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文「到」這個字,既作抵達,也有離開的意思。相約碰面時我們說「到了」,離去時,說時間「到了」。到的來與去是否其實是同一件事?它使人感覺到這一刻,並映照出存在與不存在的人事物。而影像的「到」是這樣的,它的出現僅僅在數秒之間,有時卻無影無蹤,彷彿過去還來不及經歷,感覺本身也未如預期抵達。
當我相信事物是由內心某部分召喚的時候,世界也因為「看」的雙重性變得鬆動起來。在我「看」的同時,也像被自己「看」著。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觀看與被觀看的關係,像視覺的錯視遊戲相遇在影像的表面上,各據一方天地。
幻覺
比起生活裡各種精采的影像。這只是一部投影機打開時的畫面。
面對這個畫面的空檔,人們通常會略過這個影像內容,
因為它的意思是:「這裏還沒有東西」。
大學時,非常喜歡導演大衛林區(David Lynch)的電影《穆荷蘭大道》。 電影裡的不安、現實的過分美好與壓抑的深刻情感,蔓延著一股詭譎的情調。
劇中有一幕,兩名女主角倉惶跑進一間午夜劇院,台上的表演者對著觀眾說道:
「No hay banda! (沒有樂隊!) 但我們聽到音樂⋯⋯」
「No hay banda! (沒有樂隊!) 這一切全是幻覺⋯⋯」
此時,劇院響起了一段音樂,一位小喇叭樂手徐徐自幕後走進,他緩緩地將將手上的樂器移開,而音樂卻詭異地持續⋯⋯。
作為螢幕前看著影像的觀眾,突然意識到所見的電影正在自我宣告:不要相信影像!我頓時感到無所適從。屏幕中的音效、視覺、甚至是台上排練好的台詞演出,它們不過是後製編造而成的幻覺,而非真實發生的視角,在這裡,你看著他人模擬著肉身精神上引人注目的苦痛,而永遠不會真正地受傷。我以為這是劇場裡長久的共謀——給觀看予以體驗。後製過後的影像創造了屏幕中的奇觀,進而再製成新的現實,觀眾的意識脫離身體當下,遂而進到屏幕黑箱之中。
2016年,我製作了《空白屏幕》這件作品。這是一件現場製作的空間裝置,我使用了藍色與白色的螢光漆直接畫在牆面上,去描繪投影機尚未接上訊號時的待機畫面。螢光漆的發光視覺,製造了投影機存在於此、實際上卻缺席的錯誤認知,當空間燈光亮起時,觀眾面臨眼前的壁畫,彷彿「等待」成為永恆的靜止影像,幻覺成為了自身注視的目標。
沒了影像機器,以新的姿態出席,這樣的影像還算是影像嗎?作為一種身影,《空白屏幕》的存在繞過影像機器,成為幻覺的自身,也許這不足以創造目眩神迷的刺激,也無法取代敘事影像傳達訊息。但它是此刻與橫越不了的彼地,同時為「是」也「不是」的現實,可謂謊言者卻又坦承自己表裡如一。
中文「到」這個字,既作抵達,也有離開的意思。相約碰面時我們說「到了」,離去時,說時間「到了」。到的來與去是否其實是同一件事?它使人感覺到這一刻,並映照出存在與不存在的人事物。而影像的「到」是這樣的,它的出現僅僅在數秒之間,有時卻無影無蹤,彷彿過去還來不及經歷,感覺本身也未如預期抵達。
當我相信事物是由內心某部分召喚的時候,世界也因為「看」的雙重性變得鬆動起來。在我「看」的同時,也像被自己「看」著。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觀看與被觀看的關係,像視覺的錯視遊戲相遇在影像的表面上,各據一方天地。
幻覺
比起生活裡各種精采的影像。這只是一部投影機打開時的畫面。
面對這個畫面的空檔,人們通常會略過這個影像內容,
因為它的意思是:「這裏還沒有東西」。
大學時,非常喜歡導演大衛林區(David Lynch)的電影《穆荷蘭大道》。 電影裡的不安、現實的過分美好與壓抑的深刻情感,蔓延著一股詭譎的情調。
劇中有一幕,兩名女主角倉惶跑進一間午夜劇院,台上的表演者對著觀眾說道:
「No hay banda! (沒有樂隊!) 但我們聽到音樂⋯⋯」
「No hay banda! (沒有樂隊!) 這一切全是幻覺⋯⋯」
此時,劇院響起了一段音樂,一位小喇叭樂手徐徐自幕後走進,他緩緩地將將手上的樂器移開,而音樂卻詭異地持續⋯⋯。
作為螢幕前看著影像的觀眾,突然意識到所見的電影正在自我宣告:不要相信影像!我頓時感到無所適從。屏幕中的音效、視覺、甚至是台上排練好的台詞演出,它們不過是後製編造而成的幻覺,而非真實發生的視角,在這裡,你看著他人模擬著肉身精神上引人注目的苦痛,而永遠不會真正地受傷。我以為這是劇場裡長久的共謀——給觀看予以體驗。後製過後的影像創造了屏幕中的奇觀,進而再製成新的現實,觀眾的意識脫離身體當下,遂而進到屏幕黑箱之中。
2016年,我製作了《空白屏幕》這件作品。這是一件現場製作的空間裝置,我使用了藍色與白色的螢光漆直接畫在牆面上,去描繪投影機尚未接上訊號時的待機畫面。螢光漆的發光視覺,製造了投影機存在於此、實際上卻缺席的錯誤認知,當空間燈光亮起時,觀眾面臨眼前的壁畫,彷彿「等待」成為永恆的靜止影像,幻覺成為了自身注視的目標。
沒了影像機器,以新的姿態出席,這樣的影像還算是影像嗎?作為一種身影,《空白屏幕》的存在繞過影像機器,成為幻覺的自身,也許這不足以創造目眩神迷的刺激,也無法取代敘事影像傳達訊息。但它是此刻與橫越不了的彼地,同時為「是」也「不是」的現實,可謂謊言者卻又坦承自己表裡如一。