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跨世代經典版)

79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股市名嘴換人做〉

 

噹噹噹噹,去看失火喲!

如果你是圍觀的人,

你是興奮,

還是同情?

  

照例,不到上班時間,大家全到了,嚴陣以待。

照例,八點五十,王經理推門進來,昂著頭,疾走,衝進他的辦公室,臨關門,匆匆忙忙地撂下幾個字:

「丟『電子』,買『三商銀』。」

照例,整個辦公室都動了起來,每個人都撥電話。照例,中午由大家請王經理吃飯,謝謝「王鐵嘴」又為大家帶來財運。

*

「王經理一定有內線,不然怎會那麼準。」小張敬酒的時候,指著王經理說,「開玩笑!過去兩個禮拜,百分之百猜中,沒內線消息,怎麼可能?」

「對!對!對!」三桌人都起哄,「快說!快說!王經理,你一定通天,對不對?」

「不對!不對!」王經理還是那副氣定神閒的樣子。

「這,就叫鬼才。很簡單嘛!我前一天看看法人、外資的動向,再一早開電視,瞭解一下美國收盤的行情,掐指一算,就知道了!」

「唉!怪了,我也看,我怎麼不知道呢?」小邱在另一頭喊著。

王經理用眼角瞟了一下,抖抖肩,抿嘴笑笑:「這才叫神哪!告訴你們,我從小就有第六感,現在猜股市,主要還是靠第六感,你們學不來的。」

*

不過,話才說完,第二天,王經理就不神了。

「偶爾一次,猜錯,難免。」大家還照樣聽他的,跟著他買。

可是,連著兩個禮拜,不但不神,還見鬼了。王經理說哪只漲,哪只就跌,而且跌得奇慘。

中午的慶功宴沒了,早上一雙雙盯著門口,「以迎王師」的目光方向改了。幾個同事,由小張帶頭,開始成立自救會,每個人分別上網查資料、作統計,第二天一早提出自己的看法,再結合大多數人的意見,下單!

當然,還有人,就是小邱,仍然聽王經理的。每天王經理一進門,小邱就追上去問。再像挖到個寶貝似的,回來向大家宣布。

王經理的預測,跟自救會的結論總是相反,起初還有人信,連賠幾次之後,全改聽自救會的了。

*

又有慶功宴,大家請了王經理,他板著臉,沉沉地說:「我有事。」

邀小邱,小邱低著頭,說他寧願吃便當。

連著一個多月,看王經理都爬不起來,跟他大學同學的小張,終於敲門進去,跟王經理解說自救會的戰法。

「最近我們手氣比較順。」小張很婉轉地說,「您還是聽聽我們的吧!恐怕這陣子,您賠得不少喲!」

沒想到王經理冷冷地一口回絕:「我賠,也不會跟你借。」

同事也私下勸小邱,別再跟著王經理下單,他的第六感不准了。

可是小邱不聽,所以當大家中午收盤歡呼的時候,坐在一角的小邱總是低著頭。

*

王經理終於垮了,據說欠了兩千多萬,債主到公司來吵,他自己向總經理遞了辭呈。

小邱居然沒垮,還升了官,從他角落的位子搬進了經理室。總經理的祕書私下透漏,因為王經理向老總極力推薦小邱,說小邱對業務最瞭解,也最認真。

「這不是誰推薦,是我親眼所見。」總經理自己下來作了澄清,「我好幾次中午下來,看見只有王經理和小邱兩個人留在辦公室,吃便當,談事情。」總經理拍拍小邱,「這,假不了!」

*

小邱居然在家舉行了慶功宴。

進門,嚇一跳,什麼時候小邱家變得這麼大?

「我最近買下隔壁那戶,打通了,比較寬敞,風水也比較好!」小邱帶大家一間間參觀。

「天哪!」周小姐摸著小邱的意大利傢俱問,「小邱!你要是不跟著王經理賠那麼多,而把你的錢拿來跟我們一起做,你還了得啊?」

「誰說我跟他?」小邱一瞪眼,「我說過我跟他嗎?我起初聽他的,後來全是偷偷聽你們的啊!要不然,我能這麼發?」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小邱高不高明?

高明!太高明啦!

你細細看這個故事,小邱的位子在辦公室的小角落,早先王經理猜中股票,大家慶功的午宴上,小邱是坐在遠處那桌。可見小邱在辦公室,可能是新進,也可能不重要。

最起碼,他不像小張,跟王經理是同學,吃飯時也坐在「第一桌」。

小邱憑什麼,由一個邊緣人,進入主流,坐上大位?

很簡單,憑他創造了共同意識——與王經理患難與共的意識。

王經理說買「電子」,大家去買「銀行」,只有小邱表示他也買了「電子」。

你想想,從說的那一刻,是不是就有了「對立」,有了「較勁」?

「看吧!你說買『電子』,『電子』就大跌,還是我們厲害,我們的『銀行』大漲。」

「唉!咱們真是苦命,只怪時運不濟,其實原來要漲『電子』,只怪昨天美國科技股大跌。」

你說,那共同意識不是形成了嗎?

*

股票這東西最能反映人性,因為股票對全民發行的,人人可以買股票。

所以從小處看,兩個人都炒股票,這人炒對了,那人炒錯了,固然是「這家歡樂那家愁」。從大處看,你今天買了股票,而且大漲。應該跟那些從來不碰股票的人無關,如果你因此請他吃飯,他應該為你高興。對不對?

錯了!當你的股票大漲時,最好別吭聲,因為即使完全不碰股票的人聽說,也會心裡不是滋味。

為什麼?

因為你漲,就表示他跌。

你一定要反問:「他不玩股票啊?!」

對!他是不玩股票,可是他會想,如果他昨天跟你一起買,他也賺了。今天,他如果下手買,買的則是你賺了之後的高價。

進一步想,如果你跟他原來都各有兩百萬,你在股市一年翻兩番,成了四百萬;他把錢放在銀行,只拿到十二萬的利息,比起來,他不是窮了、寒了,沒能趕上發財特快車,被你拋在後面了嗎?

反過來想,當股市跌了,你倒不妨讓人知道你賠了。因為你賠,表示他賺了,最起碼他會想,幸虧他沒下海,否則他也慘了。

聽你賠,他會開心,倒不是幸災樂禍的開心,而是慶幸他自己「不買股票」的選擇是正確的。而且,也代表他現在買,跟昨天的價錢此起來,就買得便宜,是賺了。

*

談到選擇,我們一生都在選擇,就像買股票。

我們一個人,一雙手、兩條腿,不可能走每條路、拿每樣東西,當然,就得選擇,而且選了這樣,就不能選那樣。

一個懂得做人的人,一定要知道,當你的選擇正確時,千萬別「秀」給那些選擇錯的人看。

不但選科系、選學校、選職業如此,連選丈夫都一樣。

兩個同班、同樣漂亮的女孩子,或條件相近的兩姐妹,各自挑了個如意郎君。二十年過去,境遇各有不同,你的丈夫走對了路,發了,變成豪門大戶;她的丈夫雖也不差,只是時運不濟,還在租房子借錢。你碰上她,最好多說自己的苦處(就算不苦,也要編一點苦),成果少顯示自己的得意。

這樣,你才不會傷朋友,也才不會傷姐妹。當你不懂這道理的時候,很可能連親兄弟姐妹都變得疏遠,當年愈是條件相近的,愈遠。

為什麼?因為你的成功,對比了她的失敗。最起碼,她會想她選輸了你。她也可能會私下對朋友說:「有什麼好得意?她(指你)老公當年追我,我還不理呢!她是撿我挑剩下的。」

你犯得著惹這氣嗎?

*

選來選去,你猜,這世上最大的選擇是什麼?

是家鄉!

如果你到海外,譬如美國,讀華文報紙,你會發現報上對中國臺灣地區的負面報道,好像特別有興趣。

在臺灣,臺幣下跌、房市不振的消息,可能只占小小一點,在海外的華文報紙卻登得特大。

至於試射飛彈、政爭衝突,就更占篇幅了。

往好處想,這是因為同胞們心繫家鄉;但是往另一個角度想,你也要知道,那合於「選擇」的心理。

當年他賣了中山北路的房子,跑到美國開雜貨鋪,而今知道中山北路的房價漲了五十倍,英金對臺幣,由四十二跌到三十二,他會高興嗎?只怕他要偷偷躲在雜貨鋪的速食麵箱子後面哭,哭自己選擇離開臺灣,而今在臺灣的朋友都發了,他卻……

*

相反地,如果今天他看到臺灣的房價慘跌、股市崩盤、臺幣重貶,就算他會為家鄉的親友操心,甚至傷心淚下。

但是,換做你是他,你會不會在傷心中也有些竊喜?竊喜自己當初作了明智的選擇。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