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二年的義大利
歷史所呈現的弔詭,很少比十六世紀開端的義大利更驚人。隨著文藝復興的輝煌與創新達到新的巔峰—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馬基維利躍上歷史舞臺發光發熱,義大利卻陷入政治叛變動盪的泥淖。分裂成十餘個自治政體,從諸如威尼斯共和國這類強大的民族國家到眾多的小城邦, 義大利半島成了勢力龐大的家族王朝、唯財是圖的傭兵軍閥,以及舉兵進犯的外國君王所競相割據的戰場。
在這兵馬倥傯之中,義大利人民不再寄望從上帝和羅馬教廷找到救贖,自認只能聽任命運女神撥弄(對於古羅馬命運女神的迷信再度興起)。命運女神在文學作品和日常交談中性格就像個乖戾惡毒,插手人間諸事的統治者。即使是那年代最開明的知識分子,也不免相信命運女神的存在,還有祂的暴虐無道。李奧納多.達文西靠著他對大自然的全新視界來反抗祂,在達文西眼中,大自然的秩序建立在各種數理和通則之上。同樣的,馬基維利則考查古代史和當代史,一心想歸納出人類行為的基本原則,冀望這個新科學能夠讓時運不濟的義大利當權者未卜先知,防範命運女神的突襲……
一五○二年是個歷史性的時刻—代表人類開始以智性反擊命運女神的惡勢力。人類意志和理性的這次反撲,可說是改變了後續的文明發展,但它卻不是在熟悉的文藝復興重鎮迸出火花,而是在義大利一個不起眼的地區,介於亞得里亞海和亞平寧山脈之間肥沃而狹長的平原—羅馬涅。數百年來,羅馬涅只是在名義上隸屬於教廷轄地(所謂的教皇國領地之一),一連幾位昏庸的教皇一再將此地割讓給強奪豪取的當地權貴後,那裡一直是群雄割據的治外之地。直到羅德里哥.波吉亞在一四九二年靠著行賄買到教皇大位,自封亞歷山大六世,宣稱要以無愧於亞歷山大大帝名號的作為,來收復並擴張教廷的世俗領地。這位波吉亞家族的教皇販賣神職和贖罪券以籌措軍資,汲汲營營的程度前所未見。不過令人費解的是,這位處世精明又老謀深算的「人民審判者」,竟然派庸碌無能的私生子胡安.波吉亞,甘底亞公爵,去實現他的軍事野心。然而胡安率領的教廷軍卻是敗仗連連,令教皇顏面無光。直到甘底亞的胡安於一四九七年離奇地遇刺身亡, 亞歷山大教皇才在另一名私生子身上找到一展宏願的工具—先前備受冷落的胡安兄長切薩雷. 波吉亞,從沒沒無名的樞機主教變成大名鼎鼎的「瓦倫汀公爵」,靠著他的權謀術數和膽大冒進收復了羅馬涅。到了一五○二年,歐洲沒有人比他更能在受迫害人民之中激起希望,或者更讓各地僭主聞風喪膽……
縱然瓦倫汀的攻城掠地預示了一個嶄新的義大利,但他憑藉的是傭兵軍閥這長年的禍害。這些傭兵首領惡名昭彰不是沒有原因,他們唯恐天下不亂,不斷挑起戰端,無非為了斂取錢財,只為滿足他們驕奢淫佚的生活;雖然瓦倫汀的征戰對「命運的士兵」(即傭兵)造成了些許威脅, 但他們在征戰途中到處洗劫,令農民不堪其擾,也讓城裡無助百姓飽受戰火蹂躪……然而亞歷山大教皇無視於這些軍閥之間長年來的私人恩怨,僱用可恨的傭兵軍團來加速實現他的野心……傭兵首領眼見瓦倫汀在羅馬涅迅速鞏固勢力,並招兵買馬組織培訓自己的公民軍,深知他們的生計 遭到益發嚴重的威脅……一五○二年年十月,傭兵首領開始對教皇在羅馬涅的堡壘進行大規模的武裝襲擊。
在這場血腥鬥爭中,義大利眾多的獨立王國之中受害最深的,莫過於崛起中的佛羅倫斯共和國。佛羅倫斯人把他們的才智傾注於文化和商貿上,無暇顧及軍事國防。縱使當時最驍勇善戰的傭兵首領—維特洛佐.魏鐵利,憑著佛羅倫斯人在一四九九年將他兄弟以叛國罪問斬為師出之名,揚言要對佛羅倫斯人報家族血仇……相較之下,瓦倫汀公爵就審時度勢得多,他深知共同敵人是誰,於是向佛羅倫斯提出了一項共同防禦協定……
佛羅倫斯的執政團,是出了名的猶豫不決和優柔寡斷,不願意把他們的命運和波吉亞家族綁在一起。他們不派正式大使前往瓦倫汀的據點,反而派一名資淺的國務祕書前去位在羅馬涅中心的軍事要塞伊莫拉,但不賦予他談和的權力,而是指示他以空泛承諾和巧舌如簧來拖延越來越失去耐性的瓦倫汀公爵。一五○二年十月六日,這位佛羅倫斯的使節抵達伊莫拉,他將後續三個月所發生的事,鋪陳在西方思想史代表作裡—馬基維利的《君主論》。
以下的故事全以真實事件為本。
所有主要人物也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他們的所作所為,於何處何時做的,也和史料記載的一模一樣。
只不過,歷史沒有告訴我們,他們如何去做,又為何而做。
因此有了以下的故事……(待續)我最親愛、最心愛的喬凡尼:
我們住在托拉斯特維雷區的兩間房裡。羅馬這一區隔著臺伯河與古老的卡庇托丘相望,和梵諦岡及聖天使堡同在臺伯河的一側。圍繞著聖瑪利亞教堂的托拉斯特維雷區自成一個小村落,迷宮似的巷道中錯落著酒鋪、客棧、鞣皮店、染房以及搖搖欲墜的房屋;住在那裡的猶太人,很多都自稱是弗拉維烏斯俘虜的後裔。儘管如此,我們的鄰居來自世界各地。這個村落裡人人都很特別,沒有人格外顯眼。
我們的房間在一條狹仄泥濘巷弄裡一棟古老磚造屋的一樓,巷弄兩側少有店舖,但擠滿了住家,上方的陽臺和迴廊緊密挨著,我們即便在正午外出也恍如走入夜色。我把書冊和古董瑪瑙藏了起來,免得引誘竊賊上門—或者洩漏我的來歷。我們每年會粉刷屋牆一次,也經常擦拭磁磚,你從沒睡在稻草墊,總是睡在填塞著棉花的舒適睡墊上;我們的小小餐桌上沒有一天缺少鮮花或新鮮蔬菜—也沒有一天不希望豆子裡摻有培根。
你還記得艾瑪斯嗎?我的寶貝?牠是我們心愛的特內里費犬,牠喜歡你就像你喜歡牠一樣。一聽到你叫牠的名字,牠就會扭動著毛茸茸的屁股,用牠小巧的粉紅色舌頭舔你可愛的手。
卡蜜拉和我們一起坐在床上,縫著她裙上的補丁。她是我最親密的朋友,也是最忠心的僕人。在我不能出門的時候,她每天就帶著你到聖瑪利亞教堂前的廣場遊晃。當我在夜色的掩護下出門做生意時,她每晚在你身旁伴你入睡。你的卡蜜拉阿姨不是你真正的阿姨,而雖然她和我沒有血緣關係,但我們情同姐妹,假使有一天我沒有回來,我相信她會保護你,撫養你長大成人。她像白樺一樣纖瘦,也比我高挑,甜美的卡蜜拉有張蒼白而凝重的臉,深色的眼珠和嘴唇,使得她看起來像個可愛的幽靈,雖然她幾乎和土耳其摔角手一樣強壯。她出身那不勒斯,髮色天生烏黑閃亮,就像我現在染的一樣。
我最親愛、最寶貝的兒子,我可以描述托拉斯特維雷區那間小房間裡的每個細節,可是我無法形容充盈其中、環繞著你的愛。現在我最大的恐懼莫過於我們會被汪洋的時間之海分開,沒有哪個字眼得以跨越。
也許你將唯一記得的,就是我沒有回到你身邊。
◆
一個名叫俄巴底亞的猶太人住我們隔壁,就在嘈雜的酒舖樓上。他是個好人,個頭矮到幾乎沒辦法從鑰匙孔窺看。他常常安排我跟他認識的商販和開挖者買古董。所以當聽到落在我們古橡木門上的敲門聲,發現是俄巴底亞在門外時我一點也不驚訝,雖然他緊急的模樣令我詫異。他的臉總像古羊皮紙上的一幅出色素描,每一條線都像是用烏賊墨仔細勾畫出來。當我低頭看著眼睛瞟向門邊的他,那張發黃的羊皮紙彷彿瞬間發白。
在可憐的俄巴底亞還沒癱軟倒地之前,那三個男人就進到我們屋裡。他們挑明地亮出馬刀和 短劍,可是你沒嚇到,艾瑪斯也沒有,牠早你一步衝向他們,像女人尖叫般猛吠,直到持馬刀的男人以刀身猛力揮向牠,我們心愛的小狗就像一捆毛線球似地飛撞牆壁。不過心跳一下的工夫, 你也撲到那男人的腿上,他立刻用手掌摀住你的嘴,並將刀尖指向你的小肚子。這些闖入者進門以來都沒吭半聲,但此刻這個單眼像顆白煮蛋的獨眼男人,用粗嘎的那不勒斯腔說:「我們把這小子像十一月的豬宰了吧。」
我本來想回他:「派你們來的人不會准你們動他孫子一根寒毛。」如果這些人果真是你祖父派來的,他可真是狡猾,因為他們看起來跟一般盜賊沒什麼兩樣,不過我不確定他們不是盜匪。於是我只好說:「我指給你們看值錢的東西在哪。」
第二個男人來到我背後,把木口銜塞進我嘴裡,他沒弄斷我的牙齒真是奇蹟。他把皮繩緊緊綁在我後腦勺,緊到那結感覺像把刀柄抵住我的頭骨。那木口銜吸光了我舌頭的水分,我只能眼睜睜看著第三個男人塞住卡蜜拉的口。我永遠忘不了她被推倒在床墊前的眼神。
獨眼男已經走出門外,他把你鉗在他胸口,你又踢又踹,直到他說:「你不想我殺了你媽吧?」雖然你還沒滿五歲,但是你聰明到馬上停止反抗。直到這時候你才看見親愛的老俄巴底亞橫屍門外,鮮血浸透了他的衣衫,鮮紅得像紅衣主教的帽子。他為了警告我們斷送了性命。
至於我,我拔腿奔向門口,情願為了追逐你而橫死在路上,也不想和卡蜜拉遭受同樣的命運。我沒有被逼回房間裡;因為第二個男人一把抓住我頭髮,把我跩到你和他的獨眼同伙旁,我只要一掙扎,他就會把刀子刺進我肋骨。隔壁陽臺上棲息的一群小雞,在我們從下方經過時咯咯咕咕叫了起來。(待續)沒多久我們就抵達你祖父的住所,雖然我們是從後方繞道而入。我們穿過迷宮般的花園,梵諦岡大教堂和宮邸像山巒似地聳現於上方,許多窗內都閃爍著燈火。沒一會兒工夫,我們就進到那宏偉的建築物裡頭。鑲金家具和嶄新壁畫上閃現的微光,如絲絲光流掠過我身側,色彩鮮麗的掛毯和東方織錦在我眼前飄飛,彷彿嘉年華的彩紙。整棟建築發出逸樂的氣味:悶燒的香爐、新鮮的柳橙和玫瑰水、燒肉、麝香、蠟燭和噴濺的美酒。
半途中,兩個像僧侶般罩著帽兜的男人,把你從獨眼人手中帶走,我沒辦法和你道別,只能發出恐怖的悶喊而差點窒息,直到我想起有位仁慈的主將會帶我離開。但在這罪孽深重的世界裡,我們完美的主最不可能出現的地方,就是你我剛剛成為俘虜的這個所在。
光線從敞開的門口射向我,明亮得像煙火一般。笑聲落在我身上,無情得像是凱撒進到元老院時行刺他的一群刺客。我被推進去的房間是個大廳,大部分的樓面都被改造成黃銅燈柱的森林。在這連但丁也想像不出的場景裡,有二十多個女人像豬隻拱橡實般在地上跪爬,裸露的雙乳搖晃,雪白的臀部振顫,有些蹲坐著使勁夾起散落在土耳其地毯上的獎賞—栗子。根據屋裡的規定,她們不能用雙手或嘴巴撿拾—甚至不能用腳趾。
當晚做主這奇特儀式的人是你祖父—羅德里哥.波吉亞。雖然其他的基督徒稱他為教皇: 教皇亞歷山大六世。教皇陛下坐在高起的木檯上,就在鋪著金織巾的餐桌後方。桌上羅列著鹽瓶,有如金色銀色的迷你眾神酒宴。銀色的糖製甜點被塑成鹿、海豚、獨角獸和獅子的造型,匍 匐在迷你諸神之間,像是從某座糕點方舟卸下的貨物。
我被拖向這聖堂的主人,餐桌邊的男人們用被煙霧薰紅的眼睛打量著我,個個褪下了外罩—只剩襯衫、緊身褲或馬褲,不管是禿的或剃度的,頭頂全閃著光。你祖父的白色絲質襯衫已經濕透,彷彿一層乳白的膜貼在他寬闊的胸口和老男人會有的下垂乳房上。他的頭顱像黃銅碗似地微微發光,這黃銅容器的邊緣圍了一圈末端灰白的栗色頭髮,流蘇般覆蓋他雙耳。我有五年沒見到他了,但流逝的時光彷彿只是一種幻覺。
他背靠著鍍金的大座椅,仔細端詳著我,瞳孔漆黑而虛空,彷彿一尊大理石胸像上被鑿出的兩個洞。他把頭微微撇向一側,他那壯觀的掠食者嘴喙指向後方的出口。
◆
我沒有被帶離很遠,只繞過兩個轉角。一進到你祖父的內殿,我甚至可以準確指出這些有著華麗壁畫的房間當中哪一間曾是我的產房。這個地方被稱為「聖人堂」,除了幾張椅子和斗櫃外空蕩蕩的;房中央還擺了個火盆、一張嵌花桌几、一張鑲著緋紅絲絨坐墊的單人扶手椅,上面繡著小金牛,那是你們的家徽。
我一被綁到這御座上,馬上見到第一位訪客,也就是你祖父的砲術專家—羅倫佐.畢翰姆。畢翰姆手持一只木盒,很像醫生會有的那種。他把木盒子置於我身旁的桌几上,打開它好讓我欣賞裡面的器具—鉗子、鉤子、錐子和鑷子—那些器具看起來確實很像用來檢查子宮,並把不甘願的嬰兒拉出來的東西。他把火盆拉近,無疑是方便他加熱這些器具。燒炭的濃烈氣味撲鼻而來。準備就緒後他便離開。
但我並不盡然是一個人。我周遭和頭頂上的牆面上框鑲著鍍金大拱柱,畫家平圖里喬在每個月牙形的框格內填滿聖人的故事,這些傳說被繪成觀眾滿堂的奢靡典禮。從我座椅擺的方向仰頭便可望見窗戶對面的月牙形框格,那是一幅巨大的《亞歷山大的聖凱瑟琳辯論》,著上了華美的孔雀藍色調。
這幅畫像讓我想起你祖父的幾個私生子。你看,平圖里喬臨摹你祖父教廷裡形形色色的人,而畫下這些傳說裡的人物。他完成畫作後短短幾年間,時光和命運女神改變他們很多。(待續)教皇陛下由畢翰姆陪同,他像個年輕男子步履優雅地向我走來,趾尖朝外,彷彿他的舞蹈老師此時正監視著他,直到他近到可以碰觸到我,我才發現他老了好多—肝斑、乾薄的皮膚在大而頑固的鼻峰一帶緊繃著。
教皇傾身向前,用那黑曜石般的眼睛盯著我。「妲米亞塔,我一直都知道妳在哪。」他用手指撥弄我頭髮。這手勢不是出於疼愛,而是像馬夫檢視病馬的鬃毛。「染了頭髮,躲在某間猶太人的客棧……」他不耐煩地搖搖頭。「我隨時可以把妳給找出來,過去五年來,妳每一次呼吸都是出於我的縱容。」
「胡安被謀殺的那晚打算前往妳的住處。只有妳知道他的行蹤,只有妳會洩漏給其他人。我們找到胡安屍體的時候,妳並沒有來覲見我。」
「他們發現胡安屍體的時候我在場,我在河邊等著……」有那麼一會兒,我走進記憶深處,聽見漁夫的喊叫。「我一看到他的屍體,就知道你會逼我認罪,就像你今晚期待我認罪那樣。」我瞥了一眼身旁盒子裡那些刑求的器具。「而且我知道,即使當時我懷有身孕,你還是會那麼做。就算我要當著撒旦的面詛咒,我也要保護我的孩子。」
陛下轉過身來,說話時夾帶的嘶聲比先前更明顯。「從現在開始,那個孩子將享有我的庇護,就在這裡,在梵諦岡。」
我失聲慟哭,理智盡失,這些話語有如千刀萬剮,比畢翰姆可能用上的任何器具都來得有效。
「妳把那個孩子取名為喬凡尼。當然,我從他出生的那一天起就知道了。但我不認為妳確定我的胡安是喬凡尼的親生父親。」
「他是我懷胎生下來的,是我靈魂孕育出來的,聖母明鑑,我知道那個在我身體裡播種的父親是誰。」
「等那個孩子在這裡待上一陣子之後,我會知道他的父親是誰。」你祖父這麼說,沒有絲毫疑慮。他對畢翰姆點點頭,畢翰姆再次拿起他那把醫用刀。
當畢翰姆劃開將我右手綁在椅子上的繩索時,我以為他接著打算把刀戳入我手臂,我闔上眼睛,感覺到畢翰姆的手在我兩腿之間摸索,無疑是想拉開我的裙子。我強迫自己低頭往下看。
他在我腿上放了一個小囊包,我可以輕易一手握住。那是土紅色毛線織的,附有一條長長的紅線,是羅馬城裡大半妓女和老鴇會帶在身上,冀求招來好運或施以愛情魔咒的那種符袋。
「打開來看。」陛下說。
我的手在顫抖。我伸進一根手指,勾出一張不比我大拇指長的骯髒紙片,那紙片上也繫著紅線。這是張祈福卡,在羅馬城裡並不常見—鄉下人會把這種祈福卡戴在脖子上。上面的禱詞尚可辨識,儘管字跡出自沒受教育的人,那廉價的墨也不比那沾污的紙片黑上多少—「願聖安當降福於我」,上頭筆跡潦草地寫著鄉下方言,那是獻給聖安當的禱詞,可以庇護人不受惡魔侵襲。
不過當我把小紙卡翻到背面,看見了另一行字,這次是熟練的字跡,用的是正確的義大利文和中國黑墨:Gli angoli dei venti。風之角。
我看著教皇,搖了搖頭。
「全倒出來。」他說。
其餘的內容物滾落到我腿上。有兩顆蠶豆、一小塊灰粉筆、一枚熔成十字形的鑄幣;這些都是讓男人愛上持咒者的那種符咒物。看到最後一樣物品時,我的手一僵。
那是個迷你銅製公牛頭,有著一雙大眼和短角,還有一圈似乎是從那小小頭骨頂端長出來的頭環,整個不比一個小鈴噹大,可當護身符來戴。那是伊托斯坎的古物,是比羅馬人還早出現的古民族所製作,他們棲居的土地於是得名為「托斯卡尼」。我把公牛頭轉到背面,只消細看一下就可以發現刻在背面的小巧拉丁銘文:Alexander filius,即亞歷山大之子。在羅德里哥.波吉亞以一位異教征服者而非聖人的名字作為封號,登基為亞歷山大六世那天,他把這個象徵愛以及世俗野心的護身符,送給他最鍾愛的兒子。
「胡安……」教皇嚥了嚥口水,彷彿他氣息裡的酒又重返他喉嚨。「那晚就戴著它。」
「他隨時都戴著它。」說來奇怪,我希望這句話能安慰胡安的父親。
「是在伊莫拉找到的。」他說。
「怎麼會—」
「沒錯,怎麼會。」
我抬起頭。「如果這五年來你看著我每一次呼吸,你就會知道我不可能把護身符送到伊莫拉,假設它當初真的有在我手中。我最後一次看到這個護身符是胡安遇害的前一星期。最後一次……」我不得不揮開糾纏我的那個最後影像,屍體漂浮在我再也不想渡過的銅色河水上。「我也沒在那艘船上看到它,很可能是被哪個漁夫拿走了。」
教皇瞥了畢翰姆一眼,「那些漁夫被仔細搜過。」也許這「仔細」聽來有種可怕的反諷意味。就算如此,陛下的臉上也不會表露出來。「殺我兒子的人把它從他頸子扯下來。」陛下從我手中奪走這護身符,彷彿是我偷走的一般。「他們拿它當戰利品。」
「持有這符袋的女人肯定可以告訴你是誰給她的。」我語調裡的急切令我自己吃驚。
「她什麼也不能告訴我們。這符袋屬於一具女屍。她死時把它握在手裡。」
「我想會有人認得她……她的屍體。」
陛下的鼻孔翕張,彷彿聞到殘存的腐屍味。「這就是令人費解的地方。瓦倫汀公爵的士兵在伊莫拉城外的野地發現她的屍體。」我注意到他現在用正式稱謂來稱呼自己的兒子切薩雷。「頭被砍了下來,至今還沒找到。」
我用手在胸前畫了個十字。「如果這個女人沒被你手下認出來的話,那麼兇手就是認定她會被瓦倫汀公爵的手下認出來。她身上有疤痕或胎記嗎?」我納悶著他是不是認為我可以認屍,因為我仍舊很熟悉我們這一行幾位女士的明顯特徵。
在好幾下心跳的時間裡,教皇端詳著我。「我要派妳到伊莫拉去。」
「去檢查她殘存的遺體嗎?」
他一掌打過來,重重擊中我的頭頂,我眼冒金星;然後他抓起我頭髮,把我的頭往後扯,彷彿要撕裂我頭皮似的。「妳要去伊莫拉,在教廷安排的住處等著。」這些話從他齒間嘶嘶竄出。「得到我的指令之前,妳就在那裡等著。」
我望進這好色之徒色瞇瞇的臉孔,我們貼得很近,近到鼻子都要碰到一起。我不再聞到他氣息裡的酒味,而是聞到久埋地底的腐屍惡臭。
我心想:地獄的氣味也不過如此。(待續)抵達伊莫拉的第三天,我還是沒有接到教皇的指令。那天早上,卡蜜拉外出採買必需品時,發現伊莫拉人同樣對自身的命運感到不確定。我焦躁地從窗遮板往外窺探,總以為入侵者隨時會闖進中庭來。
閒來無事,我繼續從窗邊察看。一會兒過後,我發現那看管騾子的人又像前一天一樣開始牽著騾子繞圈圈。只不過他繞到我窗子對面時,有好幾次抬頭往上瞥,彷彿知道我們在窺探他。
「妳覺得我們是在監視教皇派來的探子嗎?」我問卡蜜拉。「也許教皇陛下一直不下『指令』,是因為他預期有某個同夥會跟我們接頭,好藉機定我們的罪。」我發現自己咬著下唇。「親愛的,妳下去接近他,聽聽他的口音,探探他的底,但不要洩露跟我們有關的任何細節,看看他願不願意透露些什麼。」
一出樓梯井,卡蜜拉便趁著那看騾子的人走過我們窗口下的時候攔住他;他沒比卡蜜拉高多少,但跟她一樣纖瘦。她說話的時候,他一雙黑眼炯亮地盯著她,薄薄的嘴唇在窄臉上拉出一道笑容;他發現她很親切,這我一點也不意外。另一方面,當他比手畫腳答她話時,卡蜜拉歪著頭聽,就像她平常那樣。
不一會兒卡蜜拉便回到樓上來,她說:「妳是對的,他是佛羅倫斯人,受過教育—他說著遣辭優美的托斯卡尼話。他對我們充滿好奇,但我什麼也沒透露,即便他告訴我他的名字叫馬基維利。他認為妳是來做生意的,或者說他話裡的意思是那樣。」她搖了搖頭。「夫人,我發誓,如果他是教皇派來的探子,我認為他對妳知道得不夠多。」
說到這裡,卡蜜拉的臉閃過一抹一閃而逝的微笑。「可是他跟我說起一件事,妳也許會想知道。他納悶我們待在這裡的原因,是否跟在諸聖節十天後發生的一起命案有關。我問他是指哪樁命案,他說鄉下農人之間現在還在傳這件事,各種謠言都有。夫人,那遇害的女人是被……分屍了……她被切成四大塊。」卡蜜拉的眼睛睜得斗大。「她的屍塊被亂扔在鄉下,頭顱一直沒找到。」
「諸聖節的十天後。」我麻木地說著,努力要逃開腦中浮現的影像。「那就是三星期之前。這段時間足夠讓教皇知曉這件事、派我出任務、讓我們抵達這裡。上帝保佑。她應該就是把胡安護身符裝在符袋裡的那個女人。」
我闔上眼睛,但還是無濟於事,那影像依然在暗處等著我。砍下那女人的頭也許還有道理, 但基於什麼理由要把她像星期六市場裡的牛那樣肢解?
這恐怖的發現讓我想到一個更亟需解答的問題。「這裡的人似乎都知道她的……死狀,那為什麼陛下沒提到?他並沒有說她被分屍,只告訴我她在野地裡被找到。」我窺向中庭,那佛羅倫斯人繼續在繞圈子。一會兒之後他朝上瞥了瞥,我只得快步退後。「『風之角』,說不定兇手吹噓他們讓她乘風歸去,就像他們把胡安的護身符留在那符袋裡,好吹噓胡安也是命喪他們手中。但我想不透陛下為何沒有提到這一點。」
「夫人,妳說教皇陛下是不是想測試妳知不知情?」
我微笑,只因卡蜜拉太聰明了。「也許陛下認為風之角是這一切的關鍵,甚至比胡安的護身符還要關鍵。也許就如妳所說,他在揣測我是否知情。或者他認為我會幫他解開這其中的玄機?
不過,除非風之角就在這房間裡……否則陛下在等什麼呢?等著傭兵首領帶兵現身伊莫拉的城門嗎?」
那個佛羅倫斯人年幼的朋友跟前一天一樣抵達。「妳很可能是對的,那位馬基維利先生不是在監視我們,至少不是在替教皇監視我們。」我邊說邊看著那信差接過獎賞之後離開。「那個男孩是在替他通風報信。」
這會兒,卡蜜拉開始用從中庭抓來的一把沙子打磨我們的銅製小浴缸—卡蜜拉從小就習慣著眼於比較實際的事,少了這直覺,她恐怕捱不過童年。她頭也沒抬地問了一句:「妳認為他們是傭兵首領的眼線嗎?」
我不這麼認為,但我什麼也沒說。腦海深處浮現我母親的聲音:Cercar Maria per Ravenna。「到拉文納找瑪麗亞」—這是我小時候她教我的一句俗語。假使你沒聽說過的話,它背後的典故是這樣的:有個人失心瘋似地到拉文納去找一位名叫瑪麗亞的女人,他如願找到那女人,不顧一切愛上她,怎料卻意外揭露了她最不堪的祕密,使得他自己也走上絕路。因此這句俗話是一句警語—提防你所追尋的真相。
我看著馬基維利先生把騾子牽回馬廄,可是在我眼前更形清晰的卻是教皇佇立在聖人堂的形影,懷疑的抽搐掠過他的臉。這會兒我看到更深沉的恐懼。
卡蜜拉擦亮銅缸時,浸溼的沙子發出微微刺耳的聲音,我的低語微弱到她聽不見。「陛下, 這就是你所害怕的,是吧?你害怕我們會抵達風之角,最後只會找到拉文納的瑪麗亞,找到最不堪的真相。」(待續)我們的上主已經把這世界交給命運女神,也就是古羅馬人說的佛圖娜女神來管轄,這可讓奸人樂翻了,因為那婆娘素來眷顧惡人甚於善人。受盡祂的威脅之後,命運女神准我稍事喘息。瓦倫汀的協定尚有許多細節沒敲定,我可能有足夠的時間找出那名受害女子、胡安的護身符和傭兵首領之間的關係—藉此向教皇證明我的清白。即便瓦倫汀打算埋藏真相。同時我也不打算等著他來決定我的「用處」。
「我得要探聽這不幸女人的底細。」我說,俯看著中庭厚厚的積雪;那佛羅倫斯人和騾子已經在閃著光的地面勾勒出深深的橢圓凹痕。「她跟什麼人來往,以及她為何被殺。」我沉思了一下子又說,「這裡有很多女人做生意。當這些軍閥仍受雇於瓦倫汀時,她們當中有些人肯定服侍過傭兵首領。不用說妳也知道我們要上哪找她們—我們得弄到某些大使的晚宴邀請函。」
「妳要我再去跟尼可拉先生談談嗎,」卡蜜拉說,她也站到窗邊來。
我心不在焉地點點頭。「從那裡下手可能很敏感。他肯定是佛羅倫斯大使的手下。」我嘆了口氣。「我想我得去認識認識他。我要更衣。」
我穿上最厚的長筒襪、小牛皮半筒靴,和我來到這裡最常穿的厚重羊毛衣。我從旅行箱抓起我最樸素的斗篷時,聽到卡蜜拉說:「夫人,那小子來了。」
我回到窗邊,看見前三回看到的同一個小男生。這回他臉紅得像龍蝦,我可以聽到他氣急敗壞說著當地的羅馬涅方言,這語言在大多數義大利人聽來像外國話,可能會被誤以為是日耳曼人夾雜法文和拉丁文在咆哮罵街。
那佛羅倫斯人顯然聽得懂。他點點頭,給了那男孩一枚硬幣。當小眼線一跑開,他便奔上中庭遠端的階梯。你還來不及呼一聲萬福瑪利亞,他已經又飛奔下來,肩上披著厚羊毛斗篷,急忙拉起騾子的韁繩,把牠牽回馬廄裡。
「夫人,他要外出。」
「把門栓好,除了我之外千萬別開門。」我囑咐著,人已經來到門邊。「那男孩是某種探子, 眼下他是發現了什麼。」
卡蜜拉幾乎是哀怨地問道:「發現了什麼呢,夫人?」
我想要回話時人已經來到樓梯間。我只好搖搖頭。
◆
如卡蜜拉猜測的,我沒看見那佛羅倫斯人在馬廄照料騾子,也沒看見他跑上繞過大教堂的街道,所以我迅速沿著我們住的宮邸前行,走上艾米利亞古道,在那裡我可以一路望見城中心。這條古道把伊莫拉一分為二,也許不如嘉年華會遊行那般壅擠,但是在馬車、騾子和形形色色的人之中,大概有十幾個人穿著和那佛羅倫斯人相似的灰斗篷,而且全都背對著我。即便如此,沒多久我還是認出了那顆熟悉的沙拉頭,正從街道的一側奔至另一側。他先是閃躲一輛滿載蔬菜的貨車,繼而貼著一群剃光頭的僧侶前進。
我將裙襬拉至融雪之上,開始循同樣的路線走。我一面尾隨一面驚訝地發現,士兵幾乎和拉客的妓女一樣多,他們多半有張農家子弟年輕的臉。我仍舊緊盯著那個佛羅倫斯人,他迅速抵達城中央的主廣場,但沒有進到廣場內,而是在城中央與艾米利亞古道交叉的亞壁古道上失去蹤影。我很快來到這交叉口並再度鎖定他,然後等在三個街口外的角落。
我又轉到他對面的角落,他沒有移動半步。我半隱匿在一位農婦身後,這農婦身懷六甲,胖得像一枚巨蛋—而她也正在兜售圍裙裡的雞蛋,那些雞蛋全擺於她的便便大肚上,好像她就是個雞蛋架一般。
在對街,有個賣蠟燭的開始跟那佛羅倫斯人攀談。她拉開斗篷露出奶子給他瞧。對他比了個不屑的動作後,她高視闊步地走開,之後那佛羅倫斯人更專注地監視街道另一側的宅邸;我想他盯著的是最大的那一棟,也就是從轉角算來的第三間,有扇龐大的黑橡木門,那扇門說起來更像是熱那亞武裝商船的船殼。融雪不斷從高聳的瓦砌屋頂屋簷流淌下來,下大雨似地潑灑在地面。
我等在角落,情急之下憑直覺一路跟到這裡,好不容易可以喘口氣。把我捲入這場跟蹤行動的男孩無疑是個農家小孩,我猜想無論他呈給馬基維利先生的是什麼情報,都會把我們給引到鄉下去,那裡依然充斥著有關分屍案的謠言,誠如馬基維利先生跟卡蜜拉說的那樣。(待續)這會兒我不禁思忖,某部分的謠言是否更接近事實。有一說是目擊者怕得不敢暴露身分,是因為他們目睹了什麼事和傭兵軍團有所牽連。說不定這類謠言已經傳到佛羅倫斯人耳裡,而他們有充分理由對這些事情感興趣:就像瓦倫汀前一晚告訴我的,佛羅倫斯人認為他與傭兵首領議和對他們共和國來說是個嚴重的威脅。假使馬基維利先生如我猜想,是佛羅倫斯大使的手下,那麼他也可能花錢要那個小探子跟他通報所有謠言,以及鄉下盛傳的其他種說法—而且那小探子可能帶他和某些目擊者碰頭。
可是我們沒被引到鄉下去。事實上,當我杵在那個角落,一個令人不安的疑慮開始攪亂我心思:那個小探子也許不是被雇來收集坊間謠言,而是用來監視馬基維利先生此時正全神貫注監看的同一棟宅邸。但就連這會兒的監看似乎也是徒勞無功。半小時過去,我不得不想,沒有跡象顯示這條街上會有什麼值得注意的事發生,更別說是這棟屋宅前了。我後悔自己浪費寶貴時間在這倉促形成的假設上—命運女神很快會憤怒地奪走這項天分。
突然間,嵌在那巨大橡木門框內的人行門匡啷一聲打開,走出一個約莫十八歲的年輕人,他的樣貌幾乎令我倒抽一口氣。如同祭壇上的天使像一樣迷人,濃密的金色捲髮垂落肩上,一身打扮也一樣令人目眩—他沒穿斗篷,僅穿著粉紅色緊身褲顯露出健美的雙腿,還有一件淡紅色調的短外套,包不住他健美的臀部。但是整體美感被他腳上一雙黑色農夫靴給稍稍破壞了;更奇怪的是,他背上綁著一種巨大的工具,一個大輪子固定在一根長長的手柄上,就像一輛沒有貨架的手推車。
一會兒之後,俊美少年的身後出現了一名高大男子,穿著馬鬃斗篷和占星「學者」會戴的那種黑絲絨帽;髒羊毛似的頭髮從這頂冠上垂落,框著長而白的臉孔,鼻梁幾乎是扁的,像個非洲摩爾人,揹著兩把鐵鍬和一只帆布袋。第三個男人接著出現,個頭更高。我立刻認出他,雖然我之前從沒見過他。
達文西裹在米黃色羚羊皮斗篷裡,好比隱姓埋名的阿波羅。他比多數男人高過一個頭,濃眉,長而直挺的鼻梁比例完美,幾乎跟之前的少年一樣俊美。中分的髮式白鑞般垂落,像獅子的濃密鬃毛,象徵神祉的永恆智慧,而非凡人的衰老。跟他的同伴一樣,這位傑出的大師也揹著一只鼓鼓的帆布袋,手裡拿著一個小木盒,小心翼翼地,彷彿拿著裝有聖人指骨的聖骨匣。
一場小小的遊行就此展開。由達文西和他的同伴們領頭,蜿蜒穿過泥濘壅擠的街道。那佛羅倫斯人隔著大約二十步的距離尾隨在後,我則在他身後約莫十來個手臂長的距離跟著。行走的路線又把我們帶回艾米利亞古道上,只不過我們這會兒朝向城的另一個遠端,和若卡碉堡及我的住處相反方向。
以前做生意的時候,我下過苦功學會迅速對所處情勢和涉入的關係人做出判斷。瓦倫汀公爵的軍事工程師已經在著手某項特殊任務,他和他的人馬一副下鄉的打扮,而且也正往鄉下走。尾隨他的那個佛羅倫斯人,無疑一直在監視達文西大師的屋宅—而且似乎料定會有這次的出巡。這下子我只能祈禱命運女神沒玩什麼殘酷的把戲,大師要著手的事確實和不幸的無頭女屍有關, 而關於她,我所知的僅止於她有個符袋,此外就是我和兒子的命運都和她鏈在一起。
◆
沒多久便抵達法恩扎門,這是穿透伊莫拉磚造厚實城牆的四個出入口之一。在大門前的小廣場上,瓦倫汀的士兵攔下來往的人車,好讓關稅員審查貨物。但這些人只對達文西一行人點點頭便放行,他們立刻通過那座拱門。
馬基維利同樣也不必等在一些商人和農夫後面,他向其中一位關稅員亮出一張紙,無疑是張安全通行證。關稅員查閱那張紙時,馬基維利伸長了脖子,不耐地盯著達文西的背影。
我想到自己沒有通行證,得費一番唇舌才能闖關,如此一耽擱,恐怕會把獵物跟丟。於是我快步走到馬基維利身旁,挽起他的手臂,往他臉頰上輕吻一下說:「雖然你昨晚給我惹了不少麻煩,我還是決定跟你來了。」然後我對關稅員送上最嬌媚的微笑和迷人的屈膝禮。可是我的穿著和這角色很不搭調,那個關稅員瞇起眼盯著我。
「如果妳非跟不可的話,」馬基維利用酸溜溜的口氣對我說,同時露出一抹嘲諷的微笑。「別說我沒有警告妳。」(待續)我們來到磨坊運河。儘管岸邊積了一層雪,水流還是湍急得像潺潺澗溪。我們踏上結冰的木板時,我不得已只能把馬基維利勾得更緊。
這時達文西一行人已經走上橫跨桑特諾河的木橋。河面在這時節有如渾濁的湖泊,比百餘臂長還寬。那橋是暫時搭的,看起來像牙籤串成的一樣,儘管是些巨大的牙籤。想到要跨越那座橋,我不禁打了個寒顫。
「馬基維利先生,我會告訴你我為什麼要跟蹤你,就像你跟蹤達文西一樣。」我停頓片刻,給他時間說些俏皮話,但他沒接話。「就像我跟你說的,我從羅馬來,替亞歷山大教皇辦事。陛下指示我調查那起分屍命案—有個女人被剁成四大塊,棄屍在鄉間。」
「是五大塊,如果把她的頭算進來的話,有五大塊。」
我以為他聽了會吃驚,但他迅速的回答令我心頭一震。「沒錯,那顆頭顱,」我說,「還沒找到,找到頭顱也許能辨識出那個女人的身分,找出跟她有來往的人。」
這時他看似謹慎地默不作聲,只是我無法分辨是我想太多,還是他真的在後悔暴露自己對這樁事感興趣。
好一會兒之後我們抵達桑特諾橋。達文西一行人不但已經越過橋,而且岔離了道路,走下斜坡去到河對岸,那裡覆蓋著如凝雪點點的蘆葦。當我們走上橋時,我幾乎踩不穩,腳下木板因積雪結凍而表面光滑,而且鋪得很草率,我可以看見穿流底下的泥濁河水。整個橋體在我眼前搖晃,很像一根大樹枝隨風擺盪—而且完全沒有扶手。
等我們抵達對岸,我肯定呼了上千遍的萬福瑪利亞。馬基維利停下腳步,遙望前方,我們可以看見達文西白鑞般的頭,正穿越高長的蘆葦叢上下擺動著,距離我們已經在上百個臂長之外。
「那裡有沙坑和流沙,」馬基維利說,顯然認為這會讓我打退堂鼓,不再繼續跟下去。
「你都跟到這裡了,先生,」我答道,「巴不得跟著公爵的軍事工程師踩進冰凍的沼澤地裡去。」他好一會兒都不吭聲,我不以為意,接著又說:「貴國為什麼這麼關心達文西大師這趟下鄉行程?」
他遠眺蘆葦叢,搜尋他消失的獵物。突然間他像個喜劇演員一樣滑稽地在胸前畫了個十字, 彷彿在譏諷前方的危險。「如果妳要跟來,我們最好馬上動身。」
◆
我們走進蘆葦叢裡,走不到二十步我便踩進一灘高至小腿腹的冰水裡。但我還是心一橫繼續往前走。腳底下的沙石不時滑動,往往有下陷之虞,水灘時而深及我大腿。在我眼前,除了戰爭十人委員會祕書馬基維利.馬基維利先生修長的背部之外,我什麼也看不見。他不時會回頭看我, 我說不準他是預期我會跟他求救,還是純粹希望我跟丟。
正當擔心著把馬基維利跟丟的時候,我差點就一腳踩在他身上。他蹲伏在蘆葦叢裡,示意我別作聲,但我卻忍不住像匹狂馳的馬般猛噴鼻息,簡直喘不過氣來。前頭有人在說話,聲音像拔尖的男高音:「動手把雪清乾淨,應該就埋在這附近。」
我和馬基維利交換了一下眼色,他指著從這恐怖濕地斜斜高起的岸邊。我們趕忙往那裡移動, 很快便脫離這結冰的沙石地,登上約百餘手臂長外的高地。馬基維利在一小叢白楊樹林停下腳步, 在這初冬之際,那白楊樹林葉已落盡,只剩灰色骨架。
我們可以看見三個男人在下方的蘆葦叢裡敲敲掘掘,而白雪覆蓋的伊莫拉遠在半英哩外。彷彿拔摩島的聖約翰震懾於末日審判的天啟異象一般,那挖掘的刺耳響聲也讓我靈光一現,我舉手遮擋那耀眼的強光,幾乎要站不住。
儘管我震驚地說不出話來,仍然急切地跟馬基維利低聲說:「他們認定那具女屍的頭就埋在那裡。」冰天雪地的正好可以保存頭顱,揭發她的身分,這樣我們很快就可以查出讓她不幸喪命的那些相關訊息了。
我看見他嘆氣吐出的一小團雲霧。「這我倒不敢確定。」
「達文西說它就埋在那底下,我聽得清清楚楚。」
「噢,我很確定他們預計可以從那雪地底下挖到東西。」馬基維利並沒說那東西可能是什麼, 反而銳利地盯著我。「我知道妳從羅馬來,這是那個宮邸的門房告訴我的。我昨天看見瓦倫汀公爵的傳令到了妳住處,所以妳說妳昨晚和公爵閣下吃晚餐確實可信。」說到這裡他皺了皺眉頭, 無疑在納悶為何公爵沒有給我通行證,好讓我加入達文西大師的下鄉行程。「有傳言說,被殺害的女人跟甘底亞公爵遇刺有關。」(待續)於是我腦中閃過另一道靈光:佛羅倫斯人已經在懷疑那個女子遇害和胡安遇刺有關,雖然他們也許聽信了那些含糊的謠言。但即便如此,那也十足說明了他們對這一切抱有極大的興趣— 假使他們有機會把傭兵首領和這起罪行兜在一起,就可以從中挑撥,讓教皇取消尚未簽定的協議並且尋求報復,無視瓦倫汀打算讓真相繼續掩埋。
而且我必須給馬基維利一個交代;他以這個問題來測試我的誠意,而他和佛羅倫斯人對這個問題說不定已經有了滿意的答案—說不定還沒有。不管怎樣,如果我想知道佛羅倫斯人想要探聽的事,我就必須回答這個問題。因此我跟他說:「我跟你說吧,教皇陛下相信這起命案和他兒子遇刺有關。」這麼說吧,假使馬基維利知道胡安護身符的事,他就是了解內情;如果不知道,我也不打算免費奉送給他。
馬基維利沒透露什麼,只沉吟著說:「如果瓦倫汀公爵希望和傭兵首領簽下協議,這之間的關係會礙了他的好事。他還沒拿到維特洛佐.魏鐵利的簽名。」
正如我推測的一樣。「就甘底亞遇害這件事,假使魏鐵利真的有嫌疑,」我說。「我可以想見你們佛羅倫斯人將會為你們的得救歡唱和撒那,不必再天天祈禱三遍了!」
我以為我會看見他嘲諷的微笑,但他只是低頭看著達文西和他的助手。「如果真是如此,我會把這當成奇蹟降臨。」馬基維利說。「不過因為少了這種奇蹟,或者說是因為命運無常,不出兩個月,我們就會看到維特洛佐.魏鐵利的軍隊兵臨佛羅倫斯城下了。」
他瞇起眼睛。「他們找到了。」
達文西和他兩名助手圍著蘆葦叢裡的某樣東西,徒手急迫地把雪撥開,不久便挖出一小堆光滑河石。這些石頭被堆成金字塔形,高至達文西腰際。雖然那三個人忙著把這石標挖出來,卻沒有刻意去敲散它。
「頭顱肯定被埋在石頭底下。」我說。
「頭顱不在那裡。」馬基維利斷然地說。「我相信他們在那裡找到了其中一個屍塊。」
「你是說兇手在棄屍地點作記號?」
「不,除非達文西就是兇手,」馬基維利說。「我認為大師作了這個記號,好讓他們能準確回到這個地點。」
這時我的第三道靈光閃現:馬基維利之所以監視達文西大師的屋宅,是因為他知道公爵的軍事工程師已經在調查這起命案,而且很可能會回鄉下進一步調查。因此我問:「所以是大師發現了屍塊?」
「不,是農人發現的,在野獸有機會吃掉之前發現的。」他微微揚起眉毛,彷彿覺得我這麼問很怪。「達文西被派來收集屍塊—那可憐的女人不是他在地下室驗過的第一具屍體。不過以分屍案來說很可能是頭一具。」
我不認為達文西大師對那具屍體的研究會比解剖學界還不先進;有好幾位當代藝術家,還有幾位生理學家,已經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力圖解開大自然的奧祕。我甚至認識幾位曾經目睹解剖過程的學者,他們把驗屍過程當進場看戲。即便如此,我很難想像達文西會在沒有瓦倫汀的允許之下檢驗這女人的遺體—也很難想像,沒有他雇主的指示,他可以像現在這樣在鄉間晃蕩。
「他這會兒要上哪去?」馬基維利說。那俊美的少年穿著亮色外套很容易辨認,他擱下他的巨輪獨自往前走,在蘆葦叢裡艱困地跋涉,朝著標出伊莫拉西界的山巒走去。我們目視他行進時, 一道亮光晃過我們眼前。我看見達文西大師把他從家裡帶來、有如聖指匣般的小木盒放在那堆石子上;盒蓋看似是玻璃做成,映著陽光。達文西反覆低頭看看那小盒子,又抬頭看看前方,頭上上下下地擺動,不時用手輕推那木盒子。
「那是水手的羅盤,是吧?」我說。我認識的一位主教有間滿是星盤、羅盤和其他航海及天文儀器的工作室。這些羅盤的表面總是標示著風向玫瑰圖,一個圓分出八個方位,分別以八個主要風向來命名。
我幾乎倒抽一口氣。風之角。我們下方的石標,就標示著其中一個方位角嗎?
但我沒把這些疑問說出來,即使看著達文西和助手們開始費力地進行一連串的測量工作。那俊美的少年爬上淺丘,在超過四分之一英哩遠的地方停下腳步,並且轉過身來,當達文西像風向計般揮動手臂時,男孩就左右移動調整個一兩步,顯然是根據羅盤上精確的指向,來擺放他的那個粉紅色標示。完畢之後,大師和他的占星師將他們的帆布袋甩到背上,並且開始移動。占星師把沒有載貨架的手推車輪子立在地上,在雪地上滾著輪子向前走,直直朝著俊美少年的方向。達文西手握著羅盤跟在後頭,兩人彷彿鄉下教士的古怪遊行。
馬基維利和我連忙動身跟著他們。儘管覆著雪,在和緩的丘地行走也比在河畔沼澤地要快得多;不久達文西和他的助手便抵達他們的地標。接著他們向右轉了某個角度後,朝遠離伊莫拉方向、更陡一點的斜坡前進。那斜坡上立著一排排珍貴的橄欖樹,灰色樹幹厚實虯曲。達文西偶爾會跪在地上查看他的羅盤,據此修正那無貨架輪子的路徑。
「維特魯威描述過這種輪子,」某次達文西停下來查看羅盤時我這麼說。「我記得我讀過……」
「《建築十書》,」馬基維利性急地說,「那輪子有固定單位的周長,我想—」
「而且輞圈上有刻度,」我趕緊接話,「所以算好它轉了幾圈,乘上周長即可得出距離。」
「沒錯,他們想準確算出和先前的記號距離有多遠。」然而,馬基維利這次回應不像他先前的觀察那般確定了。
我還是隻字不提「風之角」。訊息就好比晚餐的菜肴,甚至像是給予戀人的寵愛,少量少量地給最好。(待續)最後,達文西和他的人馬抵達了一片略呈方形的橄欖樹林,四周由堆疊整齊的石頭圍成低矮擋牆。他們快速將維特魯威輪抬過矮牆後,便繼續前進。
馬基維利和我悄悄走近矮牆,然後躲在後面。我們爬上與伊莫拉的修長樓塔頂端等高的高度, 俯視著那座城池;磚牆上被陽光照到的側面發出近乎粉紅色的光芒。在反方向上的西南角,山巒宛如巨大的白浪。
「十,」有人喊了一聲,嗓音像戲劇裡的冥王般低沉。有如唱聖歌一般,一聲拔尖的男高音回應道:「六百二十個手臂長。」如此這般,輪子每滾十圈,這兩個男人便這麼來上一回二重唱,直到他們幾乎抵達這橄欖樹林遠端的矮牆。他們並沒有爬過這道矮牆,而是把帆布袋卸下擱在牆腳。達文西和那個占星師迅速取出鏟鍬。
我倉促地盤算著,彷彿坐在桌邊玩牌,正卡在加注或出牌的關鍵時刻。
我站起身,把裙子拉到腿間,翻過了矮牆。
「要命的瘋婆子!」我背後傳來一聲咒罵。馬基維利跟著我翻過牆,看來他原本並沒有打算要這麼快現身。
「等下由我負責開口。」我說,沒有停下腳步。
他們看見我們時,我們才爬上那山丘的一小段距離。他們三人開始朝下坡走,達文西的占星師仍揮動著鏟鍬。午後在雪地上陪伴他們的長長影子彷彿蘇丹親兵的魅影。
「達文西大師!」我希望嗓音的力道能夠掩蓋我的恐懼。「我是妲米亞塔夫人,教皇亞歷山大陛下以他至高使徒的權威,派我從羅馬來調查這件事。」
達文西彷彿接獲我的命令似地停下腳步。他距離我不超過六個臂長,腳上的農人木屐半埋在雪地裡,臉幾乎沒有皺紋,像是少年的臉。
大師的嘴唇動了動,但沒有發出聲音。他沒有看我,孔雀石色澤的眼睛直瞅著馬基維利,最後對著他開口:「我認得你,你是戰爭十人委員會派來的學者。」他的嗓音像是拔尖的男高音,聽起來更像是男孩的哀鳴。「你怎麼會在這裡?」
「有一名女子遇害,如果她被查出是佛羅倫斯公民,我的政府一定得知道。」馬基維利答得鏗鏘有力,彷彿他早已想好怎麼答話—無疑是要掩飾他政府真正關注的事。「而且我相信你這個輪子很快會抵達第五塊屍塊。」
「你想錯了,我們是在做實驗。」達文西的男高音帶有悅耳的威嚴,很像教堂管風琴奏出的樂音。
馬基維利先生偏偏腦袋。「實驗?」我想他和我一樣,不是用「體驗」這個普遍意義來理解這個字眼,而是指以科學為本的觀察。
「測量!」達文西大喊,彷彿宏亮的鐘鳴懸在空中。「測量和實驗是一切知識的支柱。只要能夠測量,就可以得到答案;你不去測量,就永遠不能理解。不過我不指望你聽得懂—我可以想見你讀過許多古籍,從古老事物裡建立信仰,就像你們這種讀書人一貫的行事作風。」
「好吧,那我們就假設你這個丈量輪是你的新發明。」馬基維利說,對著我淡淡一笑。「但我們不能確定是哪一種權威,是古代還是當代的權威人士,讓你決心要來勘測這條穿過鄉間的錘線?」
達文西把手交疊在胯下,彷彿在護住他的男性雄風。占星師往下坡多退了幾步,把鏟鍬握在前方,像持著瑞士長矛一樣,別在他帽子上的別針反射著陽光,那別針不是我原先料想的黃道帶徽章,而是治金術士的銀色符號,代表水神墨丘利的圓圈和十字。他咆哮道:「達文西大師是公爵的軍事工程師兼建築師,我們是奉瓦倫汀公爵之命勘測這一帶。」
「那麼公爵本人有沒有告訴你們要在這山丘上找什麼呢?」馬基維利揚起下巴,彷彿指著某個方向。這會兒我才看見那裡的雪被翻攪過,露出了底下的沙質土地。
這時達文西迅速向那俊美少年使了個眼色,那少年一臉慍色,嘴角下垂—嘴唇幾乎呈紫色—更像個墮落天使的嘴,和路西法是一夥的。這少年從他的皮帶拔出一把骯髒的短劍,看了一眼刀身之後陰沉地說:「看我怎麼攪斷你的伶牙俐齒。」
「大師!」我喊道,「教皇陛下曾在梵諦岡的寓宅裡,私下給我看過從那個不幸女人屍體上找到的祈福卡。」我把賭注全壓了,使盡力氣尖聲說:「如果你可以跟我解釋『風之角』是什麼,陛下會期待你提供細節。現在,就讓我們看看你在那裡發現了什麼吧。」
達文西盯著我,彷彿在思索一隻嘰嘰聒聒的猴子是怎麼學會說話的。「風之角」這個短語, 無疑只有波吉亞家族自己人才知道,達文西顯然是其中之一—因此我藉這一點展現我的誠意, 令他大吃一驚,顯然也頗感苦惱。有好半晌,他默問蒼天。最後顯然沒得到滿意的答案。他苦著臉緊閉著嘴轉過身去,開始領著我們所有人朝橄欖樹林高起的一端走。他的肩膀聳起,雙手此時落在他兩側,像魚在岩石上撲騰著。
歷史所呈現的弔詭,很少比十六世紀開端的義大利更驚人。隨著文藝復興的輝煌與創新達到新的巔峰—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馬基維利躍上歷史舞臺發光發熱,義大利卻陷入政治叛變動盪的泥淖。分裂成十餘個自治政體,從諸如威尼斯共和國這類強大的民族國家到眾多的小城邦, 義大利半島成了勢力龐大的家族王朝、唯財是圖的傭兵軍閥,以及舉兵進犯的外國君王所競相割據的戰場。
在這兵馬倥傯之中,義大利人民不再寄望從上帝和羅馬教廷找到救贖,自認只能聽任命運女神撥弄(對於古羅馬命運女神的迷信再度興起)。命運女神在文學作品和日常交談中性格就像個乖戾惡毒,插手人間諸事的統治者。即使是那年代最開明的知識分子,也不免相信命運女神的存在,還有祂的暴虐無道。李奧納多.達文西靠著他對大自然的全新視界來反抗祂,在達文西眼中,大自然的秩序建立在各種數理和通則之上。同樣的,馬基維利則考查古代史和當代史,一心想歸納出人類行為的基本原則,冀望這個新科學能夠讓時運不濟的義大利當權者未卜先知,防範命運女神的突襲……
一五○二年是個歷史性的時刻—代表人類開始以智性反擊命運女神的惡勢力。人類意志和理性的這次反撲,可說是改變了後續的文明發展,但它卻不是在熟悉的文藝復興重鎮迸出火花,而是在義大利一個不起眼的地區,介於亞得里亞海和亞平寧山脈之間肥沃而狹長的平原—羅馬涅。數百年來,羅馬涅只是在名義上隸屬於教廷轄地(所謂的教皇國領地之一),一連幾位昏庸的教皇一再將此地割讓給強奪豪取的當地權貴後,那裡一直是群雄割據的治外之地。直到羅德里哥.波吉亞在一四九二年靠著行賄買到教皇大位,自封亞歷山大六世,宣稱要以無愧於亞歷山大大帝名號的作為,來收復並擴張教廷的世俗領地。這位波吉亞家族的教皇販賣神職和贖罪券以籌措軍資,汲汲營營的程度前所未見。不過令人費解的是,這位處世精明又老謀深算的「人民審判者」,竟然派庸碌無能的私生子胡安.波吉亞,甘底亞公爵,去實現他的軍事野心。然而胡安率領的教廷軍卻是敗仗連連,令教皇顏面無光。直到甘底亞的胡安於一四九七年離奇地遇刺身亡, 亞歷山大教皇才在另一名私生子身上找到一展宏願的工具—先前備受冷落的胡安兄長切薩雷. 波吉亞,從沒沒無名的樞機主教變成大名鼎鼎的「瓦倫汀公爵」,靠著他的權謀術數和膽大冒進收復了羅馬涅。到了一五○二年,歐洲沒有人比他更能在受迫害人民之中激起希望,或者更讓各地僭主聞風喪膽……
縱然瓦倫汀的攻城掠地預示了一個嶄新的義大利,但他憑藉的是傭兵軍閥這長年的禍害。這些傭兵首領惡名昭彰不是沒有原因,他們唯恐天下不亂,不斷挑起戰端,無非為了斂取錢財,只為滿足他們驕奢淫佚的生活;雖然瓦倫汀的征戰對「命運的士兵」(即傭兵)造成了些許威脅, 但他們在征戰途中到處洗劫,令農民不堪其擾,也讓城裡無助百姓飽受戰火蹂躪……然而亞歷山大教皇無視於這些軍閥之間長年來的私人恩怨,僱用可恨的傭兵軍團來加速實現他的野心……傭兵首領眼見瓦倫汀在羅馬涅迅速鞏固勢力,並招兵買馬組織培訓自己的公民軍,深知他們的生計 遭到益發嚴重的威脅……一五○二年年十月,傭兵首領開始對教皇在羅馬涅的堡壘進行大規模的武裝襲擊。
在這場血腥鬥爭中,義大利眾多的獨立王國之中受害最深的,莫過於崛起中的佛羅倫斯共和國。佛羅倫斯人把他們的才智傾注於文化和商貿上,無暇顧及軍事國防。縱使當時最驍勇善戰的傭兵首領—維特洛佐.魏鐵利,憑著佛羅倫斯人在一四九九年將他兄弟以叛國罪問斬為師出之名,揚言要對佛羅倫斯人報家族血仇……相較之下,瓦倫汀公爵就審時度勢得多,他深知共同敵人是誰,於是向佛羅倫斯提出了一項共同防禦協定……
佛羅倫斯的執政團,是出了名的猶豫不決和優柔寡斷,不願意把他們的命運和波吉亞家族綁在一起。他們不派正式大使前往瓦倫汀的據點,反而派一名資淺的國務祕書前去位在羅馬涅中心的軍事要塞伊莫拉,但不賦予他談和的權力,而是指示他以空泛承諾和巧舌如簧來拖延越來越失去耐性的瓦倫汀公爵。一五○二年十月六日,這位佛羅倫斯的使節抵達伊莫拉,他將後續三個月所發生的事,鋪陳在西方思想史代表作裡—馬基維利的《君主論》。
以下的故事全以真實事件為本。
所有主要人物也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他們的所作所為,於何處何時做的,也和史料記載的一模一樣。
只不過,歷史沒有告訴我們,他們如何去做,又為何而做。
因此有了以下的故事……(待續)我最親愛、最心愛的喬凡尼:
我們住在托拉斯特維雷區的兩間房裡。羅馬這一區隔著臺伯河與古老的卡庇托丘相望,和梵諦岡及聖天使堡同在臺伯河的一側。圍繞著聖瑪利亞教堂的托拉斯特維雷區自成一個小村落,迷宮似的巷道中錯落著酒鋪、客棧、鞣皮店、染房以及搖搖欲墜的房屋;住在那裡的猶太人,很多都自稱是弗拉維烏斯俘虜的後裔。儘管如此,我們的鄰居來自世界各地。這個村落裡人人都很特別,沒有人格外顯眼。
我們的房間在一條狹仄泥濘巷弄裡一棟古老磚造屋的一樓,巷弄兩側少有店舖,但擠滿了住家,上方的陽臺和迴廊緊密挨著,我們即便在正午外出也恍如走入夜色。我把書冊和古董瑪瑙藏了起來,免得引誘竊賊上門—或者洩漏我的來歷。我們每年會粉刷屋牆一次,也經常擦拭磁磚,你從沒睡在稻草墊,總是睡在填塞著棉花的舒適睡墊上;我們的小小餐桌上沒有一天缺少鮮花或新鮮蔬菜—也沒有一天不希望豆子裡摻有培根。
你還記得艾瑪斯嗎?我的寶貝?牠是我們心愛的特內里費犬,牠喜歡你就像你喜歡牠一樣。一聽到你叫牠的名字,牠就會扭動著毛茸茸的屁股,用牠小巧的粉紅色舌頭舔你可愛的手。
卡蜜拉和我們一起坐在床上,縫著她裙上的補丁。她是我最親密的朋友,也是最忠心的僕人。在我不能出門的時候,她每天就帶著你到聖瑪利亞教堂前的廣場遊晃。當我在夜色的掩護下出門做生意時,她每晚在你身旁伴你入睡。你的卡蜜拉阿姨不是你真正的阿姨,而雖然她和我沒有血緣關係,但我們情同姐妹,假使有一天我沒有回來,我相信她會保護你,撫養你長大成人。她像白樺一樣纖瘦,也比我高挑,甜美的卡蜜拉有張蒼白而凝重的臉,深色的眼珠和嘴唇,使得她看起來像個可愛的幽靈,雖然她幾乎和土耳其摔角手一樣強壯。她出身那不勒斯,髮色天生烏黑閃亮,就像我現在染的一樣。
我最親愛、最寶貝的兒子,我可以描述托拉斯特維雷區那間小房間裡的每個細節,可是我無法形容充盈其中、環繞著你的愛。現在我最大的恐懼莫過於我們會被汪洋的時間之海分開,沒有哪個字眼得以跨越。
也許你將唯一記得的,就是我沒有回到你身邊。
◆
一個名叫俄巴底亞的猶太人住我們隔壁,就在嘈雜的酒舖樓上。他是個好人,個頭矮到幾乎沒辦法從鑰匙孔窺看。他常常安排我跟他認識的商販和開挖者買古董。所以當聽到落在我們古橡木門上的敲門聲,發現是俄巴底亞在門外時我一點也不驚訝,雖然他緊急的模樣令我詫異。他的臉總像古羊皮紙上的一幅出色素描,每一條線都像是用烏賊墨仔細勾畫出來。當我低頭看著眼睛瞟向門邊的他,那張發黃的羊皮紙彷彿瞬間發白。
在可憐的俄巴底亞還沒癱軟倒地之前,那三個男人就進到我們屋裡。他們挑明地亮出馬刀和 短劍,可是你沒嚇到,艾瑪斯也沒有,牠早你一步衝向他們,像女人尖叫般猛吠,直到持馬刀的男人以刀身猛力揮向牠,我們心愛的小狗就像一捆毛線球似地飛撞牆壁。不過心跳一下的工夫, 你也撲到那男人的腿上,他立刻用手掌摀住你的嘴,並將刀尖指向你的小肚子。這些闖入者進門以來都沒吭半聲,但此刻這個單眼像顆白煮蛋的獨眼男人,用粗嘎的那不勒斯腔說:「我們把這小子像十一月的豬宰了吧。」
我本來想回他:「派你們來的人不會准你們動他孫子一根寒毛。」如果這些人果真是你祖父派來的,他可真是狡猾,因為他們看起來跟一般盜賊沒什麼兩樣,不過我不確定他們不是盜匪。於是我只好說:「我指給你們看值錢的東西在哪。」
第二個男人來到我背後,把木口銜塞進我嘴裡,他沒弄斷我的牙齒真是奇蹟。他把皮繩緊緊綁在我後腦勺,緊到那結感覺像把刀柄抵住我的頭骨。那木口銜吸光了我舌頭的水分,我只能眼睜睜看著第三個男人塞住卡蜜拉的口。我永遠忘不了她被推倒在床墊前的眼神。
獨眼男已經走出門外,他把你鉗在他胸口,你又踢又踹,直到他說:「你不想我殺了你媽吧?」雖然你還沒滿五歲,但是你聰明到馬上停止反抗。直到這時候你才看見親愛的老俄巴底亞橫屍門外,鮮血浸透了他的衣衫,鮮紅得像紅衣主教的帽子。他為了警告我們斷送了性命。
至於我,我拔腿奔向門口,情願為了追逐你而橫死在路上,也不想和卡蜜拉遭受同樣的命運。我沒有被逼回房間裡;因為第二個男人一把抓住我頭髮,把我跩到你和他的獨眼同伙旁,我只要一掙扎,他就會把刀子刺進我肋骨。隔壁陽臺上棲息的一群小雞,在我們從下方經過時咯咯咕咕叫了起來。(待續)沒多久我們就抵達你祖父的住所,雖然我們是從後方繞道而入。我們穿過迷宮般的花園,梵諦岡大教堂和宮邸像山巒似地聳現於上方,許多窗內都閃爍著燈火。沒一會兒工夫,我們就進到那宏偉的建築物裡頭。鑲金家具和嶄新壁畫上閃現的微光,如絲絲光流掠過我身側,色彩鮮麗的掛毯和東方織錦在我眼前飄飛,彷彿嘉年華的彩紙。整棟建築發出逸樂的氣味:悶燒的香爐、新鮮的柳橙和玫瑰水、燒肉、麝香、蠟燭和噴濺的美酒。
半途中,兩個像僧侶般罩著帽兜的男人,把你從獨眼人手中帶走,我沒辦法和你道別,只能發出恐怖的悶喊而差點窒息,直到我想起有位仁慈的主將會帶我離開。但在這罪孽深重的世界裡,我們完美的主最不可能出現的地方,就是你我剛剛成為俘虜的這個所在。
光線從敞開的門口射向我,明亮得像煙火一般。笑聲落在我身上,無情得像是凱撒進到元老院時行刺他的一群刺客。我被推進去的房間是個大廳,大部分的樓面都被改造成黃銅燈柱的森林。在這連但丁也想像不出的場景裡,有二十多個女人像豬隻拱橡實般在地上跪爬,裸露的雙乳搖晃,雪白的臀部振顫,有些蹲坐著使勁夾起散落在土耳其地毯上的獎賞—栗子。根據屋裡的規定,她們不能用雙手或嘴巴撿拾—甚至不能用腳趾。
當晚做主這奇特儀式的人是你祖父—羅德里哥.波吉亞。雖然其他的基督徒稱他為教皇: 教皇亞歷山大六世。教皇陛下坐在高起的木檯上,就在鋪著金織巾的餐桌後方。桌上羅列著鹽瓶,有如金色銀色的迷你眾神酒宴。銀色的糖製甜點被塑成鹿、海豚、獨角獸和獅子的造型,匍 匐在迷你諸神之間,像是從某座糕點方舟卸下的貨物。
我被拖向這聖堂的主人,餐桌邊的男人們用被煙霧薰紅的眼睛打量著我,個個褪下了外罩—只剩襯衫、緊身褲或馬褲,不管是禿的或剃度的,頭頂全閃著光。你祖父的白色絲質襯衫已經濕透,彷彿一層乳白的膜貼在他寬闊的胸口和老男人會有的下垂乳房上。他的頭顱像黃銅碗似地微微發光,這黃銅容器的邊緣圍了一圈末端灰白的栗色頭髮,流蘇般覆蓋他雙耳。我有五年沒見到他了,但流逝的時光彷彿只是一種幻覺。
他背靠著鍍金的大座椅,仔細端詳著我,瞳孔漆黑而虛空,彷彿一尊大理石胸像上被鑿出的兩個洞。他把頭微微撇向一側,他那壯觀的掠食者嘴喙指向後方的出口。
◆
我沒有被帶離很遠,只繞過兩個轉角。一進到你祖父的內殿,我甚至可以準確指出這些有著華麗壁畫的房間當中哪一間曾是我的產房。這個地方被稱為「聖人堂」,除了幾張椅子和斗櫃外空蕩蕩的;房中央還擺了個火盆、一張嵌花桌几、一張鑲著緋紅絲絨坐墊的單人扶手椅,上面繡著小金牛,那是你們的家徽。
我一被綁到這御座上,馬上見到第一位訪客,也就是你祖父的砲術專家—羅倫佐.畢翰姆。畢翰姆手持一只木盒,很像醫生會有的那種。他把木盒子置於我身旁的桌几上,打開它好讓我欣賞裡面的器具—鉗子、鉤子、錐子和鑷子—那些器具看起來確實很像用來檢查子宮,並把不甘願的嬰兒拉出來的東西。他把火盆拉近,無疑是方便他加熱這些器具。燒炭的濃烈氣味撲鼻而來。準備就緒後他便離開。
但我並不盡然是一個人。我周遭和頭頂上的牆面上框鑲著鍍金大拱柱,畫家平圖里喬在每個月牙形的框格內填滿聖人的故事,這些傳說被繪成觀眾滿堂的奢靡典禮。從我座椅擺的方向仰頭便可望見窗戶對面的月牙形框格,那是一幅巨大的《亞歷山大的聖凱瑟琳辯論》,著上了華美的孔雀藍色調。
這幅畫像讓我想起你祖父的幾個私生子。你看,平圖里喬臨摹你祖父教廷裡形形色色的人,而畫下這些傳說裡的人物。他完成畫作後短短幾年間,時光和命運女神改變他們很多。(待續)教皇陛下由畢翰姆陪同,他像個年輕男子步履優雅地向我走來,趾尖朝外,彷彿他的舞蹈老師此時正監視著他,直到他近到可以碰觸到我,我才發現他老了好多—肝斑、乾薄的皮膚在大而頑固的鼻峰一帶緊繃著。
教皇傾身向前,用那黑曜石般的眼睛盯著我。「妲米亞塔,我一直都知道妳在哪。」他用手指撥弄我頭髮。這手勢不是出於疼愛,而是像馬夫檢視病馬的鬃毛。「染了頭髮,躲在某間猶太人的客棧……」他不耐煩地搖搖頭。「我隨時可以把妳給找出來,過去五年來,妳每一次呼吸都是出於我的縱容。」
「胡安被謀殺的那晚打算前往妳的住處。只有妳知道他的行蹤,只有妳會洩漏給其他人。我們找到胡安屍體的時候,妳並沒有來覲見我。」
「他們發現胡安屍體的時候我在場,我在河邊等著……」有那麼一會兒,我走進記憶深處,聽見漁夫的喊叫。「我一看到他的屍體,就知道你會逼我認罪,就像你今晚期待我認罪那樣。」我瞥了一眼身旁盒子裡那些刑求的器具。「而且我知道,即使當時我懷有身孕,你還是會那麼做。就算我要當著撒旦的面詛咒,我也要保護我的孩子。」
陛下轉過身來,說話時夾帶的嘶聲比先前更明顯。「從現在開始,那個孩子將享有我的庇護,就在這裡,在梵諦岡。」
我失聲慟哭,理智盡失,這些話語有如千刀萬剮,比畢翰姆可能用上的任何器具都來得有效。
「妳把那個孩子取名為喬凡尼。當然,我從他出生的那一天起就知道了。但我不認為妳確定我的胡安是喬凡尼的親生父親。」
「他是我懷胎生下來的,是我靈魂孕育出來的,聖母明鑑,我知道那個在我身體裡播種的父親是誰。」
「等那個孩子在這裡待上一陣子之後,我會知道他的父親是誰。」你祖父這麼說,沒有絲毫疑慮。他對畢翰姆點點頭,畢翰姆再次拿起他那把醫用刀。
當畢翰姆劃開將我右手綁在椅子上的繩索時,我以為他接著打算把刀戳入我手臂,我闔上眼睛,感覺到畢翰姆的手在我兩腿之間摸索,無疑是想拉開我的裙子。我強迫自己低頭往下看。
他在我腿上放了一個小囊包,我可以輕易一手握住。那是土紅色毛線織的,附有一條長長的紅線,是羅馬城裡大半妓女和老鴇會帶在身上,冀求招來好運或施以愛情魔咒的那種符袋。
「打開來看。」陛下說。
我的手在顫抖。我伸進一根手指,勾出一張不比我大拇指長的骯髒紙片,那紙片上也繫著紅線。這是張祈福卡,在羅馬城裡並不常見—鄉下人會把這種祈福卡戴在脖子上。上面的禱詞尚可辨識,儘管字跡出自沒受教育的人,那廉價的墨也不比那沾污的紙片黑上多少—「願聖安當降福於我」,上頭筆跡潦草地寫著鄉下方言,那是獻給聖安當的禱詞,可以庇護人不受惡魔侵襲。
不過當我把小紙卡翻到背面,看見了另一行字,這次是熟練的字跡,用的是正確的義大利文和中國黑墨:Gli angoli dei venti。風之角。
我看著教皇,搖了搖頭。
「全倒出來。」他說。
其餘的內容物滾落到我腿上。有兩顆蠶豆、一小塊灰粉筆、一枚熔成十字形的鑄幣;這些都是讓男人愛上持咒者的那種符咒物。看到最後一樣物品時,我的手一僵。
那是個迷你銅製公牛頭,有著一雙大眼和短角,還有一圈似乎是從那小小頭骨頂端長出來的頭環,整個不比一個小鈴噹大,可當護身符來戴。那是伊托斯坎的古物,是比羅馬人還早出現的古民族所製作,他們棲居的土地於是得名為「托斯卡尼」。我把公牛頭轉到背面,只消細看一下就可以發現刻在背面的小巧拉丁銘文:Alexander filius,即亞歷山大之子。在羅德里哥.波吉亞以一位異教征服者而非聖人的名字作為封號,登基為亞歷山大六世那天,他把這個象徵愛以及世俗野心的護身符,送給他最鍾愛的兒子。
「胡安……」教皇嚥了嚥口水,彷彿他氣息裡的酒又重返他喉嚨。「那晚就戴著它。」
「他隨時都戴著它。」說來奇怪,我希望這句話能安慰胡安的父親。
「是在伊莫拉找到的。」他說。
「怎麼會—」
「沒錯,怎麼會。」
我抬起頭。「如果這五年來你看著我每一次呼吸,你就會知道我不可能把護身符送到伊莫拉,假設它當初真的有在我手中。我最後一次看到這個護身符是胡安遇害的前一星期。最後一次……」我不得不揮開糾纏我的那個最後影像,屍體漂浮在我再也不想渡過的銅色河水上。「我也沒在那艘船上看到它,很可能是被哪個漁夫拿走了。」
教皇瞥了畢翰姆一眼,「那些漁夫被仔細搜過。」也許這「仔細」聽來有種可怕的反諷意味。就算如此,陛下的臉上也不會表露出來。「殺我兒子的人把它從他頸子扯下來。」陛下從我手中奪走這護身符,彷彿是我偷走的一般。「他們拿它當戰利品。」
「持有這符袋的女人肯定可以告訴你是誰給她的。」我語調裡的急切令我自己吃驚。
「她什麼也不能告訴我們。這符袋屬於一具女屍。她死時把它握在手裡。」
「我想會有人認得她……她的屍體。」
陛下的鼻孔翕張,彷彿聞到殘存的腐屍味。「這就是令人費解的地方。瓦倫汀公爵的士兵在伊莫拉城外的野地發現她的屍體。」我注意到他現在用正式稱謂來稱呼自己的兒子切薩雷。「頭被砍了下來,至今還沒找到。」
我用手在胸前畫了個十字。「如果這個女人沒被你手下認出來的話,那麼兇手就是認定她會被瓦倫汀公爵的手下認出來。她身上有疤痕或胎記嗎?」我納悶著他是不是認為我可以認屍,因為我仍舊很熟悉我們這一行幾位女士的明顯特徵。
在好幾下心跳的時間裡,教皇端詳著我。「我要派妳到伊莫拉去。」
「去檢查她殘存的遺體嗎?」
他一掌打過來,重重擊中我的頭頂,我眼冒金星;然後他抓起我頭髮,把我的頭往後扯,彷彿要撕裂我頭皮似的。「妳要去伊莫拉,在教廷安排的住處等著。」這些話從他齒間嘶嘶竄出。「得到我的指令之前,妳就在那裡等著。」
我望進這好色之徒色瞇瞇的臉孔,我們貼得很近,近到鼻子都要碰到一起。我不再聞到他氣息裡的酒味,而是聞到久埋地底的腐屍惡臭。
我心想:地獄的氣味也不過如此。(待續)抵達伊莫拉的第三天,我還是沒有接到教皇的指令。那天早上,卡蜜拉外出採買必需品時,發現伊莫拉人同樣對自身的命運感到不確定。我焦躁地從窗遮板往外窺探,總以為入侵者隨時會闖進中庭來。
閒來無事,我繼續從窗邊察看。一會兒過後,我發現那看管騾子的人又像前一天一樣開始牽著騾子繞圈圈。只不過他繞到我窗子對面時,有好幾次抬頭往上瞥,彷彿知道我們在窺探他。
「妳覺得我們是在監視教皇派來的探子嗎?」我問卡蜜拉。「也許教皇陛下一直不下『指令』,是因為他預期有某個同夥會跟我們接頭,好藉機定我們的罪。」我發現自己咬著下唇。「親愛的,妳下去接近他,聽聽他的口音,探探他的底,但不要洩露跟我們有關的任何細節,看看他願不願意透露些什麼。」
一出樓梯井,卡蜜拉便趁著那看騾子的人走過我們窗口下的時候攔住他;他沒比卡蜜拉高多少,但跟她一樣纖瘦。她說話的時候,他一雙黑眼炯亮地盯著她,薄薄的嘴唇在窄臉上拉出一道笑容;他發現她很親切,這我一點也不意外。另一方面,當他比手畫腳答她話時,卡蜜拉歪著頭聽,就像她平常那樣。
不一會兒卡蜜拉便回到樓上來,她說:「妳是對的,他是佛羅倫斯人,受過教育—他說著遣辭優美的托斯卡尼話。他對我們充滿好奇,但我什麼也沒透露,即便他告訴我他的名字叫馬基維利。他認為妳是來做生意的,或者說他話裡的意思是那樣。」她搖了搖頭。「夫人,我發誓,如果他是教皇派來的探子,我認為他對妳知道得不夠多。」
說到這裡,卡蜜拉的臉閃過一抹一閃而逝的微笑。「可是他跟我說起一件事,妳也許會想知道。他納悶我們待在這裡的原因,是否跟在諸聖節十天後發生的一起命案有關。我問他是指哪樁命案,他說鄉下農人之間現在還在傳這件事,各種謠言都有。夫人,那遇害的女人是被……分屍了……她被切成四大塊。」卡蜜拉的眼睛睜得斗大。「她的屍塊被亂扔在鄉下,頭顱一直沒找到。」
「諸聖節的十天後。」我麻木地說著,努力要逃開腦中浮現的影像。「那就是三星期之前。這段時間足夠讓教皇知曉這件事、派我出任務、讓我們抵達這裡。上帝保佑。她應該就是把胡安護身符裝在符袋裡的那個女人。」
我闔上眼睛,但還是無濟於事,那影像依然在暗處等著我。砍下那女人的頭也許還有道理, 但基於什麼理由要把她像星期六市場裡的牛那樣肢解?
這恐怖的發現讓我想到一個更亟需解答的問題。「這裡的人似乎都知道她的……死狀,那為什麼陛下沒提到?他並沒有說她被分屍,只告訴我她在野地裡被找到。」我窺向中庭,那佛羅倫斯人繼續在繞圈子。一會兒之後他朝上瞥了瞥,我只得快步退後。「『風之角』,說不定兇手吹噓他們讓她乘風歸去,就像他們把胡安的護身符留在那符袋裡,好吹噓胡安也是命喪他們手中。但我想不透陛下為何沒有提到這一點。」
「夫人,妳說教皇陛下是不是想測試妳知不知情?」
我微笑,只因卡蜜拉太聰明了。「也許陛下認為風之角是這一切的關鍵,甚至比胡安的護身符還要關鍵。也許就如妳所說,他在揣測我是否知情。或者他認為我會幫他解開這其中的玄機?
不過,除非風之角就在這房間裡……否則陛下在等什麼呢?等著傭兵首領帶兵現身伊莫拉的城門嗎?」
那個佛羅倫斯人年幼的朋友跟前一天一樣抵達。「妳很可能是對的,那位馬基維利先生不是在監視我們,至少不是在替教皇監視我們。」我邊說邊看著那信差接過獎賞之後離開。「那個男孩是在替他通風報信。」
這會兒,卡蜜拉開始用從中庭抓來的一把沙子打磨我們的銅製小浴缸—卡蜜拉從小就習慣著眼於比較實際的事,少了這直覺,她恐怕捱不過童年。她頭也沒抬地問了一句:「妳認為他們是傭兵首領的眼線嗎?」
我不這麼認為,但我什麼也沒說。腦海深處浮現我母親的聲音:Cercar Maria per Ravenna。「到拉文納找瑪麗亞」—這是我小時候她教我的一句俗語。假使你沒聽說過的話,它背後的典故是這樣的:有個人失心瘋似地到拉文納去找一位名叫瑪麗亞的女人,他如願找到那女人,不顧一切愛上她,怎料卻意外揭露了她最不堪的祕密,使得他自己也走上絕路。因此這句俗話是一句警語—提防你所追尋的真相。
我看著馬基維利先生把騾子牽回馬廄,可是在我眼前更形清晰的卻是教皇佇立在聖人堂的形影,懷疑的抽搐掠過他的臉。這會兒我看到更深沉的恐懼。
卡蜜拉擦亮銅缸時,浸溼的沙子發出微微刺耳的聲音,我的低語微弱到她聽不見。「陛下, 這就是你所害怕的,是吧?你害怕我們會抵達風之角,最後只會找到拉文納的瑪麗亞,找到最不堪的真相。」(待續)我們的上主已經把這世界交給命運女神,也就是古羅馬人說的佛圖娜女神來管轄,這可讓奸人樂翻了,因為那婆娘素來眷顧惡人甚於善人。受盡祂的威脅之後,命運女神准我稍事喘息。瓦倫汀的協定尚有許多細節沒敲定,我可能有足夠的時間找出那名受害女子、胡安的護身符和傭兵首領之間的關係—藉此向教皇證明我的清白。即便瓦倫汀打算埋藏真相。同時我也不打算等著他來決定我的「用處」。
「我得要探聽這不幸女人的底細。」我說,俯看著中庭厚厚的積雪;那佛羅倫斯人和騾子已經在閃著光的地面勾勒出深深的橢圓凹痕。「她跟什麼人來往,以及她為何被殺。」我沉思了一下子又說,「這裡有很多女人做生意。當這些軍閥仍受雇於瓦倫汀時,她們當中有些人肯定服侍過傭兵首領。不用說妳也知道我們要上哪找她們—我們得弄到某些大使的晚宴邀請函。」
「妳要我再去跟尼可拉先生談談嗎,」卡蜜拉說,她也站到窗邊來。
我心不在焉地點點頭。「從那裡下手可能很敏感。他肯定是佛羅倫斯大使的手下。」我嘆了口氣。「我想我得去認識認識他。我要更衣。」
我穿上最厚的長筒襪、小牛皮半筒靴,和我來到這裡最常穿的厚重羊毛衣。我從旅行箱抓起我最樸素的斗篷時,聽到卡蜜拉說:「夫人,那小子來了。」
我回到窗邊,看見前三回看到的同一個小男生。這回他臉紅得像龍蝦,我可以聽到他氣急敗壞說著當地的羅馬涅方言,這語言在大多數義大利人聽來像外國話,可能會被誤以為是日耳曼人夾雜法文和拉丁文在咆哮罵街。
那佛羅倫斯人顯然聽得懂。他點點頭,給了那男孩一枚硬幣。當小眼線一跑開,他便奔上中庭遠端的階梯。你還來不及呼一聲萬福瑪利亞,他已經又飛奔下來,肩上披著厚羊毛斗篷,急忙拉起騾子的韁繩,把牠牽回馬廄裡。
「夫人,他要外出。」
「把門栓好,除了我之外千萬別開門。」我囑咐著,人已經來到門邊。「那男孩是某種探子, 眼下他是發現了什麼。」
卡蜜拉幾乎是哀怨地問道:「發現了什麼呢,夫人?」
我想要回話時人已經來到樓梯間。我只好搖搖頭。
◆
如卡蜜拉猜測的,我沒看見那佛羅倫斯人在馬廄照料騾子,也沒看見他跑上繞過大教堂的街道,所以我迅速沿著我們住的宮邸前行,走上艾米利亞古道,在那裡我可以一路望見城中心。這條古道把伊莫拉一分為二,也許不如嘉年華會遊行那般壅擠,但是在馬車、騾子和形形色色的人之中,大概有十幾個人穿著和那佛羅倫斯人相似的灰斗篷,而且全都背對著我。即便如此,沒多久我還是認出了那顆熟悉的沙拉頭,正從街道的一側奔至另一側。他先是閃躲一輛滿載蔬菜的貨車,繼而貼著一群剃光頭的僧侶前進。
我將裙襬拉至融雪之上,開始循同樣的路線走。我一面尾隨一面驚訝地發現,士兵幾乎和拉客的妓女一樣多,他們多半有張農家子弟年輕的臉。我仍舊緊盯著那個佛羅倫斯人,他迅速抵達城中央的主廣場,但沒有進到廣場內,而是在城中央與艾米利亞古道交叉的亞壁古道上失去蹤影。我很快來到這交叉口並再度鎖定他,然後等在三個街口外的角落。
我又轉到他對面的角落,他沒有移動半步。我半隱匿在一位農婦身後,這農婦身懷六甲,胖得像一枚巨蛋—而她也正在兜售圍裙裡的雞蛋,那些雞蛋全擺於她的便便大肚上,好像她就是個雞蛋架一般。
在對街,有個賣蠟燭的開始跟那佛羅倫斯人攀談。她拉開斗篷露出奶子給他瞧。對他比了個不屑的動作後,她高視闊步地走開,之後那佛羅倫斯人更專注地監視街道另一側的宅邸;我想他盯著的是最大的那一棟,也就是從轉角算來的第三間,有扇龐大的黑橡木門,那扇門說起來更像是熱那亞武裝商船的船殼。融雪不斷從高聳的瓦砌屋頂屋簷流淌下來,下大雨似地潑灑在地面。
我等在角落,情急之下憑直覺一路跟到這裡,好不容易可以喘口氣。把我捲入這場跟蹤行動的男孩無疑是個農家小孩,我猜想無論他呈給馬基維利先生的是什麼情報,都會把我們給引到鄉下去,那裡依然充斥著有關分屍案的謠言,誠如馬基維利先生跟卡蜜拉說的那樣。(待續)這會兒我不禁思忖,某部分的謠言是否更接近事實。有一說是目擊者怕得不敢暴露身分,是因為他們目睹了什麼事和傭兵軍團有所牽連。說不定這類謠言已經傳到佛羅倫斯人耳裡,而他們有充分理由對這些事情感興趣:就像瓦倫汀前一晚告訴我的,佛羅倫斯人認為他與傭兵首領議和對他們共和國來說是個嚴重的威脅。假使馬基維利先生如我猜想,是佛羅倫斯大使的手下,那麼他也可能花錢要那個小探子跟他通報所有謠言,以及鄉下盛傳的其他種說法—而且那小探子可能帶他和某些目擊者碰頭。
可是我們沒被引到鄉下去。事實上,當我杵在那個角落,一個令人不安的疑慮開始攪亂我心思:那個小探子也許不是被雇來收集坊間謠言,而是用來監視馬基維利先生此時正全神貫注監看的同一棟宅邸。但就連這會兒的監看似乎也是徒勞無功。半小時過去,我不得不想,沒有跡象顯示這條街上會有什麼值得注意的事發生,更別說是這棟屋宅前了。我後悔自己浪費寶貴時間在這倉促形成的假設上—命運女神很快會憤怒地奪走這項天分。
突然間,嵌在那巨大橡木門框內的人行門匡啷一聲打開,走出一個約莫十八歲的年輕人,他的樣貌幾乎令我倒抽一口氣。如同祭壇上的天使像一樣迷人,濃密的金色捲髮垂落肩上,一身打扮也一樣令人目眩—他沒穿斗篷,僅穿著粉紅色緊身褲顯露出健美的雙腿,還有一件淡紅色調的短外套,包不住他健美的臀部。但是整體美感被他腳上一雙黑色農夫靴給稍稍破壞了;更奇怪的是,他背上綁著一種巨大的工具,一個大輪子固定在一根長長的手柄上,就像一輛沒有貨架的手推車。
一會兒之後,俊美少年的身後出現了一名高大男子,穿著馬鬃斗篷和占星「學者」會戴的那種黑絲絨帽;髒羊毛似的頭髮從這頂冠上垂落,框著長而白的臉孔,鼻梁幾乎是扁的,像個非洲摩爾人,揹著兩把鐵鍬和一只帆布袋。第三個男人接著出現,個頭更高。我立刻認出他,雖然我之前從沒見過他。
達文西裹在米黃色羚羊皮斗篷裡,好比隱姓埋名的阿波羅。他比多數男人高過一個頭,濃眉,長而直挺的鼻梁比例完美,幾乎跟之前的少年一樣俊美。中分的髮式白鑞般垂落,像獅子的濃密鬃毛,象徵神祉的永恆智慧,而非凡人的衰老。跟他的同伴一樣,這位傑出的大師也揹著一只鼓鼓的帆布袋,手裡拿著一個小木盒,小心翼翼地,彷彿拿著裝有聖人指骨的聖骨匣。
一場小小的遊行就此展開。由達文西和他的同伴們領頭,蜿蜒穿過泥濘壅擠的街道。那佛羅倫斯人隔著大約二十步的距離尾隨在後,我則在他身後約莫十來個手臂長的距離跟著。行走的路線又把我們帶回艾米利亞古道上,只不過我們這會兒朝向城的另一個遠端,和若卡碉堡及我的住處相反方向。
以前做生意的時候,我下過苦功學會迅速對所處情勢和涉入的關係人做出判斷。瓦倫汀公爵的軍事工程師已經在著手某項特殊任務,他和他的人馬一副下鄉的打扮,而且也正往鄉下走。尾隨他的那個佛羅倫斯人,無疑一直在監視達文西大師的屋宅—而且似乎料定會有這次的出巡。這下子我只能祈禱命運女神沒玩什麼殘酷的把戲,大師要著手的事確實和不幸的無頭女屍有關, 而關於她,我所知的僅止於她有個符袋,此外就是我和兒子的命運都和她鏈在一起。
◆
沒多久便抵達法恩扎門,這是穿透伊莫拉磚造厚實城牆的四個出入口之一。在大門前的小廣場上,瓦倫汀的士兵攔下來往的人車,好讓關稅員審查貨物。但這些人只對達文西一行人點點頭便放行,他們立刻通過那座拱門。
馬基維利同樣也不必等在一些商人和農夫後面,他向其中一位關稅員亮出一張紙,無疑是張安全通行證。關稅員查閱那張紙時,馬基維利伸長了脖子,不耐地盯著達文西的背影。
我想到自己沒有通行證,得費一番唇舌才能闖關,如此一耽擱,恐怕會把獵物跟丟。於是我快步走到馬基維利身旁,挽起他的手臂,往他臉頰上輕吻一下說:「雖然你昨晚給我惹了不少麻煩,我還是決定跟你來了。」然後我對關稅員送上最嬌媚的微笑和迷人的屈膝禮。可是我的穿著和這角色很不搭調,那個關稅員瞇起眼盯著我。
「如果妳非跟不可的話,」馬基維利用酸溜溜的口氣對我說,同時露出一抹嘲諷的微笑。「別說我沒有警告妳。」(待續)我們來到磨坊運河。儘管岸邊積了一層雪,水流還是湍急得像潺潺澗溪。我們踏上結冰的木板時,我不得已只能把馬基維利勾得更緊。
這時達文西一行人已經走上橫跨桑特諾河的木橋。河面在這時節有如渾濁的湖泊,比百餘臂長還寬。那橋是暫時搭的,看起來像牙籤串成的一樣,儘管是些巨大的牙籤。想到要跨越那座橋,我不禁打了個寒顫。
「馬基維利先生,我會告訴你我為什麼要跟蹤你,就像你跟蹤達文西一樣。」我停頓片刻,給他時間說些俏皮話,但他沒接話。「就像我跟你說的,我從羅馬來,替亞歷山大教皇辦事。陛下指示我調查那起分屍命案—有個女人被剁成四大塊,棄屍在鄉間。」
「是五大塊,如果把她的頭算進來的話,有五大塊。」
我以為他聽了會吃驚,但他迅速的回答令我心頭一震。「沒錯,那顆頭顱,」我說,「還沒找到,找到頭顱也許能辨識出那個女人的身分,找出跟她有來往的人。」
這時他看似謹慎地默不作聲,只是我無法分辨是我想太多,還是他真的在後悔暴露自己對這樁事感興趣。
好一會兒之後我們抵達桑特諾橋。達文西一行人不但已經越過橋,而且岔離了道路,走下斜坡去到河對岸,那裡覆蓋著如凝雪點點的蘆葦。當我們走上橋時,我幾乎踩不穩,腳下木板因積雪結凍而表面光滑,而且鋪得很草率,我可以看見穿流底下的泥濁河水。整個橋體在我眼前搖晃,很像一根大樹枝隨風擺盪—而且完全沒有扶手。
等我們抵達對岸,我肯定呼了上千遍的萬福瑪利亞。馬基維利停下腳步,遙望前方,我們可以看見達文西白鑞般的頭,正穿越高長的蘆葦叢上下擺動著,距離我們已經在上百個臂長之外。
「那裡有沙坑和流沙,」馬基維利說,顯然認為這會讓我打退堂鼓,不再繼續跟下去。
「你都跟到這裡了,先生,」我答道,「巴不得跟著公爵的軍事工程師踩進冰凍的沼澤地裡去。」他好一會兒都不吭聲,我不以為意,接著又說:「貴國為什麼這麼關心達文西大師這趟下鄉行程?」
他遠眺蘆葦叢,搜尋他消失的獵物。突然間他像個喜劇演員一樣滑稽地在胸前畫了個十字, 彷彿在譏諷前方的危險。「如果妳要跟來,我們最好馬上動身。」
◆
我們走進蘆葦叢裡,走不到二十步我便踩進一灘高至小腿腹的冰水裡。但我還是心一橫繼續往前走。腳底下的沙石不時滑動,往往有下陷之虞,水灘時而深及我大腿。在我眼前,除了戰爭十人委員會祕書馬基維利.馬基維利先生修長的背部之外,我什麼也看不見。他不時會回頭看我, 我說不準他是預期我會跟他求救,還是純粹希望我跟丟。
正當擔心著把馬基維利跟丟的時候,我差點就一腳踩在他身上。他蹲伏在蘆葦叢裡,示意我別作聲,但我卻忍不住像匹狂馳的馬般猛噴鼻息,簡直喘不過氣來。前頭有人在說話,聲音像拔尖的男高音:「動手把雪清乾淨,應該就埋在這附近。」
我和馬基維利交換了一下眼色,他指著從這恐怖濕地斜斜高起的岸邊。我們趕忙往那裡移動, 很快便脫離這結冰的沙石地,登上約百餘手臂長外的高地。馬基維利在一小叢白楊樹林停下腳步, 在這初冬之際,那白楊樹林葉已落盡,只剩灰色骨架。
我們可以看見三個男人在下方的蘆葦叢裡敲敲掘掘,而白雪覆蓋的伊莫拉遠在半英哩外。彷彿拔摩島的聖約翰震懾於末日審判的天啟異象一般,那挖掘的刺耳響聲也讓我靈光一現,我舉手遮擋那耀眼的強光,幾乎要站不住。
儘管我震驚地說不出話來,仍然急切地跟馬基維利低聲說:「他們認定那具女屍的頭就埋在那裡。」冰天雪地的正好可以保存頭顱,揭發她的身分,這樣我們很快就可以查出讓她不幸喪命的那些相關訊息了。
我看見他嘆氣吐出的一小團雲霧。「這我倒不敢確定。」
「達文西說它就埋在那底下,我聽得清清楚楚。」
「噢,我很確定他們預計可以從那雪地底下挖到東西。」馬基維利並沒說那東西可能是什麼, 反而銳利地盯著我。「我知道妳從羅馬來,這是那個宮邸的門房告訴我的。我昨天看見瓦倫汀公爵的傳令到了妳住處,所以妳說妳昨晚和公爵閣下吃晚餐確實可信。」說到這裡他皺了皺眉頭, 無疑在納悶為何公爵沒有給我通行證,好讓我加入達文西大師的下鄉行程。「有傳言說,被殺害的女人跟甘底亞公爵遇刺有關。」(待續)於是我腦中閃過另一道靈光:佛羅倫斯人已經在懷疑那個女子遇害和胡安遇刺有關,雖然他們也許聽信了那些含糊的謠言。但即便如此,那也十足說明了他們對這一切抱有極大的興趣— 假使他們有機會把傭兵首領和這起罪行兜在一起,就可以從中挑撥,讓教皇取消尚未簽定的協議並且尋求報復,無視瓦倫汀打算讓真相繼續掩埋。
而且我必須給馬基維利一個交代;他以這個問題來測試我的誠意,而他和佛羅倫斯人對這個問題說不定已經有了滿意的答案—說不定還沒有。不管怎樣,如果我想知道佛羅倫斯人想要探聽的事,我就必須回答這個問題。因此我跟他說:「我跟你說吧,教皇陛下相信這起命案和他兒子遇刺有關。」這麼說吧,假使馬基維利知道胡安護身符的事,他就是了解內情;如果不知道,我也不打算免費奉送給他。
馬基維利沒透露什麼,只沉吟著說:「如果瓦倫汀公爵希望和傭兵首領簽下協議,這之間的關係會礙了他的好事。他還沒拿到維特洛佐.魏鐵利的簽名。」
正如我推測的一樣。「就甘底亞遇害這件事,假使魏鐵利真的有嫌疑,」我說。「我可以想見你們佛羅倫斯人將會為你們的得救歡唱和撒那,不必再天天祈禱三遍了!」
我以為我會看見他嘲諷的微笑,但他只是低頭看著達文西和他的助手。「如果真是如此,我會把這當成奇蹟降臨。」馬基維利說。「不過因為少了這種奇蹟,或者說是因為命運無常,不出兩個月,我們就會看到維特洛佐.魏鐵利的軍隊兵臨佛羅倫斯城下了。」
他瞇起眼睛。「他們找到了。」
達文西和他兩名助手圍著蘆葦叢裡的某樣東西,徒手急迫地把雪撥開,不久便挖出一小堆光滑河石。這些石頭被堆成金字塔形,高至達文西腰際。雖然那三個人忙著把這石標挖出來,卻沒有刻意去敲散它。
「頭顱肯定被埋在石頭底下。」我說。
「頭顱不在那裡。」馬基維利斷然地說。「我相信他們在那裡找到了其中一個屍塊。」
「你是說兇手在棄屍地點作記號?」
「不,除非達文西就是兇手,」馬基維利說。「我認為大師作了這個記號,好讓他們能準確回到這個地點。」
這時我的第三道靈光閃現:馬基維利之所以監視達文西大師的屋宅,是因為他知道公爵的軍事工程師已經在調查這起命案,而且很可能會回鄉下進一步調查。因此我問:「所以是大師發現了屍塊?」
「不,是農人發現的,在野獸有機會吃掉之前發現的。」他微微揚起眉毛,彷彿覺得我這麼問很怪。「達文西被派來收集屍塊—那可憐的女人不是他在地下室驗過的第一具屍體。不過以分屍案來說很可能是頭一具。」
我不認為達文西大師對那具屍體的研究會比解剖學界還不先進;有好幾位當代藝術家,還有幾位生理學家,已經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力圖解開大自然的奧祕。我甚至認識幾位曾經目睹解剖過程的學者,他們把驗屍過程當進場看戲。即便如此,我很難想像達文西會在沒有瓦倫汀的允許之下檢驗這女人的遺體—也很難想像,沒有他雇主的指示,他可以像現在這樣在鄉間晃蕩。
「他這會兒要上哪去?」馬基維利說。那俊美的少年穿著亮色外套很容易辨認,他擱下他的巨輪獨自往前走,在蘆葦叢裡艱困地跋涉,朝著標出伊莫拉西界的山巒走去。我們目視他行進時, 一道亮光晃過我們眼前。我看見達文西大師把他從家裡帶來、有如聖指匣般的小木盒放在那堆石子上;盒蓋看似是玻璃做成,映著陽光。達文西反覆低頭看看那小盒子,又抬頭看看前方,頭上上下下地擺動,不時用手輕推那木盒子。
「那是水手的羅盤,是吧?」我說。我認識的一位主教有間滿是星盤、羅盤和其他航海及天文儀器的工作室。這些羅盤的表面總是標示著風向玫瑰圖,一個圓分出八個方位,分別以八個主要風向來命名。
我幾乎倒抽一口氣。風之角。我們下方的石標,就標示著其中一個方位角嗎?
但我沒把這些疑問說出來,即使看著達文西和助手們開始費力地進行一連串的測量工作。那俊美的少年爬上淺丘,在超過四分之一英哩遠的地方停下腳步,並且轉過身來,當達文西像風向計般揮動手臂時,男孩就左右移動調整個一兩步,顯然是根據羅盤上精確的指向,來擺放他的那個粉紅色標示。完畢之後,大師和他的占星師將他們的帆布袋甩到背上,並且開始移動。占星師把沒有載貨架的手推車輪子立在地上,在雪地上滾著輪子向前走,直直朝著俊美少年的方向。達文西手握著羅盤跟在後頭,兩人彷彿鄉下教士的古怪遊行。
馬基維利和我連忙動身跟著他們。儘管覆著雪,在和緩的丘地行走也比在河畔沼澤地要快得多;不久達文西和他的助手便抵達他們的地標。接著他們向右轉了某個角度後,朝遠離伊莫拉方向、更陡一點的斜坡前進。那斜坡上立著一排排珍貴的橄欖樹,灰色樹幹厚實虯曲。達文西偶爾會跪在地上查看他的羅盤,據此修正那無貨架輪子的路徑。
「維特魯威描述過這種輪子,」某次達文西停下來查看羅盤時我這麼說。「我記得我讀過……」
「《建築十書》,」馬基維利性急地說,「那輪子有固定單位的周長,我想—」
「而且輞圈上有刻度,」我趕緊接話,「所以算好它轉了幾圈,乘上周長即可得出距離。」
「沒錯,他們想準確算出和先前的記號距離有多遠。」然而,馬基維利這次回應不像他先前的觀察那般確定了。
我還是隻字不提「風之角」。訊息就好比晚餐的菜肴,甚至像是給予戀人的寵愛,少量少量地給最好。(待續)最後,達文西和他的人馬抵達了一片略呈方形的橄欖樹林,四周由堆疊整齊的石頭圍成低矮擋牆。他們快速將維特魯威輪抬過矮牆後,便繼續前進。
馬基維利和我悄悄走近矮牆,然後躲在後面。我們爬上與伊莫拉的修長樓塔頂端等高的高度, 俯視著那座城池;磚牆上被陽光照到的側面發出近乎粉紅色的光芒。在反方向上的西南角,山巒宛如巨大的白浪。
「十,」有人喊了一聲,嗓音像戲劇裡的冥王般低沉。有如唱聖歌一般,一聲拔尖的男高音回應道:「六百二十個手臂長。」如此這般,輪子每滾十圈,這兩個男人便這麼來上一回二重唱,直到他們幾乎抵達這橄欖樹林遠端的矮牆。他們並沒有爬過這道矮牆,而是把帆布袋卸下擱在牆腳。達文西和那個占星師迅速取出鏟鍬。
我倉促地盤算著,彷彿坐在桌邊玩牌,正卡在加注或出牌的關鍵時刻。
我站起身,把裙子拉到腿間,翻過了矮牆。
「要命的瘋婆子!」我背後傳來一聲咒罵。馬基維利跟著我翻過牆,看來他原本並沒有打算要這麼快現身。
「等下由我負責開口。」我說,沒有停下腳步。
他們看見我們時,我們才爬上那山丘的一小段距離。他們三人開始朝下坡走,達文西的占星師仍揮動著鏟鍬。午後在雪地上陪伴他們的長長影子彷彿蘇丹親兵的魅影。
「達文西大師!」我希望嗓音的力道能夠掩蓋我的恐懼。「我是妲米亞塔夫人,教皇亞歷山大陛下以他至高使徒的權威,派我從羅馬來調查這件事。」
達文西彷彿接獲我的命令似地停下腳步。他距離我不超過六個臂長,腳上的農人木屐半埋在雪地裡,臉幾乎沒有皺紋,像是少年的臉。
大師的嘴唇動了動,但沒有發出聲音。他沒有看我,孔雀石色澤的眼睛直瞅著馬基維利,最後對著他開口:「我認得你,你是戰爭十人委員會派來的學者。」他的嗓音像是拔尖的男高音,聽起來更像是男孩的哀鳴。「你怎麼會在這裡?」
「有一名女子遇害,如果她被查出是佛羅倫斯公民,我的政府一定得知道。」馬基維利答得鏗鏘有力,彷彿他早已想好怎麼答話—無疑是要掩飾他政府真正關注的事。「而且我相信你這個輪子很快會抵達第五塊屍塊。」
「你想錯了,我們是在做實驗。」達文西的男高音帶有悅耳的威嚴,很像教堂管風琴奏出的樂音。
馬基維利先生偏偏腦袋。「實驗?」我想他和我一樣,不是用「體驗」這個普遍意義來理解這個字眼,而是指以科學為本的觀察。
「測量!」達文西大喊,彷彿宏亮的鐘鳴懸在空中。「測量和實驗是一切知識的支柱。只要能夠測量,就可以得到答案;你不去測量,就永遠不能理解。不過我不指望你聽得懂—我可以想見你讀過許多古籍,從古老事物裡建立信仰,就像你們這種讀書人一貫的行事作風。」
「好吧,那我們就假設你這個丈量輪是你的新發明。」馬基維利說,對著我淡淡一笑。「但我們不能確定是哪一種權威,是古代還是當代的權威人士,讓你決心要來勘測這條穿過鄉間的錘線?」
達文西把手交疊在胯下,彷彿在護住他的男性雄風。占星師往下坡多退了幾步,把鏟鍬握在前方,像持著瑞士長矛一樣,別在他帽子上的別針反射著陽光,那別針不是我原先料想的黃道帶徽章,而是治金術士的銀色符號,代表水神墨丘利的圓圈和十字。他咆哮道:「達文西大師是公爵的軍事工程師兼建築師,我們是奉瓦倫汀公爵之命勘測這一帶。」
「那麼公爵本人有沒有告訴你們要在這山丘上找什麼呢?」馬基維利揚起下巴,彷彿指著某個方向。這會兒我才看見那裡的雪被翻攪過,露出了底下的沙質土地。
這時達文西迅速向那俊美少年使了個眼色,那少年一臉慍色,嘴角下垂—嘴唇幾乎呈紫色—更像個墮落天使的嘴,和路西法是一夥的。這少年從他的皮帶拔出一把骯髒的短劍,看了一眼刀身之後陰沉地說:「看我怎麼攪斷你的伶牙俐齒。」
「大師!」我喊道,「教皇陛下曾在梵諦岡的寓宅裡,私下給我看過從那個不幸女人屍體上找到的祈福卡。」我把賭注全壓了,使盡力氣尖聲說:「如果你可以跟我解釋『風之角』是什麼,陛下會期待你提供細節。現在,就讓我們看看你在那裡發現了什麼吧。」
達文西盯著我,彷彿在思索一隻嘰嘰聒聒的猴子是怎麼學會說話的。「風之角」這個短語, 無疑只有波吉亞家族自己人才知道,達文西顯然是其中之一—因此我藉這一點展現我的誠意, 令他大吃一驚,顯然也頗感苦惱。有好半晌,他默問蒼天。最後顯然沒得到滿意的答案。他苦著臉緊閉著嘴轉過身去,開始領著我們所有人朝橄欖樹林高起的一端走。他的肩膀聳起,雙手此時落在他兩側,像魚在岩石上撲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