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1
今天,媽媽死了。也或許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養老院的電報:「母歿。明日下葬。致哀。」這完全看不出所以然。或許是昨天吧。
養老院位於馬恆溝,距離阿爾及爾八十公里。我搭兩點的巴士去,下午就會到。如此一來,我今晚守靈,明晚就可以回來。我向老闆請兩天假,以這樣的理由他總不能拒絕吧,但他滿臉不高興。我甚至跟他說:「這不是我的錯。」他沒回應。後來想想我不該跟他說這句的。總之,我沒必要對他感到抱歉,倒是他應該對我表示慰問哀悼之意才對。後天他看到我帶孝時,想必就會這麼做的。目前,就好像媽媽還沒死似的。等葬禮過後,塵埃落定,一切就會恢復正常的應對。
我搭兩點的車。天氣很熱。我照習慣到謝列斯特餐廳吃飯,他們都為我感到難過,謝列斯特對我說:「人只有一個母親啊。」我離開時,他們一起送我到餐廳門口。我有點頭昏腦脹,因為還得去艾曼紐家向他借黑色領帶和臂紗,幾個月前他伯父過世了。
我一路用跑的,以免錯過巴士。一定是剛才這樣匆匆匆忙、跑這段路、再加上車子顛簸和汽油味、路面和天空的陽光反射,讓我昏昏沉沉起來,幾乎睡了一整路。我醒來時,發現自己整個人靠在旁邊那個軍人身上,他衝著我微笑,問我是否從很遠的地方來。我簡短說聲「是」,避免繼續聊下去。
養老院離鎮上還有兩公里,我用走的過去。我想立刻去看媽媽,但門房跟我說得先去和院長會面。院長正在忙,我等了一下。等待的當兒,門房不停地說話,之後我見到院長,他在辦公室裡接見我。他是個矮小的老人,胸前佩戴著榮譽勳章,他清澈的眼睛看著我,和我握手,久久不放,讓我不知該怎麼把手抽回來。他看了看資料,對我說:「莫梭太太來這裡已經三年了,您是她唯一的支柱。」我以為他是在指責我,便開始向他解釋,但是他打斷我的話:「您無須辯解,我親愛的孩子。我看了您母親的資料,您無法供給她的需要。她必須有專人照料,您的薪水也相當微薄。總之,她在這裡會比較開心。」我說:「是的,院長先生。」他又加上一句:「她在這裡交到了朋友,一些年齡相近的朋友,能和他們分享同一個世代的興趣。您年紀輕,她和您在一起反而會覺得無聊。」
這倒是真的,媽媽住在家裡時,大半時間都沉默地以眼光尾隨我。剛到養老院的時候,她經常哭,但那是因為不習慣。若是過了幾個月把她接出養老院,她還是會哭,因為她已經習慣了。有點因為這樣,過去這一年來我幾乎沒來過養老院,也是因為來一次我周日就泡湯了──更別說還要費力去車站、買票、搭兩個鐘頭的車。
院長又和我說了些話,但我幾乎都沒在聽。然後他跟我說:「我想您想看看您母親吧。」我一言不發站起身,他領著我走向門口,在樓梯上,他對我解釋說:「我們已將她移置到院中的小型太平間,以免其他院友受到影響。每次有院友過世,其他人都會情緒激動個兩、三天,這會造成我們工作上的困擾。」我們穿過中庭,許多老人三五成群聚著聊天。我們經過時他們便住了嘴,等我們走過又開始交談,活像一群吱吱喳喳聒噪的鸚鵡。院長帶我到了一座小建築物的門口,便把我留在那兒:「我先走了,莫梭先生,有任何事隨時到辦公室找我。原則上,葬禮訂在明天早上十點,這樣今晚您就可以為亡者守靈。最後一件事:您母親似乎經常和友伴提起希望舉辦宗教葬禮,我便按照她的意願這樣處理,但還是告訴您一聲。」我向他致謝。媽媽雖然不是無神論者,在世時卻也從來沒想過宗教的問題。
我走進去。這是一間非常明亮的廳堂,刷白的石灰牆,屋頂是玻璃天窗。裡面擺了一些椅子和X型的腳架,正中央兩個型腳架支撐著一具覆上棺蓋的棺材,閃閃發亮的螺絲釘鬆鬆地固定在褐色棺木上,十分顯眼。棺木旁有一名阿拉伯女護士,穿著白色罩袍,頭上紮著色彩鮮豔的頭巾。
這時,門房出現在我身後,他一定是一路跑過來的。他有點口吃地說:「棺木闔上了,我得旋開釘子好讓您看看她。」他正要湊近棺木,卻被我阻止。他問:「您不想看?」我回答:「不想。」他停下動作,我有點尷尬,覺得自己不該這麼說。過了一會兒,他看著我問:「為什麼?」但語氣不帶責備,就像只是問問。我說:「不知道。」他捻捻白色小鬍子,移開目光,說:「我了解。」他有一雙很好看的淡藍色眼睛,臉色帶點紅潤。他拉張椅子給我,自己則在我稍後方坐下。護士站起來,朝門口走去。此時,門房跟我說:「她那是膿瘍。」我聽不懂,看看護士,看見她眼睛下方繞著頭纏著一條布,鼻子的部位是平的,整張臉只看得到那雪白的布條。
她離開後,門房說:「那我就先走了。」我不知道做了什麼手勢,反正他並沒有離開,而是站在我背後。背後有個人,讓我感到不自在。傍晚美麗的光線灑滿室內,兩隻黃蜂撲著天窗發出嗡嗡聲。我覺得一陣睏意。我沒轉身,問門房說:「您在這裡很久了?」他立刻回答:「五年了」,彷彿一直在等我問話。
接下來,他開始滔滔不絕。他從沒想到自己會在馬恆溝養老院當一輩子的門房。他六十四歲,巴黎人。此時我打斷他:「啊!您不是本地人?」我想起剛才他在帶我去見院長之前,曾和我談到媽媽。他說得盡快下葬,因為平地氣候炎熱,尤其在這個國家。那時他跟我說曾在巴黎生活,難以忘懷。在巴黎,人們有時守靈三、四天。這裡沒那麼多時間,連狀況都還沒搞清楚呢,就得追在靈車後頭送葬。那時他太太對他說:「閉嘴。這不是該對先生說的事情。」老先生臉一紅,跟我道歉。我解圍地說:「沒關係。沒關係。」我覺得他說的既真實也很有意思。
在這小太平間裡,他告訴我他是因為貧困才進養老院的,但自覺身體還硬朗,就毛遂自薦當起門房。我跟他說,那麼其實他也算是養老院的院友,但他說並不是。我之前就很驚訝他都以「他們」、「其他人」、偶爾還用「那些老人」來說養老院裡的人,其實有些年紀並不比他大。但是,當然啊,這就不一樣了。他是門房,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受他管轄。
這時護士又回來了。夜色驟然降臨。很快地,天窗上已是黝黑的暗夜。門房扭開燈,我被突如其來大放的光線刺得盲了眼。他邀我到食堂吃晚餐,但是我不餓,他問我要不要來杯牛奶咖啡。我很喜歡牛奶咖啡,就接受了。過了一會兒,他端著托盤回來。我喝完牛奶咖啡之後,很想抽菸,但是猶豫起來,不知在媽媽面前是否能這麼做。我考慮了一會兒,覺得這根本無關緊要。我遞給門房一根菸,兩個人便抽起菸來。
過了一會兒,他對我說:「跟您說一聲,您母親的朋友們也會來為她守靈。這是慣例。我得去搬些椅子,拿些黑咖啡過來。」我問他可否關掉一盞燈,白色牆壁反射的燈光令我疲憊。他說沒辦法,燈光的裝設就是這樣:要不是全開,就是全關。之後我就沒再多注意他,他走出去,又回來,擺放了一些椅子。他把咖啡壺放在一張椅子上,旁邊疊著一些咖啡杯。然後他在隔著媽媽的另一邊,面對著我坐下。女護士也坐在我對面的後方,背對著我。我看不見她在做什麼,但是從她手臂的動作看來,應該是在打毛線。天氣溫煦,咖啡暖了我的身子,夜晚的氣息與花香從開著的門飄進來。我好像打了一會兒瞌睡。
一陣窸窣聲把我吵醒。剛才閉著眼睛,現在屋內光線顯得更加白亮炫目。我眼前看不見任何陰影,每個物體、每個稜角、所有的曲線都益發顯得純白刺眼。就在此時,媽媽的朋友們進來了。他們總共有十來個,靜悄悄地滑進這刺眼的光線中,坐下時也沒有一張椅子發出半點聲響。我特別仔細地觀察他們,臉部、衣著沒有一個細節逃過我的眼。然而沒聽到他們發出任何聲響,令我難以相信他們真的存在。幾乎所有的婦女都穿著圍裙,帶子繫在腰上,更突顯她們的肚子。我從來沒注意到老太太們會有這麼大的肚腩。男人們幾乎都很瘦,拄著手杖。令我驚訝的是,他們的臉上看不見眼睛,只看見皺紋凹陷之間一絲沒有光芒的眼光。他們坐著,大多數拘謹地看著我,點點頭,癟凹的嘴唇陷進沒有牙的嘴裡,我無法分辨是在跟我打招呼或是不自主的習慣動作。我想應該是打招呼吧。就在此時,我才發現他們全部都圍繞著門房坐在我對面,一個個搖頭晃腦。一時之間讓我有種他們在那裡審判我的荒唐感覺。
不一會兒,一位婦人開始哭泣。她坐在第二排,被前排一名女院友擋住,我看不清她的模樣。她抽抽噎噎,節奏規律,彷彿永遠不會止歇。其他人好像什麼都沒聽到,神情沮喪、陰鬱、沉默。他們注視著棺木、手杖,或是其他物品,總之眼睛只盯著某樣東西。那婦人還在繼續哭泣,我很驚訝,因為我根本不認識她。我不想再聽她哭泣,卻不敢跟她說。門房傾身跟她說話,但她搖搖頭,咕噥了什麼話,繼續以同樣的規律哭泣。門房走到我這一側,坐在我旁邊。過了好一會兒,他眼睛沒看著我,跟我說:「她和您母親非常親近。她說您母親是她在這裡唯一的朋友,現在她誰都沒了。」
我們就這樣待了良久。婦人的嘆氣和啜泣漸漸平息,只是不停吸著鼻子,最後終於安靜下來。我已經不想睡了,卻覺得很疲倦,腰部痠疼。現在,令我難忍的是他們所有人的靜默。我只偶爾聽見一種奇怪的聲音,不知道是什麼,久了之後,我終於猜出那是其中幾個老人吸著內頰,發出怪異的咂嘴聲。他們如此深陷在思緒之中,並不自覺地發出聲音。我甚至感覺躺在他們中央的死者,在他們眼裡也毫無意義。現在回想起來,我想那是個錯誤的感覺。
我們大家都喝了門房端來的咖啡。接下來我就什麼都不知道了。夜晚過去了。我記得有一會兒我睜開眼睛,看見老人們都蜷縮著身軀睡著了,只除了一個,下巴抵在緊抓著手杖的手背上,定定地看著我,好像就等著我醒來似的。隨後,我又睡著了。我再次醒來是因為腰部愈來愈痛。曙光滑上屋頂玻璃天窗。不久,有位老人醒了,咳得很厲害。他把痰吐在一塊方格大手帕裡,每聲咳吐都像撕心裂肺。他把其他人都吵醒了,門房跟他們說該離開了。他們站起身。折騰了一夜,他們面如灰土。令我大為驚訝的是,他們走出去時,每個人都和我握手──就好像我們雖整夜未交談半句話,感情卻加深了似的。
我很累。門房帶我去他住所,讓我得以稍加漱洗,又喝了些很好喝的牛奶咖啡。當我走出來時,天已全亮了。隔著馬恆溝與大海之間的丘陵上方,天空布滿紅光,山丘上吹過來的風帶來一股鹽味,看來會是晴朗的一天。我很久沒到鄉下了,若非媽媽的事,在這兒散散步該多麼愉快。
但這時候,我站在中庭一棵梧桐樹下等著,呼吸著新鮮泥土的氣味,已無睡意。我想到辦公室的同事,此時,他們正起床準備上班,對我而言,這向來是最痛苦的時刻。我還在想著這些事,卻被建築物內部的鐘聲打斷。窗戶裡頭一陣忙亂,之後一切又恢復平靜。太陽又升高了一些,陽光開始曬熱我的雙腳。門房穿過中庭,過來跟我說院長要見我。我到院長辦公室去,他要我在一些文件上簽字。我看到他穿著黑衣服和條紋長褲,他拿起電話,問我:「葬儀社的人早已到了,我現在要請他們過來封上棺蓋。在此之前您要看母親最後一眼嗎?」我說不要。他對著話筒低聲吩咐:「費賈克,跟他們說可以開始了。」
接著他跟我說他會參加葬禮,我向他道謝。他在辦公桌後坐下,交叉著短腿,告訴我說待會兒只有我和他,以及當班的女護士送殯。原則上,院友不行參加葬禮,只讓他們守靈,他強調說:「這是人道問題。」但是這次他特例允許媽媽的一位老朋友來送殯:「湯瑪士.貝赫斯。」說到這兒,院長露出微笑,對我說:「您了解嗎,這是一種有點孩子氣的感情,但是他和您母親形影不離。養老院裡大家都愛開他們玩笑,對貝赫斯說:『這是您未婚妻』,他聽了就笑。他們都被逗得很開心。莫梭太太過世對他打擊很大,我想不應當拒絕他參加喪禮。但是聽從巡診醫生的建議,我昨晚禁止他去守靈。」
我們沉默了許久。院長站起身,從辦公室的窗戶往外看。過了一會兒,他說:「馬恆溝的神父來了,他提早到了。」他跟我說步行到村裡的教堂,至少得走個三刻鐘。我們走下樓。神父和兩名唱詩班孩童在建築物前,其中一名提著香爐,神父正彎腰調整香爐銀鍊的長度。我們一到,神父直起身子。他稱呼我「我的孩子」,又說了幾句話。他走進太平間,我跟在後頭。
我一眼就看見棺木上的螺絲釘已拴緊,廳內有四名穿黑衣的男人。院長跟我說靈車已等在外面,神父也開始禱告。從這時候開始,一切迅速進行。那幾個男人拿著一塊蓋布走向棺木。神父、唱詩班孩童、院長和我都走出太平間。門外有一位我不認識的女士,院長說:「這是莫梭先生。」我沒聽見那位女士的名字,僅知道她是護士代表。她點頭致意,瘦骨嶙峋的長臉上毫無笑容。我們排成一列讓遺體通過,跟著抬棺人走出養老院。靈車已停在大門口,塗了漆、發亮的長型車身,讓人聯想到鉛筆盒。車旁站著身材矮小的禮儀師,穿著可笑的衣著,另外還有一個舉止侷促笨拙的老人。我知道他就是貝赫斯先生。他戴著一頂圓頂寬邊軟氈帽(棺木通過時,他脫下帽子致敬),穿著西裝,過長的西裝褲管擠在鞋子上,寬領白襯衫上打著過小的黑布領結。嘴唇在滿布黑頭粉刺的鼻子下顫抖著。細軟的白髮下垂盪著兩個形狀不明的怪異耳朵,充血通紅的顏色襯著蒼白的臉,令我印象深刻。禮儀師安排我們的位置,神父領頭,緊接著是棺木,棺木旁是四名抬棺人員,院長和我跟在後面,護士代表和貝赫斯先生殿後。
太陽已高掛天空,陽光開始燒灼地面,氣溫很快升高。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等了這麼長時間才出發上路。我穿著一身深色衣服,覺得很悶熱。戴著帽子的矮小老人貝赫斯先生再次把帽子脫掉。院長跟我說起他時,我稍微轉身朝向他那邊,看著他。院長說貝赫斯先生和我母親經常在傍晚時分,由一位護士陪同,散步到村子去。我看看四周田野,穿過直逼天際丘陵上的整排柏樹,可見到一片赭紅和綠色的大地、稀疏且工整的房舍,我理解媽媽的心情。黃昏時的這片鄉野應該是憂鬱的停頓休止。今天,氾濫的陽光使周遭景物浮動,看起來無情且令人沮喪。
我們開始上路。此時我才發現貝赫斯的腳有點跛。靈車漸漸加快速度,老頭子亂了手腳。走在靈車旁的一位抬棺人員也被車子超過,現在和我並排而行。我很訝異太陽上升的速度如此之快,也發現田野間早已充斥著嗡嗡蟲鳴和草的窸窣聲。汗流下臉頰,我沒帽子,就用手帕搧著風。葬儀社的人見狀不知跟我說了什麼,我沒聽見。他說話的同時,右手掀起鴨舌帽簷,用拿在左手上的手帕揩著腦門。我問他:「什麼?」他指指天空又說了一次:「太陽好毒。」我說:「是啊。」過了一會兒,他問我:「裡頭是您母親?」我又說:「是啊。」「她很老了嗎?」我回答:「應該是吧。」因為我不知道確切的歲數。之後他就住口了。我回頭,看見老貝赫斯落在我們後面五十多公尺開外,擺動著手上的氈帽急忙追趕。我也看看院長,他沉著莊重地走著,完全沒有不必要的動作。他額頭上冒出幾顆汗珠,但他並未伸手擦拭。
我覺得隊伍行進加快了些。四周依舊是陽光曬得耀眼的鄉野。天空刺眼的光線令人難以忍受。行程中經過一段剛重新修好的路段,柏油路被陽光曬裂了,腳踩下去就陷進去,露出油亮的瀝青。靈車上馬車夫的硬皮帽好像在這油亮的黑泥裡揉攪過似的。在這藍白兩色的天空、在裂開的黏稠黑色瀝青、暗黑的衣服、漆黑的靈車這些單調的顏色之間,我有點迷失了。這一切──陽光、馬車的皮革與馬糞的味道、漆和焚香的氣息、一夜無眠的疲憊──令我頭昏眼花,思緒渙散。我又回頭看,貝赫斯已被遠遠拋下,隱沒在蒸騰的熱氣中,然後就看不見身影了。我搜尋他的身影,看見他離開了大路,穿過原野。我看見路在前方轉彎,明白了貝赫斯熟悉這裡的路徑,要抄捷徑趕上我們。到轉彎處,他就趕上來了。之後又不見人影,他又穿過田野抄捷徑,反覆了好幾次。我呢,我感到血液砰砰砰撞擊著太陽穴。
接下來的一切進行得匆忙、確實、自然,我什麼也不記得了。只除了一件事:在村子入口處,護士代表跟我說了話。她的聲音十分獨特,和她的長相並不搭,是悅耳又帶點顫動的嗓音。她對我說:「慢慢走怕會中暑,走太快會一身汗,進到教堂裡又怕著涼。」她說的沒錯,沒有任何辦法。我還留著那天的幾個印象:例如,快到村子時貝赫斯最後一次趕上我們時的臉,激動且悲痛的大顆淚珠淌流在雙頰上,因為皺紋太多,淚水並不是滴落,而是散開,分支又聚合,在那張被摧殘殆盡的臉上形成了一層水漆。另外還有教堂、人行道上的村民、墓園墳上的紅色天竺葵、昏厥的貝赫斯(就像一個解體的木偶)、滾落在媽媽棺木上的血色紅土、混在土裡的白色根莖、人群、人聲、村子、在咖啡館前的等待、轟隆不止的引擎聲,以及當巴士駛入阿爾及爾那片燈海時我的喜悅,我想要躺下睡上十二個鐘頭。
1
今天,媽媽死了。也或許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養老院的電報:「母歿。明日下葬。致哀。」這完全看不出所以然。或許是昨天吧。
養老院位於馬恆溝,距離阿爾及爾八十公里。我搭兩點的巴士去,下午就會到。如此一來,我今晚守靈,明晚就可以回來。我向老闆請兩天假,以這樣的理由他總不能拒絕吧,但他滿臉不高興。我甚至跟他說:「這不是我的錯。」他沒回應。後來想想我不該跟他說這句的。總之,我沒必要對他感到抱歉,倒是他應該對我表示慰問哀悼之意才對。後天他看到我帶孝時,想必就會這麼做的。目前,就好像媽媽還沒死似的。等葬禮過後,塵埃落定,一切就會恢復正常的應對。
我搭兩點的車。天氣很熱。我照習慣到謝列斯特餐廳吃飯,他們都為我感到難過,謝列斯特對我說:「人只有一個母親啊。」我離開時,他們一起送我到餐廳門口。我有點頭昏腦脹,因為還得去艾曼紐家向他借黑色領帶和臂紗,幾個月前他伯父過世了。
我一路用跑的,以免錯過巴士。一定是剛才這樣匆匆匆忙、跑這段路、再加上車子顛簸和汽油味、路面和天空的陽光反射,讓我昏昏沉沉起來,幾乎睡了一整路。我醒來時,發現自己整個人靠在旁邊那個軍人身上,他衝著我微笑,問我是否從很遠的地方來。我簡短說聲「是」,避免繼續聊下去。
養老院離鎮上還有兩公里,我用走的過去。我想立刻去看媽媽,但門房跟我說得先去和院長會面。院長正在忙,我等了一下。等待的當兒,門房不停地說話,之後我見到院長,他在辦公室裡接見我。他是個矮小的老人,胸前佩戴著榮譽勳章,他清澈的眼睛看著我,和我握手,久久不放,讓我不知該怎麼把手抽回來。他看了看資料,對我說:「莫梭太太來這裡已經三年了,您是她唯一的支柱。」我以為他是在指責我,便開始向他解釋,但是他打斷我的話:「您無須辯解,我親愛的孩子。我看了您母親的資料,您無法供給她的需要。她必須有專人照料,您的薪水也相當微薄。總之,她在這裡會比較開心。」我說:「是的,院長先生。」他又加上一句:「她在這裡交到了朋友,一些年齡相近的朋友,能和他們分享同一個世代的興趣。您年紀輕,她和您在一起反而會覺得無聊。」
這倒是真的,媽媽住在家裡時,大半時間都沉默地以眼光尾隨我。剛到養老院的時候,她經常哭,但那是因為不習慣。若是過了幾個月把她接出養老院,她還是會哭,因為她已經習慣了。有點因為這樣,過去這一年來我幾乎沒來過養老院,也是因為來一次我周日就泡湯了──更別說還要費力去車站、買票、搭兩個鐘頭的車。
院長又和我說了些話,但我幾乎都沒在聽。然後他跟我說:「我想您想看看您母親吧。」我一言不發站起身,他領著我走向門口,在樓梯上,他對我解釋說:「我們已將她移置到院中的小型太平間,以免其他院友受到影響。每次有院友過世,其他人都會情緒激動個兩、三天,這會造成我們工作上的困擾。」我們穿過中庭,許多老人三五成群聚著聊天。我們經過時他們便住了嘴,等我們走過又開始交談,活像一群吱吱喳喳聒噪的鸚鵡。院長帶我到了一座小建築物的門口,便把我留在那兒:「我先走了,莫梭先生,有任何事隨時到辦公室找我。原則上,葬禮訂在明天早上十點,這樣今晚您就可以為亡者守靈。最後一件事:您母親似乎經常和友伴提起希望舉辦宗教葬禮,我便按照她的意願這樣處理,但還是告訴您一聲。」我向他致謝。媽媽雖然不是無神論者,在世時卻也從來沒想過宗教的問題。
我走進去。這是一間非常明亮的廳堂,刷白的石灰牆,屋頂是玻璃天窗。裡面擺了一些椅子和X型的腳架,正中央兩個型腳架支撐著一具覆上棺蓋的棺材,閃閃發亮的螺絲釘鬆鬆地固定在褐色棺木上,十分顯眼。棺木旁有一名阿拉伯女護士,穿著白色罩袍,頭上紮著色彩鮮豔的頭巾。
這時,門房出現在我身後,他一定是一路跑過來的。他有點口吃地說:「棺木闔上了,我得旋開釘子好讓您看看她。」他正要湊近棺木,卻被我阻止。他問:「您不想看?」我回答:「不想。」他停下動作,我有點尷尬,覺得自己不該這麼說。過了一會兒,他看著我問:「為什麼?」但語氣不帶責備,就像只是問問。我說:「不知道。」他捻捻白色小鬍子,移開目光,說:「我了解。」他有一雙很好看的淡藍色眼睛,臉色帶點紅潤。他拉張椅子給我,自己則在我稍後方坐下。護士站起來,朝門口走去。此時,門房跟我說:「她那是膿瘍。」我聽不懂,看看護士,看見她眼睛下方繞著頭纏著一條布,鼻子的部位是平的,整張臉只看得到那雪白的布條。
她離開後,門房說:「那我就先走了。」我不知道做了什麼手勢,反正他並沒有離開,而是站在我背後。背後有個人,讓我感到不自在。傍晚美麗的光線灑滿室內,兩隻黃蜂撲著天窗發出嗡嗡聲。我覺得一陣睏意。我沒轉身,問門房說:「您在這裡很久了?」他立刻回答:「五年了」,彷彿一直在等我問話。
接下來,他開始滔滔不絕。他從沒想到自己會在馬恆溝養老院當一輩子的門房。他六十四歲,巴黎人。此時我打斷他:「啊!您不是本地人?」我想起剛才他在帶我去見院長之前,曾和我談到媽媽。他說得盡快下葬,因為平地氣候炎熱,尤其在這個國家。那時他跟我說曾在巴黎生活,難以忘懷。在巴黎,人們有時守靈三、四天。這裡沒那麼多時間,連狀況都還沒搞清楚呢,就得追在靈車後頭送葬。那時他太太對他說:「閉嘴。這不是該對先生說的事情。」老先生臉一紅,跟我道歉。我解圍地說:「沒關係。沒關係。」我覺得他說的既真實也很有意思。
在這小太平間裡,他告訴我他是因為貧困才進養老院的,但自覺身體還硬朗,就毛遂自薦當起門房。我跟他說,那麼其實他也算是養老院的院友,但他說並不是。我之前就很驚訝他都以「他們」、「其他人」、偶爾還用「那些老人」來說養老院裡的人,其實有些年紀並不比他大。但是,當然啊,這就不一樣了。他是門房,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受他管轄。
這時護士又回來了。夜色驟然降臨。很快地,天窗上已是黝黑的暗夜。門房扭開燈,我被突如其來大放的光線刺得盲了眼。他邀我到食堂吃晚餐,但是我不餓,他問我要不要來杯牛奶咖啡。我很喜歡牛奶咖啡,就接受了。過了一會兒,他端著托盤回來。我喝完牛奶咖啡之後,很想抽菸,但是猶豫起來,不知在媽媽面前是否能這麼做。我考慮了一會兒,覺得這根本無關緊要。我遞給門房一根菸,兩個人便抽起菸來。
過了一會兒,他對我說:「跟您說一聲,您母親的朋友們也會來為她守靈。這是慣例。我得去搬些椅子,拿些黑咖啡過來。」我問他可否關掉一盞燈,白色牆壁反射的燈光令我疲憊。他說沒辦法,燈光的裝設就是這樣:要不是全開,就是全關。之後我就沒再多注意他,他走出去,又回來,擺放了一些椅子。他把咖啡壺放在一張椅子上,旁邊疊著一些咖啡杯。然後他在隔著媽媽的另一邊,面對著我坐下。女護士也坐在我對面的後方,背對著我。我看不見她在做什麼,但是從她手臂的動作看來,應該是在打毛線。天氣溫煦,咖啡暖了我的身子,夜晚的氣息與花香從開著的門飄進來。我好像打了一會兒瞌睡。
一陣窸窣聲把我吵醒。剛才閉著眼睛,現在屋內光線顯得更加白亮炫目。我眼前看不見任何陰影,每個物體、每個稜角、所有的曲線都益發顯得純白刺眼。就在此時,媽媽的朋友們進來了。他們總共有十來個,靜悄悄地滑進這刺眼的光線中,坐下時也沒有一張椅子發出半點聲響。我特別仔細地觀察他們,臉部、衣著沒有一個細節逃過我的眼。然而沒聽到他們發出任何聲響,令我難以相信他們真的存在。幾乎所有的婦女都穿著圍裙,帶子繫在腰上,更突顯她們的肚子。我從來沒注意到老太太們會有這麼大的肚腩。男人們幾乎都很瘦,拄著手杖。令我驚訝的是,他們的臉上看不見眼睛,只看見皺紋凹陷之間一絲沒有光芒的眼光。他們坐著,大多數拘謹地看著我,點點頭,癟凹的嘴唇陷進沒有牙的嘴裡,我無法分辨是在跟我打招呼或是不自主的習慣動作。我想應該是打招呼吧。就在此時,我才發現他們全部都圍繞著門房坐在我對面,一個個搖頭晃腦。一時之間讓我有種他們在那裡審判我的荒唐感覺。
不一會兒,一位婦人開始哭泣。她坐在第二排,被前排一名女院友擋住,我看不清她的模樣。她抽抽噎噎,節奏規律,彷彿永遠不會止歇。其他人好像什麼都沒聽到,神情沮喪、陰鬱、沉默。他們注視著棺木、手杖,或是其他物品,總之眼睛只盯著某樣東西。那婦人還在繼續哭泣,我很驚訝,因為我根本不認識她。我不想再聽她哭泣,卻不敢跟她說。門房傾身跟她說話,但她搖搖頭,咕噥了什麼話,繼續以同樣的規律哭泣。門房走到我這一側,坐在我旁邊。過了好一會兒,他眼睛沒看著我,跟我說:「她和您母親非常親近。她說您母親是她在這裡唯一的朋友,現在她誰都沒了。」
我們就這樣待了良久。婦人的嘆氣和啜泣漸漸平息,只是不停吸著鼻子,最後終於安靜下來。我已經不想睡了,卻覺得很疲倦,腰部痠疼。現在,令我難忍的是他們所有人的靜默。我只偶爾聽見一種奇怪的聲音,不知道是什麼,久了之後,我終於猜出那是其中幾個老人吸著內頰,發出怪異的咂嘴聲。他們如此深陷在思緒之中,並不自覺地發出聲音。我甚至感覺躺在他們中央的死者,在他們眼裡也毫無意義。現在回想起來,我想那是個錯誤的感覺。
我們大家都喝了門房端來的咖啡。接下來我就什麼都不知道了。夜晚過去了。我記得有一會兒我睜開眼睛,看見老人們都蜷縮著身軀睡著了,只除了一個,下巴抵在緊抓著手杖的手背上,定定地看著我,好像就等著我醒來似的。隨後,我又睡著了。我再次醒來是因為腰部愈來愈痛。曙光滑上屋頂玻璃天窗。不久,有位老人醒了,咳得很厲害。他把痰吐在一塊方格大手帕裡,每聲咳吐都像撕心裂肺。他把其他人都吵醒了,門房跟他們說該離開了。他們站起身。折騰了一夜,他們面如灰土。令我大為驚訝的是,他們走出去時,每個人都和我握手──就好像我們雖整夜未交談半句話,感情卻加深了似的。
我很累。門房帶我去他住所,讓我得以稍加漱洗,又喝了些很好喝的牛奶咖啡。當我走出來時,天已全亮了。隔著馬恆溝與大海之間的丘陵上方,天空布滿紅光,山丘上吹過來的風帶來一股鹽味,看來會是晴朗的一天。我很久沒到鄉下了,若非媽媽的事,在這兒散散步該多麼愉快。
但這時候,我站在中庭一棵梧桐樹下等著,呼吸著新鮮泥土的氣味,已無睡意。我想到辦公室的同事,此時,他們正起床準備上班,對我而言,這向來是最痛苦的時刻。我還在想著這些事,卻被建築物內部的鐘聲打斷。窗戶裡頭一陣忙亂,之後一切又恢復平靜。太陽又升高了一些,陽光開始曬熱我的雙腳。門房穿過中庭,過來跟我說院長要見我。我到院長辦公室去,他要我在一些文件上簽字。我看到他穿著黑衣服和條紋長褲,他拿起電話,問我:「葬儀社的人早已到了,我現在要請他們過來封上棺蓋。在此之前您要看母親最後一眼嗎?」我說不要。他對著話筒低聲吩咐:「費賈克,跟他們說可以開始了。」
接著他跟我說他會參加葬禮,我向他道謝。他在辦公桌後坐下,交叉著短腿,告訴我說待會兒只有我和他,以及當班的女護士送殯。原則上,院友不行參加葬禮,只讓他們守靈,他強調說:「這是人道問題。」但是這次他特例允許媽媽的一位老朋友來送殯:「湯瑪士.貝赫斯。」說到這兒,院長露出微笑,對我說:「您了解嗎,這是一種有點孩子氣的感情,但是他和您母親形影不離。養老院裡大家都愛開他們玩笑,對貝赫斯說:『這是您未婚妻』,他聽了就笑。他們都被逗得很開心。莫梭太太過世對他打擊很大,我想不應當拒絕他參加喪禮。但是聽從巡診醫生的建議,我昨晚禁止他去守靈。」
我們沉默了許久。院長站起身,從辦公室的窗戶往外看。過了一會兒,他說:「馬恆溝的神父來了,他提早到了。」他跟我說步行到村裡的教堂,至少得走個三刻鐘。我們走下樓。神父和兩名唱詩班孩童在建築物前,其中一名提著香爐,神父正彎腰調整香爐銀鍊的長度。我們一到,神父直起身子。他稱呼我「我的孩子」,又說了幾句話。他走進太平間,我跟在後頭。
我一眼就看見棺木上的螺絲釘已拴緊,廳內有四名穿黑衣的男人。院長跟我說靈車已等在外面,神父也開始禱告。從這時候開始,一切迅速進行。那幾個男人拿著一塊蓋布走向棺木。神父、唱詩班孩童、院長和我都走出太平間。門外有一位我不認識的女士,院長說:「這是莫梭先生。」我沒聽見那位女士的名字,僅知道她是護士代表。她點頭致意,瘦骨嶙峋的長臉上毫無笑容。我們排成一列讓遺體通過,跟著抬棺人走出養老院。靈車已停在大門口,塗了漆、發亮的長型車身,讓人聯想到鉛筆盒。車旁站著身材矮小的禮儀師,穿著可笑的衣著,另外還有一個舉止侷促笨拙的老人。我知道他就是貝赫斯先生。他戴著一頂圓頂寬邊軟氈帽(棺木通過時,他脫下帽子致敬),穿著西裝,過長的西裝褲管擠在鞋子上,寬領白襯衫上打著過小的黑布領結。嘴唇在滿布黑頭粉刺的鼻子下顫抖著。細軟的白髮下垂盪著兩個形狀不明的怪異耳朵,充血通紅的顏色襯著蒼白的臉,令我印象深刻。禮儀師安排我們的位置,神父領頭,緊接著是棺木,棺木旁是四名抬棺人員,院長和我跟在後面,護士代表和貝赫斯先生殿後。
太陽已高掛天空,陽光開始燒灼地面,氣溫很快升高。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等了這麼長時間才出發上路。我穿著一身深色衣服,覺得很悶熱。戴著帽子的矮小老人貝赫斯先生再次把帽子脫掉。院長跟我說起他時,我稍微轉身朝向他那邊,看著他。院長說貝赫斯先生和我母親經常在傍晚時分,由一位護士陪同,散步到村子去。我看看四周田野,穿過直逼天際丘陵上的整排柏樹,可見到一片赭紅和綠色的大地、稀疏且工整的房舍,我理解媽媽的心情。黃昏時的這片鄉野應該是憂鬱的停頓休止。今天,氾濫的陽光使周遭景物浮動,看起來無情且令人沮喪。
我們開始上路。此時我才發現貝赫斯的腳有點跛。靈車漸漸加快速度,老頭子亂了手腳。走在靈車旁的一位抬棺人員也被車子超過,現在和我並排而行。我很訝異太陽上升的速度如此之快,也發現田野間早已充斥著嗡嗡蟲鳴和草的窸窣聲。汗流下臉頰,我沒帽子,就用手帕搧著風。葬儀社的人見狀不知跟我說了什麼,我沒聽見。他說話的同時,右手掀起鴨舌帽簷,用拿在左手上的手帕揩著腦門。我問他:「什麼?」他指指天空又說了一次:「太陽好毒。」我說:「是啊。」過了一會兒,他問我:「裡頭是您母親?」我又說:「是啊。」「她很老了嗎?」我回答:「應該是吧。」因為我不知道確切的歲數。之後他就住口了。我回頭,看見老貝赫斯落在我們後面五十多公尺開外,擺動著手上的氈帽急忙追趕。我也看看院長,他沉著莊重地走著,完全沒有不必要的動作。他額頭上冒出幾顆汗珠,但他並未伸手擦拭。
我覺得隊伍行進加快了些。四周依舊是陽光曬得耀眼的鄉野。天空刺眼的光線令人難以忍受。行程中經過一段剛重新修好的路段,柏油路被陽光曬裂了,腳踩下去就陷進去,露出油亮的瀝青。靈車上馬車夫的硬皮帽好像在這油亮的黑泥裡揉攪過似的。在這藍白兩色的天空、在裂開的黏稠黑色瀝青、暗黑的衣服、漆黑的靈車這些單調的顏色之間,我有點迷失了。這一切──陽光、馬車的皮革與馬糞的味道、漆和焚香的氣息、一夜無眠的疲憊──令我頭昏眼花,思緒渙散。我又回頭看,貝赫斯已被遠遠拋下,隱沒在蒸騰的熱氣中,然後就看不見身影了。我搜尋他的身影,看見他離開了大路,穿過原野。我看見路在前方轉彎,明白了貝赫斯熟悉這裡的路徑,要抄捷徑趕上我們。到轉彎處,他就趕上來了。之後又不見人影,他又穿過田野抄捷徑,反覆了好幾次。我呢,我感到血液砰砰砰撞擊著太陽穴。
接下來的一切進行得匆忙、確實、自然,我什麼也不記得了。只除了一件事:在村子入口處,護士代表跟我說了話。她的聲音十分獨特,和她的長相並不搭,是悅耳又帶點顫動的嗓音。她對我說:「慢慢走怕會中暑,走太快會一身汗,進到教堂裡又怕著涼。」她說的沒錯,沒有任何辦法。我還留著那天的幾個印象:例如,快到村子時貝赫斯最後一次趕上我們時的臉,激動且悲痛的大顆淚珠淌流在雙頰上,因為皺紋太多,淚水並不是滴落,而是散開,分支又聚合,在那張被摧殘殆盡的臉上形成了一層水漆。另外還有教堂、人行道上的村民、墓園墳上的紅色天竺葵、昏厥的貝赫斯(就像一個解體的木偶)、滾落在媽媽棺木上的血色紅土、混在土裡的白色根莖、人群、人聲、村子、在咖啡館前的等待、轟隆不止的引擎聲,以及當巴士駛入阿爾及爾那片燈海時我的喜悅,我想要躺下睡上十二個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