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勇來看我
一
進入九月,秋天的氣息更濃厚了,這是沒辦法的事。秋天來到部落,農地草葉枯黃,一片頹敗,就是說,各種農忙要開始了。農地整理一番後(砍草、翻土等),再種上新農作,這一切作息,跟季節同步,循環不已,也是沒辦法的事。
他們一樣在凌晨爬起來,在雞鳴的時候,展開一天繁重的農活。天色未亮,顯得特別寧靜,露水依然凝重。夫妻剛起床,不願意說話,總感覺說話的力氣已在睡眠中失去,看起來十分憂愁。自古至今,部落的生活作息,大概如此,要深究原因,很難說個明白。
哈勇蹲在門口磨刀,霍霍地引起一陣嘈雜,當然,磨刀聲僅擴散於他家空地,空地上趴著那條黑狗鐵木,因而伸了個懶腰,尾巴像蛇一樣捲起,走向哈勇身邊。這個時候開始傳來幾聲狗叫,此起彼落,然而,鐵木並沒有隨之應和,牠只靜靜坐在主人旁,牠期待主人準備吃的給牠。確實,撒韻左手抓隻雞過來了,右手端著盛有隔夜飯菜混著肉湯的碗公,後者就是鐵木的早飯。
「哈勇!把這隻雞殺了。」撒韻的聲音劃破寧靜,在別人還在貪睡的時刻,顯得格外清亮。她把雞甩在哈勇身邊的泥地,動作相當有力。這是隻母雞,考慮到牠的肥碩,砰地一響可想而知,雞落地後叫了幾聲,翅膀拍打著,騰起了些許塵埃。雞腳被細繩捆綁,動彈不得,一旁鐵木除了低頭吃飯,也用狗眼監視著,此雞就算掙扎,並無脫逃的機會,牠渾然不覺自己性命垂危。
哈勇沒說話,繼續磨刀,嘴裡含著水,邊磨邊噴,灰色磨刀石已呈弧狀,被磨的凹槽十分光滑,可見消磨有一些年日了。
「殺雞做什麼?」哈勇說話簡短,夾帶著怒氣。痰在其喉嚨上下滑動,非常頑固,卻始終無法吐出,或者說,痰不到火候,即便哈勇要一吐為快,也極為困難。這是他長年抽菸之故,一天兩包,撒韻每天都嘮叨,但顯然毫無警惕作用。所以一到早上,哈勇總會咳那麼幾聲,老是有咳不完的痰。終於,刀磨好了,哈勇用長繭的姆指在刀鋒輕擦著,並在下巴那麼刮一下,刀面上有些細微鬍渣,這說明刀磨得夠利了。這是把山刀,是哈勇的爺爺給他的,刀身散發濃厚的歷史氣味。想當年,他爺爺快死之前,躺在床上跟他說:「哈勇!我沒有什麼留給你,什麼都可以丟掉,只有這把刀一定要擺身邊⋯⋯。」說完這句,他爺爺就死了。
你大概知道了,哈勇的爺爺是我的曾祖父,哈勇是我爸,撒韻是我媽。我叫鐵木,跟那黑狗一樣的名字。那年我離開部落,要去都市所謂「社會上」闖一下,父親非常不捨,大概思念之故,或者希望我留在他身邊,暫且用狗替代了我。
父親殺完雞,也燒完了毛,手上鮮血沒有洗去,他只在地上抹一下。他面無表情,坐在板凳上抽菸,白煙嬝嬝像鬼魂在他頭頂上方,交錯,扭曲,繚繞。此時,天也亮了。「快來吃飯,我們還要去田裡除草!」母親在廚房喊,父親沒有即時回應。這就是他們每日生活的常態,沒有例外。父親一向沉默寡言,跟他說話,必須等他搞清楚談話的內容,他才適時開口,也就是說,找他聊天,要有耐性,否則真會以為他陰沉冷酷,不好相處。沒辦法,父親總是這個性。後來我逐漸明白實情並非如此,他只有國小畢業,學歷使他感到某種程度的自卑,所以在人面前總不擅言詞,謹慎發言。這也沒什麼不尋常的,哲學一點說法,「自卑是一種無能的體現」,好像說得也很像那麼回事。但,父親並非無能之人,在我看來,這只是鄉下人所具備的質樸個性,個性怎麼說呢?誰也說不清,沒有對錯。他把菸吸短了,看見隔壁的瓦旦正要下田去了,問候了一下,把菸捻熄,就進屋裡去了。
餐桌上,父親夾起一塊他弟弟獵到的飛鼠,嚼出聲音說:「肉很嫩,我很久沒吃到山肉了。」一旁走動的母親,已經吃完飯,拿著抹布在瓦斯爐上擦拭,擦過之處,泛著銀光。母親愛乾淨,稍微一點汙垢塵埃,她看著全身不舒服,一定要動一動。我印象中,母親確實做起家事一點都不馬虎,近乎苛求。我姊我弟的衣物都是母親分類擺齊的,她時常念我們,要求我們自己整理,不過她仍然看不慣,抱怨我們「不會做家事」,最後還是由她承攬一切。這是她作為母親的宿命,古今中外,大概都如此。如果有機會你到我家來坐坐,你會發現地板上的每塊磁磚熠熠生輝,像一面鏡子。
「你兒子鐵木打電話來,聽口氣好像有事,電話裡沒講清楚,你去看他吧!」母親小聲地說,好像在說什麼祕密,怕別人聽見。這個時候父親也吃飽了,把碗筷放下,也不丟到洗碗槽裡。這也像平常的他,幾乎不做家事。身為所謂「戶長」,父親很清楚自己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這可以理解為他是一個很傳統的人,即女人做的事就由女人,男人不該僭越身分去搶著做,反過來說,道理也一樣。所以,碗筷放在那裡等著母親去收拾、洗刷,在我家是一件極自然的事,無須辯駁。「又吵架啦?」父親疑惑地問。母親沒正面回答,只唯唯諾諾。其實她很清楚鐵木的情況,即本人我,與老婆最近感情不和睦,大吵小吵不斷,有離婚之虞。這都在母親心裡擱著,看在眼裡,她不會讓父親知道得太多。父親是個嚴肅又顧家的人,一旦讓他知道這些事,會徒增其對我的責備。這是母親向來對我呵護有加的措施,我很感激她。
時值秋天,老家後面那棵柿子樹結滿了柿子,有些熟了,大部分還青黃不接,但總的來說,迎著陽光,果實紅彤彤的,由遠處看,蠻像一幅畫,你若想成電影裡什麼童年爬樹的幸福畫面,也是可以的。父親在一個午睡中醒來,赤腳爬上了樹,吩咐在樹下的母親接著。起先母親徒手接,她覺得麻煩,後來想到用身上的衣服兜起一個袋狀,父親朝下丟。的確,這樣有效率,不致使母親誤接而讓果實摔落地面。依此辦法,不到半小時,他們摘了一個麻袋那麼多。那些摘不到隱藏在枝葉其間,或是父親故意遺漏的,就留給鳥獸蟲蟻吧。大自然有其生命規律,動物亦然,牠們也要存活,也要延續下一代。
柿子實在太多,父親與母親當然吃不完。他們如果每餐都各吃一個,當飯後水果,大概可以吃到年底。柿子是這樣的,必須擺放一段時間,自然會熟,熟而變成軟捏捏的,老人家愛吃。據說也可用鹽水泡過,又脆又甜,像蘋果那樣芬芳。多虧有了柿子樹,它默默地貢獻一切它該貢獻的,夏天遮起餘蔭供人乘涼,枝幹可供村裡孩童攀爬,到了秋天則更加努力長出這些果實,其功德實在不小於人類。
父親留著一些,一顆顆妥善放置,在他自製的竹籃裡,待其成熟。其他則分送親友,藉以增加鄰里間的感情,也是不錯。
一
進入九月,秋天的氣息更濃厚了,這是沒辦法的事。秋天來到部落,農地草葉枯黃,一片頹敗,就是說,各種農忙要開始了。農地整理一番後(砍草、翻土等),再種上新農作,這一切作息,跟季節同步,循環不已,也是沒辦法的事。
他們一樣在凌晨爬起來,在雞鳴的時候,展開一天繁重的農活。天色未亮,顯得特別寧靜,露水依然凝重。夫妻剛起床,不願意說話,總感覺說話的力氣已在睡眠中失去,看起來十分憂愁。自古至今,部落的生活作息,大概如此,要深究原因,很難說個明白。
哈勇蹲在門口磨刀,霍霍地引起一陣嘈雜,當然,磨刀聲僅擴散於他家空地,空地上趴著那條黑狗鐵木,因而伸了個懶腰,尾巴像蛇一樣捲起,走向哈勇身邊。這個時候開始傳來幾聲狗叫,此起彼落,然而,鐵木並沒有隨之應和,牠只靜靜坐在主人旁,牠期待主人準備吃的給牠。確實,撒韻左手抓隻雞過來了,右手端著盛有隔夜飯菜混著肉湯的碗公,後者就是鐵木的早飯。
「哈勇!把這隻雞殺了。」撒韻的聲音劃破寧靜,在別人還在貪睡的時刻,顯得格外清亮。她把雞甩在哈勇身邊的泥地,動作相當有力。這是隻母雞,考慮到牠的肥碩,砰地一響可想而知,雞落地後叫了幾聲,翅膀拍打著,騰起了些許塵埃。雞腳被細繩捆綁,動彈不得,一旁鐵木除了低頭吃飯,也用狗眼監視著,此雞就算掙扎,並無脫逃的機會,牠渾然不覺自己性命垂危。
哈勇沒說話,繼續磨刀,嘴裡含著水,邊磨邊噴,灰色磨刀石已呈弧狀,被磨的凹槽十分光滑,可見消磨有一些年日了。
「殺雞做什麼?」哈勇說話簡短,夾帶著怒氣。痰在其喉嚨上下滑動,非常頑固,卻始終無法吐出,或者說,痰不到火候,即便哈勇要一吐為快,也極為困難。這是他長年抽菸之故,一天兩包,撒韻每天都嘮叨,但顯然毫無警惕作用。所以一到早上,哈勇總會咳那麼幾聲,老是有咳不完的痰。終於,刀磨好了,哈勇用長繭的姆指在刀鋒輕擦著,並在下巴那麼刮一下,刀面上有些細微鬍渣,這說明刀磨得夠利了。這是把山刀,是哈勇的爺爺給他的,刀身散發濃厚的歷史氣味。想當年,他爺爺快死之前,躺在床上跟他說:「哈勇!我沒有什麼留給你,什麼都可以丟掉,只有這把刀一定要擺身邊⋯⋯。」說完這句,他爺爺就死了。
你大概知道了,哈勇的爺爺是我的曾祖父,哈勇是我爸,撒韻是我媽。我叫鐵木,跟那黑狗一樣的名字。那年我離開部落,要去都市所謂「社會上」闖一下,父親非常不捨,大概思念之故,或者希望我留在他身邊,暫且用狗替代了我。
父親殺完雞,也燒完了毛,手上鮮血沒有洗去,他只在地上抹一下。他面無表情,坐在板凳上抽菸,白煙嬝嬝像鬼魂在他頭頂上方,交錯,扭曲,繚繞。此時,天也亮了。「快來吃飯,我們還要去田裡除草!」母親在廚房喊,父親沒有即時回應。這就是他們每日生活的常態,沒有例外。父親一向沉默寡言,跟他說話,必須等他搞清楚談話的內容,他才適時開口,也就是說,找他聊天,要有耐性,否則真會以為他陰沉冷酷,不好相處。沒辦法,父親總是這個性。後來我逐漸明白實情並非如此,他只有國小畢業,學歷使他感到某種程度的自卑,所以在人面前總不擅言詞,謹慎發言。這也沒什麼不尋常的,哲學一點說法,「自卑是一種無能的體現」,好像說得也很像那麼回事。但,父親並非無能之人,在我看來,這只是鄉下人所具備的質樸個性,個性怎麼說呢?誰也說不清,沒有對錯。他把菸吸短了,看見隔壁的瓦旦正要下田去了,問候了一下,把菸捻熄,就進屋裡去了。
餐桌上,父親夾起一塊他弟弟獵到的飛鼠,嚼出聲音說:「肉很嫩,我很久沒吃到山肉了。」一旁走動的母親,已經吃完飯,拿著抹布在瓦斯爐上擦拭,擦過之處,泛著銀光。母親愛乾淨,稍微一點汙垢塵埃,她看著全身不舒服,一定要動一動。我印象中,母親確實做起家事一點都不馬虎,近乎苛求。我姊我弟的衣物都是母親分類擺齊的,她時常念我們,要求我們自己整理,不過她仍然看不慣,抱怨我們「不會做家事」,最後還是由她承攬一切。這是她作為母親的宿命,古今中外,大概都如此。如果有機會你到我家來坐坐,你會發現地板上的每塊磁磚熠熠生輝,像一面鏡子。
「你兒子鐵木打電話來,聽口氣好像有事,電話裡沒講清楚,你去看他吧!」母親小聲地說,好像在說什麼祕密,怕別人聽見。這個時候父親也吃飽了,把碗筷放下,也不丟到洗碗槽裡。這也像平常的他,幾乎不做家事。身為所謂「戶長」,父親很清楚自己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這可以理解為他是一個很傳統的人,即女人做的事就由女人,男人不該僭越身分去搶著做,反過來說,道理也一樣。所以,碗筷放在那裡等著母親去收拾、洗刷,在我家是一件極自然的事,無須辯駁。「又吵架啦?」父親疑惑地問。母親沒正面回答,只唯唯諾諾。其實她很清楚鐵木的情況,即本人我,與老婆最近感情不和睦,大吵小吵不斷,有離婚之虞。這都在母親心裡擱著,看在眼裡,她不會讓父親知道得太多。父親是個嚴肅又顧家的人,一旦讓他知道這些事,會徒增其對我的責備。這是母親向來對我呵護有加的措施,我很感激她。
時值秋天,老家後面那棵柿子樹結滿了柿子,有些熟了,大部分還青黃不接,但總的來說,迎著陽光,果實紅彤彤的,由遠處看,蠻像一幅畫,你若想成電影裡什麼童年爬樹的幸福畫面,也是可以的。父親在一個午睡中醒來,赤腳爬上了樹,吩咐在樹下的母親接著。起先母親徒手接,她覺得麻煩,後來想到用身上的衣服兜起一個袋狀,父親朝下丟。的確,這樣有效率,不致使母親誤接而讓果實摔落地面。依此辦法,不到半小時,他們摘了一個麻袋那麼多。那些摘不到隱藏在枝葉其間,或是父親故意遺漏的,就留給鳥獸蟲蟻吧。大自然有其生命規律,動物亦然,牠們也要存活,也要延續下一代。
柿子實在太多,父親與母親當然吃不完。他們如果每餐都各吃一個,當飯後水果,大概可以吃到年底。柿子是這樣的,必須擺放一段時間,自然會熟,熟而變成軟捏捏的,老人家愛吃。據說也可用鹽水泡過,又脆又甜,像蘋果那樣芬芳。多虧有了柿子樹,它默默地貢獻一切它該貢獻的,夏天遮起餘蔭供人乘涼,枝幹可供村裡孩童攀爬,到了秋天則更加努力長出這些果實,其功德實在不小於人類。
父親留著一些,一顆顆妥善放置,在他自製的竹籃裡,待其成熟。其他則分送親友,藉以增加鄰里間的感情,也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