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瑠吸收了各種知識後,除了不斷累積,並用自己的方式加以消化,然後對外發出訊息。對他來說,最方便傳遞訊息的對象當然就是父母,尤其是優美子。
「人格特質可以分為五大因素模式,通常認為人一輩子都會有穩定的人格特質,但妳認為在怎樣的情況下會發生變化?」
那是光瑠中學三年級的秋天,當優美子在廚房準備晚餐時,他問優美子的問題。她完全聽不懂兒子說的話,所以問他在說什麼,光瑠又重複了一次問題,優美子還是覺得他在說外國話。
「對不起,」她說:「媽媽正在忙。」
光瑠點了點頭,走回了自己的房間。
但是,他並沒有因此停止發出訊息,之後反而越來越頻繁。他總是突如其來地問母親:「程式設計有各種不同種類的程式設計語言,妳覺得人類認為最容易的語言有什麼特色?」或是:「妳不認為攻擊性和探究知識的心,在支配外界這一點上是共通的嗎?」很遺憾的是,優美子沒有一次能夠回答兒子的這些問題。當然,這些內容的問題原本就不可能立刻做出回答,但她的自尊心還是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這一陣子,我經常覺得自己越來越笨了。」某天晚上,優美子躺在床上時,用疲憊的聲音說道。高行正在檯燈下看著光瑠絕對不會看的娛樂小說文庫本。
「妳在說什麼傻話啊。」高行的視線沒有離開手上的書,苦笑著說道。
「真的啊,今天那孩子又問我問題了。媽媽,如果可以做一個和真人完全一模一樣的機器人,從符號學的角度來說,這兩個個體……」說到這裡,她搖了搖頭,「之後我就不記得了,反正是很費解的內容,我從小到大,從來沒有想過這種問題。」
「妳能記得那麼多,已經很了不起了。換成是我,恐怕連聽都有困難。」
「你認真聽我說嘛。你知道我怎麼做嗎?因為每次都不置可否地笑一笑說,媽媽也不清楚太悲哀了,所以我反問他,光瑠,你覺得呢?」
「妳應對得很好啊。」
「但沒想到是大失策,那個孩子雙眼發亮地開始說明自己的想法,一口氣說了超過三十分鐘。那時候我正準備做菜,所以手上拿著生魚片刀,站在那裡聽他說話。不,說我在聽他說並不正確,因為我完全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只是傻傻地看著他嘴巴一張一合地說話。因為我問他對這個問題的想法,所以無法像平時一樣敷衍他……幸好中途電話響了,如果沒有那通電話,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妳不必放在心上,光瑠有時候也會向我發問,我也沒有一次可以回答他的問題。」
「你被問的次數很少啊,大部分日子都在光瑠睡著之後才回家,好像故意躲著他。」
「喂,喂,妳不要亂說。」高行沉著臉說道,但其實是為了掩飾被優美子識破真相的窘困。這一陣子,公司的工作的確很忙,只是並不需要每天都加班到深夜。正如優美子說的,他想到光瑠可能又會問一些他無力招架的難題,所以不想太早回家。
「那孩子一定覺得我這個媽媽很蠢。」優美子有點自暴自棄地說:「他一定覺得我腦袋空空,愚昧無知,連兒子的話都聽不懂。」
「妳想太多了,不可能啦。」
但是,她搖著頭。
「你根本不知道他是用怎樣的眼神看我。如果只是看不起我也就罷了,因為到處都有這樣的母子,我以前也曾經看不起我的父母,但是,他看我的眼神不一樣,好像在憐憫我,好像在說,妳這麼笨,真是太可憐了。」優美子有點歇斯底里,用毛毯蓋住了頭,痛苦地扭著身體。
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即使告訴優美子,光瑠是與眾不同的孩子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尤其優美子的自尊心太強。高行猜想,在優美子至今為止的人生中,從來不曾在任何人面前感到自卑,而且對方還是在讀中學的兒子。照理說,父母在這個年齡的孩子面前,還可以表現得很神通廣大。
高行也不得不承認,尤其在學問的問題上,自己面對光瑠時,也感到抬不起頭,但更感受到極大的不安。他總覺得這個看似普通的少年,像吸塵器一樣,不斷吸收普通的大人也難以理解的知識,會不會是即將發生什麼大事的前兆?光瑠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手捧著令人費解的書籍,自言自語的樣子,有一種讓人難以靠近的感覺,當他看到兒子這樣的身影時,這種想法就更強烈了。
光瑠在中學三年級後,突然不再向父母發問,他似乎終於認識到,自己的父母是平凡人這件事。他在學校時,也不再讓老師為難。雖然老師仍然覺得他礙眼,但他的存在顯然有助於提升學校的形象,所以也不再像以前一樣經常建議他轉學。
令高行他們納悶的是,光瑠和同學相處時,就和普通的中學生無異。光瑠在班上也很受歡迎,每個學年都會被選為班長。在班會上討論事情時,他很擅長整合大家的意見,甚至能夠洞悉沒有表達意見的同學在想什麼,引導出成為最大公約數的結論。
「光瑠很會察言觀色,只要有同學內心有不滿,他就會立刻問,是不是有什麼意見想要表達。」光瑠的同學來家裡玩的時候告訴高行。
光瑠參加了單車社團,在社團擔任社長,發揮了領導能力。每個月都會有一、兩次遠行的活動,光瑠不僅知識豐富,而且發生狀況時發揮了妥善的應對能力,所以從來沒有聽說曾經發生過任何問題。
「你和班上的同學和單車社的同學平時都聊什麼?」有一次,高行問光瑠。
「什麼都聊啊,像是電視或是音樂之類的。」光瑠回答。
「你不和他們談符號學的問題嗎?還有宗教或是超心理學、宇宙論之類的問題。」這些都是高行不止一次被兒子問倒的主題。
「才不會聊這些。」光瑠笑著否認。
「為什麼?」
「因為他們和我年紀一樣大,不可能比我更早發現真理。」他的回答很明快。
高行對「真理」這兩個字有點發毛,但還是假裝認同說:「原來是這樣。」
光瑠對色彩的辨識能力越來越強。隨著年齡的增長,三歲時出現的這種神奇的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敏銳。上小學三年級時,無論是任何顏色,只要看一眼,就可以立刻回答出顏色的組合。
比方說,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優美子很擅長編織,有時候會使用編織機編織。那一天,她使用了帶有朱紅色的紅色毛線編織毛衣,光瑠剛好走進來,拿起好幾團毛線球把玩著。
「媽媽,只有這團毛線的顏色不一樣,為什麼?」
坐在編織機前的優美子看著兒子手上的毛線,偏著頭說:
「不可能啊,我都是一起買的。」
「但是真的不一樣,這一團的黃色比較多。」
「黃色?太奇怪了。」優美子從他手上接過毛線,和其他毛線進行比較,但無論怎麼看,都覺得顏色相同。「看起來一樣啊。」
「不一樣,絕對不一樣。」光瑠嘟著嘴如此主張。
當時,優美子已經認同兒子對色彩的感覺異常敏銳這件事。於是,她相信了光瑠說的話,翌日把那團毛線帶去毛線店,但中年女店員並不認為有問題。
「一樣啊,妳看這裡不是有批號嗎?這裡的數字相同,就代表是一起染的。」
「會不會是有什麼疏失,把其他顏色混進去了……」
「絕對不可能。」那名店員不以為然地冷笑著,優美子只好帶著那團毛線回家了。
但實際使用那團毛線後,她確認光瑠的觀察完全正確。用編織機編織時,針腳都很整齊,只要毛線的顏色有稍微的色差,在光線下就特別明顯。優美子發現,使用了那團毛線的部分顏色顯然和其他地方不一樣。雖然不知道是否如光瑠所說,帶有黃色的成分,只知道顏色不一樣。
她拿了那件織到一半的毛衣再度前往毛線店,店員也臉色大變,詢問了工廠。最後得知是工廠在分批時搞錯了。店員當然為此鄭重道歉。
到了小學高年級,光瑠開始用定量表示顏色。
「這一件多加了百分之五的紅色和百分之八的黃色,那一件多加了百分之六的黃色和百分之十五的藍色。」
這是去百貨公司買高行的禮服時,光瑠看到兩件禮服時說的話。高行和優美子完全看不出那兩件衣服的顏色有什麼不同,因為看起來都是黑色。
這種程度的事已經變成了家常便飯,光瑠對光的感受力比對色彩更加敏感,他具備了能夠感應些微光源的能力。在光瑠五年級那一年的冬天,高行知道,即使看著同一片天空,光瑠能夠看到更多的星星。
具有正確認識顏色和光的能力,和不同凡響的智力──光瑠帶著這兩種能力成長。每逢他的生日,高行內心的不安就漸漸膨脹,很擔心即將發生什麼狀況。
不久之後,光瑠上了高中。雖然只要他願意,他可以讀日本全國的任何一所高中,但他說,去讀哪一所高中都一樣,所以選擇了本地的一所公立高中。在他小時候,就曾經斷言一定要讓他讀知名私中的優美子,聽了他的決定後,也暗自鬆了一口氣。
收到高中入學通知的那天晚上,白河家一家三口舉行了小型慶祝派對。當時,高行問光瑠,有沒有想要的禮物?光瑠立刻回答:
「可不可以買一台電腦?」
「你不是已經有電腦了嗎?」
光瑠從中學一年級就開始使用電腦,高行也難以理解他用電腦幹什麼,只知道並不是在玩遊戲。
「我想要一台新的電腦,無論如何都需要另一台。」
「是喔,那好啊。」高行在答應的同時看向優美子,她的神情有點緊張。
他可能想要開始做什麼。高行的腦海中閃過這個念頭。
高行也跟著光瑠去了電腦店,不發一語地聽著光瑠向店員訂了很多東西。店員冒著冷汗,回答光瑠使用了大量專有名詞的發問,高行好幾次都聽到店員說:「這可能要請教廠商的技術人員。」
果然不出高行所料,光瑠買了新電腦後,就開始動手了,只是高行並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什麼。即使他下班很晚回到家,看到光瑠的房間仍然亮著燈。聽優美子說,除了吃飯時間以外,他幾乎都在自己房間。
「我經過他房間門口時,一直聽到喀答喀答的聲音,那應該是打電腦的聲音吧。不知道他到底在忙什麼。」
優美子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高行去問兒子。於是,高行在某一次聊天時問了光瑠,但光瑠只回答說:「我隨便玩玩而已。」高行也不便追問。
光瑠進入高中後,和之前一樣,在學校內一天比一天引人注目。他在入學後不久舉行的學力測驗中,獲得了學校創立以來的最高分,在接下來的期中考試中,也令老師感到驚訝。
以他的個性,絕對不可能到處炫耀成績,而且他也根本不在意考試成績,但他是難得一見的優秀學生這件事很快就在全校傳開了。因為各科的老師看到他的優異成績興奮不已,忍不住告訴其他學生。
不光是學生,學生的家長對光瑠產生了更強烈的好奇。優美子第一次去參加親師懇談會時,筋疲力竭地回到家說:
「那些家長從頭問到尾。問光瑠在哪個補習班補習?家教叫什麼名字?可不可以介紹給他們?在飲食上有沒有特別注意哪些問題?使用了哪些參考書?每天的睡眠時間是幾小時?」她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搖了搖頭,「即使我告訴他們,沒有請家教,也沒有讀補習班,都是兒子自己看書,他們都不相信。」
「恐怕很難相信。」高行苦笑著回答。
「你不要笑啦,我明明說的是實話,卻被認為是怕別人偷學,所以故意隱瞞教育方法,甚至有人酸言酸語,真是討厭死了。」
以前聽到別人這麼說,優美子都會有優越感,那時候真的開始覺得很煩。
光瑠在學校受到了矚目,但他去學校並不只是為了上課而已。相反地,對他而言,上課只是附屬品。他幾乎把一大半的時間都花在進入高中後參加的社團活動上。
他加入了輕音樂社團。高行得知之後,忍不住打量兒子的臉。因為實在太意外了,他以為自己聽錯了。
「輕音樂是指搖滾嗎?」
聽到高行的問題,光瑠笑著搖了搖頭。
「不光是搖滾,還研究各種音樂。」
「研究?」
「對,用電子合成器。」
「電子合成器?所以是電子音樂?」
「嗯,我們社團就是以靈活運用電子合成器而出名的,活動室內幾乎有所有的機器,社團成員可以自由使用。這也是我決定進入這所高中最大的理由。」
高行和優美子目瞪口呆地看著一臉天真地說話的兒子,他們完全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反對他參加輕音樂社。
光瑠熱心參加每週三次的社團活動,一回到家,立刻埋首在電腦前操作。這就是他的高中生活,高行和優美子只能遠遠地看著兒子。現代的高中生沉迷音樂或電腦並不是稀奇事,也許反而算是很普通,只是當光瑠在做這件事時,高行和優美子忍不住感到不安。
不久之後,光瑠說要去打工。問他為什麼要去打工,他說想購買電腦周邊商品和零件。他想去一家電子產品量販店打工,他說在那裡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到他想要的產品。
高行說,如果他想要什麼,可以隨時買給他。光瑠笑著搖了搖頭。
「我不想每次都開口,而且既然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購買,在外面花大錢買相同的產品太蠢了。」
經過多次討論,終於決定只能在暑假、寒假,以及春假這些長期休假期間才能去打工。於是,光瑠從高一的暑假開始,就去那家店打工,幾乎每次都會搬東西回家。然後他一直關在自己房間,在叫他吃飯之前都不會出來。
高行曾經多次去兒子的房間張望,覺得他兒子的房間簡直就像是電子儀器實驗室,到處都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購買的儀器,用無數電線和電子連接器連在電腦上,還有很多擠滿了IC板的板子。
「等我告一段落後,我就會整理乾淨。」每次提醒光瑠,他都這麼回答。雖然大部分高中生都不喜歡父母進自己的房間,但光瑠並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只是從來不會告訴父母自己在幹什麼,即使一再追問他,他也只是回答:「到時候會告訴你們。」
高行曾經請精通電腦的同事來家裡,去看了光瑠的房間。他想知道兒子到底在忙什麼。
同事一看房間,立刻發出苦笑說,與其說是實驗室,這個房間整體更像是一台機器,但同事打量了房間內的幾台儀器後,神情變得凝重起來。他說,不像是高中生在做的事。
「我知道我兒子和普通的孩子不一樣,」身為父母,高行當然為兒子感到驕傲,「但你覺得這些到底是什麼?我兒子在做什麼?」
「我不太瞭解到底是什麼裝置,但說白了,就是電源。」那名同事說。
「電源?這麼多儀器,只是電源而已嗎?」
同事一臉嚴肅地搖了搖頭。
「電源和電池不一樣。這個系統應該可以藉由電子合成器的演奏,用各種不同的方式發出各種電子信號。」
「藉由演奏?為了什麼?」
「這我就不知道了,必須問當事人。話說回來,你兒子太厲害了,我反而更好奇,他怎麼有辦法完成這些。」
「這個……我這個做父親的也不知道。」高行嘆著氣說。
光瑠的高中第一年的生活就這樣過去了。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應該算是一帆風順的一年。他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也從來沒有發生任何麻煩,更沒有為異性或是人際關係煩惱。
然而,這一年讓高行和優美子覺得離兒子更遙遠了。高行經常懷疑,那個整天埋頭製作奇妙儀器的少年,真的是自己的兒子嗎?他這一陣子開始覺得,就好像孩子心目中有理想的父母,父母心目中,也有所謂理想的孩子。理想的孩子絕對不是連父母都無法理解的天才兒童,而是適度平凡、不成熟,有時候需要父母操煩的孩子。
光瑠並不是這樣的孩子。高行漸漸有這種感覺。
「人格特質可以分為五大因素模式,通常認為人一輩子都會有穩定的人格特質,但妳認為在怎樣的情況下會發生變化?」
那是光瑠中學三年級的秋天,當優美子在廚房準備晚餐時,他問優美子的問題。她完全聽不懂兒子說的話,所以問他在說什麼,光瑠又重複了一次問題,優美子還是覺得他在說外國話。
「對不起,」她說:「媽媽正在忙。」
光瑠點了點頭,走回了自己的房間。
但是,他並沒有因此停止發出訊息,之後反而越來越頻繁。他總是突如其來地問母親:「程式設計有各種不同種類的程式設計語言,妳覺得人類認為最容易的語言有什麼特色?」或是:「妳不認為攻擊性和探究知識的心,在支配外界這一點上是共通的嗎?」很遺憾的是,優美子沒有一次能夠回答兒子的這些問題。當然,這些內容的問題原本就不可能立刻做出回答,但她的自尊心還是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這一陣子,我經常覺得自己越來越笨了。」某天晚上,優美子躺在床上時,用疲憊的聲音說道。高行正在檯燈下看著光瑠絕對不會看的娛樂小說文庫本。
「妳在說什麼傻話啊。」高行的視線沒有離開手上的書,苦笑著說道。
「真的啊,今天那孩子又問我問題了。媽媽,如果可以做一個和真人完全一模一樣的機器人,從符號學的角度來說,這兩個個體……」說到這裡,她搖了搖頭,「之後我就不記得了,反正是很費解的內容,我從小到大,從來沒有想過這種問題。」
「妳能記得那麼多,已經很了不起了。換成是我,恐怕連聽都有困難。」
「你認真聽我說嘛。你知道我怎麼做嗎?因為每次都不置可否地笑一笑說,媽媽也不清楚太悲哀了,所以我反問他,光瑠,你覺得呢?」
「妳應對得很好啊。」
「但沒想到是大失策,那個孩子雙眼發亮地開始說明自己的想法,一口氣說了超過三十分鐘。那時候我正準備做菜,所以手上拿著生魚片刀,站在那裡聽他說話。不,說我在聽他說並不正確,因為我完全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只是傻傻地看著他嘴巴一張一合地說話。因為我問他對這個問題的想法,所以無法像平時一樣敷衍他……幸好中途電話響了,如果沒有那通電話,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妳不必放在心上,光瑠有時候也會向我發問,我也沒有一次可以回答他的問題。」
「你被問的次數很少啊,大部分日子都在光瑠睡著之後才回家,好像故意躲著他。」
「喂,喂,妳不要亂說。」高行沉著臉說道,但其實是為了掩飾被優美子識破真相的窘困。這一陣子,公司的工作的確很忙,只是並不需要每天都加班到深夜。正如優美子說的,他想到光瑠可能又會問一些他無力招架的難題,所以不想太早回家。
「那孩子一定覺得我這個媽媽很蠢。」優美子有點自暴自棄地說:「他一定覺得我腦袋空空,愚昧無知,連兒子的話都聽不懂。」
「妳想太多了,不可能啦。」
但是,她搖著頭。
「你根本不知道他是用怎樣的眼神看我。如果只是看不起我也就罷了,因為到處都有這樣的母子,我以前也曾經看不起我的父母,但是,他看我的眼神不一樣,好像在憐憫我,好像在說,妳這麼笨,真是太可憐了。」優美子有點歇斯底里,用毛毯蓋住了頭,痛苦地扭著身體。
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即使告訴優美子,光瑠是與眾不同的孩子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尤其優美子的自尊心太強。高行猜想,在優美子至今為止的人生中,從來不曾在任何人面前感到自卑,而且對方還是在讀中學的兒子。照理說,父母在這個年齡的孩子面前,還可以表現得很神通廣大。
高行也不得不承認,尤其在學問的問題上,自己面對光瑠時,也感到抬不起頭,但更感受到極大的不安。他總覺得這個看似普通的少年,像吸塵器一樣,不斷吸收普通的大人也難以理解的知識,會不會是即將發生什麼大事的前兆?光瑠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手捧著令人費解的書籍,自言自語的樣子,有一種讓人難以靠近的感覺,當他看到兒子這樣的身影時,這種想法就更強烈了。
光瑠在中學三年級後,突然不再向父母發問,他似乎終於認識到,自己的父母是平凡人這件事。他在學校時,也不再讓老師為難。雖然老師仍然覺得他礙眼,但他的存在顯然有助於提升學校的形象,所以也不再像以前一樣經常建議他轉學。
令高行他們納悶的是,光瑠和同學相處時,就和普通的中學生無異。光瑠在班上也很受歡迎,每個學年都會被選為班長。在班會上討論事情時,他很擅長整合大家的意見,甚至能夠洞悉沒有表達意見的同學在想什麼,引導出成為最大公約數的結論。
「光瑠很會察言觀色,只要有同學內心有不滿,他就會立刻問,是不是有什麼意見想要表達。」光瑠的同學來家裡玩的時候告訴高行。
光瑠參加了單車社團,在社團擔任社長,發揮了領導能力。每個月都會有一、兩次遠行的活動,光瑠不僅知識豐富,而且發生狀況時發揮了妥善的應對能力,所以從來沒有聽說曾經發生過任何問題。
「你和班上的同學和單車社的同學平時都聊什麼?」有一次,高行問光瑠。
「什麼都聊啊,像是電視或是音樂之類的。」光瑠回答。
「你不和他們談符號學的問題嗎?還有宗教或是超心理學、宇宙論之類的問題。」這些都是高行不止一次被兒子問倒的主題。
「才不會聊這些。」光瑠笑著否認。
「為什麼?」
「因為他們和我年紀一樣大,不可能比我更早發現真理。」他的回答很明快。
高行對「真理」這兩個字有點發毛,但還是假裝認同說:「原來是這樣。」
光瑠對色彩的辨識能力越來越強。隨著年齡的增長,三歲時出現的這種神奇的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敏銳。上小學三年級時,無論是任何顏色,只要看一眼,就可以立刻回答出顏色的組合。
比方說,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優美子很擅長編織,有時候會使用編織機編織。那一天,她使用了帶有朱紅色的紅色毛線編織毛衣,光瑠剛好走進來,拿起好幾團毛線球把玩著。
「媽媽,只有這團毛線的顏色不一樣,為什麼?」
坐在編織機前的優美子看著兒子手上的毛線,偏著頭說:
「不可能啊,我都是一起買的。」
「但是真的不一樣,這一團的黃色比較多。」
「黃色?太奇怪了。」優美子從他手上接過毛線,和其他毛線進行比較,但無論怎麼看,都覺得顏色相同。「看起來一樣啊。」
「不一樣,絕對不一樣。」光瑠嘟著嘴如此主張。
當時,優美子已經認同兒子對色彩的感覺異常敏銳這件事。於是,她相信了光瑠說的話,翌日把那團毛線帶去毛線店,但中年女店員並不認為有問題。
「一樣啊,妳看這裡不是有批號嗎?這裡的數字相同,就代表是一起染的。」
「會不會是有什麼疏失,把其他顏色混進去了……」
「絕對不可能。」那名店員不以為然地冷笑著,優美子只好帶著那團毛線回家了。
但實際使用那團毛線後,她確認光瑠的觀察完全正確。用編織機編織時,針腳都很整齊,只要毛線的顏色有稍微的色差,在光線下就特別明顯。優美子發現,使用了那團毛線的部分顏色顯然和其他地方不一樣。雖然不知道是否如光瑠所說,帶有黃色的成分,只知道顏色不一樣。
她拿了那件織到一半的毛衣再度前往毛線店,店員也臉色大變,詢問了工廠。最後得知是工廠在分批時搞錯了。店員當然為此鄭重道歉。
到了小學高年級,光瑠開始用定量表示顏色。
「這一件多加了百分之五的紅色和百分之八的黃色,那一件多加了百分之六的黃色和百分之十五的藍色。」
這是去百貨公司買高行的禮服時,光瑠看到兩件禮服時說的話。高行和優美子完全看不出那兩件衣服的顏色有什麼不同,因為看起來都是黑色。
這種程度的事已經變成了家常便飯,光瑠對光的感受力比對色彩更加敏感,他具備了能夠感應些微光源的能力。在光瑠五年級那一年的冬天,高行知道,即使看著同一片天空,光瑠能夠看到更多的星星。
具有正確認識顏色和光的能力,和不同凡響的智力──光瑠帶著這兩種能力成長。每逢他的生日,高行內心的不安就漸漸膨脹,很擔心即將發生什麼狀況。
不久之後,光瑠上了高中。雖然只要他願意,他可以讀日本全國的任何一所高中,但他說,去讀哪一所高中都一樣,所以選擇了本地的一所公立高中。在他小時候,就曾經斷言一定要讓他讀知名私中的優美子,聽了他的決定後,也暗自鬆了一口氣。
收到高中入學通知的那天晚上,白河家一家三口舉行了小型慶祝派對。當時,高行問光瑠,有沒有想要的禮物?光瑠立刻回答:
「可不可以買一台電腦?」
「你不是已經有電腦了嗎?」
光瑠從中學一年級就開始使用電腦,高行也難以理解他用電腦幹什麼,只知道並不是在玩遊戲。
「我想要一台新的電腦,無論如何都需要另一台。」
「是喔,那好啊。」高行在答應的同時看向優美子,她的神情有點緊張。
他可能想要開始做什麼。高行的腦海中閃過這個念頭。
高行也跟著光瑠去了電腦店,不發一語地聽著光瑠向店員訂了很多東西。店員冒著冷汗,回答光瑠使用了大量專有名詞的發問,高行好幾次都聽到店員說:「這可能要請教廠商的技術人員。」
果然不出高行所料,光瑠買了新電腦後,就開始動手了,只是高行並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什麼。即使他下班很晚回到家,看到光瑠的房間仍然亮著燈。聽優美子說,除了吃飯時間以外,他幾乎都在自己房間。
「我經過他房間門口時,一直聽到喀答喀答的聲音,那應該是打電腦的聲音吧。不知道他到底在忙什麼。」
優美子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高行去問兒子。於是,高行在某一次聊天時問了光瑠,但光瑠只回答說:「我隨便玩玩而已。」高行也不便追問。
光瑠進入高中後,和之前一樣,在學校內一天比一天引人注目。他在入學後不久舉行的學力測驗中,獲得了學校創立以來的最高分,在接下來的期中考試中,也令老師感到驚訝。
以他的個性,絕對不可能到處炫耀成績,而且他也根本不在意考試成績,但他是難得一見的優秀學生這件事很快就在全校傳開了。因為各科的老師看到他的優異成績興奮不已,忍不住告訴其他學生。
不光是學生,學生的家長對光瑠產生了更強烈的好奇。優美子第一次去參加親師懇談會時,筋疲力竭地回到家說:
「那些家長從頭問到尾。問光瑠在哪個補習班補習?家教叫什麼名字?可不可以介紹給他們?在飲食上有沒有特別注意哪些問題?使用了哪些參考書?每天的睡眠時間是幾小時?」她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搖了搖頭,「即使我告訴他們,沒有請家教,也沒有讀補習班,都是兒子自己看書,他們都不相信。」
「恐怕很難相信。」高行苦笑著回答。
「你不要笑啦,我明明說的是實話,卻被認為是怕別人偷學,所以故意隱瞞教育方法,甚至有人酸言酸語,真是討厭死了。」
以前聽到別人這麼說,優美子都會有優越感,那時候真的開始覺得很煩。
光瑠在學校受到了矚目,但他去學校並不只是為了上課而已。相反地,對他而言,上課只是附屬品。他幾乎把一大半的時間都花在進入高中後參加的社團活動上。
他加入了輕音樂社團。高行得知之後,忍不住打量兒子的臉。因為實在太意外了,他以為自己聽錯了。
「輕音樂是指搖滾嗎?」
聽到高行的問題,光瑠笑著搖了搖頭。
「不光是搖滾,還研究各種音樂。」
「研究?」
「對,用電子合成器。」
「電子合成器?所以是電子音樂?」
「嗯,我們社團就是以靈活運用電子合成器而出名的,活動室內幾乎有所有的機器,社團成員可以自由使用。這也是我決定進入這所高中最大的理由。」
高行和優美子目瞪口呆地看著一臉天真地說話的兒子,他們完全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反對他參加輕音樂社。
光瑠熱心參加每週三次的社團活動,一回到家,立刻埋首在電腦前操作。這就是他的高中生活,高行和優美子只能遠遠地看著兒子。現代的高中生沉迷音樂或電腦並不是稀奇事,也許反而算是很普通,只是當光瑠在做這件事時,高行和優美子忍不住感到不安。
不久之後,光瑠說要去打工。問他為什麼要去打工,他說想購買電腦周邊商品和零件。他想去一家電子產品量販店打工,他說在那裡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到他想要的產品。
高行說,如果他想要什麼,可以隨時買給他。光瑠笑著搖了搖頭。
「我不想每次都開口,而且既然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購買,在外面花大錢買相同的產品太蠢了。」
經過多次討論,終於決定只能在暑假、寒假,以及春假這些長期休假期間才能去打工。於是,光瑠從高一的暑假開始,就去那家店打工,幾乎每次都會搬東西回家。然後他一直關在自己房間,在叫他吃飯之前都不會出來。
高行曾經多次去兒子的房間張望,覺得他兒子的房間簡直就像是電子儀器實驗室,到處都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購買的儀器,用無數電線和電子連接器連在電腦上,還有很多擠滿了IC板的板子。
「等我告一段落後,我就會整理乾淨。」每次提醒光瑠,他都這麼回答。雖然大部分高中生都不喜歡父母進自己的房間,但光瑠並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只是從來不會告訴父母自己在幹什麼,即使一再追問他,他也只是回答:「到時候會告訴你們。」
高行曾經請精通電腦的同事來家裡,去看了光瑠的房間。他想知道兒子到底在忙什麼。
同事一看房間,立刻發出苦笑說,與其說是實驗室,這個房間整體更像是一台機器,但同事打量了房間內的幾台儀器後,神情變得凝重起來。他說,不像是高中生在做的事。
「我知道我兒子和普通的孩子不一樣,」身為父母,高行當然為兒子感到驕傲,「但你覺得這些到底是什麼?我兒子在做什麼?」
「我不太瞭解到底是什麼裝置,但說白了,就是電源。」那名同事說。
「電源?這麼多儀器,只是電源而已嗎?」
同事一臉嚴肅地搖了搖頭。
「電源和電池不一樣。這個系統應該可以藉由電子合成器的演奏,用各種不同的方式發出各種電子信號。」
「藉由演奏?為了什麼?」
「這我就不知道了,必須問當事人。話說回來,你兒子太厲害了,我反而更好奇,他怎麼有辦法完成這些。」
「這個……我這個做父親的也不知道。」高行嘆著氣說。
光瑠的高中第一年的生活就這樣過去了。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應該算是一帆風順的一年。他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也從來沒有發生任何麻煩,更沒有為異性或是人際關係煩惱。
然而,這一年讓高行和優美子覺得離兒子更遙遠了。高行經常懷疑,那個整天埋頭製作奇妙儀器的少年,真的是自己的兒子嗎?他這一陣子開始覺得,就好像孩子心目中有理想的父母,父母心目中,也有所謂理想的孩子。理想的孩子絕對不是連父母都無法理解的天才兒童,而是適度平凡、不成熟,有時候需要父母操煩的孩子。
光瑠並不是這樣的孩子。高行漸漸有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