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灰燼
我低頭瞪著腳上的靴子,看著一層薄灰落在老舊磨損的皮革上。這會兒我站的地方,曾經擺著我跟我妹小櫻一起睡覺的床。廚房的餐桌應該在過去那頭。煙囪的磚塊燒得焦黑,坍塌成一堆,成了我辨認方位的依據。否則,在這片灰色海洋裡,我要如何知道自己的所在?
第十二區幾乎什麼都沒剩。一個月前,都城用燃燒彈摧毀了炭坑裡貧窮礦工的房子、鎮上的商店,乃至於司法大樓。唯一逃過一劫,沒被燒成灰的,是勝利者之村。我不確定為什麼。可能為了讓不得已來這裡出都城公差的人,有個像樣的地方待吧。也許偶爾會有古怪的記者來訪。專家會組團來評估煤礦的狀況。而維安部隊會來搜查,看有沒有逃亡者偷偷返鄉。
只不過,除了我,沒有人回來。我也只能短暫逗留。第十三區當局反對我回來。他們認為這是毫無意義,代價又大的冒險。這裡沒有情報值得探查,而此時我頭頂上起碼有一打看不見的氣墊船盤旋著,保護我。但是,我一定要來看看。非得如此不可。這是我開的條件,否則我不配合他們的任何計畫。
最後,那位在都城統籌叛變行動的首席遊戲設計師,普魯塔克.黑文斯比,舉手投降。「讓她去吧。與其再浪費一個月,不如浪費一天。也許就是得讓她到第十二區打個轉,她才會相信我們站在同一邊。」
站在同一邊?左邊太陽穴突然一陣劇痛,我伸手緊緊按住,就在喬安娜.梅森用金屬絲線圓軸擊中的地方。記憶飛旋,我試著分辨真假。究竟是怎樣的一連串事件,導致我如今站在家鄉的廢墟中?思考好難。喬安娜這一擊所造成的腦震盪,尚未完全平復,我的思緒動不動仍會亂成一團。此外,他們用來幫我控制疼痛與情緒的藥物,我猜,有時候會令我產生幻覺。我到現在還沒能完全相信,有天晚上我病房的地板突然變成群蛇纏繞蠕動,只是幻覺。
我用了一位醫生教我的方法:從我確知為真的,最簡單的事實開始,然後逐漸回想比較複雜的事情。於是,記憶的清單在我腦中展開……
我名叫凱妮絲.艾佛丁。我十七歲。我家在第十二區。我參加了飢餓遊戲。我逃脫了。都城恨我。比德被抓成了階下囚。大家認為他已經死了。他很可能已經死了。說不定死了對他來說最好……
「凱妮絲。要我下去嗎?」蓋爾的聲音從我頭上戴的耳機傳來。耳機是反抗軍堅持要我戴的。蓋爾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在上方一艘氣墊船裡,密切守護著我,隨時準備一有狀況就俯衝下來。我這才發覺自己蹲在地上,手肘撐在腿上,兩手抱頭。我看起來一定像是瀕臨崩潰邊緣。這樣不行。他們好不容易才逐漸減少給我用藥,可不能再來一次。
我起立挺直身子,揮手拒絕。「不要,我很好。」為了證明我真的很好,我開始邁步離開舊家,朝鎮上走去。蓋爾原本要求跟我一起下來,不過我拒絕他陪伴時,他就沒再勉強。他瞭解我今天不想要人陪。連他都不要。有些路,妳必須自己一個人走。
這個夏天熾熱宛若火炙,乾燥如同枯骨。幾乎沒下過雨,大轟炸後留下的一堆堆灰燼未曾受到驚擾。隨著我前進的腳步,灰燼輕輕翻滾著。沒有風吹散它們。我兩眼專注地盯著記憶中的道路,因為,我剛降落在草場時,不小心一腳踢到一塊石頭。只是那不是石頭,是人的頭骨。它滾啊滾的,停下來時面朝上。有好半天,我怔怔地盯著那兩排牙齒,不知道那是誰,心想在同樣的情況下,我看起來可能也是這個樣子。
出於習慣,我堅持走在路上,但這是錯誤的決定。路上到處是屍骨,那些曾經掙扎逃命的人。有些人已完全燒成灰。但有些人,大概死於煙燻,逃過了烈焰焚身之苦,現在橫陳在路上腐爛,發出陣陣惡臭。食腐動物正在嚼食,密密麻麻布滿蒼蠅。是我害死你,我走過一堆屍骸,心裡說。還有你,還有你。
因為真的是我。是我的箭,射向覆蓋競技場的力場的那個破綻,結果帶來這場烈焰的懲罰。那一箭,把整個施惠國送入一場浩劫。
我腦中響起史諾總統在我展開勝利之旅那天早晨說的話。「凱妮絲.艾佛丁,燃燒的女孩。妳擦出一點火花,不顧後果就走了,而它可能會燒起來,變成毀滅施惠國的燎原大火。」結果證明,他沒有誇大其詞,也不是虛言恫嚇。說不定,他當時是真心來找我幫忙。只是,我已經點燃的火,我無力控制。
燃燒。還在燃燒,我麻木地想著。遠處還在燃燒的煤礦坑吐出陣陣黑煙,但沒有人留下來滅火。第十二區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死了,剩下的八百多人如今成為難民,待在第十三區──對我而言,這等於是說,此後我們永遠無家可歸了。
我知道我不該那樣想。我知道我應該抱持感恩的心。我們的人又傷又病,飢餓難當,兩手空空而來。他們卻這樣收容、歡迎我們。但是,第十二區會毀滅,第十三區應該負一部分的責任。這個事實,我永遠無法視而不見。當然,這不能洗脫我的罪責。有太多罪責需要人承擔了。只是,若沒有他們,我不會在推翻都城的計畫中扮演任何角色,更不可能有本錢扮演這個角色。
第十二區的居民,本身並沒有策劃反抗行動。在這場天翻地覆的革命中,他們未曾有過發言權。他們有的只是不幸,不幸出了我這麼一個人。不過,有些倖存者覺得,終於能逃出第十二區,是一件幸運的事。因為,從此我們就不用再忍受無止境的飢餓與壓迫、危險的礦坑,以及我們最後一位維安隊長羅姆拉斯.崔德的鞭子。居然能夠擁有一個新家,許多人覺得是奇蹟──畢竟,才不久前,我們根本還不知道第十三區依然存在。
倖存者得以逃出生天,蓋爾的功勞無疑最大,儘管他不願意承當。大旬祭一結束,也就是我被帶離競技場的那一刻,第十二區的電力立時被切斷,電視螢幕一片漆黑,整個炭坑一片死寂,人們可以聽見彼此的心跳。沒有人抗議或慶祝競技場裡發生的事。不到十五分鐘,天空已經布滿盤旋機,炸彈如暴雨落下。
是蓋爾先想到草場。炭坑少有像草場這樣的地方,沒有到處卡著煤灰的老木屋。他盡其所能地將人們帶往草場,包括我媽和小櫻。他將人組織起來,推倒鐵絲網。沒有通電的鐵絲網,只是不足為害的障礙。然後,他帶領大家進入森林,前往他唯一能想到的地方,我爸在我小時候帶我去過的那個湖。從那裡,他們遙遙望著沖天烈焰吞噬了這世上他們熟悉的一切。
到了天亮,盤旋機早已撤走,火漸漸熄去,落後的最後一批倖存者也抵達了。我媽和小櫻為傷患設置了一個醫療區,盡力使用在森林中能採集到的藥草治療他們。蓋爾有兩副弓箭、一把獵刀、一張漁網,以及八百多個驚魂未定的人要吃飯。靠著一些身體還算強健的人齊心協力,大夥兒捱過了三天。然後,一艘氣墊船出其不意地出現,把他們全撤到第十三區。在那裡,有許多雪白、乾淨的房間給他們住,充足的衣服給他們穿,並且,一天供應三餐。美中不足的是,房間是在地底下,衣服是人人一樣的制服,食物淡而無味。但是對第十二區的難民來說,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他們安全了。他們得到照顧。他們還活著,並且受到熱烈的歡迎。
大家都認為,第十三區的熱情是仁慈、善意的表現。不過,有個數年前靠自己雙腳從第十區走到第十三區,名叫道同的難民,偷偷告訴了我這裡的人的真正動機。「他們需要妳。需要我。他們需要我們所有的人。幾年前,第十三區爆發一場類似天花的疫病,死了很多人,活下來的人許多從此不能生育。在他們眼中,我們是一批新到的種畜。」他在第十區的肉牛牧場工作,專門移植長年冷凍的牛胚胎,維持牛隻的遺傳多樣性。他的猜測應該八九不離十,因為這裡的孩童所佔的人口比例未免太低了。但是,那又如何?我們沒被關在畜欄裡,反而接受訓練,擔負各種工作,孩子也都繼續受教育。此外,第十三區當局馬上授予每位難民公民身份,而超過十四歲的人全部獲頒初級軍階,大家都殷勤地稱呼他們「軍士」。
但是,我仍舊痛恨他們。當然,現在我幾乎痛恨所有人。尤其我自己。
我腳下的地面變硬了。在厚厚的灰燼底下,我感覺到廣場的石板地。廣場周邊有一圈低矮的廢墟,那裡曾經是圍繞廣場的商店。司法大樓如今成了一個巨大的瓦礫堆。我走到大概是比德家麵包店的位置,那裡除了一團融化變形的烤爐,什麼也沒剩下。比德的父母和他兩個哥哥,都沒去到第十三區。第十二區裡那些日子過得算不錯的人家,只有十來人逃過這場大火。比德即便回來,也一無所有了。只除了我……
我倒退著離開麵包店,腳下絆到了什麼,失去平衡,一屁股坐在一大塊被太陽烤得火熱的金屬上。我苦苦思索,看不出它原來是什麼。然後,我想起崔德不久前替廣場增添了一些新設施。關人的柵籠、執行鞭刑的柱子,還有這個──這是絞刑架殘餘的部分。不好。這實在不好。這些日子裡,不論清醒或睡著,時刻折磨我的影像,一時間如潮水般湧來。水浸、火炙、刀剮、電擊、斧刖、毆打──我總不時想到,都城為了逼比德供出他一無所知的反抗軍消息,不知會怎樣動刑折磨他。我緊緊閉上眼睛,試圖跨越幾百哩,在心裡尋找他,幻想他會感受到我的思緒,知道自己並不孤單。然而,他是孤單的,我幫不了他。
我拔足飛奔,遠離廣場,奔向唯一沒有被大火摧毀的地方。我經過市長家的廢墟,我的朋友瑪姬住的地方。她和她家人音訊全無。他們一家是因為她父親的職位而被送到了都城,還是被棄置在大火中?揚起的灰燼包圍我,我拉起衣襬遮住口鼻。令我感到窒息的,不是我想到我吸入什麼,而是我吸入誰。
草都烤焦了,煙塵餘燼也如灰雪落在這裡,但勝利者之村的十二棟房子毫髮無傷。我衝進過去一年我住的房子,用力關上門,背靠著門喘氣。屋裡似乎沒有人動過。乾淨。靜得詭異。我為什麼要回第十二區來?這趟探訪怎能幫我解答我無法逃避的問題?
「我該怎麼辦2
都城的盤旋機會突然出現,把我們從天上打下去嗎?我們飛越第十二區時,我焦急地觀察攻擊的徵兆,但是沒有人追來。幾分鐘後,我聽見普魯塔克和飛行員交談,確定領空暢通無阻,我開始放鬆下來。
蓋爾對著獵物袋發出的嚎叫聲點點頭,說:「現在我知道妳為什麼一定要回去一趟了。」
「只要有一絲機會找到牠。」我把袋子扔到一張座椅上,那討厭的小傢伙開始發出低而深沉的咆哮。「喔,閉嘴。」我對著袋子喊,一屁股坐在對面窗邊有軟墊的座位。
蓋爾在我旁邊坐下,說:「底下很糟,是吧?」
「不能再糟了。」我回答。我望著他,看見他眼中映出我的悲痛。我們尋著彼此的手,牢牢握住第十二區倖存的生命,史諾尚未摧毀的那一部分。接下來的航程,我們只是靜靜坐著,沒再說話。這趟路只要大約四十五分鐘,步行的話約一個禮拜。去年冬天我在森林中遇見的第八區難民,邦妮和織文,離她們的目的地已經不遠。然而她們顯然沒有抵達。當我在第十三區打聽她們的下落,沒有人知道我說的是誰。我猜,她們死在森林裡了。
從空中鳥瞰,第十三區看起來並沒有比第十二區好多少。只差這裡的瓦礫堆早已不再冒煙,不像都城在電視上播給我們看的那樣,但地面上同樣杳無人跡。自從都城與各行政區交戰的「黑暗時期」結束,第十三區據稱已經毀滅以後,七十五年來,幾乎所有新的設施都構築在地底下。當年,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這裡原本已有規模可觀的地下設施,充作戰爭時期政府領導人的祕密藏身之處;萬一地面環境惡劣到不適合人居住,這裡便可以成為人類的最後避難所。對第十三區的人而言,最重要的是,這裡曾是都城核武發展計畫的中心。在黑暗時期,第十三區的反抗軍從政府軍手中奪下控制權,將他們的核子飛彈瞄準都城,然後展開談判,達成協議:都城放手,任由第十三區脫離控制,而第十三區則假裝已全數被消滅。都城在西部另有一處基地儲備了大批核武,可以用來攻擊第十三區。但這樣做,必會招致一定程度的報復。都城被迫接受第十三區的條件。於是,都城將第十三區地面尚存的一切建築和設備摧毀淨盡,切斷它所有的對外聯繫。或許都城的領導人認為,在缺乏外援的情況下,第十三區終必自行滅亡。有好幾次,它確曾瀕臨滅亡邊緣。但是,藉由資源的縝密分配運用、紀律的嚴格實施,並對可能來自都城的攻擊長期保持高度警戒,第十三區活了下來。
如今所有的居民幾乎都住在地底下。你可以到地面上做運動和曬太陽,但只能在你時間表所排定的特定時段去。你不可能錯失你的時間表。每天早晨,你得把右手臂伸進牆壁上的一個裝置,它會用一種淺紫色墨水把你這一天的時間表打印在你前臂內側。七點:早餐。七點半:廚房勞務。八點半:教育中心,第十七教室。諸如此類。那種墨水是擦不掉的,要到晚間二十二點:洗澡時,墨水中的不知什麼防水成分自行裂解,整個時間表才會沖洗掉。夜裡十點半熄燈,除了輪值夜班的人,其餘所有的人都應該上床睡覺。
起先,我病得厲害,還待在醫院時,手臂上可以不用打印。一旦我出院搬進三○七室,與我媽、我妹同住,人們就期望我遵守時間表的安排。但是,除了吃飯時間我會出現,我可以說從不理會手臂上排定的事。我要不就返回我們的居室,要不就在第十三區到處遊蕩,或找個地方躲起來睡覺。某一條廢棄的空氣輸送管、洗衣間的水管後面,我都待過。最棒的地方是教育中心裡的一個小儲藏間,因為似乎從來沒有人有需要到那裡找文具或教學用品。這裡的人非常節儉,浪費簡直是一種罪行。幸好,第十二區的人從來沒有浪費的習慣。有一次,我看見芙薇雅.卡卓揉掉一張上面只寫了幾個字的紙,然後所有人瞪著她看的眼神,會讓你以為她謀殺了什麼人。她一張臉脹得通紅,鑲在圓鼓鼓的臉頰上的那朵銀花變得更加醒目。一朵銀花,都城誇張生活的絕佳表徵。待在第十三區,我少數的樂趣之一,便是觀察那幾位養尊處優慣的都城「叛徒」,彆扭萬分地嘗試融入此地的生活。
我不知道我這種完全不甩此地主人的要求,不準時依照時間表行事的行徑,能維持多久。目前,他們不干涉我,是因為我被歸類為精神失常的人,起碼我手腕戴的病歷塑膠手環上頭是這麼寫的。因此,大家只好忍耐我散漫地晃蕩度日。但這種情況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他們也不可能一直容忍學舌鳥這件事情一直懸而未決。
跨出氣墊船升降台後,蓋爾和我通過一連串樓梯往下走,前往三○七室。我們可以坐電梯,只不過它總讓我想起把我送入競技場的升降梯。我一直很難適應待在地底下那麼長的時間,但猶如在夢境中看見那朵玫瑰後,這樣一步步往地底深處走,我頭一次有一絲的安全感。
在標上307號碼的門口,我遲疑了一下,揣想著我媽和我妹會問的問題。我問蓋爾:「第十二區的情況,我該怎麼跟她們說?」
「我想她們不會問細節。她們都看見它被大火吞噬。我想,她們最擔心的,是妳目睹那情景以後會怎麼樣。」蓋爾伸手輕輕觸摸我的臉頰。「我也擔心。」
我將臉貼在他手掌上好一會兒。「我會撐過去的。」
然後我深吸一口氣,打開門。這是十八點:反省的時段,晚餐前的半小時休息時間,我媽和我妹都在家。她們在揣測我的心情,我看見她們臉上的擔憂。在她們提出任何問題之前,我把獵物袋裡的東西倒出來。於是,這個時段立刻變成十八點:寵貓時間。小櫻坐在地板上,抱著醜斃了的金鳳花,又哭又搖。那貓不停打呼嚕,只偶爾停下來對我咆哮兩聲。當小櫻把那條藍絲帶繫在牠脖子上,牠得意地看了我一眼。
我媽將結婚照緊緊抱在胸前,然後將照片及那本植物書冊,一起放在政府配置的五斗櫃上。我將我爸的打獵外套掛在椅背上。有那麼片刻,我恍惚覺得這裡有家的味道。我猜,走這麼一趟第十二區,並不完全白費。
十八點半:晚餐。我們在前往餐廳的途中,蓋爾的通訊鐲開始嗶嗶響。這種通訊器看起來像個超大型手錶,但可以接收文字訊息。配戴通訊鐲是一種特權,只保留給那些在反抗運動中擔負重任的人。蓋爾因為拯救了第十二區的百姓,而享有這樣的地位。「他們要我們兩個去指揮中心。」他說。
想來這又是一場沒完沒了的學舌鳥遊說會議。我跟在蓋爾後面幾步,努力收拾心情,做好心理準備。我在指揮中心門口遲疑著,沒有馬上走進去。這間高科技會議室兼作戰議事廳,牆壁上裝設了電腦化的通訊傳聲器材、顯示各行政區部隊動態的電子地圖。中間那張巨大的長方桌,上面有許多我不該碰的控制儀表板。沒人注意我,因為大家全聚在房間另一頭,那台全天候播放都城廣播節目的電視螢幕前。我心想,說不定我能夠開溜。龐大身軀一直擋住螢幕的普魯塔克,偏偏這時瞥見了我,立刻急急招手要我過去加入他們。我不情願地走過去,想像不出什麼節目可能讓我感興趣。永遠千篇一律。戰爭的片段、宣傳、轟炸第十二區的實況重播,或史諾總統預告壞事的談話。因此,我看到始終擔任飢餓遊戲訪談主持人的凱薩.富萊克曼那張濃妝重彩的臉,以及一身閃閃發亮的西裝,準備要做訪問時,不禁覺得有趣──直到攝影機的鏡頭往後拉,我看到他訪問的對象是比德。
我驚愕地發出聲音。像是溺水缺氧,痛苦不堪的呻吟,又像是倒抽一口氣的喘息。我推開旁人,往前擠,直到站在他面前,手落在螢幕上。我在他眼中搜尋痛苦的痕跡,任何足以反映遭受刑求的痛苦的跡象。什麼都沒有。比德看起來是健康的,甚至是強壯的。他的肌膚紅潤光澤,毫無瑕疵,是那種接受過全身美容的狀態。他神態沉著、嚴肅。我無法把他跟我夢中那個渾身傷痕累累、血流不止的男孩連在一起。
凱薩坐在比德對面的椅子。他調整姿勢,讓自己坐得更舒服些,然後盯著比德看了好一會兒。「所以……比德……歡迎歸來。」
比德淡淡笑了一下。「我敢打賭,凱薩,你一定以為你上回已經是最後一次訪問我了。」
「坦白說,沒錯。」凱薩說:「大旬祭的前一天晚上,我是這麼以為……嗯,誰想到我們會再度見到你呢?」
「我保證,這可不是我的計畫。」比德皺著眉頭說。
凱薩的身體稍微往前傾。「我想,我們都很清楚你的計畫是什麼。你打算在競技場中犧牲自己,保住凱妮絲.艾佛丁和你們孩子的命。」
「一點也沒錯。簡單又清楚。」比德的手指摩挲著椅子扶手上的椅套花紋,說:「但其他人也有他們的計畫。」
對,其他人也有他們的計畫。我在心裡說。那麼,比德已經猜到,反抗軍把我們當棋子利用?已經猜到,打從一開始他們就計畫營救我?還有,已經猜到,我們的導師黑密契.阿勃納西為了一個他假裝沒興趣的目標,而出賣了我們倆?
在接下來的沉默中,我注意到比德雙眉間皺起深深的紋路。是的,他已經猜到了。要不,就是已經有人告訴他了。但是都城沒殺害他,甚至沒懲罰他。此刻,這遠遠超過了我最離譜的期盼。我全神貫注地看著他毫髮無傷的樣貌,領略他身體和心智都健康無恙的事實。那種感覺就像他們在醫院裡給我的麻精,流竄全身,淹沒了我過去幾週以來的痛苦。
「你何不跟我們說說在競技場最後一晚的情形?」凱薩提議。「好幫我們釐清幾件事。」
比德點頭,但停了好一會兒才緩緩說道:「最後一晚……跟你們說說最後一晚的情形……嗯,首先,你必須想像一下置身在競技場中的感覺。那就像有一個碗覆蓋著,裡頭熱氣蒸騰,一隻小蟲被困在底下。環繞著你的是熱帶叢林……濃密、翠綠、充滿活物。那個巨鐘滴答作響,一分一秒地減損你的性命。每個鐘頭都會帶來新的恐怖。你必須想像,前兩天已經死了十六個人,當中有些人是為了保護你而死。以這種速率持續下去,最後八個人到了早晨也都會死。只剩一個人,那個勝利
我低頭瞪著腳上的靴子,看著一層薄灰落在老舊磨損的皮革上。這會兒我站的地方,曾經擺著我跟我妹小櫻一起睡覺的床。廚房的餐桌應該在過去那頭。煙囪的磚塊燒得焦黑,坍塌成一堆,成了我辨認方位的依據。否則,在這片灰色海洋裡,我要如何知道自己的所在?
第十二區幾乎什麼都沒剩。一個月前,都城用燃燒彈摧毀了炭坑裡貧窮礦工的房子、鎮上的商店,乃至於司法大樓。唯一逃過一劫,沒被燒成灰的,是勝利者之村。我不確定為什麼。可能為了讓不得已來這裡出都城公差的人,有個像樣的地方待吧。也許偶爾會有古怪的記者來訪。專家會組團來評估煤礦的狀況。而維安部隊會來搜查,看有沒有逃亡者偷偷返鄉。
只不過,除了我,沒有人回來。我也只能短暫逗留。第十三區當局反對我回來。他們認為這是毫無意義,代價又大的冒險。這裡沒有情報值得探查,而此時我頭頂上起碼有一打看不見的氣墊船盤旋著,保護我。但是,我一定要來看看。非得如此不可。這是我開的條件,否則我不配合他們的任何計畫。
最後,那位在都城統籌叛變行動的首席遊戲設計師,普魯塔克.黑文斯比,舉手投降。「讓她去吧。與其再浪費一個月,不如浪費一天。也許就是得讓她到第十二區打個轉,她才會相信我們站在同一邊。」
站在同一邊?左邊太陽穴突然一陣劇痛,我伸手緊緊按住,就在喬安娜.梅森用金屬絲線圓軸擊中的地方。記憶飛旋,我試著分辨真假。究竟是怎樣的一連串事件,導致我如今站在家鄉的廢墟中?思考好難。喬安娜這一擊所造成的腦震盪,尚未完全平復,我的思緒動不動仍會亂成一團。此外,他們用來幫我控制疼痛與情緒的藥物,我猜,有時候會令我產生幻覺。我到現在還沒能完全相信,有天晚上我病房的地板突然變成群蛇纏繞蠕動,只是幻覺。
我用了一位醫生教我的方法:從我確知為真的,最簡單的事實開始,然後逐漸回想比較複雜的事情。於是,記憶的清單在我腦中展開……
我名叫凱妮絲.艾佛丁。我十七歲。我家在第十二區。我參加了飢餓遊戲。我逃脫了。都城恨我。比德被抓成了階下囚。大家認為他已經死了。他很可能已經死了。說不定死了對他來說最好……
「凱妮絲。要我下去嗎?」蓋爾的聲音從我頭上戴的耳機傳來。耳機是反抗軍堅持要我戴的。蓋爾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在上方一艘氣墊船裡,密切守護著我,隨時準備一有狀況就俯衝下來。我這才發覺自己蹲在地上,手肘撐在腿上,兩手抱頭。我看起來一定像是瀕臨崩潰邊緣。這樣不行。他們好不容易才逐漸減少給我用藥,可不能再來一次。
我起立挺直身子,揮手拒絕。「不要,我很好。」為了證明我真的很好,我開始邁步離開舊家,朝鎮上走去。蓋爾原本要求跟我一起下來,不過我拒絕他陪伴時,他就沒再勉強。他瞭解我今天不想要人陪。連他都不要。有些路,妳必須自己一個人走。
這個夏天熾熱宛若火炙,乾燥如同枯骨。幾乎沒下過雨,大轟炸後留下的一堆堆灰燼未曾受到驚擾。隨著我前進的腳步,灰燼輕輕翻滾著。沒有風吹散它們。我兩眼專注地盯著記憶中的道路,因為,我剛降落在草場時,不小心一腳踢到一塊石頭。只是那不是石頭,是人的頭骨。它滾啊滾的,停下來時面朝上。有好半天,我怔怔地盯著那兩排牙齒,不知道那是誰,心想在同樣的情況下,我看起來可能也是這個樣子。
出於習慣,我堅持走在路上,但這是錯誤的決定。路上到處是屍骨,那些曾經掙扎逃命的人。有些人已完全燒成灰。但有些人,大概死於煙燻,逃過了烈焰焚身之苦,現在橫陳在路上腐爛,發出陣陣惡臭。食腐動物正在嚼食,密密麻麻布滿蒼蠅。是我害死你,我走過一堆屍骸,心裡說。還有你,還有你。
因為真的是我。是我的箭,射向覆蓋競技場的力場的那個破綻,結果帶來這場烈焰的懲罰。那一箭,把整個施惠國送入一場浩劫。
我腦中響起史諾總統在我展開勝利之旅那天早晨說的話。「凱妮絲.艾佛丁,燃燒的女孩。妳擦出一點火花,不顧後果就走了,而它可能會燒起來,變成毀滅施惠國的燎原大火。」結果證明,他沒有誇大其詞,也不是虛言恫嚇。說不定,他當時是真心來找我幫忙。只是,我已經點燃的火,我無力控制。
燃燒。還在燃燒,我麻木地想著。遠處還在燃燒的煤礦坑吐出陣陣黑煙,但沒有人留下來滅火。第十二區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死了,剩下的八百多人如今成為難民,待在第十三區──對我而言,這等於是說,此後我們永遠無家可歸了。
我知道我不該那樣想。我知道我應該抱持感恩的心。我們的人又傷又病,飢餓難當,兩手空空而來。他們卻這樣收容、歡迎我們。但是,第十二區會毀滅,第十三區應該負一部分的責任。這個事實,我永遠無法視而不見。當然,這不能洗脫我的罪責。有太多罪責需要人承擔了。只是,若沒有他們,我不會在推翻都城的計畫中扮演任何角色,更不可能有本錢扮演這個角色。
第十二區的居民,本身並沒有策劃反抗行動。在這場天翻地覆的革命中,他們未曾有過發言權。他們有的只是不幸,不幸出了我這麼一個人。不過,有些倖存者覺得,終於能逃出第十二區,是一件幸運的事。因為,從此我們就不用再忍受無止境的飢餓與壓迫、危險的礦坑,以及我們最後一位維安隊長羅姆拉斯.崔德的鞭子。居然能夠擁有一個新家,許多人覺得是奇蹟──畢竟,才不久前,我們根本還不知道第十三區依然存在。
倖存者得以逃出生天,蓋爾的功勞無疑最大,儘管他不願意承當。大旬祭一結束,也就是我被帶離競技場的那一刻,第十二區的電力立時被切斷,電視螢幕一片漆黑,整個炭坑一片死寂,人們可以聽見彼此的心跳。沒有人抗議或慶祝競技場裡發生的事。不到十五分鐘,天空已經布滿盤旋機,炸彈如暴雨落下。
是蓋爾先想到草場。炭坑少有像草場這樣的地方,沒有到處卡著煤灰的老木屋。他盡其所能地將人們帶往草場,包括我媽和小櫻。他將人組織起來,推倒鐵絲網。沒有通電的鐵絲網,只是不足為害的障礙。然後,他帶領大家進入森林,前往他唯一能想到的地方,我爸在我小時候帶我去過的那個湖。從那裡,他們遙遙望著沖天烈焰吞噬了這世上他們熟悉的一切。
到了天亮,盤旋機早已撤走,火漸漸熄去,落後的最後一批倖存者也抵達了。我媽和小櫻為傷患設置了一個醫療區,盡力使用在森林中能採集到的藥草治療他們。蓋爾有兩副弓箭、一把獵刀、一張漁網,以及八百多個驚魂未定的人要吃飯。靠著一些身體還算強健的人齊心協力,大夥兒捱過了三天。然後,一艘氣墊船出其不意地出現,把他們全撤到第十三區。在那裡,有許多雪白、乾淨的房間給他們住,充足的衣服給他們穿,並且,一天供應三餐。美中不足的是,房間是在地底下,衣服是人人一樣的制服,食物淡而無味。但是對第十二區的難民來說,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他們安全了。他們得到照顧。他們還活著,並且受到熱烈的歡迎。
大家都認為,第十三區的熱情是仁慈、善意的表現。不過,有個數年前靠自己雙腳從第十區走到第十三區,名叫道同的難民,偷偷告訴了我這裡的人的真正動機。「他們需要妳。需要我。他們需要我們所有的人。幾年前,第十三區爆發一場類似天花的疫病,死了很多人,活下來的人許多從此不能生育。在他們眼中,我們是一批新到的種畜。」他在第十區的肉牛牧場工作,專門移植長年冷凍的牛胚胎,維持牛隻的遺傳多樣性。他的猜測應該八九不離十,因為這裡的孩童所佔的人口比例未免太低了。但是,那又如何?我們沒被關在畜欄裡,反而接受訓練,擔負各種工作,孩子也都繼續受教育。此外,第十三區當局馬上授予每位難民公民身份,而超過十四歲的人全部獲頒初級軍階,大家都殷勤地稱呼他們「軍士」。
但是,我仍舊痛恨他們。當然,現在我幾乎痛恨所有人。尤其我自己。
我腳下的地面變硬了。在厚厚的灰燼底下,我感覺到廣場的石板地。廣場周邊有一圈低矮的廢墟,那裡曾經是圍繞廣場的商店。司法大樓如今成了一個巨大的瓦礫堆。我走到大概是比德家麵包店的位置,那裡除了一團融化變形的烤爐,什麼也沒剩下。比德的父母和他兩個哥哥,都沒去到第十三區。第十二區裡那些日子過得算不錯的人家,只有十來人逃過這場大火。比德即便回來,也一無所有了。只除了我……
我倒退著離開麵包店,腳下絆到了什麼,失去平衡,一屁股坐在一大塊被太陽烤得火熱的金屬上。我苦苦思索,看不出它原來是什麼。然後,我想起崔德不久前替廣場增添了一些新設施。關人的柵籠、執行鞭刑的柱子,還有這個──這是絞刑架殘餘的部分。不好。這實在不好。這些日子裡,不論清醒或睡著,時刻折磨我的影像,一時間如潮水般湧來。水浸、火炙、刀剮、電擊、斧刖、毆打──我總不時想到,都城為了逼比德供出他一無所知的反抗軍消息,不知會怎樣動刑折磨他。我緊緊閉上眼睛,試圖跨越幾百哩,在心裡尋找他,幻想他會感受到我的思緒,知道自己並不孤單。然而,他是孤單的,我幫不了他。
我拔足飛奔,遠離廣場,奔向唯一沒有被大火摧毀的地方。我經過市長家的廢墟,我的朋友瑪姬住的地方。她和她家人音訊全無。他們一家是因為她父親的職位而被送到了都城,還是被棄置在大火中?揚起的灰燼包圍我,我拉起衣襬遮住口鼻。令我感到窒息的,不是我想到我吸入什麼,而是我吸入誰。
草都烤焦了,煙塵餘燼也如灰雪落在這裡,但勝利者之村的十二棟房子毫髮無傷。我衝進過去一年我住的房子,用力關上門,背靠著門喘氣。屋裡似乎沒有人動過。乾淨。靜得詭異。我為什麼要回第十二區來?這趟探訪怎能幫我解答我無法逃避的問題?
「我該怎麼辦2
都城的盤旋機會突然出現,把我們從天上打下去嗎?我們飛越第十二區時,我焦急地觀察攻擊的徵兆,但是沒有人追來。幾分鐘後,我聽見普魯塔克和飛行員交談,確定領空暢通無阻,我開始放鬆下來。
蓋爾對著獵物袋發出的嚎叫聲點點頭,說:「現在我知道妳為什麼一定要回去一趟了。」
「只要有一絲機會找到牠。」我把袋子扔到一張座椅上,那討厭的小傢伙開始發出低而深沉的咆哮。「喔,閉嘴。」我對著袋子喊,一屁股坐在對面窗邊有軟墊的座位。
蓋爾在我旁邊坐下,說:「底下很糟,是吧?」
「不能再糟了。」我回答。我望著他,看見他眼中映出我的悲痛。我們尋著彼此的手,牢牢握住第十二區倖存的生命,史諾尚未摧毀的那一部分。接下來的航程,我們只是靜靜坐著,沒再說話。這趟路只要大約四十五分鐘,步行的話約一個禮拜。去年冬天我在森林中遇見的第八區難民,邦妮和織文,離她們的目的地已經不遠。然而她們顯然沒有抵達。當我在第十三區打聽她們的下落,沒有人知道我說的是誰。我猜,她們死在森林裡了。
從空中鳥瞰,第十三區看起來並沒有比第十二區好多少。只差這裡的瓦礫堆早已不再冒煙,不像都城在電視上播給我們看的那樣,但地面上同樣杳無人跡。自從都城與各行政區交戰的「黑暗時期」結束,第十三區據稱已經毀滅以後,七十五年來,幾乎所有新的設施都構築在地底下。當年,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這裡原本已有規模可觀的地下設施,充作戰爭時期政府領導人的祕密藏身之處;萬一地面環境惡劣到不適合人居住,這裡便可以成為人類的最後避難所。對第十三區的人而言,最重要的是,這裡曾是都城核武發展計畫的中心。在黑暗時期,第十三區的反抗軍從政府軍手中奪下控制權,將他們的核子飛彈瞄準都城,然後展開談判,達成協議:都城放手,任由第十三區脫離控制,而第十三區則假裝已全數被消滅。都城在西部另有一處基地儲備了大批核武,可以用來攻擊第十三區。但這樣做,必會招致一定程度的報復。都城被迫接受第十三區的條件。於是,都城將第十三區地面尚存的一切建築和設備摧毀淨盡,切斷它所有的對外聯繫。或許都城的領導人認為,在缺乏外援的情況下,第十三區終必自行滅亡。有好幾次,它確曾瀕臨滅亡邊緣。但是,藉由資源的縝密分配運用、紀律的嚴格實施,並對可能來自都城的攻擊長期保持高度警戒,第十三區活了下來。
如今所有的居民幾乎都住在地底下。你可以到地面上做運動和曬太陽,但只能在你時間表所排定的特定時段去。你不可能錯失你的時間表。每天早晨,你得把右手臂伸進牆壁上的一個裝置,它會用一種淺紫色墨水把你這一天的時間表打印在你前臂內側。七點:早餐。七點半:廚房勞務。八點半:教育中心,第十七教室。諸如此類。那種墨水是擦不掉的,要到晚間二十二點:洗澡時,墨水中的不知什麼防水成分自行裂解,整個時間表才會沖洗掉。夜裡十點半熄燈,除了輪值夜班的人,其餘所有的人都應該上床睡覺。
起先,我病得厲害,還待在醫院時,手臂上可以不用打印。一旦我出院搬進三○七室,與我媽、我妹同住,人們就期望我遵守時間表的安排。但是,除了吃飯時間我會出現,我可以說從不理會手臂上排定的事。我要不就返回我們的居室,要不就在第十三區到處遊蕩,或找個地方躲起來睡覺。某一條廢棄的空氣輸送管、洗衣間的水管後面,我都待過。最棒的地方是教育中心裡的一個小儲藏間,因為似乎從來沒有人有需要到那裡找文具或教學用品。這裡的人非常節儉,浪費簡直是一種罪行。幸好,第十二區的人從來沒有浪費的習慣。有一次,我看見芙薇雅.卡卓揉掉一張上面只寫了幾個字的紙,然後所有人瞪著她看的眼神,會讓你以為她謀殺了什麼人。她一張臉脹得通紅,鑲在圓鼓鼓的臉頰上的那朵銀花變得更加醒目。一朵銀花,都城誇張生活的絕佳表徵。待在第十三區,我少數的樂趣之一,便是觀察那幾位養尊處優慣的都城「叛徒」,彆扭萬分地嘗試融入此地的生活。
我不知道我這種完全不甩此地主人的要求,不準時依照時間表行事的行徑,能維持多久。目前,他們不干涉我,是因為我被歸類為精神失常的人,起碼我手腕戴的病歷塑膠手環上頭是這麼寫的。因此,大家只好忍耐我散漫地晃蕩度日。但這種情況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他們也不可能一直容忍學舌鳥這件事情一直懸而未決。
跨出氣墊船升降台後,蓋爾和我通過一連串樓梯往下走,前往三○七室。我們可以坐電梯,只不過它總讓我想起把我送入競技場的升降梯。我一直很難適應待在地底下那麼長的時間,但猶如在夢境中看見那朵玫瑰後,這樣一步步往地底深處走,我頭一次有一絲的安全感。
在標上307號碼的門口,我遲疑了一下,揣想著我媽和我妹會問的問題。我問蓋爾:「第十二區的情況,我該怎麼跟她們說?」
「我想她們不會問細節。她們都看見它被大火吞噬。我想,她們最擔心的,是妳目睹那情景以後會怎麼樣。」蓋爾伸手輕輕觸摸我的臉頰。「我也擔心。」
我將臉貼在他手掌上好一會兒。「我會撐過去的。」
然後我深吸一口氣,打開門。這是十八點:反省的時段,晚餐前的半小時休息時間,我媽和我妹都在家。她們在揣測我的心情,我看見她們臉上的擔憂。在她們提出任何問題之前,我把獵物袋裡的東西倒出來。於是,這個時段立刻變成十八點:寵貓時間。小櫻坐在地板上,抱著醜斃了的金鳳花,又哭又搖。那貓不停打呼嚕,只偶爾停下來對我咆哮兩聲。當小櫻把那條藍絲帶繫在牠脖子上,牠得意地看了我一眼。
我媽將結婚照緊緊抱在胸前,然後將照片及那本植物書冊,一起放在政府配置的五斗櫃上。我將我爸的打獵外套掛在椅背上。有那麼片刻,我恍惚覺得這裡有家的味道。我猜,走這麼一趟第十二區,並不完全白費。
十八點半:晚餐。我們在前往餐廳的途中,蓋爾的通訊鐲開始嗶嗶響。這種通訊器看起來像個超大型手錶,但可以接收文字訊息。配戴通訊鐲是一種特權,只保留給那些在反抗運動中擔負重任的人。蓋爾因為拯救了第十二區的百姓,而享有這樣的地位。「他們要我們兩個去指揮中心。」他說。
想來這又是一場沒完沒了的學舌鳥遊說會議。我跟在蓋爾後面幾步,努力收拾心情,做好心理準備。我在指揮中心門口遲疑著,沒有馬上走進去。這間高科技會議室兼作戰議事廳,牆壁上裝設了電腦化的通訊傳聲器材、顯示各行政區部隊動態的電子地圖。中間那張巨大的長方桌,上面有許多我不該碰的控制儀表板。沒人注意我,因為大家全聚在房間另一頭,那台全天候播放都城廣播節目的電視螢幕前。我心想,說不定我能夠開溜。龐大身軀一直擋住螢幕的普魯塔克,偏偏這時瞥見了我,立刻急急招手要我過去加入他們。我不情願地走過去,想像不出什麼節目可能讓我感興趣。永遠千篇一律。戰爭的片段、宣傳、轟炸第十二區的實況重播,或史諾總統預告壞事的談話。因此,我看到始終擔任飢餓遊戲訪談主持人的凱薩.富萊克曼那張濃妝重彩的臉,以及一身閃閃發亮的西裝,準備要做訪問時,不禁覺得有趣──直到攝影機的鏡頭往後拉,我看到他訪問的對象是比德。
我驚愕地發出聲音。像是溺水缺氧,痛苦不堪的呻吟,又像是倒抽一口氣的喘息。我推開旁人,往前擠,直到站在他面前,手落在螢幕上。我在他眼中搜尋痛苦的痕跡,任何足以反映遭受刑求的痛苦的跡象。什麼都沒有。比德看起來是健康的,甚至是強壯的。他的肌膚紅潤光澤,毫無瑕疵,是那種接受過全身美容的狀態。他神態沉著、嚴肅。我無法把他跟我夢中那個渾身傷痕累累、血流不止的男孩連在一起。
凱薩坐在比德對面的椅子。他調整姿勢,讓自己坐得更舒服些,然後盯著比德看了好一會兒。「所以……比德……歡迎歸來。」
比德淡淡笑了一下。「我敢打賭,凱薩,你一定以為你上回已經是最後一次訪問我了。」
「坦白說,沒錯。」凱薩說:「大旬祭的前一天晚上,我是這麼以為……嗯,誰想到我們會再度見到你呢?」
「我保證,這可不是我的計畫。」比德皺著眉頭說。
凱薩的身體稍微往前傾。「我想,我們都很清楚你的計畫是什麼。你打算在競技場中犧牲自己,保住凱妮絲.艾佛丁和你們孩子的命。」
「一點也沒錯。簡單又清楚。」比德的手指摩挲著椅子扶手上的椅套花紋,說:「但其他人也有他們的計畫。」
對,其他人也有他們的計畫。我在心裡說。那麼,比德已經猜到,反抗軍把我們當棋子利用?已經猜到,打從一開始他們就計畫營救我?還有,已經猜到,我們的導師黑密契.阿勃納西為了一個他假裝沒興趣的目標,而出賣了我們倆?
在接下來的沉默中,我注意到比德雙眉間皺起深深的紋路。是的,他已經猜到了。要不,就是已經有人告訴他了。但是都城沒殺害他,甚至沒懲罰他。此刻,這遠遠超過了我最離譜的期盼。我全神貫注地看著他毫髮無傷的樣貌,領略他身體和心智都健康無恙的事實。那種感覺就像他們在醫院裡給我的麻精,流竄全身,淹沒了我過去幾週以來的痛苦。
「你何不跟我們說說在競技場最後一晚的情形?」凱薩提議。「好幫我們釐清幾件事。」
比德點頭,但停了好一會兒才緩緩說道:「最後一晚……跟你們說說最後一晚的情形……嗯,首先,你必須想像一下置身在競技場中的感覺。那就像有一個碗覆蓋著,裡頭熱氣蒸騰,一隻小蟲被困在底下。環繞著你的是熱帶叢林……濃密、翠綠、充滿活物。那個巨鐘滴答作響,一分一秒地減損你的性命。每個鐘頭都會帶來新的恐怖。你必須想像,前兩天已經死了十六個人,當中有些人是為了保護你而死。以這種速率持續下去,最後八個人到了早晨也都會死。只剩一個人,那個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