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節錄)
斯塔爾的專屬放映室是一間迷你電影院,裡面有四排舒適的沙發椅。第一排前擺著一張長桌,還有暗燈、按鈴和電話。靠牆有一架直立式鋼琴,那是有聲電影早期留下的遺物。雖然這間放映室一年前才剛裝修過,仍難掩長時間過度使用造成的破舊。
下午兩點半和六點半,斯塔爾都會坐在這裡,觀看當天拍攝的樣片。這地方老是有種緊張氣氛──因為這些都是既成事實的成果,代表著幾個月以來的交易、規劃、編劇、重寫、選角、布景、燈光、排練和拍攝的最終成品,是靈光乍現的創意、絕望的決策、惰性、陰謀和汗水的結晶。到了這個階段,複雜的操作已經完成,這些樣片就是來自前方戰線的彙報。
除了斯塔爾,現場還會有各個技術部門的代表,以及影片相關的監制人員和專案經理。導演不會出現在放映室現場──官方說法是他們的工作已經完成,但真正的原因是這裡會出現的批評,在影片預算耗盡之前會非常地不留情面,讓人難堪,於是才有了此「微妙的」迴避設計。
工作人員已經到齊,斯塔爾進來就迅速坐下,室內的交談聲隨即消失。當他靠在椅背上,挪動他細瘦的膝蓋時,房裡的燈滅了。後排有人點燃火柴,接著便是一片靜默。
銀幕上,一隊法裔加拿大人推著獨木舟穿越激流。這個場景是在片場的水池中拍攝的。每次拍攝結束,導演喊出「卡」,銀幕上的演員便放鬆下來擦拭額頭上的汗水,有時還會大笑起來──水池中的水也停止流動,影片創造的幻象隨之消失。斯塔爾除了從每組樣片中選出自己喜歡的,說些「效果不錯」的評論,並沒有發表更多意見。
接下來的場景仍舊在激流中,然後出現一段對話。加拿大女孩(由克勞黛.考爾白飾演)在獨木舟上俯視身旁的樵夫(由羅納德.科爾曼飾演)。放映一會兒後,斯塔爾突然開口:
「水池拆了嗎?」
「是的,先生。」
「蒙羅──他們需要用它來──」
斯塔爾果決地打斷後面的話,說:
「馬上重搭水池。再放一遍第二段樣片。」
燈光短暫亮起。有位專案經理離開座位,走到斯塔爾面前。
「浪費了一場精彩的表演。」斯塔爾低聲憤怒地說,「鏡頭沒對準。攝影機的角度只給我們看克勞黛頭頂的漂亮髮型。這是我們想看的嗎?是嗎?這就是觀眾來看電影的理由──看個漂亮女孩的頭頂。告訴蒂姆,演員都省下來,不用辛苦找他們來,用替身就行了。」
燈光再次熄滅。專案經理蹲在斯塔爾的座椅旁,以免擋到他的視線。剛才的樣片又重播一遍。
「現在都看到了嗎?」斯塔爾問,「還有一根頭髮出現在畫面上──右邊,看到了嗎?查一下是放映機上的還是底片的。」
影片最後,克勞黛.考爾白慢慢抬起頭,露出一雙深邃如水的眼睛。
「整場戲都應該是這種效果,」斯塔爾說,「她演得很出色。看看明天或者今天下午晚一點能不能補拍。」
皮特.札夫拉斯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如今整個電影圈,可以完全信任的攝影師不超過六個。
燈亮了,負責這部片的監製和專案經理從房間離開。
「蒙羅,這些樣片都是昨天拍的──昨天很晚才送過來。」
房間再次轉為黑暗。銀幕上出現濕婆女神的頭像,巨大沉穩,全然不覺幾個小時之後自己會被大水沖走,片場的信徒們得繞著它忙成一團。
「下次拍這場戲時,」斯塔爾突然說,「在上面放幾個小孩。最好先確認可不可以,但我覺得問題不大,孩子們可以做任何事情。」
「好的,蒙羅。」
一條鑲有鏤空星星圖案的銀腰……帶史密斯、瓊斯或者布朗……個人資訊──那個繫銀腰帶的女人會不會……
畫面切換到另一部影片,這次是紐約的黑幫故事。斯塔爾突然焦躁起來。
「這場戲簡直是垃圾,」他在黑暗中喊道,「對白糟糕,選角錯誤,沒有任何意義。這些角色根本不像狠角色,看起來就像一群過度打扮的棒棒糖──到底是怎麼回事,李?」
「這場戲是早上在片場匆匆寫的,」李.卡普爾回答:「伯頓想趕快把第六場戲拍完。」
「好吧──但它就是垃圾。這段也是。沖印出這些片子毫無意義。她完全不相信自己說的話──凱瑞也是。特寫拍他們說『我愛你』──觀眾會把你轟出電影院!而且那個女孩穿得太誇張了。」
黑暗中有人發出訊號,放映機停下來,燈亮了。整個房間陷入死寂,斯塔爾面無表情。「這場戲是誰寫的?」過了一會兒他問。「韋利.懷特。」
「他清醒嗎?」
「當然清醒。」
斯塔爾想了一會兒。
「晚上找四個編劇來改這場戲,」他說,「看看誰可以。薛尼.霍華德到了嗎?」
「早上剛到。」
「跟他聊聊,跟他解釋清楚我要什麼。這個女孩極度恐懼──她在拖延。就這麼簡單。人不會同時有三種情緒。卡普爾──」
美術指導從第二排沙發探出身來。「在。」
「那個布景有點問題。」
房裡有人交換了幾次目光。
「布景怎麼了,蒙羅?」卡普爾問。
「你來告訴我怎麼了。」斯塔爾說,「它看上去很擁擠,沒有延伸感,看起來很廉價。」
「它花了不少錢。」
「我知道它不便宜。這個問題不大,但就是有點不對勁。你今晚過去看看,也許是家具太多了──或者是風格不對。加個窗戶可能就有用。能不能再加強走廊的透視感?」
「我到時看看能做什麼。」卡普爾看了看錶,擠身離開座位。
「我馬上處理,」他說,「晚上就動工,明天早上重新布置。」
「好。李,你可以先略過這些場景拍吧?」
「我想可以,蒙羅。」
「有問題就算在我身上。打鬥的片段準備好了嗎?」
「馬上就好。」
斯塔爾點點頭,卡普爾匆忙離開,房間再次變暗。銀幕上的四名男子在地窖中上演一場激烈的打鬥。斯塔爾笑了。
「看看特雷西,」他說,「看看他撲向那傢伙的樣子。我打賭他一定真的打鬥過。」
他們一遍又一遍地打,始終在同一個場景。每次打完,演員們就面帶微笑看著彼此,有時會友好地拍拍對方肩膀。唯一會有危險的是替身演員,一個拳擊手,他本來可以輕鬆擊敗其他三人,但這三人萬一沒有按照他教的方式出手,揮拳失準,他就糟了。即便如此,最年輕的演員還是擔心會傷到臉而畏畏縮縮,導演必須巧妙地選擇角度拍攝以便遮擋。所以只能一直拍攝兩人在門口相遇,認出彼此後繼續打。相遇,停頓,然後繼續。
之後畫面切換到一棵樹下,鏡頭裡有個小女孩在讀書,樹上有個男孩也在讀書。小女孩覺得無聊,想找男孩聊天,男孩卻不理她。男孩啃的蘋果核掉到小女孩頭上。
黑暗中傳來一個聲音:
「蒙羅,這段會不會太長了?」
「一點也不會,」斯塔爾說,「這段挺好,有種美好的感覺。」
「我是覺得有點長。」
「有時候短短十英呎的膠片放出來都顯得長,但兩百英呎的一場戲又太短。等剪輯師要處理這段之前,讓我和他談談──這是整部電影中會被記住的一場戲。」
斯塔爾像神諭般說話,沒人出聲質疑,沒人反駁。斯塔爾必須總是正確的,不是大部分時候,而是總是──否則這整個運作體系就會像黃油般融化瓦解。
時間又過去一小時。夢境以片段的方式在房裡的一端呈現,接受眾人分析,一旦通過就會成為眾人集體的夢境,沒通過就會被丟棄。最後播放兩段試鏡,分別是一位性格演員和一個女孩。觀看試鏡不像審樣片那麼緊張,過程變得平穩流暢,觀者在椅子上安靜地坐著,斯塔爾的腳滑到地板上。一個技術人員說,他願意和影片上的那個女孩同居,其他人聽了都沒有反應。
「兩年前有人送過那個女孩的試鏡片子來,她似乎到處在試鏡──但都沒有進步。不過那個男的很不錯,我們可以讓他來演《草原》的俄羅斯老王子嗎?」
「他確實是個俄羅斯老王子,」選角導演說,「但他對於這點感到羞恥。他是赤色份子,他說過這是他唯一不會接演的角色。」
「這是他唯一能演的角色。」斯塔爾說。
燈亮了起來。斯塔爾把嚼過的口香糖包入紙中,放進菸灰缸,帶著詢問的目光轉向秘書。
「二區正在做後製。」秘書說。
斯塔爾的專屬放映室是一間迷你電影院,裡面有四排舒適的沙發椅。第一排前擺著一張長桌,還有暗燈、按鈴和電話。靠牆有一架直立式鋼琴,那是有聲電影早期留下的遺物。雖然這間放映室一年前才剛裝修過,仍難掩長時間過度使用造成的破舊。
下午兩點半和六點半,斯塔爾都會坐在這裡,觀看當天拍攝的樣片。這地方老是有種緊張氣氛──因為這些都是既成事實的成果,代表著幾個月以來的交易、規劃、編劇、重寫、選角、布景、燈光、排練和拍攝的最終成品,是靈光乍現的創意、絕望的決策、惰性、陰謀和汗水的結晶。到了這個階段,複雜的操作已經完成,這些樣片就是來自前方戰線的彙報。
除了斯塔爾,現場還會有各個技術部門的代表,以及影片相關的監制人員和專案經理。導演不會出現在放映室現場──官方說法是他們的工作已經完成,但真正的原因是這裡會出現的批評,在影片預算耗盡之前會非常地不留情面,讓人難堪,於是才有了此「微妙的」迴避設計。
工作人員已經到齊,斯塔爾進來就迅速坐下,室內的交談聲隨即消失。當他靠在椅背上,挪動他細瘦的膝蓋時,房裡的燈滅了。後排有人點燃火柴,接著便是一片靜默。
銀幕上,一隊法裔加拿大人推著獨木舟穿越激流。這個場景是在片場的水池中拍攝的。每次拍攝結束,導演喊出「卡」,銀幕上的演員便放鬆下來擦拭額頭上的汗水,有時還會大笑起來──水池中的水也停止流動,影片創造的幻象隨之消失。斯塔爾除了從每組樣片中選出自己喜歡的,說些「效果不錯」的評論,並沒有發表更多意見。
接下來的場景仍舊在激流中,然後出現一段對話。加拿大女孩(由克勞黛.考爾白飾演)在獨木舟上俯視身旁的樵夫(由羅納德.科爾曼飾演)。放映一會兒後,斯塔爾突然開口:
「水池拆了嗎?」
「是的,先生。」
「蒙羅──他們需要用它來──」
斯塔爾果決地打斷後面的話,說:
「馬上重搭水池。再放一遍第二段樣片。」
燈光短暫亮起。有位專案經理離開座位,走到斯塔爾面前。
「浪費了一場精彩的表演。」斯塔爾低聲憤怒地說,「鏡頭沒對準。攝影機的角度只給我們看克勞黛頭頂的漂亮髮型。這是我們想看的嗎?是嗎?這就是觀眾來看電影的理由──看個漂亮女孩的頭頂。告訴蒂姆,演員都省下來,不用辛苦找他們來,用替身就行了。」
燈光再次熄滅。專案經理蹲在斯塔爾的座椅旁,以免擋到他的視線。剛才的樣片又重播一遍。
「現在都看到了嗎?」斯塔爾問,「還有一根頭髮出現在畫面上──右邊,看到了嗎?查一下是放映機上的還是底片的。」
影片最後,克勞黛.考爾白慢慢抬起頭,露出一雙深邃如水的眼睛。
「整場戲都應該是這種效果,」斯塔爾說,「她演得很出色。看看明天或者今天下午晚一點能不能補拍。」
皮特.札夫拉斯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如今整個電影圈,可以完全信任的攝影師不超過六個。
燈亮了,負責這部片的監製和專案經理從房間離開。
「蒙羅,這些樣片都是昨天拍的──昨天很晚才送過來。」
房間再次轉為黑暗。銀幕上出現濕婆女神的頭像,巨大沉穩,全然不覺幾個小時之後自己會被大水沖走,片場的信徒們得繞著它忙成一團。
「下次拍這場戲時,」斯塔爾突然說,「在上面放幾個小孩。最好先確認可不可以,但我覺得問題不大,孩子們可以做任何事情。」
「好的,蒙羅。」
一條鑲有鏤空星星圖案的銀腰……帶史密斯、瓊斯或者布朗……個人資訊──那個繫銀腰帶的女人會不會……
畫面切換到另一部影片,這次是紐約的黑幫故事。斯塔爾突然焦躁起來。
「這場戲簡直是垃圾,」他在黑暗中喊道,「對白糟糕,選角錯誤,沒有任何意義。這些角色根本不像狠角色,看起來就像一群過度打扮的棒棒糖──到底是怎麼回事,李?」
「這場戲是早上在片場匆匆寫的,」李.卡普爾回答:「伯頓想趕快把第六場戲拍完。」
「好吧──但它就是垃圾。這段也是。沖印出這些片子毫無意義。她完全不相信自己說的話──凱瑞也是。特寫拍他們說『我愛你』──觀眾會把你轟出電影院!而且那個女孩穿得太誇張了。」
黑暗中有人發出訊號,放映機停下來,燈亮了。整個房間陷入死寂,斯塔爾面無表情。「這場戲是誰寫的?」過了一會兒他問。「韋利.懷特。」
「他清醒嗎?」
「當然清醒。」
斯塔爾想了一會兒。
「晚上找四個編劇來改這場戲,」他說,「看看誰可以。薛尼.霍華德到了嗎?」
「早上剛到。」
「跟他聊聊,跟他解釋清楚我要什麼。這個女孩極度恐懼──她在拖延。就這麼簡單。人不會同時有三種情緒。卡普爾──」
美術指導從第二排沙發探出身來。「在。」
「那個布景有點問題。」
房裡有人交換了幾次目光。
「布景怎麼了,蒙羅?」卡普爾問。
「你來告訴我怎麼了。」斯塔爾說,「它看上去很擁擠,沒有延伸感,看起來很廉價。」
「它花了不少錢。」
「我知道它不便宜。這個問題不大,但就是有點不對勁。你今晚過去看看,也許是家具太多了──或者是風格不對。加個窗戶可能就有用。能不能再加強走廊的透視感?」
「我到時看看能做什麼。」卡普爾看了看錶,擠身離開座位。
「我馬上處理,」他說,「晚上就動工,明天早上重新布置。」
「好。李,你可以先略過這些場景拍吧?」
「我想可以,蒙羅。」
「有問題就算在我身上。打鬥的片段準備好了嗎?」
「馬上就好。」
斯塔爾點點頭,卡普爾匆忙離開,房間再次變暗。銀幕上的四名男子在地窖中上演一場激烈的打鬥。斯塔爾笑了。
「看看特雷西,」他說,「看看他撲向那傢伙的樣子。我打賭他一定真的打鬥過。」
他們一遍又一遍地打,始終在同一個場景。每次打完,演員們就面帶微笑看著彼此,有時會友好地拍拍對方肩膀。唯一會有危險的是替身演員,一個拳擊手,他本來可以輕鬆擊敗其他三人,但這三人萬一沒有按照他教的方式出手,揮拳失準,他就糟了。即便如此,最年輕的演員還是擔心會傷到臉而畏畏縮縮,導演必須巧妙地選擇角度拍攝以便遮擋。所以只能一直拍攝兩人在門口相遇,認出彼此後繼續打。相遇,停頓,然後繼續。
之後畫面切換到一棵樹下,鏡頭裡有個小女孩在讀書,樹上有個男孩也在讀書。小女孩覺得無聊,想找男孩聊天,男孩卻不理她。男孩啃的蘋果核掉到小女孩頭上。
黑暗中傳來一個聲音:
「蒙羅,這段會不會太長了?」
「一點也不會,」斯塔爾說,「這段挺好,有種美好的感覺。」
「我是覺得有點長。」
「有時候短短十英呎的膠片放出來都顯得長,但兩百英呎的一場戲又太短。等剪輯師要處理這段之前,讓我和他談談──這是整部電影中會被記住的一場戲。」
斯塔爾像神諭般說話,沒人出聲質疑,沒人反駁。斯塔爾必須總是正確的,不是大部分時候,而是總是──否則這整個運作體系就會像黃油般融化瓦解。
時間又過去一小時。夢境以片段的方式在房裡的一端呈現,接受眾人分析,一旦通過就會成為眾人集體的夢境,沒通過就會被丟棄。最後播放兩段試鏡,分別是一位性格演員和一個女孩。觀看試鏡不像審樣片那麼緊張,過程變得平穩流暢,觀者在椅子上安靜地坐著,斯塔爾的腳滑到地板上。一個技術人員說,他願意和影片上的那個女孩同居,其他人聽了都沒有反應。
「兩年前有人送過那個女孩的試鏡片子來,她似乎到處在試鏡──但都沒有進步。不過那個男的很不錯,我們可以讓他來演《草原》的俄羅斯老王子嗎?」
「他確實是個俄羅斯老王子,」選角導演說,「但他對於這點感到羞恥。他是赤色份子,他說過這是他唯一不會接演的角色。」
「這是他唯一能演的角色。」斯塔爾說。
燈亮了起來。斯塔爾把嚼過的口香糖包入紙中,放進菸灰缸,帶著詢問的目光轉向秘書。
「二區正在做後製。」秘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