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逸待勞,逆轉情勢
春天的躲避飛盤比賽開始了,經過半個月的廝殺,奇計班一路過關斬將,奇蹟似的擊敗了烘焙班和桌遊班,進入一決勝負的殿堂。
籃球班也在戰勝植物栽培班及烹飪班後,進入冠、亞軍之戰,準備和奇計班一較高下。
「贏過他們,我們就能直接登上冠軍寶座!」阿輝對這一戰充滿了信心。
但鐵倫可不這麼想,他猶豫的說:
「別忘了,他們是籃球班,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球場上,一顆球有幾條神經,他們一清二楚。」
「但這是飛盤,跟球不一樣!」阿輝反駁。
然而,鐵倫總覺得這一仗是贏不了的。
藍步島老師也對大家信心喊話:
「別忘了,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不少,實力強大又吞敗仗的例子比比皆是。想想看,人家為什麼會贏,為什麼會輸?」
老師的話,雖然讓大家增添了一點自信,但大家心裡都有數:這是一場硬仗。
只靠計策,就能贏過實力堅強的籃球班嗎?飛盤靠的是準確度,擲出的力道也是重點,有什麼辦法可以讓班上的實力倍增?
全班都在埋首研究三十六計,想看看有什麼奇計,可以產生奇蹟。
藍步島老師可是第一次看見大家這麼認真、這麼團結,一起研究計策,防禦外敵。
「靠我們的本事就夠啦!」這是阿輝的想法。
藍步島老師忍不住提醒大家:
「想想看,有什麼計策能讓對手疲於奔命,又能讓隊友精神百倍?」
「哪有這麼好的計策?如果有,我每天都要用。」阿輝也在想計策,但他想不出來。
亮亮從老師的話裡,隱約看見一道曙光,她閉上眼睛,隨著那道光仔細玩味。三十六個計策在她的腦子裡,像撲克牌一樣迅速洗牌。突然,一個計策從三十六張紙牌裡彈了出來。
是的,老師說的這條計策就是「以逸待勞」!
亮亮陷入深思,她在心裡模擬躲避球場的狀況,這條計策在場上要怎麼運用呢?
「先不發動攻擊,只要穩定的傳接飛盤;等對手感到疲累了,再一鼓作氣,平飛連殺。」
這個辦法看起來有點蠢,但如果能將傳送的力道和技巧練得扎實,還是可以試一試的。
於是,大夥兒按照亮亮的計畫,讓鐵倫在外場,阿輝在內場,一旦內場奪下飛盤的發球權,鐵倫和阿輝兩個人便裡應外合,前兩分半鐘先不打人,只需互傳飛盤,讓待在內場的籃球班疲於奔命。等他們筋疲力竭之後,再用剩餘的兩分半鐘攻擊對手。
這個計謀看起來十分完美,藍步島老師也微笑著聽完,他的評語只有:
「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要太在意輸贏,要在意的是從這個過程中,你們學到了什麼?」
不過,沒有人細心體會藍步島老師的話,因為大家只想要「贏」,而且相信用計就會贏!
很快的,冠亞軍之戰的日子來臨了。這是初春一貫的天氣,天色陰沉沉的,不怎麼明朗,寒氣之中還飄著若有似無的雨絲。
「這種天氣最適合運動了!」
藍步島老師難得充當一回體育老師,因為大匡老師要擔任裁判。大家做好暖身,就等著比賽開始。藍步島老師看得出來,鐵倫和阿輝身上都籠罩著強大的壓力。
「有壓力才會產生抵抗力!」
老師說得沒錯,但是接下來的場面,就不是奇計班預想好的畫面了。
說好了「互傳飛盤」、說好了「讓對手疲於奔命」的計策,可惜因為飛盤早早就被籃球班控制住,完全無法施展。
沒有學過奇謀詐計的籃球班,竟能把「以逸待勞」的計策,施展得淋漓盡致。
起初,籃球班並沒有要攻擊,場外的陳定志和場內的「季哥」謝季祥互傳飛盤。飛盤在他們手上,就像戰鬥陀螺一樣,快速且帶勁的直達對方手上,又狠又準又快!
奇計班無人敢接,只能在場內拚命躲閃,阿輝幾度想攔截飛盤,但考量到自己如果不小心被擊中,內場就沒有人能跟鐵倫呼應傳接,只好作罷。
鐵倫在場外看得焦急,恨不得進場奪下飛盤,跟籃球班一決勝負。藍步島老師也看得出來,籃球班的實力不容小覷,就看奇計班這邊誰能奪下飛盤的控制權,才有機會反攻了。
奇計班該如何找到籃球班的突破口,逆轉情勢呢?
就在這個時候,康宥成挺身而出,他不閃躲了,勉強接下迎面而來的飛盤,但是力量太強,他沒有接住,飛盤掉了下來。這是康宥成的犧牲打,大家都看得出來,機會來了,阿輝終於可以施展了!
【黃孟凡便利貼】
籃球班果真是厲害的神對手,本想用「以逸待勞」輕鬆勝過他們,真是小看他們了!很感謝康宥成的犧牲,不這樣,我們也沒有辦法逆轉勝啊!
【勝戰指數】★★★★☆
【奇計積分】黃孟凡95分
【以逸待勞】
戰國晚期,秦王召集群臣,打算滅了楚國。老臣王翦認為,需要六十萬大軍才夠,而少年將軍李信則認為只要二十萬名士兵,便足以破楚。
秦王決定以李信、蒙恬為將,率二十萬大軍南下伐楚,王翦因此稱病辭官,回到故里。
起初秦軍攻無不克,銳不可擋。但是後來中計,腹背受敵,只能停止進攻,狼狽敗逃。
秦軍大敗,秦王只能親自出馬,請回告老還鄉的王翦擔任主將。
王翦率領六十萬軍隊來到邊境,但他只固守城郭,讓士兵休息調養,完全沒有進攻的意圖。楚軍一心想與秦軍一決生死,但王翦仍然只讓士兵養精蓄銳,絲毫不打算出兵。
一年之後,秦軍個個身強體壯,也訓練出一身好武藝;楚軍卻在漫長的等待中,鬆懈了鬥志。
就在楚軍按捺不住,打算遷移的時候,王翦下令秦兵進攻,追擊正在遷移的楚軍。氣勢旺盛的秦軍個個奮勇向前,殺得楚軍慘敗,楚國因此被秦國滅亡。
「以逸待勞」並非消極的等待時機,而是積極培養實力,等待敵人感到疲倦,再給予致命一擊。
春天的躲避飛盤比賽開始了,經過半個月的廝殺,奇計班一路過關斬將,奇蹟似的擊敗了烘焙班和桌遊班,進入一決勝負的殿堂。
籃球班也在戰勝植物栽培班及烹飪班後,進入冠、亞軍之戰,準備和奇計班一較高下。
「贏過他們,我們就能直接登上冠軍寶座!」阿輝對這一戰充滿了信心。
但鐵倫可不這麼想,他猶豫的說:
「別忘了,他們是籃球班,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球場上,一顆球有幾條神經,他們一清二楚。」
「但這是飛盤,跟球不一樣!」阿輝反駁。
然而,鐵倫總覺得這一仗是贏不了的。
藍步島老師也對大家信心喊話:
「別忘了,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不少,實力強大又吞敗仗的例子比比皆是。想想看,人家為什麼會贏,為什麼會輸?」
老師的話,雖然讓大家增添了一點自信,但大家心裡都有數:這是一場硬仗。
只靠計策,就能贏過實力堅強的籃球班嗎?飛盤靠的是準確度,擲出的力道也是重點,有什麼辦法可以讓班上的實力倍增?
全班都在埋首研究三十六計,想看看有什麼奇計,可以產生奇蹟。
藍步島老師可是第一次看見大家這麼認真、這麼團結,一起研究計策,防禦外敵。
「靠我們的本事就夠啦!」這是阿輝的想法。
藍步島老師忍不住提醒大家:
「想想看,有什麼計策能讓對手疲於奔命,又能讓隊友精神百倍?」
「哪有這麼好的計策?如果有,我每天都要用。」阿輝也在想計策,但他想不出來。
亮亮從老師的話裡,隱約看見一道曙光,她閉上眼睛,隨著那道光仔細玩味。三十六個計策在她的腦子裡,像撲克牌一樣迅速洗牌。突然,一個計策從三十六張紙牌裡彈了出來。
是的,老師說的這條計策就是「以逸待勞」!
亮亮陷入深思,她在心裡模擬躲避球場的狀況,這條計策在場上要怎麼運用呢?
「先不發動攻擊,只要穩定的傳接飛盤;等對手感到疲累了,再一鼓作氣,平飛連殺。」
這個辦法看起來有點蠢,但如果能將傳送的力道和技巧練得扎實,還是可以試一試的。
於是,大夥兒按照亮亮的計畫,讓鐵倫在外場,阿輝在內場,一旦內場奪下飛盤的發球權,鐵倫和阿輝兩個人便裡應外合,前兩分半鐘先不打人,只需互傳飛盤,讓待在內場的籃球班疲於奔命。等他們筋疲力竭之後,再用剩餘的兩分半鐘攻擊對手。
這個計謀看起來十分完美,藍步島老師也微笑著聽完,他的評語只有:
「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要太在意輸贏,要在意的是從這個過程中,你們學到了什麼?」
不過,沒有人細心體會藍步島老師的話,因為大家只想要「贏」,而且相信用計就會贏!
很快的,冠亞軍之戰的日子來臨了。這是初春一貫的天氣,天色陰沉沉的,不怎麼明朗,寒氣之中還飄著若有似無的雨絲。
「這種天氣最適合運動了!」
藍步島老師難得充當一回體育老師,因為大匡老師要擔任裁判。大家做好暖身,就等著比賽開始。藍步島老師看得出來,鐵倫和阿輝身上都籠罩著強大的壓力。
「有壓力才會產生抵抗力!」
老師說得沒錯,但是接下來的場面,就不是奇計班預想好的畫面了。
說好了「互傳飛盤」、說好了「讓對手疲於奔命」的計策,可惜因為飛盤早早就被籃球班控制住,完全無法施展。
沒有學過奇謀詐計的籃球班,竟能把「以逸待勞」的計策,施展得淋漓盡致。
起初,籃球班並沒有要攻擊,場外的陳定志和場內的「季哥」謝季祥互傳飛盤。飛盤在他們手上,就像戰鬥陀螺一樣,快速且帶勁的直達對方手上,又狠又準又快!
奇計班無人敢接,只能在場內拚命躲閃,阿輝幾度想攔截飛盤,但考量到自己如果不小心被擊中,內場就沒有人能跟鐵倫呼應傳接,只好作罷。
鐵倫在場外看得焦急,恨不得進場奪下飛盤,跟籃球班一決勝負。藍步島老師也看得出來,籃球班的實力不容小覷,就看奇計班這邊誰能奪下飛盤的控制權,才有機會反攻了。
奇計班該如何找到籃球班的突破口,逆轉情勢呢?
就在這個時候,康宥成挺身而出,他不閃躲了,勉強接下迎面而來的飛盤,但是力量太強,他沒有接住,飛盤掉了下來。這是康宥成的犧牲打,大家都看得出來,機會來了,阿輝終於可以施展了!
【黃孟凡便利貼】
籃球班果真是厲害的神對手,本想用「以逸待勞」輕鬆勝過他們,真是小看他們了!很感謝康宥成的犧牲,不這樣,我們也沒有辦法逆轉勝啊!
【勝戰指數】★★★★☆
【奇計積分】黃孟凡95分
【以逸待勞】
戰國晚期,秦王召集群臣,打算滅了楚國。老臣王翦認為,需要六十萬大軍才夠,而少年將軍李信則認為只要二十萬名士兵,便足以破楚。
秦王決定以李信、蒙恬為將,率二十萬大軍南下伐楚,王翦因此稱病辭官,回到故里。
起初秦軍攻無不克,銳不可擋。但是後來中計,腹背受敵,只能停止進攻,狼狽敗逃。
秦軍大敗,秦王只能親自出馬,請回告老還鄉的王翦擔任主將。
王翦率領六十萬軍隊來到邊境,但他只固守城郭,讓士兵休息調養,完全沒有進攻的意圖。楚軍一心想與秦軍一決生死,但王翦仍然只讓士兵養精蓄銳,絲毫不打算出兵。
一年之後,秦軍個個身強體壯,也訓練出一身好武藝;楚軍卻在漫長的等待中,鬆懈了鬥志。
就在楚軍按捺不住,打算遷移的時候,王翦下令秦兵進攻,追擊正在遷移的楚軍。氣勢旺盛的秦軍個個奮勇向前,殺得楚軍慘敗,楚國因此被秦國滅亡。
「以逸待勞」並非消極的等待時機,而是積極培養實力,等待敵人感到疲倦,再給予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