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老香港.舊世情

9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住街頭的故事

香港的街頭,住有不少流浪客,這些流浪客多數精神上有些少問題;我不是說他們有神經病,隨時會揮刀斬人的那種,而是精神上有了困擾,非常固執。
這裏談的流浪客也不是衣衫襤褸,頭髮一餅餅的那種;他或她們通常都衣着整齊,雖然不很清潔,倒還不至嚇人,但一眼就看出他們的不妥,譬如神情呆滯,眼定定,不停地呢呢喃喃等。
我以前住洗衣街時,街邊就有那麼一個婦人,她住在一個鋪位的門口。十多年前那兒是一間書店,這許多年來,店鋪不知變換了多少次經營方式,日前經過那裏,那個婦人卻仍住在那裏。
這種人很執着,有一個時期,曾有公僕把她的一切搬走了,大概把她送到什麼機構裏去了罷,可是過不了多久,她又搬回來了,雖然她的家當少了很多,但她仍要住在那裏,過着平淡的生活…… 。
日間見她不是呆坐在一角,就是在煮食。她煮食非常簡陋:用自製風爐,燒柴枝,砍柴枝,炊具也不正式,就像小女孩「煮飯仔」般,近兩年則進步到間中食飯盒了。晚間就在店鋪前架起帳幕。她也不工作,就靠人施捨,或拾鐵罐和樽過活。算算看,她在那裏已住了差不多二十年。那間鋪位的業主真是「多得佢唔少」,那樣的鋪位,不經常換人才怪。
我曾經向妻打趣說:「幾十年前她和情人約了在那兒見面,情人沒有來,所以她不肯走,住在那裏,將來要化成情人石的。」
這種流浪客通常亦以婦人居多,她們專揀店鋪門口、樓梯底、天橋底或者街角「有瓦遮頭」的地方來住,一經選定,就很難把她請走。她們通常也不騷擾居民,好像與世無爭,過的是平凡的日子,有一日過一日,也沒有希望,沒有明天,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過「幹嗎要活着」?
這些流浪在街頭的婦人,是否真如我猜想的,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以下是聽來的一段真事:
據說有那麼一個操台山口音的寡婦,靠鉤得一手好冷衫冷帽,拿到街頭去變賣,而養大了她唯一的兒子。兒子事業有成了,而且移民到美國去。當然,老寡婦是要跟着兒子過埠了。在上飛機前,為了報答街坊多年來的關照,她便到處向人辭行,大談「守得雲開」了。
大約半年後,大家竟然又見到老寡婦在街頭賣冷衫、冷帽了,也沒有人知她的兒子怎樣了。她不說話,不傾談,只埋頭地鉤冷。不知怎的,漸漸她也不鉤冷了,不賣衫了,只攤開手向人要錢。後來,她索性住在街頭了,因為方便「揾食」。很多時候,我見她從垃圾堆拾了一些爛的玩具、破罐、雜物……擺在地上販賣。再過了一些日子,再也見不到她了…… 。

1982~8~12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