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第36屆的康城國際電影節
許鞍華的《投奔怒海》雖然是「官方選擇」影片,但大會一直未有公佈,極有可能因為政治理由。直到今天(5 月12 日星期四),才在《國際銀幕》(Screen International )等刊物看到該片將於星期六放映的消息,然而廣告上亦只看到中文片名,此外既無英文片名,也沒有法文或任何其他名字(不可能是印漏了吧?)該片在康城參展之事,一直充滿神秘色彩;初時聽說是以「神秘電影」(Film Surpris)的身份展出,現在似乎比「神秘電影」更引人入勝。可以預料,影片無論受到好評或劣評,都會引起一番轟動。
今年康城影展當局依然頻頻向美國影界大拋媚眼,開幕影片是美國的《喜劇之王》(去年是格里菲斯的《黨同伐異》),閉幕的《真假戰爭》也是美國片,「官方選擇」部分也是以美國片最多,除上述兩部之外,還有《天地任我闖》、《鐵漢柔情》和《安哲羅,吾愛》。當然,判評團主席也是美國人。康城電影節對美國影片市場的確懷有戒心。
法國影界今年居然有四部影片參加比賽,也是前所未見。為了不想別人非議主辦國偏心,康城影展通常只接納三部法國片比賽。今年竟特別通融,接納《錢》、《謀殺之夏》、《受傷的男人》、《明月照溝渠》等四部法國片參加比賽,使人對這幾齣影片另眼相看。
流亡國外的土耳其導演尤馬茲.瑾尼在法國完成了一部名為《圍牆》的新片,竟然以「無國籍」的身份參展,實在是法國影界向土耳其獨裁政權的抗議。中國影片目前據知只得楊延晉的《小街》在「導演雙週」展出,另有吳貽弓的《城南舊事》在影片市場放映。
今年電影節的海報由黑澤明設計,一位躍馬橫戈的盔甲武士佔據了整個畫面,好像是慶祝他兩年前的《影武者》奪去大獎。日本影界今年有大島渚的《戰場上的快樂聖誕》和今村昌平的《楢山節考》參加比賽,可以預見今屆影展又是日本電影耀武揚威的一年。
評選結果
結果,康城電影節,經過為期12 天的放映活動,已於19日圓滿結束。各項競賽得獎名單已獲公佈,最為人矚目的「金棕櫚獎」,由日本影片《楢山節考》奪得,該片導演為今村昌平。
榮獲評審團特別獎的是英國影片《生命的意義》,最佳男主角為義大利影星基安歷亞.華朗,最佳女主角為西德影星凱娜.薛古拉,「電影創作獎」(即為最佳導演獎)則分別由法國導演羅拔.布烈遜,以《錢》一片,及意籍蘇聯導演安德列.塔可夫斯基,以《懷鄉》一片共得。
印度影片《了結的事件》,亦獲得評審團大獎,《卡門》一片則獲得「最佳藝術貢獻獎」,同時兼得法國「電影技術大獎」。
《中外影畫》第40 期1983 年6 月
許鞍華的《投奔怒海》雖然是「官方選擇」影片,但大會一直未有公佈,極有可能因為政治理由。直到今天(5 月12 日星期四),才在《國際銀幕》(Screen International )等刊物看到該片將於星期六放映的消息,然而廣告上亦只看到中文片名,此外既無英文片名,也沒有法文或任何其他名字(不可能是印漏了吧?)該片在康城參展之事,一直充滿神秘色彩;初時聽說是以「神秘電影」(Film Surpris)的身份展出,現在似乎比「神秘電影」更引人入勝。可以預料,影片無論受到好評或劣評,都會引起一番轟動。
今年康城影展當局依然頻頻向美國影界大拋媚眼,開幕影片是美國的《喜劇之王》(去年是格里菲斯的《黨同伐異》),閉幕的《真假戰爭》也是美國片,「官方選擇」部分也是以美國片最多,除上述兩部之外,還有《天地任我闖》、《鐵漢柔情》和《安哲羅,吾愛》。當然,判評團主席也是美國人。康城電影節對美國影片市場的確懷有戒心。
法國影界今年居然有四部影片參加比賽,也是前所未見。為了不想別人非議主辦國偏心,康城影展通常只接納三部法國片比賽。今年竟特別通融,接納《錢》、《謀殺之夏》、《受傷的男人》、《明月照溝渠》等四部法國片參加比賽,使人對這幾齣影片另眼相看。
流亡國外的土耳其導演尤馬茲.瑾尼在法國完成了一部名為《圍牆》的新片,竟然以「無國籍」的身份參展,實在是法國影界向土耳其獨裁政權的抗議。中國影片目前據知只得楊延晉的《小街》在「導演雙週」展出,另有吳貽弓的《城南舊事》在影片市場放映。
今年電影節的海報由黑澤明設計,一位躍馬橫戈的盔甲武士佔據了整個畫面,好像是慶祝他兩年前的《影武者》奪去大獎。日本影界今年有大島渚的《戰場上的快樂聖誕》和今村昌平的《楢山節考》參加比賽,可以預見今屆影展又是日本電影耀武揚威的一年。
評選結果
結果,康城電影節,經過為期12 天的放映活動,已於19日圓滿結束。各項競賽得獎名單已獲公佈,最為人矚目的「金棕櫚獎」,由日本影片《楢山節考》奪得,該片導演為今村昌平。
榮獲評審團特別獎的是英國影片《生命的意義》,最佳男主角為義大利影星基安歷亞.華朗,最佳女主角為西德影星凱娜.薛古拉,「電影創作獎」(即為最佳導演獎)則分別由法國導演羅拔.布烈遜,以《錢》一片,及意籍蘇聯導演安德列.塔可夫斯基,以《懷鄉》一片共得。
印度影片《了結的事件》,亦獲得評審團大獎,《卡門》一片則獲得「最佳藝術貢獻獎」,同時兼得法國「電影技術大獎」。
《中外影畫》第40 期1983 年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