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
難得能在家度過四週假期,同學們都興奮不已,唯獨羅奇意興闌珊。沒有了志洙、其他朋友們和科學課,也少了學校那些謎題可解,對羅奇而言,這四週的時光彷彿一個漆黑的洞穴。
羅奇的父母在他年幼時就離婚了,家裡唯一等著他的只有母親。從小到大,羅奇一直無法理解母親的行為。不過隨著年齡增長,接觸更多人後,他逐漸發現,真正奇怪的其實是自己,而母親只是個再平凡不過的人。或許也正是從那時起,羅奇感受到自己和母親之間築起了一道無形的牆。
抵達家門口的羅奇,站在門前猶豫了一會兒,才按下門鈴。很快地,裡面傳來了腳步聲。過了片刻,門被開啟了。
「⋯⋯回來了啊?」
「我回來了。」
時隔三個月的重逢,就這麼告一段落了。
羅奇回到自己的房間開始整理行李,耳邊傳來廚房裡母親忙著準備晚餐的聲音。整理好行李後,羅奇茫然地坐在椅子上發呆,心裡盤算著該怎麼打發剩下的時間。現在的時間是下午五點四十分,差不多六點左右就要吃晚餐了。若現在去讀點書或用電腦似乎不是個好主意,因為自己有很高的機率會過度沉浸其中,導致錯過吃飯時間,過了好一段時間,才會注意到書桌旁冷掉的飯菜。這種情況曾是羅奇的日常,但如今他隱約覺得這樣的行為並不合適。思來想去該如何利用這短短二十分鐘的羅奇,最後決定走出房間,在客廳的餐桌前坐了下來。
母親看到羅奇坐在餐桌前,愣了一下,停下了手上的動作,驚訝地回頭看向他。她的神情過於慌張,讓羅奇不禁回頭望了望,卻只看到整理得井然有序的客廳。
母親愣了一會兒,直到聽見鍋裡燉菜煮滾的聲音才猛然回神,連忙調小瓦斯爐的火候,接著繼續切起櫛瓜。她似乎想說點什麼,但又遲疑不決,幾次欲言又止。晚餐就在這樣的過程中準備好了。
不久後,母子倆開始用餐,整個餐桌籠罩在一股壓抑而微妙的緊張氣氛中。羅奇從小就無法捉摸母親的情緒。小時候,他覺得母親情緒不穩,總是忽然發怒又忽然悲傷;她有時充滿希望,轉眼又陷入失望;有些日子會稱讚他,卻又在另一天無預警地責備他。羅奇總覺得母親就像一池積滿灰的池塘,稍有波動就會渾濁不堪。從那時起,羅奇為了避免觸動這片池水竭盡全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與母親保持一定的距離。然而此刻,羅奇發現自己主動越過了這條界線,甚至走得更深入了一些。
在這樣靜默的晚餐時間中,羅奇小心翼翼地打破了沉默。
「⋯⋯很好吃。」
「嗚⋯⋯」
羅奇的話才剛說完,母親便發出一個奇特的嗚咽聲,隨即潸然淚下。母親似乎也被自己的情緒轉變給嚇著了,急忙抽出紙巾擦拭眼角,並用手不停地搧著風,試圖平息淚水。
「沒事,媽媽只是⋯⋯有點⋯⋯沒預料到而已。媽媽我⋯⋯」
強忍情緒的母親斷斷續續地說著話,但她的表情逐漸流露情緒。終於,她再也控制不住,淚水傾瀉而下。羅奇開始感到後悔,覺得自己似乎不該沒事找事。這一刻,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與母親的關係可能比想像中還更糟糕。
當天夜晚,母親躺在床上,回想羅奇出生以來的點點滴滴。
從羅奇還是個不會說話的嬰兒起,母親就聽說羅奇可能有自閉症的傾向。母親當時反駁,說羅奇會與人對視,也很喜歡注視吊掛的玩偶。但她也不得不承認,羅奇的眼神確實與其他孩子有些不同。最關鍵的是,羅奇幾乎不哭也不笑。
隨著羅奇逐漸長大、開始說話後,用來形容羅奇的詞彙也變得更加多樣和複雜: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亞斯伯格症候群等陌生的名詞頻頻出現。母親因此感到十分焦慮和鬱悶,於是去尋找病因。醫生表示,雖然羅奇的表現和自閉症或ADHD 有相似之處,但也有許多不同點。這句話成了母親心中的一線曙光。從那以後,每當別人提到自閉症的相關言論時,母親都會勃然大怒,因為對她而言,「不同點」遠比「相似點」重要得多。反覆出現的爭論,使得母親和朋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而母親與丈夫離婚也發生在這段時期。
自從羅奇在幼兒園學習數字後,一切狀況便有所轉變。「羅奇可能是個天才」的說法開始登場。羅奇彷彿被某種神奇力量吸引,對數字的吸收力極強,在沒有人教導的情況下,他能理解乘法與除法。即便不曾接觸過九九乘法表,卻能在老師提問「九個九是多少?」時,立刻回答「八十一個」。母親至今仍記得當時老師的表情。
漸漸地,羅奇以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世界裡學習。自從他發現圖書館的存在後,就再也不去幼兒園,改成每天去圖書館報到。在小學班導的推薦下,羅奇第一次參加數學競賽,並獲得了全國第一。回想這段經歷,真正困難的並非比賽本身,而是讓羅奇準時出席並乖乖坐在座位上拿起考卷。這一點誰能相信?當時,母親甚至特地雇用專業攝影師拍攝羅奇領獎的時刻,但羅奇全程只顧著玩手裡的魔術方塊,完全無視周圍的一切。母親第一次強烈感受到羅奇是如此不近人情。
即便如此,從那天以後,人們便以「天才本來就有那樣的一面」的方式來認定羅奇。學校老師以及許多人士都主動出面表示想教導羅奇。母親滿懷希望,認為一切終於柳暗花明,但羅奇卻彷彿在嘲笑這些努力般,越來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交白卷對他而言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他並非無法理解題目,只是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要作答的題目。起初,母親以為這只是興趣問題,但當羅奇在第二年的數學競賽中依然交出白卷時,母親心中僅存的一絲希望也徹底破滅。再快的馬,倘若無法搭配信號奔馳,便無法參加競賽。母親對此現實感到無比的痛心和絕望。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日子滿是混亂。母親哭泣過、祈求過、也曾憤怒過,直到某一天,她在羅奇的眼神中看見跟自己一樣的恐懼──面對無法理解的存在的恐懼。從那天起,母親便決定與羅奇保持距離,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羅奇。
當母親稍稍退後幾步,才發現雖然幅度微小,但羅奇正朝著更好的方向邁進。羅奇準時上學的天數變多了,書桌上閒置的飯菜也終於在某個時候被吃掉了。他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道路,進入科學實驗中學就讀。母親總是擔心這孩子是否能與他人融洽相處,但今天看到羅奇主動坐在餐桌前、與她一起用餐,那份早已放棄的希望再次悄然升起。母親緩緩調整呼吸,讓心情平靜下來。
『等等吧,不要有任何奢望,再等等吧!』
如同唸咒語般,在心裡反覆默念著這句話的母親,久違地睡了香甜的一覺。
同一時間,莉娜正獨自在家中吃著泡麵。莉娜的父母親都工作到很晚。以前只有父親在工作,但自從父親的事業失敗後,母親也開始工作了。兩人的工作時間明明越來越長,家裡卻變得越來越小、生活也越來越艱難,過去的莉娜完全無法理解這種狀況。
「我吃飽了。」
莉娜對空無一人的房子說了這句話後,便將碗盤移到水槽裡,開始洗碗。擦乾碗盤上的水漬,把碗放回架上後,她換上了運動服。做完簡單的伸展運動,莉娜接著將手放在客廳一隅的芭蕾把桿上。
「Demi-plié(半蹲)、Grand-plié(全蹲)、En haut(手臂上舉),Back cambré(向後弓身)。」
莉娜搭配手機播放的音樂,不斷重複著動作。跳芭蕾最重要的是,要反覆練習到無需特別意識,身體也能記住動作、精準地做到位。
『要是能有個更大的鏡子就好了。』
這個鏡子太窄,尺寸跟肩寬差不多大,無法照出她的全身,也看不見伸展到側面的腳尖。莉娜立馬搖了搖頭,甩掉這些想法。若有一整面的鏡子牆該有多好,若有一個不用擔心樓層噪音的練習空間該有多好,若能繼續上芭蕾舞課,那就更好了⋯⋯然而,這些都不是當下能立刻實現的。現在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再反覆練習,以免在開學前變得生疏。
莉娜持續練習,直到額頭冒出一顆顆汗珠。等假期結束,她一定要將這個芭蕾把桿帶到學校的祕密基地。
『真希望假期趕快結束。』
莉娜緩慢地將抬至腰部的腿轉向身側和身後,心中引頸企盼著開學的到來。
與此同時,金瑟家中正爆發著一場混戰。
「所以妳為什麼要擅自扔掉那些東西!」
「不是啊!家裡這麼小,漫畫書越堆越多,我才丟的嘛!你都上了科學實驗中學,難道不應該好好專心讀書嗎?你打算看漫畫到什麼時候?」
「我什麼時候因為看漫畫沒有好好讀書了?!」
問題的爭端在於,金瑟返家後發現自己書櫃的一側,全部換成了高中生哥哥的試題本和參考書。整整兩層共七十五格的書櫃,其中一側有十五格,足以放滿三百本漫畫。金瑟原本打算把整個書櫃的漫畫書都搬到祕密基地,只要另外收拾就沒問題了,當她得知那三百多本漫畫書已被當作廢紙扔掉時,憤怒瞬間爆發。
「如果是一百本或兩百本就算了,但這整個共有多少本?你既然都看完了,就該學會扔掉!」
「要扔掉也應該由我自己扔!為什麼媽媽妳要擅自扔掉?!」
「反正那些都是用爸爸媽媽的錢買的,又不是花妳的錢!」
「媽媽妳為什麼總是這樣?!」
金瑟大聲甩門進房,撲倒在床上大哭起來。以「房間看起來很亂」為由被扔掉的各種漫畫周邊、玩偶和模型,如同跑馬燈般一一浮現在她眼前。當初住校時,母親明明再三答應不會動她房間裡的任何東西,如今卻是如此。金瑟無法忍受這種背叛,氣得渾身發抖。
「真希望能快點長大。我要用自己的錢,在屬於自己的空間布置我喜歡的東西,我不想再受到任何人的干涉!就算無法過得像故事裡的公主,我也寧願去當森林裡的女巫!」
金瑟哭了好一陣子,哭到累了,便沉沉睡去。
難得能在家度過四週假期,同學們都興奮不已,唯獨羅奇意興闌珊。沒有了志洙、其他朋友們和科學課,也少了學校那些謎題可解,對羅奇而言,這四週的時光彷彿一個漆黑的洞穴。
羅奇的父母在他年幼時就離婚了,家裡唯一等著他的只有母親。從小到大,羅奇一直無法理解母親的行為。不過隨著年齡增長,接觸更多人後,他逐漸發現,真正奇怪的其實是自己,而母親只是個再平凡不過的人。或許也正是從那時起,羅奇感受到自己和母親之間築起了一道無形的牆。
抵達家門口的羅奇,站在門前猶豫了一會兒,才按下門鈴。很快地,裡面傳來了腳步聲。過了片刻,門被開啟了。
「⋯⋯回來了啊?」
「我回來了。」
時隔三個月的重逢,就這麼告一段落了。
羅奇回到自己的房間開始整理行李,耳邊傳來廚房裡母親忙著準備晚餐的聲音。整理好行李後,羅奇茫然地坐在椅子上發呆,心裡盤算著該怎麼打發剩下的時間。現在的時間是下午五點四十分,差不多六點左右就要吃晚餐了。若現在去讀點書或用電腦似乎不是個好主意,因為自己有很高的機率會過度沉浸其中,導致錯過吃飯時間,過了好一段時間,才會注意到書桌旁冷掉的飯菜。這種情況曾是羅奇的日常,但如今他隱約覺得這樣的行為並不合適。思來想去該如何利用這短短二十分鐘的羅奇,最後決定走出房間,在客廳的餐桌前坐了下來。
母親看到羅奇坐在餐桌前,愣了一下,停下了手上的動作,驚訝地回頭看向他。她的神情過於慌張,讓羅奇不禁回頭望了望,卻只看到整理得井然有序的客廳。
母親愣了一會兒,直到聽見鍋裡燉菜煮滾的聲音才猛然回神,連忙調小瓦斯爐的火候,接著繼續切起櫛瓜。她似乎想說點什麼,但又遲疑不決,幾次欲言又止。晚餐就在這樣的過程中準備好了。
不久後,母子倆開始用餐,整個餐桌籠罩在一股壓抑而微妙的緊張氣氛中。羅奇從小就無法捉摸母親的情緒。小時候,他覺得母親情緒不穩,總是忽然發怒又忽然悲傷;她有時充滿希望,轉眼又陷入失望;有些日子會稱讚他,卻又在另一天無預警地責備他。羅奇總覺得母親就像一池積滿灰的池塘,稍有波動就會渾濁不堪。從那時起,羅奇為了避免觸動這片池水竭盡全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與母親保持一定的距離。然而此刻,羅奇發現自己主動越過了這條界線,甚至走得更深入了一些。
在這樣靜默的晚餐時間中,羅奇小心翼翼地打破了沉默。
「⋯⋯很好吃。」
「嗚⋯⋯」
羅奇的話才剛說完,母親便發出一個奇特的嗚咽聲,隨即潸然淚下。母親似乎也被自己的情緒轉變給嚇著了,急忙抽出紙巾擦拭眼角,並用手不停地搧著風,試圖平息淚水。
「沒事,媽媽只是⋯⋯有點⋯⋯沒預料到而已。媽媽我⋯⋯」
強忍情緒的母親斷斷續續地說著話,但她的表情逐漸流露情緒。終於,她再也控制不住,淚水傾瀉而下。羅奇開始感到後悔,覺得自己似乎不該沒事找事。這一刻,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與母親的關係可能比想像中還更糟糕。
當天夜晚,母親躺在床上,回想羅奇出生以來的點點滴滴。
從羅奇還是個不會說話的嬰兒起,母親就聽說羅奇可能有自閉症的傾向。母親當時反駁,說羅奇會與人對視,也很喜歡注視吊掛的玩偶。但她也不得不承認,羅奇的眼神確實與其他孩子有些不同。最關鍵的是,羅奇幾乎不哭也不笑。
隨著羅奇逐漸長大、開始說話後,用來形容羅奇的詞彙也變得更加多樣和複雜: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亞斯伯格症候群等陌生的名詞頻頻出現。母親因此感到十分焦慮和鬱悶,於是去尋找病因。醫生表示,雖然羅奇的表現和自閉症或ADHD 有相似之處,但也有許多不同點。這句話成了母親心中的一線曙光。從那以後,每當別人提到自閉症的相關言論時,母親都會勃然大怒,因為對她而言,「不同點」遠比「相似點」重要得多。反覆出現的爭論,使得母親和朋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而母親與丈夫離婚也發生在這段時期。
自從羅奇在幼兒園學習數字後,一切狀況便有所轉變。「羅奇可能是個天才」的說法開始登場。羅奇彷彿被某種神奇力量吸引,對數字的吸收力極強,在沒有人教導的情況下,他能理解乘法與除法。即便不曾接觸過九九乘法表,卻能在老師提問「九個九是多少?」時,立刻回答「八十一個」。母親至今仍記得當時老師的表情。
漸漸地,羅奇以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世界裡學習。自從他發現圖書館的存在後,就再也不去幼兒園,改成每天去圖書館報到。在小學班導的推薦下,羅奇第一次參加數學競賽,並獲得了全國第一。回想這段經歷,真正困難的並非比賽本身,而是讓羅奇準時出席並乖乖坐在座位上拿起考卷。這一點誰能相信?當時,母親甚至特地雇用專業攝影師拍攝羅奇領獎的時刻,但羅奇全程只顧著玩手裡的魔術方塊,完全無視周圍的一切。母親第一次強烈感受到羅奇是如此不近人情。
即便如此,從那天以後,人們便以「天才本來就有那樣的一面」的方式來認定羅奇。學校老師以及許多人士都主動出面表示想教導羅奇。母親滿懷希望,認為一切終於柳暗花明,但羅奇卻彷彿在嘲笑這些努力般,越來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交白卷對他而言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他並非無法理解題目,只是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要作答的題目。起初,母親以為這只是興趣問題,但當羅奇在第二年的數學競賽中依然交出白卷時,母親心中僅存的一絲希望也徹底破滅。再快的馬,倘若無法搭配信號奔馳,便無法參加競賽。母親對此現實感到無比的痛心和絕望。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日子滿是混亂。母親哭泣過、祈求過、也曾憤怒過,直到某一天,她在羅奇的眼神中看見跟自己一樣的恐懼──面對無法理解的存在的恐懼。從那天起,母親便決定與羅奇保持距離,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羅奇。
當母親稍稍退後幾步,才發現雖然幅度微小,但羅奇正朝著更好的方向邁進。羅奇準時上學的天數變多了,書桌上閒置的飯菜也終於在某個時候被吃掉了。他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道路,進入科學實驗中學就讀。母親總是擔心這孩子是否能與他人融洽相處,但今天看到羅奇主動坐在餐桌前、與她一起用餐,那份早已放棄的希望再次悄然升起。母親緩緩調整呼吸,讓心情平靜下來。
『等等吧,不要有任何奢望,再等等吧!』
如同唸咒語般,在心裡反覆默念著這句話的母親,久違地睡了香甜的一覺。
同一時間,莉娜正獨自在家中吃著泡麵。莉娜的父母親都工作到很晚。以前只有父親在工作,但自從父親的事業失敗後,母親也開始工作了。兩人的工作時間明明越來越長,家裡卻變得越來越小、生活也越來越艱難,過去的莉娜完全無法理解這種狀況。
「我吃飽了。」
莉娜對空無一人的房子說了這句話後,便將碗盤移到水槽裡,開始洗碗。擦乾碗盤上的水漬,把碗放回架上後,她換上了運動服。做完簡單的伸展運動,莉娜接著將手放在客廳一隅的芭蕾把桿上。
「Demi-plié(半蹲)、Grand-plié(全蹲)、En haut(手臂上舉),Back cambré(向後弓身)。」
莉娜搭配手機播放的音樂,不斷重複著動作。跳芭蕾最重要的是,要反覆練習到無需特別意識,身體也能記住動作、精準地做到位。
『要是能有個更大的鏡子就好了。』
這個鏡子太窄,尺寸跟肩寬差不多大,無法照出她的全身,也看不見伸展到側面的腳尖。莉娜立馬搖了搖頭,甩掉這些想法。若有一整面的鏡子牆該有多好,若有一個不用擔心樓層噪音的練習空間該有多好,若能繼續上芭蕾舞課,那就更好了⋯⋯然而,這些都不是當下能立刻實現的。現在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再反覆練習,以免在開學前變得生疏。
莉娜持續練習,直到額頭冒出一顆顆汗珠。等假期結束,她一定要將這個芭蕾把桿帶到學校的祕密基地。
『真希望假期趕快結束。』
莉娜緩慢地將抬至腰部的腿轉向身側和身後,心中引頸企盼著開學的到來。
與此同時,金瑟家中正爆發著一場混戰。
「所以妳為什麼要擅自扔掉那些東西!」
「不是啊!家裡這麼小,漫畫書越堆越多,我才丟的嘛!你都上了科學實驗中學,難道不應該好好專心讀書嗎?你打算看漫畫到什麼時候?」
「我什麼時候因為看漫畫沒有好好讀書了?!」
問題的爭端在於,金瑟返家後發現自己書櫃的一側,全部換成了高中生哥哥的試題本和參考書。整整兩層共七十五格的書櫃,其中一側有十五格,足以放滿三百本漫畫。金瑟原本打算把整個書櫃的漫畫書都搬到祕密基地,只要另外收拾就沒問題了,當她得知那三百多本漫畫書已被當作廢紙扔掉時,憤怒瞬間爆發。
「如果是一百本或兩百本就算了,但這整個共有多少本?你既然都看完了,就該學會扔掉!」
「要扔掉也應該由我自己扔!為什麼媽媽妳要擅自扔掉?!」
「反正那些都是用爸爸媽媽的錢買的,又不是花妳的錢!」
「媽媽妳為什麼總是這樣?!」
金瑟大聲甩門進房,撲倒在床上大哭起來。以「房間看起來很亂」為由被扔掉的各種漫畫周邊、玩偶和模型,如同跑馬燈般一一浮現在她眼前。當初住校時,母親明明再三答應不會動她房間裡的任何東西,如今卻是如此。金瑟無法忍受這種背叛,氣得渾身發抖。
「真希望能快點長大。我要用自己的錢,在屬於自己的空間布置我喜歡的東西,我不想再受到任何人的干涉!就算無法過得像故事裡的公主,我也寧願去當森林裡的女巫!」
金瑟哭了好一陣子,哭到累了,便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