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還記得另一件往事﹐也是跟I有關的。那是學校開運動會的時候﹐I每次參加賽跑都跑最後一名。那次也一樣﹐其他學生都已到達終點了﹐只有她一個人還在跑﹐不﹐與其說是跑步﹐不如說是拖著一條腿在那兒搖晃比較恰當。就在I打算放棄跑步的瞬間﹐一位女老師突然從人群裡跑了出來。
我已經忘了那位老師的姓名﹐只記得她很老了﹐而且是學校裡最不受歡迎的老師﹐因為她脾氣古怪﹐喜歡教訓學生﹐明明不是我們的導師﹐卻常常罵我們不好好打掃。然而﹐那位老師站出來跟I一起開始跑步。老師慢慢地跟I一起跑了好一會兒﹐最後到達終點﹐她像攬著I似的﹐把I拉進校長的帳篷。因為跑到終點的學生﹐都能在這兒接受校長頒贈的一枝鉛筆。I走進帳篷後﹐校長站起來﹐彎下身子把鉛筆放在I的手裡。
每當我看到「愛」這個字﹐我就會想起當時的情景。
這已經是四十年前的往事了。
當時那個時代﹐沒有電視﹐也沒有雜誌﹐孩童的生活裡根本接觸不到「愛」這種抽象字眼。
對我來說﹐「愛」就是溫暖﹐是一種細微的勇氣﹐想停下來卻無法停住的自然衝動。我曾聽過一句話:「魔鬼就在細節裡」﹐對我來說﹐「愛」就像這句話裡說的﹐是一個細節。(摘錄本書〈水煮蛋〉)
◎
攀登一座大山的時候﹐山的全貌是完全看不清的。
登山者只知道﹐山腳下的原野廣闊﹐山腹中的森林深遠﹐而大山的樣貌能夠隨意變化。
也是從那時起﹐我才發現自己認識了一位多麼偉大的演員﹐偉大得令我感到恐怖。
我也從他那兒學到了無數的知識。
「語言得靠聲音表達。」
其中最有用的﹐應該是這件事吧。
「混蛋!」
譬如我寫了這句台詞﹐森繁先生可以根據各種不同的狀況﹐色調鮮明地用一百種、兩百種不同的聲音唸出來﹐就連我這寫台詞的人﹐都忍不住訝異﹐世界上竟會有這麼多不同的角色。
我甚至還打算發行一張LP唱片留給後人﹐題目就叫「森繁久彌的一千種混蛋」。
最讓我感到獲益匪淺的﹐不是身為新劇演員的他﹐頭戴紅色假髮﹐唱歌劇般裝腔作勢地唸出哈姆雷特的台詞﹐而是在長達十年的廣播工作當中﹐我能跟他相識、相交﹐讓我聽到了一個身穿日式短褲﹐嘴裡嘎吱嘎吱地嚼著黃蘿蔔的日本男性所發出的純正嗓音。
誨我諄諄 南針在抱 仰瞻師道山高
我的父親經常調差﹐所以我從小就換過好幾個小學。
在我的小學畢業典禮那天﹐大家唱起驪歌的時候﹐我卻沒法跟其他同學一起嚎啕大哭﹐因為我在那所小學才上了一個學期的課。記得當時我是懷著有點無聊的心情唱著那首歌。現在回想起來﹐曾為我師的人物好像都不在學校裡。
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森繁先生。
他總是斟酌字句,對我這匹劣馬進行獎懲並進的教育﹐有時給我灌點過濃的迷湯﹐有時又乾脆爽快地指出劇本的缺點。
二十年過去了﹐當年那個身穿僅有的一套斜紋呢西裝站在森繁先生背後淺笑的女孩﹐現在已經到了需要老花眼鏡的年紀。撥開頭上的髮絲﹐也可以看到我頭上已有許多白髮。
當時那種不懂疲累為何物的體力﹐那種橫衝直撞的衝勁﹐現在都沒有了。相對的﹐當時對別人的感覺不太了解﹐現在才終於能夠有所體會。我想﹐自己就算到了這把年紀﹐其實還是沒資格書寫有關森繁先生的文章﹐現在因為看到這張照片﹐才發現自己以往是多麼無知。昔日的舊事重新在腦中湧起﹐我不禁偷偷伸手拭去一把冷汗。(摘錄本書〈花束〉)
我還記得另一件往事﹐也是跟I有關的。那是學校開運動會的時候﹐I每次參加賽跑都跑最後一名。那次也一樣﹐其他學生都已到達終點了﹐只有她一個人還在跑﹐不﹐與其說是跑步﹐不如說是拖著一條腿在那兒搖晃比較恰當。就在I打算放棄跑步的瞬間﹐一位女老師突然從人群裡跑了出來。
我已經忘了那位老師的姓名﹐只記得她很老了﹐而且是學校裡最不受歡迎的老師﹐因為她脾氣古怪﹐喜歡教訓學生﹐明明不是我們的導師﹐卻常常罵我們不好好打掃。然而﹐那位老師站出來跟I一起開始跑步。老師慢慢地跟I一起跑了好一會兒﹐最後到達終點﹐她像攬著I似的﹐把I拉進校長的帳篷。因為跑到終點的學生﹐都能在這兒接受校長頒贈的一枝鉛筆。I走進帳篷後﹐校長站起來﹐彎下身子把鉛筆放在I的手裡。
每當我看到「愛」這個字﹐我就會想起當時的情景。
這已經是四十年前的往事了。
當時那個時代﹐沒有電視﹐也沒有雜誌﹐孩童的生活裡根本接觸不到「愛」這種抽象字眼。
對我來說﹐「愛」就是溫暖﹐是一種細微的勇氣﹐想停下來卻無法停住的自然衝動。我曾聽過一句話:「魔鬼就在細節裡」﹐對我來說﹐「愛」就像這句話裡說的﹐是一個細節。(摘錄本書〈水煮蛋〉)
◎
攀登一座大山的時候﹐山的全貌是完全看不清的。
登山者只知道﹐山腳下的原野廣闊﹐山腹中的森林深遠﹐而大山的樣貌能夠隨意變化。
也是從那時起﹐我才發現自己認識了一位多麼偉大的演員﹐偉大得令我感到恐怖。
我也從他那兒學到了無數的知識。
「語言得靠聲音表達。」
其中最有用的﹐應該是這件事吧。
「混蛋!」
譬如我寫了這句台詞﹐森繁先生可以根據各種不同的狀況﹐色調鮮明地用一百種、兩百種不同的聲音唸出來﹐就連我這寫台詞的人﹐都忍不住訝異﹐世界上竟會有這麼多不同的角色。
我甚至還打算發行一張LP唱片留給後人﹐題目就叫「森繁久彌的一千種混蛋」。
最讓我感到獲益匪淺的﹐不是身為新劇演員的他﹐頭戴紅色假髮﹐唱歌劇般裝腔作勢地唸出哈姆雷特的台詞﹐而是在長達十年的廣播工作當中﹐我能跟他相識、相交﹐讓我聽到了一個身穿日式短褲﹐嘴裡嘎吱嘎吱地嚼著黃蘿蔔的日本男性所發出的純正嗓音。
誨我諄諄 南針在抱 仰瞻師道山高
我的父親經常調差﹐所以我從小就換過好幾個小學。
在我的小學畢業典禮那天﹐大家唱起驪歌的時候﹐我卻沒法跟其他同學一起嚎啕大哭﹐因為我在那所小學才上了一個學期的課。記得當時我是懷著有點無聊的心情唱著那首歌。現在回想起來﹐曾為我師的人物好像都不在學校裡。
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森繁先生。
他總是斟酌字句,對我這匹劣馬進行獎懲並進的教育﹐有時給我灌點過濃的迷湯﹐有時又乾脆爽快地指出劇本的缺點。
二十年過去了﹐當年那個身穿僅有的一套斜紋呢西裝站在森繁先生背後淺笑的女孩﹐現在已經到了需要老花眼鏡的年紀。撥開頭上的髮絲﹐也可以看到我頭上已有許多白髮。
當時那種不懂疲累為何物的體力﹐那種橫衝直撞的衝勁﹐現在都沒有了。相對的﹐當時對別人的感覺不太了解﹐現在才終於能夠有所體會。我想﹐自己就算到了這把年紀﹐其實還是沒資格書寫有關森繁先生的文章﹐現在因為看到這張照片﹐才發現自己以往是多麼無知。昔日的舊事重新在腦中湧起﹐我不禁偷偷伸手拭去一把冷汗。(摘錄本書〈花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