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塔的袐密
一
當漫長又鬰悶的梅雨季總算劃下句點時,接踵而來的是等待已久的酷暑,就連都會的大馬路都在正午時分暫時陷入人煙罕至的靜默之中,直到聽見豆腐店的喇叭聲,歸途的吵嚷聲才在傍晚的大都會漸次浮現,我頂著宛如午後雷陣雨般的嘈雜蟬鳴聲,穿越上野的森林,前往睽違多時的櫻木町,拜訪我的朋友橋本敏。由於我們交情很好,我也沒找人通報,直接敲了敲書房兼會客室的房門,走進房裡,只見他原本對著書桌像在思考什麼事,這時歪頭對著入口說:
「嗨,是你啊。好久不見。坐吧。」
「白天好熱,根本出不了門嘛。不過上野的森林還不差。」
「說到上野,你知道這次展覽的珍珠塔吧。」
朋友把電風扇轉向我這邊,
「你有沒有聽說什麼怪事呢?」
「沒有。我聽了各種評論,倒是沒聽說有什麼怪事耶。出了什麼事嗎?」
朋友沉默地遞給我幾張名片。一張是警視廳高田警部的名片,上面寫著 「東洋珍珠商會的老闆下村豐造有事相求,請多多關照」,一張是東洋珍珠商會老闆下村豐造的名片,一張印著同一家公司的製作部主任佐瀨龍之助。
「剛才這兩個人好像來找我,」
等到我看完,朋友說:
「我正好不在家,他們說等一下再來,留下名片就走了。」
相信大家應該還記憶猶新吧,前幾年,東京舉辦XX博覽會的時候,其中一個展場展出一座號稱由知名M珍珠店耗資十萬圓製作的珍珠塔,撼動了世人。然而,本月起由XXX省主辦的美術工藝品展覽會在上野竹之台召開後,近年來致力於與M珍珠店抗衡的東洋珍珠商會,終於嶄露頭角,推出了壯麗的珍珠塔,遠遠超越前幾年M商店的展覽品。我想大家都知道了,據我所知,這座塔的高度約三尺,外型仿效大和藥師寺的東塔,有三層副階周匝,乍看之下像六層樓。每一層樓都由美麗的珍珠組成,尤其是沿著塔正面階梯拾級而上的入口處所鑲嵌的珍珠,不管是大小、形狀還是光澤,都是絕世罕見的珍品,自然也不難理解它要價三十八萬圓了。自從展覽會開辦以來,報社都大篇幅報導這則新聞,據某報記載,東洋商會挖角了M商店製作部的優秀工匠,命他打造這座珍珠塔;另一家報社則報導該名工匠因私德問題,遭到M商店掃地出門。我將從報紙上得知的內容,全都告訴我的朋友。這時,門鈴大響,書生陪同兩位紳士走進來。
「我是橋本。」
友人起身說:
「這位是我的朋友岡田。」
「不好意思。」
年約五十,滿臉紅光,豐滿肥胖的紳士客氣地行禮,
「我是下村。」
看起來三十初頭,梳著一頭整齊旁分頭,膚色白晳又高大的紳士說:
「我是佐瀨。」
友人請他們坐下,說:
「今天很熱呢。……請問有何貴幹?」
商會老闆邊擦汗邊說:
「呃,不好意思,實在是不方便在外人面前提起這件事。」
「這點請您放心。岡田平常都跟我一起行動,請您別把他當成外人看待。」
「這樣啊。」
商會老闆總算平靜下來,
「我就坦白說了。這次,我們在XXX省主辦的展覽會,推出了珍珠塔,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所以我們立刻找上警視廳,不過對方表示這件事來拜託您比較好,雖然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還是來拜託您了。報紙報導了很多事,不過我們並不是一心要與M商店對抗,而是我本來就喜歡這種東西,一直以來苦心鑽研,希望打造出東洋獨特的工藝品,讓海外人士稱羨。幸好在這方面,有了技巧精湛的佐瀨加入,如今總算能完成足以為人稱道的作品了。」
商會老闆說了以下的內容。六月二十日,展覽會開幕,過了四、五天,世人對珍珠塔的討論正好達到巔峰。這時商會來了兩位貴客。一個是外國人,自稱是美國富翁兼東洋美術品蒐藏家的麥卡利,另一人則是乍看之下很像外國人,實則為一名日本紳士,相當有名的花野茂議員,他出示的名片把商會老闆嚇了一跳。麥卡利似乎完全不懂日文,所以經由該名日本紳士以流利的英文口譯。他們的來意是麥卡利的女兒最近即將結婚,所以他要搭七月十日的蒸氣船回國,原本想要送那座珍珠塔給女兒當賀禮,不過價格太貴了,而且又不可能在展出期間帶走,希望商會能在兩週之內,為他打造一座十萬圓左右的仿製品。商會老闆與佐瀨工匠討論之後,開出八萬圓的訂單。日本紳士詢問:「請問能做得多像呢?」佐瀨回答:「品質一定比不上,瞞不過專家的眼光,不過可以做到一般人乍看之下看不出來的程度。」
對方非常滿意,立刻付了兩萬圓訂金,同時加上一個條件,逾期或與真品不夠相像時,將不屢行合約的條件,隨後便離開了。後來,佐瀨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專心打造這座塔。這段期間裡,花野曾經打來一通電話,我方也回播電話,不過對方似乎不在家。到了交貨的日子,花野來了,看了成品欣喜若狂,立刻付清尾款,搭車回家去了。
於是這份工作順利完成,又過了兩、三天,今天早上佐瀨前往展覽會場,對自己的作品仍然引來大批人潮感到心滿意足,他隔著人群看了珍珠塔一眼,立刻神色大變。
「我今天早上差點嚇死了。」
佐瀨開口說:
「我忍不住撥開人群,湊到前面看。」
來到前方仔細一瞧,他乍看之下的直覺沒有錯,不知何時珍珠塔不知何時已經被換成仿製品了。
「門外漢可能看不出來,坦白說,有一個最確切的證據,我在製作仿製品的時候,礙於數量的關係,不得不使用一顆有瑕疪的珍珠,就鑲在屋簷下方,平常看不到的位置。」
商會老闆出聲附和,
「沒錯。直到他告訴我瑕疪珍珠的事之前,我也不敢相信珍珠塔竟然被掉包了。」
佐瀨立刻找來商會老闆,姑且先去找警衛。由於這是一個放滿貴重物品的地方,夜間特別請了兩個人輪班,徹夜看守。剛開始,警衛不太想承認,經過一番嚴厲的質問後,他們終於坦承在兩天前的夜裡聽見玻璃碎裂的聲響,兩個人立刻衝出警衛室,正好看到一個小偷從天窗逃走,導致一片窗玻璃掉下來。他們緊急開門追到外面,對方已經逃走了。巡視會場後,發現珍珠塔已經被人從箱子裡取出,放在距離架子約一間遠的位置。由於沒有其他損害,所以兩人討論過後,決定將塔擺回箱子裡,玻璃當成被風吹落的,假裝沒事發生。也就是說,警衛們以為竊賊沒有得手,不過真貨已經被偷走了,他們看見的是正要把仿製品搬進去的場面。接下來,佐瀨他們兩人向展覽會的辦公室提出申訴,然後又去了一趟警視廳,畢竟這是一件需要保密的工作,最後才來拜託橋本。
朋友終於開口,
「請問展示箱的鑰匙,平常在誰的身上呢?」佐瀨回答:
「鑰匙有兩把,一把交給警衛,另一把在我這裡。」
「請問塔的重量是多少呢?」
「三貫五百目。有一座大理石的底座。」
「哦哦,真是不可思議的事件。好,這件案子我接了。我必須先去調查現場跟警衛。」
商會老闆非常高興,他跟佐瀨一起離開後,橋本立刻就打電話到警視廳。
「喂,高田嗎?對,就是那件案子,我想請你幫個忙,讓我在夜裡進入展覽會場。哦?麥卡利昨天回國了。確實有這個人吧?你說他好像沒買珍珠塔?飯店的服務人員看到日本人帶回去了?這樣啊。花野好像是假名?我想也是。不過他跟花野好像有關係?哦哦,畢竟他是一個可以跟外國人溝通的傢伙嘛。我才要感謝你。好,我馬上就去展覽會場。再見。」
他對我說:
「你要不要一起去現場啊?」
二
夏季漫長的陽光終於西斜,天色已近黃昏。上野的山內有幾群穿著顯眼的浴衣出門乘涼的男女,三三兩兩地走在街頭。
兩名警衛在展覽會場等候。幸好兩人正好輪到前天晚上值班,他們立刻引領我們到現場。
會場內安靜無聲,由於夜間不展出,在寬敞的會場天花板,只有兩盞燈光投照讓人昏昏欲睡的微光,與日間聚集都會人氣,擠滿大量人潮的情況相比,沒有人的會場顯得更安靜了。一名警衛是年紀超過六十的高大老人,另一名好像是退伍軍人,是一個身材微胖,看起來很結實,年約四十的男子,看起來都像是老實人。
出事的塔安放在正面入口的右手邊,置於一個玻璃的櫃子裡,即使在夜裡,滑潤的豔麗表面仍然綻放著澄淨的光采。竊賊逃脫的窗戶距離地面十五尺高,是其中一扇環繞會場的天窗,牆邊擺放著整排的陳列架,高度是九尺,所以窗戶開在距離架子頂端上方的六尺處。
「是。發現的人是我。」
年輕的警衛回答朋友的提問。(未完)
一
當漫長又鬰悶的梅雨季總算劃下句點時,接踵而來的是等待已久的酷暑,就連都會的大馬路都在正午時分暫時陷入人煙罕至的靜默之中,直到聽見豆腐店的喇叭聲,歸途的吵嚷聲才在傍晚的大都會漸次浮現,我頂著宛如午後雷陣雨般的嘈雜蟬鳴聲,穿越上野的森林,前往睽違多時的櫻木町,拜訪我的朋友橋本敏。由於我們交情很好,我也沒找人通報,直接敲了敲書房兼會客室的房門,走進房裡,只見他原本對著書桌像在思考什麼事,這時歪頭對著入口說:
「嗨,是你啊。好久不見。坐吧。」
「白天好熱,根本出不了門嘛。不過上野的森林還不差。」
「說到上野,你知道這次展覽的珍珠塔吧。」
朋友把電風扇轉向我這邊,
「你有沒有聽說什麼怪事呢?」
「沒有。我聽了各種評論,倒是沒聽說有什麼怪事耶。出了什麼事嗎?」
朋友沉默地遞給我幾張名片。一張是警視廳高田警部的名片,上面寫著 「東洋珍珠商會的老闆下村豐造有事相求,請多多關照」,一張是東洋珍珠商會老闆下村豐造的名片,一張印著同一家公司的製作部主任佐瀨龍之助。
「剛才這兩個人好像來找我,」
等到我看完,朋友說:
「我正好不在家,他們說等一下再來,留下名片就走了。」
相信大家應該還記憶猶新吧,前幾年,東京舉辦XX博覽會的時候,其中一個展場展出一座號稱由知名M珍珠店耗資十萬圓製作的珍珠塔,撼動了世人。然而,本月起由XXX省主辦的美術工藝品展覽會在上野竹之台召開後,近年來致力於與M珍珠店抗衡的東洋珍珠商會,終於嶄露頭角,推出了壯麗的珍珠塔,遠遠超越前幾年M商店的展覽品。我想大家都知道了,據我所知,這座塔的高度約三尺,外型仿效大和藥師寺的東塔,有三層副階周匝,乍看之下像六層樓。每一層樓都由美麗的珍珠組成,尤其是沿著塔正面階梯拾級而上的入口處所鑲嵌的珍珠,不管是大小、形狀還是光澤,都是絕世罕見的珍品,自然也不難理解它要價三十八萬圓了。自從展覽會開辦以來,報社都大篇幅報導這則新聞,據某報記載,東洋商會挖角了M商店製作部的優秀工匠,命他打造這座珍珠塔;另一家報社則報導該名工匠因私德問題,遭到M商店掃地出門。我將從報紙上得知的內容,全都告訴我的朋友。這時,門鈴大響,書生陪同兩位紳士走進來。
「我是橋本。」
友人起身說:
「這位是我的朋友岡田。」
「不好意思。」
年約五十,滿臉紅光,豐滿肥胖的紳士客氣地行禮,
「我是下村。」
看起來三十初頭,梳著一頭整齊旁分頭,膚色白晳又高大的紳士說:
「我是佐瀨。」
友人請他們坐下,說:
「今天很熱呢。……請問有何貴幹?」
商會老闆邊擦汗邊說:
「呃,不好意思,實在是不方便在外人面前提起這件事。」
「這點請您放心。岡田平常都跟我一起行動,請您別把他當成外人看待。」
「這樣啊。」
商會老闆總算平靜下來,
「我就坦白說了。這次,我們在XXX省主辦的展覽會,推出了珍珠塔,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所以我們立刻找上警視廳,不過對方表示這件事來拜託您比較好,雖然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還是來拜託您了。報紙報導了很多事,不過我們並不是一心要與M商店對抗,而是我本來就喜歡這種東西,一直以來苦心鑽研,希望打造出東洋獨特的工藝品,讓海外人士稱羨。幸好在這方面,有了技巧精湛的佐瀨加入,如今總算能完成足以為人稱道的作品了。」
商會老闆說了以下的內容。六月二十日,展覽會開幕,過了四、五天,世人對珍珠塔的討論正好達到巔峰。這時商會來了兩位貴客。一個是外國人,自稱是美國富翁兼東洋美術品蒐藏家的麥卡利,另一人則是乍看之下很像外國人,實則為一名日本紳士,相當有名的花野茂議員,他出示的名片把商會老闆嚇了一跳。麥卡利似乎完全不懂日文,所以經由該名日本紳士以流利的英文口譯。他們的來意是麥卡利的女兒最近即將結婚,所以他要搭七月十日的蒸氣船回國,原本想要送那座珍珠塔給女兒當賀禮,不過價格太貴了,而且又不可能在展出期間帶走,希望商會能在兩週之內,為他打造一座十萬圓左右的仿製品。商會老闆與佐瀨工匠討論之後,開出八萬圓的訂單。日本紳士詢問:「請問能做得多像呢?」佐瀨回答:「品質一定比不上,瞞不過專家的眼光,不過可以做到一般人乍看之下看不出來的程度。」
對方非常滿意,立刻付了兩萬圓訂金,同時加上一個條件,逾期或與真品不夠相像時,將不屢行合約的條件,隨後便離開了。後來,佐瀨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專心打造這座塔。這段期間裡,花野曾經打來一通電話,我方也回播電話,不過對方似乎不在家。到了交貨的日子,花野來了,看了成品欣喜若狂,立刻付清尾款,搭車回家去了。
於是這份工作順利完成,又過了兩、三天,今天早上佐瀨前往展覽會場,對自己的作品仍然引來大批人潮感到心滿意足,他隔著人群看了珍珠塔一眼,立刻神色大變。
「我今天早上差點嚇死了。」
佐瀨開口說:
「我忍不住撥開人群,湊到前面看。」
來到前方仔細一瞧,他乍看之下的直覺沒有錯,不知何時珍珠塔不知何時已經被換成仿製品了。
「門外漢可能看不出來,坦白說,有一個最確切的證據,我在製作仿製品的時候,礙於數量的關係,不得不使用一顆有瑕疪的珍珠,就鑲在屋簷下方,平常看不到的位置。」
商會老闆出聲附和,
「沒錯。直到他告訴我瑕疪珍珠的事之前,我也不敢相信珍珠塔竟然被掉包了。」
佐瀨立刻找來商會老闆,姑且先去找警衛。由於這是一個放滿貴重物品的地方,夜間特別請了兩個人輪班,徹夜看守。剛開始,警衛不太想承認,經過一番嚴厲的質問後,他們終於坦承在兩天前的夜裡聽見玻璃碎裂的聲響,兩個人立刻衝出警衛室,正好看到一個小偷從天窗逃走,導致一片窗玻璃掉下來。他們緊急開門追到外面,對方已經逃走了。巡視會場後,發現珍珠塔已經被人從箱子裡取出,放在距離架子約一間遠的位置。由於沒有其他損害,所以兩人討論過後,決定將塔擺回箱子裡,玻璃當成被風吹落的,假裝沒事發生。也就是說,警衛們以為竊賊沒有得手,不過真貨已經被偷走了,他們看見的是正要把仿製品搬進去的場面。接下來,佐瀨他們兩人向展覽會的辦公室提出申訴,然後又去了一趟警視廳,畢竟這是一件需要保密的工作,最後才來拜託橋本。
朋友終於開口,
「請問展示箱的鑰匙,平常在誰的身上呢?」佐瀨回答:
「鑰匙有兩把,一把交給警衛,另一把在我這裡。」
「請問塔的重量是多少呢?」
「三貫五百目。有一座大理石的底座。」
「哦哦,真是不可思議的事件。好,這件案子我接了。我必須先去調查現場跟警衛。」
商會老闆非常高興,他跟佐瀨一起離開後,橋本立刻就打電話到警視廳。
「喂,高田嗎?對,就是那件案子,我想請你幫個忙,讓我在夜裡進入展覽會場。哦?麥卡利昨天回國了。確實有這個人吧?你說他好像沒買珍珠塔?飯店的服務人員看到日本人帶回去了?這樣啊。花野好像是假名?我想也是。不過他跟花野好像有關係?哦哦,畢竟他是一個可以跟外國人溝通的傢伙嘛。我才要感謝你。好,我馬上就去展覽會場。再見。」
他對我說:
「你要不要一起去現場啊?」
二
夏季漫長的陽光終於西斜,天色已近黃昏。上野的山內有幾群穿著顯眼的浴衣出門乘涼的男女,三三兩兩地走在街頭。
兩名警衛在展覽會場等候。幸好兩人正好輪到前天晚上值班,他們立刻引領我們到現場。
會場內安靜無聲,由於夜間不展出,在寬敞的會場天花板,只有兩盞燈光投照讓人昏昏欲睡的微光,與日間聚集都會人氣,擠滿大量人潮的情況相比,沒有人的會場顯得更安靜了。一名警衛是年紀超過六十的高大老人,另一名好像是退伍軍人,是一個身材微胖,看起來很結實,年約四十的男子,看起來都像是老實人。
出事的塔安放在正面入口的右手邊,置於一個玻璃的櫃子裡,即使在夜裡,滑潤的豔麗表面仍然綻放著澄淨的光采。竊賊逃脫的窗戶距離地面十五尺高,是其中一扇環繞會場的天窗,牆邊擺放著整排的陳列架,高度是九尺,所以窗戶開在距離架子頂端上方的六尺處。
「是。發現的人是我。」
年輕的警衛回答朋友的提問。(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