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今天想要做甚麼?退休生活札記

9特價24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母親病了

母親病了,不如說,是「老」病了她!
媽子患病三十年有多,時下人講嘅「三高」,佢都有齊,佢就長期同糖尿,拉拉扯扯,半年前去對面街嘅街坊醫院覆診,又唔跟醫生吩咐去用藥,糖尿指數反反覆覆,呢幾年開始,我同佢講:「不如唔好去覆診,反正你都唔食藥,睇嚟都嘥氣。佢實牙實齒話我傻。」
覆診大過天,舊年抽完血,番嚟瞓咗成個禮拜,食咗幾劑中藥,先得嚟恢復元氣。我話:「我係你八十幾歲人,唔會去抽血睇下邊個臟腑有事。佢無話我傻,話政府唔會聽。」
我之後手寫封信畀街坊醫院,多謝多年照顧,不過抽血之後,佢要臥床一週,可否手下留情……家姐陪同覆診,見到我張墨寶,醫生話:「跟你個仔咁話,抽少啲血啦。」
世紀疫症侵襲香港,對面街豆泥茶樓,趁機裝修,媽子啲婆仔無咗聚腳點,佢少咗落街,少咗運動。
疫症後,即係佢老咗四年,佢無續回鄉證,幫佢守咗祖屋嘅鄉里:唔番嚟拜山?係呀,無腳力!
今年清明不同,一直無動靜聽佢點安排,最後要我問:「幾時去大圍拜山?」
媽子老了,真的老了。
一個小小飲食不注意,已經足以令佢成個禮拜出問題,每況愈下,然後,每下愈況。
當年老爸幾年離港謀生,多虧媽子個性強,支撐起整個家。擒高擒低嘅家務,從不理會身為八十有多的事實,後輩一個提點,倒換來是「有能力自己做」的生命執著態度。
媽子病倒了,她像個會說話的BB,給我倒杯熱水,媽子說她無用,要靠人。
媽子,只是老了,靠近九十高齡的她,要好好休息。
我們準備好了,不慌也不忙。


飲茶

老媽喜歡飲茶,她能說出哪間茶水好,街市尾那間壽眉茶最好,她總是這樣評。
從徙置屋搬到這裡,有二十年多了,有間地踎茶樓就是她經常到的,她自己一個人飲完早茶,然後買餸,總有一些點心帶回家,說著是某某送她的。她說就是一圍枱,都是那班街坊,見熟了,大家互送點心,婆仔心意,反正一籠叉燒包,自己吃不了,就送別人。
疫情地踎茶樓趁機裝修,老媽話其它酒樓貴,改在家裡吃麵包,就一直再無獨自去喝早茶了。見她心癮想飲茶,自此,我安排一週最少一次,同佢去飲茶,亦同佢舊地重遊。地踎茶樓不再地踎,老媽話啲人都唔識啦,再見都無感覺!
最近老媽大病一場,臥床成個月,病後腳力大減,連出門口都無精神。終於有日,有個婆仔出現喺門口,原來係樓下婆仔,話成個月無見李婆,唔知點解,靠記憶,終於搵到地址,見到老媽,安樂晒。
老媽都要接受現實,靠支拐杖,心安才能落平台,見番啲鄰居婆仔,心情先得嚟慢慢恢復,點知又有一日,另一個婆仔出現喺門口,篤住支拐杖,話搵李婆,手執個膠袋,係半斤鹹水蜆!
真係遠親不如近鄰,原來病後同鄰居吹水,話恨食蜆,這位街坊二話不說,幫老媽還了心願!
老媽病前落街,方圓三百米,是她能力可及,包括街市、超市。當然,我們希望她能恢復這活動範圍,她就是一味推卸落街,只能到平台,總推說著腳力不夠。
我們總希望要盡量推遲她坐輪椅的時候,那就要她多行。終於,飲茶產生了動力,街市尾那個小舖,壽眉茶好,她動了心,也動了身,停了兩個月的愛好,回來了。


婆仔找上門

婆仔找上門,應該是媽子大病一場一個月之後,接連兩個婆仔上門,兩個婆仔都上門問病,應該是街坊,住在同一屋苑,平台常見,便成了街坊朋友。
媽子九十大壽過了,算是長命的人,搬來這裡二十年有四,能傾偈的主要有兩批,一是茶居朋友,早上坐滿一圍枱,叫一籠叉燒包,送你送她,她又叫鹹水角,自己吃一個,又送桌上朋友。那時媽子早茶回來,帶回來都是桌上朋友送的點心。見到媽子這批茶客,是那次到大角咀鞠躬,送其一茶居朋友最後一程,媽子差我接送,唯一一次見到她的茶居朋友。疫情後,茶居變高級茶樓,媽子從此不喝早茶了。
媽子找傾偈的,就是到平台,那裡是街坊聚集的地方,也是媽子唯一社交的機會。以前買餸回來,罵賣菜的罵賣豬肉的呃秤,現在都沒有這種互動了,我們總是催促她下樓,深信多一點時間說話,增加多一點活力。
上一輩經歷戰亂,為生活拚搏,黃金的人生都花在搵食與照顧家庭,能吃好一餐飯,都已經感到非常滿足,哪還有餘閒來想明天。
他們到了他們的明天,一班老人聚首,說說往事,陪伴工人姐姐趁機也聚首談家鄉,她們事頭說著舊事,娛己也娛人,媽子樂在其中。
他們這批人,心裡都有數,有個定數。時間往前走,都差不多,要走就要走。
街坊朋友一個月未見,心中有數,上門來看看,見到人還在,心裡說聲好好,只是沒有開口說出來。真的走了,也沒甚麼大不了,這個明天的事,遲早都會到。
人到了這歲月,還可以如何!真的來了,好好!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