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所有知名文學作品中,能將嚴肅和滑稽、悲劇性和喜劇性、生活中的瑣屑庸俗,與偉大美麗視野如此水乳交融的......這樣的例子僅見於塞萬提斯的《唐吉訶德》。」──19世紀俄國評論家別林斯基(Vissarion Grigoryevich Belinsky)
1 唐吉訶德的夢想
他夢想成為一個仗義行俠的騎士,騎著駿馬到世界各地去遊歷,伸張正義,去惡鋤奸,解救苦難中的人們。
西班牙中部拉曼查地方的某個村莊,有一個典型的鄉紳,大家都叫他吉哈達先生。他家中藏有一支舊的長柄矛、一面生鏽的舊盾牌;屋外則養了一匹瘦馬,和一隻機靈敏捷的獵犬。平日裡吃些牛肉、碎肉洋蔥沙拉、扁豆和蛋皮肉捲子;假日比較豐盛,有一盤小斑鳩肉可吃。這些食物雖然並非山珍海味,卻也花掉了他四分之三的進帳。 剩餘的錢,他用來買一件毛料的厚外套和一條天鵝絨長褲,外加一雙天鵝絨便鞋,這些體面的裝束是備來安息日穿的。平常他只穿著灰色的毛織衣服,自認為沒有其他衣服的質料比這更棒的了。
他家中的成員,還包括一位四十多歲的女管家,一個未滿二十歲的姪女,以及一個幫他砍柴、耕種、卸下馬鞍,並跑跑市集的年輕小夥子。鄉紳快滿五十歲了,身材修長、面孔削瘦,外表看似單薄,身體可是健壯得很,骨架肌肉都很結實,喜歡早起和打獵。
多數的日子裡,他喜歡用來閱讀騎士小說,常常被書中人物的英勇事蹟迷得茶飯不思,甚至最後走火入魔,以為書中所說的魔法、戰爭、決鬥、挑戰、負傷、求愛、奉獻、戀愛,以及煩惱等一切荒誕不經的事兒都是真實的。於是,他夢想成為一個仗義行俠的騎士,騎著駿馬到世界各地去遊歷,伸張正義,去惡鋤奸,解救苦難中的人們。
終於,在他變賣田地購得的一堆騎士小說幾乎讀完的某一天,他下定決心展開雲遊騎士的冒險之旅。
首先,他從屋子的角落拖出一具破舊的盔甲,那是好幾代以前的祖先所留下的,已有數百年之久,滿布鐵鏽和灰塵。他先拂去盔甲上的蜘蛛網,再用抹布把灰塵和黴斑擦洗乾淨,盡可能讓它看起來光亮一點。突然,他發現頭盔的護罩已經不見了,看起來像是一頂鐵帽;他趕緊找來一片厚紙板,裁剪成護罩的形狀,將它套進頭盔。然後,他拿出刀來,朝頭盔戳了兩下,想試試它牢不牢固;沒想到護罩一下子就給刺穿了,白費了他一番心血。
第二次,他在重新做好的厚紙板護罩後方裝上幾根細鐵條,心想這樣就能夠抵擋敵人的刀劍,便不再做測試,並自認這是一頂舉世無雙的完美頭盔。
盔甲完成之後,第二件事便是安排坐騎。於是他來到屋外尋找自己那匹瘦骨嶙峋的愛馬,並決定為牠取一個響亮的名字,以搭配自己高貴的騎士身份。他努力思考了好久,「到底用哪個名字比較好呢?」,它一方面要能說明這匹馬以前的身份,另一方面又要能表明牠隸屬於一位雲遊騎士,這樣的地位高多了。終於,在他苦苦思索了四天之後,為這匹馬取了「洛基南特」這個名字,意思是──「以前是一匹駑馬,現在成了一匹優秀的駿馬」。
「這當然是我的功勞。」他沾沾自喜地想著,若不是有他這麼一位尊貴的騎士,怎能擁有一匹連亞歷山大大帝坐騎都比不上的名駒呢!「既然坐騎有了響亮的名字,也該為自己取一個高貴堂皇的名字才行。」他想著。於是又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絞盡腦汁,搜索枯腸,最後,決定自稱為「唐吉訶德」。這時他想起一位知名的騎士──阿馬迪斯,他曾經為了彰顯自己的國家和故鄉,在名字前面加上故鄉的名稱──高盧,自稱為「高盧的阿馬迪斯」。他決定仿效阿馬迪斯的作法,於是為自己取名──「拉曼查之唐吉訶德」。
如今,裝備已經齊全,馬匹和自己也有了體面的新名字,就差一位美麗的人兒了。
「所有的騎士心中都應該要有一位值得懸念的美人,」唐吉訶德想著,「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讓樹木生出葉子和果實,使一具軀殼擁有靈魂。」
「而且,如果有一天我擊敗了一個巨人,就能叫他跪在我的美人兒腳邊哀求道:『美麗的夫人呀!我被威武勇敢、聲明昭著的唐吉訶德所擊敗,他要我到您的跟前來聽候發落,就請您任意處置我吧!』哇!這樣不是很過癮的一件事嗎?所以我也應該找一位美人兒擱在心中才是。」想到這裡,唐吉訶德憶起住在他家不遠處的一位農家少女愛朵紗,他曾經深深地暗戀過她。
「喔!美麗的愛朵紗呀,就是妳了,妳即是我心中牽掛的美人兒,我將為妳赴湯蹈火、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就這樣,唐吉訶德找到了他心目中的愛人人選,且為她另取了一個叫做「托波左之達辛妮亞」新名字,他滿心歡喜,認為這個名字不但悅耳動聽,而且與他心目中美人的完美形象完全相符。
2 首次冒險之旅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唐吉訶德便不再耽擱。「這充滿罪惡的人間,有那麼多的苦難等著我去解救,無數的冤屈等著我去平反,許多的弊端等著我去杜絕,更有那堆積如山等著我去清理的債務哩!」 基於這樣強烈的使命感,唐吉訶德在未告知任何人的情況下,選擇在七月中旬最炎熱的一天整裝出發了。他全身披掛甲冑,頭上戴著加工了厚紙板面罩的頭盔,左手拿著盾牌,右手則高舉長矛,騎在瘦巴巴的洛基南特背上,朝著遼闊的原野走去。 想到自己未曾驚動任何人,就能如此順利實行雲遊騎士的計畫,唐吉訶德不禁得意起來;但不一會兒,在他進入原野後不久,他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哎呀,我還沒有進行過『受盔儀式』呢!」 原來,依照騎士規章中的規定,任何未經受盔儀式的新騎士,是不允許與其他騎士打鬥的;而且,在沒有建立任何功勳之前,就算是歷經受盔儀式的新騎士,也必須穿著白色的盔甲,且盾牌上不得繪製代表家族的徽章。 想到這一點,唐吉訶德的決心不免動搖了起來。但想要成為一位傑出騎士的狂熱,遠遠超過理性的思想;於是,他決定效法騎士小說中新騎士們所使用的方法,「我可以請求旅途中遇到的第一個人來為我舉行受盔儀式呀!而且只要拿石頭用力磨盔甲,一定能夠磨得雪白精亮。」就這樣,唐吉訶德安心地繼續他的旅程。他並不選擇任何道路,而是聽任馬兒隨處前進,因為他相信,這樣才能成為一位真正具有冒險精神的騎士。
1 唐吉訶德的夢想
他夢想成為一個仗義行俠的騎士,騎著駿馬到世界各地去遊歷,伸張正義,去惡鋤奸,解救苦難中的人們。
西班牙中部拉曼查地方的某個村莊,有一個典型的鄉紳,大家都叫他吉哈達先生。他家中藏有一支舊的長柄矛、一面生鏽的舊盾牌;屋外則養了一匹瘦馬,和一隻機靈敏捷的獵犬。平日裡吃些牛肉、碎肉洋蔥沙拉、扁豆和蛋皮肉捲子;假日比較豐盛,有一盤小斑鳩肉可吃。這些食物雖然並非山珍海味,卻也花掉了他四分之三的進帳。 剩餘的錢,他用來買一件毛料的厚外套和一條天鵝絨長褲,外加一雙天鵝絨便鞋,這些體面的裝束是備來安息日穿的。平常他只穿著灰色的毛織衣服,自認為沒有其他衣服的質料比這更棒的了。
他家中的成員,還包括一位四十多歲的女管家,一個未滿二十歲的姪女,以及一個幫他砍柴、耕種、卸下馬鞍,並跑跑市集的年輕小夥子。鄉紳快滿五十歲了,身材修長、面孔削瘦,外表看似單薄,身體可是健壯得很,骨架肌肉都很結實,喜歡早起和打獵。
多數的日子裡,他喜歡用來閱讀騎士小說,常常被書中人物的英勇事蹟迷得茶飯不思,甚至最後走火入魔,以為書中所說的魔法、戰爭、決鬥、挑戰、負傷、求愛、奉獻、戀愛,以及煩惱等一切荒誕不經的事兒都是真實的。於是,他夢想成為一個仗義行俠的騎士,騎著駿馬到世界各地去遊歷,伸張正義,去惡鋤奸,解救苦難中的人們。
終於,在他變賣田地購得的一堆騎士小說幾乎讀完的某一天,他下定決心展開雲遊騎士的冒險之旅。
首先,他從屋子的角落拖出一具破舊的盔甲,那是好幾代以前的祖先所留下的,已有數百年之久,滿布鐵鏽和灰塵。他先拂去盔甲上的蜘蛛網,再用抹布把灰塵和黴斑擦洗乾淨,盡可能讓它看起來光亮一點。突然,他發現頭盔的護罩已經不見了,看起來像是一頂鐵帽;他趕緊找來一片厚紙板,裁剪成護罩的形狀,將它套進頭盔。然後,他拿出刀來,朝頭盔戳了兩下,想試試它牢不牢固;沒想到護罩一下子就給刺穿了,白費了他一番心血。
第二次,他在重新做好的厚紙板護罩後方裝上幾根細鐵條,心想這樣就能夠抵擋敵人的刀劍,便不再做測試,並自認這是一頂舉世無雙的完美頭盔。
盔甲完成之後,第二件事便是安排坐騎。於是他來到屋外尋找自己那匹瘦骨嶙峋的愛馬,並決定為牠取一個響亮的名字,以搭配自己高貴的騎士身份。他努力思考了好久,「到底用哪個名字比較好呢?」,它一方面要能說明這匹馬以前的身份,另一方面又要能表明牠隸屬於一位雲遊騎士,這樣的地位高多了。終於,在他苦苦思索了四天之後,為這匹馬取了「洛基南特」這個名字,意思是──「以前是一匹駑馬,現在成了一匹優秀的駿馬」。
「這當然是我的功勞。」他沾沾自喜地想著,若不是有他這麼一位尊貴的騎士,怎能擁有一匹連亞歷山大大帝坐騎都比不上的名駒呢!「既然坐騎有了響亮的名字,也該為自己取一個高貴堂皇的名字才行。」他想著。於是又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絞盡腦汁,搜索枯腸,最後,決定自稱為「唐吉訶德」。這時他想起一位知名的騎士──阿馬迪斯,他曾經為了彰顯自己的國家和故鄉,在名字前面加上故鄉的名稱──高盧,自稱為「高盧的阿馬迪斯」。他決定仿效阿馬迪斯的作法,於是為自己取名──「拉曼查之唐吉訶德」。
如今,裝備已經齊全,馬匹和自己也有了體面的新名字,就差一位美麗的人兒了。
「所有的騎士心中都應該要有一位值得懸念的美人,」唐吉訶德想著,「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讓樹木生出葉子和果實,使一具軀殼擁有靈魂。」
「而且,如果有一天我擊敗了一個巨人,就能叫他跪在我的美人兒腳邊哀求道:『美麗的夫人呀!我被威武勇敢、聲明昭著的唐吉訶德所擊敗,他要我到您的跟前來聽候發落,就請您任意處置我吧!』哇!這樣不是很過癮的一件事嗎?所以我也應該找一位美人兒擱在心中才是。」想到這裡,唐吉訶德憶起住在他家不遠處的一位農家少女愛朵紗,他曾經深深地暗戀過她。
「喔!美麗的愛朵紗呀,就是妳了,妳即是我心中牽掛的美人兒,我將為妳赴湯蹈火、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就這樣,唐吉訶德找到了他心目中的愛人人選,且為她另取了一個叫做「托波左之達辛妮亞」新名字,他滿心歡喜,認為這個名字不但悅耳動聽,而且與他心目中美人的完美形象完全相符。
2 首次冒險之旅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唐吉訶德便不再耽擱。「這充滿罪惡的人間,有那麼多的苦難等著我去解救,無數的冤屈等著我去平反,許多的弊端等著我去杜絕,更有那堆積如山等著我去清理的債務哩!」 基於這樣強烈的使命感,唐吉訶德在未告知任何人的情況下,選擇在七月中旬最炎熱的一天整裝出發了。他全身披掛甲冑,頭上戴著加工了厚紙板面罩的頭盔,左手拿著盾牌,右手則高舉長矛,騎在瘦巴巴的洛基南特背上,朝著遼闊的原野走去。 想到自己未曾驚動任何人,就能如此順利實行雲遊騎士的計畫,唐吉訶德不禁得意起來;但不一會兒,在他進入原野後不久,他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哎呀,我還沒有進行過『受盔儀式』呢!」 原來,依照騎士規章中的規定,任何未經受盔儀式的新騎士,是不允許與其他騎士打鬥的;而且,在沒有建立任何功勳之前,就算是歷經受盔儀式的新騎士,也必須穿著白色的盔甲,且盾牌上不得繪製代表家族的徽章。 想到這一點,唐吉訶德的決心不免動搖了起來。但想要成為一位傑出騎士的狂熱,遠遠超過理性的思想;於是,他決定效法騎士小說中新騎士們所使用的方法,「我可以請求旅途中遇到的第一個人來為我舉行受盔儀式呀!而且只要拿石頭用力磨盔甲,一定能夠磨得雪白精亮。」就這樣,唐吉訶德安心地繼續他的旅程。他並不選擇任何道路,而是聽任馬兒隨處前進,因為他相信,這樣才能成為一位真正具有冒險精神的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