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坐落在車站附近的華厦,好幾棟連成一整排,來往的車潮不多,因為商業區跟人口轉移的緣故,是附近比較沒落的地區,空氣安安靜靜的,平日下午的現在,更像是所有的居民,都陷入沉睡。
這幾棟房子當初都由建商建造而成,但因為時間久遠,房子也有了生命,各自長出屬於自己的模樣,而不再是純粹的水泥建築物。外牆的油漆各自剝落,像是有不同的身體,而鑲嵌在牆面之中的陽台,就是各間房子的臉。
這些比鄰而居的房子,長出不同的樣子,但都被塞滿了生活痕跡。有的堆滿陳年舊物、捨不得丟棄的雜物,有些人念舊,小孩的參考書、學步車,某一次情人節收到的花、枯萎的盆栽;也有些人充分延伸自家的領域,陽台可能轉化為廚房、書房、花園,媽媽的洗衣間、還有家貓的住所,這種面貌可能較為溫馨,但也充分嶄露寸土寸金的台灣風格。
在這多樣性的面貌當中,有一戶的陽台,空空蕩蕩,顯得特別突兀,安靜的擠在許多嘈雜的屋子之間。外推的鐵窗還在,上頭的遮雨棚仍然安好,承接來自樓上住戶的花園落葉。
這間無人居住的空屋裡,所有的大型家具皆已清除,溫潤的木頭地板上,突兀的放置著一架長形的冷凍冰櫃。冰櫃佔據家中最顯眼的位置,細微的發出馬達運轉的聲音,裡頭的空間維持在零下20度。
絲絲寒氣,在冰櫃裡流轉著。
屋子內的空間十分安靜,彷彿沒有人在。
但幾分鐘之後,臥室傳來有人走動的聲音。
一名身穿灰色棉質長袖、卡其色工作褲,身材纖細的男人,從椅子上起身,他面貌清秀,有些柔和的美感,看起來似乎才年過三十,他來回踱步,直到某一處,他忽然毫無預警地停住,直接把手上的玻璃酒杯一飲而盡。
順著他的視線,男人看向床上的女人。
女人看起來有一點年紀,比起男人更大了一些,她已經不是皮膚細嫩的年輕女生,眼角出現細紋,膚色略為慘白。她胸部緩緩起伏,均勻呼吸,每一下都平靜而穩定,女人閉著眼睛,臉部毫無表情,完全地放鬆臉部每一條的肌肉,細紋們如川字般向外擴散。
毫無疑問地,床上的女人進入深沉的熟睡狀態。甚至可以說是肌肉鬆弛地,不顧顏面般的睡著,臉上的每一塊肉都向外攤開,沒有傳遞任何情緒。
床邊的男人深深吸一口氣,他無數次想轉身就跑,但他知道一但過了時間,床上的女人仍然會醒來,他將功虧一簣,他來回走動,咬著自己的指甲,身上每一個動作都傳遞著他的焦慮與不安。
不用心理醫師判斷,任何人只要注視著他,都會感受到焦慮的氣氛。
當男人再次看向床邊的時鐘時,距離四點只剩下五分鐘了。他很清楚,藥效一但過了高原期,此時會開始慢慢從人體中消去。
他終於下定決心,走向床邊,解開腰間皮帶,皮帶像一條粗線,輕巧地繫住女人的脖子,接著他忽然咬緊牙齒,雙手用力拉緊。
被他勒住頸子的女人眼皮開始震動,從深沉熟睡中被強制喚醒,顯得痛苦不堪。她的手腳開始掙扎,腳尖在床單上輕踢,她數次要轉醒,但因為藥物的關係,而失去對肢體的支配能力,她很快進入缺氧,失去掙扎的機會。
很快地,幾分鐘過後,女人原先偏白的膚色開始發青,進而轉為紫色,眼皮底下的眼球突起,咽喉浮起一條深色腫痕,最後停止呼吸。
男人鬆開皮帶,女人的屍體隨著重力滑下,癱在床上。
屍體,剛剛活生生的人,已經變成屍體了。
男人被這個認知驚嚇,他的心跳飛快,恐懼瀰漫在血管裡,他至今仍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捲入這件事,但他沒有回頭路。一切都稀里糊塗的發生,他分辨不出方向,也不知道哪裡是出口,只能繼續下去,祈求能夠走到終點。
他伸手將女人打橫抱起,擺放至客廳裡已經開始運轉的冰櫃內。冰櫃原本就是為了這個時候而準備的,這是一架科學化的冰棺。
剛剛不斷在櫃體內來回旋轉的絲絲寒氣,纏上女人的身體。她在寒氣裡逐漸失去原先的體溫,整個人越發蒼白,低溫使得她的血液被凍結,身體內的水分降至冰點,開始凝固。
男人走回臥室,拉起床上的天藍色涼被,蓋在冰櫃上方,他神經質的把被子的四角都拉好,在冰櫃外繞一圈端詳,確保冰櫃被完整蓋住,他甚至低頭巡視底下的電線與溫度開關。
從剛剛到現在,他都神經質的咬著指甲。
最後他放下手,終於安心地穿上自己的外套與皮帶,準備走向大門。
但他這時候卻忽然踉蹌一步,他用力的拉緊自己的頭髮,整個人蹲在地上,蜷曲起來,他不斷顫抖,壓低聲音,發出被逼迫到絕路的獸類的嚎叫聲。他好害怕,真的好害怕,即使一切按照計畫,他也不知道這種罪惡感該怎麼消除,但隨之而來的是更深的憤怒。
都是她害的!都是因為她的緣故,自己才會走到這個地步。但他已經沒有退路了,他被逼迫到此,不得已下手殺人,他還有更重要,要用盡全力守護的對象,想到自己的使命,他才終於平靜下來,踉蹌的走向大門。
臨走前,他回望一眼室內,門窗緊閉,沒有一絲縫隙,室內的空間與外頭完全隔絕,拜現代工藝技術所賜,幾乎聽不見外界聲音。他的視線掃過,一一確認。他在透過這些確認的行為,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室內供電正常。
客廳的燈光關閉。
冰櫃持續運轉。
為了避免跳電或者起火的意外,大型電器已經全數丟棄。
屋主的個人物品跟家具也全部清除。
這間小公寓,只要按時支付少許的電費,就能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墳墓,永遠守護剛剛才誕生的死者。
他終於拉開大門準備離去,他宛如強迫症患者,不斷在心裡核對這個順序,但又不敢前往碰觸,害怕自己冒失之間,又讓這個地方出現破綻。
他鎖上門,把一支銀色鑰匙收進口袋。在鐵門闔上的聲響後,他不斷告訴自己,只要再也沒有人踏足這個地方,他的秘密將能永遠安然無恙。
永遠的永遠,他已經演繹無數次這些步驟,不會出任何差錯。
他杜絕一切外人與女人聯繫的管道,除非地震震垮這一切,不然他的秘密可以永遠不見天日。
他走向電梯,按下下樓按鍵。
但此時,樓梯間傳來嘈雜的聲音,數種鞋根撞擊地面的聲音,從地底下不斷向上爬升,宛如從地獄爬上來的魔鬼爪牙,他低垂著頭,心臟開始加速,他確認過無數次的完美計畫,一瞬間成為夢魘,脫離他的安排。
電梯距離這裡還有三樓,該死!
為什麼在頂樓停留這麼久!
電梯門終於打開,裡頭有一對牽著古代牧羊犬的父女,狗很大隻,幾乎沒有他容身的空隙,但他不能放棄,他抬腳走進電梯,
但樓下的聲音來得太快,不到十秒鐘,數名警察已經出現在他身旁,全部高舉著槍,吆喝著讓他出來,他還茫然的不知道該做出什麼反應,又或許茫然才是他現在最真實的情緒,他策畫數月的計畫,一瞬間就失敗。
電梯裡的小女孩被嚇到,不管不顧地大聲嚎啕,男人在槍口的脅迫下,只好慢慢地走出來,旁邊的員警立刻按下關門按鈕。
電梯下樓了。
但其實樓下也有其他員警駐守,整棟公寓的人都必須進行盤查。
數名制服員警們戒備的看他,從警察們站立的位置看來,他完全沒有從這裡突圍,衝向樓梯的可能。更別說,此時槍口全都對著他。
「不要動!我們是警察,林靜人在哪裡?」
警察對他大喊。
他不由得恍惚的想,如果警察們可以提早抵達,或許這一切就不一樣?
他不用犯下殺人罪行,也不用面臨現在的難堪。
他被那個女人逼迫到此,一直祈禱有人可以阻止。
就差十分鐘而已啊。警察先生。
你們為什麼現在才來?
※※※
嫌疑犯的身分很快被警方核實。
他叫做柯子建,今年三十二歲,職業是市中心健身會館游泳池的救生員,獨居,租賃在台北市萬華區的頂樓公寓。名下沒有不動產或者大筆存款,目前沒有女朋友或者交往對象。
死者叫做林靜,今年四十五歲,同樣獨居,不過名下有房子,也就是她陳屍的這間公寓,現在被警方封鎖的死亡現場,林靜的工作是飯店的房務員。
嫌犯柯子建於死亡現場的門口被員警逮捕,當場銬上手銬,警方在他身上搜出鑰匙,立刻開門,但裡頭的屋主林靜已經死亡──體溫低於攝氏零下二十度,沒有任何急救的必要。
警方雖然叫了救護車,但死者直接送到殯儀館,等待法醫解剖,而且因為脖子上的明顯勒痕,不用檢察官辨認,都可以確認是他殺。這樁案子立案為兇殺案,沒有任何疑問的空間。
負責此地區的分局偵查小隊,在第一線制服員警通報並保存現場之後,很快就抵達現場,封鎖此間公寓,找來鑑識人員負責現場蒐證。
很快地,警方輕而易舉的從屋內得到了諸多證據。
死者的死亡時間、作為凶器的皮帶、冰櫃上的指紋等等,無一不讓警方很快確認犯嫌,就是這名遭到警方在林靜家門前逮捕的男子,柯子建。換言之,柯子建不是嫌疑犯,而是現行犯。
而令人難過的是,林靜的死亡時間只在警方抵達的前十分鐘左右。
與社會大眾所想的不同,多數的殺人案都很容易偵破,沒有精心製造的謎題,也不需要大費周章的縝密推理。人類其實並非是會處心積慮殺害同類的生物,多數是因為利益或者感情糾紛,而一時衝動犯下罪案。因此輕而易舉的蒐集到證據後破案,在警方眼裡看來,並非什麼特別之事。
但求生是人類的本能,但凡犯下過錯的罪犯,都會試圖掩飾,會以各種角度去推敲,消滅證據。
因此令警方驚訝的是,柯子建反而毫不掩飾任何證據,他唯一抱持著的信念,就是林靜的屍體根本不會被發現。不會有人知道林靜從這個社會消失。這是他整個計畫中最核心的部分。
可能因為所有的證據都已經齊全,在製作筆錄的過程中,柯子建非常配合,訊問的過程有問必答,包括自己的身家資料跟他結束林靜生命的方式。
他坦承不諱,毫無隱瞞。
可是案子還是有很多疑點。首先是柯子建處理屍體的方式。
「你為什麼會把林靜放在家裡?你沒有打算處理屍體嗎?即使找不到屍體,案子就不成立,但你就不擔心會有人來找她嗎?」
「林靜已經辭掉工作,平時不會聯繫親戚,平常也沒有來往密切的朋友,她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人尋找她。進一步說,即使有人特地來到這裡,看到大門深鎖,也不會有人冒著被屋主怪罪的風險報警,讓警察破門進去查看。」
柯子建詳細的說明著。
而他的邏輯乍聽之下非常荒謬,實際細想卻令人不寒而慄。
因為他說的沒錯,在這個都市裡,如果一個人永遠地待在自己家中,無論是生還是死,都跟外界沒有關係,只要按時支付電費,以一架嶄新的冰櫃來說,良好的運作數年以上,是絕對可以想像的事情。
如果柯子建心思夠縝密,定期更換冰櫃,維護房子的電路,繳納水電費,修繕林靜的屋宅,這將是一樁難以被發現的案件。
以案件成立的要素來說,沒有屍體,就沒有案件。
「但林靜交代朋友報警。」
負責偵辦此案的小隊長馬競連,拿著110的報案紀錄,擺在柯子建面前。
「你要無聲無息的殺一個人,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交代清楚,你為什麼要殺林靜?」
「林靜交代朋友報警?不可能!」
「證據擺在眼前,報案中心接到電話,舉報林靜所在的地址有暴力事件,屋主有性命危險,附近巡邏的制服員警才會直接包抄那間公寓,也才會逮捕到你。」
柯子建聽到這些,一瞬間失去剛剛的從容,他咬著牙憤怒的開口。
「不可能!這是我跟她策劃好久的計畫,她不可能……」
「她?你的同謀是誰?她在哪裡?」
柯子建露出比哭還難看的笑。
「她已經死了,她就是林靜。」
柯子建用力抓住小隊長的手。
「我沒有殺人,這一切都是林靜拜託我做的。這一切全部都是她的策畫,我只是受到她的請求,協助她離開這個世界。你們去市立醫院調出她的病歷,她罹患腦瘤,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如果她真的交代朋友報警,那我就是被她陷害的!」
他拚命的說著。似乎擔心再也無法說出這些他所謂的真相。
「她為什麼要陷害你?」但馬競連困惑地問出最核心的問題。
「……我不知道。」
柯子建頹然的把臉埋在手心裡,他當然知道自己所說的這些,多像一個殺人犯為了脫罪而想出來的藉口。他知道任何人都不會相信他,但他也是不得已的,他是受到那個女人的威脅,如果不幫忙的話,就要把他的秘密公諸於世,毀掉他苦心架構的安全堡壘。
他現在手上還有最後一張王牌。但他不能輕易交出來,他不信任眼前這些警察,警察全都是自以為是的傢伙,專門欺壓他們這種社會上處於邊緣地帶的人。
柯子建低下頭,「拜託你們去查。」他哀求的說。「你們會知道我說的是真的!」
小隊長馬競連深深皺起眉頭,把筆錄調轉方向,讓柯子建先簽字。他準備先把柯子建移送地檢署,看檢方進一步決定。至於案情真相?他現在還沒辦法判斷眼前這男人是不是在說謊。
「案情不明的狀況下,我會先向檢察官聲請羈押,你在這裡簽名吧,接下來的事情,我們會去調查清楚。」
柯子建簽完名後被其他員警帶走,很快地被移送至看守所。
移送柯子建之後,小隊長馬競連與底下的偵查佐周行,立刻前往醫院,調查林靜生前的就醫紀錄。拜現代電子化與刑警的權限所賜,他們很快地拿到林靜的醫院病歷。
柯子建所言非假,林靜在半年前到醫院就診,主訴是頻繁頭痛、嘔吐、視力模糊,以及下肢麻痺。
根據腦內斷層報告顯示,她的大腦丘出現腫瘤瀰漫狀態,已經無法開刀切除,如果要進行放射性治療,則很有可能導致癱瘓,治癒機率不高。
當時,林靜的主治醫師雖然強烈建議林靜入院治療,但林靜看完診斷報告,以及治療評估後,只問一件事情,她有沒有安樂死的選項?
醫生搖頭,在台灣,安樂死並不合法。
林靜又問,怎麼樣可以讓她安詳的離開這個世界?
醫生的做法是替她轉掛身心科門診,「有些藥物幫不了你,但會讓你平靜一點。」很多癌末病人都會合併心理治療。醫生勉勵她不要放棄希望,說不定會有奇蹟發生。
林靜離開醫院後,再也沒回去複診。包含初診跟檢查,她在這間醫院前後總共只掛號四次門診。
從健保卡的資料看來,警方發現她後續也沒有到其他醫院接受治療。只有看過幾次精神科醫師,或許是把醫師的建議聽進去,去尋求使她平靜的藥物,但她仍然沒有積極治療,以林靜面對醫療的態度,或許她真有放棄生命的可能。
小隊長翻開筆錄,裡面有一段柯子建告訴警方。林靜曾經說過的話。
「能夠在睡夢中離去,是我畢生的願望,我絕對不接受任何無效的醫療行為,我不想成為社會的負擔,或者是痛苦的在病榻上哀號,在瀕死之間掙扎。」
而柯子建說,他就是因為一個人獨居,能夠感同身受於林靜的想法與對生命末期的恐懼,他也不希望自己年老後,成為在社會邊緣掙扎的老人,或是依靠著醫療器材,痛苦的維持已經毫無意義的生命,所以才會同情林靜,答應她的請求。
「我不是殺人犯,我只是一個好心的男人。」
他對警方這樣說。
坐落在車站附近的華厦,好幾棟連成一整排,來往的車潮不多,因為商業區跟人口轉移的緣故,是附近比較沒落的地區,空氣安安靜靜的,平日下午的現在,更像是所有的居民,都陷入沉睡。
這幾棟房子當初都由建商建造而成,但因為時間久遠,房子也有了生命,各自長出屬於自己的模樣,而不再是純粹的水泥建築物。外牆的油漆各自剝落,像是有不同的身體,而鑲嵌在牆面之中的陽台,就是各間房子的臉。
這些比鄰而居的房子,長出不同的樣子,但都被塞滿了生活痕跡。有的堆滿陳年舊物、捨不得丟棄的雜物,有些人念舊,小孩的參考書、學步車,某一次情人節收到的花、枯萎的盆栽;也有些人充分延伸自家的領域,陽台可能轉化為廚房、書房、花園,媽媽的洗衣間、還有家貓的住所,這種面貌可能較為溫馨,但也充分嶄露寸土寸金的台灣風格。
在這多樣性的面貌當中,有一戶的陽台,空空蕩蕩,顯得特別突兀,安靜的擠在許多嘈雜的屋子之間。外推的鐵窗還在,上頭的遮雨棚仍然安好,承接來自樓上住戶的花園落葉。
這間無人居住的空屋裡,所有的大型家具皆已清除,溫潤的木頭地板上,突兀的放置著一架長形的冷凍冰櫃。冰櫃佔據家中最顯眼的位置,細微的發出馬達運轉的聲音,裡頭的空間維持在零下20度。
絲絲寒氣,在冰櫃裡流轉著。
屋子內的空間十分安靜,彷彿沒有人在。
但幾分鐘之後,臥室傳來有人走動的聲音。
一名身穿灰色棉質長袖、卡其色工作褲,身材纖細的男人,從椅子上起身,他面貌清秀,有些柔和的美感,看起來似乎才年過三十,他來回踱步,直到某一處,他忽然毫無預警地停住,直接把手上的玻璃酒杯一飲而盡。
順著他的視線,男人看向床上的女人。
女人看起來有一點年紀,比起男人更大了一些,她已經不是皮膚細嫩的年輕女生,眼角出現細紋,膚色略為慘白。她胸部緩緩起伏,均勻呼吸,每一下都平靜而穩定,女人閉著眼睛,臉部毫無表情,完全地放鬆臉部每一條的肌肉,細紋們如川字般向外擴散。
毫無疑問地,床上的女人進入深沉的熟睡狀態。甚至可以說是肌肉鬆弛地,不顧顏面般的睡著,臉上的每一塊肉都向外攤開,沒有傳遞任何情緒。
床邊的男人深深吸一口氣,他無數次想轉身就跑,但他知道一但過了時間,床上的女人仍然會醒來,他將功虧一簣,他來回走動,咬著自己的指甲,身上每一個動作都傳遞著他的焦慮與不安。
不用心理醫師判斷,任何人只要注視著他,都會感受到焦慮的氣氛。
當男人再次看向床邊的時鐘時,距離四點只剩下五分鐘了。他很清楚,藥效一但過了高原期,此時會開始慢慢從人體中消去。
他終於下定決心,走向床邊,解開腰間皮帶,皮帶像一條粗線,輕巧地繫住女人的脖子,接著他忽然咬緊牙齒,雙手用力拉緊。
被他勒住頸子的女人眼皮開始震動,從深沉熟睡中被強制喚醒,顯得痛苦不堪。她的手腳開始掙扎,腳尖在床單上輕踢,她數次要轉醒,但因為藥物的關係,而失去對肢體的支配能力,她很快進入缺氧,失去掙扎的機會。
很快地,幾分鐘過後,女人原先偏白的膚色開始發青,進而轉為紫色,眼皮底下的眼球突起,咽喉浮起一條深色腫痕,最後停止呼吸。
男人鬆開皮帶,女人的屍體隨著重力滑下,癱在床上。
屍體,剛剛活生生的人,已經變成屍體了。
男人被這個認知驚嚇,他的心跳飛快,恐懼瀰漫在血管裡,他至今仍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捲入這件事,但他沒有回頭路。一切都稀里糊塗的發生,他分辨不出方向,也不知道哪裡是出口,只能繼續下去,祈求能夠走到終點。
他伸手將女人打橫抱起,擺放至客廳裡已經開始運轉的冰櫃內。冰櫃原本就是為了這個時候而準備的,這是一架科學化的冰棺。
剛剛不斷在櫃體內來回旋轉的絲絲寒氣,纏上女人的身體。她在寒氣裡逐漸失去原先的體溫,整個人越發蒼白,低溫使得她的血液被凍結,身體內的水分降至冰點,開始凝固。
男人走回臥室,拉起床上的天藍色涼被,蓋在冰櫃上方,他神經質的把被子的四角都拉好,在冰櫃外繞一圈端詳,確保冰櫃被完整蓋住,他甚至低頭巡視底下的電線與溫度開關。
從剛剛到現在,他都神經質的咬著指甲。
最後他放下手,終於安心地穿上自己的外套與皮帶,準備走向大門。
但他這時候卻忽然踉蹌一步,他用力的拉緊自己的頭髮,整個人蹲在地上,蜷曲起來,他不斷顫抖,壓低聲音,發出被逼迫到絕路的獸類的嚎叫聲。他好害怕,真的好害怕,即使一切按照計畫,他也不知道這種罪惡感該怎麼消除,但隨之而來的是更深的憤怒。
都是她害的!都是因為她的緣故,自己才會走到這個地步。但他已經沒有退路了,他被逼迫到此,不得已下手殺人,他還有更重要,要用盡全力守護的對象,想到自己的使命,他才終於平靜下來,踉蹌的走向大門。
臨走前,他回望一眼室內,門窗緊閉,沒有一絲縫隙,室內的空間與外頭完全隔絕,拜現代工藝技術所賜,幾乎聽不見外界聲音。他的視線掃過,一一確認。他在透過這些確認的行為,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室內供電正常。
客廳的燈光關閉。
冰櫃持續運轉。
為了避免跳電或者起火的意外,大型電器已經全數丟棄。
屋主的個人物品跟家具也全部清除。
這間小公寓,只要按時支付少許的電費,就能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墳墓,永遠守護剛剛才誕生的死者。
他終於拉開大門準備離去,他宛如強迫症患者,不斷在心裡核對這個順序,但又不敢前往碰觸,害怕自己冒失之間,又讓這個地方出現破綻。
他鎖上門,把一支銀色鑰匙收進口袋。在鐵門闔上的聲響後,他不斷告訴自己,只要再也沒有人踏足這個地方,他的秘密將能永遠安然無恙。
永遠的永遠,他已經演繹無數次這些步驟,不會出任何差錯。
他杜絕一切外人與女人聯繫的管道,除非地震震垮這一切,不然他的秘密可以永遠不見天日。
他走向電梯,按下下樓按鍵。
但此時,樓梯間傳來嘈雜的聲音,數種鞋根撞擊地面的聲音,從地底下不斷向上爬升,宛如從地獄爬上來的魔鬼爪牙,他低垂著頭,心臟開始加速,他確認過無數次的完美計畫,一瞬間成為夢魘,脫離他的安排。
電梯距離這裡還有三樓,該死!
為什麼在頂樓停留這麼久!
電梯門終於打開,裡頭有一對牽著古代牧羊犬的父女,狗很大隻,幾乎沒有他容身的空隙,但他不能放棄,他抬腳走進電梯,
但樓下的聲音來得太快,不到十秒鐘,數名警察已經出現在他身旁,全部高舉著槍,吆喝著讓他出來,他還茫然的不知道該做出什麼反應,又或許茫然才是他現在最真實的情緒,他策畫數月的計畫,一瞬間就失敗。
電梯裡的小女孩被嚇到,不管不顧地大聲嚎啕,男人在槍口的脅迫下,只好慢慢地走出來,旁邊的員警立刻按下關門按鈕。
電梯下樓了。
但其實樓下也有其他員警駐守,整棟公寓的人都必須進行盤查。
數名制服員警們戒備的看他,從警察們站立的位置看來,他完全沒有從這裡突圍,衝向樓梯的可能。更別說,此時槍口全都對著他。
「不要動!我們是警察,林靜人在哪裡?」
警察對他大喊。
他不由得恍惚的想,如果警察們可以提早抵達,或許這一切就不一樣?
他不用犯下殺人罪行,也不用面臨現在的難堪。
他被那個女人逼迫到此,一直祈禱有人可以阻止。
就差十分鐘而已啊。警察先生。
你們為什麼現在才來?
※※※
嫌疑犯的身分很快被警方核實。
他叫做柯子建,今年三十二歲,職業是市中心健身會館游泳池的救生員,獨居,租賃在台北市萬華區的頂樓公寓。名下沒有不動產或者大筆存款,目前沒有女朋友或者交往對象。
死者叫做林靜,今年四十五歲,同樣獨居,不過名下有房子,也就是她陳屍的這間公寓,現在被警方封鎖的死亡現場,林靜的工作是飯店的房務員。
嫌犯柯子建於死亡現場的門口被員警逮捕,當場銬上手銬,警方在他身上搜出鑰匙,立刻開門,但裡頭的屋主林靜已經死亡──體溫低於攝氏零下二十度,沒有任何急救的必要。
警方雖然叫了救護車,但死者直接送到殯儀館,等待法醫解剖,而且因為脖子上的明顯勒痕,不用檢察官辨認,都可以確認是他殺。這樁案子立案為兇殺案,沒有任何疑問的空間。
負責此地區的分局偵查小隊,在第一線制服員警通報並保存現場之後,很快就抵達現場,封鎖此間公寓,找來鑑識人員負責現場蒐證。
很快地,警方輕而易舉的從屋內得到了諸多證據。
死者的死亡時間、作為凶器的皮帶、冰櫃上的指紋等等,無一不讓警方很快確認犯嫌,就是這名遭到警方在林靜家門前逮捕的男子,柯子建。換言之,柯子建不是嫌疑犯,而是現行犯。
而令人難過的是,林靜的死亡時間只在警方抵達的前十分鐘左右。
與社會大眾所想的不同,多數的殺人案都很容易偵破,沒有精心製造的謎題,也不需要大費周章的縝密推理。人類其實並非是會處心積慮殺害同類的生物,多數是因為利益或者感情糾紛,而一時衝動犯下罪案。因此輕而易舉的蒐集到證據後破案,在警方眼裡看來,並非什麼特別之事。
但求生是人類的本能,但凡犯下過錯的罪犯,都會試圖掩飾,會以各種角度去推敲,消滅證據。
因此令警方驚訝的是,柯子建反而毫不掩飾任何證據,他唯一抱持著的信念,就是林靜的屍體根本不會被發現。不會有人知道林靜從這個社會消失。這是他整個計畫中最核心的部分。
可能因為所有的證據都已經齊全,在製作筆錄的過程中,柯子建非常配合,訊問的過程有問必答,包括自己的身家資料跟他結束林靜生命的方式。
他坦承不諱,毫無隱瞞。
可是案子還是有很多疑點。首先是柯子建處理屍體的方式。
「你為什麼會把林靜放在家裡?你沒有打算處理屍體嗎?即使找不到屍體,案子就不成立,但你就不擔心會有人來找她嗎?」
「林靜已經辭掉工作,平時不會聯繫親戚,平常也沒有來往密切的朋友,她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人尋找她。進一步說,即使有人特地來到這裡,看到大門深鎖,也不會有人冒著被屋主怪罪的風險報警,讓警察破門進去查看。」
柯子建詳細的說明著。
而他的邏輯乍聽之下非常荒謬,實際細想卻令人不寒而慄。
因為他說的沒錯,在這個都市裡,如果一個人永遠地待在自己家中,無論是生還是死,都跟外界沒有關係,只要按時支付電費,以一架嶄新的冰櫃來說,良好的運作數年以上,是絕對可以想像的事情。
如果柯子建心思夠縝密,定期更換冰櫃,維護房子的電路,繳納水電費,修繕林靜的屋宅,這將是一樁難以被發現的案件。
以案件成立的要素來說,沒有屍體,就沒有案件。
「但林靜交代朋友報警。」
負責偵辦此案的小隊長馬競連,拿著110的報案紀錄,擺在柯子建面前。
「你要無聲無息的殺一個人,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交代清楚,你為什麼要殺林靜?」
「林靜交代朋友報警?不可能!」
「證據擺在眼前,報案中心接到電話,舉報林靜所在的地址有暴力事件,屋主有性命危險,附近巡邏的制服員警才會直接包抄那間公寓,也才會逮捕到你。」
柯子建聽到這些,一瞬間失去剛剛的從容,他咬著牙憤怒的開口。
「不可能!這是我跟她策劃好久的計畫,她不可能……」
「她?你的同謀是誰?她在哪裡?」
柯子建露出比哭還難看的笑。
「她已經死了,她就是林靜。」
柯子建用力抓住小隊長的手。
「我沒有殺人,這一切都是林靜拜託我做的。這一切全部都是她的策畫,我只是受到她的請求,協助她離開這個世界。你們去市立醫院調出她的病歷,她罹患腦瘤,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如果她真的交代朋友報警,那我就是被她陷害的!」
他拚命的說著。似乎擔心再也無法說出這些他所謂的真相。
「她為什麼要陷害你?」但馬競連困惑地問出最核心的問題。
「……我不知道。」
柯子建頹然的把臉埋在手心裡,他當然知道自己所說的這些,多像一個殺人犯為了脫罪而想出來的藉口。他知道任何人都不會相信他,但他也是不得已的,他是受到那個女人的威脅,如果不幫忙的話,就要把他的秘密公諸於世,毀掉他苦心架構的安全堡壘。
他現在手上還有最後一張王牌。但他不能輕易交出來,他不信任眼前這些警察,警察全都是自以為是的傢伙,專門欺壓他們這種社會上處於邊緣地帶的人。
柯子建低下頭,「拜託你們去查。」他哀求的說。「你們會知道我說的是真的!」
小隊長馬競連深深皺起眉頭,把筆錄調轉方向,讓柯子建先簽字。他準備先把柯子建移送地檢署,看檢方進一步決定。至於案情真相?他現在還沒辦法判斷眼前這男人是不是在說謊。
「案情不明的狀況下,我會先向檢察官聲請羈押,你在這裡簽名吧,接下來的事情,我們會去調查清楚。」
柯子建簽完名後被其他員警帶走,很快地被移送至看守所。
移送柯子建之後,小隊長馬競連與底下的偵查佐周行,立刻前往醫院,調查林靜生前的就醫紀錄。拜現代電子化與刑警的權限所賜,他們很快地拿到林靜的醫院病歷。
柯子建所言非假,林靜在半年前到醫院就診,主訴是頻繁頭痛、嘔吐、視力模糊,以及下肢麻痺。
根據腦內斷層報告顯示,她的大腦丘出現腫瘤瀰漫狀態,已經無法開刀切除,如果要進行放射性治療,則很有可能導致癱瘓,治癒機率不高。
當時,林靜的主治醫師雖然強烈建議林靜入院治療,但林靜看完診斷報告,以及治療評估後,只問一件事情,她有沒有安樂死的選項?
醫生搖頭,在台灣,安樂死並不合法。
林靜又問,怎麼樣可以讓她安詳的離開這個世界?
醫生的做法是替她轉掛身心科門診,「有些藥物幫不了你,但會讓你平靜一點。」很多癌末病人都會合併心理治療。醫生勉勵她不要放棄希望,說不定會有奇蹟發生。
林靜離開醫院後,再也沒回去複診。包含初診跟檢查,她在這間醫院前後總共只掛號四次門診。
從健保卡的資料看來,警方發現她後續也沒有到其他醫院接受治療。只有看過幾次精神科醫師,或許是把醫師的建議聽進去,去尋求使她平靜的藥物,但她仍然沒有積極治療,以林靜面對醫療的態度,或許她真有放棄生命的可能。
小隊長翻開筆錄,裡面有一段柯子建告訴警方。林靜曾經說過的話。
「能夠在睡夢中離去,是我畢生的願望,我絕對不接受任何無效的醫療行為,我不想成為社會的負擔,或者是痛苦的在病榻上哀號,在瀕死之間掙扎。」
而柯子建說,他就是因為一個人獨居,能夠感同身受於林靜的想法與對生命末期的恐懼,他也不希望自己年老後,成為在社會邊緣掙扎的老人,或是依靠著醫療器材,痛苦的維持已經毫無意義的生命,所以才會同情林靜,答應她的請求。
「我不是殺人犯,我只是一個好心的男人。」
他對警方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