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嘁咚鏘──咚咚鏘──!」
阿志家的排演場正在排練歌仔戲《孫悟空大戰鐵扇公主》──
孫悟空生氣的對鐵扇公主大叫:「我千拜託,萬拜託,只求妳借我芭蕉扇用一下,妳卻鐵石心腸,拒人於千里之外。可惡啊!看我的金箍棒。」
孫悟空高高舉起金箍棒,作勢要打人。
「你這隻潑猴,先讓你嘗嘗芭蕉扇的厲害。」鐵扇公主用力揮舞手中那把寶扇。
「哎呀──」孫悟空立刻被一陣狂風吹得倒退十幾步,退進了後臺。
這齣戲是《西遊記》中的一段故事,說的是孫悟空護衛唐三藏到西方取經,一行人行經火燄山時,遍地大火,無法通行;孫悟空打聽到鐵扇公主有一把芭蕉扇,可以搧熄火燄山的烈焰,可是鐵扇公主不但不借他,還把他搧到數萬公里外……
阿志的媽媽是「春華園歌仔戲劇團」的當家花旦,扮演鐵扇公主。小叔身子靈活,能翻能打,平常演武生,此刻演孫悟空。小嬸嗓子亮,愛搞笑,常常扮醜當丑角,但最近劇團缺人手,就由她反串斯文、俊秀的唐三藏。豬八戒當然由身材胖碩的舅舅扮演;至於戲分最少的沙悟淨,則教平日為大家料理三餐的舅媽上臺跑個龍套。
「唉,如果我能演出真正的孫悟空,當第一男主角,該有多好。」阿志一邊看長輩們排練,一邊羨慕的說。正看得入迷,肩膀突然被人拍了一下,害他嚇了一跳。
回頭一看,是爸爸!他皺著眉頭問兒子:「陳明志,你愣在這裡看什麼?還不去做功課。」
「功課做完了。」
「那就去讀書,下星期不是要期中考了嗎?」
「可是,我還沒看到孫悟空打倒鐵扇公主、搶到芭蕉扇……」阿志不甘心。
爸爸一臉不高興的說:「快去讀書!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麼,讀書才是你現在該做的事。想學戲不是不可以,但是得等你把書讀好了再說。」
「讀書不好玩,像媽媽、小叔、小嬸這樣,在舞臺上唱唱跳跳的才好玩。」
爸爸聽了,不禁語重心長的說:「唉,你以為演戲很輕鬆嗎?沒看你媽媽每天大聲唱戲,喉嚨常常發炎,身體不舒服時,也要抱病上場。更重要的,一開始公演,就得天天在外地流浪,居無定所,很不方便。」
在爸爸的嘮叨和催逼之下,阿志只好委屈的走進書房,嘴裡嘀咕著說:「天天在外地流浪,那才好玩啊……」
他坐在書桌前,盯著國小五年級的課本發呆。
記得從四歲開始,他常常被叫上臺表演。凡是武打戲裡有阿兵哥、妖怪或小鬼,各種需要武刀弄槍或是翻筋斗的,爸媽都會叫阿志上場。
他最擅長翻筋斗,最多可以翻到十八個。演出《哪吒鬧東海》時,他就扮演剛出生的小哪吒,從剖開的肉瘤中跳出來,不停在臺上翻呀翻。還有孫悟空施展分身術時,他也上臺擔任替身,翻翻跳跳,贏得滿場掌聲。
不過,阿志上小學之後,無法天天跟著劇團四處公演,團裡也找不到其他小孩表演翻筋斗,這些噱頭就從演出中刪除了。
爸爸曾說過,歌仔戲是臺灣受日本統治初期,從宜蘭發展出來的本土戲劇,而且後來還流傳到福建,受到熱烈歡迎。爸爸向人述說這些歷史源流時,表情好驕傲,彷彿歌仔戲是他發明的一樣。
劇團經常上演的戲碼還有:《包公判案》、《大漢演義》、《梁山伯與祝英臺》、《薛平貴與王寶釧》……看著家人扮演古人、個個對歌仔戲充滿熱情,阿志也喜歡上了這些故事,恨不得能親自演出劇中要角。
記得念小學三年級時,有一天他偷穿戲服,在鏡子前面擺弄姿態,亂演亂唱,沒想到被爸媽發現了。爸媽勸他不要學戲,堅持要他用功讀書,後來他只好趁機偷看大人們表演,在一旁偷學。
阿志始終很疑惑──爸爸常叨唸劇團缺人手,而他明明這麼想上場表演,卻硬是不准他學,真是奇怪。媽媽也常說演戲很辛苦,是嗎?
媽媽擁有許多粉絲,他們動不動就熱情的送禮物給她;小叔也很受歡迎,每次公演,捧場的觀眾也不少。媽媽和小叔像明星一樣風光,好讓人羨慕啊!
此刻,天氣雖然涼爽,但剛剛被爸爸嚇出一身冷汗,阿志脖子癢癢的,不怎麼舒服。他抓了兩下,乾脆把戴在脖子上的項鍊拿下來。
繫在項鍊上的,是爸媽送的「龍形鳳紋珮」。燈光下,這塊玉珮閃耀著古樸的色澤。
雖然阿志的爸爸是劇團團主,收藏和買賣古董卻是他的副業;媽媽也喜歡玉石製成的器物和飾品。空閒時,他倆經常一起逛古董店。
這塊龍形鳳紋珮,就是他們兩個月前在某家古董店買的,當時阿志也在場。
古董店老闆一眼就看出阿志爸媽是行家,特地從○○七手提箱中拿出六塊商周的古玉,小心翼翼的擺在暗紅絲絨布面上。
「古物有靈。」老闆故作神祕的說。
阿志好奇的問:「什麼意思?」
老闆沒回答,反而說:「小朋友,你知道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嗎?」
「我知道,那裡面收藏了很多古文物。」阿志回答:「我們老師說,下學期的戶外教學要帶我們去參觀。」
「故宮裡大約有六十多萬件中華古文物珍品,都是從北京的紫禁城運出來的。」老闆滔滔不絕的說了起來,「西元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軍開始南下華北。為了保護北京故宮的文物不被日軍炸毀或掠奪,國民政府將故宮寶物裝箱,運離北京城,一路運往大後方。眼看著日本軍隊節節進逼,情勢危急,但在運送過程中,國寶文物只有零星幾件受損,其餘都完好如初。」
「怎會這麼厲害?」阿志聽得津津有味。
「常常是運送人員把古物運走了,」老闆說:「隔天,日本飛機就來轟炸那個地方。」
「你的意思是,有人未卜先知,在敵機來襲的前一天就決定撤走這些古文物?」阿志問。
「不是人,」老闆又神祕的笑了笑,「大家盛傳,那是古物有靈。」
「喔!」阿志恍然大悟,大聲驚歎。
那天,爸媽同時看上一塊商朝古玉「龍形鳳紋珮」。這是一塊半公分厚、色澤泛黃的圓形玉珮,上頭刻有龍和鳳的圖騰。
「古代相傳,龍、鳳、麒麟和烏龜是四種象徵祥瑞的靈獸。」老闆詳細的說明:「這塊古玉就包含了兩種神獸,龍能變化,鳳能治亂,加在一起可以說是吉中之吉、喜上加喜,非常吉利的。」
「古樸的色澤,十足的年代感,這塊玉真不錯。」爸爸點點頭說。
媽媽拿在手上把玩了一會兒,也笑著說:「這精緻的造型、溫潤的手感和吉祥的寓意,我喜歡。」
老闆不慌不忙的擺出一套精緻茶具,費心沖泡上等烏龍茶招待他們,又繼續殷切的說:「這種商朝古玉,本來就很稀有。據說,龍形鳳紋珮原本是一對,這是其中一塊;如果能找到另一塊,成雙成對,那可就價值連城了。」
爸媽眼睛一亮,相互對看了一眼,彼此點點頭。毫無異議的,他們開心的買下了這塊玉珮。
不久,流行性感冒發威,阿志也染上了重感冒,不但發高燒,還頭疼得不得了。媽媽趕緊帶他去看醫生,雖然吃了退燒藥,三天後仍然高燒不退,體溫甚至高達攝氏四十度。
媽媽好心急,想起「古物有靈」,姑且把龍形鳳紋珮繫成項鍊,戴在阿志脖子上。
那天晚上,阿志夢到一個長相清秀的小男孩。「我是龍形鳳紋珮的玉靈,月松。」小男孩自我介紹說。
阿志迷迷糊糊的,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月松又說:「我和姊姊巧雲,是商朝的皇室孿生姊弟。我們的感情很好,卻因為感染了恐怖的鼠疫,三天內相繼死亡。
「父親傷心極了,於是把他最珍愛的一對玉珮分別戴在我們身上,將我們葬在一起,我們的魂魄因此寄託在這對龍形鳳紋珮上面。
「幾百年後,盜墓人偷走了這對玉珮,輾轉賣給不同的人,我和姊姊也就失散了。」月松難過的說:「當兩塊玉珮相互感應,就會發出紅光,希望你能幫忙找到另一塊玉珮,讓我們姊弟團圓。」
朦朧中,阿志感覺月松向他灑水……
隔天早上起床時,他發現燒退了,頭也不痛了,感冒竟然莫名其妙的痊癒。
爸媽喜出望外,決定把那塊玉珮送給阿志當護身符。
阿志以前沒戴過項鍊,覺得累贅、怪怪的。
媽媽卻堅持說:「戴著保平安。」
爸爸也極力勸說:「過幾天就習慣了。」
阿志只把那場夢當成夢,把身體康復看成巧合,完全沒當一回事。倒是爸爸說對了,才戴了幾天,那塊玉珮彷彿成了他身上的一部分,不特別留意,根本忘了它的存在。
只不過這會兒流汗讓脖子發癢,他才把玉珮項鍊拿下來。
阿志沒有心思讀書,就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歷史故事書,喃喃自語的說:「不能演古人的故事,那麼讀古人的故事總可以吧!」
他翻開書讀不到兩頁,立刻覺得脖子上空空的,趕緊又把龍形鳳紋珮戴上,這才專心的看起書來。
媽媽一直排練到了中場休息時間,才一邊用毛巾擦汗,一邊走進阿志房間,關心他是否認真準備考試。
一發現媽媽來了,阿志急忙把歷史故事書塞進抽屜。
「我都看見了,別藏啦。」媽媽說:「期中考就快到了,怎麼不用功一點呢?」
阿志不想回答,直接拿出數學評量來寫。
媽媽知道他不開心,歪頭想了想,又笑著問:「想不想提早去參觀故宮博物院呢?」
「什麼意思?」一聽到嚮往的故宮博物院,阿志馬上轉頭看媽媽,整個人精神都來了。
「我在想……這次期中考,如果你每一科的成績都能超過八十五分,我和爸爸就帶你去故宮參觀。」
「真的嗎?」
「一言為定。」媽媽認真的點點頭。
「太好了,這樣就不必等到下學期的戶外教學了。」
阿志好興奮,滿心期待的開始發憤用功。
為了能到故宮博物院參觀,他每天認真的複習功課,晚上還讀到十點才肯上床睡覺。
期中考結束,成績一公布,阿志每科都超過九十分,社會和國語還將近滿分。
爸爸看到成績單十分滿意,隨即高興的說:「那麼,這星期六全家一起去故宮博物院參觀吧。」
「喔吔!」阿志跳起來歡呼。
媽媽拉著阿志的手,也一臉開心的表情。「想不到我們全家有共同的興趣,真不簡單啊。」
星期六一早,爸爸開車載著全家抵達位在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
一進大廳,就看見好多來自國內外的觀光客把院內擠得水洩不通。
「來,來,來,快跟我去看『酸菜白肉鍋』。」一名導遊高舉著小旗子,大聲吆喝著說:「這故宮三寶可熱門得很,大家腳步勤快點,晚了可要被人擠到後面,看不到了。」
阿志吃過酸菜白肉鍋,不禁疑惑的問媽媽:「火鍋有什麼好看的?」
媽媽看了爸爸一眼,抿嘴笑著對阿志說:「一起去看看就知道了。」
他們跟著人群走,很快就來到一間展覽室。
導遊說:「這『翠玉白菜』、『肉形石』和『毛公鼎』,合稱鎮院三寶『酸菜白肉鍋』。大家先欣賞第一寶,翠玉白菜。」
原來如此,阿志覺得這個組合實在逗趣。
參觀人群密密麻麻的擠到翠玉白菜前,阿志個頭小,只見眼前黑壓壓的一片,完全遮住了視線。
「真漂亮!」前面有人稱讚了一句。
「太神奇了,巧奪天工哪!」又有人高聲誇獎。
導遊咳了幾聲,開始向大家解說:「請仔細瞧一瞧,這顆巧雕的玉白菜美極了,該綠的地方綠,該白的地方白,簡直跟真的白菜一模一樣。白菜象徵女孩子清清白白。另外,看見了沒?菜葉上有一隻螽斯和一隻蝗蟲,蟲子多卵,有多子多孫的含意,所以相傳這是清朝光緒皇帝的妃子──瑾妃的嫁妝。」
「你看,」有人突然驚呼說:「螽斯的觸鬚斷了一截!」
阿志更加好奇了。他用力伸長脖子,踮起腳尖,忽然瞥見自己的胸前藍光閃耀。
一瞬間,身邊嘈雜的人聲都消失了,耳邊只傳來一個小女孩的聲音:「啊,我的寶貝。」
阿志環顧四周,驚訝的發現──身邊所有的人,包括他爸媽,都靜止不動,時間彷彿凍結了。
「我的寶貝……我的玉珮……」
循著小女孩的說話聲,阿志鑽過人群間的縫隙,來到翠玉白菜前。原本隔在四周的防盜玻璃,居然有如隱形般,看不見,也摸不著。
雖然這顆用玉雕成的白菜只比巴掌大些,卻刻得栩栩如生、鮮翠欲滴,彷彿一口咬下,就嚐得到清甜、爽脆的口感,真是教人驚歎。
菜葉上果然有兩隻小蟲,其中那隻斷了觸鬚的螽斯正踮起腳,一上一下動個不停。阿志看呆了。
「我的玉珮,我的玉珮……」
這些話,竟然是從螽斯口中說出來的!
(摘錄自「穿越故宮大冒險」系列 第一集《翠玉白菜上的蒙古女孩》:〈第一章 會說話的螽斯〉)
阿志家的排演場正在排練歌仔戲《孫悟空大戰鐵扇公主》──
孫悟空生氣的對鐵扇公主大叫:「我千拜託,萬拜託,只求妳借我芭蕉扇用一下,妳卻鐵石心腸,拒人於千里之外。可惡啊!看我的金箍棒。」
孫悟空高高舉起金箍棒,作勢要打人。
「你這隻潑猴,先讓你嘗嘗芭蕉扇的厲害。」鐵扇公主用力揮舞手中那把寶扇。
「哎呀──」孫悟空立刻被一陣狂風吹得倒退十幾步,退進了後臺。
這齣戲是《西遊記》中的一段故事,說的是孫悟空護衛唐三藏到西方取經,一行人行經火燄山時,遍地大火,無法通行;孫悟空打聽到鐵扇公主有一把芭蕉扇,可以搧熄火燄山的烈焰,可是鐵扇公主不但不借他,還把他搧到數萬公里外……
阿志的媽媽是「春華園歌仔戲劇團」的當家花旦,扮演鐵扇公主。小叔身子靈活,能翻能打,平常演武生,此刻演孫悟空。小嬸嗓子亮,愛搞笑,常常扮醜當丑角,但最近劇團缺人手,就由她反串斯文、俊秀的唐三藏。豬八戒當然由身材胖碩的舅舅扮演;至於戲分最少的沙悟淨,則教平日為大家料理三餐的舅媽上臺跑個龍套。
「唉,如果我能演出真正的孫悟空,當第一男主角,該有多好。」阿志一邊看長輩們排練,一邊羨慕的說。正看得入迷,肩膀突然被人拍了一下,害他嚇了一跳。
回頭一看,是爸爸!他皺著眉頭問兒子:「陳明志,你愣在這裡看什麼?還不去做功課。」
「功課做完了。」
「那就去讀書,下星期不是要期中考了嗎?」
「可是,我還沒看到孫悟空打倒鐵扇公主、搶到芭蕉扇……」阿志不甘心。
爸爸一臉不高興的說:「快去讀書!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麼,讀書才是你現在該做的事。想學戲不是不可以,但是得等你把書讀好了再說。」
「讀書不好玩,像媽媽、小叔、小嬸這樣,在舞臺上唱唱跳跳的才好玩。」
爸爸聽了,不禁語重心長的說:「唉,你以為演戲很輕鬆嗎?沒看你媽媽每天大聲唱戲,喉嚨常常發炎,身體不舒服時,也要抱病上場。更重要的,一開始公演,就得天天在外地流浪,居無定所,很不方便。」
在爸爸的嘮叨和催逼之下,阿志只好委屈的走進書房,嘴裡嘀咕著說:「天天在外地流浪,那才好玩啊……」
他坐在書桌前,盯著國小五年級的課本發呆。
記得從四歲開始,他常常被叫上臺表演。凡是武打戲裡有阿兵哥、妖怪或小鬼,各種需要武刀弄槍或是翻筋斗的,爸媽都會叫阿志上場。
他最擅長翻筋斗,最多可以翻到十八個。演出《哪吒鬧東海》時,他就扮演剛出生的小哪吒,從剖開的肉瘤中跳出來,不停在臺上翻呀翻。還有孫悟空施展分身術時,他也上臺擔任替身,翻翻跳跳,贏得滿場掌聲。
不過,阿志上小學之後,無法天天跟著劇團四處公演,團裡也找不到其他小孩表演翻筋斗,這些噱頭就從演出中刪除了。
爸爸曾說過,歌仔戲是臺灣受日本統治初期,從宜蘭發展出來的本土戲劇,而且後來還流傳到福建,受到熱烈歡迎。爸爸向人述說這些歷史源流時,表情好驕傲,彷彿歌仔戲是他發明的一樣。
劇團經常上演的戲碼還有:《包公判案》、《大漢演義》、《梁山伯與祝英臺》、《薛平貴與王寶釧》……看著家人扮演古人、個個對歌仔戲充滿熱情,阿志也喜歡上了這些故事,恨不得能親自演出劇中要角。
記得念小學三年級時,有一天他偷穿戲服,在鏡子前面擺弄姿態,亂演亂唱,沒想到被爸媽發現了。爸媽勸他不要學戲,堅持要他用功讀書,後來他只好趁機偷看大人們表演,在一旁偷學。
阿志始終很疑惑──爸爸常叨唸劇團缺人手,而他明明這麼想上場表演,卻硬是不准他學,真是奇怪。媽媽也常說演戲很辛苦,是嗎?
媽媽擁有許多粉絲,他們動不動就熱情的送禮物給她;小叔也很受歡迎,每次公演,捧場的觀眾也不少。媽媽和小叔像明星一樣風光,好讓人羨慕啊!
此刻,天氣雖然涼爽,但剛剛被爸爸嚇出一身冷汗,阿志脖子癢癢的,不怎麼舒服。他抓了兩下,乾脆把戴在脖子上的項鍊拿下來。
繫在項鍊上的,是爸媽送的「龍形鳳紋珮」。燈光下,這塊玉珮閃耀著古樸的色澤。
雖然阿志的爸爸是劇團團主,收藏和買賣古董卻是他的副業;媽媽也喜歡玉石製成的器物和飾品。空閒時,他倆經常一起逛古董店。
這塊龍形鳳紋珮,就是他們兩個月前在某家古董店買的,當時阿志也在場。
古董店老闆一眼就看出阿志爸媽是行家,特地從○○七手提箱中拿出六塊商周的古玉,小心翼翼的擺在暗紅絲絨布面上。
「古物有靈。」老闆故作神祕的說。
阿志好奇的問:「什麼意思?」
老闆沒回答,反而說:「小朋友,你知道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嗎?」
「我知道,那裡面收藏了很多古文物。」阿志回答:「我們老師說,下學期的戶外教學要帶我們去參觀。」
「故宮裡大約有六十多萬件中華古文物珍品,都是從北京的紫禁城運出來的。」老闆滔滔不絕的說了起來,「西元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軍開始南下華北。為了保護北京故宮的文物不被日軍炸毀或掠奪,國民政府將故宮寶物裝箱,運離北京城,一路運往大後方。眼看著日本軍隊節節進逼,情勢危急,但在運送過程中,國寶文物只有零星幾件受損,其餘都完好如初。」
「怎會這麼厲害?」阿志聽得津津有味。
「常常是運送人員把古物運走了,」老闆說:「隔天,日本飛機就來轟炸那個地方。」
「你的意思是,有人未卜先知,在敵機來襲的前一天就決定撤走這些古文物?」阿志問。
「不是人,」老闆又神祕的笑了笑,「大家盛傳,那是古物有靈。」
「喔!」阿志恍然大悟,大聲驚歎。
那天,爸媽同時看上一塊商朝古玉「龍形鳳紋珮」。這是一塊半公分厚、色澤泛黃的圓形玉珮,上頭刻有龍和鳳的圖騰。
「古代相傳,龍、鳳、麒麟和烏龜是四種象徵祥瑞的靈獸。」老闆詳細的說明:「這塊古玉就包含了兩種神獸,龍能變化,鳳能治亂,加在一起可以說是吉中之吉、喜上加喜,非常吉利的。」
「古樸的色澤,十足的年代感,這塊玉真不錯。」爸爸點點頭說。
媽媽拿在手上把玩了一會兒,也笑著說:「這精緻的造型、溫潤的手感和吉祥的寓意,我喜歡。」
老闆不慌不忙的擺出一套精緻茶具,費心沖泡上等烏龍茶招待他們,又繼續殷切的說:「這種商朝古玉,本來就很稀有。據說,龍形鳳紋珮原本是一對,這是其中一塊;如果能找到另一塊,成雙成對,那可就價值連城了。」
爸媽眼睛一亮,相互對看了一眼,彼此點點頭。毫無異議的,他們開心的買下了這塊玉珮。
不久,流行性感冒發威,阿志也染上了重感冒,不但發高燒,還頭疼得不得了。媽媽趕緊帶他去看醫生,雖然吃了退燒藥,三天後仍然高燒不退,體溫甚至高達攝氏四十度。
媽媽好心急,想起「古物有靈」,姑且把龍形鳳紋珮繫成項鍊,戴在阿志脖子上。
那天晚上,阿志夢到一個長相清秀的小男孩。「我是龍形鳳紋珮的玉靈,月松。」小男孩自我介紹說。
阿志迷迷糊糊的,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月松又說:「我和姊姊巧雲,是商朝的皇室孿生姊弟。我們的感情很好,卻因為感染了恐怖的鼠疫,三天內相繼死亡。
「父親傷心極了,於是把他最珍愛的一對玉珮分別戴在我們身上,將我們葬在一起,我們的魂魄因此寄託在這對龍形鳳紋珮上面。
「幾百年後,盜墓人偷走了這對玉珮,輾轉賣給不同的人,我和姊姊也就失散了。」月松難過的說:「當兩塊玉珮相互感應,就會發出紅光,希望你能幫忙找到另一塊玉珮,讓我們姊弟團圓。」
朦朧中,阿志感覺月松向他灑水……
隔天早上起床時,他發現燒退了,頭也不痛了,感冒竟然莫名其妙的痊癒。
爸媽喜出望外,決定把那塊玉珮送給阿志當護身符。
阿志以前沒戴過項鍊,覺得累贅、怪怪的。
媽媽卻堅持說:「戴著保平安。」
爸爸也極力勸說:「過幾天就習慣了。」
阿志只把那場夢當成夢,把身體康復看成巧合,完全沒當一回事。倒是爸爸說對了,才戴了幾天,那塊玉珮彷彿成了他身上的一部分,不特別留意,根本忘了它的存在。
只不過這會兒流汗讓脖子發癢,他才把玉珮項鍊拿下來。
阿志沒有心思讀書,就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歷史故事書,喃喃自語的說:「不能演古人的故事,那麼讀古人的故事總可以吧!」
他翻開書讀不到兩頁,立刻覺得脖子上空空的,趕緊又把龍形鳳紋珮戴上,這才專心的看起書來。
媽媽一直排練到了中場休息時間,才一邊用毛巾擦汗,一邊走進阿志房間,關心他是否認真準備考試。
一發現媽媽來了,阿志急忙把歷史故事書塞進抽屜。
「我都看見了,別藏啦。」媽媽說:「期中考就快到了,怎麼不用功一點呢?」
阿志不想回答,直接拿出數學評量來寫。
媽媽知道他不開心,歪頭想了想,又笑著問:「想不想提早去參觀故宮博物院呢?」
「什麼意思?」一聽到嚮往的故宮博物院,阿志馬上轉頭看媽媽,整個人精神都來了。
「我在想……這次期中考,如果你每一科的成績都能超過八十五分,我和爸爸就帶你去故宮參觀。」
「真的嗎?」
「一言為定。」媽媽認真的點點頭。
「太好了,這樣就不必等到下學期的戶外教學了。」
阿志好興奮,滿心期待的開始發憤用功。
為了能到故宮博物院參觀,他每天認真的複習功課,晚上還讀到十點才肯上床睡覺。
期中考結束,成績一公布,阿志每科都超過九十分,社會和國語還將近滿分。
爸爸看到成績單十分滿意,隨即高興的說:「那麼,這星期六全家一起去故宮博物院參觀吧。」
「喔吔!」阿志跳起來歡呼。
媽媽拉著阿志的手,也一臉開心的表情。「想不到我們全家有共同的興趣,真不簡單啊。」
星期六一早,爸爸開車載著全家抵達位在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
一進大廳,就看見好多來自國內外的觀光客把院內擠得水洩不通。
「來,來,來,快跟我去看『酸菜白肉鍋』。」一名導遊高舉著小旗子,大聲吆喝著說:「這故宮三寶可熱門得很,大家腳步勤快點,晚了可要被人擠到後面,看不到了。」
阿志吃過酸菜白肉鍋,不禁疑惑的問媽媽:「火鍋有什麼好看的?」
媽媽看了爸爸一眼,抿嘴笑著對阿志說:「一起去看看就知道了。」
他們跟著人群走,很快就來到一間展覽室。
導遊說:「這『翠玉白菜』、『肉形石』和『毛公鼎』,合稱鎮院三寶『酸菜白肉鍋』。大家先欣賞第一寶,翠玉白菜。」
原來如此,阿志覺得這個組合實在逗趣。
參觀人群密密麻麻的擠到翠玉白菜前,阿志個頭小,只見眼前黑壓壓的一片,完全遮住了視線。
「真漂亮!」前面有人稱讚了一句。
「太神奇了,巧奪天工哪!」又有人高聲誇獎。
導遊咳了幾聲,開始向大家解說:「請仔細瞧一瞧,這顆巧雕的玉白菜美極了,該綠的地方綠,該白的地方白,簡直跟真的白菜一模一樣。白菜象徵女孩子清清白白。另外,看見了沒?菜葉上有一隻螽斯和一隻蝗蟲,蟲子多卵,有多子多孫的含意,所以相傳這是清朝光緒皇帝的妃子──瑾妃的嫁妝。」
「你看,」有人突然驚呼說:「螽斯的觸鬚斷了一截!」
阿志更加好奇了。他用力伸長脖子,踮起腳尖,忽然瞥見自己的胸前藍光閃耀。
一瞬間,身邊嘈雜的人聲都消失了,耳邊只傳來一個小女孩的聲音:「啊,我的寶貝。」
阿志環顧四周,驚訝的發現──身邊所有的人,包括他爸媽,都靜止不動,時間彷彿凍結了。
「我的寶貝……我的玉珮……」
循著小女孩的說話聲,阿志鑽過人群間的縫隙,來到翠玉白菜前。原本隔在四周的防盜玻璃,居然有如隱形般,看不見,也摸不著。
雖然這顆用玉雕成的白菜只比巴掌大些,卻刻得栩栩如生、鮮翠欲滴,彷彿一口咬下,就嚐得到清甜、爽脆的口感,真是教人驚歎。
菜葉上果然有兩隻小蟲,其中那隻斷了觸鬚的螽斯正踮起腳,一上一下動個不停。阿志看呆了。
「我的玉珮,我的玉珮……」
這些話,竟然是從螽斯口中說出來的!
(摘錄自「穿越故宮大冒險」系列 第一集《翠玉白菜上的蒙古女孩》:〈第一章 會說話的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