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外流
四年光陰消逝,像咀嚼一籮苦澀的黃蓮,又好像昨天。呼吸是急促的。呼吸是緩慢的;有時呼吸也會沉重,有時呼吸也會舒徐;無論怎樣,這是生命的脈搏、生命的旋律,生命仍神妙的延續。
看腕錶,十一時十分多一些,屋主人在二十分鐘後便會回來。外面一定很黑,今夜沒有月,只有冷冷清清的路燈,幸而還不算死寂,最低限度還有草蟲的鳴叫。
發出這種鳴叫的生命,都躲在這小窄的麻路兩旁的花叢亂草裏,只要把那些野生的花草亂抹幾下,牠們便噤聲不響了;她是試過的,她曾經抹開一叢小植物,一隻蟋蟀噤伏在那裏,手電筒的光嚇呆了牠。她想用手去捉,但是忽然畏縮了,她不是怕牠的外形,而是猶豫於一種無形的東西、一種無形的力量,她沒有權利去破壞這小昆蟲的寧靜,去擾攘這小生命能把握的一切。
小囡又在房間說夢話了,小囡的夢話很簡單,簡單得像嬰兒初學說話時那兩個最易發音的單字:爸爸、媽媽。
她走進房間,輕輕地撫拍幾下這個三歲的小女孩,她喜歡這蘋果般的小臉,這是一張長得像母親的臉,但是她不喜歡小囡的母親,小囡的母親使她想起影像迷濛的生母,也使她想着潔姨。潔姨是水,她自己是火,她輸了,但是也炙傷了父親;可憐的、懦弱的、至愛的父親。
她開始收拾翻閱過的書冊,放下百葉窗,把壁爐上的枱鐘上了發條,把登記來電話的日記本子放在廳角的辦公桌上,關掉電視機,留下那深夜才開始的輕音樂,然後捺亮壁燈,弄熄那支落地的企燈。
心形的壁燈下的小几上有一座石膏像,一座斷臂的維納斯。
她喜歡睜着眼,靜靜地坐在地氈上,仰望着維納斯,祈求着她的夢。
她有一個很遠很遠的夢,靠着白箋藍字維繫着。
她住在東半球,但是夢着西半球。那個令她夢着西半球的人,以前是她的鄰居、是她的同學,他們已不相見五年了。
門鈴響了,響得像蜻蜓點水。
小囡的爸爸就是這隻蜻蜓,蜻蜓喜歡在空間漫遊,追追逐逐,小囡的爸爸也一樣;不過,小囡的媽媽不是,她是一隻蛤蟆,蛤蟆喜歡在夜裏活動,小囡的媽媽也是;不同的地方是蛤蟆的皮癩,她是皮光肉滑。
打開門,她嗅到一陣微微的酒氣,感到有點噁心。她聽見他說:
「對不起,孟小姐,耽誤了你幾分鐘。」然後他放低聲音說:
「太太輸了牌,我一路吃着『貓麵』。」
她客氣地回了兩句話,看着門外影樹下那隻遲歸的蛤蟆說:
「布太太,剛才徐太太來電話,請你到家後立刻撥個回話,說是要緊的事。」
「謝謝你,」那胖女人說:「小囡睡得好吧?」
她從沙發上拿了自己的小提包,然後說:
「我要走了,先生的電話都在辦公桌上;修理水喉的費用都付過了。」
「謝謝你。」那胖女人一邊說,一邊走進房間。
布先生把孟嘉麗送到門邊,開門的時候,他在弄得特別響時說:
「沒有別的電話?」
「有。一個姓朱的女人,明天十二時正在上次那地方等你。」
「晚安,孟小姐。」他大聲說。
「晚安。」
但是她知道這隻蜻蜓不會有一個安寧的夜晚。
一個輸了牌的妻子,一個擾人心思的電話,怎可平靜一顆浮游的心。
她開始踏着這條用石磚鋪成的小路,路燈伴着她,星光伴着她,蟲聲伴着她;還有,還有路兩旁那些西式小平房窗中透出的燈光。這是教授或講師們夜讀的時候,也是她每夜返學校宿舍的時候。這些燈光鼓勵着她,使她不多不少地憑着這種力量,堅持地完成了四年大學。
學問真的沒有止境,愈讀得多,愈明白知道的少。人生歲月,也真不可恃;教授們的學識,不知比自己高出多少倍,鏡中白髮,只不過催促他們加倍追尋奧秘的學問,從而更深入地體驗人生。
她數着左面的房子,第十一間,最令她依戀的一間。這些房子差不多都是她學院裏的教授住的,她認識一些,不認識一些,她最熟悉住在第十一間那個,他姓喬。
										四年光陰消逝,像咀嚼一籮苦澀的黃蓮,又好像昨天。呼吸是急促的。呼吸是緩慢的;有時呼吸也會沉重,有時呼吸也會舒徐;無論怎樣,這是生命的脈搏、生命的旋律,生命仍神妙的延續。
看腕錶,十一時十分多一些,屋主人在二十分鐘後便會回來。外面一定很黑,今夜沒有月,只有冷冷清清的路燈,幸而還不算死寂,最低限度還有草蟲的鳴叫。
發出這種鳴叫的生命,都躲在這小窄的麻路兩旁的花叢亂草裏,只要把那些野生的花草亂抹幾下,牠們便噤聲不響了;她是試過的,她曾經抹開一叢小植物,一隻蟋蟀噤伏在那裏,手電筒的光嚇呆了牠。她想用手去捉,但是忽然畏縮了,她不是怕牠的外形,而是猶豫於一種無形的東西、一種無形的力量,她沒有權利去破壞這小昆蟲的寧靜,去擾攘這小生命能把握的一切。
小囡又在房間說夢話了,小囡的夢話很簡單,簡單得像嬰兒初學說話時那兩個最易發音的單字:爸爸、媽媽。
她走進房間,輕輕地撫拍幾下這個三歲的小女孩,她喜歡這蘋果般的小臉,這是一張長得像母親的臉,但是她不喜歡小囡的母親,小囡的母親使她想起影像迷濛的生母,也使她想着潔姨。潔姨是水,她自己是火,她輸了,但是也炙傷了父親;可憐的、懦弱的、至愛的父親。
她開始收拾翻閱過的書冊,放下百葉窗,把壁爐上的枱鐘上了發條,把登記來電話的日記本子放在廳角的辦公桌上,關掉電視機,留下那深夜才開始的輕音樂,然後捺亮壁燈,弄熄那支落地的企燈。
心形的壁燈下的小几上有一座石膏像,一座斷臂的維納斯。
她喜歡睜着眼,靜靜地坐在地氈上,仰望着維納斯,祈求着她的夢。
她有一個很遠很遠的夢,靠着白箋藍字維繫着。
她住在東半球,但是夢着西半球。那個令她夢着西半球的人,以前是她的鄰居、是她的同學,他們已不相見五年了。
門鈴響了,響得像蜻蜓點水。
小囡的爸爸就是這隻蜻蜓,蜻蜓喜歡在空間漫遊,追追逐逐,小囡的爸爸也一樣;不過,小囡的媽媽不是,她是一隻蛤蟆,蛤蟆喜歡在夜裏活動,小囡的媽媽也是;不同的地方是蛤蟆的皮癩,她是皮光肉滑。
打開門,她嗅到一陣微微的酒氣,感到有點噁心。她聽見他說:
「對不起,孟小姐,耽誤了你幾分鐘。」然後他放低聲音說:
「太太輸了牌,我一路吃着『貓麵』。」
她客氣地回了兩句話,看着門外影樹下那隻遲歸的蛤蟆說:
「布太太,剛才徐太太來電話,請你到家後立刻撥個回話,說是要緊的事。」
「謝謝你,」那胖女人說:「小囡睡得好吧?」
她從沙發上拿了自己的小提包,然後說:
「我要走了,先生的電話都在辦公桌上;修理水喉的費用都付過了。」
「謝謝你。」那胖女人一邊說,一邊走進房間。
布先生把孟嘉麗送到門邊,開門的時候,他在弄得特別響時說:
「沒有別的電話?」
「有。一個姓朱的女人,明天十二時正在上次那地方等你。」
「晚安,孟小姐。」他大聲說。
「晚安。」
但是她知道這隻蜻蜓不會有一個安寧的夜晚。
一個輸了牌的妻子,一個擾人心思的電話,怎可平靜一顆浮游的心。
她開始踏着這條用石磚鋪成的小路,路燈伴着她,星光伴着她,蟲聲伴着她;還有,還有路兩旁那些西式小平房窗中透出的燈光。這是教授或講師們夜讀的時候,也是她每夜返學校宿舍的時候。這些燈光鼓勵着她,使她不多不少地憑着這種力量,堅持地完成了四年大學。
學問真的沒有止境,愈讀得多,愈明白知道的少。人生歲月,也真不可恃;教授們的學識,不知比自己高出多少倍,鏡中白髮,只不過催促他們加倍追尋奧秘的學問,從而更深入地體驗人生。
她數着左面的房子,第十一間,最令她依戀的一間。這些房子差不多都是她學院裏的教授住的,她認識一些,不認識一些,她最熟悉住在第十一間那個,他姓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