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的擁抱
1
她一開始嚇了一跳。肯定是隻大老鼠,否則還會是什麼呢?燈光昏暗,隱約只看得到塑膠袋、玻璃瓶、鋁罐,還有分解中的廚餘。
有一次,她在電視上看到一部在加拿大拍攝的紀錄片。那裡的垃圾桶,變成了浣熊最喜歡的聚會場所,快要天黑的時候,牠們就會離開針葉林,整個晚上都在垃圾桶裡面用牠們的小黑手翻找。遇到浣熊,跟遇到老鼠可完全不一樣!
相比之下,我們這裡的垃圾桶只會招來流浪貓、流浪狗跟油膩膩的肥老鼠。最近幾年還有可能會看到剛離開暖呼呼的母親子宮的新生兒,被裝在超市塑膠袋內直接丟到冷冰冰的垃圾堆裡。
安瑟瑪不知道該怎麼辦,站在原地不敢亂動,盯著冒出奇怪聲音的地方看,垃圾袋的把手開始緊勒她的手指。
一輛公車駛過,燈火通明的車內空無一人。公車司機看來精神不濟,襯衫溼透了。雖然已經入夜,卻連一絲微風都沒有,一切都很平靜。
大概是悶熱造成的錯覺吧,安瑟瑪這麼跟自己說,她打開那黑色的塑膠蓋子,把垃圾倒進臭烘烘的黑洞裡。
她正準備過馬路的時候,身後傳來一個奇怪的叫聲,不屬於齧齒動物,不是新生兒的哭聲,也不是餓了太久的小狗哀號聲。
聽起來有點像蛙鳴,或癩蛤蟆,可是兩棲動物有可能放棄池塘,選擇這個深數公尺的水泥廚餘槽當家嗎?不過周圍除了那汪黏糊糊的餿水外,沒有任何流動的水池。安瑟瑪看過一部紀錄片說,動物會改變自己的習慣以適應社會新的生存條件。所以說青蛙的確有可能步上浣熊的後塵,因為在這個被稱之為「生態平台」的廚餘槽附近,永遠都有很多昆蟲飛舞盤旋。
「嘎!」
等她走到馬路另一邊,又聽到比剛才更清楚的叫聲。
「嘎!」
這下子安瑟瑪不再懷疑,真的有奇怪的、活生生的東西埋在那裡。好奇心戰勝了害怕,她拿起被丟棄的掃把柄走了回去,小心翼翼地在垃圾堆中翻找。
「嘎!」
她翻動一個空的牛奶紙盒,因為驚嚇整個人跳起來:彷彿是彩虹的七彩落入凡間,黑色的眼睛在綠、黃、靛、紅、藍中特別顯眼。眼睛微閉,頭輕輕地靠在肩膀上。如果鸚鵡也有肩膀的話。
牠在看她嗎?
安瑟瑪有這種感覺。
「嘎!」
「嘎!」她不自主地學牠叫。
「嘎!嘎!」
如果不是為了求救,那叫聲還能是為了什麼呢?可憐的牠很虛弱,可能已經在那裡好幾天了,沒吃也沒喝。或許翅膀斷了,說不定更慘,還被老鼠咬了呢。
安瑟瑪慢慢解開身上的圍裙,脫下來,用自己以為已經不再的矯健身手罩到鸚鵡頭上。圍裙下傳出微弱的嘎嘎聲。
「嘎!」她一邊回答,一邊以不容辯駁的果斷抓起圍裙。
牠比她想像的輕,也很溫馴。嘴巴病懨懨地一開一闔,彷彿想要掙脫那臨時的牢籠。
安瑟瑪快步走向距離不遠的家。街道在霓虹燈照耀下,每樣東西都變得很扁平。她感覺到兩顆心在跳動,她自己的,還有手上那個小傢伙的。
她一進家門,就急著要找一個可以安頓鸚鵡的地方。她想起在儲藏室裡有一個養金絲雀的舊鳥籠,但立刻打消這個念頭,那鳥籠太小了。應該要把鸚鵡的一隻腳綁起來的,可是家裡除了浴缸塞的那條鍊子之外,沒有任何鍊子可以用。其實,她也不知道要怎麼綁。
只好用最傳統的方法了,拿鞋盒穿幾個洞,只不過鞋盒要夠大。她想起來以前特別留了一個大盒子,就往壁櫥方向走去。
就在這個時候電話鈴聲響了,她這才發現已經十點了。一對兒女茱麗亞跟馬西米里亞諾這些年來都是這個時候打電話來(這時候電話費率大幅下降),兩個人隔週輪流打,從來沒有錯過。
「媽,是我。」茱麗亞刺耳的聲音立刻開始敘述他們怎樣去到海邊,進入青春期的外孫女成績單多難看,還有那裡的水母跟恐怖片裡一樣,用牠們紫色的觸鬚死命扒住沙灘。
安瑟瑪手中的鸚鵡比較恢復活力,開始掙扎,她匆匆結束對話。
「不好意思,我要去睡覺了……」
「這麼早?你不舒服嗎?」
「我很好啊……」
「嘎!」
「媽……?你那裡有別人在嗎?」
「你覺得可能嗎?」
「媽,你這樣我們會擔心……」
「晚安。」安瑟瑪說完就掛電話了。
鸚鵡用嘴啄掉了她手指一塊肉。
她好不容易把盒子找出來,剪了一個洞讓鸚鵡可以探頭出來,然後就把鸚鵡放進去。鸚鵡用爪子抓了幾下盒子,試著想要反抗,但最後還是把頭伸了出來。
「嘎,嘎。」
鸚鵡都吃些什麼呢?安瑟瑪不知道。除了電影裡站在海盜肩膀上的鸚鵡外,她還是第一次跟鸚鵡面對面。她記得不久前看一部講動物大腦的紀錄片,說鸚鵡很長壽,而且好像比很多狗都更聰明。
「嘎。」
她先準備了一碗水。她從來沒看過這麼短而有力的舌頭,好像人的手指喔。鸚鵡喝水喝了好久,小口小口的,因為開心眼睛都瞇了起來。
喝完了水,安瑟瑪切了一小塊蘋果試試看,幾秒鐘就被吃光了。真是太成功了!鸚鵡不再發出強而有力的嘎,變成了小小聲的嘎嘎嘎。
這算是表達感謝嗎?她突然覺得好累,帶著盒子回到房間。
今天晚上發生的事情讓她情緒太激動了,睡眠變得很淺,而且很不安。開著的風扇彷彿每轉一圈就重複說一次:你為什麼要帶牠回家?你一個人很好啊,帶牠回家很麻煩,你為什麼要帶牠回家?你可以讓牠待在垃圾堆裡,那是牠的命。半睡半醒之間,安瑟瑪過去的生活片段、臉孔和情景把她的腦袋塞得滿滿的。這一切有什麼意義?這一切有什麼意義?彷彿風車葉片一邊在空中旋轉一邊發問。
接近拂曉的時候,一輛救護車開過她的窗前。七點鐘,房間還矇矇亮,就聽到一聲「嘎?」緊接著一聲「嘎!」是不容質疑的語氣。
「我來了!」安瑟瑪回答牠,而且不加思索地補了一句:「小路易。」
那天晚上,在所有跟過往有關的混亂畫面中,出現了她的身影,路易莎,她是安瑟瑪師範學院的隔壁桌同學。夢中再見到她,那天風很大,她的頭髮凌亂,金黃夕陽下眼睛微閉。
記憶真是個奇妙的東西,有時候像個魔術師,搖搖大禮帽,就可以從裡面掏出以為已經被徹底遺忘的片刻。
路易莎那個畫面,是他們畢業那一年全班去威尼斯郊遊,她倚著公共汽艇的欄杆,微笑。即將結束學業,要面對生命的所有可能,清朗的春天,加上當地的美景,這一切都讓所有那些片刻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下午他們去了穆拉諾島,參觀水晶玻璃工廠。一個曬得黝黑的男人,穿著白色背心藍色長褲,當眾用一根長桿輕而易舉吹出美麗炫目的玻璃製品。她們離開前,買了黏在鏡子上的動物家族。路易莎選了天鵝,而她猶豫再三,最後選了貓咪。
在等船回威尼斯的時候,她們兩個人手上拎著易碎的小包裹,討論起什麼是詩。
「我們的生命跟我們在學校讀的詩有什麼關係?在腦袋裡記住一首詩跟記住一個定理是一樣的,還是不一樣?」
每次都是路易莎的熱情跟好奇把她帶入討論,否則安瑟瑪根本不會想到這些事情。
「說四方形是由直角三角形所組成,跟這幽靜小山常在我心有什麼不同?」
「由定理推出定律。」安瑟瑪試著回答,「抽象的東西也會有其實際的一面。」
「那麼詩的實際面是什麼?沒有啊。詩沒有任何功能,沒辦法供我們吃,也不像幾何學,可以讓我們建構出東西,詩還沒辦法治病。」
「你的意思是,我們也可以沒有詩?」安瑟瑪大膽回答。
這時候公共汽艇來了,人群互相推擠著上船。
「當然可以!說不定日子還比較好過。你看看你旁邊,貝卡蘿絲、薩婷帕洛(班上最討人厭的兩個女生),你覺得她們需要詩才能活嗎?還是需要一個有錢的白痴老公可以讓她們榨光呢?她們絕對不會問什麼是詩,也不會問什麼是死亡。她們永遠不會有不安、害怕、不確定,她們的人生就像在浴缸裡漂游的塑膠小鴨。很安心,受保護,沒有遠景。她們的人生會比我、比你更有安全感,但那真的是人生嗎?是我們渴望的人生嗎?會讓你臨終前躺在床上的時候說:真是一場美妙的探險嗎?或者只是人生的幻影?沒有玄祕的人生,沒有意願面對玄祕的人生,難道不是教人打呵欠的、一望無際的荒野嗎?」
剛好在這個時候,貝卡蘿絲恰巧打了一個呵欠,她們兩個用手捂住嘴巴大笑。太陽正在西沉,科尤佳島彷彿要把太陽一口吞下,陽光照著渡輪留在海面上閃閃發亮的油漬。
到了火車上這討論又再繼續。
「如果詩沒有功能,為什麼要存在呢?」安瑟瑪問。
「或許是為了提醒我們,我們之所以跟猴子不一樣,正是因為那些沒有功能的事物。美有什麼用?慈悲有什麼用?和諧有什麼用?重要的東西向來都沒有用。」
在她們筋疲力竭、睡倒在彼此肩膀上之前,安瑟瑪喃喃自語道:「看著那一團黑漆漆的東西變成璀璨的水晶玻璃,好美,對不對?」
到站前不久她們兩個醒過來,同學彼此道別的時候,路易莎在她耳邊說:「我希望我的人生跟玻璃成形前一樣,可以延展,可以發光!」
車站的霓虹燈在路易莎臉上投下蒼白的光影。
「這是要求,還是承諾?」
路易莎哈哈大笑,甩著她紅銅色的長髮。
「這是篤定!」
「我也希望我的人生永遠不會遠離詩。」可是安瑟瑪的聲音很微弱,淹沒在進站的火車煞車聲中。
學校那幾年,安瑟瑪一直很羨慕路易莎的活力。她深信她朋友獨有的魅力是大家公認的,一定可以讓她的人生有所作為。
一開始的確是如此。
師範學院畢業後,路易莎考上教職,雖然被分派到山區一個偏遠的小鎮上工作,她還繼續進修取得了心理學碩士學位,出版了一本關於兒童繪畫用色意涵的書。
路易莎沒有結婚,或許在她的人生中並沒有預留空間給另一半。在學校的時候,就有人蜚短流長地說她對男人不感興趣。那次威尼斯之行路易莎突然握住她的手,被同學取笑,現在安瑟瑪回想起仍不免尷尬。
總之,後來路易莎的人生十分坎坷。不到四十歲,她得了白血病,在勇敢地跟病魔搏鬥之後,過世了。
安瑟瑪是八月底跟先生、小孩從海邊度假回來才知道這消息的。那時候她們已經多年沒見。她在信箱裡看到路易莎的信,信中描述病情,還問是否可以見她最後一面。可是信太晚寄到,等她按照信上的電話號碼打過去的時候,路易莎已經走了。
這些年來她都說要帶花去墓園看看路易莎,卻始終沒去。
是因為內疚,所以那天晚上才會夢到她嗎?還是因為鸚鵡身上的顏色,讓安瑟瑪記起了穆拉諾島上那些易碎的水晶玻璃呢?
1
她一開始嚇了一跳。肯定是隻大老鼠,否則還會是什麼呢?燈光昏暗,隱約只看得到塑膠袋、玻璃瓶、鋁罐,還有分解中的廚餘。
有一次,她在電視上看到一部在加拿大拍攝的紀錄片。那裡的垃圾桶,變成了浣熊最喜歡的聚會場所,快要天黑的時候,牠們就會離開針葉林,整個晚上都在垃圾桶裡面用牠們的小黑手翻找。遇到浣熊,跟遇到老鼠可完全不一樣!
相比之下,我們這裡的垃圾桶只會招來流浪貓、流浪狗跟油膩膩的肥老鼠。最近幾年還有可能會看到剛離開暖呼呼的母親子宮的新生兒,被裝在超市塑膠袋內直接丟到冷冰冰的垃圾堆裡。
安瑟瑪不知道該怎麼辦,站在原地不敢亂動,盯著冒出奇怪聲音的地方看,垃圾袋的把手開始緊勒她的手指。
一輛公車駛過,燈火通明的車內空無一人。公車司機看來精神不濟,襯衫溼透了。雖然已經入夜,卻連一絲微風都沒有,一切都很平靜。
大概是悶熱造成的錯覺吧,安瑟瑪這麼跟自己說,她打開那黑色的塑膠蓋子,把垃圾倒進臭烘烘的黑洞裡。
她正準備過馬路的時候,身後傳來一個奇怪的叫聲,不屬於齧齒動物,不是新生兒的哭聲,也不是餓了太久的小狗哀號聲。
聽起來有點像蛙鳴,或癩蛤蟆,可是兩棲動物有可能放棄池塘,選擇這個深數公尺的水泥廚餘槽當家嗎?不過周圍除了那汪黏糊糊的餿水外,沒有任何流動的水池。安瑟瑪看過一部紀錄片說,動物會改變自己的習慣以適應社會新的生存條件。所以說青蛙的確有可能步上浣熊的後塵,因為在這個被稱之為「生態平台」的廚餘槽附近,永遠都有很多昆蟲飛舞盤旋。
「嘎!」
等她走到馬路另一邊,又聽到比剛才更清楚的叫聲。
「嘎!」
這下子安瑟瑪不再懷疑,真的有奇怪的、活生生的東西埋在那裡。好奇心戰勝了害怕,她拿起被丟棄的掃把柄走了回去,小心翼翼地在垃圾堆中翻找。
「嘎!」
她翻動一個空的牛奶紙盒,因為驚嚇整個人跳起來:彷彿是彩虹的七彩落入凡間,黑色的眼睛在綠、黃、靛、紅、藍中特別顯眼。眼睛微閉,頭輕輕地靠在肩膀上。如果鸚鵡也有肩膀的話。
牠在看她嗎?
安瑟瑪有這種感覺。
「嘎!」
「嘎!」她不自主地學牠叫。
「嘎!嘎!」
如果不是為了求救,那叫聲還能是為了什麼呢?可憐的牠很虛弱,可能已經在那裡好幾天了,沒吃也沒喝。或許翅膀斷了,說不定更慘,還被老鼠咬了呢。
安瑟瑪慢慢解開身上的圍裙,脫下來,用自己以為已經不再的矯健身手罩到鸚鵡頭上。圍裙下傳出微弱的嘎嘎聲。
「嘎!」她一邊回答,一邊以不容辯駁的果斷抓起圍裙。
牠比她想像的輕,也很溫馴。嘴巴病懨懨地一開一闔,彷彿想要掙脫那臨時的牢籠。
安瑟瑪快步走向距離不遠的家。街道在霓虹燈照耀下,每樣東西都變得很扁平。她感覺到兩顆心在跳動,她自己的,還有手上那個小傢伙的。
她一進家門,就急著要找一個可以安頓鸚鵡的地方。她想起在儲藏室裡有一個養金絲雀的舊鳥籠,但立刻打消這個念頭,那鳥籠太小了。應該要把鸚鵡的一隻腳綁起來的,可是家裡除了浴缸塞的那條鍊子之外,沒有任何鍊子可以用。其實,她也不知道要怎麼綁。
只好用最傳統的方法了,拿鞋盒穿幾個洞,只不過鞋盒要夠大。她想起來以前特別留了一個大盒子,就往壁櫥方向走去。
就在這個時候電話鈴聲響了,她這才發現已經十點了。一對兒女茱麗亞跟馬西米里亞諾這些年來都是這個時候打電話來(這時候電話費率大幅下降),兩個人隔週輪流打,從來沒有錯過。
「媽,是我。」茱麗亞刺耳的聲音立刻開始敘述他們怎樣去到海邊,進入青春期的外孫女成績單多難看,還有那裡的水母跟恐怖片裡一樣,用牠們紫色的觸鬚死命扒住沙灘。
安瑟瑪手中的鸚鵡比較恢復活力,開始掙扎,她匆匆結束對話。
「不好意思,我要去睡覺了……」
「這麼早?你不舒服嗎?」
「我很好啊……」
「嘎!」
「媽……?你那裡有別人在嗎?」
「你覺得可能嗎?」
「媽,你這樣我們會擔心……」
「晚安。」安瑟瑪說完就掛電話了。
鸚鵡用嘴啄掉了她手指一塊肉。
她好不容易把盒子找出來,剪了一個洞讓鸚鵡可以探頭出來,然後就把鸚鵡放進去。鸚鵡用爪子抓了幾下盒子,試著想要反抗,但最後還是把頭伸了出來。
「嘎,嘎。」
鸚鵡都吃些什麼呢?安瑟瑪不知道。除了電影裡站在海盜肩膀上的鸚鵡外,她還是第一次跟鸚鵡面對面。她記得不久前看一部講動物大腦的紀錄片,說鸚鵡很長壽,而且好像比很多狗都更聰明。
「嘎。」
她先準備了一碗水。她從來沒看過這麼短而有力的舌頭,好像人的手指喔。鸚鵡喝水喝了好久,小口小口的,因為開心眼睛都瞇了起來。
喝完了水,安瑟瑪切了一小塊蘋果試試看,幾秒鐘就被吃光了。真是太成功了!鸚鵡不再發出強而有力的嘎,變成了小小聲的嘎嘎嘎。
這算是表達感謝嗎?她突然覺得好累,帶著盒子回到房間。
今天晚上發生的事情讓她情緒太激動了,睡眠變得很淺,而且很不安。開著的風扇彷彿每轉一圈就重複說一次:你為什麼要帶牠回家?你一個人很好啊,帶牠回家很麻煩,你為什麼要帶牠回家?你可以讓牠待在垃圾堆裡,那是牠的命。半睡半醒之間,安瑟瑪過去的生活片段、臉孔和情景把她的腦袋塞得滿滿的。這一切有什麼意義?這一切有什麼意義?彷彿風車葉片一邊在空中旋轉一邊發問。
接近拂曉的時候,一輛救護車開過她的窗前。七點鐘,房間還矇矇亮,就聽到一聲「嘎?」緊接著一聲「嘎!」是不容質疑的語氣。
「我來了!」安瑟瑪回答牠,而且不加思索地補了一句:「小路易。」
那天晚上,在所有跟過往有關的混亂畫面中,出現了她的身影,路易莎,她是安瑟瑪師範學院的隔壁桌同學。夢中再見到她,那天風很大,她的頭髮凌亂,金黃夕陽下眼睛微閉。
記憶真是個奇妙的東西,有時候像個魔術師,搖搖大禮帽,就可以從裡面掏出以為已經被徹底遺忘的片刻。
路易莎那個畫面,是他們畢業那一年全班去威尼斯郊遊,她倚著公共汽艇的欄杆,微笑。即將結束學業,要面對生命的所有可能,清朗的春天,加上當地的美景,這一切都讓所有那些片刻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下午他們去了穆拉諾島,參觀水晶玻璃工廠。一個曬得黝黑的男人,穿著白色背心藍色長褲,當眾用一根長桿輕而易舉吹出美麗炫目的玻璃製品。她們離開前,買了黏在鏡子上的動物家族。路易莎選了天鵝,而她猶豫再三,最後選了貓咪。
在等船回威尼斯的時候,她們兩個人手上拎著易碎的小包裹,討論起什麼是詩。
「我們的生命跟我們在學校讀的詩有什麼關係?在腦袋裡記住一首詩跟記住一個定理是一樣的,還是不一樣?」
每次都是路易莎的熱情跟好奇把她帶入討論,否則安瑟瑪根本不會想到這些事情。
「說四方形是由直角三角形所組成,跟這幽靜小山常在我心有什麼不同?」
「由定理推出定律。」安瑟瑪試著回答,「抽象的東西也會有其實際的一面。」
「那麼詩的實際面是什麼?沒有啊。詩沒有任何功能,沒辦法供我們吃,也不像幾何學,可以讓我們建構出東西,詩還沒辦法治病。」
「你的意思是,我們也可以沒有詩?」安瑟瑪大膽回答。
這時候公共汽艇來了,人群互相推擠著上船。
「當然可以!說不定日子還比較好過。你看看你旁邊,貝卡蘿絲、薩婷帕洛(班上最討人厭的兩個女生),你覺得她們需要詩才能活嗎?還是需要一個有錢的白痴老公可以讓她們榨光呢?她們絕對不會問什麼是詩,也不會問什麼是死亡。她們永遠不會有不安、害怕、不確定,她們的人生就像在浴缸裡漂游的塑膠小鴨。很安心,受保護,沒有遠景。她們的人生會比我、比你更有安全感,但那真的是人生嗎?是我們渴望的人生嗎?會讓你臨終前躺在床上的時候說:真是一場美妙的探險嗎?或者只是人生的幻影?沒有玄祕的人生,沒有意願面對玄祕的人生,難道不是教人打呵欠的、一望無際的荒野嗎?」
剛好在這個時候,貝卡蘿絲恰巧打了一個呵欠,她們兩個用手捂住嘴巴大笑。太陽正在西沉,科尤佳島彷彿要把太陽一口吞下,陽光照著渡輪留在海面上閃閃發亮的油漬。
到了火車上這討論又再繼續。
「如果詩沒有功能,為什麼要存在呢?」安瑟瑪問。
「或許是為了提醒我們,我們之所以跟猴子不一樣,正是因為那些沒有功能的事物。美有什麼用?慈悲有什麼用?和諧有什麼用?重要的東西向來都沒有用。」
在她們筋疲力竭、睡倒在彼此肩膀上之前,安瑟瑪喃喃自語道:「看著那一團黑漆漆的東西變成璀璨的水晶玻璃,好美,對不對?」
到站前不久她們兩個醒過來,同學彼此道別的時候,路易莎在她耳邊說:「我希望我的人生跟玻璃成形前一樣,可以延展,可以發光!」
車站的霓虹燈在路易莎臉上投下蒼白的光影。
「這是要求,還是承諾?」
路易莎哈哈大笑,甩著她紅銅色的長髮。
「這是篤定!」
「我也希望我的人生永遠不會遠離詩。」可是安瑟瑪的聲音很微弱,淹沒在進站的火車煞車聲中。
學校那幾年,安瑟瑪一直很羨慕路易莎的活力。她深信她朋友獨有的魅力是大家公認的,一定可以讓她的人生有所作為。
一開始的確是如此。
師範學院畢業後,路易莎考上教職,雖然被分派到山區一個偏遠的小鎮上工作,她還繼續進修取得了心理學碩士學位,出版了一本關於兒童繪畫用色意涵的書。
路易莎沒有結婚,或許在她的人生中並沒有預留空間給另一半。在學校的時候,就有人蜚短流長地說她對男人不感興趣。那次威尼斯之行路易莎突然握住她的手,被同學取笑,現在安瑟瑪回想起仍不免尷尬。
總之,後來路易莎的人生十分坎坷。不到四十歲,她得了白血病,在勇敢地跟病魔搏鬥之後,過世了。
安瑟瑪是八月底跟先生、小孩從海邊度假回來才知道這消息的。那時候她們已經多年沒見。她在信箱裡看到路易莎的信,信中描述病情,還問是否可以見她最後一面。可是信太晚寄到,等她按照信上的電話號碼打過去的時候,路易莎已經走了。
這些年來她都說要帶花去墓園看看路易莎,卻始終沒去。
是因為內疚,所以那天晚上才會夢到她嗎?還是因為鸚鵡身上的顏色,讓安瑟瑪記起了穆拉諾島上那些易碎的水晶玻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