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謠者:貝殼之夢 節錄】
又一年過去,回鄉的船靠了岸。現在,畢雅好整以暇地看著孩子們在岸邊撿拾貝殼。在前面領頭的孩子只撿大顆的,其他人對花紋各有喜好,有個安靜的男孩往下挖,拿起一顆淡黃色的,外表毫不花俏。
貝殼的開口處,有一根極細的魔法絲線。畢雅略感期待。
但她的期待很快落空了。因為男孩丟下那枚貝殼,又去找其他的。貝殼被下一波浪帶走了。
她走過去時,孩子們一擁而上,嘰嘰喳喳的:「聖域今年什麼時候會來找有天分的人?」
「不久前我有看見貝殼裡的線喔。」安靜的男孩對她說。
「在哪裡?」畢雅看著他。
「在這附近,我忘記了。是一條淡藍色的線,我可以摸到它!」
畢雅故意問:「那你有聽見它說的話嗎?」
「它說……它說……」男孩不知道貝殼竟然還會說話,他在心裡極力搜索大人教過的話,「我聽見大海的歌聲,還有風聲……很遙遠,那是恩賜。」
魔法不在遠處,就在眼前。畢雅不以為然地想,前任占卜掌說得沒錯,才過幾年,目行嶼的人已開始崇敬魔法。「說到這個,」她在岸邊坐下,「你們記得海和貝殼的神話嗎?」
其他孩子興奮地圍在她身邊,儘管這故事他們早就聽過,卻知道由「織謠者」說出來的更加好聽。男孩自討沒趣,也怯怯地挨近。
「在天地之間,先有海洋。大海創造了所有生命,人是最後誕生的。一開始,人不知尊敬自然,大海便要求海螺去傳話給人類。海螺游了很久很久,到達陸地以前就死了。牠死後變成一顆貝殼,被浪沖上岸,而人類撿到了。把貝殼貼在耳邊,可以聽見風聲。」
「那其實是歌聲。」孩子說。
「大海的歌聲,就是神諭,知道神諭的人想把故事告訴島嶼。」畢雅頓了一下,「但是每座島之間都隔著海,該怎麼做?」
「游過去!」
「跟海螺一樣。」
「對,他也打算游過大海。這時候,海水慢慢退去,往兩旁分開,露出一條很淺的路。他就這樣走向各個島嶼,用身體,傳揚自然的意志;用歌唱,把故事唱給人們聽。」
故事說完了。有個孩子高聲說:「織謠者就是那些信使。」
畢雅笑著哼了一聲,「你怎麼知道?」
「我覺得一定是。他們有的留在聖域,有的回來和我們一起生活,這樣故事就會回到島嶼,對不對?」
「真聰明。」畢雅盯著小鬼頭,「好啦,你們該回家囉。」
他們發出不情願的抗議,「妳也要回家嗎?」
「今天是探視日啊。」
孩子們離開後,畢雅盯著沙地。在浪遺留的凹痕處,魔法絲線正從一枚貝殼裡探出頭。歌舞制所的人常說:「魔法是為了通向。」從那裡流出去的,會被浪帶往島嶼。魔法會吸引有潛質接引它的人,但在目行嶼,這樣的人非常稀少。
織謠者,畢雅回味著那個稱呼。能配上此名的人占極少數,還沒掌握織謠這項技藝並獲得晉升的,只能算是聆習──意謂島嶼派向魔法的使徒、嫻習歌舞之人,聆聽多於述說。不過,這裡的人大概永遠也搞不清楚這些區別。
又一年過去,回鄉的船靠了岸。現在,畢雅好整以暇地看著孩子們在岸邊撿拾貝殼。在前面領頭的孩子只撿大顆的,其他人對花紋各有喜好,有個安靜的男孩往下挖,拿起一顆淡黃色的,外表毫不花俏。
貝殼的開口處,有一根極細的魔法絲線。畢雅略感期待。
但她的期待很快落空了。因為男孩丟下那枚貝殼,又去找其他的。貝殼被下一波浪帶走了。
她走過去時,孩子們一擁而上,嘰嘰喳喳的:「聖域今年什麼時候會來找有天分的人?」
「不久前我有看見貝殼裡的線喔。」安靜的男孩對她說。
「在哪裡?」畢雅看著他。
「在這附近,我忘記了。是一條淡藍色的線,我可以摸到它!」
畢雅故意問:「那你有聽見它說的話嗎?」
「它說……它說……」男孩不知道貝殼竟然還會說話,他在心裡極力搜索大人教過的話,「我聽見大海的歌聲,還有風聲……很遙遠,那是恩賜。」
魔法不在遠處,就在眼前。畢雅不以為然地想,前任占卜掌說得沒錯,才過幾年,目行嶼的人已開始崇敬魔法。「說到這個,」她在岸邊坐下,「你們記得海和貝殼的神話嗎?」
其他孩子興奮地圍在她身邊,儘管這故事他們早就聽過,卻知道由「織謠者」說出來的更加好聽。男孩自討沒趣,也怯怯地挨近。
「在天地之間,先有海洋。大海創造了所有生命,人是最後誕生的。一開始,人不知尊敬自然,大海便要求海螺去傳話給人類。海螺游了很久很久,到達陸地以前就死了。牠死後變成一顆貝殼,被浪沖上岸,而人類撿到了。把貝殼貼在耳邊,可以聽見風聲。」
「那其實是歌聲。」孩子說。
「大海的歌聲,就是神諭,知道神諭的人想把故事告訴島嶼。」畢雅頓了一下,「但是每座島之間都隔著海,該怎麼做?」
「游過去!」
「跟海螺一樣。」
「對,他也打算游過大海。這時候,海水慢慢退去,往兩旁分開,露出一條很淺的路。他就這樣走向各個島嶼,用身體,傳揚自然的意志;用歌唱,把故事唱給人們聽。」
故事說完了。有個孩子高聲說:「織謠者就是那些信使。」
畢雅笑著哼了一聲,「你怎麼知道?」
「我覺得一定是。他們有的留在聖域,有的回來和我們一起生活,這樣故事就會回到島嶼,對不對?」
「真聰明。」畢雅盯著小鬼頭,「好啦,你們該回家囉。」
他們發出不情願的抗議,「妳也要回家嗎?」
「今天是探視日啊。」
孩子們離開後,畢雅盯著沙地。在浪遺留的凹痕處,魔法絲線正從一枚貝殼裡探出頭。歌舞制所的人常說:「魔法是為了通向。」從那裡流出去的,會被浪帶往島嶼。魔法會吸引有潛質接引它的人,但在目行嶼,這樣的人非常稀少。
織謠者,畢雅回味著那個稱呼。能配上此名的人占極少數,還沒掌握織謠這項技藝並獲得晉升的,只能算是聆習──意謂島嶼派向魔法的使徒、嫻習歌舞之人,聆聽多於述說。不過,這裡的人大概永遠也搞不清楚這些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