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六日,我致電蘇聯駐巴黎大使館,請他們轉接S先生聽電話。接線生一句話也沒說。一陣長長的靜默之後,一個女性的聲音傳來:「您知道,S先生昨天返回莫斯科了。」我立刻掛上電話。恍惚覺得我曾在電話裡聽過這句話,遣辭用字或許不盡相同,但是傳達的意義卻是一致,帶著同等沉重的恐懼以及同樣程度的無法置信。後來,我想起了那通宣布母親死訊的電話,三年半前的往事了,醫院的護士說:「您的母親在今天早餐後與世長辭了。」
當時,柏林圍牆倒了。蘇聯在歐洲扶植的政權接二連三地動盪不安。剛剛回莫斯科的那個男人是蘇聯的忠實僕人,任職巴黎的俄國外交官。
我是在前一年認識他的,在一次前往莫斯科、提比利西和列寧格勒的文人之旅上,他受命隨行。在列寧格勒,我們一起度過了旅程的最後一夜。回到法國之後,我倆仍舊繼續維持著這段關係。見面的約定如儀,一成不變:他打電話來,問可否在下午或晚上過來,約明天或者後天的情況比較少。他過來,通常只待幾個小時,這段時間我們做愛。他完事離開,我活在等待他下一通電話的期待裡。
他三十五歲,太太在大使館裡擔任他的秘書。隨著我倆約會次數的累積,他的人生片段逐漸披露。他的前半生經歷算是典型的青年共黨官僚發展史:先是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接著是蘇維埃共產黨,後來到古巴待了一陣子。他的法文說得劈哩啪啦連珠砲似地飛快,帶著濃濃的口音。儘管他公開表態支持戈巴契夫以及改革,但往往酒後吐真言,緬懷布里茲涅夫時代,而且毫不掩飾他對史達林的崇仰。
我對他的職責毫無所悉,就官方說法,應該是屬於文化藝術的範疇。今天,我驚訝地發覺自己居然沒有多問些關於他的事。我永遠也無法得知我在他的心中占了什麼樣的位置。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他對我有慾求,就這個名詞字面的各種意義來看,也就是說,我算是他的黑市情人。
這段日子裡,除了雜誌的邀稿之外,我什麼都沒寫。少女時代起,不定期記錄心緒的私密日記成了我心靈創作的唯一空間。藉著記錄閨房細語和情慾愛撫的方式,支持自己撐過下次約會前的等待煎熬,同時讓見面時的歡愉加倍。最重要的是,解救生命,讓生命跳脫空虛。然而,事與願違。
自他離開法國之後,我開始埋頭寫一本書,這場刻骨銘心的激情,至今仍活在我心中。我寫寫停停,一九九一年終於竣稿,並於次年一九九二年出版:《純是激情》。
一九九九年春,我回到了俄羅斯。自從一九八八年那趟旅程之後,我再也沒踏上這塊土地。我沒找S,我已不在乎了。在重新冠上聖彼得堡舊稱的列寧格勒,我和他一夜良宵的酒店名字早已不復記憶。整個旅程,只剩下我腦海裡僅餘的零散俄文,見證這段情感真實地存在過。不由自主地,我發揮了極致的鍥而不捨的精神,一字一字解讀印在招牌和廣告看板上的斯拉夫字,出乎意料地,我竟認得這些字、這些字母。當初為了這個男人學了這些字,現在他已經走出了我的生命,是生是死於我已全然無擾。
二○○○年一月或二月,我開始重讀日記裡有關我對S的愛戀篇章,這些筆記本已經塵封了五個年頭(開封的原因何在,我想沒有必要在此提起。這些筆記本是塞在我無法拿到的地方)。我發覺這些篇章的字裡行間流露出另一種「真相」,不同於《純是激情》裡的描述。某種露骨、晦暗、直截了當的東西,類似祭品。
我將文字原封不動地搬上電腦螢幕。那些為了抓住當下思緒、情感而流洩紙頁的字句,對我而言,跟光陰一樣,擁有無法倒轉的特性:它們本身代表的就是一個時代。當文字裡帶的批判色彩可能傷及書中人物時,我採用姓名縮寫這個簡便的方法,同樣的方法也套用在我狂戀的對象S身上。並不是因為我相信此舉足以防止他的身分曝光──成效顯然不彰──而是因為縮寫字母的欲蓋彌彰,在我眼中反倒與當時這男人在我心裡的形象頗為吻合,喚起我內心無以名狀的恐懼的,那絕對的權威形象。
外面的世界幾乎完全剔除在這些紙頁之外。直到今天,我都仍認為,一天天逐日記錄下自己的想法、舉動、所有的繁瑣細節──如在他的車內做愛,欲仙欲死,他卻死也不肯脫襪子──更勝過國際時事,因為要國際大事我大可到檔案資料庫裡找,而這些細節卻構成了這部人生的小說、這段深情。
我很清楚,這份日記以赤裸裸的內心剖白形式出版,毫不顧慮S的感受,會有什麼後果。看到精采的段落,他大可給我扣上濫用文學創作自由的大帽子,甚至視之為背叛。我私下想,他多半會一笑置之,或是嗤之以鼻,「我找她不就只想幹那檔事。」我希望他可以接受這個事實,即便他無法理解也無妨:在這幾個月裡,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他曾經是一切慾望、死亡和文學創作的本源,美妙也罷,罪惡也罷。
二○○○年秋
1988年
九月
二十七日星期二
S……這一切的美在於:跟以往,五八年、六三年,與P在一起的時候完全一模一樣的慾求,一模一樣的動作。一樣的昏沉欲睡,一樣的欲振乏力。三個場景逐漸清晰起來。傍晚(星期天)在他的房裡,我們並肩坐著,彼此撫觸,什麼都沒說,心照不宣,渴望著接下來的發展,儘管我仍有權及時喊停。每回他把香菸拿到擺在地上的菸灰缸彈菸灰時,他的手總是緊挨著我伸直的雙腳輕輕地滑過去,眾目睽睽之下,而我們假裝沒事人似地閒聊。後來,其他的人離開了(瑪麗、愛琳、R.V.P.),但是F死賴著不走,他在等我一起離開。我知道現在我若是踏出了S的房門,就再也沒有勇氣回來了。至此,事情變得混亂不明。F出了門外,或者該說差不多要踏出門檻,門是開的,而門剛一闔上(誰關的?),恍惚中,我倆迫不及待地黏成一團。我們仍在玄關,我的背緊貼牆面,按著電燈開關,燈光一明一滅。我必須換個地方。我任自己的大衣、皮包、外套滑落一地。他熄了燈。夜晚降臨,我沐浴在絕對的激情中(然而,一如往常地,不想再見到他的念頭油然而生)。
場景二,星期一下午。我整理完箱子,他來敲我的房門。我們在門口互相愛撫。他是那麼渴望我,我跪在地上用嘴讓他享受歡愉,好久好久。他沒說話,後來開始喃喃唸著我的名字,帶著俄羅斯口音,彷彿在誦唸一串祈禱文。我的背貼著牆,漆黑一片(他不願意點燈),性靈合一。
場景三,開往莫斯科的夜車。我們在車廂後頭擁吻,我的頭離滅火器很近(我後來才看見)。這一切發生在列寧格勒。
就我這方面而言,當然絕非謹慎明智,也無關乎羞恥,更沒有疑慮,算了。一個循環形成,我犯了以往犯過的錯誤,但這已經不再是錯誤了,只有美、激情、慾望。
昨天搭機返國之後,我試著重新把這一切拼湊完整,但是每個片段好像執意要逃,好像那是在我無意識之下發生的事情似的。唯一能確定的是:在薩葛斯柯,星期六,那個時刻,參觀皇室寶藏的當兒,他腳上一雙便鞋,伸手摟著我的腰大約幾秒鐘時間,然而,我當下便了然於胸,我願意跟他上床。不過後來,我的慾望到哪兒了?與VAAP(蘇維埃作家權益局)的主任契特維利科夫一塊用餐,S離我遠遠的。出發前往列寧格勒,搭乘臥舖車。那個時候,我想要他,但是情況並不允許,而我並不著急,事情無論發生與否,於我都沒有造成任何傷痛。星期天,參觀列寧格勒,早上探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故居。我以為我誤會了他對我有意思,於是我斷了這念頭(真是這樣?)。在歐洲飯店用餐,我坐在他身旁,打從旅程開始,這種情況相當常見(有一天,在喬治亞,他恰巧坐在我旁邊,我反射性地把濕濕的手往他的牛仔褲上抹)。參觀皇宮時,我們不常走在一起。回程路經聶瓦河上的一座橋,我倆肘倚欄杆,並肩相偎。晚餐訂在卡拉里亞飯店,座位分開。R.V.P.不斷慫恿他邀瑪麗共舞,那是一首慢舞。儘管如此,我知道他和我有著同樣的渴望(我剛剛漏掉了一段:晚餐之前的芭蕾舞表演。我坐在他旁邊,滿腦子都是對他的渴望,尤其是到了下半場表演的時候。舞台上是一齣類似百老匯的歌舞劇,曲目《三劍客》,音樂至今還縈繞腦海。當時我對自己說,如果我想得起來舞者賽琳娜的伴侶的名字,我們將會上床。我想起來了,她叫綠賽特.艾爾蒙佐)。在他房間裡,他請我們上去喝一杯伏特加,明眼人一看就看得出來他精心安排要坐在我旁邊(花了好大功夫才把F擠走,F也想坐我旁邊,他黏著我不放)。此時此刻,我明白了、感覺到了、完全確定了。水到渠成的時候到了,那一點靈犀,無須言語說明對彼此的強烈渴望,跟這一切絕對的美。而在這幾秒鐘的「忘我」時間內,門邊上,我倆合而為一。彼此死命抓住對方,拚命地擁吻,他拉扯我的嘴、我的舌,抱得我喘不過氣來。
距離第一次駐足蘇聯七年後的今天,我頓悟了我與男人之間的關係(這次就跟他一個男人而已,他,沒有別人,一如過去與C.G.,然後跟菲力普)。深沉巨大的疲憊。他三十六歲,看起來只有三十,高大英挺(在他旁邊,若少了高跟鞋,我顯得矮小),綠色眼眸,淡褐髮色。P最後一次盤據我腦海的時刻,我正躺在床上,剛做完愛,一股淡淡的感傷。現在,我滿腦子只想再見到S,譜完這段故事。而,一如六三年的菲力普,他在九月三十日回到巴黎。
二十九日星期四
偶爾,我捕捉到他的臉孔輪廓,但瞬間即逝。現在,他蹤影全無。我知道他眼睛的樣子、嘴唇的線條、牙齒的形狀,卻無法拼出全貌。可以辨識的唯有他的身體而已,他的雙手都還認不出來。一股欲哭的衝動吞噬了我。我要的是完美無瑕的愛,一如我想在文學創作達到的圓滿境界。寫《一個女人》(Une Femme)時,我自認為已臻這個境界。完美的愛只可能存在於犧牲奉獻,失去一切理智的情況下。這已經算是個好的開始了。
三十日星期五
他還沒打電話來。我不知道他的班機何時抵達。他屬於那種略顯羞澀、高大的金髮男子類型。駐足我年少歲月的都是這類型的男子,最後他們全把我一腳踢開。但是,現在我明白了,唯有這類型的男子能夠支撐我,讓我快樂。倘若一切僅止無此,列寧格勒的那個星期天,無聲的特出默契所為何來?內心深處,我不認為我們將不再相見,問題是什麼時候再見?
十月
一日星期六
十二點四十五分。班機延誤了三個小時。苦樂參半,到頭來,他打不打電話來其實沒有什麼差別,同樣地緊張難耐。從十三歲起,我就嘗過這種滋味了(G. de V.、C.G.菲力普是三大要角,接著是P)。「美麗的愛情故事」展開了?我好怕死在車上(今晚,在巴黎和里爾之間的路上),好怕碰上什麼,阻礙你我再相見。
二日星期天
疲憊,無力。從里爾回來後,四點才睡。在大衛的小套房裡做了兩個小時的愛(大衛和艾瑞克是我的兩個兒子)。青腫、歡愉,還有揮之不去的及時行樂的想法,盡情享受離別前的每一秒,心力交瘁,搶先在恐怖的危險警告「我太老了」之前。但是,我三十五歲的時候也可能嫉妒一位年逾五旬的美麗婦人。
索堡公園,水道縱橫,冰冷潮濕,空氣飄著泥土的氣息。七一年間,我到這裡參加高等教師資格會考,那時候我怎麼也想不到我會再回到這個公園,身邊跟著一位蘇聯外交官。此刻,我看見了數年之後的自己,再度踏進這裡,重溫今日漫步的足跡,就像我為了憑弔六三年的一段回憶,一個月前跑到威尼斯去一樣。
他迷大車、愛豪華、搞人際關係,極少人文氣息。連這些都像回到過去,像我丈夫的形象,令人討厭的模樣,而它出現在這裡的原因是,它與我過去的某個生命片段相吻合,那是非常甜蜜、積極的時期。我甚至不怕跟他一起坐車。
該如何才能讓我的依戀維繫長久些,讓他也偶爾感到要拴住我的心並不是那麼簡單……
三日星期一
昨晚,他打電話來了,我還在睡夢中。他想過來,我沒辦法(艾瑞克在此)。翻騰的夜,這分慾望,我該拿它怎麼辦呢?還有,今天,我是見不到他了。我哭了,出於這分慾望,出於想要他的這分真實的飢渴。他反映了我自己最「意氣風發」的部分,也是最年少輕狂的我。極少人文氣息、迷大車,開車時愛聽音樂,「彷彿」,他是「我年輕時候的男人」,金髮又帶點莊稼漢的味道(他的手、方正的指甲),他帶給我滿滿的歡愉,完全不想對缺乏人文氣息這點再多加苛求。我還是得真正地睡一點覺才行,體力已到達極限,無力再做任何事。悲慟和愛情,無論是在我的心靈,或是對我的肉體而言,代表的都是同樣的一件事。
艾荻.皮雅芙(Edith Piaf)的歌:「神啊,把他留給我吧,再一會兒就好,一天、兩天、一個月……足以迸出愛火,然後傷痛的時間……」我走得愈遠,陷得愈深。母親的病和辭世讓我看清了有人相伴扶持的需要。每回鬧著對S說:「我愛你。」他總回答:「謝謝!」大約與「謝謝,不客氣」的意思相去不遠。這樣的問答我覺得很有趣,的確。然後,他說「妳等著看我太太吧」時,言辭間又是幸福、又是驕傲。我,我是作家、妓女、外國人、豪放女;我不是大家珍藏、炫耀,又會撫慰心靈的「瑰寶」。我不會撫慰人的心靈。
四日星期二
我不知道他是否有意繼續下去。「外交」病(一笑!)。但是,淚水已經瀕臨決堤邊緣,因為歡笑成了泡影。多少次,我癡癡地等,裝扮得「美美的」,滿臉堆笑,最後卻是一場空。兩人世界沒有成真。而他,在我的感覺上,是如此地難以捉摸、神秘難測,必要的時候,想必他也會是個不折不扣的、表裡不一的偽君子。打從七九年他就入黨了。那副得意之情,跟升官、通過考試沒什麼兩樣。他曾經是蘇聯最優秀的公僕。
今日唯一感到幸福的時候:在RER(巴黎地鐵快車線)上,有個小混混上前搭訕,我粗話衝口而出:「還不給我閉嘴,看我給你兩巴掌……」我成了最最平常、醜陋的搭訕場景的女主角(還有兩個配角在一旁觀看),在一輛空盪盪的地鐵快車上。
難道與S的幸福已成過往雲煙?
五日星期三
昨晚,九點,電話:「我來了,在妳家附近,在瑟吉……」他過來,我們躲在我的書房裡兩個小時,因為大衛也在。這一次,他毫無忌憚。我無法成眠,無法擺脫他的肉體,就算人已走,卻仍盤據我心。這正是我悲哀之處,我無法忘卻另一個人,無法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我是空洞的華麗詞藻,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連軀體都得依附在另一具軀體才得以生存下去。經過這麼一個夜晚的折騰之後,實在難以定心工作。
六日星期四
昨天晚上,他到瑟吉來找我,我們去了大衛的小套房,在勒本漢街上。燈光昏暗,他的身體若隱若現,同樣的狂熱激情,幾乎整整三個小時。回程路上,他開得飛快,收音機開著(「紅與黑……」,去年的流行歌曲),閃大燈。有一款超強馬力的汽車,是他很想買的,他指給我看,十足的志得意滿神情,外帶一點莊稼漢味道(我還在休假,我們可以再見面,他對我說),而且還鄙視女人:那些女政客,他快被她們笑死了,她們開車技術之爛……而我卻覺得這些頗能助興,我對這些有獨特的性趣。愈來愈神似「我年輕時候的男人」的理想形象,就像《清空》(Les Armoires vides)裡描繪的樣子。來到房子門口,最後的一場戲上演,真棒,我感覺到了,這個除了「愛」之外,找不到其他字眼可以代替的東西:收音機繼續響著〔播放依夫.杜岱爾(Yves Duteil)的〈小木橋〉〕,我的嘴唇輕輕撫遍他的全身,直到他達到高潮,就在這裡,他的車裡,洛賽爾巷內。之後,我們在對方的眼裡失去蹤影。今晨,醒來的時候,我重溫那場景,一遍又一遍。他回到法國還不到一星期的時間,跟在列寧格勒的時候相較,已經是如此的難分難捨,動作如此的大膽放縱(我們幾乎施展了所有的床上功夫)。我做愛跟寫作的時候總是這樣,彷彿完事後我就要死了似的(再說,昨晚在回程的高速公路上,確有乾脆出車禍、死掉算了的意念)。
七日星期五
慾望之火沒有熄滅,相反地,伴隨著更痛的苦、更強的力道重燃了。他不在身邊的時候,我已經看不清他的臉孔了。就算我倆在一起好了,我看他的感覺也無法像從前一樣,他有了另一副面孔,如此的親近,如此的一目了然,像是替身。幾乎總是我採取主動,但卻聽由他的渴求來進行。昨晚,他打電話來時我已經睡了,司空見慣。緊繃、幸福、慾火。他喃喃唸著我的名字,重重的喉頭音,重音和下顎顫音落在第一音節,第二音節於是顯得益發短促,「安──妮」,從來沒有人這樣叫過我的名字。
我想起我在八一年間抵達莫斯科時(接近十月九日)眼前的那位蘇聯士兵,如此的高大、那般的年輕,我的淚水情不自禁地灑落,落在當時這個幾乎可說是完全存在想像裡的國度上。現在,我有點像是在跟那位蘇聯士兵做愛,好像七年前的所有情緒一股腦地全宣洩在S的身上。一個星期以前,我還看不出任何火花。借用安德烈.布魯東(André Breton)的句子:「我們做愛,如陽光熾熱,如棺槨蓋定,砰然有聲。」差不多這意思。
八日星期六
勒本漢街的小套房。剛開始有點懶懶的,漸漸溫柔甜蜜,終至精疲力竭。在某個時刻,他對我說「我下星期再給妳電話」=這個週末我不想見面。我微笑以對=沒問題。心痛、嫉妒,雖然明明知道把見面的間隔拉長一點是比較好。我陷入狂歡之後的疑慮不安之中。我好怕自己顯露出黏人、年老色衰的樣子(因為年老色衰所以黏人),我不禁自問該不該玩點欲擒故縱的把戲,孤注一擲!
十一日星期二
昨天晚上他十一點離開。這是第一次接連著幾小時做愛,沒有喘息的時間。十點半,他起身。我說:想要點什麼嗎?他說:要,妳。二度進房。十月末將會多麼難熬,因為月底他太太就來了,我們的關係也等於劃上句號。但他會這麼輕易地放棄嗎?我覺得他似乎非常眷戀我們在一起時迸出的快感。聽,他放縱情慾,激情性愛情不自禁的叫聲!是喬治亞人的尋歡禮儀!現在他竟敢問我:「妳爽嗎?」剛開始沒有。今晚,首度嘗試肛交,儘管這是他的頭一遭。的確,有個年輕男子在自己床上是能教人忘卻年齡和歲月。這分對男人的需要,是如此的恐怖,幾可比擬對死亡的渴望,而它一直掏空我的心靈,何時才停……
當時,柏林圍牆倒了。蘇聯在歐洲扶植的政權接二連三地動盪不安。剛剛回莫斯科的那個男人是蘇聯的忠實僕人,任職巴黎的俄國外交官。
我是在前一年認識他的,在一次前往莫斯科、提比利西和列寧格勒的文人之旅上,他受命隨行。在列寧格勒,我們一起度過了旅程的最後一夜。回到法國之後,我倆仍舊繼續維持著這段關係。見面的約定如儀,一成不變:他打電話來,問可否在下午或晚上過來,約明天或者後天的情況比較少。他過來,通常只待幾個小時,這段時間我們做愛。他完事離開,我活在等待他下一通電話的期待裡。
他三十五歲,太太在大使館裡擔任他的秘書。隨著我倆約會次數的累積,他的人生片段逐漸披露。他的前半生經歷算是典型的青年共黨官僚發展史:先是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接著是蘇維埃共產黨,後來到古巴待了一陣子。他的法文說得劈哩啪啦連珠砲似地飛快,帶著濃濃的口音。儘管他公開表態支持戈巴契夫以及改革,但往往酒後吐真言,緬懷布里茲涅夫時代,而且毫不掩飾他對史達林的崇仰。
我對他的職責毫無所悉,就官方說法,應該是屬於文化藝術的範疇。今天,我驚訝地發覺自己居然沒有多問些關於他的事。我永遠也無法得知我在他的心中占了什麼樣的位置。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他對我有慾求,就這個名詞字面的各種意義來看,也就是說,我算是他的黑市情人。
這段日子裡,除了雜誌的邀稿之外,我什麼都沒寫。少女時代起,不定期記錄心緒的私密日記成了我心靈創作的唯一空間。藉著記錄閨房細語和情慾愛撫的方式,支持自己撐過下次約會前的等待煎熬,同時讓見面時的歡愉加倍。最重要的是,解救生命,讓生命跳脫空虛。然而,事與願違。
自他離開法國之後,我開始埋頭寫一本書,這場刻骨銘心的激情,至今仍活在我心中。我寫寫停停,一九九一年終於竣稿,並於次年一九九二年出版:《純是激情》。
一九九九年春,我回到了俄羅斯。自從一九八八年那趟旅程之後,我再也沒踏上這塊土地。我沒找S,我已不在乎了。在重新冠上聖彼得堡舊稱的列寧格勒,我和他一夜良宵的酒店名字早已不復記憶。整個旅程,只剩下我腦海裡僅餘的零散俄文,見證這段情感真實地存在過。不由自主地,我發揮了極致的鍥而不捨的精神,一字一字解讀印在招牌和廣告看板上的斯拉夫字,出乎意料地,我竟認得這些字、這些字母。當初為了這個男人學了這些字,現在他已經走出了我的生命,是生是死於我已全然無擾。
二○○○年一月或二月,我開始重讀日記裡有關我對S的愛戀篇章,這些筆記本已經塵封了五個年頭(開封的原因何在,我想沒有必要在此提起。這些筆記本是塞在我無法拿到的地方)。我發覺這些篇章的字裡行間流露出另一種「真相」,不同於《純是激情》裡的描述。某種露骨、晦暗、直截了當的東西,類似祭品。
我將文字原封不動地搬上電腦螢幕。那些為了抓住當下思緒、情感而流洩紙頁的字句,對我而言,跟光陰一樣,擁有無法倒轉的特性:它們本身代表的就是一個時代。當文字裡帶的批判色彩可能傷及書中人物時,我採用姓名縮寫這個簡便的方法,同樣的方法也套用在我狂戀的對象S身上。並不是因為我相信此舉足以防止他的身分曝光──成效顯然不彰──而是因為縮寫字母的欲蓋彌彰,在我眼中反倒與當時這男人在我心裡的形象頗為吻合,喚起我內心無以名狀的恐懼的,那絕對的權威形象。
外面的世界幾乎完全剔除在這些紙頁之外。直到今天,我都仍認為,一天天逐日記錄下自己的想法、舉動、所有的繁瑣細節──如在他的車內做愛,欲仙欲死,他卻死也不肯脫襪子──更勝過國際時事,因為要國際大事我大可到檔案資料庫裡找,而這些細節卻構成了這部人生的小說、這段深情。
我很清楚,這份日記以赤裸裸的內心剖白形式出版,毫不顧慮S的感受,會有什麼後果。看到精采的段落,他大可給我扣上濫用文學創作自由的大帽子,甚至視之為背叛。我私下想,他多半會一笑置之,或是嗤之以鼻,「我找她不就只想幹那檔事。」我希望他可以接受這個事實,即便他無法理解也無妨:在這幾個月裡,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他曾經是一切慾望、死亡和文學創作的本源,美妙也罷,罪惡也罷。
二○○○年秋
1988年
九月
二十七日星期二
S……這一切的美在於:跟以往,五八年、六三年,與P在一起的時候完全一模一樣的慾求,一模一樣的動作。一樣的昏沉欲睡,一樣的欲振乏力。三個場景逐漸清晰起來。傍晚(星期天)在他的房裡,我們並肩坐著,彼此撫觸,什麼都沒說,心照不宣,渴望著接下來的發展,儘管我仍有權及時喊停。每回他把香菸拿到擺在地上的菸灰缸彈菸灰時,他的手總是緊挨著我伸直的雙腳輕輕地滑過去,眾目睽睽之下,而我們假裝沒事人似地閒聊。後來,其他的人離開了(瑪麗、愛琳、R.V.P.),但是F死賴著不走,他在等我一起離開。我知道現在我若是踏出了S的房門,就再也沒有勇氣回來了。至此,事情變得混亂不明。F出了門外,或者該說差不多要踏出門檻,門是開的,而門剛一闔上(誰關的?),恍惚中,我倆迫不及待地黏成一團。我們仍在玄關,我的背緊貼牆面,按著電燈開關,燈光一明一滅。我必須換個地方。我任自己的大衣、皮包、外套滑落一地。他熄了燈。夜晚降臨,我沐浴在絕對的激情中(然而,一如往常地,不想再見到他的念頭油然而生)。
場景二,星期一下午。我整理完箱子,他來敲我的房門。我們在門口互相愛撫。他是那麼渴望我,我跪在地上用嘴讓他享受歡愉,好久好久。他沒說話,後來開始喃喃唸著我的名字,帶著俄羅斯口音,彷彿在誦唸一串祈禱文。我的背貼著牆,漆黑一片(他不願意點燈),性靈合一。
場景三,開往莫斯科的夜車。我們在車廂後頭擁吻,我的頭離滅火器很近(我後來才看見)。這一切發生在列寧格勒。
就我這方面而言,當然絕非謹慎明智,也無關乎羞恥,更沒有疑慮,算了。一個循環形成,我犯了以往犯過的錯誤,但這已經不再是錯誤了,只有美、激情、慾望。
昨天搭機返國之後,我試著重新把這一切拼湊完整,但是每個片段好像執意要逃,好像那是在我無意識之下發生的事情似的。唯一能確定的是:在薩葛斯柯,星期六,那個時刻,參觀皇室寶藏的當兒,他腳上一雙便鞋,伸手摟著我的腰大約幾秒鐘時間,然而,我當下便了然於胸,我願意跟他上床。不過後來,我的慾望到哪兒了?與VAAP(蘇維埃作家權益局)的主任契特維利科夫一塊用餐,S離我遠遠的。出發前往列寧格勒,搭乘臥舖車。那個時候,我想要他,但是情況並不允許,而我並不著急,事情無論發生與否,於我都沒有造成任何傷痛。星期天,參觀列寧格勒,早上探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故居。我以為我誤會了他對我有意思,於是我斷了這念頭(真是這樣?)。在歐洲飯店用餐,我坐在他身旁,打從旅程開始,這種情況相當常見(有一天,在喬治亞,他恰巧坐在我旁邊,我反射性地把濕濕的手往他的牛仔褲上抹)。參觀皇宮時,我們不常走在一起。回程路經聶瓦河上的一座橋,我倆肘倚欄杆,並肩相偎。晚餐訂在卡拉里亞飯店,座位分開。R.V.P.不斷慫恿他邀瑪麗共舞,那是一首慢舞。儘管如此,我知道他和我有著同樣的渴望(我剛剛漏掉了一段:晚餐之前的芭蕾舞表演。我坐在他旁邊,滿腦子都是對他的渴望,尤其是到了下半場表演的時候。舞台上是一齣類似百老匯的歌舞劇,曲目《三劍客》,音樂至今還縈繞腦海。當時我對自己說,如果我想得起來舞者賽琳娜的伴侶的名字,我們將會上床。我想起來了,她叫綠賽特.艾爾蒙佐)。在他房間裡,他請我們上去喝一杯伏特加,明眼人一看就看得出來他精心安排要坐在我旁邊(花了好大功夫才把F擠走,F也想坐我旁邊,他黏著我不放)。此時此刻,我明白了、感覺到了、完全確定了。水到渠成的時候到了,那一點靈犀,無須言語說明對彼此的強烈渴望,跟這一切絕對的美。而在這幾秒鐘的「忘我」時間內,門邊上,我倆合而為一。彼此死命抓住對方,拚命地擁吻,他拉扯我的嘴、我的舌,抱得我喘不過氣來。
距離第一次駐足蘇聯七年後的今天,我頓悟了我與男人之間的關係(這次就跟他一個男人而已,他,沒有別人,一如過去與C.G.,然後跟菲力普)。深沉巨大的疲憊。他三十六歲,看起來只有三十,高大英挺(在他旁邊,若少了高跟鞋,我顯得矮小),綠色眼眸,淡褐髮色。P最後一次盤據我腦海的時刻,我正躺在床上,剛做完愛,一股淡淡的感傷。現在,我滿腦子只想再見到S,譜完這段故事。而,一如六三年的菲力普,他在九月三十日回到巴黎。
二十九日星期四
偶爾,我捕捉到他的臉孔輪廓,但瞬間即逝。現在,他蹤影全無。我知道他眼睛的樣子、嘴唇的線條、牙齒的形狀,卻無法拼出全貌。可以辨識的唯有他的身體而已,他的雙手都還認不出來。一股欲哭的衝動吞噬了我。我要的是完美無瑕的愛,一如我想在文學創作達到的圓滿境界。寫《一個女人》(Une Femme)時,我自認為已臻這個境界。完美的愛只可能存在於犧牲奉獻,失去一切理智的情況下。這已經算是個好的開始了。
三十日星期五
他還沒打電話來。我不知道他的班機何時抵達。他屬於那種略顯羞澀、高大的金髮男子類型。駐足我年少歲月的都是這類型的男子,最後他們全把我一腳踢開。但是,現在我明白了,唯有這類型的男子能夠支撐我,讓我快樂。倘若一切僅止無此,列寧格勒的那個星期天,無聲的特出默契所為何來?內心深處,我不認為我們將不再相見,問題是什麼時候再見?
十月
一日星期六
十二點四十五分。班機延誤了三個小時。苦樂參半,到頭來,他打不打電話來其實沒有什麼差別,同樣地緊張難耐。從十三歲起,我就嘗過這種滋味了(G. de V.、C.G.菲力普是三大要角,接著是P)。「美麗的愛情故事」展開了?我好怕死在車上(今晚,在巴黎和里爾之間的路上),好怕碰上什麼,阻礙你我再相見。
二日星期天
疲憊,無力。從里爾回來後,四點才睡。在大衛的小套房裡做了兩個小時的愛(大衛和艾瑞克是我的兩個兒子)。青腫、歡愉,還有揮之不去的及時行樂的想法,盡情享受離別前的每一秒,心力交瘁,搶先在恐怖的危險警告「我太老了」之前。但是,我三十五歲的時候也可能嫉妒一位年逾五旬的美麗婦人。
索堡公園,水道縱橫,冰冷潮濕,空氣飄著泥土的氣息。七一年間,我到這裡參加高等教師資格會考,那時候我怎麼也想不到我會再回到這個公園,身邊跟著一位蘇聯外交官。此刻,我看見了數年之後的自己,再度踏進這裡,重溫今日漫步的足跡,就像我為了憑弔六三年的一段回憶,一個月前跑到威尼斯去一樣。
他迷大車、愛豪華、搞人際關係,極少人文氣息。連這些都像回到過去,像我丈夫的形象,令人討厭的模樣,而它出現在這裡的原因是,它與我過去的某個生命片段相吻合,那是非常甜蜜、積極的時期。我甚至不怕跟他一起坐車。
該如何才能讓我的依戀維繫長久些,讓他也偶爾感到要拴住我的心並不是那麼簡單……
三日星期一
昨晚,他打電話來了,我還在睡夢中。他想過來,我沒辦法(艾瑞克在此)。翻騰的夜,這分慾望,我該拿它怎麼辦呢?還有,今天,我是見不到他了。我哭了,出於這分慾望,出於想要他的這分真實的飢渴。他反映了我自己最「意氣風發」的部分,也是最年少輕狂的我。極少人文氣息、迷大車,開車時愛聽音樂,「彷彿」,他是「我年輕時候的男人」,金髮又帶點莊稼漢的味道(他的手、方正的指甲),他帶給我滿滿的歡愉,完全不想對缺乏人文氣息這點再多加苛求。我還是得真正地睡一點覺才行,體力已到達極限,無力再做任何事。悲慟和愛情,無論是在我的心靈,或是對我的肉體而言,代表的都是同樣的一件事。
艾荻.皮雅芙(Edith Piaf)的歌:「神啊,把他留給我吧,再一會兒就好,一天、兩天、一個月……足以迸出愛火,然後傷痛的時間……」我走得愈遠,陷得愈深。母親的病和辭世讓我看清了有人相伴扶持的需要。每回鬧著對S說:「我愛你。」他總回答:「謝謝!」大約與「謝謝,不客氣」的意思相去不遠。這樣的問答我覺得很有趣,的確。然後,他說「妳等著看我太太吧」時,言辭間又是幸福、又是驕傲。我,我是作家、妓女、外國人、豪放女;我不是大家珍藏、炫耀,又會撫慰心靈的「瑰寶」。我不會撫慰人的心靈。
四日星期二
我不知道他是否有意繼續下去。「外交」病(一笑!)。但是,淚水已經瀕臨決堤邊緣,因為歡笑成了泡影。多少次,我癡癡地等,裝扮得「美美的」,滿臉堆笑,最後卻是一場空。兩人世界沒有成真。而他,在我的感覺上,是如此地難以捉摸、神秘難測,必要的時候,想必他也會是個不折不扣的、表裡不一的偽君子。打從七九年他就入黨了。那副得意之情,跟升官、通過考試沒什麼兩樣。他曾經是蘇聯最優秀的公僕。
今日唯一感到幸福的時候:在RER(巴黎地鐵快車線)上,有個小混混上前搭訕,我粗話衝口而出:「還不給我閉嘴,看我給你兩巴掌……」我成了最最平常、醜陋的搭訕場景的女主角(還有兩個配角在一旁觀看),在一輛空盪盪的地鐵快車上。
難道與S的幸福已成過往雲煙?
五日星期三
昨晚,九點,電話:「我來了,在妳家附近,在瑟吉……」他過來,我們躲在我的書房裡兩個小時,因為大衛也在。這一次,他毫無忌憚。我無法成眠,無法擺脫他的肉體,就算人已走,卻仍盤據我心。這正是我悲哀之處,我無法忘卻另一個人,無法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我是空洞的華麗詞藻,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連軀體都得依附在另一具軀體才得以生存下去。經過這麼一個夜晚的折騰之後,實在難以定心工作。
六日星期四
昨天晚上,他到瑟吉來找我,我們去了大衛的小套房,在勒本漢街上。燈光昏暗,他的身體若隱若現,同樣的狂熱激情,幾乎整整三個小時。回程路上,他開得飛快,收音機開著(「紅與黑……」,去年的流行歌曲),閃大燈。有一款超強馬力的汽車,是他很想買的,他指給我看,十足的志得意滿神情,外帶一點莊稼漢味道(我還在休假,我們可以再見面,他對我說),而且還鄙視女人:那些女政客,他快被她們笑死了,她們開車技術之爛……而我卻覺得這些頗能助興,我對這些有獨特的性趣。愈來愈神似「我年輕時候的男人」的理想形象,就像《清空》(Les Armoires vides)裡描繪的樣子。來到房子門口,最後的一場戲上演,真棒,我感覺到了,這個除了「愛」之外,找不到其他字眼可以代替的東西:收音機繼續響著〔播放依夫.杜岱爾(Yves Duteil)的〈小木橋〉〕,我的嘴唇輕輕撫遍他的全身,直到他達到高潮,就在這裡,他的車裡,洛賽爾巷內。之後,我們在對方的眼裡失去蹤影。今晨,醒來的時候,我重溫那場景,一遍又一遍。他回到法國還不到一星期的時間,跟在列寧格勒的時候相較,已經是如此的難分難捨,動作如此的大膽放縱(我們幾乎施展了所有的床上功夫)。我做愛跟寫作的時候總是這樣,彷彿完事後我就要死了似的(再說,昨晚在回程的高速公路上,確有乾脆出車禍、死掉算了的意念)。
七日星期五
慾望之火沒有熄滅,相反地,伴隨著更痛的苦、更強的力道重燃了。他不在身邊的時候,我已經看不清他的臉孔了。就算我倆在一起好了,我看他的感覺也無法像從前一樣,他有了另一副面孔,如此的親近,如此的一目了然,像是替身。幾乎總是我採取主動,但卻聽由他的渴求來進行。昨晚,他打電話來時我已經睡了,司空見慣。緊繃、幸福、慾火。他喃喃唸著我的名字,重重的喉頭音,重音和下顎顫音落在第一音節,第二音節於是顯得益發短促,「安──妮」,從來沒有人這樣叫過我的名字。
我想起我在八一年間抵達莫斯科時(接近十月九日)眼前的那位蘇聯士兵,如此的高大、那般的年輕,我的淚水情不自禁地灑落,落在當時這個幾乎可說是完全存在想像裡的國度上。現在,我有點像是在跟那位蘇聯士兵做愛,好像七年前的所有情緒一股腦地全宣洩在S的身上。一個星期以前,我還看不出任何火花。借用安德烈.布魯東(André Breton)的句子:「我們做愛,如陽光熾熱,如棺槨蓋定,砰然有聲。」差不多這意思。
八日星期六
勒本漢街的小套房。剛開始有點懶懶的,漸漸溫柔甜蜜,終至精疲力竭。在某個時刻,他對我說「我下星期再給妳電話」=這個週末我不想見面。我微笑以對=沒問題。心痛、嫉妒,雖然明明知道把見面的間隔拉長一點是比較好。我陷入狂歡之後的疑慮不安之中。我好怕自己顯露出黏人、年老色衰的樣子(因為年老色衰所以黏人),我不禁自問該不該玩點欲擒故縱的把戲,孤注一擲!
十一日星期二
昨天晚上他十一點離開。這是第一次接連著幾小時做愛,沒有喘息的時間。十點半,他起身。我說:想要點什麼嗎?他說:要,妳。二度進房。十月末將會多麼難熬,因為月底他太太就來了,我們的關係也等於劃上句號。但他會這麼輕易地放棄嗎?我覺得他似乎非常眷戀我們在一起時迸出的快感。聽,他放縱情慾,激情性愛情不自禁的叫聲!是喬治亞人的尋歡禮儀!現在他竟敢問我:「妳爽嗎?」剛開始沒有。今晚,首度嘗試肛交,儘管這是他的頭一遭。的確,有個年輕男子在自己床上是能教人忘卻年齡和歲月。這分對男人的需要,是如此的恐怖,幾可比擬對死亡的渴望,而它一直掏空我的心靈,何時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