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嗨!圖書館見

9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到圖書館不尷尬

青少年是一個尷尬的成長階段,雖然長大了,但經驗和能力仍然不足以脫離父母,獨立自主。圖書館是社會的縮影,青少年踏足圖書館也難免尷尬:既不想走進「兒童館藏」,又看不懂「成人館藏」,像吃閉門羹。這種格格不入的尷尬,導致青少年流失。

與趣結合閱讀,1+1>2
最近,歐洲一家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生活的NGO發表一份報告,列出青少年不進圖書館的五大原因,第一項就是尷尬。可見,少年人的煩惱全世界都一樣。
至於其餘四項,分別是:圖書館離家太遠、不懂圖書館運作、擔心圖書罰款、休閒選項太多。前三項在台灣相信問題不大,最後一項倒也是癥結所在。青少年大都活躍好動,充滿好奇心,喜歡嘗試新事物,尤其在多媒體流行的當下,一(手)機在手,網路通行,好玩的東西太多了,閱讀只是眾多選項之一。
青少年在圖書館真的找不到立足點、歸屬感嗎?
當然不是。
儘管一般圖書館並沒有「青少年館藏」,卻不等於館內沒適合青少年的讀物。很多書籍的內容老少咸宜,就興趣和需要,最明顯的莫過於暢銷小說,爆紅時人手一本,不分成年、少年。
興趣是多方的,如果能把興趣與閱讀結合,效果將是1+1>2。在圖書館,不管你的興趣是球類、舞蹈、音樂、棋藝、爬山、溜冰、模型、跳繩、攝影、游泳、潛水、滑板、觀星……等,總有相關的書籍,供你參閱,助你更上一層樓,更何況,多讀書可提高語文能力呢。

練舞看書,動靜皆宜
此外,大型的圖書館多設有「青少年館藏」,書種和書量可能不及兒童或成人的,但硬件設備或室內設計都花足心思。多媒體設施齊全,文青感和空間感可以嫓美大型書店,朋友相約圖書館,消磨一整個週末下午,肯定是不錯的選擇。
台灣的青少年朋友很幸福,不論北、中、南都找得到酷炫的圖書館。
高雄市立圖書館的鼓山分館,二樓的「K書區」,舒服的桌椅設計、無線上網區、輕聲討論區等,營造出年輕朋友聚集休閒的氛圍。
一些創新的圖書館,更有令你眼前一亮的設施,像是台中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五樓的「好Young區」,提供AI體感健身魔鏡,內建許多健身課程,還有學生練舞空間,提供投放螢幕、自拍腳架、音響,歡迎學生預約排練。
同樣是跳舞,新北市青少年圖書館二樓的「街舞活動區」,適合喜歡跳街舞的朋友一展身手。不僅跳舞,同樣在二樓,還有一個專業級的電競中心,你可與朋友組隊玩五對五的電競賽,想不到吧!
最起碼,圖書館是能讓家長安心,自己去或跟朋友一起去,爸媽只有贊成,不會反對。不信?試試看就知道嘍。




一起「穿越」吧!

在奇幻文學(Fantasy)中,「穿越」作品一直深受讀者鍾愛,鼎鼎有名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便是這類故事的先河。1863年,卡洛爾(Carroll)在牛津大學校園散步,看見松鼠和野兔在沾滿露水的小徑間跑來跑去,觸動靈感,寫成不朽佳作。故事中的主角穿過兔子洞,進入一個奇異國度,讓小讀者耳目一新。

從哪裡穿越?
把奇幻文學推上另一高峰,要屬《納尼亞傳奇》。話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作家C.S.路易師(Lewis)在窯屋裡躲避空襲,有個小女孩問他:可以爬進房內的木製衣櫥裡嗎?又問:有沒有東西藏在衣櫥後面?這兩個天真的問題,啟發C.S.路易師創作了這部經典名著。在《納尼亞傳奇》故事裡,C.S.路易師特意留下一扇「門」,讓小朋友進出現實和幻想世界。這種「過門」或「穿越」設計,成為奇幻文學作品的常見手法。
除了《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兔子洞和《納尼亞傳奇》的衣櫥,我們熟識的還有《湯姆的午夜花園》的後門、《說不完的故事》的舊書、《哈利波特》的火車站月台、《神隱少女》的隧道、《穿越故宮大冒險》的電梯。
穿越過後,小朋友是需要回家的;同樣,閱讀只是一時的心靈度假,人始終活在現實世界。C.S.路易師留下那扇「門」,讓小朋友冒險過後安然回家,實在用心良苦。
穿越的作用,除了進出,還有著分隔的意味;那扇「門」是分隔幻想和現實的界線。「過門」前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各有可做和不可做的事情。在幻想世界裡,小朋友無妨放肆一下,正如《納尼亞傳奇》的露絲所說:「在家裏我知道我不懂游泳——我是說在英國。但是很久以前——假定那是很久以前——我們在納尼亞做王的時候,豈不是都會游泳嗎?那時候我們還會騎馬,會做各種各樣的事情。」

充滿幻想的創意小空間
幻想世界裡的經驗,並不適用於現實生活。不懂游泳的露絲,從納尼亞回到英國,超能力消失了,當然不能隨便跳進海裏,也不能舞刀弄劍,更不能與獅子擁抱。同樣的,當《穿越故宮大冒險》的阿志回到現實世界,便不會上山下海跟黑巫師鬥智鬥力。而愛麗絲在河邊醒了過來,再不會找老鼠聊天、約兔子茶聚。
所以,讀者應懂得抽離和分辨,小說情節不能跟現實世界混為一談,當我們從小說世界度假回來,就要面對現實,過正常生活。
《哈利波特》的問題所在,就是「門禁不嚴」,J.K.羅琳(Rowling)把超能力與魔法貫穿幻想和現實,黑魔王自由進入現實世界,肆意破壞、殺人。難怪,外國有書評人指出,讀完《哈利波特》,小朋友可能感到不安。
最後,無獨有偶,各故事裡的穿越門檻並非稀世寶物,而是現實生活裡隨手可得、隨處可見。藉著作者的創意和想像,尋常的衣櫥、洞穴、隧道、電梯等,都變成進出幻想世界的通道。失落童真的成年人可能一笑置之,兒童讀者卻自得其樂!正如他們愛拿生活物品搭建私人空間,像客廳裡的小紙屋、花園裡的小帳幕等。一旦父母追問:那堆東西是什麼?孩子的答案則是秘密基地、太空艙、堡壘、洞穴……等創意小空間。
由此可知,玩耍與閱讀同樣需要一點幻想呢!
寶釵失蹤案

念初中一時,受老師激勵,立志在暑假裏讀完一遍《紅樓夢》,結果一鼓作氣的看了三頁,捱不住,放下了,直至許多年後,選修中文系的文學評論課,為要寫作業迫不得已再度拾起《紅樓夢》,那才發覺好看,經典名著果然名不虚傳。現在寫小說,仍不時重看,即使寫推理故事,亦能從中「偷師」,像下面的「寶釵失蹤案」,讀得通需要有點偵探頭腦。

《紅樓夢》第四十回,賈府的窮親戚劉佬佬探訪榮國府,賈母邀劉佬佬遊大觀園、吃午飯。鳳姐與鴛鴦為哄賈母高興,設計作弄劉佬佬。劉佬佬亦配合「需要」,誇張地展現「村婦進城」式糊塗,當吃鴿子蛋時,她站起身,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然後鼓著腮不語。一眾大觀園裏的大家閨秀,平日規行矩步,經不起劉佬佬的「突襲」,反應超級具喜劇效果:

「眾人先是發怔,後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來。史湘雲掌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着桌子噯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裏,賈母笑的摟着寶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鳳姐兒,只說不出來。薛姨媽也掌不住,口裏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裏的飯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坐位,拉著他奶姆,叫揉一揉腸子。地上的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來替他姊妹換衣裳的,獨有鳳姐鴛鴛二人掌着,還只管讓劉佬佬。」

這一場「群戲」,每位主要角色都精要地、精彩地交代至少一個表情或動作,莫不盡情開懷。然而,仔細看一遍,偏偏少了寶釵。眾人起哄之前,作者曹雪芹不厭其詳地交代座位分配,當中「賈母帶着寶玉、湘雲、黛玉、寶釵一桌」,一桌五人,四人笑得人仰馬翻,獨欠寶釵隻字不提,她明明在場的,是曹雪芹大意遺漏嗎?當然不是。

寶釵的特徵是「冷」,為人恬淡素雅、輕言寡語、端莊凝重,處事大方得體,待人保持一段「不親不疏、不遠不近」的安全距離。這樣的一個人物,於儀禮規範中一直表現完美無瑕,冷不提防劉佬佬來一場即興「棟篤笑」,寶釵該如何反應?不笑或淺笑,有違人性;大笑,又不合人物形象。何況,寶釵一心要當「寶二奶奶」,在賈母跟前,她不能失儀;在「意中人」寶玉跟前,她不能失態;在「情敵」黛玉跟前,她不能失色。故此,留白是一個最恰當的處理。

留白並非避重就輕,相反,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留白本是水墨畫技巧,文畫同源,計白當黑,空白之處與著墨部份,組合成整體構圖,虚者留白,實者舖黑,黑白互補,虚實相繫。因此,劉佬佬突如其來的滑稽言行,黛玉等人的肆意大笑,是實寫,不提寶釵則是虚筆。尤其黛玉,猶如一個玻璃打造的人物,內外一覽無遺,她「笑岔了氣,伏在桌上噯喲」,合乎人物性格,生動傳神。相反,寶釵工於心計,喜怒不形於色,曹雪芹給她一個留白。兩雙對照,黑白分明,虚實有致。

究竟,寶釵有沒有笑?大笑抑或淺笑?讀書如觀畫,看的人要自行揣摩了。

讀者靠揣摩去理解寶釵,乃《紅樓夢》其中一種讀法,因為曹雪芹自始至終即甚少著墨於寶釵的心理活動,讀者對這個人物的認識,幾乎只限於其外在舉止而間接揣想得來。

以上一個小小的例子,至少說明三件事。第一,有些書,你當下不愛看,不等於永遠不喜歡,捱不住,放下了,隔一段日子,不妨再拾起來試讀一下,或有新體會。第二,經典名著,經得起時間考驗,永不過時,有其價值所在,喜歡不喜歡,總要讀一遍。第三,如非寫作業,讀《紅樓夢》不必理會什麼批評派、索隱派、考證派、探佚派,直接與作者對話,好像這宗「寶釵失蹤案」,縱然沒論者提及,亦無礙讀者發現與思考。


圖書館裏的螞蟻

電燈熄滅,大門關上,捲閘降下,最後的一個職員離去,悄靜的圖書館變得更悄靜。窗外的人行道上,路燈十年如一日的天黑放亮,明亮的燈光透過窗戶射進圖書館,照亮桌椅,照亮書架。燈光終究被高大的書架阻擋,黑暗的牆角依然黑暗。

食物在前方
在牆角一個沒人注視的小洞裡,有觸角向外微微抖動,探測洞外的溫度、濕度、氣流等各種各樣的訊息。沒多久,一則「食物」的嗅覺訊息被發現了!觸角再往外伸出,訊息確定無誤,一隻飢餓的雄性褐蟻從小洞鑽出了出來。
牠的前額長有三顆紅外線單眼,能在黑暗的環境來去自如。褐蟻鎖定目標方位,以謹慎的小步穿越書架間的通道,嗅聞上方,檢視木質書架,沒察覺危險的訊息,便開始沿著書架向上爬行,沿途遺下費洛蒙:「食物在前方」(費洛蒙是昆蟲的液態詞句,螞蟻之間用以溝通),通知同伴加入「聚餐」。
一路暢通無阻,食物的香甜氣息越來越濃,褐蟻爬到書架的第三層,書開始淩亂,經過整天的取書、放書,圖書難以整齊排列。其中一本大書平放在第二層。當褐蟻從第三層回望下方,不禁發出震驚的訊息,因為牠看見褐蟻、黑蟻、白蟻、侏儒蟻、紅火蟻等死敵相安無事的同處一個平面之上!當然,牠不明白那是一本圖書的封面,也不理解書名《螞蟻小百科》是什麼意思。
不過,牠的一時分神,竟害牠身陷險境。

預備,發射!
一隻蜘蛛吐著絲液,從天花板鬼鬼祟祟地垂降而下。蜘蛛本在屋角以75/12的結構造網,傍晚被清潔阿姨拿掃帚毀了,只好逃到天花板後面躲藏。現在牠看見褐蟻站在書架上發呆,機不可失,立即懸吊下去捕捉。
下降到「射程範圍」,蜘蛛瞄準褐蟻,待要發射一種具有膠質的「捕捉絲」,忽然,兩注濃度高達百分之四十的腐蝕性蟻酸從左右破空而至,差點射中蜘蛛。蜘蛛嚇得魂飛魄散,急急攀回天花板躲起來。
蟻酸落在圖書封面上,立即蝕出幾個破孔。
褐蟻回過神來,這才發覺:兩隻兵蟻及時趕到,救了牠一命。
擊退蜘蛛後,三隻褐蟻圍成三角形,把觸角連結,進行溝通,很快取得共識,組成一支「搜索隊」,準備到書架的第四層尋找食物。
牠們以倒三角的隊形前進,兵蟻左右開路,雄蟻殿後,順利登上第四層,發現大大小小的巧克力餅碎,散佈於亂書之間。美食當前,牠們決定吃飽後,再把餅碎扛回蟻洞,與眾分享。

蟑螂也來了
三蟻正要「開動」,一隻莽撞的蟑螂驀地從書架頂跳下,狂風掃落葉似的張口啃咬,不管餅屑、木板、圖書,吞得下就吞,吞不下就吐。
相對於螞蟻,蟑螂是頭龐然大物,肢腿粗壯,孔武有力,動作靈活,甲殼堅硬,螞蟻的蟻酸和鐮刀狀大顎都傷牠不得。「搜索隊」的三位成員唯有避開,眼巴巴的看著蟑螂吃光餅屑、咬爛圖書。
蟑螂肆虐一番後,以勝利者的姿態揚長而去。三蟻失望地從書架的側板返回地面,爬過板上一塊「請勿飲食」的告示。傍晚,當清潔阿姨清除蜘蛛網時,一個饞嘴的男孩無視這張告示,閃進書架之間,一邊讀《螞蟻小百科》,一邊吃巧克力餅。如果他知道,他遺下的餅屑吸引螞蟻前來,會不會感到抱歉?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