等或者比自己優秀。無論如何,把自己的伙伴比作狗,聽起來令人不舒服。
表面上看來條件很好的女影評人,為什麼如此這般缺乏自尊心?但是這種問題是很難直接問對方的。
有一個線索。那就是喝醉了酒以後,她往往把幾十年前的老照片拿出來,是她父母的結婚照。
「妳看,我母親年輕時多麼漂亮。她是在公司裡最美麗的女職員,有很多男同事追她。最後我父親贏得了她,雖然他的年紀比我母親小,個子也沒有比她高多少。
「哎,如果我長得像媽媽,那該多麼好。可是我長得像爸爸,結果媽媽嫌我醜。聽說,我還是個小娃娃的時候,媽媽不肯抱著我出去,因為我難看。
「爸爸自己知道,他本來就配不上媽媽。所以,不管我母親做事情如何不講道理,他從來沒批評過她。
「我母親管我管得非常嚴。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她跟我說得很清楚,『在我們家,沒有一件東西是屬於妳的。每一件東西都是爸爸和媽媽的。那麼,如果妳想開冰箱,先一定要敲冰箱的門,然後才開。』有一天我去同學家,看到她不敲門就打開冰箱,我非常吃驚。
「我中學的時候,有一次把手放在口袋裡跟母親說話,她特別生氣,一下子把口袋縫掉了。還有一次,我的頭髮有點太長,母親突然間拿起剪刀要剪掉。也有很多次,我同學打來的電話,母親不讓我接,自己掛下。無論她怎麼樣,爸爸從來不敢批評,因為他本來就配不上她。」
談著談著,她不禁流眼淚。每次喝醉了酒,她一定要講這些故事。母親幾年前已經去世,但是女兒的心靈沒得到解放,如今仍跟狗一樣的男人同居,也許是她自虐,也許是為了懲罰當年沒有保護她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