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33重生奇蹟:天崩地裂之後

9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六章 鴻運當頭

第十六天:八月二十一日,星期六。

在聖荷西礦場入口處上方大約八百公尺處,一塊岩石遍佈的荒涼斜坡上,胡塔多和他的六人小組正不停地往下挖掘。從他們開鑿的地方可以看到棄置的礦場辦公室,兩間像鬼鎮中的簡單木造小屋,捕捉住當時落荒而逃的景象—抽屜大開,檔案散落桌上。自礦災發生以來,地板就蒙上一層沙漠塵土,拉開的木製百葉窗,每當陣風揚起時,就會懶洋洋的微微搧動。這種風對於在炙熱驕陽下辛勤工作的胡塔多與他的小組來說遠遠不夠。只有到了晚上,當天空繁星密佈,溫度下降到凍人地步時,清涼陣風才會出現。黎明時分,從太平洋海面襲來一層舌樣濃霧,貪婪地捲過整個村落,添上另一層刺骨寒意,可是沒人抱怨,氣候不在他們操心的範圍內,他們穩住鑽頭的角度,一心一意,朝向地下七百公尺的目標前進。

探鑽小組二十四小時馬不停蹄的持續作業,只有每天早上八點與晚上八點才停工維修,添加油料並檢查液壓流體。他們是九組探鑽作業中的一組,九組不同的人馬分別朝受困礦工的方位,挖掘九組不同的探井,全由安德烈蘇加略特協調指揮。每一個小組有七位工作人員,每個作業的方向與使用的探鑽機都不同,蘇加略特利用不同的探鑽技術試探運氣。在10B 探井,使用一種被稱為「反向探鑽」(reverse air)的技術,一天內可以往下鑽兩百四十四公尺,但是如果偏離軌道的話,難以重新校正方向。另一種被稱為「金剛石探鑽」(diamond drilling)的技術,比較慢但是比較精準,可以在挖掘中一路調整方位。

九組探井從上往下,好像穿透光線一般,鑽出條條井道,希望能到達任何坑道,或修車間, 甚至避難所。礦場地形圖不斷地唬弄工程人員,不但標示出不存在的結構,也沒有註明坑內加強支撐的金屬柱,這些金屬柱可以在瞬間破壞鑽頭,使他們一個星期的辛苦前功盡棄。平常一項七百公尺深的探鑽作業,如果不講究速度的話,鑽道通常會偏離百分之七,抵達目標八十公尺內。但是對這件工作來說,目標不過是這間不到十公尺長,整體只有五十坪大小的避難所。吃飯的時間都很寶貴,而且山下食堂還有不必要的干擾,每隔幾天就會送來一個裝了一百個三明治以及瓶裝水的盒子,由鄰近的聖塔菲鐵礦場老闆捐贈。救難人員將剩下的食物餵給一種活在石頭間的藍綠色蜥蜴:「通常我們會有烤肉或是烤雞,但是現在不是吃烤肉的時候,我們非常煩悶。」胡塔多說。

五十三歲的胡塔多,具有將近二十年的探鑽經驗,對於時間非常執著。他努力持續操作探鑽機,日子都混在一起,這個最近開挖的洞口已經五天了嗎?還是七天?像是倒數計時的炸彈一樣,每一秒鐘過去,(如果還活著的礦工)就更接近死亡一步。對山丘下眾多救難人員來說,往下挖掘七百公尺的探鑽作業,是一項嚴苛而且無法想像的工程,胡塔多的小組人員對這項挑戰都有精確的認知,他們在礦災發生後四十八小時之內就趕到現場,接下來的這個星期內一路工作, 幾乎沒有閤眼:「我們所有人對時間都有種執著,甚至仇恨的情緒,我認為如果我們接下來幾天內沒有辦法找到他們的話,一定會發現他們已經死了。」胡塔多說。

第十六天:礦坑內。

只剩下最後兩罐鮪魚罐頭,礦工們被迫下了另一項痛苦的決定,從每兩天吃一次,延長為每三天才能吃一次。他們個個筋疲力竭,就連往上走三十公尺去廁所的斜坡,都成為一樁辛苦的差事。往常那些經常能上十二小時的班,一邊揮汗一邊抽菸,不斷敲擊這座礦山的健壯工人們, 現在毫無生氣,求生的意志被飢餓與被遺棄的感覺消磨殆盡。保留體力是必要的身體機能,亞歷克斯維加躺在潮濕的岩石斜坡上環顧四周,他的同伴們全部擺平,還在說話但是無法站立。「我們就是躺在那裡,沒有力氣走動。」他說。

這些人的身體狀況迅速惡化,已經瀕臨墜入被稱為死亡漩渦的邊緣。依據負責監督這些人的健康與營養的智利醫生金恩羅曼諾利(Jean Romagnoli)的說法:「如果他們的健康還在這裡,」他的手舉高,「那麼再過兩天,他們會下降到這裡。」羅曼諾利的手切到底部,像是上了斷頭台。就連造成腹瀉的輕微感染,都可能是潛在的催命符。八月二十一日,維克托薩莫拉在他的訣別信中寫道:「我沒有辦法再撐下去了,我對太太和小孩唯一能說的是:我很抱歉。」多部探鑽機朝向他們,鑽磨的聲音此起彼落,但是經過礦內不停地震動與迴盪,掩蓋了這些探鑽機的正確位置。聽起來好像是朝向他們而來的嗡嗡聲,有可能已經偏離了幾十公尺。由於好幾次的鑽洞聲音聽起來好像正中目標,最終卻錯過他們,使他們不再樂觀,不過仍然保持高度警覺,一旦鑽頭鑿穿坑頂,他們知道該如何反應,他們已經計畫並演練過非常多次,集體動員前就排練過兩次,不過現在他們開始懷疑,會有最後的機會嗎?

第十六天:救援行動。

八月二十一日,星期六下午,10B 探井已經到達六百四十公尺,距離目標不到四十八公尺, 探鑽人員迫不及待的心情足見這項工程規模的浩大,在許多救援行動中,鑿穿四十八公尺的堅固岩石會是項挑戰,但是現在不過是最後階段而已。胡塔多與他的小組成員知道,只要再鑽十二個小時,他們就會到達目標深度,他們也知道探井稍微偏離了軌道。

領頭的操作人員納爾遜佛洛雷斯(Nelson Flores),努力引導探鑽機依照一組精確的GPS 座標前進,這是一個先進的世界級軟體名為「火神」(Vulcan)所計算出來的。利用精準的數位地圖, 疊上探鑽機的行進曲線,「火神」得以計算出探鑽機的拋物線曲度,引導工程人員挖掘探井,朝最後目標前進。此外,佛洛雷斯也祈求上蒼庇佑,每天當他抵達探鑽場後,他都會小心地打開口袋,從裡面拿出一串念珠,溫柔地掛在儀表板上。這串念珠是他十六歲女兒的遺物,她前年過世, 當他開始往下鑽時,這串念珠也會輕微地震動。

胡塔多率領的小組前進迅速,軌道幾乎正確。然而預測出探井略有偏差,在剩下的距離中, 可能會錯過所設定的座標。蘇加略特說:「我們沒有太大的信心能鑽穿……我們需要直接往下, 然後改變方向。最後的一段正是這種狀況,是最困難的部分。」蘇加略特的努力需要結合奇蹟。

第十七天:地表上。

到達六百六十公尺深的時候,佛洛雷斯放慢了探鑽機的速度,平常每分鐘二十轉的機器, 現在是每分鐘五轉,他們的目地不是穿透坑壁,而是要小心的鑿出一個整齊的洞孔。如果還是全速前進,鑽頭會將岩石鑿成碎片四處發射,這種攻勢可比導彈,會打傷甚至殺死礦工。凌晨四點,一小群人開始聚集在10B 的探井現場。這是一個安祥的夜晚,日常的寒風與濃霧也都幸運地消失不見。儘管最近其他的探鑽小組接二連三的錯失準頭,等待的情緒依然高漲, 探照燈照亮探鑽場,彷彿是電影拍攝現場,也在相連的成排岩堆中投下深長的陰影,探鑽機的引擎聲不時停頓下來。

像是尋找水源的占卜棒,最後幾公尺不時地稍微更動穿鑿角度,經過兩個星期不停地被大自然打擊所有的苦心後,蘇加略特與胡塔多終於獲得了一點意外的收穫,探鑽機不知怎麼地,更正了自己的航道:「在探鑽時發生這種事,可說毫無技術邏輯可言,我相信是發生了某種事。」蘇加略特說,努力解釋最後關頭的修正。問他這是否代表奇蹟出現,他只是小心地說道:「我們很幸運……或有幫助。」

早上五點五十分,鑽頭鑽過六百八十八公尺,佛洛雷斯感覺整個鑽軸暫時落空,沒有任何阻力,往下四公尺,進入一個虛無空間。

第十七天:礦坑內。

礦工們已經幾乎毫無體力,早就放棄了整晚不睡,期待鑽頭降臨的空想。但是想睡也不容易,悶熱的空氣,潮濕的地面,封閉的環境,種種因素的組合向來是睡眠的大敵。於是他們整夜玩骨牌遊戲,減輕失眠的痛苦,並與害怕餓死的恐懼作戰。

凌晨五點五十分,鑽頭轉動的聲音,撞擊並磨碎岩石的噪音,撼動了整座寧靜濕滑的礦坑。「我已經醒了,正在玩骨牌。」理查比利亞羅埃說,當時他正在避難所的坑道內。「眼看著鑽頭鑿穿坑頂,對我們大家來說,是最不可思議的時刻,我們看著鑽頭發呆,花了點時間才知道重要的事終於出現,就在那一刻我們互相擁抱歡呼,開始相信眼前的事實,他們會救我們出去。」接著一團大亂:「大家都陷入瘋狂狀態,到處亂跑,我忙著找東西敲鑽管。」比利亞羅埃說。

第十七天:救援行動。

在救援現場的晨曦曙光中,救難人員高興的跳上跳下,互相擁抱大叫,同時等待胡塔多的指示,弗洛雷斯立刻關閉探鑽機。

他們沉默的聚集在探孔旁邊,探鑽行動助理加布里爾迪亞茲(Gabriel Diaz),已經準備好一把七公斤重的錘頭,在鑽軸上連敲三次,胡塔多立刻把耳朵貼在軸身,聽到地下傳來一陣有節奏的隱約聲響:「像是有人拿湯匙在敲管子。」胡塔多說。過了一會兒,一連串深沈的金屬撞擊聲從底下傳來,毫無疑問,這是生命的跡象。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