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羅馬,義大利
是日
當神父詹姆士.馬汀經過矗立在聖彼得廣場中央、那座如巨劍般高聳的卡利古拉肖像時,驚起一群鴿子四散飛向鐵灰色的天空。一般來說,九月中旬灑落在地面上的落日餘暉,正好告訴他現在是傍晚五點;不過,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天,太陽躲在如絨毯般厚厚的雲層中不肯露臉了。放眼望向聖彼得大教堂,只見一大群朝聖者為這最後的終點站規矩的排隊等候,看來就算是刮颱風,也吹不滅他們虔誠的心呢!
他邊把身上的雨褸拉緊一些,好抵禦空氣中那股潮溼的寒意;一邊加快腳步,以便躲過即將來襲的傾盆大雨。
接近協和大道的末端,在雜亂的交通噪音中,他聽見有人呼喚他。
「馬汀神父?」
馬汀停下腳步,轉過身來。一名男子朝他招了招手,一面快步跨過地面上的淺水窪,激起了大片水花。這名有著黑眼珠的男子,中等身材、外貌普通,蓄著黑色頭髮,臉上的鬍髭刮得很乾淨。「什麼事?」馬汀回答道。
「抱歉在你回家的路上打擾你。」他停下腳步,站在相隔約莫一隻手臂的距離說道。
他的雨衣翻領處,露出一枚極為顯眼的、金屬薄片製成的梵蒂岡宮識別徽章;雨衣之下覆蓋的,是一件神職人員的白色袍子。這張臉似乎挺陌生的,想不起來在哪兒見過。義大利人?黎巴嫩人?看起來只有三十幾歲,又或許對方駐顏有術,事實上已經有五十了,馬汀猜測著。「我們見過嗎?」
男子搖了搖頭。「不曾見過。」
「我可以為你做些什麼呢?神父……?」
「法比里濟奧•奧蘭多。」他伸出右手。
義大利人。馬汀與他禮貌性的握手,並注意到他的肌膚十分粗糙,這對神職人員來說比較少見。也許這位仁兄大多在外傳教布道?任何人都有可能聽到上主的呼喚,馬汀提醒自己。
「我才剛被指派到樞機處辦公室。」
為何我沒注意過呢?「原來是這樣,歡迎來到梵蒂岡市。」
「謝謝。介不介意陪你邊走邊聊?」
馬汀眼中流露出猶豫的神色,但最終還是答應了。「好的。」
這兩名男子沿著人行道走下去,途中經過好幾間咖啡廳和紀念品商店。
「聽說你曾經是安東尼奧•山特利紅衣主教的秘書?」
「是的。」馬汀疾步前進,那名男子卻從容的跟在他旁邊。
「很不幸的,主教大人已榮歸天國、永息主懷了。失去一位如此德高望重的人物,真是教會的損失。」他們走到庇亞廣場最繁忙的大街,快速避過亂竄的公車和滑板車。「許多人都認為,他很有機會成為教皇的繼承人呢!」
「是的,嗯……」馬汀試圖想要回應對方,卻支支吾吾的,不知該說些什麼。根據他的記憶,實在想不出任何讚美山特利主教的好話。儘管他勇於反對天主教義,那勇敢而完美無瑕的形象早已深植民心;但事實上,他是個對下屬非常惡劣的人──根本就是一頭惡犬。馬汀決定用低頭祈禱來代替言語的回應。
「希望主保佑他安息。」奧蘭多的聲音宏亮,像一隻疾飛而過的虎頭蜂。
在繁忙的交叉路口,兩人都沉默著,等待選擇接下來要走的路。
馬汀選擇走天使之城外圍、壁壘前的鵝卵石人行道,並繼續著這段對話。「神父,我有什麼可以幫你的嗎?」
對方的臉微微上揚。「是的,是有件事。」但他瞬間又低頭望著地板,似乎正努力集中自己的思維。「樞機處暫停並保留我的職務,好讓我協助調查喬凡尼.貝爾賽博士的死亡案件。」
「原來如此。」馬汀有點僵硬的回答道。
他們轉入聖天使橋的方向。
那名男子繼續說明到目前為止案件調查的進度:六月分時,義大利人類學者喬凡尼.貝爾賽受山特利主教的委託,協助進行梵蒂岡宮內一項高度機密的計畫;但沒過幾天,貝爾賽就被發現倒臥死亡在托洛尼亞別墅的地下陵寢裡。一名老導遊也在同一地點被發現遇害,解剖檢驗後發現:他曾被注射抑制心跳的毒品,羅馬警方對這件不尋常的案件表達高度重視。山特利也是呢!奧蘭多陰謀論的提醒馬汀道。只晚了一天,他就死於心臟衰竭,可惜羅馬教廷拒絕驗屍。
待那名義大利人說完時,他已跟著馬汀來到離他住處最靠近的一個街區附近。
奧蘭多一定感覺得出來,馬汀對他一直以來致力追查的案件真相,並未表達任何興趣,甚至連提問都疏懶。「我相信你應該知道,警方早已終止調查,並且結案了吧!」
那名男子的嘴脣緊閉。「我所參與的是內部調查。」他重申道。
他們來到一條狹窄的巷弄,正是通往馬汀住處的捷徑。馬汀停下腳步。「我不是故意無禮的。我認為我們最好是在辦公時間討論這件事,當然,是在獲得樞機處的批准之後。」
奧蘭多勉強擠出一絲柔和的笑容。「我明白。」
「很高興認識你,奧蘭多神父。」馬汀點頭示意。
「彼此彼此。」
馬汀將雙手插進褲袋內,轉身走入巷子裡。當他經過一名正從小貨車上卸貨的矮胖送貨員身邊,他聽見奧蘭多再次叫喚他,並迅速的跑過老舊的鵝卵石街道,來到他身後。
「神父。」
遭遇攔阻的馬汀不耐煩的塌下肩膀。他還沒來得及轉身,那名緊張兮兮的神父已經跑到他面前。
「我可以再耽誤你一會兒嗎?」
「什麼事?」
馬汀的提問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對方的眼神中突然閃過一絲無情的冷酷,慢慢退到一旁的階梯上,往下俯瞰馬汀身後的送貨員。
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馬汀身後竄出兩隻強而有力的手,攫住了他的外套,粗魯的用力拉扯,要將他推入敞開車門的貨車車廂內。
這就是所謂的依憑上主之名?
他的膝蓋被重擊了一下,痛得他只好乖乖屈膝,被對方趁機推倒在車內那冰冷的金屬地面上。「救命!」他用盡力氣,以義大利語使勁叫喚。「救……」
02
送貨員的反應敏捷,迅速擠進車廂,用他強壯的手臂箝制馬汀,掩住他的口鼻,令他無法作聲。奧蘭多自右方走過來,跳上車,並將側邊拉門關上。馬汀只能勉強瞥見駕駛座上,還有一個垂著頭的禿子的側臉,顯然這是第三名共犯。
共犯催動油門,貨車往前疾衝,在鵝卵石路面上奔馳而去。
馬汀驚懼的眼神接觸到送貨員冷峻的目光,在掙扎著想要呼吸之際,一股蔥與羅勒的嗆味侵入他的鼻腔裡。送貨員跨騎在他身上,將他壓制得無法動彈。
「我會放開手讓你說話,如果你掙扎或喊叫,他會開槍斃了你。」他閒著的那隻手,往後指一指拿著黑色槍枝指向馬汀頭部的奧蘭多。
馬汀眼中充滿絕望,這是他唯一可以選擇的。送貨員放開手,在他對面坐下,一隻手撐在屈起來的膝蓋上。
馬汀大口喘氣,由於動作太大,幾乎快要乾嘔。
「坐起來,神父。」奧蘭多揮了揮手上的槍,命令他道。
待呼吸較為穩定後,馬汀讓自己靠著車子的金屬牆壁坐起來。這時,車子剛好右轉,他只好一手撐著地面好穩住身體。車子終於從鵝卵石路面回到平坦的馬路了,感覺起來沒那麼顛簸。「你想怎麼樣?」
「我們有些問題想問你,是關於貝爾賽死亡的細節。」
「我全都說了,所有從警方那裡得知的細節都已經告訴你了。我……」
「貝爾賽進入地下陵寢前的一小時,」那個義大利人不顧馬汀說的話,硬生生打斷他。「他曾聯絡警方。」
這冒牌貨顯然不是義大利人,他不再喬裝口音,說話的腔調和剛剛完全不同。想當然耳,他也不可能是馬汀所屬教會的其中一員。
「他留了個口訊給一位佩拉迪探員,並聲稱:手上持有關於一名羅馬人從耶路撒冷盜竊古物的情報。只過了短短數天,這件古物奇蹟似的從羅馬以船運的方式被運送回以色列。」
「這……」馬汀眉頭一皺。「你指的是石盒嗎?」他回憶起曾經在CNN看到的一則國際新聞。
「骨罐。」那個冒牌貨糾正他。「應該說是骨盒。」
骨盒?貨車一個急轉彎,把馬汀甩得晃來晃去,車速很快又恢復正常。他們到底想把他帶到哪裡去?馬汀既困惑又沮喪,搖搖頭說道:「這又關我什麼事呢?」
「有耐心點,神父。貝爾賽博士在地下陵寢遇害的那段時間,曾有數名目擊者親眼見到一個可疑男子離開托洛尼亞別墅。」
「那你們怎麼不去找他?」
送貨員微微傾身向前,對馬汀揮了揮砂鍋大的拳頭,使他畏懼的往後退縮。奧蘭多舉手對送貨員示意,讓他停下。送貨員退回原本的位置坐好,但是他下顎的肌肉緊繃出可怕的線條。
「馬汀神父,我們確實找到他了──並且在義大利的某處郊區,餵他的頭吃子彈。」
馬汀嚇得蜷縮成一團。
奧蘭多掏摸了胸前的口袋,取出一張相片遞給馬汀。「認不認得他?」
這張臉部特寫的彩色照片──主角躺在不鏽鋼架的病床上──全身皮膚慘白,眼球透出灰敗的死亡訊息。他右耳之上的頭骨炸開一個窟窿,只見骨頭與暗紫色的血肉一片模糊,但是面部特徵是錯不了的──馬汀的反應,顯示他認得這名死者。當他抬起頭時,差點想對奧蘭多說,這個結果是他樂見的。
奧蘭多收回照片,自己又看了一眼。「以色列政府也認為,此人涉嫌參與六月分一宗發生在耶路撒冷聖殿山的搶案。」
馬汀仔細回想,卻對這則新聞毫無印象。
奧蘭多把照片重新放進口袋裡。「在這次的搶案中,有許多無辜的人白白犧牲,其中還包含軍人和警察。現在,我鄭重的懇求你,我需要你努力的挖遍所有的記憶,告訴我這個人的名字,拜託你了。」
那個人,和現在拿著槍在眼前晃來晃去的冒牌貨不同,他只是一名受人錢財的僱用兵,馬汀也沒必要為他隱瞞。事實上,那個人與梵蒂岡唯一的關聯,也只有已故的山特利主教。「薩爾瓦多•康堤。」
送貨員從口袋裡取出一本記事本和一枝筆,確認正確的拼音後,把名字記錄下來。
薩爾瓦多•康堤。奧蘭多又取出照片端詳了一遍,努力的想把這名字和照片中的人物聯繫起來。「我想,我該把前因後果向你解釋明白,神父。薩爾瓦多•康堤從聖殿山偷取骨盒後,將它帶到羅馬。他涉及喬凡尼•貝爾賽的命案,而當時貝爾賽正在梵蒂岡市參與一項祕密計畫,主要是在研究一件未經證實的古物,而且研究的結果可能推翻整個梵蒂岡教廷。這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巧合。」
馬汀盯著地板。奧蘭多從何得知這些事?自山特利身故後,樞機處早就收走了主教的電腦、文件資料和一些私人物品。他可以猜到的是,某些比較敏感的資料已經被毀滅,或鎖進機密檔案館裡。據他所知,梵蒂岡宮對薩爾瓦多•康堤這個人一無所知,而貝爾賽博士只是負責替梵蒂岡博物館的基督館進行一些修繕的工作。
「看著我,神父。」奧蘭多堅持的說道。
神父只好抬頭望著他。
「貝爾賽被發現支離破碎的倒臥在地下陵寢裡、薩爾瓦多•康堤在義大利郊外的葡萄酒園被處決,這些全都與康堤在耶路撒冷犯下的盜竊案有關,這讓人聯想到梵蒂岡宮必然是一個關鍵。該怎麼說呢?從古至今,梵蒂岡教廷永遠都是對的,也一直用這個理由來說服警方不要插手這些事。不過,我們是不買這帳的。」
「你到底是誰?」馬汀再次問道。
奧蘭多露出一抹自鳴得意的笑容,不置可否的繼續盤問。「我們不拘泥於形式。但是,有一件事情是我們鄭重關切的。神父,我對你只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要求。」
馬汀勉強嚥下一口口水。「什麼事?」
奧蘭多傾身靠過來,低聲說道:「骨盒被歸還時,裡面是空的。我需要你老實告訴我,裡面的內容物到哪兒去了。」
「內容物?」
他搖搖頭,扳動格洛克手槍的扳機,把槍頭抵在馬汀的額頭上。
冰冷的金屬貼在他的肌膚上,神父閉上眼睛,反射性的想把臉別開。「我不……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當然是遺骸,馬汀神父,骨盒裡有一副人骨骷髏。快說,遺骸在哪裡?」他把槍桿更用力的抵在馬汀的太陽穴上。
馬汀又驚又疑。到底是什麼遺骸?他們為了一副「遺骸」綁架他,這念頭令他覺得荒謬可笑。槍口的力道逼得他的頭撞在牆上,使得頭骨隱隱作痛。
「馬汀神父!」對方喊道。「你好像沒把我說的話聽進去。貝爾賽博士是法醫人類學家,他鑽研的不是古畫或雕像。他們研究的是遺骸!」
「我發誓,我不知道!」
奧蘭多一手持槍,一手伸進口袋又拿出另一張照片。「我要你好好看清楚這張照片。」他說著,把照片拿到神父面前。
當馬汀看清楚相片中人時,身體不由自主顫抖起來──那是一張全家福,有一對四十出頭、看起來很登對的夫婦,一個小女孩和一個幼小的男童。
「獲得真相的最佳捷徑,就是讓心愛的人淌下鮮血。你妹妹很漂亮,她的女兒長得像她,兒子長得像爸爸。」
「願主救贖你。」馬汀輕蔑的重複這句話。
「神父,就當作買保險吧!只要你肯幫我們,我向你保證他們絕對毫髮無傷、安全至極。好,我再問一次,遺骸到底在哪裡?」他說。
一陣不適的翻騰,使胃酸迅速倒流,幾乎要從神父的嘴裡逆湧而出,他的四肢也不聽使喚的打著哆嗦。「我說的都是真話,我真的不知道!」
持槍的男人望著神父的眼睛和肢體語言,默不作聲。
「那告訴我誰知道。」
馬汀的腦袋飛快運轉,努力的檢視過往的記憶。山特利主教的確在六月分安排貝爾賽博士到梵蒂岡博物館,對一項「非常重要的事物」進行審查和鑑定,甚至還簽了保密條款;但山特利從未向馬汀透露該項古物的來龍去脈。那是裝著遺骸的骨盒?也許吧!除此之外,還有一名科學家──一名美國遺傳學者──也受邀參與此項工作,他卻始終想不起她的名字。
不過,他還知道一個人,相信這個名字對眼前這群人來說,應該會是個滿意的答案。於是,馬汀惶恐的盯著照片,說出了那個關鍵的名字。
06貝爾法斯特,北愛爾蘭
自從派翠克•多諾凡神父向梵蒂岡教廷申請休假,回到故鄉貝爾法斯特,至今已經三月有餘。多日來,他沒有一天不思及當初令他倉卒離開的原因。
這點並不令人意外。
時間回到六月分,他將某些可靠的證據呈交予梵蒂岡教廷樞機處的安東尼奧•山特利主教。根據目擊者的紀錄,基督教派於一世紀時期所發生的一些事件,足以將從前眾所周知的「真相」推翻──耶穌在十字架上已經被釘死,並舉行祕密葬禮,將他葬在耶路撒冷聖殿山下方。為了不讓以色列工程師在研究聖殿山結構時占了先機,發現這些遺跡,樞機主教決定先下手為強,聘僱一位名叫薩爾瓦多.康堤的專業盜賊,將這批遺骸古物盜出。在一場激烈的駁火中,犧牲了十三名以色列軍警,最後,康堤和他的僱用兵團成功得手。
康堤將「貨物」安全送達梵蒂岡市。為此,多諾凡還安排了兩名頂尖的科學家進行鑑定:義大利法醫人類學家喬凡尼.貝爾賽,和美國遺傳學者夏綠蒂.海尼斯博士。
兩位科學家的驗證結果令人震驚萬分。
在計畫完成之後,山特利主教命康堤將所有可追蹤的證據,和相關人等都毀屍滅跡,做個乾淨俐落的收尾。康堤收到命令,在羅馬一座地下陵寢殺害了貝爾賽博士,卻讓海尼斯博士有機可乘,在他找到她之前,就已經逃出梵蒂岡市。當多諾凡陪著這名殺手來到義大利郊區,進行摧毀骨盒的動作時,康堤告知他,夏綠蒂被盯上了,他打算之後到美國追殺她,結束她的性命。經過一番齷齪的拳腳打鬥和槍戰後,多諾凡把康堤送上絕路。
是的,在經歷這麼多事情之後,他很慶幸自己還能回家。
這兒的環境相當舒適:令人熟悉的寒冷空氣,厚如被褥的灰色雲層遮蔽了凱弗山蒼翠、繁茂的峰頂,和景致宜人的拉根河。
他的返鄉之旅是苦樂參半的。
隨著二○○五年愛爾蘭共和軍自動解除武裝之後,多諾凡得知他許多老同學都舉家遷徙,到一些大城市,如:都柏林、倫敦和紐約等,尋找更多好的工作機會。他也得到一個消息,他最好的朋友西恩,在北愛問題期間,於二○○一年時,因刺死一名傑出的新教徒商人,而被拘役在里斯本的麥哈貝里安全監獄內──多諾凡年輕時,也差點犯下同樣的錯誤。
多諾凡和他八十一歲、年邁多病的老父親詹姆士同住,而居住的地點就在克萊姆林路上的兒時老家舊址,一棟重建過後的紅磚兩房式排屋裡。一九六九年,這裡曾在聯邦主義者發動騷亂時遭火燒毀。
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在替父親打理位於多納哥街的簡餐店,店名就叫「多諾凡的小店」。年輕的多諾凡長時間待在店裡,身兼數職,舉凡如:下單、添咖啡、替麵包捲抹奶油、把報紙分類、檢查冷凍肉的庫存並進貨,都在他的工作範圍內,這些例行公事帶給他溫暖而熟悉的感覺。
然而,十五歲的派翠克.多諾凡卻被剝奪了童真,一名能言善道的男客麥克,勸服他加入愛爾蘭共和軍,成為一名信差。在十八歲的多諾凡將要進入神學院之前,他的父親曾考慮把店名改成「多諾凡與子的小店」;但作為一位地位崇高的阿伯拉罕(註一),這位父親更樂意見到兒子奉獻上主,麥可這等危險分子再也沒有機會唆使自己的獨生子。
多諾凡回去之後,花了近一個月才重新上手:學會如何操作刷卡機、新的煮咖啡機,和新式的收銀機。頭兩個星期,年邁的父親帶著便攜式氧氣瓶、鼻管裡插著塑膠氧氣管,坐在櫃檯後方指導他,父親臉上總是掛著和藹的微笑;之後,他的健康狀況就急遽衰退,只能待在家中靜養。於是,多諾凡白天獨自打理小店,晚上啜著威士忌,與父親玩玩紙牌,或聊聊政治和店鋪裡發生的事,享受寧靜的夜晚時光。
梵蒂岡市所發生的那些事,他從未提起,也未與他人討論。多諾凡只簡單解釋說,他需要時間來處理一些事情。
到了八月中旬,老人終於結束了與肺氣腫的長期抗戰。葬禮在聖十字架天主堂舉行,一些舊鄰居、老相識和老主顧紛紛出席。那一天,多諾凡將他父親葬在米爾頓公墓,與十年前就過世的愛妻克萊爾作伴,長眠於此。
多諾凡的過去也一併被深深掩埋,到此為止。
當兩名男子走進空盪盪的店內時,剛剛進入正午時段,他們在櫃檯盡頭、靠近門的地方,各據一張凳子坐下。
多諾凡拿著《愛爾蘭日報》上前招呼他們。他一眼就看出這兩人並非本地人士,比較像是遊客。其中一人中等身形,另一人則身高、肩寬,較為壯碩。
「哈囉(Dia duit),」他用愛爾蘭的蓋爾語說道。「你好。」待在梵蒂岡十二年的時光中,他一直壓抑著愛爾蘭口音,但貝爾法斯特這塊土地卻重新喚醒了他濃重的愛爾蘭腔調。「朋友,要咖啡嗎?」
「聽起來很不錯,好的。」身形較瘦小的男子回答道。
「馬上就來。」多諾凡拿起兩隻馬克杯走到櫃檯。他從加熱爐上端起咖啡壺,那兩人則一前一後脫下身上被雨淋溼的大衣。當他轉身面向他們時,注意到他們黑襯衫下露出的白色方領,上面有顆扣子──這兩人是神父。
他邊在馬克杯中注滿咖啡,邊想從那位瘦小男子平凡的臉上尋找一些端倪,卻怎麼也想不起他們是何許人,而他們的口音也明顯和本地人士不同。「要奶精和糖嗎?」
「不必了,謝謝你,派翠克。」
身材較高的那名神父輕輕的搖了搖頭。
「乾杯。」多諾凡友善的點頭示意,眼神不經意的飄向那人的神父袍領。「抱歉,但是……」他轉身退後幾步,將咖啡壺放回爐子上。「我們見過嗎?」
「沒有。」瘦小男子說道。他啜飲咖啡,熱煙在他深邃的黑眼睛前飄過。「我們是代表羅馬教廷前來。」那人自稱叫奧蘭多,並介紹他的同事為皮歐特•齊亞可夫斯基神父。
「原來如此。」多諾凡說道。
「要找到你真不容易。」他說著粉飾真相的謊言。他們追蹤多諾凡的入出境紀錄,得知他於七月七日入境北愛爾蘭。由於他沒有任何信用卡消費紀錄,直到阿代內區的房產,和這家店的產權轉移紀錄曝光,他們才得知他的下落。
多諾凡冷漠的瞪了他一眼。
「嗯,我們的說法是猝逝,在山特利主教猝逝後,你匆匆離開梵蒂岡,看來非常的趕。」
「我離開的原因與人無關。」多諾凡陰沉的回答道,並抓起一條抹布不停擦拭檯面。「你管好自己的事就好了,神父。」
「我們並沒有浪費時間。」那名男子用看起來蒼勁有力的手指抓握著馬克杯,啜了一大口咖啡後,繼續說道。「聽說你與喬凡尼•貝爾賽博士的……遭遇,和他在梵蒂岡博物館所鑑定的骨盒有關。」他頓了頓,暗中觀察這名愛爾蘭人的反應。「相信當你得知警方已經停止調查貝爾賽博士死亡一案後,一定鬆了一口氣。」因為馬汀神父也是如此。
多諾凡望著眼前的男子伸手進口袋,掏出一張照片。
「我確信你一定認得這名男子,雖然照片中的他蒼白了一點。」他說著,把薩爾瓦多•康堤陳屍的檔案照片平放在櫃檯上。當多諾凡小心翼翼的踏步上前,低頭凝視照片時,奧蘭多注意到他的一個小動作──兩手不由自主緊緊握拳,而且正耗費全身之力把眼皮撐開。奧蘭多可以大言不慚的說,多諾凡一定與所有的事情有密切的關聯──骨盒、地下陵寢所發生的貝爾賽死亡事件、山特利的猝逝、康堤遭遇謀殺。「耶路撒冷竊案發生至今所發生的一切,都與你有關。」
「恐怕你想要知道的,只有一個人能給你答案。」多諾凡回答道。「就是山特利主教。你也知道他已不在人世,只能說他把這些答案都帶進棺材裡了。」他轉身回到咖啡機旁,用抹布擦拭不鏽鋼的機身至發出閃亮的晶光。
「派翠克,主教大人對你無私的奉獻必定感到十分欣慰。我們的目的並不是來指控你。」
「那你們的目的是什麼?」多諾凡語帶挑釁的問道。
奧蘭多的臉繃得很緊。「首先,我們要證實一件事:為何骨盒會被帶進梵蒂岡市?還有,盒子裡頭所置放的古物到底流落何方?」
「這是郎基羅主教要你們問的嗎?」
奧蘭多沒有迴避他的目光,只停頓了幾秒,回答道:「是的。」
多諾凡停下了擦拭的動作。朗基羅是梵蒂岡市內某位人士的名字,但他絕對不是主教。如果這些人不代表梵蒂岡教廷,那他們到底是受誰之命前來?或許他們在耶路撒冷時曾幫過康堤,卻沒有拿到應得的報酬?「他問的是什麼樣的古物呢?」他發問道,愛爾蘭口音依然濃厚。
「你根本就知道骨盒就是裝著遺骸的盒子,裡面當然會有人骨和其他古物。」
僱用兵會對骨頭有興趣嗎?多諾凡不解的尋思著。「我不確定能否幫到你,但有件事一定要讓你知道。」
「嗯?」
他輕蔑的搖搖頭。「我離開梵蒂岡時,簽署了保密協定。我不能夠……」
「那些協定所針對的對象只限定教廷外部的人。」
二次打擊!事實上,多諾凡在離開之前並未簽署任何協定。教廷方面顯然尚未意識已經走漏風聲,這種受到追蹤、盤問的狀況本來就該能免則免──不要再有第三次打擊了。
就在這一刻,前門打開了,一個穿著黃色工作服、身上滿是泥濘的男子走了進來。「派翠克,我的好兄弟!」他歡欣雀躍的說道。
多諾凡走上前,擠出一抹笑容。「你好嗎(Conas ta tu),凱文?」
「嗯。」那人慵懶的聳聳肩,拖著笨重的身體經過那兩位神父的身邊時,看了他們一眼。「早,神父。」他咧開嘴笑,露出一口被菸燻得泛黃的牙齒。
「早安。」身材矮小的男子簡短的回答道,並看著他步履蹣跚的走到櫃檯另一頭最遠的凳子坐下。
「稍等一會兒,不好意思。」多諾凡語帶歉意,轉身離開前去招呼客人。
奧蘭多一直監視接下來的變化。穿著工作服的男人用誇張的手勢,似乎是在講述他早上在某處挖溝渠的事蹟,然後才下單完成點餐。他們的對話全程使用愛爾蘭語,語調粗魯而響亮,隱約只能聽懂片段。
「他說什麼?」齊亞可夫斯基悄悄問道。
「不知道。」奧蘭多輕聲咒罵。在音量不足的情況下,若使用本地語言,他本可以輕易的以讀脣來得知:多諾凡是否曾向歐盟其他國家或中東尋求庇護。
多諾凡轉身入內,似乎是要取食物給客人。
齊亞可夫斯基立時準備起身。
奧蘭多按住他的手臂。「先等一等。」
過了一會兒,多諾凡沒有回來。
「我的天!年輕人,你到底點了什麼?」奧蘭多半開玩笑,用挖苦的語氣問那名工人裝扮的男子。
「跟你一樣,我點的是咖啡,神父。」這名粗魯的男子再次露出了他參差不齊的牙齒,笑著回答道。「可以提神,卻對身體不好。」
兩名男子聞言,猛然從座位上站起,將凳子翻倒在地。
那名工人眼見他們像兩支箭一樣拔腿搶奔,眼睛瞪得奇大──那名高瘦的男子跑得尤其快。他嚇了一跳,驚得蜷縮成一團。「如果這樣能讓你們比較開心,我可以改喝茶!」他發抖著說。
但兩名男子毫不理會他,逕自繞過櫃檯,消失在通往內部的那扇門後。
註一:阿伯拉罕(Abraham)或名易卜拉欣(Ibrahim),是多人之父的意思。原名亞伯蘭或亞巴郎(Abram),意為崇高之父。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先知,是耶和華從地上眾生中所揀選並給予祝福的人,他也是傳說中希伯來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共同祖先。
07
店後面的房間顯然是一間倉庫,裡面儲存著一些乾貨和罐頭,統統整齊的擺放在架子上,還有一些玻璃器皿。房間另一側是冰庫,而門已經大開。「去看一看。」奧蘭多說。
齊亞可夫斯基向前邁了三步,探頭進去。只見地上和架上擺放著雞蛋、牛奶、一箱箱的蘇打水和啤酒、乳酪、冷凍肉與奶油,卻不見多諾凡的身影。「不在這裡。」
就在這時,倉庫的金屬後門外傳來一陣引擎發動的聲音。
多諾凡想用一些東西把門堵死,但在窄小的巷弄裡,只有一臺尚未卸載的垃圾子母車。他跳上電單車,插上鑰匙發動引擎,連後車箱裡的安全帽都不戴;當身後的門打開時,他正使勁的催著油門。
被凍得打冷顫的兩名男子氣急敗壞的奔出,卻沒能來得及拉住多諾凡,就眼睜睜看著這臺川崎火神重型機車嘶吼著引擎,揚長疾駛而去。多諾凡回頭看了一眼,只見這兩人在巷弄裡奔跑追趕,手上還各持一把槍。
多諾凡眼尖,望見前方約五十公尺處,左右冒出兩排磚牆。
剛好被當成直線射擊的完美槍靶。
他當機立斷,馬上伏低身體、催盡油門,並盡量蛇行;一面又要小心翼翼的避免在雨後溼漉的地上滑倒。第一顆子彈打中前方牆壁的下方,第二顆子彈打中了電單車的排氣管,發出驚人的轟隆巨響。很明顯的,他們根本打得中他,卻不想直接對他下手,難道他們想射中輪子,讓單車爆胎?
在驚心動魄的恐懼中,多諾凡差點分神,所幸在千鈞一髮之際,仍然甩了一下車尾,成功閃避坑洞。川崎機車強勁的動力,很快就使他愈來愈靠近前面那堵牆;而第三顆子彈也剛好從他腳邊擦過,砰的打掉鉻製引擎隔板。剩最後五公尺,他緊緊握住煞車掣,硬生生掉轉車頭往右,來個超大的急轉彎。在這過程中,他還閃避了一臺迎面而來且狂按喇叭、滿載貨物的大卡車。
多諾凡好不容易才將車子煞住、成功轉彎,他逼不得已還伸腳踩住地板,以免撞到一旁牽著捲毛鬆獅犬的老婦人。當他豎直車頭、疾駛離開時,仍舊可以聽見那位戴著面紗的老婦人叫罵連天的汙言穢語。
10鳳凰城,亞利桑那州
美國
當另一通電話也被轉入語音信箱時,夏綠蒂.海尼斯正仔細研讀基因掃描的數據資料。最後,她把所有的檔案報告全都推到旁邊,轉動真皮座椅,自這座時髦、明亮的六樓角落辦公室的落地玻璃窗外眺望出去。生物醫學占據、耗費了不少法人組織的豐富資源:規模龐大且最先進的遺傳學實驗室、粉刷裝潢過的嶄新辦公室,和一間四面皆鑲上紅木牆的豪華會議室。現在時勢正好,生醫的發展如火如荼,前景如日中天。而她,正是這兒的第二把交椅──遺傳學研究所(BMS)的行政副總裁。
除了近期得知自己罹患骨癌,其他的一切都已經好得不能再好了。
透過玻璃窗望去,遠處如鋸齒般聳入雲霄的鳳凰山巔悠然壯闊,山巒環抱著都市迷人的風景,沙漠之上的藍天寧靜、祥和。這些日子以來,她不斷提醒自己:要重新審視生命的價值,活出簡約之美。一份夢寐以求的工作和優厚的積蓄,也只不過如新車座椅的氣味一般,只是短暫新奇的美好而已。她是獲得重生的生命嗎?不管真相如何,有一件事將會是永恆不變的,即為謙遜的態度,而這種態度正是她亟欲與世界分享的。
她揉著眼睛,再度轉動座椅倒退回電腦螢幕前,螢幕上顯示著兩組並列的影像。
「看起來沒什麼意義。」她口中念念有詞。
左邊的影像,是一個染色體組中,二十四對螢光染色體的比對分析。右邊的分析圖大致相同,除了最後一對染色體──XX取代了XY。
這對XX染色體的樣本,是從她自身的血球細胞核萃取出來的,決定她的性別為女性。
而XY染色體的樣本,則是從骨盒裡那具兩千年前的遺骸中萃取出來──自從她六月分從梵蒂岡回來後,就一直進行祕密研究──這具遺骸屬於男性,但身分不明,所思及的可能性令她背脊生涼。
這之中的差異──畸變──在兩幅圖中非常清楚的顯示,即標示著編號「二十三」的染色體。原本該絞成一股的染色體看似蟲形,雖然被壓縮纏繞,卻未呈雙股螺旋狀,而最近的研究結果解釋了其中的原因:第二十三對染色體基因並未緊緊的絞成一股。在顯微鏡下所看到的排列像是……冰糖?令人震驚的事實是:核鹼基──鳥嘌呤、胞嘧啶、腺嘌呤、胸腺嘧啶──這些在其他染色體中找得到的,在第二十三對中都找不到,這實在是一項驚人的發現。這項早先她與上司伊凡.阿爾德利茲所做的、未經證實的核鹼基辨識,目前暫時命名為「二十三號染色體」,或簡稱「二十三」。
「二十三號染色體」就像一臺超級奈米生物儀器,能重新辨識與修復僅存的染色體中毀損的細胞,而她還未能確定這種自復的合成作用。這也可以被解釋為一種像病毒一樣,能穿透血管的有機體,針對人體系統內的毀損進行修復──就像這位芳齡三十好幾、罹患骨癌的女遺傳學者身上,所發生的不可思議的奇蹟──不藥而癒。
她到現在都還不敢相信,伊凡竟然有膽識替她注射:就他所知、所學,這種行為也有可能致她於死;再者,他不像是個會放手一搏的投機分子。一個多月以前,她帶回了遺骸的樣本。當他做例行性的基因掃描時,那不符常規的特異之處,使他明白他真的發現了什麼,但現在他還無法確切的為這個現象做任何解釋。
他們六月分自羅馬回來後,這工作就全權交由她代理。
迄今,她為求真相而努力不懈的研究過程,只是讓問題的雪球愈滾愈大。第二十三號染色體從何而來?為何會存附在一個兩千多年前的死人身上?為何在無數個世紀之後,染色體能夠選擇性的除去不利人體的基因突變?這真是天外飛來、史無前例的一個重大謎團。
夏綠蒂再度陷進椅子裡,嘆了口氣。
身為一位研究者,應該謹守某些禁忌,這使得她無法不認真的思忖:整件事中,「原始──未知」的可變因素比科學理論來得強大。真的不能把複雜性降低一些嗎?她告訴自己,千萬別這麼想,但她還是禁制不了自己的思維。這是一個理性的思維嗎?如果她的分析暗示著神創論的可能性,那她可能就要永遠和自己的事業說再見了。
「別這樣。」她告誡自己。你絕對能找到答案,你一定能做到。
萬一她做到了,關於這項研究的商業價值又該如何?這就像是醫界的潘朵拉之盒。所有惡疾都能被一網打盡,這將會澈底瓦解整個醫藥工業體系。
「深呼吸。」她自言自語道。
「也幫我深呼吸一下。」門邊傳來聲音。
她轉過身。來者正是伊凡,他穿著一件喬治.阿曼尼的海軍風雙排扣西裝大衣,繫著一條長春花色、白條紋相間的精美領帶,這身打扮將他深邃的藍眼珠映襯得更加耀眼──塑造了一個十足企業化的嚴肅形象(這絕對不是他本人的意願,而是出於董事會堅決的要求)。不過,夏綠蒂仍然選擇在打四折的安.泰勒套裝外,加上一件白色實驗袍。
「你好嗎?」他倚著門框問候道。
「哦!你知道的,還不就是在想我們把整個伊甸園塞進試管裡的事?」她挖苦的說道。
「聽你的口氣,似乎認為這是壞事?」
她聳聳肩。
他的臉湊向電腦螢幕。「你的樣本是否情況穩定?」
「嗯。」酵素含量正常,血球計量完美無瑕,完全沒有癌細胞的蹤跡──她澈底自病痛中被釋放出來了。
「什麼問題也沒有。」
「我不是在抱怨。」她面帶微笑。「我在想,是否該守著這個祕密?還是將禁忌之門打開?」
他緩慢但堅定的點了點頭。「一步一步來。這小小的奇蹟,幫助生醫界重新劃定了遺傳基因的排列順序。從現在開始,那些生醫界的傻小子們,終於可以將所有已知的疾病一網打盡了。」
這種推論真是溫和!光是一項XMT基因的二次測試報告,經由這支國家領導的遺傳學研究隊伍發布後,已經導致業界內最具聲望的期刊掀起廣泛且振奮人心的討論熱潮,整個保健市場──從醫藥公司、生物科技公司,到生育醫療機構──也引起了不小的騷動。各種問題自全球各地如雪片般飛來,使伊凡這位執行總裁進退兩難──要如何生產與發展。他馬不停蹄的和風險資本家會面,以安排拓展全球生醫業務的資金需求。華爾街甚至預言:這會是「下一個微軟」,故此他才會有這身打扮。短短數月的變化還真大,她想。
「欲將它定位為萬靈應藥,尚且言之過早。」他說。「尤其是連我手下最棒的研究員都無法解釋這種現象呢!」他抱著雙臂,等她反駁。
「這麼做好嗎?」她假裝辯駁的說道。
他聳聳肩。「說不定會有副作用。」他提醒道。
「譬如,我會長鬍子嗎?」她妙語如珠,不放過任何一個調侃上司的機會。
阿爾德利茲笑了。「我們只是該有耐心一些。」
笑容從她嘴角褪去。最近他對於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常以同樣的字眼回應。有鑑於目前的情勢,他所提出的理由十分冠冕堂皇──法人機構的業務占據了他所有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問題就在於:將來這種情況只會更加複雜、繁瑣。
他似乎感應到她的想法,開始顧左右而言他。「我要到樓下星巴克去買杯咖啡,要不要幫你帶一杯你喜歡的特調豆漿加拿鐵加摩卡星冰樂?」
她竊笑。「雖然我今天的咖啡因配額已經達標,不過你請我喝,我一定欣然接受。而且我要特大杯,不是中杯喔!」
「沒問題。」他作勢離開,卻又停下腳步,想給夏綠蒂一點鼓勵。「夏綠蒂,我們都知道世界不是平的,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答案就在這裡,」他指著電腦螢幕。「你正一步步接近真相。」他眨了眨眼,然後轉向走廊。
透過辦公室的玻璃隔板,她望著他走進電梯的背影。「我又不是哥白尼。」當電梯門關起來時,她嘴裡念念有詞道。
她快速轉動椅子回到電腦螢幕前,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她按下通話鍵。「生醫遺傳研究中心。」
「博士,是我,盧。」
夏綠蒂立時認出是帶有布魯克林口音的警衛人員。粗魯、豪邁的大嗓門,旋即在她腦海裡浮現了這人的身影。「嘿!盧,什麼事?」
「稍等一會兒。」
透過擴音器,她可以聽見他的腳步聲,接著聽到門關起來,然後是他坐下來擺弄物品的聲音。
「抱歉,我得把門關好才能跟你說話。這裡來了個傢伙,就在外面櫃檯前等著。他想找你,我跟他說了七次,你已經不在這裡工作了。」
夏綠蒂馬上坐直身子。
先前,她已經把在梵蒂岡發生的一點一滴據實告知伊凡──那名受僱的盜墓者,薩爾瓦多.康堤,曾經追殺過她──於是,他們同意先將她的名字自機構內除名;為了避免她的行蹤曝光,阿爾德利茲也免除她所有需要接觸媒體的職務。她甚至還更新了手機和住處的通訊號碼。
盧繼續說道:「這名跟石頭一樣頑固的傢伙──啊!請原諒我的無禮稱呼。他說,除非我們透露你的行蹤,否則他死也不肯告知來意。我正打算要報警,但是……」
「你知道這人的名字嗎?」
「嗯,我問了,他似乎是個愛爾蘭小妖精(註一)喔!」他說著,有點離題了。「我猜,他一定是被你那支紀梵希的魅力幸運星香水給迷倒了。」
「盧,我的母語也是愛爾蘭語喔!」她提醒他道。「還記得我有一頭紅捲髮和一對綠眼睛嗎?」
「噢!真是抱歉。不過你生得很好看……」
「盧,他叫什麼名字?」這名前夜總會保鏢很愛跟女員工調笑,最好的方法是:在他開始天花亂墜前,就先打斷他的話頭。
「好,稍等一下。」
過了一會兒,只聽見椅子的咯吱聲,和紙筆沙沙作響的聲音。
「他的名字叫多諾凡。派翠克.多諾凡。」
多諾凡神父?他來了?
「情況就和我剛剛跟你說的差不多,他們問不出什麼,正打算要報警,你認為呢?」
「等等,盧。」她說,腦海裡一片混沌。「他是不是禿頭,身高大約五呎九吋,中年,看起來四十幾接近五十歲左右?」
「是的,頭頂跟嬰兒屁股一樣光滑溜溜。至於身高和年齡,我只能說他完全不符合NBA甄選球員的標準。」
「給他一張通行證,送他上來。」
「你確定?」他有點失望的問道。
「我擔保這人絕對無害。」
「既然你都這麼說了,就照你的意思吧!萬一有什麼狀況,大聲喊出來就對了。」
她掛斷電話,往後倒入座椅。是什麼風把多諾凡從梵蒂岡吹來這裡?
註一:愛爾蘭小妖精(Leprechaun)是和聖派翠克節有關的嬌小玲瓏的精靈。「Leprechaun」這個字,是由「luchorpan」(小的人),和一個意思為「一個製鞋人」(one-shoemaker)的字綜合而來的。作為聖派翠克節象徵的愛爾蘭小妖精,是個掛著微笑、快樂的小精靈,雖然傳說他總是性情乖戾、不值得信任,而且生性狡猾。在這裡是對愛爾蘭人的戲稱。
是日
當神父詹姆士.馬汀經過矗立在聖彼得廣場中央、那座如巨劍般高聳的卡利古拉肖像時,驚起一群鴿子四散飛向鐵灰色的天空。一般來說,九月中旬灑落在地面上的落日餘暉,正好告訴他現在是傍晚五點;不過,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天,太陽躲在如絨毯般厚厚的雲層中不肯露臉了。放眼望向聖彼得大教堂,只見一大群朝聖者為這最後的終點站規矩的排隊等候,看來就算是刮颱風,也吹不滅他們虔誠的心呢!
他邊把身上的雨褸拉緊一些,好抵禦空氣中那股潮溼的寒意;一邊加快腳步,以便躲過即將來襲的傾盆大雨。
接近協和大道的末端,在雜亂的交通噪音中,他聽見有人呼喚他。
「馬汀神父?」
馬汀停下腳步,轉過身來。一名男子朝他招了招手,一面快步跨過地面上的淺水窪,激起了大片水花。這名有著黑眼珠的男子,中等身材、外貌普通,蓄著黑色頭髮,臉上的鬍髭刮得很乾淨。「什麼事?」馬汀回答道。
「抱歉在你回家的路上打擾你。」他停下腳步,站在相隔約莫一隻手臂的距離說道。
他的雨衣翻領處,露出一枚極為顯眼的、金屬薄片製成的梵蒂岡宮識別徽章;雨衣之下覆蓋的,是一件神職人員的白色袍子。這張臉似乎挺陌生的,想不起來在哪兒見過。義大利人?黎巴嫩人?看起來只有三十幾歲,又或許對方駐顏有術,事實上已經有五十了,馬汀猜測著。「我們見過嗎?」
男子搖了搖頭。「不曾見過。」
「我可以為你做些什麼呢?神父……?」
「法比里濟奧•奧蘭多。」他伸出右手。
義大利人。馬汀與他禮貌性的握手,並注意到他的肌膚十分粗糙,這對神職人員來說比較少見。也許這位仁兄大多在外傳教布道?任何人都有可能聽到上主的呼喚,馬汀提醒自己。
「我才剛被指派到樞機處辦公室。」
為何我沒注意過呢?「原來是這樣,歡迎來到梵蒂岡市。」
「謝謝。介不介意陪你邊走邊聊?」
馬汀眼中流露出猶豫的神色,但最終還是答應了。「好的。」
這兩名男子沿著人行道走下去,途中經過好幾間咖啡廳和紀念品商店。
「聽說你曾經是安東尼奧•山特利紅衣主教的秘書?」
「是的。」馬汀疾步前進,那名男子卻從容的跟在他旁邊。
「很不幸的,主教大人已榮歸天國、永息主懷了。失去一位如此德高望重的人物,真是教會的損失。」他們走到庇亞廣場最繁忙的大街,快速避過亂竄的公車和滑板車。「許多人都認為,他很有機會成為教皇的繼承人呢!」
「是的,嗯……」馬汀試圖想要回應對方,卻支支吾吾的,不知該說些什麼。根據他的記憶,實在想不出任何讚美山特利主教的好話。儘管他勇於反對天主教義,那勇敢而完美無瑕的形象早已深植民心;但事實上,他是個對下屬非常惡劣的人──根本就是一頭惡犬。馬汀決定用低頭祈禱來代替言語的回應。
「希望主保佑他安息。」奧蘭多的聲音宏亮,像一隻疾飛而過的虎頭蜂。
在繁忙的交叉路口,兩人都沉默著,等待選擇接下來要走的路。
馬汀選擇走天使之城外圍、壁壘前的鵝卵石人行道,並繼續著這段對話。「神父,我有什麼可以幫你的嗎?」
對方的臉微微上揚。「是的,是有件事。」但他瞬間又低頭望著地板,似乎正努力集中自己的思維。「樞機處暫停並保留我的職務,好讓我協助調查喬凡尼.貝爾賽博士的死亡案件。」
「原來如此。」馬汀有點僵硬的回答道。
他們轉入聖天使橋的方向。
那名男子繼續說明到目前為止案件調查的進度:六月分時,義大利人類學者喬凡尼.貝爾賽受山特利主教的委託,協助進行梵蒂岡宮內一項高度機密的計畫;但沒過幾天,貝爾賽就被發現倒臥死亡在托洛尼亞別墅的地下陵寢裡。一名老導遊也在同一地點被發現遇害,解剖檢驗後發現:他曾被注射抑制心跳的毒品,羅馬警方對這件不尋常的案件表達高度重視。山特利也是呢!奧蘭多陰謀論的提醒馬汀道。只晚了一天,他就死於心臟衰竭,可惜羅馬教廷拒絕驗屍。
待那名義大利人說完時,他已跟著馬汀來到離他住處最靠近的一個街區附近。
奧蘭多一定感覺得出來,馬汀對他一直以來致力追查的案件真相,並未表達任何興趣,甚至連提問都疏懶。「我相信你應該知道,警方早已終止調查,並且結案了吧!」
那名男子的嘴脣緊閉。「我所參與的是內部調查。」他重申道。
他們來到一條狹窄的巷弄,正是通往馬汀住處的捷徑。馬汀停下腳步。「我不是故意無禮的。我認為我們最好是在辦公時間討論這件事,當然,是在獲得樞機處的批准之後。」
奧蘭多勉強擠出一絲柔和的笑容。「我明白。」
「很高興認識你,奧蘭多神父。」馬汀點頭示意。
「彼此彼此。」
馬汀將雙手插進褲袋內,轉身走入巷子裡。當他經過一名正從小貨車上卸貨的矮胖送貨員身邊,他聽見奧蘭多再次叫喚他,並迅速的跑過老舊的鵝卵石街道,來到他身後。
「神父。」
遭遇攔阻的馬汀不耐煩的塌下肩膀。他還沒來得及轉身,那名緊張兮兮的神父已經跑到他面前。
「我可以再耽誤你一會兒嗎?」
「什麼事?」
馬汀的提問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對方的眼神中突然閃過一絲無情的冷酷,慢慢退到一旁的階梯上,往下俯瞰馬汀身後的送貨員。
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馬汀身後竄出兩隻強而有力的手,攫住了他的外套,粗魯的用力拉扯,要將他推入敞開車門的貨車車廂內。
這就是所謂的依憑上主之名?
他的膝蓋被重擊了一下,痛得他只好乖乖屈膝,被對方趁機推倒在車內那冰冷的金屬地面上。「救命!」他用盡力氣,以義大利語使勁叫喚。「救……」
02
送貨員的反應敏捷,迅速擠進車廂,用他強壯的手臂箝制馬汀,掩住他的口鼻,令他無法作聲。奧蘭多自右方走過來,跳上車,並將側邊拉門關上。馬汀只能勉強瞥見駕駛座上,還有一個垂著頭的禿子的側臉,顯然這是第三名共犯。
共犯催動油門,貨車往前疾衝,在鵝卵石路面上奔馳而去。
馬汀驚懼的眼神接觸到送貨員冷峻的目光,在掙扎著想要呼吸之際,一股蔥與羅勒的嗆味侵入他的鼻腔裡。送貨員跨騎在他身上,將他壓制得無法動彈。
「我會放開手讓你說話,如果你掙扎或喊叫,他會開槍斃了你。」他閒著的那隻手,往後指一指拿著黑色槍枝指向馬汀頭部的奧蘭多。
馬汀眼中充滿絕望,這是他唯一可以選擇的。送貨員放開手,在他對面坐下,一隻手撐在屈起來的膝蓋上。
馬汀大口喘氣,由於動作太大,幾乎快要乾嘔。
「坐起來,神父。」奧蘭多揮了揮手上的槍,命令他道。
待呼吸較為穩定後,馬汀讓自己靠著車子的金屬牆壁坐起來。這時,車子剛好右轉,他只好一手撐著地面好穩住身體。車子終於從鵝卵石路面回到平坦的馬路了,感覺起來沒那麼顛簸。「你想怎麼樣?」
「我們有些問題想問你,是關於貝爾賽死亡的細節。」
「我全都說了,所有從警方那裡得知的細節都已經告訴你了。我……」
「貝爾賽進入地下陵寢前的一小時,」那個義大利人不顧馬汀說的話,硬生生打斷他。「他曾聯絡警方。」
這冒牌貨顯然不是義大利人,他不再喬裝口音,說話的腔調和剛剛完全不同。想當然耳,他也不可能是馬汀所屬教會的其中一員。
「他留了個口訊給一位佩拉迪探員,並聲稱:手上持有關於一名羅馬人從耶路撒冷盜竊古物的情報。只過了短短數天,這件古物奇蹟似的從羅馬以船運的方式被運送回以色列。」
「這……」馬汀眉頭一皺。「你指的是石盒嗎?」他回憶起曾經在CNN看到的一則國際新聞。
「骨罐。」那個冒牌貨糾正他。「應該說是骨盒。」
骨盒?貨車一個急轉彎,把馬汀甩得晃來晃去,車速很快又恢復正常。他們到底想把他帶到哪裡去?馬汀既困惑又沮喪,搖搖頭說道:「這又關我什麼事呢?」
「有耐心點,神父。貝爾賽博士在地下陵寢遇害的那段時間,曾有數名目擊者親眼見到一個可疑男子離開托洛尼亞別墅。」
「那你們怎麼不去找他?」
送貨員微微傾身向前,對馬汀揮了揮砂鍋大的拳頭,使他畏懼的往後退縮。奧蘭多舉手對送貨員示意,讓他停下。送貨員退回原本的位置坐好,但是他下顎的肌肉緊繃出可怕的線條。
「馬汀神父,我們確實找到他了──並且在義大利的某處郊區,餵他的頭吃子彈。」
馬汀嚇得蜷縮成一團。
奧蘭多掏摸了胸前的口袋,取出一張相片遞給馬汀。「認不認得他?」
這張臉部特寫的彩色照片──主角躺在不鏽鋼架的病床上──全身皮膚慘白,眼球透出灰敗的死亡訊息。他右耳之上的頭骨炸開一個窟窿,只見骨頭與暗紫色的血肉一片模糊,但是面部特徵是錯不了的──馬汀的反應,顯示他認得這名死者。當他抬起頭時,差點想對奧蘭多說,這個結果是他樂見的。
奧蘭多收回照片,自己又看了一眼。「以色列政府也認為,此人涉嫌參與六月分一宗發生在耶路撒冷聖殿山的搶案。」
馬汀仔細回想,卻對這則新聞毫無印象。
奧蘭多把照片重新放進口袋裡。「在這次的搶案中,有許多無辜的人白白犧牲,其中還包含軍人和警察。現在,我鄭重的懇求你,我需要你努力的挖遍所有的記憶,告訴我這個人的名字,拜託你了。」
那個人,和現在拿著槍在眼前晃來晃去的冒牌貨不同,他只是一名受人錢財的僱用兵,馬汀也沒必要為他隱瞞。事實上,那個人與梵蒂岡唯一的關聯,也只有已故的山特利主教。「薩爾瓦多•康堤。」
送貨員從口袋裡取出一本記事本和一枝筆,確認正確的拼音後,把名字記錄下來。
薩爾瓦多•康堤。奧蘭多又取出照片端詳了一遍,努力的想把這名字和照片中的人物聯繫起來。「我想,我該把前因後果向你解釋明白,神父。薩爾瓦多•康堤從聖殿山偷取骨盒後,將它帶到羅馬。他涉及喬凡尼•貝爾賽的命案,而當時貝爾賽正在梵蒂岡市參與一項祕密計畫,主要是在研究一件未經證實的古物,而且研究的結果可能推翻整個梵蒂岡教廷。這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巧合。」
馬汀盯著地板。奧蘭多從何得知這些事?自山特利身故後,樞機處早就收走了主教的電腦、文件資料和一些私人物品。他可以猜到的是,某些比較敏感的資料已經被毀滅,或鎖進機密檔案館裡。據他所知,梵蒂岡宮對薩爾瓦多•康堤這個人一無所知,而貝爾賽博士只是負責替梵蒂岡博物館的基督館進行一些修繕的工作。
「看著我,神父。」奧蘭多堅持的說道。
神父只好抬頭望著他。
「貝爾賽被發現支離破碎的倒臥在地下陵寢裡、薩爾瓦多•康堤在義大利郊外的葡萄酒園被處決,這些全都與康堤在耶路撒冷犯下的盜竊案有關,這讓人聯想到梵蒂岡宮必然是一個關鍵。該怎麼說呢?從古至今,梵蒂岡教廷永遠都是對的,也一直用這個理由來說服警方不要插手這些事。不過,我們是不買這帳的。」
「你到底是誰?」馬汀再次問道。
奧蘭多露出一抹自鳴得意的笑容,不置可否的繼續盤問。「我們不拘泥於形式。但是,有一件事情是我們鄭重關切的。神父,我對你只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要求。」
馬汀勉強嚥下一口口水。「什麼事?」
奧蘭多傾身靠過來,低聲說道:「骨盒被歸還時,裡面是空的。我需要你老實告訴我,裡面的內容物到哪兒去了。」
「內容物?」
他搖搖頭,扳動格洛克手槍的扳機,把槍頭抵在馬汀的額頭上。
冰冷的金屬貼在他的肌膚上,神父閉上眼睛,反射性的想把臉別開。「我不……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當然是遺骸,馬汀神父,骨盒裡有一副人骨骷髏。快說,遺骸在哪裡?」他把槍桿更用力的抵在馬汀的太陽穴上。
馬汀又驚又疑。到底是什麼遺骸?他們為了一副「遺骸」綁架他,這念頭令他覺得荒謬可笑。槍口的力道逼得他的頭撞在牆上,使得頭骨隱隱作痛。
「馬汀神父!」對方喊道。「你好像沒把我說的話聽進去。貝爾賽博士是法醫人類學家,他鑽研的不是古畫或雕像。他們研究的是遺骸!」
「我發誓,我不知道!」
奧蘭多一手持槍,一手伸進口袋又拿出另一張照片。「我要你好好看清楚這張照片。」他說著,把照片拿到神父面前。
當馬汀看清楚相片中人時,身體不由自主顫抖起來──那是一張全家福,有一對四十出頭、看起來很登對的夫婦,一個小女孩和一個幼小的男童。
「獲得真相的最佳捷徑,就是讓心愛的人淌下鮮血。你妹妹很漂亮,她的女兒長得像她,兒子長得像爸爸。」
「願主救贖你。」馬汀輕蔑的重複這句話。
「神父,就當作買保險吧!只要你肯幫我們,我向你保證他們絕對毫髮無傷、安全至極。好,我再問一次,遺骸到底在哪裡?」他說。
一陣不適的翻騰,使胃酸迅速倒流,幾乎要從神父的嘴裡逆湧而出,他的四肢也不聽使喚的打著哆嗦。「我說的都是真話,我真的不知道!」
持槍的男人望著神父的眼睛和肢體語言,默不作聲。
「那告訴我誰知道。」
馬汀的腦袋飛快運轉,努力的檢視過往的記憶。山特利主教的確在六月分安排貝爾賽博士到梵蒂岡博物館,對一項「非常重要的事物」進行審查和鑑定,甚至還簽了保密條款;但山特利從未向馬汀透露該項古物的來龍去脈。那是裝著遺骸的骨盒?也許吧!除此之外,還有一名科學家──一名美國遺傳學者──也受邀參與此項工作,他卻始終想不起她的名字。
不過,他還知道一個人,相信這個名字對眼前這群人來說,應該會是個滿意的答案。於是,馬汀惶恐的盯著照片,說出了那個關鍵的名字。
06貝爾法斯特,北愛爾蘭
自從派翠克•多諾凡神父向梵蒂岡教廷申請休假,回到故鄉貝爾法斯特,至今已經三月有餘。多日來,他沒有一天不思及當初令他倉卒離開的原因。
這點並不令人意外。
時間回到六月分,他將某些可靠的證據呈交予梵蒂岡教廷樞機處的安東尼奧•山特利主教。根據目擊者的紀錄,基督教派於一世紀時期所發生的一些事件,足以將從前眾所周知的「真相」推翻──耶穌在十字架上已經被釘死,並舉行祕密葬禮,將他葬在耶路撒冷聖殿山下方。為了不讓以色列工程師在研究聖殿山結構時占了先機,發現這些遺跡,樞機主教決定先下手為強,聘僱一位名叫薩爾瓦多.康堤的專業盜賊,將這批遺骸古物盜出。在一場激烈的駁火中,犧牲了十三名以色列軍警,最後,康堤和他的僱用兵團成功得手。
康堤將「貨物」安全送達梵蒂岡市。為此,多諾凡還安排了兩名頂尖的科學家進行鑑定:義大利法醫人類學家喬凡尼.貝爾賽,和美國遺傳學者夏綠蒂.海尼斯博士。
兩位科學家的驗證結果令人震驚萬分。
在計畫完成之後,山特利主教命康堤將所有可追蹤的證據,和相關人等都毀屍滅跡,做個乾淨俐落的收尾。康堤收到命令,在羅馬一座地下陵寢殺害了貝爾賽博士,卻讓海尼斯博士有機可乘,在他找到她之前,就已經逃出梵蒂岡市。當多諾凡陪著這名殺手來到義大利郊區,進行摧毀骨盒的動作時,康堤告知他,夏綠蒂被盯上了,他打算之後到美國追殺她,結束她的性命。經過一番齷齪的拳腳打鬥和槍戰後,多諾凡把康堤送上絕路。
是的,在經歷這麼多事情之後,他很慶幸自己還能回家。
這兒的環境相當舒適:令人熟悉的寒冷空氣,厚如被褥的灰色雲層遮蔽了凱弗山蒼翠、繁茂的峰頂,和景致宜人的拉根河。
他的返鄉之旅是苦樂參半的。
隨著二○○五年愛爾蘭共和軍自動解除武裝之後,多諾凡得知他許多老同學都舉家遷徙,到一些大城市,如:都柏林、倫敦和紐約等,尋找更多好的工作機會。他也得到一個消息,他最好的朋友西恩,在北愛問題期間,於二○○一年時,因刺死一名傑出的新教徒商人,而被拘役在里斯本的麥哈貝里安全監獄內──多諾凡年輕時,也差點犯下同樣的錯誤。
多諾凡和他八十一歲、年邁多病的老父親詹姆士同住,而居住的地點就在克萊姆林路上的兒時老家舊址,一棟重建過後的紅磚兩房式排屋裡。一九六九年,這裡曾在聯邦主義者發動騷亂時遭火燒毀。
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在替父親打理位於多納哥街的簡餐店,店名就叫「多諾凡的小店」。年輕的多諾凡長時間待在店裡,身兼數職,舉凡如:下單、添咖啡、替麵包捲抹奶油、把報紙分類、檢查冷凍肉的庫存並進貨,都在他的工作範圍內,這些例行公事帶給他溫暖而熟悉的感覺。
然而,十五歲的派翠克.多諾凡卻被剝奪了童真,一名能言善道的男客麥克,勸服他加入愛爾蘭共和軍,成為一名信差。在十八歲的多諾凡將要進入神學院之前,他的父親曾考慮把店名改成「多諾凡與子的小店」;但作為一位地位崇高的阿伯拉罕(註一),這位父親更樂意見到兒子奉獻上主,麥可這等危險分子再也沒有機會唆使自己的獨生子。
多諾凡回去之後,花了近一個月才重新上手:學會如何操作刷卡機、新的煮咖啡機,和新式的收銀機。頭兩個星期,年邁的父親帶著便攜式氧氣瓶、鼻管裡插著塑膠氧氣管,坐在櫃檯後方指導他,父親臉上總是掛著和藹的微笑;之後,他的健康狀況就急遽衰退,只能待在家中靜養。於是,多諾凡白天獨自打理小店,晚上啜著威士忌,與父親玩玩紙牌,或聊聊政治和店鋪裡發生的事,享受寧靜的夜晚時光。
梵蒂岡市所發生的那些事,他從未提起,也未與他人討論。多諾凡只簡單解釋說,他需要時間來處理一些事情。
到了八月中旬,老人終於結束了與肺氣腫的長期抗戰。葬禮在聖十字架天主堂舉行,一些舊鄰居、老相識和老主顧紛紛出席。那一天,多諾凡將他父親葬在米爾頓公墓,與十年前就過世的愛妻克萊爾作伴,長眠於此。
多諾凡的過去也一併被深深掩埋,到此為止。
當兩名男子走進空盪盪的店內時,剛剛進入正午時段,他們在櫃檯盡頭、靠近門的地方,各據一張凳子坐下。
多諾凡拿著《愛爾蘭日報》上前招呼他們。他一眼就看出這兩人並非本地人士,比較像是遊客。其中一人中等身形,另一人則身高、肩寬,較為壯碩。
「哈囉(Dia duit),」他用愛爾蘭的蓋爾語說道。「你好。」待在梵蒂岡十二年的時光中,他一直壓抑著愛爾蘭口音,但貝爾法斯特這塊土地卻重新喚醒了他濃重的愛爾蘭腔調。「朋友,要咖啡嗎?」
「聽起來很不錯,好的。」身形較瘦小的男子回答道。
「馬上就來。」多諾凡拿起兩隻馬克杯走到櫃檯。他從加熱爐上端起咖啡壺,那兩人則一前一後脫下身上被雨淋溼的大衣。當他轉身面向他們時,注意到他們黑襯衫下露出的白色方領,上面有顆扣子──這兩人是神父。
他邊在馬克杯中注滿咖啡,邊想從那位瘦小男子平凡的臉上尋找一些端倪,卻怎麼也想不起他們是何許人,而他們的口音也明顯和本地人士不同。「要奶精和糖嗎?」
「不必了,謝謝你,派翠克。」
身材較高的那名神父輕輕的搖了搖頭。
「乾杯。」多諾凡友善的點頭示意,眼神不經意的飄向那人的神父袍領。「抱歉,但是……」他轉身退後幾步,將咖啡壺放回爐子上。「我們見過嗎?」
「沒有。」瘦小男子說道。他啜飲咖啡,熱煙在他深邃的黑眼睛前飄過。「我們是代表羅馬教廷前來。」那人自稱叫奧蘭多,並介紹他的同事為皮歐特•齊亞可夫斯基神父。
「原來如此。」多諾凡說道。
「要找到你真不容易。」他說著粉飾真相的謊言。他們追蹤多諾凡的入出境紀錄,得知他於七月七日入境北愛爾蘭。由於他沒有任何信用卡消費紀錄,直到阿代內區的房產,和這家店的產權轉移紀錄曝光,他們才得知他的下落。
多諾凡冷漠的瞪了他一眼。
「嗯,我們的說法是猝逝,在山特利主教猝逝後,你匆匆離開梵蒂岡,看來非常的趕。」
「我離開的原因與人無關。」多諾凡陰沉的回答道,並抓起一條抹布不停擦拭檯面。「你管好自己的事就好了,神父。」
「我們並沒有浪費時間。」那名男子用看起來蒼勁有力的手指抓握著馬克杯,啜了一大口咖啡後,繼續說道。「聽說你與喬凡尼•貝爾賽博士的……遭遇,和他在梵蒂岡博物館所鑑定的骨盒有關。」他頓了頓,暗中觀察這名愛爾蘭人的反應。「相信當你得知警方已經停止調查貝爾賽博士死亡一案後,一定鬆了一口氣。」因為馬汀神父也是如此。
多諾凡望著眼前的男子伸手進口袋,掏出一張照片。
「我確信你一定認得這名男子,雖然照片中的他蒼白了一點。」他說著,把薩爾瓦多•康堤陳屍的檔案照片平放在櫃檯上。當多諾凡小心翼翼的踏步上前,低頭凝視照片時,奧蘭多注意到他的一個小動作──兩手不由自主緊緊握拳,而且正耗費全身之力把眼皮撐開。奧蘭多可以大言不慚的說,多諾凡一定與所有的事情有密切的關聯──骨盒、地下陵寢所發生的貝爾賽死亡事件、山特利的猝逝、康堤遭遇謀殺。「耶路撒冷竊案發生至今所發生的一切,都與你有關。」
「恐怕你想要知道的,只有一個人能給你答案。」多諾凡回答道。「就是山特利主教。你也知道他已不在人世,只能說他把這些答案都帶進棺材裡了。」他轉身回到咖啡機旁,用抹布擦拭不鏽鋼的機身至發出閃亮的晶光。
「派翠克,主教大人對你無私的奉獻必定感到十分欣慰。我們的目的並不是來指控你。」
「那你們的目的是什麼?」多諾凡語帶挑釁的問道。
奧蘭多的臉繃得很緊。「首先,我們要證實一件事:為何骨盒會被帶進梵蒂岡市?還有,盒子裡頭所置放的古物到底流落何方?」
「這是郎基羅主教要你們問的嗎?」
奧蘭多沒有迴避他的目光,只停頓了幾秒,回答道:「是的。」
多諾凡停下了擦拭的動作。朗基羅是梵蒂岡市內某位人士的名字,但他絕對不是主教。如果這些人不代表梵蒂岡教廷,那他們到底是受誰之命前來?或許他們在耶路撒冷時曾幫過康堤,卻沒有拿到應得的報酬?「他問的是什麼樣的古物呢?」他發問道,愛爾蘭口音依然濃厚。
「你根本就知道骨盒就是裝著遺骸的盒子,裡面當然會有人骨和其他古物。」
僱用兵會對骨頭有興趣嗎?多諾凡不解的尋思著。「我不確定能否幫到你,但有件事一定要讓你知道。」
「嗯?」
他輕蔑的搖搖頭。「我離開梵蒂岡時,簽署了保密協定。我不能夠……」
「那些協定所針對的對象只限定教廷外部的人。」
二次打擊!事實上,多諾凡在離開之前並未簽署任何協定。教廷方面顯然尚未意識已經走漏風聲,這種受到追蹤、盤問的狀況本來就該能免則免──不要再有第三次打擊了。
就在這一刻,前門打開了,一個穿著黃色工作服、身上滿是泥濘的男子走了進來。「派翠克,我的好兄弟!」他歡欣雀躍的說道。
多諾凡走上前,擠出一抹笑容。「你好嗎(Conas ta tu),凱文?」
「嗯。」那人慵懶的聳聳肩,拖著笨重的身體經過那兩位神父的身邊時,看了他們一眼。「早,神父。」他咧開嘴笑,露出一口被菸燻得泛黃的牙齒。
「早安。」身材矮小的男子簡短的回答道,並看著他步履蹣跚的走到櫃檯另一頭最遠的凳子坐下。
「稍等一會兒,不好意思。」多諾凡語帶歉意,轉身離開前去招呼客人。
奧蘭多一直監視接下來的變化。穿著工作服的男人用誇張的手勢,似乎是在講述他早上在某處挖溝渠的事蹟,然後才下單完成點餐。他們的對話全程使用愛爾蘭語,語調粗魯而響亮,隱約只能聽懂片段。
「他說什麼?」齊亞可夫斯基悄悄問道。
「不知道。」奧蘭多輕聲咒罵。在音量不足的情況下,若使用本地語言,他本可以輕易的以讀脣來得知:多諾凡是否曾向歐盟其他國家或中東尋求庇護。
多諾凡轉身入內,似乎是要取食物給客人。
齊亞可夫斯基立時準備起身。
奧蘭多按住他的手臂。「先等一等。」
過了一會兒,多諾凡沒有回來。
「我的天!年輕人,你到底點了什麼?」奧蘭多半開玩笑,用挖苦的語氣問那名工人裝扮的男子。
「跟你一樣,我點的是咖啡,神父。」這名粗魯的男子再次露出了他參差不齊的牙齒,笑著回答道。「可以提神,卻對身體不好。」
兩名男子聞言,猛然從座位上站起,將凳子翻倒在地。
那名工人眼見他們像兩支箭一樣拔腿搶奔,眼睛瞪得奇大──那名高瘦的男子跑得尤其快。他嚇了一跳,驚得蜷縮成一團。「如果這樣能讓你們比較開心,我可以改喝茶!」他發抖著說。
但兩名男子毫不理會他,逕自繞過櫃檯,消失在通往內部的那扇門後。
註一:阿伯拉罕(Abraham)或名易卜拉欣(Ibrahim),是多人之父的意思。原名亞伯蘭或亞巴郎(Abram),意為崇高之父。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先知,是耶和華從地上眾生中所揀選並給予祝福的人,他也是傳說中希伯來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共同祖先。
07
店後面的房間顯然是一間倉庫,裡面儲存著一些乾貨和罐頭,統統整齊的擺放在架子上,還有一些玻璃器皿。房間另一側是冰庫,而門已經大開。「去看一看。」奧蘭多說。
齊亞可夫斯基向前邁了三步,探頭進去。只見地上和架上擺放著雞蛋、牛奶、一箱箱的蘇打水和啤酒、乳酪、冷凍肉與奶油,卻不見多諾凡的身影。「不在這裡。」
就在這時,倉庫的金屬後門外傳來一陣引擎發動的聲音。
多諾凡想用一些東西把門堵死,但在窄小的巷弄裡,只有一臺尚未卸載的垃圾子母車。他跳上電單車,插上鑰匙發動引擎,連後車箱裡的安全帽都不戴;當身後的門打開時,他正使勁的催著油門。
被凍得打冷顫的兩名男子氣急敗壞的奔出,卻沒能來得及拉住多諾凡,就眼睜睜看著這臺川崎火神重型機車嘶吼著引擎,揚長疾駛而去。多諾凡回頭看了一眼,只見這兩人在巷弄裡奔跑追趕,手上還各持一把槍。
多諾凡眼尖,望見前方約五十公尺處,左右冒出兩排磚牆。
剛好被當成直線射擊的完美槍靶。
他當機立斷,馬上伏低身體、催盡油門,並盡量蛇行;一面又要小心翼翼的避免在雨後溼漉的地上滑倒。第一顆子彈打中前方牆壁的下方,第二顆子彈打中了電單車的排氣管,發出驚人的轟隆巨響。很明顯的,他們根本打得中他,卻不想直接對他下手,難道他們想射中輪子,讓單車爆胎?
在驚心動魄的恐懼中,多諾凡差點分神,所幸在千鈞一髮之際,仍然甩了一下車尾,成功閃避坑洞。川崎機車強勁的動力,很快就使他愈來愈靠近前面那堵牆;而第三顆子彈也剛好從他腳邊擦過,砰的打掉鉻製引擎隔板。剩最後五公尺,他緊緊握住煞車掣,硬生生掉轉車頭往右,來個超大的急轉彎。在這過程中,他還閃避了一臺迎面而來且狂按喇叭、滿載貨物的大卡車。
多諾凡好不容易才將車子煞住、成功轉彎,他逼不得已還伸腳踩住地板,以免撞到一旁牽著捲毛鬆獅犬的老婦人。當他豎直車頭、疾駛離開時,仍舊可以聽見那位戴著面紗的老婦人叫罵連天的汙言穢語。
10鳳凰城,亞利桑那州
美國
當另一通電話也被轉入語音信箱時,夏綠蒂.海尼斯正仔細研讀基因掃描的數據資料。最後,她把所有的檔案報告全都推到旁邊,轉動真皮座椅,自這座時髦、明亮的六樓角落辦公室的落地玻璃窗外眺望出去。生物醫學占據、耗費了不少法人組織的豐富資源:規模龐大且最先進的遺傳學實驗室、粉刷裝潢過的嶄新辦公室,和一間四面皆鑲上紅木牆的豪華會議室。現在時勢正好,生醫的發展如火如荼,前景如日中天。而她,正是這兒的第二把交椅──遺傳學研究所(BMS)的行政副總裁。
除了近期得知自己罹患骨癌,其他的一切都已經好得不能再好了。
透過玻璃窗望去,遠處如鋸齒般聳入雲霄的鳳凰山巔悠然壯闊,山巒環抱著都市迷人的風景,沙漠之上的藍天寧靜、祥和。這些日子以來,她不斷提醒自己:要重新審視生命的價值,活出簡約之美。一份夢寐以求的工作和優厚的積蓄,也只不過如新車座椅的氣味一般,只是短暫新奇的美好而已。她是獲得重生的生命嗎?不管真相如何,有一件事將會是永恆不變的,即為謙遜的態度,而這種態度正是她亟欲與世界分享的。
她揉著眼睛,再度轉動座椅倒退回電腦螢幕前,螢幕上顯示著兩組並列的影像。
「看起來沒什麼意義。」她口中念念有詞。
左邊的影像,是一個染色體組中,二十四對螢光染色體的比對分析。右邊的分析圖大致相同,除了最後一對染色體──XX取代了XY。
這對XX染色體的樣本,是從她自身的血球細胞核萃取出來的,決定她的性別為女性。
而XY染色體的樣本,則是從骨盒裡那具兩千年前的遺骸中萃取出來──自從她六月分從梵蒂岡回來後,就一直進行祕密研究──這具遺骸屬於男性,但身分不明,所思及的可能性令她背脊生涼。
這之中的差異──畸變──在兩幅圖中非常清楚的顯示,即標示著編號「二十三」的染色體。原本該絞成一股的染色體看似蟲形,雖然被壓縮纏繞,卻未呈雙股螺旋狀,而最近的研究結果解釋了其中的原因:第二十三對染色體基因並未緊緊的絞成一股。在顯微鏡下所看到的排列像是……冰糖?令人震驚的事實是:核鹼基──鳥嘌呤、胞嘧啶、腺嘌呤、胸腺嘧啶──這些在其他染色體中找得到的,在第二十三對中都找不到,這實在是一項驚人的發現。這項早先她與上司伊凡.阿爾德利茲所做的、未經證實的核鹼基辨識,目前暫時命名為「二十三號染色體」,或簡稱「二十三」。
「二十三號染色體」就像一臺超級奈米生物儀器,能重新辨識與修復僅存的染色體中毀損的細胞,而她還未能確定這種自復的合成作用。這也可以被解釋為一種像病毒一樣,能穿透血管的有機體,針對人體系統內的毀損進行修復──就像這位芳齡三十好幾、罹患骨癌的女遺傳學者身上,所發生的不可思議的奇蹟──不藥而癒。
她到現在都還不敢相信,伊凡竟然有膽識替她注射:就他所知、所學,這種行為也有可能致她於死;再者,他不像是個會放手一搏的投機分子。一個多月以前,她帶回了遺骸的樣本。當他做例行性的基因掃描時,那不符常規的特異之處,使他明白他真的發現了什麼,但現在他還無法確切的為這個現象做任何解釋。
他們六月分自羅馬回來後,這工作就全權交由她代理。
迄今,她為求真相而努力不懈的研究過程,只是讓問題的雪球愈滾愈大。第二十三號染色體從何而來?為何會存附在一個兩千多年前的死人身上?為何在無數個世紀之後,染色體能夠選擇性的除去不利人體的基因突變?這真是天外飛來、史無前例的一個重大謎團。
夏綠蒂再度陷進椅子裡,嘆了口氣。
身為一位研究者,應該謹守某些禁忌,這使得她無法不認真的思忖:整件事中,「原始──未知」的可變因素比科學理論來得強大。真的不能把複雜性降低一些嗎?她告訴自己,千萬別這麼想,但她還是禁制不了自己的思維。這是一個理性的思維嗎?如果她的分析暗示著神創論的可能性,那她可能就要永遠和自己的事業說再見了。
「別這樣。」她告誡自己。你絕對能找到答案,你一定能做到。
萬一她做到了,關於這項研究的商業價值又該如何?這就像是醫界的潘朵拉之盒。所有惡疾都能被一網打盡,這將會澈底瓦解整個醫藥工業體系。
「深呼吸。」她自言自語道。
「也幫我深呼吸一下。」門邊傳來聲音。
她轉過身。來者正是伊凡,他穿著一件喬治.阿曼尼的海軍風雙排扣西裝大衣,繫著一條長春花色、白條紋相間的精美領帶,這身打扮將他深邃的藍眼珠映襯得更加耀眼──塑造了一個十足企業化的嚴肅形象(這絕對不是他本人的意願,而是出於董事會堅決的要求)。不過,夏綠蒂仍然選擇在打四折的安.泰勒套裝外,加上一件白色實驗袍。
「你好嗎?」他倚著門框問候道。
「哦!你知道的,還不就是在想我們把整個伊甸園塞進試管裡的事?」她挖苦的說道。
「聽你的口氣,似乎認為這是壞事?」
她聳聳肩。
他的臉湊向電腦螢幕。「你的樣本是否情況穩定?」
「嗯。」酵素含量正常,血球計量完美無瑕,完全沒有癌細胞的蹤跡──她澈底自病痛中被釋放出來了。
「什麼問題也沒有。」
「我不是在抱怨。」她面帶微笑。「我在想,是否該守著這個祕密?還是將禁忌之門打開?」
他緩慢但堅定的點了點頭。「一步一步來。這小小的奇蹟,幫助生醫界重新劃定了遺傳基因的排列順序。從現在開始,那些生醫界的傻小子們,終於可以將所有已知的疾病一網打盡了。」
這種推論真是溫和!光是一項XMT基因的二次測試報告,經由這支國家領導的遺傳學研究隊伍發布後,已經導致業界內最具聲望的期刊掀起廣泛且振奮人心的討論熱潮,整個保健市場──從醫藥公司、生物科技公司,到生育醫療機構──也引起了不小的騷動。各種問題自全球各地如雪片般飛來,使伊凡這位執行總裁進退兩難──要如何生產與發展。他馬不停蹄的和風險資本家會面,以安排拓展全球生醫業務的資金需求。華爾街甚至預言:這會是「下一個微軟」,故此他才會有這身打扮。短短數月的變化還真大,她想。
「欲將它定位為萬靈應藥,尚且言之過早。」他說。「尤其是連我手下最棒的研究員都無法解釋這種現象呢!」他抱著雙臂,等她反駁。
「這麼做好嗎?」她假裝辯駁的說道。
他聳聳肩。「說不定會有副作用。」他提醒道。
「譬如,我會長鬍子嗎?」她妙語如珠,不放過任何一個調侃上司的機會。
阿爾德利茲笑了。「我們只是該有耐心一些。」
笑容從她嘴角褪去。最近他對於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常以同樣的字眼回應。有鑑於目前的情勢,他所提出的理由十分冠冕堂皇──法人機構的業務占據了他所有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問題就在於:將來這種情況只會更加複雜、繁瑣。
他似乎感應到她的想法,開始顧左右而言他。「我要到樓下星巴克去買杯咖啡,要不要幫你帶一杯你喜歡的特調豆漿加拿鐵加摩卡星冰樂?」
她竊笑。「雖然我今天的咖啡因配額已經達標,不過你請我喝,我一定欣然接受。而且我要特大杯,不是中杯喔!」
「沒問題。」他作勢離開,卻又停下腳步,想給夏綠蒂一點鼓勵。「夏綠蒂,我們都知道世界不是平的,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答案就在這裡,」他指著電腦螢幕。「你正一步步接近真相。」他眨了眨眼,然後轉向走廊。
透過辦公室的玻璃隔板,她望著他走進電梯的背影。「我又不是哥白尼。」當電梯門關起來時,她嘴裡念念有詞道。
她快速轉動椅子回到電腦螢幕前,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她按下通話鍵。「生醫遺傳研究中心。」
「博士,是我,盧。」
夏綠蒂立時認出是帶有布魯克林口音的警衛人員。粗魯、豪邁的大嗓門,旋即在她腦海裡浮現了這人的身影。「嘿!盧,什麼事?」
「稍等一會兒。」
透過擴音器,她可以聽見他的腳步聲,接著聽到門關起來,然後是他坐下來擺弄物品的聲音。
「抱歉,我得把門關好才能跟你說話。這裡來了個傢伙,就在外面櫃檯前等著。他想找你,我跟他說了七次,你已經不在這裡工作了。」
夏綠蒂馬上坐直身子。
先前,她已經把在梵蒂岡發生的一點一滴據實告知伊凡──那名受僱的盜墓者,薩爾瓦多.康堤,曾經追殺過她──於是,他們同意先將她的名字自機構內除名;為了避免她的行蹤曝光,阿爾德利茲也免除她所有需要接觸媒體的職務。她甚至還更新了手機和住處的通訊號碼。
盧繼續說道:「這名跟石頭一樣頑固的傢伙──啊!請原諒我的無禮稱呼。他說,除非我們透露你的行蹤,否則他死也不肯告知來意。我正打算要報警,但是……」
「你知道這人的名字嗎?」
「嗯,我問了,他似乎是個愛爾蘭小妖精(註一)喔!」他說著,有點離題了。「我猜,他一定是被你那支紀梵希的魅力幸運星香水給迷倒了。」
「盧,我的母語也是愛爾蘭語喔!」她提醒他道。「還記得我有一頭紅捲髮和一對綠眼睛嗎?」
「噢!真是抱歉。不過你生得很好看……」
「盧,他叫什麼名字?」這名前夜總會保鏢很愛跟女員工調笑,最好的方法是:在他開始天花亂墜前,就先打斷他的話頭。
「好,稍等一下。」
過了一會兒,只聽見椅子的咯吱聲,和紙筆沙沙作響的聲音。
「他的名字叫多諾凡。派翠克.多諾凡。」
多諾凡神父?他來了?
「情況就和我剛剛跟你說的差不多,他們問不出什麼,正打算要報警,你認為呢?」
「等等,盧。」她說,腦海裡一片混沌。「他是不是禿頭,身高大約五呎九吋,中年,看起來四十幾接近五十歲左右?」
「是的,頭頂跟嬰兒屁股一樣光滑溜溜。至於身高和年齡,我只能說他完全不符合NBA甄選球員的標準。」
「給他一張通行證,送他上來。」
「你確定?」他有點失望的問道。
「我擔保這人絕對無害。」
「既然你都這麼說了,就照你的意思吧!萬一有什麼狀況,大聲喊出來就對了。」
她掛斷電話,往後倒入座椅。是什麼風把多諾凡從梵蒂岡吹來這裡?
註一:愛爾蘭小妖精(Leprechaun)是和聖派翠克節有關的嬌小玲瓏的精靈。「Leprechaun」這個字,是由「luchorpan」(小的人),和一個意思為「一個製鞋人」(one-shoemaker)的字綜合而來的。作為聖派翠克節象徵的愛爾蘭小妖精,是個掛著微笑、快樂的小精靈,雖然傳說他總是性情乖戾、不值得信任,而且生性狡猾。在這裡是對愛爾蘭人的戲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