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錄
第二章(節錄)
狗的遠吠聲令鄉下的夜晚格外淒厲。屋後的儲藏室拴著老雪達犬馬基。通往果園的稀疏樹林中,有時會有成群野狗經過。馬基就會豎起耳朵,彷彿要傾訴自己的孤獨,發出那漫長又可怕的遠吠。野狗弄得竹林沙沙作響,駐足回應叫聲。耳尖的悅子,因此被吵醒。
好不容易才剛睡著一個多小時。早晨來臨前,還需要義務似的長眠。悅子尋找明日應有的希望。哪怕是某種極小的、微不足道的希望也好。沒有它,人就無法苟延殘喘到明天。比方說留待明天縫補的衣物,或者預定明天出發的旅行車票,瓶中所剩無幾決定明天喝掉的酒,人會為了明天而捐獻那些東西。然後才被容許迎接黎明。悅子要捐獻什麼呢?對了,她就把兩雙襪子,一雙深藍色、一雙褐色捐出去吧。把那兩雙襪子給三郎,對悅子而言就是明天的全部。悅子彷彿信仰虔誠的女子,從這個希望發現空洞且清淨的意義。她緊抓這兩根脆弱的繩子,這深藍色和褐色的脆弱繩子,垂掛在某種不可解的、肥腴的、黑暗的、黯淡的熱氣球似的「明天」下,不思考要去何處。不思考就是悅子幸福的根據,生存的理由。
悅子的全身,此刻,被彌吉骨節粗大且乾燥的手指觸覺籠罩。一兩個小時的睡眠無法抹去那種感覺。受到骸骨愛撫的女子,已經無法擺脫那種愛撫。悅子的全身,比蝴蝶正要蛻掉的蛹殻更薄,彷彿塗抹某種無形的顏料後,殘留著乾燥、透明、皮膚上的假想皮膚的觸感。身子微微一動,似乎就可看見那個在黑暗中整片龜裂。
悅子逐漸適應黑暗的眼睛環視四周。彌吉不會打呼。隱約可見他的脖子就像拔掉毛的鳥。架子上座鐘的滴答聲響,地板下方蟋蟀的叫聲,給這個夜晚稍微賦予人世應有的輪廓。否則,這個夜晚,已不屬於人間。這夜晚壓向悅子,令悅子宛如果凍中的蒼蠅,不斷逼她面對凝固的恐懼。
悅子勉強稍微抬起頭。裝飾櫃的門扉鑲嵌的螺鈿發出藍光。
⋯⋯她緊閉雙眼甚至使眼皮凹陷。記憶在腦海重現。那是短短半年前的事。搬來這個家不久,老是獨自出門散步的悅子,很快就被村民們稱為怪人。儘管如此,悅子還是照樣獨自漫步。她那孕婦似的走路方式打從那時就已惹人注目。看到的人,往往認定這女人擁有自甘墮落的過去。
從杉本家的土地一角,隔著小河可將服部靈園一覽無遺。除了彼岸期間,極少有人來掃墓。到了下午,可以看見遼闊墓地的層層台地上,林立的無數白色墓碑,在旁邊的土地逐一落下可愛的影子。森林圍繞的丘陵上高低起伏的墓地景觀,看起來開闊又清潔。不時還能從遠處望見某塊花崗岩墓碑反射日光,閃耀白色石英的光芒。
悅子尤愛這墓地上方無垠的遼闊天空,以及貫穿墓地的寬闊步道的寂靜。這雪白晴朗的靜謐,與青草香和剛發芽的樹苗氣息互相作用,似乎使她的靈魂比平時更赤裸。
這是摘野菜的季節。悅子沿著小河畔邊走邊摘嫁菜和筆頭菜放進袖袋。河水在某處溢出,淹沒草皮。那裡有野芹。小河穿過一座橋,橫越從大阪直到墓地門前的水泥車道終點。悅子繞過墓園入口的圓形草坪,走向每次的散步路徑。自己居然有如此閒暇實在不可思議。這種閒暇該不會是什麼緩刑似的閒暇吧?
悅子經過丟球玩耍的小孩身旁。走了一會,來到剛才那小河邊的圍牆內,那裡有一塊尚未豎立墓標的草地。悅子想坐下,卻發現一名少年躺在地上把書舉到仰起的臉孔上方,正在專心閱讀。是三郎。他感到人影遮住臉孔,於是敏銳地坐起上半身,
「太太。」
他說,這時嫁菜和筆頭菜從悅子的袖袋紛紛落到他的臉上。
那瞬間三郎臉上的表情變化,帶給悅子冷靜明晰的喜悅,猶如可以漂亮解答的單純方程式。因為他起先把落在臉上的野草當成悅子在開玩笑,並且誇張地扭身閃躲。接著才從悅子的表情發現那純屬偶然並非開玩笑。一瞬間,他露出抱歉的認真眼神。他站起來,然後趴在地上,幫悅子撿起散落一地的嫁菜。
(後來我是這麼問的。)悅子事後回想。
「你在做什麼?」
「看書。」
他紅著臉,給她看一本通俗小說。他的語氣,當時悅子認為是軍隊說話的語氣。可是今年十八歲的他沒當過兵。生於廣島的三郎是因為模仿標準語,才會用那種方式說話。
接著三郎也不等人問就自己招認,剛才去村子領取配給的麵包回來,正在偷懶摸魚就被太太發現了。這番傾訴比辯解更帶有撒嬌的意味。悅子說,我不會告訴任何人。
她記得好像還問了三郎廣島遭到原子彈轟炸的受災情況。三郎當時回答老家離廣島市很遠所以沒被波及,但親戚一家全死了。話題就此結束。或者該說,是三郎這廂,想問悅子什麼卻又不敢開口。
(第一次見到三郎時他看起來已滿二十歲。就在墓園的草地上,看到他這樣躺著時,我已經不記得他看似幾歲。但明明仍是料峭春寒,他卻敞著滿是補丁的棉質襯衫露出胸口,還把袖子捲起。說不定是因為介意袖口破得太嚴重。他的手臂是都市男人起碼要到二十五歲才會有的壯碩手臂。而且這曬黑的成熟手臂,彷彿對自己的成熟感到難為情,覆滿金色的汗毛。)
⋯⋯悅子不自覺用怪罪的眼光看他。那種眼神並不適合悅子,但她別無他法。他是否察覺到什麼?不可能。他只是意識到麻煩的主人家又住進來另一個麻煩婦人罷了。他的聲音!那略帶鼻音彷彿煙燻過顯得沉鬱卻又孩子氣的聲音。因為個性沉默寡言,所以說話總像是一字一字摘取。那些話語猶如質樸野果的分量⋯⋯
可是,翌日再見到他時,悅子已經可以完全不動感情地看著他。換言之不是用怪罪的眼神,只是面帶微笑。
是的⋯⋯什麼事也沒發生。就在悅子來到此地一個月後的某天,彌吉要求她替他縫補農耕時穿的舊上衣和長褲。彌吉催著要,因此那天她工作到深夜。半夜一點時,本該已經就寢的彌吉走進悅子的房間。他誇獎她的熱心,套上縫補好的上衣,抽著菸斗沉默半晌⋯⋯
「最近睡得好嗎?」彌吉問。
「很好,和東京不同,這裡非常安靜⋯⋯」
「說謊。」彌吉再次說。
悅子遂老實回答,
「其實最近睡不著很困擾。一定是因為太安靜,安靜得過分了。」
「那可不行。早知道就不叫妳搬來了。」
彌吉這番託詞中,多少添了幾分高階主管式的不快。
悅子接到彌吉的邀請決心搬來米殿村時,早就料到會有這樣的夜晚來臨。她毋寧是期盼著這一天。丈夫死後,悅子像印度的寡婦那樣打算殉死。她幻想的殉死很奇怪。不是因丈夫的死亡而殉身,是對丈夫的嫉妒而殉身。而且她希望的,不是普通的死,是最耗費時間、最緩慢的死。同時,妒意深重的悅子,或許追求的是絕對不用擔心會嫉妒的對象?這種彷彿渴求腐肉的卑劣欲求背後,或許其實有另一種鮮活的占有欲蠢蠢欲動?那是絕對不抱目的的貪婪。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本書)
第二章(節錄)
狗的遠吠聲令鄉下的夜晚格外淒厲。屋後的儲藏室拴著老雪達犬馬基。通往果園的稀疏樹林中,有時會有成群野狗經過。馬基就會豎起耳朵,彷彿要傾訴自己的孤獨,發出那漫長又可怕的遠吠。野狗弄得竹林沙沙作響,駐足回應叫聲。耳尖的悅子,因此被吵醒。
好不容易才剛睡著一個多小時。早晨來臨前,還需要義務似的長眠。悅子尋找明日應有的希望。哪怕是某種極小的、微不足道的希望也好。沒有它,人就無法苟延殘喘到明天。比方說留待明天縫補的衣物,或者預定明天出發的旅行車票,瓶中所剩無幾決定明天喝掉的酒,人會為了明天而捐獻那些東西。然後才被容許迎接黎明。悅子要捐獻什麼呢?對了,她就把兩雙襪子,一雙深藍色、一雙褐色捐出去吧。把那兩雙襪子給三郎,對悅子而言就是明天的全部。悅子彷彿信仰虔誠的女子,從這個希望發現空洞且清淨的意義。她緊抓這兩根脆弱的繩子,這深藍色和褐色的脆弱繩子,垂掛在某種不可解的、肥腴的、黑暗的、黯淡的熱氣球似的「明天」下,不思考要去何處。不思考就是悅子幸福的根據,生存的理由。
悅子的全身,此刻,被彌吉骨節粗大且乾燥的手指觸覺籠罩。一兩個小時的睡眠無法抹去那種感覺。受到骸骨愛撫的女子,已經無法擺脫那種愛撫。悅子的全身,比蝴蝶正要蛻掉的蛹殻更薄,彷彿塗抹某種無形的顏料後,殘留著乾燥、透明、皮膚上的假想皮膚的觸感。身子微微一動,似乎就可看見那個在黑暗中整片龜裂。
悅子逐漸適應黑暗的眼睛環視四周。彌吉不會打呼。隱約可見他的脖子就像拔掉毛的鳥。架子上座鐘的滴答聲響,地板下方蟋蟀的叫聲,給這個夜晚稍微賦予人世應有的輪廓。否則,這個夜晚,已不屬於人間。這夜晚壓向悅子,令悅子宛如果凍中的蒼蠅,不斷逼她面對凝固的恐懼。
悅子勉強稍微抬起頭。裝飾櫃的門扉鑲嵌的螺鈿發出藍光。
⋯⋯她緊閉雙眼甚至使眼皮凹陷。記憶在腦海重現。那是短短半年前的事。搬來這個家不久,老是獨自出門散步的悅子,很快就被村民們稱為怪人。儘管如此,悅子還是照樣獨自漫步。她那孕婦似的走路方式打從那時就已惹人注目。看到的人,往往認定這女人擁有自甘墮落的過去。
從杉本家的土地一角,隔著小河可將服部靈園一覽無遺。除了彼岸期間,極少有人來掃墓。到了下午,可以看見遼闊墓地的層層台地上,林立的無數白色墓碑,在旁邊的土地逐一落下可愛的影子。森林圍繞的丘陵上高低起伏的墓地景觀,看起來開闊又清潔。不時還能從遠處望見某塊花崗岩墓碑反射日光,閃耀白色石英的光芒。
悅子尤愛這墓地上方無垠的遼闊天空,以及貫穿墓地的寬闊步道的寂靜。這雪白晴朗的靜謐,與青草香和剛發芽的樹苗氣息互相作用,似乎使她的靈魂比平時更赤裸。
這是摘野菜的季節。悅子沿著小河畔邊走邊摘嫁菜和筆頭菜放進袖袋。河水在某處溢出,淹沒草皮。那裡有野芹。小河穿過一座橋,橫越從大阪直到墓地門前的水泥車道終點。悅子繞過墓園入口的圓形草坪,走向每次的散步路徑。自己居然有如此閒暇實在不可思議。這種閒暇該不會是什麼緩刑似的閒暇吧?
悅子經過丟球玩耍的小孩身旁。走了一會,來到剛才那小河邊的圍牆內,那裡有一塊尚未豎立墓標的草地。悅子想坐下,卻發現一名少年躺在地上把書舉到仰起的臉孔上方,正在專心閱讀。是三郎。他感到人影遮住臉孔,於是敏銳地坐起上半身,
「太太。」
他說,這時嫁菜和筆頭菜從悅子的袖袋紛紛落到他的臉上。
那瞬間三郎臉上的表情變化,帶給悅子冷靜明晰的喜悅,猶如可以漂亮解答的單純方程式。因為他起先把落在臉上的野草當成悅子在開玩笑,並且誇張地扭身閃躲。接著才從悅子的表情發現那純屬偶然並非開玩笑。一瞬間,他露出抱歉的認真眼神。他站起來,然後趴在地上,幫悅子撿起散落一地的嫁菜。
(後來我是這麼問的。)悅子事後回想。
「你在做什麼?」
「看書。」
他紅著臉,給她看一本通俗小說。他的語氣,當時悅子認為是軍隊說話的語氣。可是今年十八歲的他沒當過兵。生於廣島的三郎是因為模仿標準語,才會用那種方式說話。
接著三郎也不等人問就自己招認,剛才去村子領取配給的麵包回來,正在偷懶摸魚就被太太發現了。這番傾訴比辯解更帶有撒嬌的意味。悅子說,我不會告訴任何人。
她記得好像還問了三郎廣島遭到原子彈轟炸的受災情況。三郎當時回答老家離廣島市很遠所以沒被波及,但親戚一家全死了。話題就此結束。或者該說,是三郎這廂,想問悅子什麼卻又不敢開口。
(第一次見到三郎時他看起來已滿二十歲。就在墓園的草地上,看到他這樣躺著時,我已經不記得他看似幾歲。但明明仍是料峭春寒,他卻敞著滿是補丁的棉質襯衫露出胸口,還把袖子捲起。說不定是因為介意袖口破得太嚴重。他的手臂是都市男人起碼要到二十五歲才會有的壯碩手臂。而且這曬黑的成熟手臂,彷彿對自己的成熟感到難為情,覆滿金色的汗毛。)
⋯⋯悅子不自覺用怪罪的眼光看他。那種眼神並不適合悅子,但她別無他法。他是否察覺到什麼?不可能。他只是意識到麻煩的主人家又住進來另一個麻煩婦人罷了。他的聲音!那略帶鼻音彷彿煙燻過顯得沉鬱卻又孩子氣的聲音。因為個性沉默寡言,所以說話總像是一字一字摘取。那些話語猶如質樸野果的分量⋯⋯
可是,翌日再見到他時,悅子已經可以完全不動感情地看著他。換言之不是用怪罪的眼神,只是面帶微笑。
是的⋯⋯什麼事也沒發生。就在悅子來到此地一個月後的某天,彌吉要求她替他縫補農耕時穿的舊上衣和長褲。彌吉催著要,因此那天她工作到深夜。半夜一點時,本該已經就寢的彌吉走進悅子的房間。他誇獎她的熱心,套上縫補好的上衣,抽著菸斗沉默半晌⋯⋯
「最近睡得好嗎?」彌吉問。
「很好,和東京不同,這裡非常安靜⋯⋯」
「說謊。」彌吉再次說。
悅子遂老實回答,
「其實最近睡不著很困擾。一定是因為太安靜,安靜得過分了。」
「那可不行。早知道就不叫妳搬來了。」
彌吉這番託詞中,多少添了幾分高階主管式的不快。
悅子接到彌吉的邀請決心搬來米殿村時,早就料到會有這樣的夜晚來臨。她毋寧是期盼著這一天。丈夫死後,悅子像印度的寡婦那樣打算殉死。她幻想的殉死很奇怪。不是因丈夫的死亡而殉身,是對丈夫的嫉妒而殉身。而且她希望的,不是普通的死,是最耗費時間、最緩慢的死。同時,妒意深重的悅子,或許追求的是絕對不用擔心會嫉妒的對象?這種彷彿渴求腐肉的卑劣欲求背後,或許其實有另一種鮮活的占有欲蠢蠢欲動?那是絕對不抱目的的貪婪。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